《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docx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989034 上传时间:2024-03-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按计划读了此本经济学原理(N.Gregory Mankiw著 梁小民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我想说读此本很不容易,原因有:借之不易,不知道是馆藏太少导致供不应求呢,还是馆藏不多加之好书需求量大,总之我盼了好长时间才在整理书籍的阿姨的小车里发现;其二,对于一个没有任何经济学概念的年轻人来说,读有深度的专业书籍是一种折磨,不说有坚忍不拔之意志亦要耐得住寂寞的心。然而,当我读完上册的时候,我就觉得能和这样的好书晤面当然不容易了,往往好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不易接触的,不是因为距离就是因为客观条件。对于读书笔记,我有一个习惯就是必说作者,因为他是作品的缔造者,了解他了之后对熟悉作品有很好的

2、帮助。N.Gregory Mankiw 29岁即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需知,哈佛大学的终身教授,非各个领域前三名的学术带头人莫属。曾就读于麻省理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现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同时担任马塞诸塞州剑桥的一个非营利性智囊团-国家经济研究局所属的计划经济部主任,还被聘为国会预算办公室及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的顾问。另外,他还供职于ETS考试研发委员会下的经济学高阶水平考试委员会和NBER商业周期委员会。他的经济学原理家喻户晓,但是让他真正成名的是宏观经济学所以一定要品读,不但可以借以更加了解其思想和主张,并且可以延伸知识面。他目前最牛的理论或者最为大家熟悉的理论是“菜单成

3、本”理论,在此我作简单的介绍,我所理解的意思就是,企业因为市场发生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必须对货品进行价格调节,而每一次调价都会产生相应的菜单印刷费用、通报调节理由和信息、以及厂商承担调价后对经销商或者客户感觉不快和麻烦等。所谓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指的是,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微观经济学指的是研究企业和家庭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在市场上的相互影响。宏观有容乃大,微观不拒微尘,由此观之,经济学是一门内容翔实的科学。经济学中有两个重要的名词,供给和需求,供给和需求是经济运行的力量,它决定了每种物品的产量以及出售价格,对一个人而言他的收入取决于这个人

4、劳动的供给和需求。同时,任何一种物品价格的调整都会使供需达到平衡,一件物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大,可以说这样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除了这些,我这次都最大收获便是经济学十大原理了,即人们面临权衡取舍;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理性人考虑边际量;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政府有时可以改变市场结果;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动能力;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涨;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暂权衡取舍。假如你把这些搞懂了基本上也就不愧对初衷了。下面我就针对我所了解的,进行解释说明。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鱼

5、和熊掌不可兼得。为了得到我们喜爱的一件东西,通常就不得不舍弃另一件我们喜爱的东西,做出决策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权衡取舍。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可以读书学习、看电影、运动健身、和朋友聊天交流等来安排我的时间,要花几天时间来研读经济学原理就不得不舍弃看电影给我带来的感受或者和朋友聚会所得到的快乐。这就是简单的权衡取舍。认识到人们面临权衡取舍本身并没有告诉我们,人们将会或应该做出什么决策。一个学生不应该只学习专业知识而忽视其它科学知识的重要性,社会不应该由于环境控制降低了我们的物质水平而不再保护。应不应该仅仅由于帮助穷人扭曲了工作激励而忽视他们。然而,认识到生活中的权衡取舍是重要的。因为人

6、们只有了解他们面临的选择才能做出良好的决策。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很好理解,就上大学而言,你上大学就要放弃工作,而工作是会给你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的,也就是工资待遇。当然,读大学学费算是成本而住宿和生活费则不能算是真正的成本,因为你工作了也还得吃住,时间才是最大的单项成本。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生活中的决策很多都不是黑白之间的抉择,而往往有灰色的阴影的。经济学家常用“边际变动”这个术语描述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边际”指“边缘”,为了形象说明举个简单的实例,乘坐汽车从重庆到石柱,车票为93元人民币,这样的价格才能保证运输公司的利润。现在的情况是发车时间到了但是车上还有几个空

