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编号:2021 年 9 月施工图设计工程设计甲级资质 证书编号:A142001757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共一册 第一册)(版次:A版)W-19-05-11排水工程设计说明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1.本工程为精工东一路(原新兴 30 路)(天工南三路天工南四路)雨水干管项目,本项目设计雨水干管起点接在建新兴 30 路 d2000 雨水管道、在建天工南三路 d1000 雨水管道,设计终点排入现状清水河,同时对天工南四路的雨水进行转输。本次雨水干管项目包括新建 d2000 雨水管道582 米、新建 2.8m1.7m 雨水方沟 133 米及相关检查井等附属构筑物的建
2、设。污水管道:按照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规划建设国土局2018年第11次规划业务办公会纪要,本次设计的精工东一路(天工南三路-天工南四路)规划有污水管道,考虑到本次先行实施雨水管道以解决片区雨水排放问题,道路及其他配套市政设施此次暂不实施。雨水管道:本次根据片区雨水规划并结合现状已实施的雨水排放系统,精工东一路(天工南三路-天工南四路)雨水管道按照给定的断面进行管位设置,同时因道路不予实施,雨水篦子待后期道路建设时再同步完善,同时结合到现状地貌较高,若同步实施雨水支管,其开挖土方量很大,经济造价偏高,考虑到地块两侧目前并无雨水排放需求,雨水支管可再道路实施期间同步再设施,本次仅实施雨水干管。设
3、计雨水干管起点接在建新兴 30 路 d2000 雨水管道、在建天工南三路 d1000雨水管道,终点接现状清水河,同时对天工南四路的雨水进行转输。2.管线设计桩号与道路中线桩号一致。3.设计依据及参考资料1)测量资料:实测 1:500 地形图;2)本项目已审定的初步设计文件3)直管区 2017 年项目(南部组团南边界道路等 10 个项目)新兴 30 路(天工南三路-天工南四路)雨水管道岩 土 工 程 勘 察 报 告(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2021 年 5 月 16日)4)四川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意向用地意见函5)(四川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市政工程规划条件通知书)市政设【2021】第
4、023 号6)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GB51222-2017);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 年版);8)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9)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10)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1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12)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1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14)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1-2008);15)城市排水工程
5、规划规范GB50318-201716)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 年版);17)四川省建设厅关于禁止在市政和住宅小区建设工程中使用砖砌筑检查井的通知川建科发(2007)416 号18)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球墨铸铁可调试防沉降检查井盖 DB510100/T203-201619)四川省高分子复合材料检查井盖、水篦技术规程(DB51/T5057-2016)20)四川省城市排水管理条例21)成都地区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范DB51/T5072-20114.沿线地质简况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回填块石层(Q4)、耕土(Q4)、第四系上更新统冰水沉积层(Q3fgl)、下伏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
