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6)中学语文教学法小抄.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123935 上传时间:2024-08-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5186)中学语文教学法小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05186)中学语文教学法小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05186)中学语文教学法小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05186)中学语文教学法小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05186)中学语文教学法小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学语文教学法一、绪论1.1903年颁布了由张之洞等人合订的奏定学堂章程,正式开始实行语文单独设科,揭开了语文教学史新的一页。2.黎锦熙于1924年撰写的新著国语教学法是我国以教学法命名的第一部语文教学法专著。3.中学语文教学法:是研究中学语文教学实践和规律的科学,它既要研究语文,又要研究教育,是一门运用教育理论来研究语文教学的应用理论学科,或者说是一门研究语文教学为对象的应用教育理论学科。4.中学语文教学法的特点: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5中学语文教学法的任务:一、指引学生学习语文教学理论。二、培养学生语文创新教学的实践能力。三、激励学生献身语文教育事业的光荣感和责任心。6.中学语文教学法研

2、究的对象:一,研究语文教学思想、观念和理论。二、研究语文教学的内容、过程和方法。三,研究语文教学的主体。7.中学语文教学法的研究方法:一、观察调查法二、实验实证法。三.历史文献法。四经验总结法。第一章语文学科的性质一,语文学科性质的争论1.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学科。2.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思想性兼具的学科3.语文学科是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知识性等综合性学科。二、语文学科的特征:1符号性2.民族性(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语标准语。三、语文学科的固有本质属性是工具性,重要属性石人文性,两者都是语文学科的固有属性四、语文学科的工具性:1.语

3、言室思维的工具2.语言室交际的工具3.语文是传递文化的工具。五、语文学科的人文性:1.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2.语文教育与民族精神.第二章语文教学目标一、语文教学目标及作用:教学目的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或国家对学校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提出的总的要求,教学目标是贯彻和落实教育目的的一些具体要求,是对教育目的的进一步阐述。制定和确立语文教学目标的作用:1.有利于贯彻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有关要求,为语文教学确立指针与方向。2.有利于语文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策略的选择,同时对教学过程的组织亦起到积极地作用。3.有助于教学效果的评价。二、制定语文教学目标的依据1.社会发展与语文教学目标2.素质教育与语文教学目标

4、3.语文学科性质与语文教学目标4.学生身心发展与语文教学目标。三、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1.制定计划,明确要求2.分类分级,科学安排3.求质定量,具体落实第三章语文教学内容一、语文教学大纲:又称语文课程标准,是由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用以指导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写中学语文教材的依据,是实施中学语文教学的指南,是评估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标准。二、现行初中语文教学大纲1.注重语文素质的培养2.调整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系统3.增设“教学评估“与”教学设备”的内容4.取消基本篇目,规定古诗文背诵篇目和课外阅读推荐书目。三,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1.多样化与阶段性2.练习分三个层次:理解*分析,揣摩*运用,

5、积累*联想,从理解到运用,从知识到能力。四、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的特点:1.立足人的发展,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2、突出文学教育,调整课文比例3.注重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自学能力4.更加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第四章语文教学原则一、语文教学原则是坚持语文教学与思维训练相结合、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与语文基本能力训练相结合、语文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结合。二、语思结合原则的依据:1.培养语文能力,首先要发展思维能力2.语文知识、能力和智力需要协调发展(知识:是客观世界的现象和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系统反映。智力:是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理特点的有机结合。能力:是指成功地完成一定活动的方法及其所必须

6、的心理特征,语文能力是听说读写活动。)3.语文教学要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三、语思结合原则的实施:1.利用思维特点和规律,优化语文教学过程2.遵循思维发展规律,培养思维品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3.培育创造性思维品质,增进语文创新能力四、语文双基教学的内容:语文基础知识:字音、字形、字义等文字基础知识,词汇、句法、修辞等语言基础知识,记叙、说明、议论等实用文的读写知识以及文学常识等。语文基本能力:听话能力、说话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五、语文双基的特点:稳定性、普遍性、迁移性。六、语文双基之间的关系1.两者的统一性2.两者的差异性七、语文双基教学的途径:1.要组织最优的读写听说训练过程2.要发

7、挥精讲多练的最优效能。八、文道统一原则的依据1.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大纲的规定,必须制定和贯彻本原则。2.根据教学客体-语文教材自身的特点决定的。3.根据教学主体-教师和学生的能动性的特点决定的。九、文道统一原则的实施:1.要树立正确的观点2.要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3.要运用适宜的方法。第五章语文教学过程与方法一、语文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一种双边活动,是教师以一定的语文知识武装学生、训练学生的语文技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建构学生完美人格品质,从而实现语文教育目的的过程。二、语文教学的基本过程:感知性教段2.理解性教段3.实践性教段.三、语文教学过程的优化

