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标段一级公路的设计.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827982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30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一标段一级公路的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某一标段一级公路的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某一标段一级公路的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某一标段一级公路的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某一标段一级公路的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装订线 毕业设计(论文)摘 要本论文主要介绍了xx镇至xx镇某一标段一级公路的设计过程。根据给定的资料,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分析,以及本路段的地质、地形、地物、水文等自然条件,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等交通部颁发的相关技术指标,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本次设计任务。本路段所经地区是平原微丘区,依据远景交通量将路线设计成设计速度为100Km/h的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路线全长5109.975米,路基宽度为26米,共设有3个平曲线,5个竖曲线。路线设计内容包括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和横断面设计;其后进行了排水设计,采用边沟、排水沟进行排水,保证路基路面的稳定性;最后进行了路面结构的组合设计等内容

2、。整个设计计算了路线的平、纵曲线要素,设计了路基、路面、桥涵等内容,圆满完成了xx至xx段一级公路综合设计。关键词: 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排水设计路面结构设计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design process of a section of LuoBu to JiangTang arterial highway.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given by the analysis of the raw data, and the section of geology, topography, terr

3、ain, hydrology and other natural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Highway Engineering Technical Standard, Road Design Standards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 and other related technologies indicators, I have finished this task under the teachers guidance.The area that this highway passes through

4、belongs to plain with plain and hilly area. According to the traffic volume in the future, I design this highway into design speed of 100Km/h with bi-directional four-lane arterial highway, with route length of 5109.975 meters, embanKment width of 26 meters, 3 horizontal curves, and 5 vertical curve

5、s. Line design including graphic design, longitudinal design and cross-sectional design; Then I accomplished the pavement drainage design, which uses ditches and drains for drainage to ensure the water stability of roadbed and pavement; at last, a composite design of pavement structure and other des

6、igns are also finished.The whole design have calculated the planar and vertical curve elements of this line, besides roadbed, pavement, bridges and so on. Complete the comprehensive design of the section of LuoBu to JiangTang arterial highway successfully.Key words: Graphic design Longitudinal desig

7、n Cross-sectional design Drainage design Pavement structural design目录第一章 绪论51.1 公路建设意义51.2 公路沿线自然条件61.2.1 地理位置61.2.2 气候水文条件61.2.3 地形地质条件61.3 公路等级及车道数确定7第二章 选线和方案比选102.1 选线102.1.1 道路选线一般原则102.1.2 本次设计中选线过程102.1.3 本设计选线方法112.2 方案比选11第三章 平面设计133.1平面线形设计原则133.1.1 一般原则133.1.2 本次平面线形设计过程133.2 各项设计参数确定133.

8、2.1 直线133.2.2 圆曲线143.2.3 缓和曲线143.2.4 平曲线长度153.2.5 本设计中各参数规定值163.3 平曲线计算163.3.1 基本型曲线设计与计算163.3.2 计算实例183.3.4 本设计中平面设计方法19第四章 纵断面设计204.1纵断面设计原则及要点204.1.1 一般原则204.1.2 本次设计纵断面设计难点204.1.3 本次纵断面设计要点214.1.4 本次设计纵断面设计优化方法224.2 各项设计参数确定234.2.1 坡度234.2.2 坡长234.2.3 竖曲线半径和长度244.3 竖曲线计算254.3.1 竖曲线要素计算254.3.2 设计

9、标高计算254.3.3 计算实例264.3.4 本设计中计算方法:26第五章 横断面设计275.1 标准横断面确定275.2 加宽、超高设计275.2.1 加宽设计275.2.2 超高设计275.2 土石方的计算和调配295.2.1 路基土石方量计算295.2.2 土石方调配30第六章 路面设计316.1 基本资料316.1.1 自然地理条件316.1.2 近期交通组成及交通量316.2轴载分析326.2.1 运营第一年内轴载当量换算。326.2.2 设计年限内累计当量轴载次数计算。336.3 路面等级确定及路面结构组合346.3.1 确定路面等级和面层类型346.3.2 路面结构组合及材料选

