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心理学教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823448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8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心理学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传播心理学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传播心理学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传播心理学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传播心理学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和现状 (2课时)(一) 教学内容1.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2.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现状3.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理论问题(二)教学要求了解: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和学科定位理解: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基本现状教学重点、难点: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基本现状第一节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一、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学科定位(一)关于多级交叉学科(二)关于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三)关于大众传播理论的一个次级学科学科定位:一个应用心理学,一个大众传播理论的次级学科。二、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一)“内向传播”是大众传播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1关于内向传播内向传播即自我传播,是人类传播的一种渠道,

2、其他传播渠道还有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内向传播就是传媒信息借助符号系统在人脑的传入、加工、编解码、贮存、输出的全过程。2各种传播渠道的总体效应 传播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由各种传播形式共同发挥作用的一个系统活动。(二)研究传受者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及规律1传受者的心理实质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人所特有的心理的最完善的形式,叫做意识。人的心理、意识是在劳动和相互交往中,在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所以人的心理、意识,从反映的生理机制来说,是由人脑实现的,从反映的内容来说,是社会的产物。人的感觉、记忆、思维、情感和意志等等,都是人脑这个高度发展的特殊物质对客观世界的

3、能动的反映。总之,客观世界是人的心理的泉源,脑是人的心理的器官。在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人的心理、意识不仅认识客观世界,而且改造客观世界,并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改造自己。心理是脑的机能,这说明人的心理、意识本身不是物质,而是发展到高度完善的物质的产物,即人脑的产物。人的心理、意识是由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在脑中引起相应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而产生的。传者接受的刺激主要来自物质世界信息源,而受者所接受的主要是媒体刺激。2传受者的心理、行为规律3借鉴现代心理学理论分析传受者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有五种理论:生物论、行为论、精神分析论、现象论和认知论。这五大学派的理论为研究传受者的认知结构、认知过程、社会化的形成;

4、潜意识、显意识、集体无意识;价值观、尊严、创造力等提供了理论依据。(三)新闻心理是主要研究对象大众传播媒介最为活跃的是称为新闻媒介的报纸、刊物、无线广播和电视。大众传播心理学中主要研究内容是新闻传播心理现象。(四)“传受者”是大众传播心理学的一个新概念 第一,从传者和受者是“人 ”的角度来看:传者是传播信息的人,而受者是指接受信息的人。第二,从传者和受者角色互换的角度来理解。传者和受者既是传者,同是也是受者。传受者是:传者与传者、传者与采访对象、受者与受者等之间的心理互动。第二节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现状一、构建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可能性 首先,在“研究人”的问题上,大众传播学和心理学有相交之处。 其

5、次,从心理学家传播学先驱者中的构成比例看,这两门学科的学缘源远流长。 再次,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是这两门学科彼此渗透的证明。从传者看包括:传播者的自我形象、个性结构、工作组、社会环境、工作环境及媒介对传者的影响。从受者看包括:接受者的自我形象、个性结构、作为社会成员的接收者、社会环境及所归属的群体对接收者的影响。二、构建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现实性传播心理学尚未发展成一门具有明确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的相对独立、完整的学科。1大众传播心理学的母体学科大众传播学和心理学均属不成熟的学科。2研究大众传播心理学的队伍还很弱小。北京广播学缘的做法:第一,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第二,开设有关课程。第三,设置

6、传播心理学的硕士点和博士点。第四,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于2001年10月在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上宣布成立新闻与传播心理。三、构建大众传播心理学的途径大众传播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探讨和解释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传受者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第三节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理论问题一、提高理论思维,增强分析能力二、开阔学术视野,提高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 以电视中暴力节目使青少年产生攻击性行为为例,五种视角的阐述是:1 从神经生物学取向来揭示攻击性行为的人脑机制2 从行为主义取向探讨怎样改变外界环境,提供新的学习经验,才能使青少年减少攻击性行为3 从精神分析取向来论述潜意识的内驱力和童

