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风俗史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987954 上传时间:2024-03-20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风俗史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风俗史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风俗史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风俗史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风俗史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古代风俗史复习资料前言:1、“风俗”释义“风俗”一词的出现:管子法法:“变易风俗,诡服(心口不一,与心志相违)殊说犹立。上不行君令,下不合于乡里,变更自为,易国之成俗者,命之曰不牧之民(言其不可统治也)。”荀子王制:“广教化,美风俗。” 荀子王霸:“政令行,风俗美。”荀子议兵:“政令以定,风俗以一。”荀子强国记载了荀子西行入秦之所见:“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汙,其服不佻(to),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 荀子正论:“风俗之美,男女自不取于涂而百姓羞拾遗。”汉代学者对“风俗”概念的解释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下写道:“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

2、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 ”应劭在风俗通义序也写道:“风者,天气有寒暖,地形有险易,水泉有美恶,草木有刚柔也。俗者,含血之类,像之而生,故言语歌讴异声,鼓舞动作殊形,或直或邪,或善或淫也。圣人作而均齐之,咸归于正,圣人废,则还其本俗。” “风与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一个事物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风中有俗,俗中有风,两者共为一体,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了风俗文化发展运动的全过程。”(韩养民:中国风俗文化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用现代语言表述就是:群体生活方式的差别是风俗的基本内容,风俗是在自然和人文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因此风俗具有自然和人文的双重意义。这个视野广

3、阔的阐说,也成为汉代以后传统中国人文学界对风俗概念的共识。”(彭卫、杨振红: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导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风俗大致包括两个部分,其核心内容是人们在对待外部环境以及交往中所呈现的普遍行为方式和精神世界,作为其外延部分则是构成这种行为方式和精神世界基础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所谓普遍行为意味着风俗是一种群体方式,所谓精神世界则是指任何一种风俗都具有精神基础或心理凭藉。由此我们可以在逻辑上将风俗史研究对象与诸如社会史或生活史等相近领域区分开来,尽管这种区分有时并非泾渭分明。” (彭卫、杨振红: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导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2、学习和研

4、究中国古代风俗史的意义有助于人们更真切、更具体地了解中国古代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历史面貌和历史进程,从而领略中国古代风俗文化的历史魅力。可为当今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提供独特的风俗文化资源。第一章 服饰风俗第一节 衣服探源关于衣服的起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致有实用、遮羞、美观三种说法。墨子辞过:“古之民未知为衣服时,衣皮带茭(jio,草索),冬则不轻而温,夏则不轻而凊(jng,凉)。圣王以为不中人之情,故作诲妇人治丝麻、捆布绢,以为民衣。冬足以为轻且煖(xun,温暖) ;夏足以为轻且凊。谨此则止。故圣人之为衣服,适身体、和肌肤而足矣。”(御寒防晒的实用功能)白虎通衣裳:

5、“衣者,隐也。裳者,障也。所以隐形自障闭也。”(遮羞)韩诗外传卷一载:“衣服容貌者,所以说目也。”(美观)(距今约18000年,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期新人)山顶洞人遗址出土了一枚骨针,骨针残长约83毫米,最粗的直径3.3毫米 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缝纫工具。山顶洞人发明骨针,反映当时已能缝制兽皮衣服,增强了御寒的能力,从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反映了山顶洞人的手工艺发展水平(钻孔、磨制等技术)有了显著提高。 山顶洞人的兽皮衣服除了有御寒的实用功能外,很可能也有遮羞和审美的用意。 山顶洞人已有了爱美的观念和对美的追求。这集中表现在装饰品的制作上。山顶洞人遗址出土有成串的小石珠、穿孔的兽牙和

6、截成小段的兽骨,还有经过加工修饰的鸟骨、鱼骨及海蚶(hn)壳等,这也表明原始艺术的萌芽已经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六七千年)的文化遗存中,普遍出土陶石纺轮、刀杼(骨匕)、骨梭等纺织工具,如在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就发现了原始织机的部件。在距今约6000年的晚期仰韶文化(西安半坡遗址)的陶器上发现有布纹印痕(每平方厘米经纬线各10根,当是一种粗麻布);在距今约6000年的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下层发现有葛布残片(用葛的纤维制成的布,比较细薄,俗称“夏布”)。而到新石器时代后期(距今约四五千年),我国的纺织水平已达到一定水平。 如在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的浙江钱山漾遗址出土有

7、苎麻制作的麻布残片和细麻绳,平纹麻布经纬密度每平方厘米16至24根,有的经线31根、纬线20根,密度与现代的细麻布相当(距今约6000年的晚期仰韶文化的陶器上发现有布纹痕迹,每平方厘米经纬线各10根,当是一种粗麻布)。出土的丝织品有绢片、丝带和丝线,纤维原料都属家蚕丝(养蚕业)。残绢经纬密度每平方厘米48根。钱山漾遗址出土的丝麻制品是这一时期考古的重要发现。特别是丝织品的发现表明中国是世界上养蚕织绢最早的国家。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传统服饰一、衣服的样式1、头衣头衣即冠帽,又称首服或元服。“元”的本义是“头”。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前627年):“狄伐晋,先轸(zhn,晋国执政) 入狄师,死焉。狄人归