10、用346.4 各结构层材料设计参数和设计指标的确定346.4.1 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查表法)346.4.2 各层材料的设计参数确定356.4.3 设计指标确定356.5 设计层厚度确定366.5.1 中湿状态366.5.2 干燥状态38第七章 排水设计407.1 路基排水设计407.1.1 边沟407.1.2 排水沟407.1.3 截水沟407.1.4 跌水和急流槽407.2 路面排水417.2.1 路面表面排水417.2.2 中央分隔带排水41第八章 桥涵及交叉设计438.1 桥梁及涵洞438.1.1 桥梁438.1.2 涵洞43第九章 边坡防护449.1 防护意义449.2 防护设施44

11、总 结45参考文献46致 谢47第一章 绪论1.1 公路建设意义金华是浙江的一个省辖市,是浙江省唯一一个既不沿海,又不与外省相邻的辖市,土地面积10941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536.16万人,其中市区107.73万人。地形以丘陵和盆地为主,森林覆盖率达60%,居民属江浙民系,使用吴语金衢片方言,通行吴语金华话。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市区位于东阳江、武义江和金华江交汇处。作为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浙江地区人口稠密,经济文化发达,水陆交通便利。作为我国最发达的地区,金华市以义乌小商品城,横店影视城,金华火腿等为代表的经济文化产业链带动了整个地区的发展,为我国经济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

12、路段位于金华市的xx镇与xx镇之间,xx镇地处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西部,xx镇位于金华市西郊,东靠婺城新区,南、西连金西经济开发区,北与兰溪市接壤,是金衢盆地中心地带。是金华市城镇路网工程必不可少的一环,设计路段属于金华市管辖。它的新建有如下重要意义:浙江省金衢盆地地区,人口稠密,经济文化发达,水陆交通便利,是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该地区是我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经济开发比较早,现代工业生产门类齐全,产品结构趋于合理。在传统的粮食加工及纺织工业基础上,已逐步发展为纺织、机械、轻工、电子、化工、冶金、医药、建材、食品等综合经济产业,配套能力较强,产品结构比较合理,轻重工业协调发展,具有一定规模和

13、水平的工业体系。城镇之间经济交流频繁,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产业链。第一,公路运输的特点是快速灵活,直达门户。本公路的新建,将加速该地区原材料和产品的流通,使货物运转缩短,资金周转加快,节省生产物流成本,特别对于贵重商品,易碎物件,要求防腐保鲜货种的运输,本新建公路更将发展优势。 第二,由于本公路等级较高,建成以后,便捷通行的特点,使得道路沿线将能够以低的运输成本优势,吸引许多新的加工型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转移,将使得各种企业的分布趋于合理化。第三,将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加速城乡一体化的建设。金华地区十分重视发挥城市经济中心的作用,建立了以城市为中心,以小城镇为纽带,以广大农村为基础的城乡

14、经济、文化和科技网络。本公路的修建,将拓宽和纵向发展城市工业与浙江乡镇企业间的横向联合,带动了农村的综合发展。第四,将促进以“江河湖海相通、铁公水空相衔接”的立体综合运输体系的形成。本公路的建设,无疑将快速灵活的汽车与运量大的火车以及价廉长距的水运,更加有机结合成联运网,使产品运输更加直接、便利、快速、准时。 第五,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作为“十大宜居城市”之一,金华市的自然景观资源丰富,为达到加快建设以横店影视城、永康方岩、武义温泉为代表的旅游业的目的,现有的公路交通网已经无法满足,该段公路的新建,使得各景点之间的通达能力变得更为便利,道路服务水平的提高也将提升旅客感官的舒适度,因而能更加吸引

15、国内外的各类游客。 第六,吸引国内外投资。本公路建成后,能大大改善投资环境,提升地区经济服务的软实力,便捷的交通加上优美的地区环境,能吸收许多中外商人来此地区投资办厂,增加地区经济活力,为进一步发展铺垫基础。第七,加快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随着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浙江地区原本外向型的经济也将随之改变,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便捷的交通能够极大提升区域人员交流的流通速度,这将能极大加宽地区间经济的交流,为转变成内销型经济打下基础。总之,本公路对于促进金华市地区经济加速发展,综合立体运输网的形成,旅游事业的发展及转变经济结构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本路段的设计应按照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和有利于环保