7、年经验对个体形成攻击性行为的影响4 从人本主义取向来探索如何改进社会和人际关系,消除攻击性行为的根源,促进自我实现进程5 从认知心理学取向来分析青少年的认知方式,及不同的认知方式对青少年产生或控制攻击性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作业:1什么叫内向传播?2什么是传受者?你怎样理解这个概念?第二章 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4课时)(一) 教学内容1.研究传受者心理实质的意义2.客观现实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3.传受者心理反映的特点(二)教学要求了解:研究传受者心理实质的意义掌握:客观现实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传受者心理反映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客观现实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传受者心理反映的特点。第一节 研究传受者

8、心理实质的意义一、什么是传受者心理的实质传受者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其头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二、研究传受者心理实质的意义大众传播活动是传受者在心理互动的基础上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研究心理实质问题,不仅对传者,而且对受者也很重要。第二节 脑是传受者心理的器官一、脑是人的体内传播的中枢(一)从研究脑电波入手探讨收看电视是主动还是被动 心理学家华尔克表明:“看电视也是一种积极的认知过程,从而改变了以往有人认为看电视是消极认知的观点”。(二)当电视广告呈现300毫秒时,受者的反应达到最大值 罗斯切尔德他们发现的69%的过渡期是在广告刺激中某一容易识别的视觉线索出现不超过300毫秒时开始的。二、脑是传受者

9、主体与客体相联系的中介(一)脑的中介作用模式(二)传播效果与脑的中介作用 在传播学里“效果分析”占据极重要的地位,正因为受者通过脑对媒介信息的分析、理解,并内化为受者主体的认识和行为;正因为有无数个体的行为积累为群体的行为,所以当这种行为的量达到足够时,就会显示出某种社会影响,而这种社会影响或社会效果,如果离开了人脑的中介作用,就会化为乌有。第三节 客观现实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一、“物质状态的世界”是传受者心理的终极源泉(一)理论上对客观世界的划分1波普尔的三分法 物质状态的“世界1”,精神心理状态的“世界2”,以及由人类精神产物构成的“世界3”,其中“世界3”即“媒体世界”。2我国的两分法 我

10、国社会学教授沙莲香把客观世界分为两部分,即感性世界和拷贝世界。(二)媒介世界是人们直接接触的世界 传受者心理的源泉是客观感性世界,因为媒介世界仅仅是它是模写和拷贝。二、媒介世界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一)媒介的发展与对信息时代的感受 媒介是凭借符号来传播信息的工具。作为物质实体的媒介如报刊、收音机、电视机、电子计算机以及多媒体的产生,无一不是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反之,媒体的每一发展阶段又都标志着时代的变迁。(二)媒介符号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符号是大众传播活动的要素,是“传播过程中为传达讯息而用以指代某种意义的中介。”媒介符号是媒介信息的载体,它具有脱离传播信息的独立性,又贯穿

11、于传播活动的全过程。 不同的媒介符号作为客观刺激物长期作用于传受者的感觉器官,不仅对感官的发展而且对人们的认知活动都会产生影响。1报刊文字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报刊文字具有滞留性,白纸黑字,历历在目,可反复阅读,具有表达上的准确性和较严密的逻辑性,报刊常为文化水平较高的读者所偏爱。2广播声音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广播声音稍纵即逝、不能重复。广播新闻属于广播文化。这种文化凭借声音的魅力趋向于激起听众的情绪情感的效果。3电视图像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电视新闻属于电视文化。这种文化以图像的生动具体、现场感强取胜。4多媒体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多媒体传播可通过有线或无线的电视、电话、文传、收音机、计算机等提取