6、)。现详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Q4)-1 回填块石(Q4ml):棕红色;主要由附近道路施工回填产生的块石(硬杂质)和部分粘性土组成,为新近填土,回填时间小于 1 年,欠固结;以松散为主,孔隙率大,稍湿。块石以中等风化的泥岩及泥质砂岩为主,粒径主要为 100mm400mm(最大粒径约为 1200mm),其含量为 50%60%,不宜钻进,漏浆明显,钻进时先进行泥浆护壁,随后跟管钻进。层厚:1.8011.50m。-2 耕土(Q4pd):杂色,结构松散,稍湿,欠固结,可塑,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含植物根系、仅在个别孔有民房拆迁砼块。为防止孔口塌孔影响下伏地层钻进,钻进时先进行泥浆护壁,随后跟管钻进。
7、层厚:0.401.60m。(2)第四系上更新统冰水沉积层(Q3gl)-1 粉质黏土(软塑)(Q3fgl):灰黄色,软塑,湿,含铁、锰质氧化物及其斑痕,仅在部分地段揭示。野外钻探时先进行泥浆护壁,随后跟管钻进。层厚:0.604.40m。-2 粉质黏土(可塑)(Q3fgl):灰黄色,可塑,含铁、锰质氧化物及其斑痕,仅在部分地段揭示。野外钻探时先进行泥浆护壁,随后跟管钻进。层厚:0.704.40m。淤泥质粉质黏土(Q3fgl):灰黑色,软塑为主,局部可塑,湿,干强度较高,略有腥臭味,主要在藕塘处揭露。野外钻探时先进行泥浆护壁,随后跟管钻进。层厚:0.904.80m。黏土(Q3fgl):褐黄色为主,硬
8、塑,稍湿。含少量铁锰质氧化物及钙质结核,填充有灰白色高岭土条带。场地内局部地段均有分布。野外钻进时先进行泥浆护壁,随后跟管钻进。层厚:0.804.20m。卵石(Q3fgl):褐黄色,稍湿,松散。卵石成份以岩浆岩为主,少量为变质岩和沉积岩;以强风化为主,少量全风化。卵石磨圆度较好,呈圆形亚圆形,粒径一般 510cm,最大超过 15cm,卵石含量约 50%55%,被粘性土充填,颗粒交错排列,大部分接触。野外钻进时先进行泥浆护壁,随后跟管钻进。厚度为 0.804.10m。(3)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基岩层泥岩:褐红色为主,局部夹灰色条带。泥质结构,块状构造。上部裂隙较发育,部分裂隙中充填黑色氧化
9、物膜层。可见灰白色矿物(石膏)斑点、团块及其条带等。胶结状态普遍以泥质胶结为主。本场地的岩层因差异化风化,强风化泥岩和中等风化泥岩有互层现象。场地附近无明显中风化露头,未能测得基岩产状,根据该地段区域地质资料显示,本区域基岩产状为 30525525。据其风化程度可划分为:-1 强风化泥岩:主要矿物成分为黏土矿物,泥质结构,薄层状构造。风化裂隙发育,结构面不清晰,岩体完整程度为破碎,呈碎块状,手捏易碎。锤击声哑,无回弹,有凹痕,浸水后可掰开,层厚:0.503.40m。属极软岩。RQD 约为 4055。-2 中等风化泥岩:主要矿物成分为黏土矿物,泥质结构,薄层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一般发育,岩芯较
10、破碎,呈短柱状或长柱状,部分岩石被节理、裂隙分割,呈块状。裂隙中充填少量风化物。局部地段岩芯为破碎,沿水平结构面夹薄层强风化泥岩。锤击声不清脆,无回弹,较易击碎,浸水后指甲可刻出印痕。层厚:1.107.40m。RQD 约为 5570。泥质砂岩:紫红色,以石英、长石为主,含黏土矿物,部分区域夹薄层砂质泥岩,本区域基岩产状为 3053556。根据其风化程度,划分为三个亚层:-1 全风化泥质砂岩:灰黄色,局部灰白色,全风化,原岩已完全风化,岩芯呈细砂状,局部夹有强风化碎块,层厚:0.602.20m。-2 强风化泥质砂岩:褐黄色或灰白色,主要矿物成份石英、石英及黏土矿物等,薄层状构造,裂隙发育,泥质胶
11、结,呈块柱状,易破碎,场地大部分地段分布,层厚:0.606.40m。RQD 约为5065。(5)-3 中等风化泥质砂岩:褐黄色或灰白色,主要矿物成份石英、石英及黏土矿物等,厚层状构造,局部裂隙发育,泥质胶结,含少量钙质,胶结较密实,呈中柱状,较完整,场地大部分地段分布。RQD 约为 6585。本次未揭穿。(6)场地内回填块石土不能作为拟建管道基础持力层,粉质黏土不能作为拟建管道基础持力层,黏土可作为拟建管道基础持力层,强风化泥岩可作拟建管道基础持力层,中风化泥岩为不可压缩层,是良好地基持力层及下卧层,可作为拟建管道基础持力,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侵蚀浅丘地貌,地势起伏较大,无断层、滑坡等不良地质作
12、用和地质灾害现象。从区域地质方面评价,本工程场地稳定性良好,适宜该工程建设。同时顶管施工应结合地质勘察报告中提出的软土对顶管施工的影响、回填块石土对顶管施工的影响、黏土对顶管施工的影响、地下水对顶管施工的影响等提出的相关要求进行顶管施工。5.地下水情况根据本次勘察资料、临近场地资料结合现场钻探显示,本场地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上层滞水埋藏较浅,主要赋存于上部填土及黏土层中,其水量变化受季节影响,丰水期水量增加,枯水期水量减少。水量一般较小,水位无规律,无统一的自由水面,主要受地表水及大气降水补给,通过地表蒸发或地下径流等方式排泄。本次勘察时,仅在部分钻孔中有揭露,水位埋深0.40.
