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业银行的未来商业银行有明天吗?“商业银行有明天吗?”并非一个空穴来风的问题l 现象l 言论l 疑问l 思路 商业银行有明天吗?l 现象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的时间里,“脱媒”现象及由此带来的传统银行业地位的下降在世界很多国家都普遍存在。而与此同时,商业银行体系自身的脆弱性缺陷带来的一些负面作用也逐渐暴露,世界主要国家接连出现的银行危机给各国经济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所有这些都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曾经有过辉煌历史的商业银行未来还会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吗?商业银行有明天吗?l 言论 l 德国著名银行家乌尔威齐.卡特勒力:“银行将是20 世纪90 年代的钢厂和船坞”。l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
2、司前主席威廉.伊萨克:“银行业在经济上正变得无关紧要,甚至在政治上也几乎变得无关紧要了。”l 著名的银行咨询专家卡特.哥伦布:“不断下降的竞争力和沉重的监管负担,正在将商业银行推向死亡。”l 美国著名金融专家兹维.博迪:“我们需要抛弃银行。”l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拉格拉姆.拉杰恩:“吸收活期存款、发放贷款的商业银行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了,正处于终结性的衰落之中。”l 经济学家弗利.米勒:“商业银行的陈旧过时已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所存在的问题只是在语言表述上如何更加委婉一些,让那些仍然心存梦想的人更容易接受。”l 马丁.迈耶:“我怀疑那些被银行业的变化所影响的银行家们是否能够找到工作。”l 比尔.
3、盖茨:“商业银行是21 世纪即将消失的恐龙。”商业银行有明天吗?l 疑问 在许多人看来,上述这些现象与言论与其对商业银行整体的理解与印象是格格不入的。毕竟,现实中的银行似乎还是蓬蓬勃勃、蒸蒸日上的;每年还是有规模巨大的资本在争逐着为数不多的银行牌照的;股市上商业银行的股票大多还是被视为“蓝筹股”而倍受追捧的;每年还是有大批大批的优秀大学毕业生迫切希望加入到银行从业者的队伍中的。这样一个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行业,怎么可能成为21 世纪的恐龙呢?这样一类有无数精英加盟的机构,怎么可能被人们抛弃呢?商业银行有明天吗?l 思路当现实中出现似乎相互矛盾的现象时,进行合乎逻辑的理论论证通常是解决争论的一
4、个较好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将分析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尽管我们不会接受其认为银行是无用的或过时的结论,但从中或许可以揭示出现实中银行面临的问题实质是什么。然后我们将对银行存在的理由做较深层次的分析,以帮助理解“我们到底为什么需要商业银行”这一问题。阿罗德布鲁模型及“银行无用”论 l 阿罗德布鲁模型l 基本结论:银行是一类多余的机构。l 三个基本假设条件l 完全和完善的金融市场,没有交易成本,也不存在信息不对称。l 经济体中有三个部门厂商、家庭、银行,并假定只有一个代表性的厂商、一个代表性的家庭、一个代表性的银行。l 家庭和厂商都可以无限制地进入金融市场,也即储蓄向投资的转换存在着两个没有差异
5、的渠道金融市场和银行。因此,在储蓄向投资的转换过程中,家庭既可以将储蓄存入银行,也可以在金融市场上直接购买厂商发行的证券;厂商在筹集资金时既可以利用银行的贷款,也可以通过金融市场发行证券;银行要筹集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既可以通过向家庭发行存款凭证,也可以通过金融市场发行证券。阿罗德布鲁模型及“银行无用”论l 在上述假设条件下,该模型运用数学公式对消费者、厂商和银行三个部门各自的利润情况进行分析。最后的结论是:由于厂商和家庭可以在无摩擦的市场环境中进行直接融资,且资源配置能够达到最优,因此银行实际上并没有为其他部门提供有用的服务,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组成和规模对其他经济部门也不会产生实质上的影响,银
6、行的最终获利为零。由此进一步推断:银行是多余的机构。阿罗德布鲁模型及“银行无用”论l 阿罗德布鲁模型之所以倍受关注主要是因为它代表了在微观银行理论研究中一种重要的分析范式。l 这一模型的结论之所以与现实中银行业蓬勃发展的事实大相径庭,原因主要在于其前提假设与现实相隔太远。l 现实中的任何市场都会存在一定的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和交易风险问题,因此完善市场的假设几乎是不能成立的。l 即使直接的市场交易中摩擦成本、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能够得到充分解决,家庭和厂商之间的期限和数量不匹配问题也依然存在。l 该模型中的银行只提供一种简单化的间接融资服务,没有考虑现实中银行服务的多元化和全能性。阿罗德布鲁模型及