12、信息。信息可以文字、图像、音响的单一或综合方式显示。5手机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有传播者认为,手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演化成为一种媒体,还有人将手机称为“第五媒体”。 判断手机依赖症的10条标准: (1)手机没有信号或信号减弱便开始烦躁; (2)手机不在服务区内坐立不安; (3)睡觉也要开着手机; (4)上厕所也要带着手机; (5)老去看手机是否自动关机; (6)发现手机不见了,就到处翻找,找不到就烦躁难安; (7)把手机放在随时都能拿到的地方; (8)手机电池还未用完就急着充电; (9)没有来电铃声,也常常要翻着手机;(10)看到别人换手机自己也想换。手机和手机短信对人们的心身所造成的压力充分说明

13、,媒体变革会对传受者的心理结构、心理状态产生巨大的影响。(三)媒介信息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三、媒介对世界对传受者社会化的影响 ,媒介信息是被媒介符号所负载的意义,是媒介所要传播的内容。(一)学校教育与人的基本社会化 20世纪初期,有心理学家将人的社会化主要局限在童年期。如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成人的人格特征是由5岁前婴幼期经验决定。 在信息时代出现前,社会的更迭、演化相对比较缓慢,学校教育大体上可以满足亲少年的社会化需要。(二)传媒的教育功能与人的继续社会化 美国精神分析医生、人格发展阶段论的创始人埃里克森。他将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内涵扩大,提出了“人格发展八阶段的观点”。主张人从出生到

14、死亡始终存在着人格发展(三)大众传媒的教育功能与人的反向社会化第四节 传受者心理反映的特点一、传受者心理的观念性 传受者对来自客观事物世界和媒体世界的刺激在头脑中的反应属于一种观念性的东西,即是说主体的心理表象与客体之间有不对称性,主体对客体只是近似性的反应。二、传受者心理的主观性反映 所谓主观反应是指人们对于同一刺激物产生的反应。(一)生理原因 因生理原因造成人们对同一事物的不同反应,主要是就个体的神经系统的先天素质及年龄、性别等方面而言的。(二)心理原因1需要 需要是有机体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需求在其脑中的反应。2动机 传受者的动机是推动其参与大众传播活动的制作或接收的内部原因,是传

15、受者主体处于积极状态的心理动力。3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生活方式与生活目标价值的看法。4信念 信念指主体对于对象的确信不移的认识体系。5情绪状态 传受者的情绪状态会直接影响他们对某种刺激的认识,并作出某种反应。(三)社会的、民族的、文化的等方面的原因1文化水平2社会地位3文化背景三、传受者心理的能动性反映作业:P57页2,4,5第三章 行为主义和大众传播 (4课时)(一) 教学内容1.媒介环境与受众行为2.榜样与受众行为3.强化与受众行为(二)教学要求了解:媒介环境对受者的影响;观察学习的内涵和意义;强化的种类与功能。掌握:媒介对榜样的选择应用:强化的运用教学重点:媒介对榜样的选择教学难点:强

16、化的运用背景:行为主义行为主义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于1913年创立的。社会学习理论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行为主义第三代的代表人物班杜拉、沃尔特斯等人提出并发展起来的社会学习理论。华生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为可观察的客观行为。在他看来,行为是一种可观察到的有机体反应,刺激-反应是有机体所有行为的共同要素。所谓刺激,就是引起有机体反应的外界环境或身体组织内所发生的各种变化;所谓反应则是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有机体的内隐或外显的变化,而行为则是由这些简单的机体生理反应所组成的一套复杂行为反应系统。但华生认为,心理学领域中运用的“刺激”概念,其含义可以是简单的

17、,如各种感官的适宜刺激;也可以是复杂的,如有意义的情境。而“反应”这一术语,同样既可以是简单的肌肉反应、腺体分泌,也可以是比较复杂的动作如写字、吃饭等。华生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动物的行为,而行为是由刺激-反应联结构成的,这样心理学通过对行为的研究就可以确定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规律,以便人们在已知刺激后,就能预料将会发生怎样的反应;或者当已知反应之后,就能够指出有效刺激的性质,并通过这种方法来预测和控制有机体的行为。通过“斯金纳箱”的动物实验研究,把有机体的行为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前者指由已知刺激引起的反应(如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后者指在无刺激情况下有机体自发出现的反应(