13、6m,水位变幅可达 3.05.0m。本次勘察时在场地内并未测得基岩裂隙水水位。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下部岩石中,主要受邻区地下水侧向补给及上部潜水下渗补给,水量主要受裂隙发育程度、连通性及隙面充填特征等因素的控制。根据临近场地基坑及边坡开挖后的观测情况和收集资料,本工程场地内基岩裂隙水位埋深一般介于 15.018.0m,根据周边场区经验,历年变幅约 1.01.5m。整体而言,本工程场地内上层滞水水量较丰富,埋藏深度较浅,对管道施工影响较大。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沟槽开挖的情况编制排水专项方案,同时顶管施工可采取管井抽排排除基坑积水,顶管之前做好井点降水的措施。6.初步设计审查专家意见执行情况(1)在设
14、计说明中应补充雨水管道排放出路清水河的现状情况介绍,分析雨水排放出路是否具备排放条件,确保雨水排放安全。回复:已在设计说明中增加对现状清水河现状情况得描述,如河道宽度、河道水位等相关水力参数。(2)核实设计说明中顶管接头类型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回复:已重新完善顶管接头类型的相关描述和接头做法要求。二、抗震设计二、抗震设计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2016 年版)附录 A 中表 A.0.23 知,成都市天府新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0g,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根据表5.1.4-2 特征周期值知,本场地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 0.45
15、s。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表 C 内容的划分,拟建场地位于成都市天府新区新兴镇,II 类场地峰值加速度为 0.10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45s。拟建场地为对建筑抗震一般地段,本工程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构筑物抗震等级为 2 级。本次设计的柔性接口管道采用的橡胶密封圈应满足 JC/T946-2005 标准要求。埋地圆形钢筋混凝土管道采用预制平口接头管时,应对该段管道做钢筋混凝土满包,纵向钢筋的总配筋率不宜小于。.3%;并应沿线加密设置变形缝(构造同 3 款要求),缝距一般不宜大于10 m,同时本次对软弱土基、液化土进行换填处理。三、设计标准三、设计标准1.雨水管
16、道:按满流设计,采用成都市市最新暴雨强度公式,设计重现期 P=5 年,综合径流系数=0.65,地面集水时间 t110 分钟。2.构筑物安全等级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环境类别为二 b 类,设计使用年限 50 年。四、管材、基础及管道接口四、管材、基础及管道接口1.管顶覆土小于 1.0m,采用 II 级钢筋混凝土平口管或企口管,360 度混凝土满包基础。32.管顶覆土 1.0mH7.0m 时,采用钢筋混凝土承插管(GB/T11836-2009)或企口管,设计计算基础支承角 2a=150,180 度砂石基础,作法见国标图集 06MS201-1-11。管顶覆土 1.0mH4.5m时采用 II 级