8、其元,面如生。” 仪礼士冠礼:“令月(吉月)吉日,始加元服。”从考古上看,史前头衣形象不多,在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一件仰韶文化(距今约六七千年)陶塑人头,似戴有平顶帽。在内蒙古赤峰红山文化(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女神像上,有戴扇形帽的形象。(1)冠在中国古代礼制等级社会里,冠是官僚贵族和上层男性的头衣。“在古代中国人的意识中,头为元阳之府,是身体中最重要的部位,同时它也是最直接表达人情绪和情感的部位,可能由于这两种原因,冠遂成为服饰上最重要的等级特征以及服饰礼规最明显的展示。” (彭卫、杨振红: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25126页)冠多用淄布(缁布,黑色布)、缟素(白

9、绢)和纚(x,古代用来束发的黑色布帛)等物制成。冠一般由冠圈和冠梁组成。戴冠前,把头发束在一起,在头顶上盘成发髻,用纚包住,然后将冠套在发髻上。冠梁在上,从前至后覆在头上。再用笄(j,簪zn)左右贯穿冠圈和发髻,将冠圈两旁的丝绳在下颔(hn,下巴)处打结,以此定冠。据史书记载和出土文物资料显示,中国古代出现过的冠主要有切云冠(高冠)、鸟形冠、通天冠、远游冠、高山冠(侧注冠)、法冠、却敌冠、樊哙冠、武冠(大冠,武弁bin大冠)、鹖(h)冠、进贤冠、冕冠、委貌冠、皮弁冠、长冠、建华冠、方山冠、巧士冠、爵(雀)弁等。切云冠(高冠):楚辞涉江:“冠切云之崔嵬。” 可见楚国有切云冠(高冠)鸟形冠:河南信

10、阳楚墓中漆瑟上头戴鸟形冠的人物通天冠:通天冠为天子日常所戴。高九寸,正竖,顶微后弯,前有山述(为通天冠前面的山形装饰)。远游冠:远游冠为诸侯王日常所戴。制如通天冠,高九寸,正竖,顶微后弯。但无山述高山冠:高山冠(侧注冠)为天子近臣谒者(行宾礼时的司仪,选拔条件:年未五十、孝廉、晓解宾赞、威容严恪、美须、大音)等所戴。制如通天冠,高九寸,无山述。但顶不弯,直竖。法冠:法冠,一曰柱后冠,或谓之獬xi豸zh冠。高五寸。侍御史、廷尉之类执法官服之。 却敌冠:前高四寸,通长四寸,后高三寸,卫士服之。 樊哙冠:汉将樊哙造次(仓猝之间,情急之下)所冠,以入项羽军。广九寸,高七寸,前后出各四寸,制似冕。司马殿

11、门卫士服之。或曰,樊哙常持铁楯(dn,盾牌),闻项羽有意杀汉王,哙裂裳以裹楯,冠之入军门,立汉王旁,视项羽。 武冠:(大冠,武弁大冠)为中高级武官之冠。天子近臣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珰dng,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赵惠文冠”。 鹖(h)冠:(武冠加双鹖尾)是武士之冠。 鹖冠似又有隐士冠之义。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列道家类文献时说道:“鹖冠子一篇。楚人,居深山,以鹖为冠。” 颜师古注:“以鹖鸟羽为冠。”进贤冠:为文臣和儒生所戴。前高七寸,后高三寸,长八寸。冕冠:是天子、三公诸侯、卿大夫等在祭天地、祭祖先等祭祀、礼典活动中所戴之冠。一直沿用到明代。但至明太祖朱元璋时,冕冠为皇帝、皇族祭祀时专戴,官僚不

12、得染指。 冕冠往往以延(装在冠上的长方形冕板)前后悬垂旒li(玉珠串)的数量和每旒玉珠的数量及颜色实现分等,如东汉明帝永平二年(59年)冕制天子前后十二旒(每旒白玉珠十二);三公诸侯七旒(每旒青玉珠七);卿大夫五旒(每旒黑玉珠五)。三公诸侯七旒和卿大夫五旒皆有前无后。此据续汉书舆服志下 据隋书礼仪志七 记载,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所定冕制:天子大裘冕无旒;衮冕十二旒;鷩冕九旒,用玉二百一十六;毳冕七旒,用玉一百六十八;絺冕五旒,用玉一百二十;玄冕四旒,用玉三十二? 三品、公侯鷩冕七旒,用玉八十? 四品、伯毳冕五旒,用玉五十 。 五品、子男絺冕四旒,用玉三十二 。 一品至五品玄冕三旒,用玉十

13、八 。 据明史舆服志二 记载,明朝天子衮冕十二旒(前后各十二旒,毎旒五采玉十二珠);皇太子衮冕九旒(前后各九旒,每旒贯五采玉九 ); 亲王衮冕九旒(同皇太子 );亲王世子衮冕八旒(前后各八旒,每旒贯赤、白、青 三采玉珠八);郡王冕冠七旒(前后各七旒,每旒贯三采玉珠七)。关于冕冠旒数及玉数之小结1、除了东汉永平冕制三公诸侯九旒和卿大夫七旒及南朝陈文帝陈蒨时,公及位从公、五等诸侯九旒,卿大夫五旒有前无后外,其余似皆为有前有后,总旒数“旒”字前之数22、对于天子之冕旒、玉之数,除了大裘冕无旒及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所定天子玄冕四旒,用玉三十二有疑问外,其余似皆可用这样的数学表达方式:总玉数12