18、如“斯金纳箱”中动物踩踏板的反应)。由于操作性行为具有工具性作用,所以又把操作性行为称作工具性条件反射。关于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学习)的基本规律,斯金纳的表述是:“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给予一个强化刺激,那么其强度就增加。”由此可见,斯金纳非常强调强化在动物和人类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斯金纳把强化看作使有机体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重复出现的可能性的力量,把能引起强化作用的刺激(物体或手段)称为强化物。强化物包括正强化物和负强化物。正强化物指能增强反应频率的刺激物,如食物、水等;负强化物指排除能增强反应频率的刺激物,如噪音、强光、电击等。强化物安排的程序不同,产生的强化效应也不同。实验发现,定时

19、强化(按一定时间间隔进行强化)比连续强化(每次反应后都进行强化)效果更好;强化的间隔时间短比间隔时间长效果更明显;固定比率强化(在有机体发出一定标准次数反应后施行的强化,如每5次或每10次反应后给予1次强化)比定时强化效果更优越。采用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来说明复杂技能的形成过程,强调积极强化在动物和人的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学习问题的研究增加了新的亮点与活力;把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了美国乃至许多国家的教学改革,实践证明,其倡导的程序教学思想及其具体应用,对于帮助理解力较慢的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具有重要价值。第一节 媒介环境与受众行为一、媒介环境对受者的影响(一)媒介环境是社会环

20、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作为影响受者的环境因素,在现代社会大众媒介已经成为传播行为定义的无所不在、无法避免和难以抗拒的信息来源。 其次,由于大众媒介延伸了人的器官,扩大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能在短时间内得以获取广泛的大量的且又极为丰富多彩的信息,从而有利于加速受者的社会学习的进程。(二)受者使用媒体的时间多于人际交往 使用媒体的前提是拥有媒体和媒体节目。 调查数据还显示,电视已经与受众关系最为密切的大众传播媒介,我国中小学生最经常的课外活动是看电视。(三)实验证明:媒介内容对青少年有深远的影响 影响受众行为产生的最根本的因素还在于媒介内容,尤其是对于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来说,不良媒介内容的影响更为深

21、远。(四)实践证明,媒介内容对成年人也具有很大的影响 实践证明,媒体内容不仅对儿童,就是对成人,甚至老年人都会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媒介环境对于受者行为的导向至关重要。二、受者的自我调节(一)受者行为是其个体与媒介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即人的因素和环境的因素不是孤立起作用的,而是“人情景”相互作用的结果。 首先,受者行为与媒介环境是相互依赖、相互决定的。 其次,受者的个体内部因素与其行为同样是相互决定的。 再者,受者个人因素与媒介环境的关系亦复如此。 班杜拉指出的这个环状的行为公式较之传统的单向行为公式:B=f(P.E),显然有了一定的发展,它表明人们(

22、如受者)在接收环境(如媒介环境)影响时并非是完全被动,而有一个根据环境刺激所进行的自我调节的过程。(二)学习的延迟性和受众的自我调节 学习的延迟性是指人们经观察学习后所形成的新的行为模式并不是立即外显出来,而是需要延迟到适当的时机才将之外化。 因社会学习行为具有延迟性特点,这就为受者的自我调节提供了较为充分的思考余地和内化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三)激发受者自我调节性强化,让受者自己教育自己 受者的自我调节性强化是指受者根据媒介提供的社会道德规范和标准(大多通过媒介中的榜样来体现),主动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对积极的行为进行自我肯定性称赞,对消极行为进行自我批评性惩罚。第二节 榜样与受众行为一、观