8、:1.语文教学指导思想优化-确立优化意识2.语文教学结构体系优化-制定优化程序3.语文教学方案、手段、方法优化4.语文教学双方和谐默契-实现优化的保证。四、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手段和方式的总称。五、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1.教学方法的依存性:依存于教学理论,依存于教学环境2.教学方法的二重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单一性和综合性,适应性和局限性。六、语文教学的常用方法1.阅读法:朗读、默读、2.讲授法:讲述、评点、串讲、复述、讲评。3.议论法:提问、谈话、讨论。4.练习法。七、运用教学方法的原则1.启发性原则2.创造性原则八、选用教学方法的依据1.依据教

9、学原则2.依据教学目标3.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4.依据学生的学习可能性5.依据教师的特点第六章语文教学媒体一、语文教学媒体的特点1.直观2.形象3.活泼4.多样(符号特征、空间特征、时间特征、运动特征)二、语文教学媒体的作用:1.激趣2.启智3.快捷4.高效三、平面型教具的运用1.卡片2.表格3.挂图四、立体型教具的运用:1.实物2.标本3.模型五、视觉型媒体的运用:1.幻灯机2.投影器六。、听觉型媒体的运用:1.录音机2.广播七、视听型媒体的运用;1.电视录像2.电影八、综合型媒体的运用:语言实验室2.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3.多媒体运用。第七章语文学法指导一、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1.掌握语文教学

10、的运动方向,设计和决定语文教学的内容步骤、方法方式2.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自觉地学好语文3.正确指引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发展智力,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4.教会学生学习,使他们懂得运用汉语言文字这一工具去获取和传递信息的方法,从而发展自己,为社会做贡献。二、学生的主导地位;1.听从教师的知道,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主动、自觉地学好语文2.充分、合理利用课内外时间,掌握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发展智力,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3.掌握语文这一工具,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确立语文学习主体观的意义1.有助于语文教师产生正确的教学行为2.有助于语文教学改革向正

11、确的方向发展3.有助于语文教学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大批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四、培养语文学习兴趣:1.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直接兴趣2.2增强语文教学的目的性、思辨性,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自觉兴趣3.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他们的多种兴趣,培植厚实长远的语文学习兴趣。五、强化语文学习动机:1.确定远大的奋斗目标,树立长期性学习动机。2.明确自己的需要所在,增强阶段性学习动机3.讲清课文的具体要求,强化近景性学习动机4.帮助学生正确地归因,引导期望性学习动机。5.不断提供成功的机会,满足成就性学习动机6.努力提高教学艺术,激发直接性学习动机。六、优化语文学

12、习结果的指导1.知识迁移理论的指导2.自学能力的培养七、知识迁移理论的指导1.要注意学习内容相同因素的迁移2.要注意学习策略的概括迁移3.要注意事理关系的迁移4.要注意不同学科领域知识的渗透、联系及其相互迁移5.要注意防止负迁移。八、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意义1.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适应于现代教学发展的需要3.适合于培养新型创造型人才的成长。九、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目标1.“自觉地获取知识的心理状态2.“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获得基本的学习技能3.提高自学能力,为将来的自学打下基础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原则:1.群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内在潜力2.指导学法

13、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相结合,树立教学整体观。3.严格要求与因势利导、从实际出发相结合,注重指导效果。十一、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阐明意义,反复教育2.严格要求,因材施教3.点滴积累,持之以恒4.示范点拨,表扬激励。第八章阅读教学一、阅读的本质特点:1.阅读时吸收,是从书面语言符号中提取信息的学习活动过程2.阅读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心智活动3.阅读是一种复杂的语言技能活动,它是一系列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4.阅读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活动。二、阅读教学的作用:1.训练阅读技术,培养阅读能力。2.学习规范化的语言,提高表达能力。3.丰富文化知识,发展认识能力。4.发展智力,培养创造能力。5.陶冶