14、总旒数( “旒”字前之数2)3、对于臣下之冕旒、玉之数,除了上述有前无后之情形及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所定三品、公侯鷩冕七旒,用玉八十有疑问外,其余似皆可用这样的数学表达方式:总玉数“旒”字前之数总旒数( “旒”字前之数2)委貌冠、皮弁冠:委貌冠、皮弁冠同制,长七寸,高四寸,制如覆杯,前高广,后卑锐,委貌以绀gn绢(深青透红的绢)为之,皮弁以鹿皮为之。行大射礼于辟b雍(行大射礼等礼仪活动的场所),公卿诸侯大夫行礼者,冠委貌,执事者(主管具体事务的仆役)冠皮弁。 长冠:一曰斋冠,高七寸,广三寸。初,高祖微时,以竹皮为之,谓之刘氏冠,楚冠制也。民谓之鹊尾冠,非也。祀宗庙诸祀则冠之。此冠高祖所造

15、,故以为祭服,尊敬之至也。 汉书高帝纪:“爵非公乘(秦汉二十等爵制的第八级,言其得乘公家之车也 )以上毋得冠刘氏冠。” 建华冠:天地、五郊(谓东郊、南郊、西郊、北郊、中郊,古代礼仪,帝王于五郊设祭迎气: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青帝;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立秋前十八日,迎黄灵五方中央神名,即地神名于中郊,祭黄帝;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立冬之日,迎冬于北郊,祭黑帝)、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会、祭祀、庆赏等礼仪大典,皆在此举行) ,育命舞乐人服之。 方山冠:祠宗庙,大予、八佾、四时、五行乐人服之。 巧士冠:前高七寸,直竖。不常服,唯郊天,黄门从官四人(4个宦官)冠之。爵弁

16、:一名冕。广八寸,长尺二寸。祠天地五郊明堂,云翘舞乐人服之 。 以上续汉书舆服志下 所述的通天冠、远游冠、高山冠(侧注冠)、法冠、却敌冠、樊哙冠、武冠(大冠,武弁bin大冠)、鹖(h)冠、进贤冠、冕冠、委貌冠、皮弁冠、长冠、建华冠、方山冠、巧士冠、爵弁等,其中通天冠、远游冠、高山冠(侧注冠)、法冠、却敌冠、樊哙冠、武冠(大冠,武弁bin大冠)、鹖(h)冠、进贤冠为常用朝服,而冕冠、委貌冠、皮弁冠、长冠、建华冠、方山冠、巧士冠、爵弁为祭服。汉代的冠虽在分类上已显示出分等意味,但“汉代冠服中的分等元素,主要就是进贤冠的一梁、二梁、三梁了,由此造成了级别分等”(阎步克: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

17、结构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40页)。公侯三梁(冠上横脊),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两梁,自博士以下至小史、私学弟子,皆一梁。此外,似还应指出:汉代祭服冕冠中的分等也是汉代冠服“级别分等”的重要表现。如东汉永平冕制天子前后十二旒(毎旒白玉珠十二);三公诸侯九旒(毎旒青玉珠九);卿大夫七旒(毎旒黑玉珠七)。三公诸侯九旒和卿大夫七旒皆有前无后。此后,祭服冕冠的分等和朝服梁冠的分等逐渐成为中国古代冠服“级别分等”的主要体现。这两条线索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祭服冕冠分等的演变(以旒数为主)据晋书舆服志和宋书礼志五 记载,晋南朝刘宋天子冕冠(平冕,平天冠)垂珠十二旒,王公冕冠(平冕,平天冠)

18、八旒,卿冕冠(平冕,平天冠)七旒 。而阎步克先生认为晋志、宋志所记的王公八旒、卿七旒不是晋宋之制,而是南齐永明六年(488年)改定的冕制,并根据南齐书舆服志的记载,推断晋志、宋志的“王公八旒,卿七旒”,必为“三公八旒,卿六旒”之讹。并进一步总结:自汉明帝始,汉冕本是三公诸侯九旒、卿七旒,而魏明帝把三公降为七旒、把卿降为五旒了。三公七旒、卿大夫五旒的制度,是一直实行到永明六年的。(参见阎步克:服周之冕周礼六冕礼制的兴衰变异,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19222页。)据隋书礼仪志六 记载,南朝梁陈天子冕冠(平冕,平天冠)垂白玉珠十二旒。南朝陈文帝陈蒨时皇太子冕冠(平冕,平天冠)九旒 ;凡公及位从公