23、察学习(一)观察学习的内涵和意义 社会(或观察)学习论不是具体谈如何通过接受大众传播而进行学习,而是从总的方面解释人们如何获得新的行为形式。 观察学习是与直接学习相对的,它们属于社会学习的两种形式。直接学习是个体对直接刺激做出的反应而获得新行为的过程(如老师教做体操,学生模仿并逐步学会)。而观察学习则指“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行为后果而获得新行为的过程。”(二)大众媒介是提供观察学习的最佳渠道 从社会学习的效果看,大众媒介在提供观察学习对象的量和效率及影响而上,在许多方面优于人际交往所提供的观察学习的效果。首先,媒介信息无所不在,因为对社会生活的描述是媒介内容的通常主题。再者,媒介信息的可重复性

24、和放大作用,可以提高榜样的感染力。二、榜样的力量 榜样,又可称为示范者,是指可被观察学习的对象。“榜样”,一般容易被认为指人的行为,其实某些有表性的、值得推广的社会事件(如希望工程、基层选举)、某种观念(如奉献精神、环保意识)、某种风气(如班风、校风、厂风、市风等)也应当被视为榜样。(一)榜样的力量在于行为 “榜样”是通过其言语和行为来体现的。 行为的劝服力大于口头的说教,不仅对儿童,就是对成人也如此,所以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就是对群众无声的教育。 (二)榜样的力量在于可以迁移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所谓榜样可以迁移是指,大众传媒提供示范(榜样)行为,被受者迁移到类似于榜样但又不完全

25、等同于榜样的其它情境中,这样便可以从某一种示范行为为再派生出更多的同类的新行为,这对于受众适应错综复杂的环境是很有益处的,这也反映出榜样的魅力,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受者抽取媒体示范者行为的基本精神,并将之迁移到新的情景中去。 其二,透过隐藏在榜样行为后边的道理或规范行为新的行为。三、媒介对榜样的选择(一)选择的原则1榜样应有时代性 媒介所选择的榜样的典型意义首先在于能反映时代风貌,富有时代气息,对广大受者有深刻的启迪作用。媒体对已有的榜样的认识也应与时俱进。要紧扣时代脉搏,报道新时代中的新思想、新观念和新事迹,还要注意在榜样的选择上,要体现这个时代多元化、复杂化的发展脉络。榜样也有他自身多

26、元化的价值取向,媒介的报道必须尊重这种现实,才能真正从人物身上挖取出变化中的时代精神。2榜样应有广泛性 受众的成份相当复杂,有职业、集团、阶层、年龄、性别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所以榜样的选择力求包含各类人,特别是普通百姓中的典型人物更容易为人们所仿效。3榜样应有教育性 无论何种制度的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和保证政策的贯彻,都十分重视媒介宣传的教育性,并有意识地借助媒介榜样来传达决策者的意图。我国传媒对媒介的教育性非常重视,收效也很显著。(二)选择应遵循的规律 受者的观察学习是一个认识榜样的过程,这个过程由四部分组成: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1注意的过程 注意是意识的门户,榜样

27、只是在被受者注意的前提下才能进入主体意识,这就需要榜样本身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贴近百姓生活,亲切易学。2保持过程 保持就是记忆过程。记忆是心理活动持续进行的保证。受者对于媒介榜样的行为(如遇到突发事件的表现),首先要转换为记忆表象,然后用词语表征,并以形象和语言双重编码的方式将其贮存于记忆之中。3动作再现过程 受者向榜样学习的关键。4动机过程 受者对媒介榜样的注意、保持和动作的再现无一不是由动机支配。动机是人行动的内部心理动力。第三节 强化与受众行为一、强化的种类与功能 强化是指采用适当的强化物来增加行为反应的强度、概率或频度的过程,丛而达到强化目的。刺激物则为强化物。 强化按照目的的不同可分为

