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孟津县耕地地力评价专题报告(修改版).doc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888557 上传时间:2024-03-12 格式:DOC 页数:157 大小:3.5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孟津县耕地地力评价专题报告(修改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7页
河南省孟津县耕地地力评价专题报告(修改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7页
河南省孟津县耕地地力评价专题报告(修改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7页
河南省孟津县耕地地力评价专题报告(修改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7页
河南省孟津县耕地地力评价专题报告(修改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河南省孟津县测土配方施肥财政补贴项目河南省孟津县耕地地力评价技术报告孟津县土壤肥料工作站2008年10月目录前 言5第一章 孟津县农业生产与自然资源概况7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7一、地理位置7二、行政区划7第二节 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8一、农村经济情况8二、农业生产现状9第三节 农业自然资源条件11一、气温11二、光照与热量12三、降水量12四、地表水资源13五、地下水资源15第四节 农业基础设施18一、农业水利设施18二、农业生产机械19第五节 农业生产简史20第六节 农业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20一、种植结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20二、耕地地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21三、农业生产设施方面21四

2、、农业生产技术应用方面22第七节 农业生产施肥22一、历史施用化肥数量、粮食产量的变化规律22二、有机肥施肥现状26三、化肥施用现状27四、其他肥料施用现状30五、大量元素氮磷钾比例、利用率30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对农户施肥的影响31七、施肥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2第二章 土壤与耕地资源特征34第一节 孟津县耕地土壤状况34一、耕地土壤类型及面积34二、影响农业生产的土壤性状37第二节 耕地立地条件状况38一、地貌类型38二、成土母质40三、地形部位41第三节 耕地土壤改良与实施效果42一、西部基岩丘陵区42二、河流阶地43三、黄土台塬区44第四节 耕地保养管理的简要回顾45第三章 耕地土壤养

3、分49第一节 有机质49一、全县基本状况49二、分级论述51第二节氮、磷、钾51一、全氮51二、有效磷52三、速效钾54四、缓效钾55五、分级论述56第三节 微量元素59一、有效铜59二、有效铁60三、有效锰62四、有效锌63五、分级论述64第四章 耕地地力评价方法与程序68第一节 耕地地力评价的依据与程序68一、耕地地力评价的依据68二、耕地地力评价的原则68第二节耕地地力评价的方法与程序70一、工作准备70二、资料准备71三、技术准备72四、耕地地力调查方法与内容73五、样品分析与质量控制75六、基础数据库的建立76第五章 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84第一节 耕地地力评价指标84一、指标选取的

4、原则84二、指标的确定84三、评价单元确定85四、评价单元赋值86五、综合性指标计算87第二节评价指标权重87一、建立层次结构88二、构造判断矩阵88三、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89第三节评价因子隶属度的确定92一、质地93二、质地构型93三、剖面构型94四、障碍层类型94五、障碍层厚度94六、障碍层位置95七、灌溉保证率95八、有效土层厚95九、地形部位95十、有机质96十一、速效钾96十二、有效磷96第六章 耕地地力分析97第一节 耕地地力数量及空间分布97一、耕地地力数量97二、耕地地力空间分布分析98第二节 耕地地力等级分述99一、一级地99二、二级地102三、三级地105四、四级地10

5、8五、五级地111第七章 耕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区115第一节 类型、面积、划分标准与分布117一、坡改梯型117二、灌溉改良型117三、障碍层次型117四、瘠薄培肥型118第二节 主要障碍因素分析118一、坡地梯改型118二、灌溉改良型119三、障碍层次型119四、瘠薄培肥型119第三节 中低产田的改良利用120一、坡地梯改型耕地哦技术120二、刚刚改良型耕地哦技术121三、障碍层次型耕地哦技术123四、瘠薄培肥型耕地哦技术123第八章 耕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与建议125第一节 耕地地力建设与土壤改良利用对策与建议125一、土壤改良利用分区原则125二、区界论126三、土壤改良利用措施126第二