19、、五等诸侯,冕冠(平冕,平天冠)皆垂青玉珠九旒,有前无后 ;卿大夫冕冠(平冕,平天冠)垂黑玉珠五旒,有前无后 。 对此,阎步克先生指出:“青玉珠、黑玉珠、有前无后跟东汉永平冕制很像。” (阎步克:服周之冕周礼六冕礼制的兴衰变异,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74页。)据隋书礼仪志六 记载,北齐天子冕冠(平冕,平天冠)垂白玉珠十二旒;皇太子冕冠(平冕,平天冠)垂白玉珠九旒;诸公卿冕冠(平冕,平天冠)青玉珠为旒,上公九,三公八,诸卿六。据隋书礼仪志六 记载,北周天子诸冕冠十二旒;诸公诸冕冠九旒 ;诸侯诸冕冠八旒 ;诸伯诸冕冠七旒;诸子诸冕冠六旒 ;诸男诸冕冠五旒。而北周宣帝宇文赟yn于579年即位时,

20、制冕二十四旒,衣服以二十四章为准 ,“堪称中国上下五千年最崇高的冕服”。(阎步克:服周之冕周礼六冕礼制的兴衰变异,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98页。)据隋书礼仪志七 记载,隋文帝时天子衮gn冕冠(祭天地、明堂、五郊、朝cho日、夕月、宗庙、社稷、纳后等 )垂白玉珠十二旒 ;皇太子衮冕冠(侍从皇帝祭祀及谒庙、加元服、纳妃等 )垂白玉珠九旒 ;王、国公、开国公衮冕冠(初受册、入朝、祭等)垂青玉珠九旒;三公衮冕冠(助祭 )垂青玉珠九旒;侯鷩b冕冠(初受册、入朝、祭等)八旒,伯鷩冕冠(初受册、入朝、祭等)七旒 ;子毳cu冕冠(初受册、入朝、祭等)六旒,男毳冕冠(初受册、入朝、祭等)五旒 ;三品官 zh

21、冕冠(助祭)七旒,四品官 冕冠(助祭)六旒,五品官 冕冠(助祭)五旒。关于“自祭之服与助祭之服”,可参看阎步克:服周之冕周礼六冕礼制的兴衰变异,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49158页。据隋书礼仪志七 记载,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所定冕制:天子大裘冕(祀天地之服)无旒;衮冕(于宗庙、朝日、夕月、纳后等场合所服)十二旒;鷩冕(祭先公之服 )九旒,用玉二百一十六;毳冕(祀四望山川之服 )七旒,用玉一百六十八;絺冕(祭社稷、五祀一说祭祀五行之神,一说祭祀住宅内外的五种神之服 )五旒,用玉一百二十;玄冕(祭群小祀同大典相对而言,祭山林川谷丘陵、水边及低平之地、四方之神、百物众神之服 )四旒,用玉三十

22、二?皇太子衮冕(侍从祭祀、谒庙、加元服、纳妃之服),青珠九旒。三公(摄祭:代天子行祭礼 )、诸王(初受册、入朝、助祭等)衮冕,青珠九旒。三品、公侯鷩冕(助祭)七旒,用玉八十? 四品、伯毳冕(助祭)五旒,用玉五十 。五品、子男絺冕(助祭)四旒,用玉三十二 。一品至五品玄冕(祭其私庙)三旒,用玉十八 。 据新唐书车服志记载,唐朝天子大裘冕(祀天地之服)无旒;衮冕冠(于践祚、飨庙、纳后、元日受朝贺等场合所服)垂白玉珠十二旒 ;鷩b冕冠(有事远主之服 )八旒;毳cu冕冠(祭海岳之服 )七旒 ;絺zh冕冠(祭社稷飨先农之服)六旒 ;玄冕冠(蜡祭百神、朝日、夕月之服)五旒 。皇太子衮冕冠(从祀、谒庙、加元

23、服、纳妃之服)白珠九旒 。一品衮冕冠青珠九旒;二品鷩冕冠八旒;三品毳冕冠七旒 ;四品絺冕冠六旒;五品玄冕冠五旒(三品以下私祭皆服 );六品以下九品以上爵弁(从祀之服,五品以上私祭皆服)无旒 。 据宋史舆服志三记载,宋朝天子大裘冕(与衮同冕)十二旒;衮冕冠十二旒(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用青、赤、黄、白、黑五色玉,南宋仍旧制 ,凡用二百八十有八 );皇太子衮冕冠白珠九旒。据宋史舆服志四记载,宋朝诸臣祭服前后屡有变化:宋初,亲王、中书门下、三公九旒冕;九卿七旒冕;四品以下、御史、博士五旒冕;太祝平冕无旒。宋徽宗政和年间(11111118) ,正一品,九旒冕;从一品,九旒冕 ;二品,七旒

24、冕 ;三品,五旒冕;四品以下,无旒冕 。降至南宋,公鷩冕八旒;卿毳冕六旒;大夫絺冕四旒;士玄冕无旒 。 据元史舆服志一记载,元代天子衮冕十二旒,以珍珠为之;皇太子衮冕白珠九旒 。阎步克先生指出:元王朝“这个异族政权与辽金一样,只把服冕资格限于皇帝父子,他人不得染指”。(阎步克:服周之冕周礼六冕礼制的兴衰变异,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10页。) 另据晋书舆服志 、南齐书舆服志 、隋书礼仪志六 记载,东汉以来,天子之冕旒用白玉珠。魏明帝曹叡好妇人之饰,改以珊瑚珠。晋初仍旧不改。及至偏安江左的东晋,冕旒初用珊瑚杂珠,饰以翡翠(鸟羽)。后因此非礼,又因江左美玉难得,改用白璇珠(蚌珠,珍珠)。南朝宋、

