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源条件部分一、单位资质1、执照、证书或批文1.1企业有无有效的法人营业执照,其经营范围有无压力管道元件制造项目1.2企业有无组织机构代码证,其内容是否和法人营业执照一致1.3企业有无其他与元件执照相关的认证证书,且与营业制造规定的资质登记相适应。二、人力资源1、总人数:企业从事压力管道元件制造的总人数。2、工程技术人员2.1企业从事压力管道元件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总数和占总人数的比例应为4人和8%2.2应有工程系列的技术职称证书和毕业证书。其中机械专业不少于1名;焊接或者相关专业不少于1名。2.3质保体系人员的职称和学历应适合元件制造的要求。其中无损检测责任人应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射线或者
2、超声波检测级资格证书。3、技术工种人员3.1各工种人员数量应符合元件制造实际要求。3.2焊工应取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且在有效期内。3.3弯管工、下料工、热处理工、冷作工、车工等机械加工人员、进货检验员、工序检验员、出厂性能检验员等经过培训,取得相应的证书。3.4电工、起重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取得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4、劳动合同和其他:企业从事压力管道元件制造的全部人员均应有符合劳动合同条例的劳动合同,且有缴纳综合保险金的见证资料。三、设备资源1、设备、计量器具、工艺装备、无损检测设备的要求:1.1设备、计量器具的数量应满足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规则中的主要生产设备和计
3、量器具的要求。1.2理化设备至少要满足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规则的要求。1.3工艺装备(模具)至少应满足满足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规则的要求。1.4无损检测设备应配备超声波测厚仪。1.5应有密封性能良好的一级焊条库,应配备除湿机、温湿度计、焊条烘干箱设备。2、档案管理2.1设备、设备类型的计量器具应建立档案(一台一档),计量器具应有台账、定检计划,在检定合格期内的计量器具检定记录应保存完整。2.2新购设备应有安装调试或试验记录,使用说明书和质量证明书应齐全。2.3公司应有产品档案室(档案室的面积应在15平方米以上,且清洁、明亮、干燥)、要有档案管理制度、配备有档案柜、座椅等设备。3、现场管理3.1
4、设备应整洁完好、附件齐全,挂完好标牌,明确专人管理。3.2计量器具应在检定合格期内使用,应贴有检定合格证。3.3属于特种设备的应有技术质量监督部门颁发的使用证或“TS”铭牌。4、四率统计4.1应有定期统计四率的规定。4.2设备完好率应在95%以上、设备专管率100%、计量器具检定率100%、在用计量器具合格率应100%。四、场地、库房1、生产场地1.1生产场地应满足压力管道元件制造的要求1000平方米,生产车间要有零件加工的状态标识(合格、待检、待流转并挂有标识牌及材料标识等)。半成品、成品不要落地。2、仓储场地2.1公司要规定半成品、成品库、原材料库的管理制度,必须满足元件制造质量的管理的要
5、求。2.2要划分待验区、合格区和不合格区。3、焊条库3.1焊条库管理应符合GB3223焊材质量管理规程的要求。3.2焊材库的大小应适应元件制造的需要。质量保证体系部分一、文件要求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1.1是否编制了质量保证手册并使其得到有效控制。质保手册能否满足压力管道元件制造的质量控制要求,是否包括遵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1.2是否对影响制造质量有关的过程编制了适宜操作的程序文件(管理制度)(1)管理评审控制程序(2)文件控制程序(3)记录控制程序(4)合同评审控制程序(5)设计控制程序(6)采购材料控制程序(7)作业(工艺)控制程序(8)焊接控制程序(9)热处理控
6、制程序(10)无损检测控制程序(11)理化检验控制程序(12)检验与试验控制程序(13)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14)产品防护控制程序(15)设备和检验与试验装置控制程序(16)不合格品(项)控制程序(17)质量改进与服务控制程序(18)内部审核控制程序(19)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20)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21)顾客满意度调查控制程序(22)人员培训控制程序(23)许可标志管理规定以上程序文件的编号(受控号)要与质保手册相一致,以上程序文件要认真审核。作业文件、记录表格(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写),这些文件必须与质保手册相联系,也就是说要以质保手册为纲编写。2、文件控制2.1是否规定了文件的