6、节 耕地资源合理配置与种植业结构调整对策与建议133一、稻麦鱼生产基地133二、孟津梨生产基地134三、优质烟生产基地134四、柿枣、苹果、核桃、山楂、土特产基地134五、烟菜瓜果基地134第三节 平衡施肥对策与建议135第四节 耕地质量管理建议136一、建立依法管理耕地质量的体制136二、扩大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规模137三、加强农业技术培训137第五节 孟津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137一、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38二、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139三、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与布局140四、加快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措施143第九章 附件146孟津县耕地地力

7、评价技术报告前 言一、立项背景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的物质基础,是一切物质生产最基本的源泉。耕地是土地的精华,是人们获取粮食及其它农产品而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万物土中生”,“食以土为本”,“有土斯有粮”,说明切不可忽视土壤资源的重要性。建国以来,我国先后开展了两次土壤普查。1958年开展的第一次土壤普查,对氮肥生产和使用、土壤改良与利用及粮食生产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84年开展的第二次土壤普查,为国土资源的综合利用、改革施肥制度、满足粮食的需求做出了重大贡献。进入新世纪,人口、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和加入WTO的机遇与挑战,对农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2007年,农业部下发了农业部

8、办公厅关于做好耕地地力评价工作的通知(农办农200766号),要求测土配方施肥县利用测土配方施肥调查数据,通过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开展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根据农业部的工作安排,孟津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试行)修订稿和2007年全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方案的要求,于2007年下半年启动了耕地地力评价工作。二、目的意义孟津县第二次土壤普查已过去20多年,这期间我国农村经营体制、耕作制度、作物品种、种植结构、产量水平、肥料和农药使用等多个方面均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原有的资料已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有必要对耕地地力进行新的和全面的调查和评价。通过耕地地力评价,摸清区域耕地地力状况,对于提高耕地保护与管理

9、水平,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合理布局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对于发展有机农业和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开展土壤改良与培肥等提供科学依据;对于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孟津县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中产生了大量的田间调查、农户调查、土壤和植物样品分析测试和田间试验的预测记载数据。对这些数据的质量进行控制、建立标准化的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是保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保存测土配方施肥数据资料,使其持久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充分利用这些数据和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并结合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的历史资料,开展耕地地力评价,是测土配方施肥

10、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测土配方施肥结合的耕地地力评价工作,就是全面收集整理第二次土壤普查等历史资料、建立规范的县域耕地资源基础数据库,对测土配方施肥及相关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和规范化管理,建立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综合指数法对耕地地力进行评价,为不同尺度的耕地资源管理、农业结构调整、养分资源综合管理和测土配方施肥指导服务。三、预期主要成果及目标耕地地力评价工作将取得以下成果:1、孟津县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2、孟津县土壤养分图,包括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图,还包括Cu、Fe、Mn、Zn 和pH的分布图。3、耕地地力等级图和中、低产田类型分布图。4、孟津县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报

11、告、技术报告以及耕地改良利用、作物适宜性评价和种植业布局等系列专题报告。第一章 孟津县农业生产与自然资源概况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一、地理位置孟津县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属黄河中下游交界处,属洛阳市辖县。地理坐标在北纬34433457,东经1121211240之间。东连偃师、巩义市,西临新安县,南依洛阳市区,北接济源市、吉利区和孟州市。东西长55.5公里,南北宽26.9公里,总面积758.7平方公里,距洛阳市区10公里,距省会郑州134公里。县境中西部为邙山,属黄土高原的一部分,由西向东贯穿全境,全长55公里,宽17公里,占全县总面积74.8%。境内主要河流属黄河水系,有黄河、金水河及瀍河等。