16、的原则以及最大减少对沿线自然环境及城镇农田的破坏的影响,实现公路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的目标,将其建成集经济、生态、环保为一体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特征的公路。1.2 公路沿线自然条件1.2.1 地理位置金华地处金衢盆地东段,为浙中丘陵盆地地区,地势南北高、中部低。“三面环山夹一川,盆地错落涵三江”是金华地貌的基本特征。上游东阳江自东而西流经东阳、义乌、金东区,与武义江汇合而成金华江,其北流在兰溪城区汇入兰江。1.2.2 气候水文条件本路段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度总的光热水条件优越,但时空分布不均匀,平均气温为17.5,1月气温最低,7、8月份气温最高,有记录的最低气温为-9.6,最高气温为41.2

17、。年降雨量较为充沛,水系较为发达,季节降雨量分布呈单峰型,为春雨多、梅雨量大,夏秋冬雨量少,年总降雨量平均为1512.9mm,多数年份降水量均在正负20%距平范围内振荡,百年一遇洪水位(38.78米)以上。1.2.3 地形地质条件金华地处金衢盆地东段,为浙中丘陵盆地地区,地势南北高、中部低。“三面环山夹一川,盆地错落涵三江”是金华地貌的基本特征。市境的东、东北有大盘山、会稽山,南属仙霞岭,北、西北接龙门山及千里岗山脉。山地内侧散布起伏相对和缓的丘陵,以江山绍兴断裂带为界又分为北部丘陵和中部丘陵,市境的中部,以金衢盆地东段为主体,四周镶嵌着武义盆地、永康盆地等山间小盆地,整个大盆地大致呈东北西南

18、走向,西面开口,由盆周向盆地中心呈现出中山、低山、丘陵岗地、河谷平原阶梯式层状分布的特点。盆地底部是宽阔不一的冲积平原,地势低平。上游东阳江自东而西流经东阳、义乌、金东区,再汇合武义江而成金华江,其北流在兰溪城区汇入兰江。兰江北流至将军岩入建德市境。将军岩海拔23米,为全市最低点。1.3 公路等级及车道数确定(1)近期交通组成及交通量近期交通量组成及交通量见下表,预测交通量增长率为5%。预测年限为20年。建设年限为2年。车辆分类车辆型号前轴重(KN)后轴重(KN)后轴数轮组数后轮距日交通量(辆/日)小型车菲亚特650E33721双轮组2500中型车解放CA3903570.151双轮组2000大

19、型车黄河JN16259.51151双轮组800拖挂车黄河JN360501102双轮组3600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中规定:确定道路等级时候交通量换算采用小客车为标准车型,各汽车代表车型和车辆折算系数规定见下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表2.0.2)。汽车代表车型车辆折算系数说明小客车1.019座的客车和载质量2t的货车中型车1.519座的客车和载质量2t7t的货车大型车2.0载质量7t14t的货车拖挂车3.0载质量14t的货车(2)起始年平均日交通量起始年平均日交通量是由近期交通组成和预测交通增长率求得:式中:ADT起始年平均日交通量(pcu/d); 年平均增长率(%);n道路建

20、成年限。可求得起始年平均日交通量ADT,列表如下车辆分类车辆型号交通量(pcu/d)小型车菲亚特650E2756.25中型车解放CA3902205大型车黄河JN162882拖挂车黄河JN360661.5折算以后的交通量如下表所示:车辆型号交通量(pcu/d)折算系数折算后交通量(pcu/d)菲亚特650E2756.251.02756.25解放CA39022051.53307.5黄河JN1628822.01764黄河JN360661.53.01984.5合计(ADT)9812.25(3)设计交通量计算设计交通量是指拟建道路到预测年限时所能达到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其值是根据历年交通观测资料预测求得,