7、编制、审核、批准的权限,发放范围以及文件的更改程序?是否规定了文件和记录的控制范围、程序、内容及其编制、会签、审批、标识、发放、修改、回收、保管、保存期限、销毁(对于外来文件应包括收集、购买、接受)的要求?2.2对相关法规、标准、技术文件的收集是否全面、是否是最新版本?2.3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部门和人员是否能够及时获得有效版本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法规、标准、和技术文件。3、记录控制3.1是否对质量记录的范围、标识、填写、收集、编目、查阅、归档、储存、保管和处理等进行了规定。3.2检查产品档案;设备档案(一台一档)(设备档案清单);质量计划;设计文件;工艺文件;记录(包括人事档案、培训记录、检验
8、记录、实验报告(包括存放的质量证明文件)符合情况。3.3检查记录的签字和保管情况。二、管理职责1、管理承诺1.1最高管理者的管理承诺是否能够持续满足压力管道元件制造的质量管理要求。2、质量方针和目标2.1质量目标是否形成正式文件,并经法定代表人批准。2.2是否贯彻到责任人和相关人员。2.3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否符合本公司的情况,是否突出特种设备安全性能的要求。2.4是否体现了对安全性能和质量要求持续改进的承诺。2.5对质量目标进行量化、分解和定期考核、做好各部门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分析和考核。3、组织结构3.1本公司的行政机构与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构是否与压力管道制造质量管理体系相一致。3.2各部门
9、负责人和各系统责任人员(包括质保工程师)以及检验员、内审员是否进行了任命,是否形成公司正式文件。4、职责、权限和沟通4.1任命的体系人员是否明确、是否到岗到位。4.2是否明确了质量体系责任人和检验与试验人员职责、权限。4.3是否有适宜的内部沟通程序,并进行了实施见见证资料。(质量会议记录、电话记录等)5、管理评审5.1是否规定了管理评审程序、是否按其规定的间隔时间进行了管理评审并保存了相关记录,管理评审中提出的改进措施要求是否得到了有效实施。三、资源管理1、资源的提供1.1公司是否对满足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质量的资源需求提出了有效地措施并有相关的规定或制度。2、人力资源2.1企业是否确保了压力管道
10、元件制造质量人力资源保证措施。2.2是否有公司人员培训制度,对质量保证体系相关的人员是否实施了培训(包括外培人员)并保存了记录。2.3公司是否对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电工、行车工、叉车工等),有培训证书。3、设备、计量器具3.1公司的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设备、试验、测试和计量器具是否有管理程序(管理制度)。4、工作环境4.1公司是否对压力管道元件制造的生产场地文明管理作出明确规定。4.2射线检测、油漆、理化实验等工作环境是否满足相应的要求。四、产品实现1、合同评审1.1是否有合同评审程序,对合同评审的职责和内容进行了规定,对合同修订程序是否进行了明确。1.2做几份产品购销合同的评审记录。2、设计控制2
11、.1是否有许可证范围内各类产品的全套图纸、工艺等设计文件,是否符合我国的现行有关标准,三级签字手续是否齐全。2.2对设计文件是否有设计、审批的有关规定或制度。2.3设计变更和材料代用是否经原设计人员批准。3、工装(模具)控制3.1是否有工装(模具)设计、制作、验收(外协工装的验收)及保管的规定或制度。3.2有公司制造或外协工装(模具)的检验记录。3.3是否有工装(模具)清单3.4是否有工装(模具)定期检定制度。4、采购和材料控制4.1是否确定了与压力管道元件制造有关的外购、外协分供方(包括分包的检验项目外协方);是否有对分供方的评定、选择的准则,是否建立了分供方相关业绩的档案并定期评价其持续满
12、足产品制造质量要求的能力。4.2材料的采购必须在合格供方内采购,4.3材料的采购文件或外协合同是否明确了相关技术要求与验收标准。4.4对外购、外协的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必须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4.5公司是否有对外购、外协或顾客提供的材料进行验收、入库、维护、发放等控制程序或制度,原材料在接收、发放、退料各个阶段是否以适当的方式进行产品标识或检验状态标识的程序或制度,是否可追溯。4.6试制产品所用材料的验收、入库、发放、生产过程以及出厂检验的移植符合相关要求,形成管理文件。5、制造过程5.1管件的加工、焊接、无损检测和出厂检验等各工序是否有批准的工艺卡和作业指导书进行生产