12、交通四通八达,207、310国道和开(封)洛(阳)高速公路等主要干线南北纵横,洛(阳)孟(津)引线与洛(阳)三(门峡)高速公路相连,基本形成了以国道、省道为骨架的公路交通网络。焦枝铁路经县境32公里,国家二类航空口岸洛阳飞机场在孟津麻屯镇境内。二、行政区划以2006年孟津县统计年鉴为准,全县辖9镇,1乡,227个行政村,221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5.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9.8万人,非农业人口5.6万人,城镇人口13.06万人;人口密度558人/平方公里。(图1-1)图1-1 孟津县行政区划图第二节 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一、农村经济情况孟津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成分的县,农村人口占全县85%以

13、上。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努力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迅速发展,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以2006年孟津县统计年鉴为准:2006年,全县全年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值188433万元,其中,农业产值90729万元,占总产值的48.15%;林业产值3081万元,占总产值的1.64%;牧业产值80075万元,占总产值的42.50%;渔业产值8010万元,占总产值的4.2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538万元,占总产值的3.47%。 (见图1-2)图1-2 孟津县农林牧渔在第一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产业结构

14、进一步得到优化。城镇居民收入有较大增长,食品消费中的肉、蛋、奶消费以及医疗保健、文化娱乐消费均有明显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2006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990元,比上年增收425元,增长16.6%;农民年人均现金收入3976元,比上年增收613元,增长18.2%;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38元,比上年增支328元,增长14.8%。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6.78平方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二、农业生产现状以2006年孟津县统计年鉴为准:2006年全县总户数134151户,总人口45.4万人,男性22.9万人,女性22.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9.8万人,非农业人口5.6万人。有村委会227个,乡村

15、户数101898户,通汽车村数227个,通电话村数227个。农业从业人员225687人。2006年末实有耕地38070公顷,比上年增加耕地290公顷,比2002年增加耕地5233公顷。农作物播种面积60004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7455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79.09%,其中,夏粮播种面积24951公顷,总产111342吨,秋粮播种面积22504公顷,总产量97177吨。油料作物播种面积4228公顷,占7.05%,总产111342吨;棉花播种面积270公顷,占0.45%,总产203吨;烟叶作物播种面积1226公顷,占2.04%,总产2315吨;蔬菜面积4735公顷,占7.89%,总产1420

16、50吨;药材播种面积323公顷,占0.54%;瓜果类播种面积367公顷,占0.61%,总产9126吨;其他作物播种面积1400公顷,占2.33%。(见图1-3)图1-3 孟津县农作物播种面积(%)全县果树种植面积1589公顷,总产39590吨。其中苹果651公顷,占总种植面积40.97%,总产13344吨;梨453公顷,占28.51%,总产14904吨;葡萄186公顷,占11.71%,总产4552吨;桃251公顷,占15.8%,总产6384吨;其他48公顷,占3.02%,总产11342吨。(见图1-4)图1-4 孟津县水果种植面积(%)畜牧业和家庭养殖业:年末大牲畜存栏数59069头,生猪存栏

17、数182300头,羊存栏数54971只,家禽存养量1352800只。以2006年孟津县统计年鉴为准:2006年,农村各类固定资产投资15129万元,比上年减少43.7%,各类农业机械总动力196472千瓦,农村用电量14378万千瓦时,灌溉面积14880公顷,全县全年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372吨,地膜覆盖面积3363公顷,农用柴油使用量5515吨,农药使用量385吨,化肥施用量66091吨(实物量)其中,氮肥32005吨、磷肥18864吨、钾肥4994吨、复合肥10218吨。第三节 农业自然资源条件孟津县地处东亚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半干旱气候。温差明显、四季分明,其气候特点是:春季多

18、风常干旱,夏季炎热雨充沛,秋高气爽日照长,冬季寒冷雨雪稀。降雨量小而蒸发量大。一、气温以孟津县志(1986-2000)数据为准:孟津县年平均气温为14.1,一月份最低,平均为0.2;七月份气温最高,平均为26.4。在作物生长的4-10月份,日较差5月份最大为12.7,8月份最小为8.6,有利于作物物质的积累及种子果实优良品质的形成。(见表1-1、图1-5)。表1-1 孟津县1986-2000年各月平均气温一览表(单位:)月份123456789101112全年平均气温0.23.07.415.120.525.026.425.021.015.17.92.514.1图1-5 孟津县1986-2000年