7、座,你作为调度员是不是可以考虑销售50元人民币一张车票给那些等待乘坐下了一辆车的乘客呢?仅仅是多票据印刷费用和多一个人车辆增加的少许磨损而已。所以个人和企业考虑边际量可以做出更好的决策。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由于人们通过比较成本和利益做出决策,所以当成本和利益变动时,人们的行动也会改变。换句话说,人们对激励做出反应。身边的例子有:假如开学之后,食堂的饭菜涨价特别厉害,必然导致学生宿舍电饭煲、电磁炉的增加;当苹果价格过高时,人们就会选择吃梨。公共决策者不应该忘记激励,因为很多政策改变了人们面临的成本或利益,从而改变了行为。例如,对汽油征税,鼓励人们开小型、节油型汽车,其实他还鼓励人们乘坐公交,而

8、不是自己开车。如果税收足够大,人们就开电动车。这里的税收就是一种激励手段。在分析任何一种政策时我们不仅应该考虑直接影响,而且还应该考虑间接影响,通过激励发生的间接影响,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就会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通过与其他人交往,人们可以按较低的成本获得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举个简单的例子,日本的丰田车大量进入中国国内,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国内车市,对很多国产小轿都会有冲击,但是我们不能说这样子就不好,虽然它冲击了国产,但也正因为这样的冲击才使得国产车的品质往更加好的层面去提升,包括服务态度及质量水平,让你不创新、不进步就不行,这样做的同时也就加强了自身的竞争力。假如没

9、有它的竞争,也许你会固步自封,或者没有来自同行的竞争压力你会自生自灭;对于消费者,就有更多的选择,你可以用同样的货币购买性能更加完善的轿车(因为竞争企业是价格的接受者)、更加周到的服务。所以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贸易,无论是哪一方都将受益。因此说,贸易使每个人的状态更好。悲哀的是,目前存在很多限制贸易的观点:工作岗位论;国家安全论;幼稚产业论;不公平竞争论;作为讨价还价的保护论。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区别于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决策者的决策被成千上万企业和家庭的决策所取代。企业决定雇佣谁和生产什么;家庭决定为哪家企业工作,以及自己的收入购买什么,这些也是企业和家庭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价格和个

10、人利益引导着他们的决策。表面上看我们大家都没有追逐社会的整体福利,尽管是分散的决策和千百万利己的决策者。但已经证明,市场经济以一种普遍经济福利的方式组织经济活动方面非常成功。政府有时可以改变市场结果。正如上面第点所说,市场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维系市场和整个社会的经济福利,如果市场看不见的手如此伟大,为什么我们还需要政府呢?一种回答是,看不见的手需要政府来保护它,只有产权得到了保障,市场才能运行。就好像一位农民假如知道庄稼会被偷走就不会去种庄稼;餐馆要是知道顾客离开的时候不结账就不会为其提供服务。我们通过政府提供的警察和法庭来保护我们对自己生产出来的东西的权力。另一种回答是,政策干预一般有两种,

11、促进效益或者促进平等。这就是说他政府应该做的就是不是把蛋糕做大就是改变蛋糕的分发使之更加合理。当然也有市场失灵,这个术语指市场不能有效的配置资源的情况:一个是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生产者或消费者)在自己的活动中对旁观者的福利产生了一种有利影响或不利影响,这种有利影响带来的利益(或者说收益)或不利影响带来的损失(或者说成本),都不是生产者或消费者本人所获得或承担的,是一种经济力量对另一种经济力量“非市场性”的附带影响。举例,工厂在生产中所排放的污染物就是一种(负)外部性。它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包括政府治理污染的花费,自然资源的减少,以及污染物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另一种回答就是市场势力,所谓市场

12、势力就是一个人或者一小撮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影响市场的现象。我们说政府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并不意味总能这样,公共政策不是天使制定的,是由极不完善的政治程序制定的。有决策制定者为的是自己的政治目的或者一己蝇头微利;也有动机良好但信息掌握量充分不足的领导。学习了这些你就能判断什么政策能促进经济什么政策不能促进经济。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动能力。2011年一些国家的人均年收入,卡塔尔 107,721、中国香港 44,805、美利坚合众国 43,01794 、中国 7,476、刚果民主共和国 280。(11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是6.313307)用什么来衡量各国和不同时期中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别

