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三五”发展规划40目 录序言1一、发展基础2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发展指标8(一)指导思想8(二)发展目标8(三)主要发展指标10三、主要任务与计划12(一)人才培养12(二)科学研究与协同创新17(三)社会服务20(四)“985工程”、“211工程”与学科建设22(五)队伍建设25(六)国际化建设27(七)盘锦校区建设29四、发展的保障29(一)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29(二)大学制度建设31(三)大学文化建设32(四)公共服务体系与平台建设33(五)运行保障条件建设35(六)基础设施建设37(七)和谐校园建设38五、规划实施与评估39序言“十二五”期间,学校把握国家实施科教兴国、
2、人才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建设高水平大学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机遇,通过继续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落实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和国际化等诸多方面均取得了长足发展,办学规模趋于稳定,质量不断提升,资源与条件大幅改善,实力明显增强,发展卓有成效。2011年至2020年的十年是xx大学为全面实现建设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展目标进行攻坚和冲刺的十年。为达到既定目标并做到又好又快发展,学校制定了xx大学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20102020年)(简称战略规划),已于2010年12月10日正式发布实施。战略规划提出的战
3、略方针、战略举措和重点发展任务成为学校“十三五”和“十三五”事业发展的依据和指南。“十三五”时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辽宁省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xx大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学校实现发展目标的战略攻坚阶段。为了贯彻落实战略规划总体安排和部署,顺利完成“十三五”学校发展任务,依据战略规划的要求,在深入总结学校“十二五”发展成就与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基础通过“十二五”期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各项事业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十三五”期间学校的发展和实现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1.办学理念和目标进一步明确,为学校又好又快发
4、展提供指南以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60周年校庆活动、第十四次本科教育教学研讨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战略规划编制为契机,经过深入讨论、研究、总结和提炼,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办学宗旨、使命和发展愿景。坚定了到2020年实现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的信心,确立了到2050年成为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学的宏伟目标,提出了总体发展的战略方针、重点和举措,为学校“十三五”期间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指南。2.精英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形成,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提出了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的办学定位。通过开展本科生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管理模式以及研究生培养
5、机制等一系列改革,初步建立了以“一个目标,三种模式,一个体系”为核心的精英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坚持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在保持本科生总体规模基本稳定的同时,适度扩大了研究生教育规模,并拓展了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人才培养层次与结构更趋合理。学校成为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首批十所试点高校之一,共有8类293个项目获得国家“质量工程”的建设经费支持;首批进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已有29项成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3位教师被评为国家教学名师,获批21个国家特色专业、19门国家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
6、家级教育教学基地、7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篇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生源质量稳步提高,毕业生得到社会普遍认可,人才培养工作成绩显著。3.科技创新与管理体系趋于完善,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支持学校坚持“面向科学前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做好高层次科技服务”的方针,积极构筑大平台、组织大团队、承担大项目、培育大成果,促进了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学校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中心,18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16个部、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五年间,学校科技总经费保持年均22.9%的增长速度,2010年达到9.6亿元;基础研究稳步增长,已有2个国家创新研究
7、群体,获批2项“973”首席项目资助;共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9项,其中主持11项,参与8项,2008年主持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填补了我校乃至辽宁省此项奖励的空白,同时这一成果入选2008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三大检索论文数量与国内高校排名稳步上升,位居前列;科研队伍和科研基地、国防科研、国际科技合作、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都取得较大进展。4.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卓有成效,为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提供载体学校坚持教育与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积极构建多层次的社会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社会转移和产业化。制订了“立足辽宁,辐射全国,以长三角、珠三角为牵引,以新疆、内蒙西部经济区为呼应,发展环渤海经