19、各月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图表1-2 孟津县1986-2000年各月平均气温对照表(单位:)时 段1986-19901991-20001986-2000气 温13.714.214.0从气候趋势变化看(见表1-2):孟津县年平均气温逐年升高,19912000年与1986-1990年相比平均气温升高了0.4。二、光照与热量以孟津县志(1986-2000)数据为准:孟津县年平均日照2293.5小时(见表1-3、图1-6),五月日照最长,平均为241.4小时/月,年总辐射量平均为116.0千卡/平方厘米,有效光辐射量56.8千卡/平方厘米,全年0的积温5072 ,10积温为4526,我县光热资源较为丰富,有

20、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进而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可满足我县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表1-3 孟津县1986-2000年各月日照时数一览表(单位:小时/月)月份123456789101112全年日照时数163.2152.8167.5211.9241.4225.7211.3209.9189.1181.5169.6169.72293.5图1-6 孟津县1986-2000年各月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图表1-4 孟津县1986-2000年各月日照时数对照表(单位:小时/月)时 段1986-19901991-20001986-2000日照时数2219.32279.72249.5从气候趋势变化看(见表1-4

21、):孟津县年日照时数增多,19912000年与19861990年相比日照时数增多2.7,日照时间增长,有利于我县秋作物产量提高和棉花吐絮。三、降水量以孟津县志(1986-2000)数据为准:年平均降水量586.9毫米,具体各月降水量分布情况见表1-5、图1-7。表1-5 孟津县1986-2000年各月降水量一览表(单位:mm)月份123456789101112全年降水量9.115.030.639.454.061.3128.3106.569.043.023.27.7586.9图1-7 孟津县1986-2000年各月降水量变化趋势图表1-6 孟津县1986-2000年各月降水量对照表(单位:mm)

22、时 段1986-19901991-20001986-2000日照时数615.7574.82249.5从气候趋势变化看(见表1-6):孟津县年平均降水量减少,19912000年与19861990年相比年降水量减少了6.6。以孟津农牧志(2001)数据为准:在全年降水中,春季占全年降水量的19.3%,夏季占48.9%,秋季占27.4%,冬季占4.4%。降水量在年内时空分布不均,往往造成短期的涝灾和干旱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但旱多于涝。降水量最多年份为1035.0毫米(1964年),最少年份406.0毫米(1965年)。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情况,大体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多,送庄以东在600mm以下,送庄至城

23、关(长华)一带约600-650mm,全县多雨中心在横水、小浪底一带,降水量670mm左右。总的情况是邙山为多雨地带,邙山南坡和黄河谷地为少雨地带,由于我县地处豫西丘陵地带,灌溉设施不健全,往往干旱条件成为产量增长的制约因素。四、地表水资源以孟津县志(1986-2000)数据为准:1986-2000年,15年平均径流深150毫米,年均地表水资源为1亿立方米。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过境水河道有黄河、金水河及瀍河等。黄河自新安县入境,向东流入巩义市。常年流量为每秒2600立方米,流量较大,利用率较低。1994年,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改变了黄河孟津段的面貌,使黄河水回流130公里,形成272.3

24、平方公里的湖面。小浪底水库总容量为126.5亿立方米,每年为下游增加水量40亿立方米。金水河、瀍河的均流量随季节变化,雨季较大,旱季较小。人为控制有黄河渠、中州渠。中州渠在孟津有效灌溉面积1467公顷。按其实际用水量推算(黄河渠的客水资源按干渠实际进水量扣除排灌溉季节的弃水),中州渠、黄河渠的客水资源分别为2075万立方米和5610万立方米,总计7685万立方米。(一) 河流以孟津县志(1986-2000)数据为准:孟津河流属于黄河水系。黄河系境内北部界河,焦枝铁路桥以西河床较窄,以东河床较宽,水流变缓。黄河水面及滩区面积约77.8平方公里。河床坡度西段为1/1000,东段为1/15001/2