21、目前多按年平均增长率计算确定。式中:AADT设计交通量(pcu/d); ADT起始年平均日交通量(pcu/d); 年平均增长率(%);n预测年限。由上式计算得到:AADT=9812.25(1+5%)20-1=9812.25(1+5%)19=24795(辆)(4)等级确定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对于各等级公路适应的交通量规定如下:一级公路:四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辆2500055000辆;六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辆4500080000辆;八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辆6000010

22、0000辆。由以上规定结合拟建道路在国家和浙江省的公路网的任务及功能,参考当地经济和土地资源情况,决定道路等级为一级公路,设计速度定为100Km/h。车道数取双向四车道。第二章 选线和方案比选2.1 选线2.1.1 道路选线一般原则路线是道路的骨架,它的优劣关系到道路本身功能的发挥和在路网中是否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影响路线设计除自然条件外尚受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选线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其基本原则如下:1多方案选择:在道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路线方案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路线方案。2工程造价与营运、管理、养护费用综合考虑:路

23、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价低、营运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要轻易采用极限指标,也不应不顾工程大小,片面追求高指标。3处理好选线与农业的关系:选线应注意同农田基本建设相配合,做到少占田地,并应尽量不占高产田、经济作物田或穿过经济林园(如橡胶林、茶林、果园)等。4路线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通过名胜、风景、古迹地区的道路,应注意保护原有自然状态,其人工构造物应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处理好重要历史文物遗址。5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影响:选线时应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勘测调查,弄清它们对道路工程的影响

24、。对严重不良地质路段,如滑坡、崩坍、泥石流、岩溶、泥沼等地段和沙漠、多年冻土等特殊地区,应慎重对待,一般情况下应设法绕避。当必须穿过时,应选择合适位置,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6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注意由于道路修筑,汽车运营所产生的影响和污染。7对于高速路和一级路,由于其路幅宽,可根据通过地区的地形、地物、自然环境等条件,利用其上下行车道分离的特点,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利用上下行车道分离的形式设线。2.1.2 本次设计中选线过程本设计标段处于平原微丘区,存在一条铁路线,农田水利设施较多,水系支流较发达,人员城镇较密集,对选线要求较大,可供选择的线路较少,但路

25、线平、纵、横三方面的线形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技术指标,路线布设时,主要考虑了如何绕避当地的村落、地方道路、铁路、水稻田和水利电力设施等。选线时,首先在路线的起、终点间,把经过的村落、河流、铁路、水塘、地方道路作为大的控制点;在控制点间,又进一步选择中间控制点;在中间控制点之间,一般不再设置转角点。所以本次设计中所考虑的两个比选方案,均只设置了三个交点。这样安排平面线形,既使路线短捷顺直,又避免了过长的直线,同时考虑了转角的适当,避免了路线的迂回量太大。综合本路段地形的自然和路线特征,本次设计布线时着重考虑了以下几点:路线与农业的关系,尽量避开了水稻田;路线和桥位的关系,在路线走向确定时,尽量选择

26、了在界河河岸窄的地方跨河,对于无法避让的水塘,总体考量后选择了一处最窄地段跨越,并且尽量使得其与河流边缘交角接近垂直,使得桥梁跨径大大减少,减少造价;路线与沿线村落居民点的关系,路线沿线途径三个村落,综合路线整体布设之后,均从村落边缘处穿过,位于中间的村落穿越时,综合考虑过后采用了架桥通过,使得拆迁量达到较少的水平,也减少了对当地群众的生活生产的影响;路线与地方道路的关系,选线时候尽量减少了与地方道路的交叉,尽量不改变原有的道路形态,对于本次设计中无法避开的地方道路,综合考虑后采用了上跨式的穿越方式。同时,布线过程中没有迁就微小地形变化,因为这样会使线形变差且增加工程造价和运用费用。路线与铁路

27、的关系,本次比选方案重点在于是否与铁路交叉,最终方案选择了不与铁路相交的路线,避免了与铁路相交需要采用的主线上跨式设计所带来的天桥布设的困难。2.1.3 本设计选线方法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及其它相关的要求,参照相应的选线原则,在1:2000的地形图上选出控制点并定出导向线、路线交点,初步确定两个路线方案。本次设计标段内主要控制点有河流、大型水塘、团结村等三个村落、铁路线以及沿线与新建公路相交的地方道路。选线时候尽量避免了路线穿过村庄,同时尽量少了占或者不占水稻田。尽量减少与地方道路的交叉,避免跨越铁路线,同时尽量避免与途径的河流大角度相交,缩短桥梁跨径。选线过程考虑原有的水利设施,减少对当地居