13、呢?答案非常简单,几乎所有生活水平的变动都可以归因为各国生产率的差别,这也是一个工人一小时生产的物品与劳动量的差别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涨。即为通货膨胀。所谓“通货”即为市面上流通的货币,“膨胀”就不多说了。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国民政府肆意滥发纸币,结果造成长期恶性通货膨胀。据统计,从抗日战争爆发到国民政府崩溃(1937-1949)的十二年间,纸币发行量累计增加了1400多亿倍,致使同期物价上涨了85000多亿倍,达到古今中外罕见的程度。货币购买力一落再落,最后几乎变成废纸。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统计,以100法币购买力为例,在1937年可买2头牛,1938年为1头牛,1939年为1头猪,19

14、41年为1袋面粉,1943年为1只鸡,1945年为1条鱼,1946年为2个鸡蛋,1947年为1个煤球,1948年8月国民党货币改革时为3粒大米。至此,全国广大劳动人民陷于极端痛苦和贫困的境地。知道了这些,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说蒋介石到台湾的时候带走了中国的所有财富,因为他用纸换走了金子。还有个寓言,说一个人到超市买东西,标价为68美分,可是等她排完长队付钱的时候,收银员却对她说现在的价格为74美分,因为,“你排队的时候可能是68美分而现在已经74美分了”可见通货膨胀速度之快啊! 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暂权衡取舍。当政府增加经济中的货币量时,一个结果是通货膨胀,另一个结果是至少在短期内降低

15、失业水平。说明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短期权衡取舍的曲线被称为菲利普斯(A.W.Philips)曲线。决策者在利用各种政策工具时可以利用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短期权衡取舍。通过改变政府被出量、税收量、和发行的货币量来影响经济所经历的经济膨胀与失业组合。由于这些货币财政政策工具有如此大的力量,所以决策者如何运用这些工具来控制经济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说到这里我顺便提一下菲利普斯曲线,说明社会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以上便是经济学中的十大原理以及对其的一己之见。在接触它之前我深以为:经济学是反映经济规律的科学,既然是反映其规律,我们就可以根据它的规律走势和周期来确定未来经济走向,向三角函数一样

16、,这也许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生活矛盾,像通货膨胀、经济危机之类的。然而,有关经济波动的三个事实告诉我,有的事情注定无法实现。关于经济波动的三个关键事实:经济波动是无规律的和无法预测的。经济波动经常称为经济周期,经济波动根本没有规律,而且几乎不能较为准确的预测;大多数宏观经济数量同时波动。比如国家实际GDP增加了,同比投资支出也会增加,并且社会失业率就会反比下降;随着产量减少,失业增加。当企业选择缩减其产品和劳务时他们就会解雇工人,从而使失业军扩大。与此同时,我还从中等到一个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用自己的眼光看事物,很多事情不是别人说准确就是准确的。就像禁毒一样,盲目的限制毒品的流入社会是不

17、合理或者不可取的。我们都知道禁毒的原因是毒品不但危害当事人的身体生理系统,更加重要的是昂贵的毒费间接性破坏一系列的社会平衡,当吸毒者花光了自己的储蓄就花家庭的,没了储蓄没了钱,一切混乱就开始,想什么抢劫、偷盗、暴力犯罪等等,因此造成了巨大的社会治安问题。然而,我不禁盲目的禁止毒品流入社会和生产对吗?由需求和供给关系知道,一个社会的对于吸毒者而言毒品是必需品,没有不可以,然而一旦禁毒之后市场的供给能力急剧下降,但是不变的好似需求,由于价格能调节供需关系,所以必然会导致毒价升高,更大的社会混乱一触即发!那这样不是一旦吸毒之后就无可救药了吗?当然不,我说的是单纯的减少毒品的流通没任何实际作用,不包括有效手段。比如通过对吸毒者的禁毒教育可以直接减少吸毒者,自律比什么都重要,也就是减少需求量,当需求量减少时就会使毒价下降,社会混乱解决了。禁毒和禁毒教育合理的结合才能有所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 > 建筑节能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