25、000左右。据小浪底水文站资料,黄河多年平均流量为948立方米/秒,最大流量为17000立方米/秒,相应最高水位为144.88米;最小流量为10.7立方米/秒,相应最低水位为133.44米。泥沙最大含量919千克/立方米。黄河水位低于地下水位,是地下水的排泄场所。 金水河从县西南流过,向南流入涧河汇入洛河,流量较小,约为O.3立方米/秒0.6立方米/秒。瀍河在县中部,由西北流入洛河,水量更小,中段经常干涸。境内煤窑(现属小浪底)、河清、小浪底一带有几条小河,流量小,直接流入黄河。表1-7 孟津县2000年地面小河流调查统计表分区流域水系河流名称发源地长度公里纵坡公里流量立方米/秒流域面积平方公

26、里备注西部基岩浅山区黄河煤窑河横水镇官庄6.750.030.03729.7黄河小浪底河横水镇官庄11.250.0220.1933.7黄河河清河白鹤镇苇园5.50.020.05726.3中部黄土丘陵区洛河瀍河横水镇会瀍18.50.0050.01613.5洛河单寨河横水镇友好水库12.70.0120.01952.5洛河金水河新安县境内6.50.0010.62310.5过境(二) 泉水以孟津县志(1986-2000)数据为准:黄土丘陵区泉水流出量约31.73升/秒,每年约100.22万立方米;基岩浅山区泉水流出量约25.35升/秒,每年约79.94万立方米。(三)过境水 以孟津土壤(1987)数据为

27、准:过境水主要是黄河、金水河和引用洛河水的中州渠。黄河流经我县59.7公里,多年平均流量为936立方米/秒,年平均过境总量为443亿立方米(小浪底水文站),其中,黄河渠引用56l0万立方米,占过境总量的0.12。灌溉老城(现并入会盟镇)、白鹤两个乡镇的6.7万亩耕地。金水河来自新安县,经我县进入洛阳市区汇入涧河常年流量为0.30.5立方米/秒,年平均过境量1261.4万立方米,年利用量为80100万立方米,灌溉麻屯镇4000多亩土地。中州渠在我县境内每年引用洛河水2075万立方米。以上河流和渠系对我县地下水位的变化,土壤母质的分布和土壤的演变都有较大的影响,使两河阶地的土壤多发育为非地带性土壤

28、潮土。五、地下水资源以孟津县志(1986-2000)数据为准:1993年12月,河南省水利厅对孟津县水资源进行了调查评估。按山、丘、平、洼不同地区和含水量程度(日单井出水量),把地下水资源分布状况分四个区域。(一)黄河阶地区 分布在会盟镇的20个行政村,白鹤镇的10个行政村,面积93.09平方公里。在黄河渠灌区内,水资源丰富,是孟津的鱼米之乡。该区可开发的水资源总量10102万平方米,有8102万立方米待开发。(二)洛河阶地区 分布在平乐镇南部的8个行政村,面积93.09平方公里,系洛河中州渠灌区。地下水617万立方米,已开发611万立方米,水资源条件比较好。(三)黄土丘陵区 面积最大,分布在

29、9个乡镇的137个行政村。其中平乐镇北部11个村,送庄镇16个,白鹤镇南部8个村,朝阳镇26个村,城关镇12个村,小浪底镇12个村,麻屯镇25个村,常袋乡18个村,横水镇9个村。面积373.57平方公里,地下水2891立方米。地下水已基本得到开发利用。(四)基岩浅山区 涉及5个乡镇的43个行政村。其中城关镇10个村,王良乡12个村,小浪底镇7个村,横水镇6个村,黄鹿山乡8个村。面积198.95平方公里,地下水456万立方米,已开发330万立方米。六、农业气象灾害影响我县农业生产的气象灾害主要是干旱、干热风、冰雹、暴雨、霜冻等。(一)干旱干旱是经常发生而且影响范围最广的气象灾害。我县以春旱和初夏