28、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同时也兼顾了线性的要求,基本上做到路线顺直,没有较大的转角,没有太多的路线迂回。而且平曲线半径均满足一级公路的指标要求。本次设计地区属平原微丘多雨地区,水稻田较多,地基不稳,选线难免要占田跨塘。基于以上原则,本公路初步设计了两种方案,详细介绍如下:方案一:设有三个交点,各元素指标较好,路线平顺,填挖方地段较少。但占用稻田较多,需要两次跨越铁路,同时要横穿三处村落,需要大量地基处理工作和考虑进行跨越城镇铁路时所需的费用预算。与方案一相比,方案二占田少,但路线比方案一长200多米,同样设有三个交点,且需要填挖方地段较多。另外,在JD2与JD3之间,JD3附近两处地方,需要横跨两处

29、较大的池塘,不仅需要复杂的地基处理,还要做充分的防护工作,但是路线只通过一处城镇,且不需要跨越铁路。2.2 方案比选将方案一和方案二从路线线型指标、水稻田占用、房屋拆迁情况、填挖方量、与铁路交叉情况、桥梁总长度、总里程数进行对比,对比情况如下表所示。方案方案一方案二较优方案交点数33相同各交点圆曲线半径800、2000、3000800、900、2500方案一水稻田占用情况占用较多水稻田占用较少水稻田方案二房屋拆迁情况拆迁少量村民房屋拆迁少量村民房屋相差不大填挖方量填挖方量较少填挖方量较大方案一铁路交叉情况需两次跨越铁路无需跨越铁路方案二桥梁总长度较长较短方案二总里程数4908.765米5109

30、.975米方案一分析上表,考虑一级公路的线型指标,结合桥梁总长度、拆迁量、填挖方量和路线总长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路线迂回尽量少的原则。考虑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经过比较后第二种方案要优于第一种方案。所以采用第二种路线方案。第三章 平面设计3.1平面线形设计原则3.1.1 一般原则1平面线形设计必须满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2平面线形应直捷、连续、顺适,并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平面线形应直捷、连续、顺适,并与地形地物相适应,宜直则直,宜曲则曲,不片面追求直曲,这是美学、经济和环保的要求。3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和连续。(1)直线与平曲线的组合中尽量避免以下不良组合:长直线尽头接小半径曲线,

31、短直线接大半径的平曲线。(2)平曲线与平曲线的组合:相邻平曲线之间的设计指标应均衡、连续,避免突变。(3)高、低标准之间要有过渡4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3.1.2 本次平面线形设计过程本设计标段处于平原微丘区,地势起伏较大,河流水塘众多,应考虑的控制点较多,因而平面线形的设计应综合考虑路线总体布置而设计。尽量避免采用最小圆曲线半径,但是没有为避免使用一般最小圆曲线而特意增加工程量。在避让局部障碍物时注意了线形的连续、舒顺。同时,平面线形充分利用了地形处理好平、纵线形的组合,在平面线形设计时候兼顾到了纵断面的设计。本次设计中在平面线形设时,均合理使用了规范所规定的各种指标,圆曲线半径均大于规范规

32、定的一般值,三个交点的圆曲线半径依次是800、900、2500米。而且缓和曲线长度也尽量和圆曲线大致相同,至少满足缓-圆-缓的比例为1:1:1-1:2:1之间,使得线形更加平顺,利于行车。同时,平曲线长度也大于规范对于其长度规定一般值。总之,本次设计中的平面线形设计及组合设计满足一级公路对于平面线形指标的要求。3.2 各项设计参数确定3.2.1 直线(1)直线最大长度我国对于直线的长度未作出具体规定,当采用长的直线线形时,为弥补景观单调之缺陷,应结合沿线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景色有变化的地点其直线的最大长度(以Km计)可以大于20V(V为设计车速,以Km/h计),在景色单调的地点最好控制在