25、齐、梁又改用白玉珠,至陈武帝陈霸先永定年间(557559),陈霸先又以“天下初定,务从节俭 ”,改用蚌珠(珍珠),旋即又改用白玉珠。后多用白玉珠。至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又用青、赤、黄、白、黑五色玉 ,此后南宋、明朝皆用五色玉 。据明史舆服志二 记载,明朝天子衮冕十二旒(前后各十二旒,毎旒五采玉十二珠);皇太子衮冕九旒(前后各九旒,每旒贯五采玉九 ); 亲王衮冕九旒(同皇太子 );亲王世子衮冕八旒(前后各八旒,每旒贯赤、白、青 三采玉珠八);郡王冕冠七旒(前后各七旒,每旒贯三采玉珠七)。 “明太祖定制,冕服为皇帝、皇族禁脔lun(独自占有而不容别人分享、染指的东西),官僚不得染指

26、。一品至九品官的祭服改用梁冠。” 朝服梁冠分等的演变“就现有史料看,秦汉的新冠服体制,与二十等爵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刘邦虽规定了爵非公乘以上毋得冠刘氏冠,但那是一个否定性指令,亦即,公乘以上可以戴刘氏冠,但不是必须戴刘氏冠;你觉得别的冠好看,但戴无妨”,“秦汉皇帝似乎没有太强的迫切感,觉得必须去精细区分官场尊卑、确保官贵的荣耀体面,对不同职位做纵向大排队,并以繁密等级服饰体现之。只要各项职事都有人在干,皇帝就心满意足了;至于那些人的服饰各异,缺乏一元化的可比性,皇帝的脑袋里还没多想那个事情,用梁数大致把官员分为三大段落,就可以了” 。“魏晋以下,王朝冠服的变化趋势,是渐趋一元化,强化等级性”,

27、“魏明帝看到高山冠跟通天冠、远游冠样子太像了,就把高山冠毁变为进贤冠的样子,以令君臣有别”。“隋朝开皇时期的冠服承袭了南北朝冠服,也沿用了很多汉朝冠服。隋炀帝的大业服制发生了变化:诸建华、鵔jn鸃y冠 (属武冠)、鹖冠、委貌、长冠、樊哙、却敌、巧士等,前代所有,皆不采用。服类趋简了。来自汉朝的獬xi豸zh冠(法冠)和高山冠还在,但獬豸冠只是为了标识法职的特殊性,才保留下来的;高山冠的外观已梁依其品,向梁冠靠近,变成进贤冠的附庸了。在冠服主体部分造成的变化,就是服类减少,不同职官穿不同冠服的做法淡化,职事分类分量下降,级别分等相应浓厚起来了,以官品为准而在同一套冠服上制造差异,转成冠服规划的主导

28、思想。冠服体制的重心,逐渐由分类向分等偏转。” “级别分等在唐朝高歌猛进,服饰上的等级元素不断繁衍,分等趋于细密高峻,服饰等级的调整范围不断扩张。南北朝的皇帝通天冠上面有五梁,官僚的进贤冠则为三梁、两梁、一梁。唐朝官僚的梁数依旧,皇帝的通天冠却变成了二十四梁了。”有一点需作补充说明,晋书舆服志 、宋书礼志五、隋书礼仪志六 未有五梁通天冠之记载,只有天子冠五梁进贤冠和五梁远游冠之记载。新唐书车服志 记载唐朝皇帝既冠二十四梁通天冠,又冠五梁进贤冠。故将秦汉魏晋南北朝以至隋天子通天冠之梁数说成“五”,只能是推测。只能说晋南北朝以至隋唐天子有五梁进贤冠和五梁远游冠,唐天子还有二十四梁通天冠。盖在汉唐间

29、,以梁数区别天子之冠和官僚之冠以及官僚之冠之间的等级,已有所体现,即官僚只能依官等戴三梁、二梁、一梁冠,只有天子才能戴五梁冠或二十四梁通天冠。这为宋以后主要以梁冠作为冠服的一元化分等埋下了伏笔。据宋史舆服志三记载,宋朝天子仍戴二十四梁通天冠。“朝服的梁冠在宋初只分五梁、三梁、两梁3等,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又分为貂蝉笼巾七梁、七梁、六梁、五梁、四梁、三梁、二梁,共达7等,比汉代的三等之分细致得多了。”“汉朝文武冠服不同,一用进贤冠、一用武弁大冠。唐朝的朝服仍有文武之分,文官戴进贤冠(即梁冠)武官戴武弁。宋朝文武官索性都用梁冠,只不过武官只用四梁、三梁、二梁冠而已。” “本来在唐朝,高山冠已