30、旱的次数为最多。(二)干热风干热风几乎年年都有发生,集中出现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每年平均干热风天数一周左右。干热风严重影响小麦灌浆,进而影响产量。(三)冰雹冰雹也是经常发生的气象灾害之一,对农业生产破坏性极大,常发生于6-7月份间。主要危害秋苗和果树。有的年份因冰雹灾害不得不重种秋苗,但对果树果实危害无法补救。(四)暴雨暴雨出现最早在3月份,最晚在10月份,全年以7月份暴雨最多。 (五)霜冻我县初霜期平均在11月7日,终霜期平均为3月16日,无霜期较长,平均达235天,使作物的有效生长时间获得保证,热量得以充分利用。但偶尔也出现初霜期过早或终霜期过迟造成对农作物危害。 第四节、农业基础设施一

31、、农业水利设施(以孟津县志(1986-2000)数据为准)1986年前,孟津先后建成小型一类水库7座,二类7座。至2000年,尚存小型水库12座。1984年后,在孟津西北部浅山区农村利用地理优势,建成水窖200眼,发展果园26.7公顷。1998年,小浪底镇崔岭村,打水窖200眼,建起大棚2个。据1989年普查,机电井有1496眼,灌溉面积4846.7公顷。2000年全县有机电井1846眼,已配套1696眼,装机容量28850千瓦,灌溉面积7000公顷,占全县有效灌溉面积的60%。据2006年孟津县统计居资料,全县灌溉面积14880公顷,机电井1941眼,配套数1688套,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00

32、.6千公顷,小流域治理193.35千公顷。1986年,在送庄、十里等村铺设地埋软管700米,发展灌溉面积6.7公顷。至1989年,共计铺设地埋软管63.8公里,发展灌溉面积533公顷。1990年后,在平乐铺设地埋代压管道70公里,发展灌溉面积667公顷。至2000年,全县共铺设地埋管道566公里,扩大灌溉面积3400公顷。1996年,白鹤镇白鹤、范村、崔窑等村搞半固定式喷灌和渗灌试点发展喷灌面积57公顷。1997年,县政府为加快喷灌的发展,当年发展喷灌面积733公顷。1998年常袋乡实施200公顷高标准节灌示范项目和麻屯镇333.3公顷节灌示范项目两大工程。至2000年全县共发展节灌面积344

33、9公顷。据孟津县水利局统计,全县灌溉保证率50%-75%的面积5865.77公顷,占耕地面积的14.93%;30%-50%的面积4819.67公顷,占耕地面积的12.26%;10%-30%的面积6492.75公顷,占耕地面积的16.52%;10%以下的面积22123.55公顷,占耕地面积的56.29%。(见表1-8)表1-8 孟津县灌溉保证率分布情况50-7530-5010-3010面 积5865.774819.676492.7522123.55比 重14.9312.2616.5256.29二、农业生产机械据2006年孟津县统计局资料,全县农业机械拥有量折合总动力296472千瓦,其中:大中型

34、拖拉机413台,小型及手扶拖拉机10306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2855台,农用水泵2370台,联合收割机532台,农用运输车4792辆,机耕面积达30.8千公顷,机播面积达46.8万亩,机播小麦面积38.1万亩,机播玉米面积8.7万亩,机械植保面积22.31千公顷,机收小麦面积36.8万亩。第五节 农业生产简史以孟津县志(1986-2000)数据为准:建国后,经过土地改革,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快的回复和发展。1950年党中央号召农民“组织起来,有穷变富”,经过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生产关系进一步得到改善。1952年粮食总产达到5.381万吨,较1949年总产4.078万吨增长32%。1957年粮食总产