13、和检验。5.2现场的标识是否符合相关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规定。5.3生产工序流程卡要产品编号、材料标识、操作工、检验员签字、相关责任人签字等内容。五、测量、分析与改进1、内部审核1.1是否有策划和实施内部质量审核的程序规定。1.2内部质量审核是否对质量管理体系所涉及的所有区域和活动进行了审核,审核是否由于所审核区域无直接责任的人员完成的。1.3是否记录审核结果并通知受审核区责任人员采取纠正措施。对采取的纠正措施效果进行了跟踪验证。2、理化试验2.1理化试验质量控制程序,其对理化人员、设备、实验、环境、实验结果、相关人员确认是否做了规定。2.2规定外购材料理化复验的频次。2.3试制产品的理化实验验
14、要符合程序文件的要求。2.4理化实验的工艺、规程要做规定。2.5理化实验的试样、试剂的管理要做规定。2.6是否规定了理化实验的审核程序,对审核结果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3、出厂检验3.1公司要有出厂质量检验程序。其监督、确认和记录是否符合安全法规的规定。4、不合格品控制4.1是否有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当出现不合格品时,是否有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记录、评价、隔离和处置及通知有关职能部门(责任人)的规定。4.2是否规定了返工(修)后重新进行检验的程序。5、纠正与预防措施5.1是否建立并实施了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5.2纠正措施程序包括a.有效的处理顾客的意见和不合格报告;b.调查与制造过程和质量管理体
15、系有关的不合格产生的原因,并记录调查结果;c.确定消除不合格原因所需的纠正措施;d.实施控制,以确保纠正措施的执行及有效性。5.3预防措施程序是否包括:a.利用何种信息来源,以发现、分析并消除不合格的潜在原因;b.对需采取预防措施的问题要确定的所需的处理步骤;c.对预防措施实施控制,确保有效性;d.将采取的预防措施的信息提交管理评审。6、为用户服务6.1是否接受顾客反馈、投诉,在处理顾客反馈和投诉时,是否执行了纠正与预防措施程序。六、接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监督1、接受质量监督行政部门的安全监察1.1是否建立并保持接受质量监督部门对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安全质量监察程序的规定。1.2是否有对压力管道制造
16、许可证的使用、保管、换证的规定。2、接受安全质量监督检验2.1是否建立并保持接受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安全质量监督检验的程序。2.2对监督检验机构提出的问题有无必要的纠正、预防和验证的程序。产品质量控制部分一、设计控制1、设计文件与工艺文件(抽查几个典型产品验证,下同)1.1有无完整的设计文件,是否做到设计、审核、批准三级控制。1.2有无完整的工艺文件(通用工艺,特种工艺文件等)1.3有无文件收发管理规定或台账。1.4正在使用的图纸、工艺文件中引用的标准是否有效版本。1.5文件的更改是否符合有关程序文件的要求。二、进货控制1、材料控制1.1材料的存放场地、材料管理是否符合有关管理制度。1.2材料进货
17、验收是否符合有关程序文件规定。是否有质量证明书。验收记录是否齐全,应有可追溯性。1.3焊接材料烘干、发放和回收记录是否齐全。1.4材料的标记是否完整、清晰、可追踪。1.5外协合同是否明确相应标准和验收要求。三、过程控制1、加工过程控制1.1加工场地及设备、工装符合规范规定的作业条件。1.2生产场地加工作业单(加工工艺流程卡)、图纸、工艺卡等文件是否齐全。1.3工装是否经过验证,要有验证的记录。1.4核对材料的领料单及材料是否符合规定要求。1.5热处理工艺文件,热处理监控装置(在检定有效期内)和质量记录(含热处理曲线图)1.6有无检验标志、检验记录。1.7不合格品的隔离、处理是否符合有关程序文件
18、的规定。1.8检验器具是否符合有关规定。2、焊接过程2.1焊接场地及设备符合规定规范规定的作业条件2.2焊接材料领用、回收、保温是否按管理规定执行。2.3焊接工艺评定资料完整,符合有关标准规定。2.4焊接现场记录齐全、规范。2.5焊工持证上岗,焊接过程符合焊接工艺卡的规定。3、无损检测过程3.1外协无损检测的质量控制符合有关制度的规定。3.2无损检测单位的人员资质是否相应无损检测项目。3.3无损检测方法是否符合无损检测工艺文件要求。3.4射线底片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评定准确,保管符合有关制度的规定。4、热处理过程控制、理化试验质量控制4.1热处理、理化试验设备及相应的计量器具符合标准规范和有关程序文件的要求。4.2热处理自动记录曲线及各项理化试验记录齐全、报告符合要求。5、出厂试验5.1出厂试验装置及场地符合标准规范和规定的作业条件。5.2、按产品制造标准中规定的出厂试验项目依项进行检验,所检验的项目完全合格。5.3出厂合格证明书符合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质量规定要求和质量法的要求四、被抽查的产品质量记录齐全、清晰、内容完整且符合相关要求,有操作者、相关责任人员或授权人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