30、梁依其品了,成了梁冠的变体;进而在宋朝,獬xi豸zh冠(法冠)也被梁冠化了,被纳入了进贤冠的范畴,那么法官、军官与文官在服饰一体化的道路上,又迈进了很大一步。” 明代,“一品至九品官的祭服改用梁冠朝服也用梁冠梁冠等级,是公冠八梁,侯伯七梁,均加笼巾貂蝉;一品七梁、二品六梁、三品五梁、四品四梁、五品三梁、六七品二梁、八九品一梁;合计9等。 明朝无论祭服、朝服都不分文武。” 据史书记载,古代贵族妇女也有戴冠者。如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国的宫女戴金莲花冠 ;宋代皇后戴九龙四凤冠;宋代皇妃戴九翚hu(五彩野鸡)四凤冠;宋代公主十五岁行笄礼时戴九翚四凤冠 ;明代皇后在接受册封、参加祭祀或重大朝会时戴九龙四凤冠

31、 ;明代皇妃、皇太子妃、亲王妃、公主戴九翚四凤冠 。而明神宗朱翊钧(万历皇帝)定陵(明神宗和孝端皇后王氏合葬定陵 、温肃皇贵妃王氏迁葬定陵的合葬墓)出土的四顶凤冠有十二龙九凤冠、九龙九凤冠、六龙三凤冠、三龙二凤冠。(2) 巾“先秦时期戴冠是上层男性的专利,下层男性社会成员只能着巾,这种情况在秦汉时期并没有大的改变。典型的例子如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农民起义,以着黄色头巾为标志。巾的使用方法是把巾覆盖在发髻上,然后用带扎住。当时的女性也多使用头巾,系扎方法有多种。四川彭山汉墓女子俑以巾裹发,在脑后系成双丫状,顶间突起。广东佛山东汉墓出土的女佣则是由后而前,在额上交叉系结。” 大约从东汉中后期开始,巾

32、的地位发生变化,它不再是平民和低贱者的象征,而逐渐演化为时尚雅致的标志,连王公贵族也多放弃代表权力地位的冠而着巾。”幅巾是用一整幅葛布或缣(双丝细绢)把头包住,并从脑后向左右伸出两个角。“魏晋以后,士风放纵,不拘礼法,幅巾更为流行。大凡名士,皆幅巾束首,如陶渊明取头上葛巾漉酒,被传为一时美谈。” 宋书隐逸传陶潜传 :“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滤酒),毕,还复着之。”东汉桓帝时,有一名士叫郭太,字林宗 ,太原郡界休县人,在社会上声望很高。一次行游于陈梁间,途中遇雨,头上戴的巾被雨淋湿,一只角折下来。时人仰慕郭太,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巾”。 隋唐时期,高人道士戴“林宗巾”;庶人农夫戴幅巾 。 唐

33、朝士人亦戴幅巾。唐代诗人李贺咏怀诗:“头上无幅巾,苦檗b已染衣。” 北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有周公瑾“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之名句。明徐应秋玉芝堂谈荟卷七:“苏子瞻戴长筩帽,而一时效之,谓之东坡巾。”东坡巾的特点是里层有四墙,四角在前后左右,外层有重墙,较内墙稍低,前面开口,正对眉心。(3)幞f头戴巾时,要系裹整形,非常麻烦。从北周开始,把巾制作成固定的形状,可以随时戴脱,这种巾称作“幞头”。据宋史舆服志五 记载,幞头一名折上巾,起自后周,以软帛垂脚,定型为“软脚幞头”。隋始以桐木内衬两脚 ,做成硬脚幞头。帝服则脚上曲,人臣下垂。五代时,幞头的双脚渐趋平直。宋代君臣皆服平脚幞

34、头,帝服或脚上曲,以铁内衬两脚。据明史舆服志三记载,明代文武官公服用展脚幞头(展脚长一尺二寸,合今38.4厘米),武官校尉服交脚幞头 。(4)乌纱帽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乌纱帽:“武德九年(626年)十一月,太宗诏曰:自今已后,天子服乌纱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据宋史舆服志三 记载,宋代天子戴乌纱折上巾。据宋史仪卫志六 记载,在天子出行车驾仪卫队成员中,有服乌纱帽的。 北宋诗人梅尧臣在描写乌纱帽在官僚阶层流行情况时说:“乌纱帽底青眸转,朱雀街头玉辔pi摇。” 据明史舆服志二记载,明代天子常服为乌纱折角向上巾;皇太子、亲王 、郡王、亲王世子常服亦为乌纱折角向上巾。 据明史舆服志二记载,明代宫人戴乌纱

35、帽,饰以花,帽额缀团珠 。郡王长子戴乌纱帽。据明史舆服志三记载,明代文武官常服以乌纱帽 ;进士巾亦如乌纱帽;内外官亲属(父、兄、伯、叔、子、孙、弟、侄)用乌纱帽 ;内使监冠乌纱描金曲脚帽。 2、上衣古人把上身服装统称为“衣”,也包括全身性袍式服装的腰上部分。而把下身服装统称为“裳”,包括全身性袍式服装的腰下部分。裳有时也专指下裙,乃下衣的一种。东汉刘熙释名释衣服云:“凡服,上曰衣下曰裳。”外衣(1)襦r襦是长至膝盖或齐腰的外套,有长襦、短襦之分。长至膝盖者为长襦,齐腰者为短襦。急就篇颜师古注曰:“襦,自膝以上。一曰短而施要者。襦衣,外曰表,内曰里。”短襦也称腰襦、小襦。陈徐陵玉台新咏卷一古诗无