35、达到5.7395万吨,较1952年增长6.7%。1958年-1960年,大跃进导致了生产的下降,1960年粮食总产仅5.162万吨,较1957年下降10%,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困难。1961年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回复发展了生产。1965年粮食总产回升到6.276万吨,较1960年增长21.6%,创历史最高水平。“文化大革命”时期,农民群众坚持生产,粮食产量仍有提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进行改革开放,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解放了生产力,1984年粮食总产达到19.004万吨,较1976年增长50%。加上科技含量增加,实行配方施肥,采用优良品种,农业

36、机械化进度加快,水浇地逐年增加,农业生产飞速发展。1949年全县人均土地2.73亩,1999年人均耕地1.4亩,但粮食总产仍达18.413万吨,比1949年4.078万吨增加14.335万吨,增长351.5%。2006年粮食总产20.8519万吨,较1999年增加2.4389万吨,增长13.25%。1949年水浇地面积780公顷,1999年14437.1公顷,增加13657.1公顷,增长1750.9%。第六节 农业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种植结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粮经作物种植比例不协调,2000-2007年,在农作物播种面积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87.2%,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只占12.8%。经过

37、近几年围绕农民增收,适应市场需求,大力发展林果、花卉、蔬菜、中药材、烟叶等为主的特色农业,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虽然不断增加,但所占比例仍较小,2007年,在农作物播种面积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82.4%,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占17.4%。二、耕地地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全县耕地地力水平较低,不同乡镇、不同区域,耕地地力差异较大。(一)孟津西部浅山区包括小浪底镇、白鹤镇、横水镇及城关镇的部分地区,土质多为红粘土和红黄土,此区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地形复杂,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水资源缺乏,水浇地面积极少,为全县最干旱区;由于地块面积小,大型机械难以进地,造成耕作层较浅;农民收入较低,对耕地的各项投入亦较少。各方

38、面原因综合造成耕地干旱、瘠薄、耕地地力水平低下。(二)中部丘陵区包括送庄镇、朝阳镇、麻屯镇、常袋乡全部和平乐镇、白鹤镇、小浪底镇、横水镇及城关镇的部分地区,土质大部分为红垆土、立黄土、红粘土和红黄土质始成褐土,质地粘重,通气性不良;干旱缺水,灌溉条件差,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耕层浅,土壤养分含量偏低。旱、瘠、薄、粘是耕地地力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三)东部平川区包括会盟镇的全部和平乐镇、白鹤镇的部分地区,土质以两合土和灌淤土居多,水资源丰富,耕地灌溉以渠灌为主,地势平坦,便于机械化耕作,耕地地力水平相应较高。三、农业生产设施方面孟津地处豫西浅山区,山区和丘陵比重大,自然条件差,农业生产受气候因素制

39、约严重。15年来,虽然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大力推进农业水利化、机械化、电气化和化学化进程,但由于山区和丘陵地块面积大,限制了农业生产水利设施、机械设施等的发展。四、农业生产技术应用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有文化、有知识的年轻人绝大部分通过劳务输出或外出务工,农业生产主要靠上年纪的文化水平低、接受农业新技术迟缓的农民来进行,使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进行比较困难。通过2005-2007年实施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大力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初步建立了农作物施肥指标体系和专家施肥系统,但专家施肥系统的开发应用需要过程,仍需通过田间试验示范对初步建立的施

40、肥指标技术体系进一步修订完善;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技术需由单纯的化学防治发展到综合防治;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推广刚刚起步,仍需农技人员不断加大推广力度。第七节 农业生产施肥一、历史施肥数量与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的物质基础。是一切物质生产最基本的源泉。耕地是土地的精华,是人们获取粮食及其它农产品而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万物土中生”,“食以土为本”,“有土斯有粮”,说明土壤资源的重要性。孟津县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县,农业生产水平的高低,是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因此,我县历来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尤其重视施肥问题。历史证明,施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