28、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的目的是为使学习者继续榜样的行为,而负强化则是为制止榜样的行为。按照强化(或强化物)是直接还是间接作用在学习者身上,又可分为直接强化和间接强化,间接强化又叫替代性强化。自己对自己的强化叫自我强化。 受者通过媒介所提供的榜样,学习新的行为模式,所获得的强化属于间接性即替代的强化。 替代性强化对人的社会化和人格的形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们凭借观察学习,借助示范作用建立新行为。二、强化的运用(一)正负强化齐抓,以正强化为主 正负强化齐抓是指媒体宣传应抓住典型扬善抑恶,弘扬主旋律,打击恶势力、坏现象。从观察学习理论的角度讲就是正负强化齐抓。以正强化为主即是以正面宣传为主

29、。(二)负强化要把握好度 通过媒体加大打击坏分子的力度,其效果不容置疑,然而如果把握不好度,则容易出现误导,使负强化的效果在某种程度上反而起到消极影响。特别是对一些重大事件的报道更要谨慎。 当对问题的处理难以控制(如作案人的疯狂)或相应的措施没有出台(如对假乞丐)时,可以采取淡化处理的方式:1.报道量少;2.刊用位置偏,播报时间短;3.对作案手段的叙述应简略等,以免把本应制止的事(负强化)变成可被仿效的事(正强化)。作业:P79页,2,4,5第四章 精神分析与大众传媒 (4课时)(一) 教学内容1.潜意识与大众传播2.集体无意识与大众传播3.人格发展阶段与大众传播(二)教学要求了解:潜意识的概

30、念及其与意识、前意识的关系;集体无意识概念;人格发展阶段论的基础知识。掌握:潜意识对传者的影响;集体无意识与大众传播的关系。教学重点:潜意识对传者的影响教学难点:集体无意识与大众传播的关系背景:精神分析意识心理表面部分,即同外界接触、一纵即逝、直接感知的心理现象。服从于现实原则。前意识无意识中可招回的部分,也就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具有中介和把关的作用。无意识被压抑的欲望、本能冲动以及其替代物(梦、臆症等)。按照快乐原则去追求(潜意识)满足;是心理深层的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决定着人的全部精神生活,甚至包括个人和整个民族的命运超我人格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即道德化了的自我,包括自我理想和良心

31、。自我理想负责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良心负责惩戒违反道德准则的行为。超我的突出特点是追求完美(按至善原则行事),大部分(在很多情况下)是无意识的,非现实的。自我人格结构中集多重任务于一身的执行机构(伺奉三位主人的仆人)。自我的内容基本上是意识和前意识的,自我的活动过程往往是无意识的。面对本我的需要、超我的要求、现实原则的约束,自我在困境中逐步形成了一套自我防御机制,以便减轻压力,免受损害。本我直接与人的生物机体相联系的部分。包括个体的一切原始冲动和欲望,最重要的是性欲望和攻击欲望。本我的作用是推动机体活动,活动方式是按快乐原则行事,在性质上属于无意识。意识其核心是自我,包括知觉、记忆、思维等,是

32、使个人适应其周围环境而保持联系的通道。犹如一个岛的可见部分。个人潜意识一个神秘隐藏着的底层,由一切冲动和愿望,模糊的知觉,以及无数的其他经验组成。相当于弗洛伊德的前意识。犹如在潮汐运动下显露出来的岛的水面下的地表部分。集体潜意识是在生物进化和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沉淀物,包含着人类祖先在内的各个时代遗传下来的经验库存和潜在的记忆痕迹。其内容从未在意识中出现过,处于人格的最深层。犹如岛的最下层的广阔海床。自我(ego)一种最重要的原始隐象(心理经验的先天决定因素),包含潜意识的各个方面,因而给人格的整个结构提供了统一性和稳定性。第一节 潜意识与大众传播一、潜意识(一)什么是潜意识 潜意识(无