36、名人为焦仲卿妻作:“孔雀东南飞妾有绣腰襦。”襦又有襌(单)襦、复襦等。襌襦有里无絮,主要在热天穿,也称作汗襦。复襦有里有絮,主要在冷天穿。居延新简有“复襦”和“单襦”的简文,据其记载,“复襦”的价格大致是“单襦”的2.07倍。(2)深衣深衣在西周业已出现,在战国至西汉广为流行。是一种上衣和下裳相连的服装,交领、右衽,长至足踝间,以不沾泥为宜。秦汉时期全身性袍式服装均从深衣发展而来。(3)襌(单)衣东汉刘熙释名释衣服云:“襌衣,言无里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亦云:“襌,衣不重也。”可见,襌(单)衣无衣里。这种无衣里的襌(单)衣多以轻薄的衣料(如绢、罗、纱等丝织品)制成,是夏季穿的袍式服装,这种袍式

37、服装由深衣发展而来,只是襌(单)衣的衣袖更为肥大。襌(单)衣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江、淮、南楚之间谓之褋di,关之东西谓之襌衣。”(4)袍袍是一种长至脚踝、袖子肥大(比襌衣的袖子还要宽大)、衬有棉絮的秋冬季服装。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袍按颜色、花纹和下摆形状区分,有茶黄罗绮直裾丝绵袍、印花敷彩黄纱直裾丝绵袍、印花敷彩绛红纱曲裾丝绵袍、朱红罗绮曲裾丝绵袍等十余种。(5)裘裘即皮衣,系冬季穿的服装。裘皮种类有狐皮、貂(鼠)皮、灰鼠(松鼠科动物的一种)皮、黄鼠(松鼠科动物的一种)皮、虎皮、狼皮、羊皮、羔皮、鹿皮、犬皮等。其中为古代人们看重的是狐皮、貂皮、灰鼠皮、黄鼠皮,而又以狐皮为贵,狐皮之中狐白

38、(狐腋下之白毛皮 )尤贵。这些裘衣为社会上层人士所穿。而羊皮因获取较易,故品级较低,系大众化服装。古之裘,兽毛朝外,兽皮朝里。兽毛朝里之“反裘”而穿往往被认为反常。后世亦往往以“反裘而负刍”或“反裘而负薪”来讥评向民众征收重税之苛政。(6)冕服冕服是古代天子、三公诸侯、卿大夫等在祭天地、祭祖先等祭祀、礼典活动中所穿之服。自汉至明,冕服多有因革损益。天子、三公诸侯、卿大夫等所穿冕服的主要区别在于冕服上章数的不同。如据续汉书舆服志下记载,天子冕服玄(赤黑色)衣纁(xn,浅红色)裳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以虎和长尾猿为图饰的宗庙祭祀用酒器)、藻、火、粉米、黼(f)、黻(f)十二章

39、。而三公、诸侯用山、龙以下九章 。九卿以下用华虫以下七章 。以上所讲的襦r、深衣、襌(单)衣、袍、裘、冕服皆属上衣中的外衣。此外,上衣中还有中衣和内衣。中衣东汉刘熙释名释衣服云:“中衣,言在小衣之外,大衣之中也。”中衣又名“中单”。内衣内衣主要有裲ling裆、汗衣、帕m腹、抱腹、膺心衣等。东汉刘熙释名释衣服云:“裲裆,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也。”东汉刘熙释名释衣服云:“汗衣,近身受汗垢之衣也。或曰鄙袒,或曰羞袒足覆胸背,言羞鄙于袒,而衣此耳。”由此可见,汗衣和裲裆类似。东汉刘熙释名释衣服云:“帕m腹,横帕其腹也。”东汉刘熙释名释衣服云:“抱腹,上下有带抱裹其腹上,无裆者也。”东汉刘熙释名释衣服云:

40、“膺心衣,抱腹而施钩肩,钩肩之间施一裆,以奄心也。”清人王先谦补注曰:“盖即今俗之兜肚。”“从释名文义看,这三种服装的功能都能对胸腹部起到保暖作用,均可视为后世兜肚的前身。” 3、下衣古人把上身服装统称为“衣”,也包括全身性袍式服装的腰上部分。而把下身服装统称为“裳”,也包括全身性袍式服装的腰下部分。裳有时也专指下裙,乃下衣的一种。东汉刘熙释名释衣服云:“凡服,上曰衣下曰裳。”(1)裳先秦时期,作为“下裙”的“裳”男女通服。盖至秦汉,“裙”渐渐成为女子专服的下身服装。其形制历代均有发展变化。(2)绔k(袴)东汉刘熙释名释衣服云:“绔,跨也,两股各跨别也。”清人王先谦补注曰:“说文解字:绔,胫j