8、济带,拓展西南腹地”的产学研发展战略规划。加强了与省市校企合作平台建设,加快了以辽宁沿海经济带、长三角、珠三角等跨地域、多层次技术转移体系的构建;建设了大工沈鼓研究院、开发区半导体实验基地等校企合作研发平台;开拓了以大工常州研究院、大工营口研究院、大工珠海研究院、大工旅顺科技城、大工化工科技产业园(松木岛)为标志的“三院一城一园”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实施了“区校一体化”战略,进一步深化与大连高新区的合作;学校技术研发呈现可喜发展局面。科技产业在资本、技术、股权结构等层面进一步集成优化,为一些重点科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及早上市奠定了较好基础。5.学科布局渐趋合理,为打造学科高原和高峰提供
9、支撑学校坚持“优化结构、突出重点、交叉汇集、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方针,已经形成了以理工为主,理工管优势突出,理、工、经、管、文、法、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目前,学校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涵盖15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1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1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7个本科专业、4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其中2010年新增了6个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本科专业。通过学部制建设和学科整合,形成了七大学科群,学科结构得到了明显改善,学科群优势初步显现,为发挥学科的综合优势、以优势学科引领和带动相关学科
10、、促进学科深度融合、拓展学科高原、打造学科高峰提供了有力支撑。6.人才成长机制和环境明显改善,为领军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积极探索建立新型人事制度,通过实施“358”讲师履职考核制度、聘期考核制度、绩效津贴制度、岗位竞聘制度、职员职级制度等,建立了符合学校发展要求的人员管理模式和科学公平的人才聘任、使用评价和竞争机制,营造了和谐的人才聚集和成长环境,激发了人才队伍的活力;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加快了人才队伍建设步伐。目前,学校共有教职工3415人,其中固定编制专任教师1881人,占全校教职工总数的55.1%;有两院院士8人,“千人计划”入选者6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11、、讲座教授2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5人,新世纪优秀人才72人,博士生导师456人,形成了一支以两院院士、学术带头人和博士生导师为中坚、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结构合理、高效精干的教师队伍。7.加快国际化建设步伐已成共识,国际合作与交流发展势头良好学校坚持“以教授为主体、学部(院系)为平台、学校为窗口”的国际化发展方针,积极发展与海外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长期稳定合作的伙伴关系。在此期间,共与18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有效的合作关系;建立了21个联合实验室和科研机构,2所孔子学院;成功举办“第九届国际核聚变技术大会”、“第十三届国际生物技术大会暨展览会”等80多个大型国际会议;
12、获得2项“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的支持;累计派出5053人次出国(境),其中学生出国(境)1842人次;接待多个国家和地区来访人员近5000人次,推动了教师活跃在海外(国际)学术舞台、扩大了学生的国际视野。目前,在校各类留学生644人,其中学位生238人,占留学生总人数37%。8.环境条件与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为学校快速发展提供保障学校办学经费筹措渠道得以扩展,资金筹集能力和使用效率逐渐提高,财务支撑能力不断提升;土地、房屋、设备、图书等资源保障能力和仪器设备总值大幅度提高;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明显推进,后勤改革、数字化校园建设顺利开展。学校以校部西区建设为契机,通过规划和布局调整,逐步实现了
13、学科群和创新研究平台的合理布局,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十二五”期间学校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工作、大学制度和文化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均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和制度保障。表1 xx大学2005-2010年资产增长情况项目(指标)截至2005年12月截至2010年12月增长幅度资产总额(万元)243,000392,66861.59%年收入(万元)82,570202,456145.19%生均收入(万元/生)3.656.2771.78%年支出(万元)85,295205,680141.14%生均支出(万元/生)4.156.3753.50%完成基本建设投
14、资(万元)34,23322,784五年累计竣工建筑面积(万平方米)32.5027.60土地面积(万平方米)231.47302.2230.56%生均土地面积(平方米/生)84.8393.5910.33%校舍面积(万平方米)88.86108.6522.28%生均校舍面积(平方米/生)32.5533.653.38%教学科研行政用房(万平方米)46.7160.1628.80%生均教学科研行政用房(平方米/生)17.1118.638.89%设备总值(万元)59,317118,30099.44%其中教学科研设备总值(万元)50,795106,290109.25%生均教学科研设备总值(万元)1.432.57
15、79.72%图书馆面积(万平方米)4.366.7354.36%图书(万册)219.00268.0023.37%学校“十二五”期间在取得长足进步和发展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需要“十三五”期间重点解决的问题。一是教育教学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二是领军人才队伍需要壮大和提升;三是需要进一步增强学科特色和优势,打造国内“数一数二”学科;四是科研集群优势和科技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五是经费收入与学校事业的发展需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亟待改变等。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发展指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xx大学中长期发展战
16、略规划(20102020年)提出的战略部署和要求,坚持“育人为本、改革创新、重点突破、追求卓越”的战略方针,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学科创先战略、质量兴校战略和国际化拓展战略,重点突出“育人为本、科学发展”的主题,始终贯穿“提高办学质量、追求卓越”的主线,努力遵循“协调发展、重点突破”的发展路径,做到目标分解、任务落实、措施得当、保障有力,到2015年末使学校进入国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前列。(二)发展目标1.总体发展目标经过“十三五”建设,形成比较完善的精英人才培养体系和办学保障体系;形成理、工、管优势突出,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领军人才和优秀人才队伍明显壮大,科研集