33、意识)亦称个体潜意识(个体无意识)。潜意识是整个精神分析学派的基本命题。潜意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二)我们对潜意识的认识 第一,“潜意识不是作为本能冲动的无条件反射的锁链,而是同意识相联系着的条件反射现象。潜意识不是同外部世界绝缘的精神实体,而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 第二,“潜意识不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核心和根本动力,而是整个心理活动的不要补充个辅助成分,潜意识和意识之间不是互不相容的对抗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依存关系”。 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主要和最高级的形式,而无意识也是我们认识客观现实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形式。(三)意识、前意识、潜意识的关系 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活动是人

34、的整个精神活动的组成部分,三者之间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经常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意识是人能够认识自己和认识环境的心理活动;前意识属于意识的一部分,在某时某刻对某种信息没有意识到,但到一定条件下(如思索回忆)就可能意识到;潜意识是人们经验的贮存库,它由许多被遗忘的欲望、知识经验组成,其中有一部分人们很难再回忆,并提取出来,如集体无意识;而另一部分则比较容易被检索和提取。 传者对信息进行的加工过程就是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者互动的过程。二、潜意识与传者 在大众传播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传者,潜意识对于传者的意识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产生灵感、形成文风(包括创作风格,主持风格等)、凝聚情绪等方面。(一)

35、潜意识与传者灵感的产生 灵感指人们在进行创造性活动中,当某种新形象、新观念或新思想从潜意识突然跃入意识领域时的瞬间心理状态。 灵感产生的条件有:1.认识主体有强烈的创造动机和适量的情绪情感,使心理能量积聚到可以开启意识阈的量。2.原型启发灵感就需要从外界事物中发现有启发性的事物。“启发”是指主体因触及原型而联想到深藏于潜意识的某种冥思苦想之物的心理过程。 灵感的产生有两个层次,即浅层和深层。所谓浅层指从前意识向意识转化,开启意识阈B相对比较容易。所谓深层化,是从潜意识向意识转化,需要先开启意识阈A,再开启B,相对比较困难。(二)潜意识与传者的文风 传者的文风与其个性有直接关系。个性是由个体所处

36、的环境与其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其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种种因素的综合体现,而传者的文风则是其个性的外化。 文风一旦形成便相当稳定1.有气势,2.有深度,3.有哲理,4.有创新。(三)潜意识与传者的情结1情结的滥觞 “情绪”是精神分析理论术语,由荣格首先提出。 情绪由一些被意识压抑的意念所组成的具有类似核心作用的复杂的心理现象。2情结的特征(1)情结的压抑性 情结的压抑性有其消极也有其积极的一面。情绪的压抑性可以从两方面来解释,一是来自外部的压力,即时代的、党的、人民的需要和来自竞争及工作的艰苦等等方面的压力;二是来自传者内部的压力,即个体强烈的事业心和成就欲,他们自觉地给自己施加压力。(

37、2)情结的固着性 “固着”在心理学上有其特定的含义,它表示“在心理性发育过程中,个体的力比多或内驱力部分地停留于某一较早的发育阶段,不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迷意之情可促使认识主体产生朝向某种行为的心理定势或心理活动,并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生命力。(3)情结的情绪性荣格认为情结“是一种具有情绪色彩的观念,其中特别严重者是被许多情绪结合起来的使人心神不安的观念群。用以组成情结的种种观念(主要为表象)经常出现在脑际,令人思绪万千”(4)情结的核心性 情结是个体潜意识的核心,“情结作为一种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知、情、意的潜意识簇群,实际上在决定着我们人格的许多方面我们如何理解世界,我们的价值兴趣以及倾向