7、“银行无用”论l 阿罗德布鲁模型确实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个有益的启示,那就是:在考虑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时,我们可以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作为一个有效的逻辑起点。如果能够证明银行在解决信息不对称和降低交易成本方面具有比较优势,那么银行就有其存在的必要和发展的空间。金融机构“功能观”与“银行过时”论 l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罗伯特 莫顿和兹维博迪提出了金融功能框架。认为,各国的金融机构有很大不同,分析这种金融机构的不同所采用的概念框架,其主线应是功能而不是机构。l 前提l 金融功能比金融机构更为稳定,也就是说,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金融功能的变化较小。l 机构的形式随功能而变化,也就是说,机构
8、之间的创新和竞争最终会导致金融系统执行各项功能的效率的提高。金融机构“功能观”与“银行过时”论 l 从进行高效资源配置这一最基本的功能出发,博迪和莫顿进一步将金融体系的核心功能归纳为l 转移资源的功能l 管理风险的功能l 清算结算功能l 集中资本和股份分割的功能l 提供价格信息功能l 为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各种问题提供方法与途径 金融机构“功能观”与“银行过时”论 l 基于“功能观”的基本思想,博迪和莫顿提出了其“银行将不再是合适的组织机构”的观点。具体说就是,在充满竞争的市场中,标准化的交易市场将取代金融中介,银行也会逐步消失,而被一些能够充分满足家庭需要的专业机构所代替。l 原因有二
9、 金融机构“功能观”与“银行过时”论 l 一方面,就家庭所需的储蓄和投资服务来说,货币市场基金和养老基金等基金种类经营都比较稳定,能够为其提供流动性很强的储蓄方式。同时,由于基金的风险和回报都十分明确,如果投资者不想冒险,只需投资以短期国债为主的货币市场基金;而如果投资者愿意冒一些风险,则可以购买主要投资于股票的基金或直接购买股票进行投资。这样,投资者既能获得充足的流动性,又能清楚地了解自己持有资产的市场价值。l 另一方面,就企业所需的贷款服务来说,因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直接筹资,并且,逐渐发展起来的专门从事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并不通过吸收存款来筹集发放贷款的资金,而是通过发行股
10、票或债券来筹集资金。l 这样,银行的存贷功能便被市场上的其他机构分解了,资产、负债可能出现严重的失衡而无以为继。因此最终,银行将不再是合适的机构。金融机构“功能观”与“银行过时”论 l“功能观”在分析各国金融体系的演变时确实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其得以存在的两个前提假设并非无可争辩。l 金融功能在不同时期、不同历史和文化以及不同的技术背景之下变化都较小,这一点有无程度上的差异?l 如何来衡量金融体系执行效率的提高?是以满足更加差异化的需求为标准还是以满足更加同一化的需求为标准?金融机构“功能观”与“银行过时”论 l 鉴于上述疑问,我们不会轻易接受“银行是过时的”这样的结论,但“功能观”至少从两
11、个方面提醒了我们:l 银行机构未来无论如何发展,都应当立足于以无可替代的方式或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方式去实现特定的金融功能。l 银行未来的发展必须要关注其客户即金融服务消费者的最基本的需求。我们到底为什么需要商业银行?l 我们曾将银行的功能概括为信用中介、支付中介、转移资源、管理风险和信用创造,但这似乎并不能彻底地回答我们为什么需要银行来履行这些功能而不是其他机构。l 在考察商业银行存在的理由与功能定位问题时,应当构建一个两层次分析框架,一个是在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关系的层次上考察,另一个是在商业银行和其它类金融机构(主要是投资基金)关系的层次上考察。“创新发动机”基于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关系的分析
12、 l 基于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的关系来分析商业银行的功能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果金融市场能提供一种使资金余缺双方互相满足的机制,那么为什么现实中还要有大量的金融机构存在呢?l 如果我们能把金融机构视为一种特殊的企业组织的话,那么这个问题就可进一步抽象为,如果市场已经是配置资源的一种很好的形式,那么为什么现实中还会有大量的企业组织呢?“创新发动机”基于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关系的分析 l“企业的显著标志是对价格机制的替代”,但这种替代并不表明企业和市场是对立的。l 金融市场机制的存在并不否定金融机构的同时存在,金融机构作为一种长期而稳定的市场存在至少有两个理由。l 它能大幅度地降低交易成本(规模经济效应