14、情操,养成优良的思想品德。三、阅读能力的构成1.认读2.理解3.鉴赏4.活用四、阅读教学过程设计的原则1.整体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创造性原则五、阅读教学过程设计的措施:1.综合设计教学目标2.编制合理的教学内容3.选择多样化的教学形式4.优化教学方法5.高效评估教学效果六、阅读教学方法1.导读法:指导自读、认真教读、注重练习和复习2.设疑教学法:精心设疑、引导质疑、指导解疑3.情景教学法:设置情境,激发情感;表情朗读,激情讲述;注重训练,照顾全面。七、记叙文教学:1.理清作者思路,把握篇章结(1.明确要素,抓住线索。2.了解结构类型,研究层次段落3.分析结构因素,学习谋篇布局。)2.掌握文

15、章精髓,揭示深刻主题。3.探讨表达方式,提高读写能力。4.领会遣词造句,品味语言特点。八,说明文教学:1.理清说明顺序,掌握结构特色2.抓住事物特征,领会文章内容3.研究说明方法,学习写作技巧。4.分析语言特点,提高表达能力。(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严密,简洁、明晰,生动、形象)九、议论文教学:1.明确论点、论据,理解思想内容2.研究结构方式,把握论证的逻辑性3.探讨论证方法,体会写作技巧。4.掌握语言特点,做到学以致用。十、散文教学:1.散文的主体特征分析(主体情感的真实性,主体情感的深层性)2.散文的品类及其教学要点(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3.散文的线索构成方式分析(一是以

16、序为线,即以时空的转换、人物的活动或事情发展变化的先后顺序为线索。二是以物为线,即以某种特定的事物作为全文的线索。三以情为线,即以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来穿引整篇文章。)4.散文的意境构成形式分析。(一是横向式的画面组合营购,二是纵向式的画面组合营构)十一、小说教学:1.引导学生分析情节结构(1.了解情节表现的特征:适应性、灵活性。2.弄清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开端、发展、高潮、结局3.弄清情节发展的线索:单线、复线4.弄清构成情节的各个场面)2.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1.刻画人物手段的多样化特点分析2.主次人物关系的分析人物描写手法的分析: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3.引导学生分析

17、环境描写4.引导学生分析叙述视角(观察性叙述视角、参与性叙述视角、全脂性叙述视角)十二、诗歌教学:1.把握诗歌的抒情特征:抒情性和典型性2.探究诗歌的意境创造(诗镜的构成因素分析,诗镜的形象特征分析)3.品鉴诗歌的艺术语言(1.引导学生分析富有表现力的关键词语2.引导学生分析诗的语言结构:词类活用,词序变换,句子成分的省略与压缩,品味诗的语言形式美和音乐美)十二、戏剧教学1.弄清戏剧的种类(体裁悲剧,喜剧和正剧;表现手法:话剧,歌剧,舞剧,诗剧和戏曲)2.把握戏剧的特征(1.演出性特征2.集中性特征3.剧场性特征)十三、文言文教学1.帮助学生弄通文章的字词句2.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内容和写法十四

18、、文言文教学的常用方法:串讲、评点、练习。第九章作文教学一,作文教学的地位1.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作文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3.时代的发展,社会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二,作文教学的功能:1.提高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2.训练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3.培养学生言语的准确表达和创新能力三,作文教学的要求: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兴趣、态度、习惯;适当掌握有关的作文知识,培养实事求是,有的放矢、言之有物的好文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四,作文教学过程:1.写前指导(1.写前观察、选用材料2.明确目标,激发写作激情3.帮助审题、

19、构思、立意)2.写中指导3.写后批改4.总结讲评(要求:1.要有明确的中心2.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3.要重视学生的创造性因素。讲评方式:综合讲评2.佳作讲评3.专题讲评4对比讲评)五,作文训练的方式1.观察训练2.仿写训练(意译、缩写、扩写、续写、改写、模拟)3.口头作文训练4.书面作文训练(1.命题作文或自由命题作文2.实践作文或情境作文3.整理资料式作文)第十章口语交际训练一口语交际训练的地位和作用:1.能够促进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提高人的整体素质2.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人才的重要手段。3.能够强化思维发展,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4.有利于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增强基础

20、学力二,听话的基本能力1.语言的感知力(1.辨析听音、定向听音、同步听音)2.语义的理解力3.语言的品评力4.语感的审美力三。、听话能力训练的要求1.专心静听2.带情倾听3.积极反馈4.宽容聆听5.释读体态语四、听话训练的方式方法:1.听述式语境:记忆性听述、概括性听说、推测性听说2.听写式语境:3.听问式语境:辨析性听问、分析性听问、分解式听问、阶梯式听问。4.交往式语境5.欣赏式语境。五说话能力的构成:1.内部语言组织能力2.语言编码生成能力3.外部语言表现能力六、说话能力训练的要求1.语言规范,正确表达,2.逻辑严密,思路清晰3.通俗形象,简洁明快4.委婉得体,情理相容5.富于激情,注意