38、动力等等。”从某种情结(如敬业精神)已被融入人格的意义看,情结确属无意识,因为“人格”作为人的各种心理素质的综合体,由于意识活动在人的行为中起主导作用、所以更确切地说,情结不仅是无意识的核心,同时也是人的精神活动的核心。(5)情结的泛化性 现在把“情结”更多地理解为一种对事业(或对某种事物、某种情感等)的执著的追求,所以“情结”一词被泛化了。(四)引发受者的潜意识 受者接收媒介信息是一个过程,其间的心理状态处于意识和潜意识交互作用,相互转换之中。受者的收视(听)行为比较随意。第二节 集体无意识与大众传播一、集体无意识(一)什么是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思想是有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荣格提出

39、来的。(二)意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关系 荣格在人格结构问题上提出了意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概念,并将三者的关系比喻为“海岛”、“海滩”和“海床”的递次深入的关系。 意识、个体意识、集体意识呈现出依次由显到潜到更深层的递进关系。(三)我们对集体无意识的认识1集体无意识也是客观存在的反映2集体无意识的三个层次 有三个层次:其一是人类共性方面;其二是民族性(包括不同国家)的差异;其三是同一国家(或民族)内部因地域(或地区)造成的区别。二、集体无意识与大众传播(一)媒介信息应当反映出人类的共性 强调人类的共性,正是荣格集体无意识的原意。(二)媒介信息应当反映出本民族的特点 从集体无意识的

40、理论看,民族特点属于该理论的第二个层面。即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独特的地理和社会环境,与某一民族种系的特点相互作用的结果积淀于该群体的集体无意识之中,再经过外化则表现出该民族自己的个性,即民族性。(三)媒介信息应当反映出本地区(地域)的特点 除民族性外,在同一民族内部还有地域的差别。却因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别,造就了人们不同的认知方式,反映出不同地区人的集体无意识的不同构成。第三节 人格发展阶段与大众传播一、人格发展阶段论(一)什么是人格发展阶段论 “人格发展阶段论”又叫“人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E.埃里克森提出的一种以精神分析的观点阐述人格发展的理论。S.弗洛伊德等一些精神分析家从不同的角

41、度强调自我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从而构成了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埃里克森认为,自我是个人发展中的主要力量,是个人的过去经验与当前认知范围内所面临的社会任务的结合,能引导心理性欲向着社会所规定的方向发展。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进化过程,一个人在出生时还是一个未分化的普遍体,在生长过程中,普遍体体验着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事件发生的顺序,并按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地向前发展。人的发展不是单纯地表现为情绪过程或心理过程,而是将个人内心生活与社会任务加以结合,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埃里克森把一个人的生命周期分为8个阶段,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心理社会任务需要解决。每个人在各阶段所完

42、成的发展任务程度各不相同,他总是处于某一任务的两种相反特性即两极之间的某一点上,遵循着自身的内在规律,不断向前发展。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危机:一种是横的危机,即个人在每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否可以因在两种对立的特性之间获得平衡而顺利地向下一阶段发展;另一种是纵的危机,即个人的整个发展是否能在自我同一性的作用下导致最终的完满解决 。埃里克森认为,每个人都生而具有产生善恶的潜能,在克服发展中的倒退和恶化中自我起着重要的作用。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发展的8个阶段依次为:婴儿期;儿童早期;学前期或游戏期;学龄期;青年期;成人早期;成人中期;成人后期。埃里克森发展了弗洛伊德的人格学说。他强调自我同一性的

43、功能,引进心理社会危机的概念,表达了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和对抗。他认为,先天因素决定后天因素、生物因素决定社会因素,这种理论基调没有摆脱弗洛伊德学说的生物学化观点。(二)人格发展八阶段的危机和相应的品质 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 此时不要认为婴儿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只要吃饱不哭就行,这就大错特错了。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埃里

44、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 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

45、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

46、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另外,如果儿童养成了过分看重自己的工作的态度,而对其他方面木然处之,这种人的生活是可悲的。埃里克森说:如果他把工作当成他惟一的任务,把做什么工作看成是惟一的价值标准,那他就可能成为自己工作技能和老板们最驯服和最无思想的奴隶。 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埃里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成人教育课件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