13、、范围经济效应)。l 金融机构相对于金融市场而言所具有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对那些零星的、个性化的需求和供给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典型的市场应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市场,而那些零星的、个性化的异质供需就无法形成有效的市场,而这些异质的供需在社会经济中的总量是很大的,其交易需求的满足对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提高有很大贡献。“创新发动机”基于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关系的分析 l 在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着一个特定的范式:前者由各类信息透明或基本透明的证券市场构成,它们倾向于交易标准化的或者成熟的金融产品,面对的是量大质同的金融需求;后者由各类信息不透明或半透明的金融机构组成,它们更适合提供一些高度定做的个性化金融产
14、品,以满足那些具有特殊需求的客户。如果金融机构创造的新产品一旦得到了大多数个人或企业的认可或追捧,并且一些技术上的障碍如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得到解决,这个产品就会从机构的少量交易转为市场的批量交易,一个新的市场也就形成了,市场渐趋成熟以后反过来又会推动机构去开创下一轮的创新。莫顿把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之间的这种动态联系称为金融创新螺旋。“创新发动机”基于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关系的分析 l 结论:相对于金融市场来说,金融机构的比较优势就在于其能不断地创造新产品,提供新服务,采用新技术,以更好地满足个性化的金融需求,同时新产品的出现还形成了市场创新的基础,并且机构的存在也可通过加大已有市场的交易量来帮助市
15、场成长,市场的竞争又促使机构去提供更多的创新,这样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便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的循环,整个金融体系的效率由此得到提高。l 启示:从未来的发展来看,金融机构必须继续强化这种“创新发动机”的功能。“风险内化器”基于商业银行和投资基金的制度差异的分析 l 商业银行和投资基金是分别作为存款类金融机构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代表而存在的。现实中近年来投资基金虽然在各国尤其是在美国发展迅速,但商业银行作为大多数国家金融机构的主体地位依然未被动摇。l 那么,投资基金未来是否可以取代商业银行呢?这需要通过比较二者运行机制上的不同来看商业银行是否具有投资基金无法替代的功能。“风险内化器”基于商业银行和投资
16、基金的制度差异的分析 l 作为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和投资基金都是通过提供特定的金融工具和相应的服务来满足社会的金融需求。商业银行主要通过提供存款来取得资金来源,通过发放贷款取得收益;投资基金主要通过提供基金股份取得资金来源,通过证券投资取得收益。从所提供的投资工具的“三性”来看,在流动性方面,随着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进步,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会逐渐与银行活期存款持平,所以商业银行在这方面并没有明显的优势。“风险内化器”基于商业银行和投资基金的制度差异的分析 l 在收益性和安全性方面,二者存在较大的差异,虽然一般情况下投资基金的收益要好于商业银行,但其稳定性相对要差,因此风险相对也要高些。l 投资
17、基金的机制设计就是要由基金持有人分享所有风险收益,同时直接分担所有风险损失,而基金管理人只能收取固定的管理费,既不分享风险收益,也不直接承担基金投资的损失。“风险内化器”基于商业银行和投资基金的制度差异的分析 l 商业银行的机制设计是要求银行本身承担风险的。l 银行以到期无条件还本并按约定支付利息的承诺从存款人处吸收资金,然后按约定条件将资金贷放给贷款人,其后若贷款人违约,银行不能以此为借口对存款人违约,从而承担了资金融通过程中的信用风险。l 银行按约定要保证存款人随时提取存款的需要,却不能因此向贷款人收回未到期贷款,由此所造成的损失也只能由银行自己承担,这样银行就承担了资金融通过程中的流动性
18、风险。l 银行一般只能按约定的利率条件向存款人支付利息和向贷款人收取利息,从而承担了由于利率、汇率等市场价格变化给银行的资产负债带来的市场风险。这样,银行就通过主动承担社会资金融通过程中的各类风险而将外部风险内部化了。“风险内化器”基于商业银行和投资基金的制度差异的分析 l 商业银行为什么会主动承担社会资金融通过程中的“风险内化器”这一角色呢?这是因为它可以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和提高收益。l 而它之所以可以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是因为它有能力也有动力通过搜集、加工信息去对贷款人进行事前的筛选和事中的监督,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并能通过对市场
19、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有效地实施对资产负债的管理。“风险内化器”基于商业银行和投资基金的制度差异的分析 l 商业银行处理信息的能力来自于规模效应和专业化的优势,它在人员、技术、设备、机构网络、以及长期经营历史带来的丰富客户资源等方面的优势都是其它机构无可比拟的。“风险内化器”基于商业银行和投资基金的制度差异的分析 l 商业银行处理信息的动力来自于两方面l 因为通过信息处理它可以将大部分资金贷给好公司,从而能够从贷款上获得比支付给存款者更高的收益,因为存款者的预期收益只是基于市场的平均收益;l 由于银行大部分的资产是不交易的私人贷款,而不是在市场上公开交易的证券,其他投资者无法知道银行的具体选择也