17、群优势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国际化程度大幅提高,综合办学实力明显增强;到2015年,学校主要办学指标进入国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前20名,国际研究型大学前500名,为到2020年实现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总体目标提供保证。2.主要目标分解为实现“十三五”总体发展目标,本阶段重点发展目标为:(1)实施质量兴校战略,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直厅20124号)的精神,坚持育人为本,改革和完善育人环境与成才机制,重点推进拔尖创新型人才、复合交叉型人才和高素质工程型人才等三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大幅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提高优秀生源吸引力和毕业生社会认可度;(2)坚持
18、面向科学前沿和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科技创新方针,全面贯彻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号)的精神,开展协同创新,创新体制机制,发挥学科群体优势,加强创新平台与基地建设,形成鼓励潜心科学研究的有效机制和氛围,促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原始创新成果涌现,提高学校科技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3)实施学科创先战略,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强化优势,突出特色,助推学科高峰,使1-2个优势学科跻身国际先进行列、成为国内“数一数二”,增强学校的竞争优势;(4)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大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的力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合理评价机制,形成有利于领军人才和青年才俊追求卓越
19、、快速成长的学术生态环境,造就更多的教师成为培养精英人才的教学名师、引领国际国内科技发展方向的学术大师和能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的著名学者,显著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5)实施国际化拓展战略,强化意识,创新机制,改善环境,提高平台、队伍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学校的国际化程度和国际知名度;(6)坚持改革创新,推动协调发展,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加快大学制度与大学文化建设步伐,强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提升软硬件环境建设的水平,实现绿色、节约、和谐的现代大学校园建设目标。(7)紧密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做好盘锦校区的创办工作,争取“十三五”期末步入正常的办学轨道。(三)主要发展指
20、标为明确重点发展任务与目标的主要特征,并能检查和对比发展的成效,提出主要指导性发展指标如下:表2 xx大学“十三五”主要发展指标项目(指标)2010年2015年备 注事业发展规模教职工总数(人)3,4154,596其中盘锦校区596其中:教师总数(人)1,8812,783其中盘锦校区483全日制在校学生总数(人)32,29237,910其中盘锦校区5,810其中:本科生(人)19,17623,140其中盘锦校区4,140 硕士研究生(人)9,33110,500其中盘锦校区1,500 博士研究生(人)3,4243,500其中盘锦校区170学科建设进入ESI前1%的学科数(个)5累计总数一级学科国
21、家重点学科数(个)46-8累计总数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数(个)610-12累计总数一级学科博士点数(个)1825累计总数国内前5名的一级学科数(个)45-6累计总数队伍建设两院院士(人)810-12累计总数千人计划(人)620累计总数长江学者(人)2740累计总数国家创新研究群体(个)24累计总数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人)2540累计总数教育部创新团队(个)510累计总数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人)72120累计总数国家级教学团队(个)720累计总数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年度科研总经费(亿元)9.618国家实验室(个)01累计总数国家重点实验室(个)34累计总数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个)01累
22、计总数国家级科技奖励(项)1115主持,五年累计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项)34五年累计Nature/Science及相应级别论文数(篇)01累计总数SCI收录论文全国高校排名1412为前一年排名EI收录论文全国高校排名55为前一年排名CPCI-S(ISTP)收录论文全国高校排名1915为前一年排名获授权专利(件)7581,500五年累计国家级工程类技术创新平台1累计总数国际化在校学位留学生数(人)238600国际师资比例2.4%3.4%持外籍护照师资具有3个月以上国外研修经历教师比例41%60%主办、承办国际学术会议次数(次)80120-150五年累计海外访学经历学生数(人次)1,842
23、3,000五年累计与海外联合培养博士生(人)238300五年累计财务指标资产总额(万元)392,668520,000年收入(万元)202,456320,000生均收入(万元/生)6.279.97以在校生自然规模计年支出(万元)205,680300,000生均支出(万元/生)6.379.35以在校生自然规模计教学科研条件保障设备总值(万元)118,300180,000累计总数其中教学科研设备总值(万元)106,290162,000按设备总值90%计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万平方米)60.1667.50累计总数图书馆面积(万平方米)6.737.30累计总数馆藏图书(万册)268.00310.00累计
24、总数电子经费占图书总经费比例2/33/4图书馆信息化建设e+pe-firste:电子资源p:纸质资源校园有线网覆盖率90%100%校园教学科研区无线网覆盖率5%90%高性能计算能力(万亿次/秒)4.3860.00基建及后勤保障基建总投资(万元)122,00099,200五年累计竣工建筑面积(万平方米)27.6024.86五年累计学校食堂面积(万平方米)3.824.10累计总数学生宿舍面积(万平方米)31.5635.80累计总数文化活动设施面积(万平方米)0.584.33累计总数体育活动场地面积(万平方米)10.9015.96累计总数学校医院面积(万平方米)0.420.50累计总数三、主要任务与
25、计划(一)人才培养1.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的过程之中;通过教育、辅导、咨询和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学生的理想和信念;通过课堂和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校风校纪教育、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提升学生胸怀宽广、意志坚强、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通过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
26、代精神、公民意识以及责任担当等教育和活动,增强学生报效祖国、服务社会、振兴民族的责任感。做好教学、科研、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相互配合,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育人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促进学生社团良性发展,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加强美育教育和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强化德育、智