33、20V以内。(2)曲线间直线最小长度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同向曲线间若插入短直线,容易把直线和两端的曲线构成反弯的错觉,甚至把两个曲线看成是一个曲线。这种线形破坏了线形的连续性,容易造成驾驶员操作的失误。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同向曲线的最短直线长度以不小于6V为宜。在受到条件限制时无论是一级公路还是低速公路都宜在同向曲线间插入大半径曲线或将两曲线做成复曲线、卵形曲线或者C形曲线。反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转向相反的两圆曲线之间,考虑到为设置超高和驾驶人员的转向操作需要,其间直线最小长度应予以限制。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行车速度(以Km/h计)的两倍为宜。

34、3.2.2 圆曲线(1) 圆曲线的最小半径我国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对于不同设计速度的公路圆曲线规定了一般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具体规定值如下表所示(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表7.3.2)设计速度(Km/h)1201008060极限最小半径(m)650400250125一般最小半径(m)1000700400200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路拱2%5500400025001500路拱2%7500525033501900(2)圆曲线半径的选用原则:选用曲线半径时,应尽量根据地形地物等条件,尽量采用较大半径的曲线,必须能保证汽车以一定的速度安全行驶。具体要求如下:一般情况下,宜采用极限最小平曲线

35、半径的4-8倍或超高为2%-4%的圆曲线半径;地形条件受限时,应采用大于或接近于一般最小半径的圆曲线半径;地形条件特殊困难而不得已时,方可采用极限最小半径;应同前后线形要素相协调,使之构成连续、均衡的曲线线形,使路线平面线形指标逐渐过渡,避免出现突变;应同纵断面线形相配合,必须避免小半径曲线与陡坡相重合,最大半径不宜超过10000米。本次设计中设计速度为100Km/h,由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表7.3.2得本设计中公路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为400米,一般最小半径为700米。3.2.3 缓和曲线(1)缓和曲线的有关规定:1直线同半径小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的圆曲线径相连接处,应设置缓和曲线。2半径不同的同

36、向圆曲线相连接处,应设置缓和曲线,当符合规范规定的特定条件时可不设缓和曲线。3各级公路的缓和曲线长度应满足规范规定的长度值要求。4回旋线长度应随圆曲线半径的增大而增大。当圆曲线部分按规定需要设置超高时,缓和曲线长度还应大于超高过渡段长度。(2)最小长度为使驾驶员能从容地打方向盘、乘客感觉舒适、线形美观流畅,圆曲线上的超高和加宽的过渡也能在缓和曲线内完成,所以应规定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旅客感觉舒适2超高渐变率适中3行驶时间不过短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表7.4.3给出了不同设计速度的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如下表所示设计速度(Km/h)1201008060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100857

37、060查照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表7.4.3可得本设计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的最小值为85米,一般值为120米。(3)回旋线参数值A回旋线参数应与圆曲线半径相协调,研究认为:回旋线参数A和与之相连接的圆曲线之间只要保持 ,便可得到视觉上协调而又舒顺的线形。当R在100m左右时,通常取A=R;如果R100m,则选择A=R或大于R。反之,在圆曲线半径较大时,可以选择A在R3左右,如果R超过了3000m,即使A小于R3,在视觉上也是没有问题的。3.2.4 平曲线长度汽车在道路的曲线段上行驶时如果平曲线太短,驾驶员需要急转转向盘,高速行驶时候是不安全的,乘客也会因为离心力太大而感到不舒服。另外驾驶操纵来不及调整

38、。所以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了平曲线(包括圆曲线及其两端的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如下表。设计速度(Km/h)1201008060403020一般值(m)1000850700500350250200最小值(m)200170140100705040查照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7.8.1可得本设计中平曲线的最小长度的一般值为500米,最小值为170米。3.2.5 本设计中各参数规定值综上叙述:本次设计中(设计速度为100 Km/h)各参数的规范规定值如下表所示。参数规范最小值规范一般值同向圆曲线间直线最小长度600反向圆曲线间直线最小长度200圆曲线最小半径400700缓和曲线最小长度85120平曲线最小长度1