20、就无法搭银行生产信息的便车,银行也就可以独立地获得信息生产的全部好处。“风险内化器”基于商业银行和投资基金的制度差异的分析 l 由此看来,商业银行能将社会资金融通过程中的风险作内部化解的功能是其制度特有的,是投资基金制度无法取代的。l 那么,如何从商业银行这一功能上看其未来的发展呢?这需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l 全社会风险总量的大小l 投资者的风险偏好“风险内化器”基于商业银行和投资基金的制度差异的分析 l 从社会风险总量来看,虽然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在风险种类和风险程度上有差异,但风险是由现实中的不确定性引起的,不确定性的客观存在也就决定了风险的普遍存在。同时,未来经济市场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会
21、带来更多的不确定因素,风险总量在特定阶段也就有扩大的可能。“风险内化器”基于商业银行和投资基金的制度差异的分析 l 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来看。一般情况下,投资者对风险的态度是由其对风险损失的承受能力决定的,中小企业和中低收入阶层居民对风险损失的承受能力较弱,对风险回避的要求也就更为强烈,但这一层次的企业和个人在社会经济中的数量是巨大的,因此成为银行最基本而又最广泛的客户来源。不仅如此,就高收入阶层的个人投资者来说,他们也需要持有一定比例的银行定期存款以获得稳定的收益。因此从总体和长期来看,社会对银行提供风险内部化解服务存在着一个相对稳定的需求量。简要的结论 l 商业银行制度是市场演进过程中内生出
22、的客观存在,“创新发动机”和“风险内化器”是商业银行制度设计上特有的功能,是市场和其它机构组织无法替代的。l 尽管迄今为止商业银行制度并不完美,商业银行体系依然具有明显的脆弱性,但这只能通过金融改革与创新来加以修正和完善,而不能成为商业银行制度被抛弃或被替代的理由。“脱媒”现象的出现,投资基金的兴起,正是金融市场和其他机构向传统的商业银行发出的促其改革与创新的信号,而不是对商业银行制度的根本否定。l 只要能持续不断地进行金融创新,持续不断地提高其风险管理的能力,满足不断滋生和涌现出的新的市场需求,则商业银行的未来前景依然会是广阔的。商业银行的未来:影响因素与发展趋势l 考察商业银行未来发展趋势
23、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过程。l 当我们能大致理解一些基本因素的作用机制时,我们也就能大致描绘出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轨迹了。l 需求因素l 竞争因素l 制度因素l 技术因素 商业银行的未来:影响因素与发展趋势 一、需求因素与服务内容银行的金融服务归根到底是为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的,因此,需求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银行所提供的服务和产品组合的内容,在长期内也就决定着银行的业务模式、收入结构等方面的发展趋势。银行的服务需求主要来自于企业、居民个人、政府部门等。商业银行的未来:影响因素与发展趋势二、竞争因素与创新动力竞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银行进行业务转型和服务创新的动力。一般说来
24、,在竞争环境宽松、生存相对容易的情况下,银行创新动力会不足,业务转型步伐缓慢,产品服务模式与内容趋同。而在竞争环境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情况则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正是近年来世界范围的银行业正在发生的情形。商业银行的未来:影响因素与发展趋势三、制度因素与整体模式银行的运营都是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中进行的,因此制度环境的变化会对银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带来非常明显的影响。从全球范围来看,分业与混业经营模式的选择以及资本充足率监管是影响银行业发展的主要制度因素。从中国的具体情况来看,除上述两方面因素外,利率市场化改革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也构成了影响中国银行业发展的特殊制度因素。商业银行的未来:影响因素与发展趋势四、技术因素与核心支持信息技术是金融服务业的主要生产技术,以信息的制造、加工、传输等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直接改变了金融服务环境,也改变了包括银行在内的众多金融中介机构的业务经营与发展方式。比如,电子资金转移在支付服务中的应用大大增强了银行的业务处理能力,支付效率从而得到明显提高。信息技术进步带来了资金转移方式的创新发展,产生了如电子支付账户系统、家庭银行、储蓄卡等方式。再比如,信息技术革命为银行的金融服务开辟了新的交易渠道,推动了银行的金融产品创新,改善了银行的后台功能,降低了传统银行业的进入门槛,这些都能促进银行及整体金融行业服务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