27、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学生激励保障体系建设,建立科学完善的咨询服务体系和资助工作体系,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人生指导、学业指导和心理疏导,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环境、服务社会、引领未来奠定基础。2.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继续推进“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实施,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推进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依托理科优势,设立数学、物理、化学和力学等基础科学班和基地班,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统筹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教育,培
28、养应用型、设计开发型和研究型等工程拔尖创新人才;统筹师资、课程、实践等各类资源,在部分学科试行本科、硕士、博士的贯通培养;逐步推行“数学+金融、物理+电子、化学+X、力学+X、外语+X”以及“X+管理、X+经济、X+哲学、X+软件”等复合交叉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国际、校际间合作与交流,扩大学生交流访学数量,使更多的学生享有“第二校园经历”。突出创新教育特色,提高创新试验班和实践班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中的成效和示范作用。建立研究型教学的导向与考评机制,改变传统的单向传输型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推进“大班上课,小班研讨”,鼓励和督促教师实施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注重学思结合,营造勤于思考
29、、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强化教学与科研的密切结合,采取激励与约束措施,引导和督促教师及时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和环节中。根据学科特点,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分层次、多模块并与科研相结合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验课程体系。鼓励教师把有助于学生开展研究性实验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创新实验项目,提高大规模“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的质量与成效。加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密切结合,分别建立适合文科、理科学生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构建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与教学体系。提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成效。改革实验教学模式,转变传统的指导性实验为学生主动性实验;从时间、空间和内容上全面开放,为学生创造开展主动性实验的
30、环境和氛围;鼓励理论课主讲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实验,努力建设一支满足高质量实验教学要求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加强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组织、指导和管理,提高实习成效。3.以提升创新能力为重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加强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完善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建设30个左右的研究生校外实习实践基地,聘请100人左右的校外指导教师,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加强教学研究和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提高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增强创新能力。通过推进和完
31、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充分调动导师和研究生开展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进一步统筹资源和强化合理分担机制,加大对拔尖创新人才资助力度,完善研究生资助制度和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督与保障的长效机制和内在激励机制。通过完善学位授予政策和奖励机制,鼓励学术型研究生追求学术卓越,提高学术水平和学位论文质量;建立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统一的专业学位型硕士学位论文规范、学位授予要求及管理工作流程,提高专业水准和实践能力;加强优秀博士生基金资助的评审和考核工作,大幅提升学术研究的水平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培育高水平博士学位论文;不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强化学位论文质量的导师负责制;推
32、行学位论文全部预审和“查重”制度,确保学位论文的原创性,建立学部制和交叉学科的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加强研究生培养规范化建设。在总结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成效与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助研、助管和助教的管理办法;规范研究生培养机制和资助体系,做好博士研究生的中期考核和资助工作,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保证。4.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程度积极开展与国际知名大学本科生“2+2”、“3+1”、半年或一年访学等校际交流项目,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在国外高水平大学进行联合培养、实习考察、互访交流等机会;开设国际班,实施全外语、双语授课,扩大外国学位留学生规模,提升校园的多元文化氛围;鼓励优秀学生
33、参加各类国际竞赛,组织学生到境外知名大公司参观实习,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海外交流机会。大力推进与国际知名大学和知名教授联合培养研究生,鼓励博士生参加本领域重要国际学术会议,提高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水平。5.做好教学资源建设与统筹,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以高水平的学科建设促进专业建设,以“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为牵引,建设一批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培养质量等方面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品牌专业。以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建设目标,优化、整合实验教学资源,建设仪器设备先进、开放服务的实验教学中心或实验室;建立合作办学机制,吸引企业联合办学、联合建设实验室和