17、管,管顶覆土 4.5mH47m 时采用级管。3.顶管段采用钢筋混凝土顶管专用管道。4.本次雨水管道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采用钢筋混凝土 II 级承插管(GB/T11836-2009),180砂石基础,作法见国标图集 06MS201-1 第 11 页。采用混凝土基础的管道,每隔 2025m 设现浇混凝土套环柔性接口。360 度混凝土满包基础作法见详图,其柔性接口处混凝土基础分缝,缝内填 2cm 厚沥青木板。180 度混凝土基础作法见国标图集 06MS201-1-3537。5.钢筋混凝土管道采用承插式橡胶圈密封接口,柔性接口管道采用的橡胶密封圈应满足JC/T946-2005 标准要求。顶管段采取
18、钢丝网抹带的方式进行连接,接口在顶进前先用粘得牢胶水将遇水膨胀止水圈粘贴在钢筋混凝土管口上,止水圈应于管厚度中间偏外放置,使顶紧后管里缝有2-3cm 的深度,利用预机顶力将其压实,管里缝再用水泥砂浆勾缝填充密实,纯水泥浆抹内带压光,防止渗水。为防止顶进过程中错口,两侧接口处安装钢内胀圈固定。同时防止顶管导致周围土体松动,在管壁外侧安装设置钻有蜂窝状小坑的压浆管(d50mm 钢管),以便管道顶进完成后对土体与管道之间空隙压浆,使顶进管道与周围土体密实无空隙,防止管顶土层沉降。6.管道基础应置于密实的未扰动的原状土层上,要求地基承载力0.12MPa。管道应采用 180砂石基础。对一般土质,应在管底
19、以下原状土地基或经回填夯实的地基上铺设一层厚度为 100mm 的中粗砂基础层;当地基土质较差时,可采用铺垫厚度不小于 200mm 的沙砾基础层,也可分二层铺设,下层用粒径为 5-32mm 的碎石,厚度 100-150mm,上层中粗砂,厚度不小于 50mm。基础密实度应95%。对软土地基,当地基承载力小于设计要求或由于施工降水等原因,地基原状土被扰动面影响地基承载能力时,必须先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在达到规定的地基承载能力后,再铺设中粗砂基础层。7.沟槽在填方地段或沟槽超挖的,管道基础以下必须分层夯实回填,密实度不小于 95%。填方路段管沟开挖采取反开挖的作业方式进行,开挖高度为先填到管顶 0.5
20、m 后再进行开挖作业。8.当雨水支管与其他主管间垂直净距小于 0.2m 时,对交叉处的排水主管采用 C15 混凝土包封,详见管线交叉加固图。9.同槽施工处理:当管道地基有不足 1/3 宽度位于回填区域时,该部分管基以下 0.6m 厚用砂卵石加强。当雨水管道地基有超过 1/3 宽度位于回填区域时,先将原状土部分超挖 0.6m 深予以扰动,再统一用砂卵石加强。7.管道接方沟处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孔口加固,同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伸缩缝的设置,防止不均匀沉降。五、沟槽开挖及回填五、沟槽开挖及回填1.沟槽开挖前,应对拟开挖场地地下管线及其他构筑物的情况进行调查,以避免施工对其他市政设施及地下管道的破坏。2.
21、排水管道(渠)沟槽开挖应满足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通常情况下,当采用砂石基础时,基坑宽度按照国标 06MS201-1 执行,沟槽宽度为 D+2t+2a;当采用砼基础时,基坑宽度按 GB50268-2008 执行,沟槽宽度为 D1+2(b1+b2+b3);对条件特殊的管段,沟槽宽度及开挖边坡由施工方案确定。3.管道采用开槽法施工时,当土(石)方用机械开挖时应保留 0.2m 应用人工清槽,不得超挖,如果超挖应进行地基处理。有地下水时应进行施工降水以保证干槽施工。沟槽开挖的宽度、边坡坡度、分层开挖每层深度应根据施工规范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边坡高度大于 5.