39、708503.3 平曲线计算3.3.1 基本型曲线设计与计算 对称基本型曲线计算图式(1)曲线元素计算公式如下: (m) (m)= (m) (m) (m) (m)式中:-设缓和曲线后圆曲线内移值(m);q-缓和曲线切线增长值(m); -缓和曲线长度(m); -缓和曲线终点缓和曲线角(); -切线长(m); -圆曲线半径(m);-曲线长(m); -转角(); -外距(m); -切曲差(m)。(2)主点桩里程计算公式如下:ZH=JD-T ZH第一缓和曲线起点(直缓点)HY=ZH+ HY第一缓和曲线终点(缓圆点)YH=HY+ -2 YH第二缓和曲线终点(圆缓点)HZ=YH+ HZ第二缓和曲线起点(缓

40、直点)QZ=HZ- QZ圆曲线中点JD=QZ+ 由于本次设计中未采用非对称型基本曲线,所以非对称型基本曲线的计算图式及公式不再赘述。3.3.2 计算实例以本设计中JD1为例计算平曲线要素,计算过程如下:(1)平曲线要素计算=124.898 (m)=3.252 (m)=8.952 (o)=400.760 (m)= 779.297 (m)=49.302 (m) =22.223 (m)(2)计算主点桩里程JD1 K1+223.637-T 400.760ZH K0+822.877+LS 250HY K1+072.877+L-2LS 529.297YH K1+352.174+LS 250 HZ K1+6

41、02.174-L2 389.648 QZ K1+212.526+J2 11.112 JD1 K1+223.6373.3.4 本设计中平面设计方法本次设计主要是利用计算机辅助定线。将选定的路线的起点、终点和四个交点输入纬地三维道路CAD系统后,利用纬地三维道路CAD软件和人工进行平面线的动态交互设计,最后由纬地系统进行曲线要素、主点桩里程的计算和相关成果图表的生成。相关成果详见图表文件部分。第四章 纵断面设计4.1纵断面设计原则及要点4.1.1 一般原则纵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根据道路等级、沿线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构造物控制标高等,确定路线合适的标高、各坡段的纵坡度和坡长,并设计竖曲线。基本要求是纵坡

42、均匀平顺、起伏和缓、坡长和竖曲线长短适当、平面与纵断面组合设计协调、以及填挖经济、平衡。(1)一般要求为:1设计必须满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各项规定。2为保证车辆能以一定速度安全顺适地行驶,纵坡应具有一定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和过于频繁。3尽量避免采用极限纵坡值,合理安排缓和坡段,不宜连续采用极限长度的陡坡夹最短长度的缓坡。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应避免设置反坡段。4一般情况下纵坡设计应考虑填挖平衡,尽量使挖方运作就近路段填方,以减少借方和废方,降低造价和节省用地。5纵坡除应满足最小纵坡要求外,还应满足最小填土高度要求,保证路基稳定。6对连接段纵坡,如大、中桥引道等,纵坡应

43、和缓、避免产生突变。7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充分考虑通道、水利等方面的要求。(2)组合设计原则1应在视觉上能自然的引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2注意保持平、纵线形的技术指标大小应均衡。3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4注意与道路周围环境的配合,它可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和紧张程度,并可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3)平纵线形组合的要求1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2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平衡。3要选择合适的合成坡度。4.1.2 本次设计纵断面设计难点本设计标段处于平原微丘区,由于地势起伏大,农田水塘分布较广,河道及地方道路众多,存在一条铁路,同时平原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路网也相应发达,控制点较多,故需要修建的构造物较多;而且本地区雨量充沛,对土基最小填土高度也要求较高;对于需要穿越的丘陵地段,挖方量较大,对超过20m的挖方地段,需要进行稳定性分析;需要架设桥梁的地段较多,且桥梁跨度较大。所以,本设计标段在纵断面设计时十分复杂,困难也比较多。国内近年来很多一级公路在纵断设计上采用了高填路堤方案,特别是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地段,为了满足农村和地方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 > 公路与桥梁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