41、响到农业生产的产量。建国初期的50-60年代,孟津县政府曾多次下达文件,号召农民开辟肥源,广积肥料。大力提倡种植绿肥,推广应用化肥。孟津县使用化肥始于1953年,当时由供销社供应硫酸铵、硝酸铵和氯化铵。但由于农民不认识化肥的增产作用,所以施用量很少,农民仅仅使用很少的农家肥,每亩地约1500-2000左右,生产力水平很低,据孟津县统计局资料记载:50年代平均粮食单产只有69.88公斤/亩;60年代粮食单产79.83公斤/亩。到了70年代,农民对化肥的增产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1971年后,县磷肥厂、化肥厂相继建成,横水乡建成复合肥厂,为全县农田用肥提供了保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70年代平均单产达

42、到了139.91公斤/亩。进入80年代后,由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国家对农村政策实施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土地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农民认识到了氮肥、磷肥在生产中的增产作用,因而,氮肥、磷肥施用量逐年增加,1981年亩施碳酸氢铵由20公斤增加到35公斤以上,磷肥由15公斤增加到25公斤以上,尿素由5公斤增加到10公斤以上。所以,80年代,孟津县粮食单产达到了195.82公斤/亩。由于我县和我国的国情一样,人多地少,但人们对土地的产出期望值越来越高,所以,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复种指数,这样土壤养分入不敷出,特别是我县到1984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有机质和速效磷已成了我县粮食生产的限制因

43、素。因此,我们大力提倡施用有机肥料和磷肥,到了90年代,农民施用过磷酸钙约50公斤/亩,磷酸二铵在生产上也大量施用,施用量40-50公斤/亩,90年代粮食单产平均达到了220.23公斤/亩。复种指数高了,粮食产量高了,农民为了追求更高的产量,盲目加大氮肥、磷肥的施用量,而不注重施用钾肥和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使土壤养分严重失调,为了平衡土壤养分,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根据农业部及省站的指示精神,我们实施了“沃土工程”、“补钾工程”、“增微工程”等。使粮食产量大大提高,到了2000年,孟津县粮食单产已经达到248.11公斤。2000年以来,农民施肥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突飞猛进的发展,粮食产量逐年提高

44、,特别是2005年以来我们实施了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做了大量宣传培训工作,使农民施肥观念得到根本转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得到普及,多数农民能平衡施肥,据对农民施肥情况调查:一般年施肥数量为有机肥1500公斤/亩、复合肥或配方肥料60-80公斤/亩、尿素30-40公斤/亩。 2008年,粮食单产已达到360公斤,比90年代的220.23公斤/亩 ,提高了139.77公斤/亩。 二、有机肥施肥现状农家肥资源总量为880242.08吨,其中堆沤肥106235.36吨,占12%,厩肥580962.1吨,占66%,土杂肥170167.8吨,占19%,其它22876.82吨,占3%,2007年有机肥

45、施用面积为31147.2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62.5%,亩用量平均为1880公斤/亩。农家肥主要是作为各种作物的基肥使用,农家肥的使用率为100%。孟津县主要作物播种面积为49851公顷,秸秆资源总量为359291.25吨,秸秆直接还田的作物是小麦和玉米,小麦播种面积为24810公顷,小麦秸秆直接还田面积为17496.7公顷,直接还田面积占70.5%,过腹还田量为40589吨,占29.5%,玉米播种面积为15567公顷,玉米秸秆直接还田面积为6763.3公顷,占43.5%,堆沤还田面积为1009.7公顷,占6.5%,过腹还田数量为64300.28吨,占50%。全县总秸秆直接还田面积为24260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48.7%,秸秆堆沤还田面积为1457.7公顷,占2.9%。 (以上数据来源于2007年4月孟津县土肥站)三、化肥施用现状(一)全县化肥施用现状2007年孟津县农用化肥施用量62551吨,其中氮肥施用量29495吨,所占比例为47.15%;磷肥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 > 施工组织方案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