41、ng衣也。故云两股跨别也,疑若今俗之套裤。”可见,绔k(袴)是没有前后裆,只有两个裤筒套在两腿上的“套裤”。普通百姓一般用粗布做绔,而贵族则用“纨”(一种白色细绢)做绔,称作“纨绔”。大概从西汉开始,“纨绔”用来指富家子弟,这也是后世形容公子哥儿为“纨绔子弟”的语源。(3)裈kn东汉刘熙释名释衣服云:“裈,贯也,贯两脚,上系要中也。”可见,裈是有前后裤裆的连裆裤(合裆裤)。这种连裆裤有时也称作“穷绔”另有犊鼻裈,有因其形似牛鼻而得名的说法。一说是小裈(短裤),一说是围裙。汉书司马相如传 有司马相如“著犊鼻裈”的记载。4、足衣(1)履古人称单底鞋为履,也称屦j。东汉刘熙释名释衣服云:“履亦曰屦。

42、屦,拘也,所以拘足也。”履的制作材料有皮革、丝绸、麻布、草等。(2)舄x舄是在单层底的履下加一层木板的复底鞋(或曰重底鞋)。晋崔豹古今注舆服:“舄,以木置履下,干腊(x,保持干燥)不畏泥湿也。”可见,由于加厚了鞋底,穿舄可防止泥水弄脏弄湿鞋面。(3)屐急就篇颜师古注:“屐者,以木为之,而施两齿,所以践泥。”可见,屐是雨鞋,以木为制作原料,鞋底有两齿,既可防滑,又可拉开脚与泥泞地面的距离。据续汉书五行志一记载,东汉桓帝延熹年间(158167),木屐成为京师洛阳流行的鞋,已不限于雨天使用,如女子出嫁时穿有漆画五彩带子的木屐。据晋书高祖宣帝纪记载,三国时,关中多蒺蔾,司马懿命军士著软材平底木屐前行。

43、这是木屐在军事上的运用。两晋南北朝隋唐,木屐大行。据晋书谢安传记载,谢安在接到淝水之战的捷报时,正在下围棋,看了捷报,故作镇静,了无喜色,下棋如故 。但等下完棋后,“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 ”。据南史谢灵运传 记载,谢灵运“寻山陟zh岭,必造幽峻,岩嶂数十重,莫不备尽。登蹑常着木屐,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此种活齿屐被后人称为谢公屐。(4)靴靴原是北方游牧民族所穿,在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后,开始传入中原地区。历代均有发展变化。东汉刘熙释名释衣服云:“靴,跨也,两足各以一跨骑也,本胡服,赵武灵王服之。”(5)袜袜在秦汉文献中或作“韤w”。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韦部”云:“韤,足衣也。”袜最早用

44、熟皮制成,后来制作原料多样,有丝绸、麻布、皮革等。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传统服饰二、清代服饰变革简述清朝坚持以满族的传统服饰为基础,制定冠服制度,故对明朝的服制有较大的变革。自从清太宗皇太极于崇德元年(1636年)开始初步定制,历经变动修改,直到清高宗弘历乾隆之世才基本确定下来,以后虽有修订,但没有重大的变动。清世祖福临顺治元年(1644年),清政府颁布薙t发令。但因其时江南尚未平定,故暂缓施行。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江南平定,清政府重申薙发令,限十日之内,尽行薙去前半部头发,后半部依满族旧俗,垂发辫,违者处死。同时禁止民间穿戴汉装。顺治九年(1652年),清政府颁定的服色肩舆条例终结了汉式

45、冠冕。这种剃发易服的强制性命令,曾一度遭到汉族人民的强烈反对,一些汉族官员也上书清廷直陈此举不当。最后清朝皇帝采取了较为灵活的态度。在以满族服饰为主体的基础上适当保留了汉族的服饰元素。如自乾隆帝以后,“清朝在皇袍上采用了十二章,算是满族汉化的物证之一,也用以象征满族统治华夏的合法性”。第二章 饮食风俗第一节 饮食结构一、主食中国古代传统的主食有粟、麦、菽、稻、黍、麻、高粱、甘薯、番薯、玉米等。粟粟,也称稷或禾,即今天人们俗称的小米(小黄米,不黏)。是中国古代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黄河流域)在距今约六七千年的仰韶文化的各种类型遗址的窖穴、房屋和墓葬中,出土了粟的遗存。而在早于仰韶文化的河

46、北武安磁山文化、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和甘肃大地湾文化遗址中都有粟的遗存的出土。夏商时期,也多有粟的遗存的发掘出土。 如河南洛阳市洛河南的关林皂角树遗址发掘出土了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粟的粮食遗存;晋南夏县东下冯遗址第三、四期的一些灰坑,发现很多碳化粟粒。两周时期,粟仍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秦汉时期,粟时或成为粮食作物的总称,而原本作为粮食作物总称的“谷”,在汉代开始成为粟的专名。汉代还把粟作为口粮的代称。入粟可以拜爵免罪。当时南方地区也种植粟,今江苏、湖北、湖南、四川、广西、广东等地均发现汉代粟的实物。麦麦类作物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泾渭流域一带出土有史前时代的麦类遗存。河南洛阳市洛河南的关林皂角树遗址发掘出土了二里头文化时期的小麦的粮食遗存。先秦文献里称小麦为“来”,称大麦为“牟”。 小麦分为春种的旋麦(春小麦)和秋种的宿麦(冬小麦)。春秋战国时期,麦类作物的种植主要分布在黄河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 > 建筑节能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