34、工程中心等;完善科研实验室、分析检测中心等的仪器设备资源向本科生开放的制度,把学校的优质学科和科研资源更加有效地转化为本科生的教学资源;与行业重点企业共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培训和联合培养基地,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6.提高生源质量,提升就业层次继续完善本科生自主选拔录取办法,招收具有“创新潜质、学科特长、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学苗;合理调整招生专业结构和区域结构,保持生源结构的多元化;进一步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加强“优秀生源基地”建设,积极探索招生宣传工作的新载体、新模式;坚持招生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继续实施招生工作“阳光工程”;探索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建立与卓越人才培养相适
35、应的研究生招生制度;建立“卓越人才培养合作高校”间研究生招生合作平台;完善研究生招生名额的分配方法,加大力度吸引校外优秀推免生。继续健全和完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专业化、专家化的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队伍;加大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力度,重点建设高端就业市场;多渠道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加强就业创业工作研究,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持续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二)科学研究与协同创新1.面向科学前沿,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营造学术自由氛围,鼓励自主研究,引导教师面向科学前沿问题、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面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发展的基础理论,潜心学术研究,增强知识创新
36、和原始创新能力,提升科学研究的领先水平和国际影响,争取有高水平的论文在自然、科学等国际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力争有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成果出现。2.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强应用研究与前沿技术创新,提升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发挥学科群体优势,提升传统优势学科领域引领应用研究与前沿技术创新的能力;组织联合攻关,增强在装备制造、能源化工、交通运输、城镇化与城市发展以及国防军工等领域的创新能力;组织跨学科研究,推动生物、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先进能源和海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前沿技术研究与开发;积极承揽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重大项目,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并能产生巨大经济效益,有更多
37、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涌现,促进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一等奖等成果的产生,引领相关学科和产业的发展。3.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增强集群与交叉优势加强以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为核心的知识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以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建设以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和国防资质体系为核心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推进能源研究院、计算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传感器与物联网研究院、先进材料研究院和交叉学科研究院等跨学科研究机构的建设;成立开展国际问题、经济社会发展、行业和区域发展战略和策略
38、等研究相关的专门机构,建设和完善以各级各类研究基地为主体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增强科技创新集群优势与跨学科交叉优势。4.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增强科学研究活力推进和深化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加强科学技术研究院和技术开发研究院的建设,增强对科技工作的组织、引导和激励,加快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相结合、具有本校特色的科研体制的形成;扎实推进以专职科研队伍和独立研究机构为核心的科技运行机制改革;明确责任,积极推进科技管理重心下移,推动学部(院)进行符合自身特点的科研体制改革和建设。进一步改革科研评价制度和激励政策。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基础研究、应用研
39、究、国防科研、哲学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领域和科研性质的评价机制,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淡漠名利、扎实工作的学术氛围。加强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全面推进学科交叉融合。进一步优化科技资源的配置机制,建立跨学科、跨学部(院)、跨机构之间的组织协调机制,全面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切实提高整合科技资源、组织重大科技活动的能力。依托科技创新体系,加强技术开发队伍建设,面向企业和行业需求,组织开展产品开发中的关键技术研发,形成核心技术、工艺和知识产权,落实xx大学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加强成果转化体系建设,提高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的效益。5.面向行业和区域开展协同创新,组建协同创新中心依据“高等学校创新能力
40、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三五”相关行业领域以及地方重点发展规划,发挥我校学科和人才优势,积极联合各方创新力量,有效聚集创新要素和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组建12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加快学校的机制体制创新,转变创新方式,提升学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生重大标志性成果。(三)社会服务1.加快技术研发基地建设,助推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加强区域合作,共建科技创新基地,促进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发展。继续推动以辽宁沿海经济带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