21、体态语七、说话训练的组织形式1.诵读式说话语境2.交流式说话语境3.叙述式说话语境4.论辩式说话语境5.说演式说话语境第十一章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一,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意义:1.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规律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和学习兴趣3.提高语文学习的科学化进程和语文素质二、 语文基础知识的主要内容:1.汉语知识(1.语法知识2.修辞知识3.古代汉语知识)2.文体读写知识3.文学常识(文学史常识、文艺理论常识)三、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特点1.独特的学科地位2.分散的教学形式3.科学的应用价值四、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原则:精要、好懂和有用。五、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方法:1

22、.分析法2.比较法3.讲练法4.图表法5.勾连法6.归纳法六、 教学语文基础知识应注意的事项1.处理好各类语文知识的内在联系2.密切联系课文3.密切联系生活、学习实际4.讲求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5.加强直观教学。第十二章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一, 语文学科德育的依据:1.教学的教育性要求2.语文学科固有的属性3.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二, 语文学科德育的特点:1.相涵性2.随机性3.情理性4.潜隐性三, 语文学科中进行思想德育的内容1.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素质(爱国主义思想素质、科学思想教育、共产主义理想教育)2.培养学生优良的政治素质(a通过无产阶级革命传统教育,确立学生无产阶级政治方向

23、b通过对资本主义反动腐朽本质的揭露,坚定学生的无产阶级政治立场,c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使学生把握无产阶级的政治观点)3.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素质(国民公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家庭道德教育)4.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品质(坚强的意志,创新的意识,务实的精神,乐观的情绪)四, 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1.情感熏陶法(a通过课文的意境分析,以镜育情b深入开掘课文义理,以理育情c重视情绪渲染,以情育情)2.艺术形象分析法3.语言文字品评法(抓住富有褒贬感情色彩的语言,抓住意蕴丰富的语言,抓住议论、抒情的语言)4.引申教育法5.多种媒体辅助法第十三章语文教学中的智力开发一语文教学中智力开发的

24、意义:1.开发智力是为了适应科技迅猛发展的社会现实2.开发智力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二语文教学中智力开发的内容和途径:1.培养观察力2.培养记忆力(a要有明确的记忆目的和任务b要重视记忆内容的选择和理解c要指导记忆的方法提高记忆效果:综合记忆法、尝试回忆法、多感官记忆法)3.培养想象力(a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再造想象b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创造想象C培养想象的良好心理品质和指导想象的方法)4.培养思维力(a掌握思维方法:分析和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b剖析文章的思路c创设问题情境d鼓励质疑问难)三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意义1.创造力培养是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2.创造力培养是时代的需要四培养创造力的途径:

25、1.重视文化知识积累2.促进大脑两半球的和谐发展3.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4.培养创造性心理品质第十四章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一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特点:1.形象性2.情感性3.愉悦性二、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容1.语文教材内容美2.语文教学过程和方法的形式美3.语文教育实现美的创造三,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过程和方法:1.感知美(a美感的特征是直观性b指导学生感知美)2.指导学生理解美(a培养正确的审美观b调动原有的审美经验c激活情感体验d克服概念化弊病)3.指导学生鉴赏美(a驱遣想象b指导再现形象)4.指导学生创造美(a在阅读教学中奠定创造美的基础b在表达训练中培养创造美的能力)5.语文美育的原则

26、(a坚持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的统一b坚持共鸣和观赏的统一c坚持审美个性和审美共性的统一)第十五章语文教学方案设计一语文教学方案设计:是指语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和原则,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选用教学媒体,对语文教学活动制定的实施方案。二语文教学设计的意义:1.语文教学设计是实施语文教学的工作蓝图2.语文教学设计是语文教师进修的重要途径3.语文教学设计是促进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手段三语文教学设计的要求:1讲求科学性,符合理论法则2.讲求艺术性,富有教学情趣3.讲求实用性,提高教学效益四编写教案:1.备课(1.确定教学目的2.钻研教材内容3.了解学生实际4.安排教学程序5.选