41、带等为重要阵地的技术研发基地建设。参与辽宁沿海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设与发展,通过建立研究院、科技教育服务中心和校企合作研发中心,拓展服务领域和业务范围。紧密围绕学校重点发展的海洋、生物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学科,逐步向天津滨海新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其他环渤海国家级开发区拓展并取得成效。2.推动“区校一体化”建设,服务大连全域城市化战略以xx大学七贤岭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依托,积极推动xx大学与高新区的“区校一体化”建设,促进“千人博士后流动站”、国际软件学院、高技术研发中心、大学生创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等项目建设的深度合作,提升学校周边环境质量和文化氛围,主动服务于大连
42、高新区发展和大连全域城市化战略,力争在若干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提升学校的影响力,拓展学校发展空间。3.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做大做强科技产业充分利用学校的人才、科技和品牌优势,打造学校高技术成果转化的示范基地,建设若干家高科技企业,推动企业上市。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培养和广纳企业管理人才,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等杠杆,增强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做大做强高科技、建设工程与设计、现代出版三大产业板块,实现学校经营性资产成倍增长。4.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提升咨询服务、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水平整合学校现有咨询服务机构,开展项目咨询服务,为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提供咨询意见。发挥学校工科与管理学科的优势,与中国大连高级经
43、理学院相互配合,开展高端科技和管理专门人才培训;依托学校学科和专业优势以及专业学位教育、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的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终身教育,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四)“985工程”、“211工程”与学科建设1.继续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加速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扎实推进“985工程”第三阶段建设方案和改革方案的实施,做好与学校总体发展规划的衔接与协调。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推进“985工程”重点建设项目进程,完成规定的2013年阶段性任务,并做好后续项目的策划和启动工作。通过“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增强学校的原始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
44、,使若干学科达到或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促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水平、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办学效益的提高,推动学校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为建成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奠定更坚实的基础。2.提升传统优势学科水平强化优势学科,突出学科特色,助推学科高峰。加大资源整合、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确保到2015年我校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力学等4个一级学科保持或进入全国排名的前3名,争取有1-2个学科进入全国的前2名,成为国际先进的高峰学科。依托学科群体优势,整合学科资源,建设学科高原。加强学科间的交叉与集成,以优势学科带动相关学科,实现各学科协调发展,提高学科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重
45、点加强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学科建设,培育和壮大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商管理学科,争取在五年内增加2-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若干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形成更多的学科高原,同时助推学科高峰。3.强化理科比较优势加大特色理科建设力度,提升理科在同类学校中的比较优势,增强理科原始创新能力。制定符合理科发展特点的评价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尤其大师级人才培育和引进,鼓励潜心学术研究;加强理科与工科的交叉融合,开展跨学科研究,力争有国际前沿水准的研究成果出现。继续加强计算数学、等离子体物理等特色学科专业建设,拓展新的学科增长点。以建设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为牵引,突出重
46、点,加强统筹,促进理科整体水平提升。到2015年,将数学学科建设成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物理学、化学学科争取进入全国排名的前10%,并增加1-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提升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整体水平合理布局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重点发展人文基础学科,突出优势和特色,加快人文与社会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步伐。推动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重点突破,并逐步使之达到与学校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水平。加强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建设,到2015年争取获得1-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借助工科优势,加快推动法学和媒体传播学科点的建设,加快推动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公共管理等其他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点的建设步伐,尽快建成一级学科博士点,并争取获得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谋划和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学科发展适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着力发展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学科,促进传统学科向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制造、高性能计算、信息网络、生命科学、空天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