27、择教学方法6.选择教学媒体7.编制反馈练习)2.设计课型(阅读课、作文课、听说课)3.设计导语(1.解题式导语2.过渡式导语3.悬念式导语4.情景式导语5.趣味式导语6.激情式导语)4.设计提问(启发式、疏导式、质疑式、探究式)5.设计结尾(归纳总结、首尾照应、画龙点睛、比较拓展)6.设计板书(1.结构型综合式板书2.词语型归纳式板书3.线索型回环式板书4.填空型表格式板书)7.教案的编写(1.课题计划2.课时计划3.教后记)第十六章语文复习与考评一语文复习的意义:1.语文复习是巩固、强化知识的重要手段2.语文复习是促进所学知识形成系统化、网络化结构的重要策略3.语文复习是语文知识和技能迁移的

28、重要保证二语文复习的类型和方法:1.平时复习、单元复习和阶段复习2.学段总复习(1.抓纲务本。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2.加强动态语言训练,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水平3.加强综合训练,提高分析和表达能力4.加强速度训练,提高直觉思维能力)三学生语文学习考评的意义:1.测定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2.为学生家长提供反馈信息3.为社会提供人才录用资料四学生语文学习考评的要求:1.具有明确的目标性,注重评估的客观性,体现语文教育的整体性2.考评手段应该力求科学化(1.单项评估与综合评估相结合2.静态评估与动态评估相结合3.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五,不同目标的测试:1.随时测试2.阶段测试3.水平

29、测试4.选拔测试六不同内容的测试:1.综合测试2.单项测试七不同主持者的测试1.他测2.自测八不同形式的测试:1.口试2.笔试九语文测试的命题1.论文式试题2.客观性试题(1.选择题2.填空题3.判断题4.连接题5.排列题6.归类题7.复位题8.标记题9.填表题10图示题)十语文试题的要求1.效度2.信度3.难度4.区分度十一语文教师工作考评的意义:1.鉴定教师的语文教学效果2.检验学校的语文教学管理水平3.为语文教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十二语文教师工作考评的内容1.教师素质考评2.语文教学工作过程的考评(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方法、工作态度)3.语文教学工作效果的考评(教育和教学效果、社会效果

30、)十三语文教师工作考评的途径:1.自我评估2.学生评估3.同行评估4.领导评估十四语文教师工作考评的程序1.明确评估的具体目标,确定评估指标2.认真组织考评的实施(a教学工作数量方面的数据搜集和评定b教学工作质量方面的数据搜集和评定c作出综合评估结论。)第十七章语文课外实施活动指导一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特点和1.活动内容的丰富性2.组织形式的多样性3.教育功能的全面性二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意义1.促进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2.是培育语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3.有利于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4.为丰富精神生活、推进素质教育提供广阔的天地三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指导1.课外阅读活动指导(

31、1指导学生选好读物2.指导课外阅读的形式:结合课文教学进行、每周安排固定课时指导、开设选修课、组织课外阅读兴趣小组3.指导课外阅读方法:指导精读、指导速度、指导写读书笔记、及时检查评比课外阅读的成绩)2.课外写作活动指导(1.观察日记2.课外练笔3.编写刊物4.写作竞赛)3.课外听说活动指导(朗诵会、演说会、故事会、辩论会)四家庭语文实践活动指导:1.希望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修养2.希望家长购置一些有利于开展语文活动的资料和器材3.希望家长让孩子参加语言实践活动五社会语文实践活动指导1.要充分认识社会语文教学的意义2.要大力优化社会语文教学的环境3.要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语文教学活动六语文课

32、外实践活动指导的原则1.寓教于乐2.学生活动与教师辅导相结合3.校内外相结合七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指导的步骤1.认真制订计划2.建立组织3.深入进行临场指导4.做好总结评比工作八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应重视的几个问题:1.更新观念2.提高教师的素质3.加强科学研究第十八章语文教师一语文教师工作的意义1语文教师的职责任重道远2.语文教师工作虽苦犹乐3.语文教师的地位日益提高二、语文教师工作的作用1.语文教师的传道作用2.语文教师的授业作用3.语文教师的解惑作用三语文教师的素质1.思想政治素质2.专业文化素质3.语文教学能力素质四思想政治素质1.要端正教育方向,忠诚教育事业2.要关爱学生,教学相长3.要举止文明,为人师表五专业文化素质1.语文知识素质2.教育理论素质3.科学文化素质六语文教学能力素质1.语文能力素质(1.阅读能力素质2.写作能力素质3.听说能力素质4.说话能力素质)2.教学能力素质(1.教材处理能力2.教学设计能力3.教学方法的选用能力4.组织教学的能力5.教学评改能力6.教学研究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其他教案课件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