22、0m 地段基坑支护工程应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4.人工挖槽时确保堆土安全,堆土高度不宜超过 1.5m,且距槽口边缘不宜小于 0.8m,地面堆积荷载不得大于 10KN/。开槽达到设计标高后,应及时会同有关方进行验槽。验槽后应及时组织施工进行回填确保沟槽施工安全,避免坍塌。5.沟槽回填土采用符合回填要求的土(严禁采用杂填土),最大粒径不大于 50mm。回填时须分层夯实,管道两侧要同时进行,均匀上升,不得一边超载而另一边空载。其它未尽事宜,详见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的相关内容。6.基坑开挖深度大于 5 米时应按照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相关要
23、求编制专项深基坑施工方案,同时开挖的边坡坡率、开挖采取的支护方式进行详细论证。7.沟槽回填压实系数按国标 06MS201-1总说明之 6.12 条执行,并应满足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管道基础中在接口连接部位的凹槽,宜在敷设管道时随敷随挖。凹槽长宽深度按接口尺寸确定。8.d300 雨水口接入管沟槽与道路基层重合部分按道路要求加强,其余部分采用砂卵石回填。9.闭水试验管道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的有关要求作闭水试验。10.基坑监测本项目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施工过程中应对相关深基坑进行监测。(一)监测项目选择:全线基坑
24、顶应监测顶部水平位移、顶部竖向位移、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道路沉降。管井降水段需监测地下水位。(二)监测点布置:放坡开挖基坑顶部水平位移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 20m,基坑周边有建筑物的部位、基坑各边中部和地质条件较差的部位应设计监测点。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间距 40m,地下水位监测点间距 40m。(三)监测频率:(1)基坑向下开挖期间,监测不应少于每天一次,直至开挖停止后连续三天的监测数值稳定;(2)当地面、支护结构或周边建筑物出现裂缝、沉降,遇到降雨、降雪、气温骤变,基坑出现异常的渗水或漏水,坑外地面荷载增加等各种环境条件变化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进行连续监测,直至连续三天的监测数值稳定;(3)当
25、位移速录大于前次监测的位移速率时,则应进行连续监测;(4)在监测数值稳定期间,应根据水平位移稳定值的大小及工程实际情况定期进行监测。(5)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提高监测频率:.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4.监测数据变化量较大或者速率加快;.存在勘察中未发现的不良地质条件;.超深、超长开挖或未及时加撑等未按设计施工;.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支护结构出现开裂;周边地面出现突然较大沉降或严重开裂;.邻近的建(构)筑物出现突然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开裂;基坑底部、坡体或支护结构出现管涌、渗漏或流砂等现象;11基坑工程发生事故后
26、重新组织施工;12出现其他影响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异常情况。(四)监测预警: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进行危险报警,并应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中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1)支护结构位移达到设计规定的位移限值(2)支护结构位移速率增长且不收敛(3)支护结构构件的内力超过其设计值(4)基坑周边建筑物、道路、地面沉降达到设计规定的沉降、倾斜限值;基坑周边建筑物、道路、地面开裂。(5)支护结构构件出现影响整体结构安全性的损坏(6)基坑出现局部坍塌(7)开挖面出现隆起现象(8)基坑出现流土、管涌现象。(9)基坑及支护结构监测报警值如下表所示:表 基坑及支护结构监测报警值监测项目支护结构类型基坑类
27、别一级二级三级累 计 值(mm)变 化 速 率(m/d)累 计 值(mm)变 化 速 率(mm/d)累 计 值(mm)变 化 速 率(mm/d)排 桩 或 边坡 顶 部 水平位移放坡、土钉墙35550157020排 桩 或 边坡 顶 部 竖向位移放坡、土钉墙4055087010达到上述报警值时应报警并分析原因以决定及时采取加固、补强措施。具体的监测方案应由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提供,并进行监测。(五)应急措施:在基坑开挖及使用过程中,出现监测预警时,可采用基坑外卸土及加快底板混凝土浇筑速度等方法处理,必要时在坡脚打钢板桩、回填或采用坑内沙包回压。并及时通知设计等相关单位,以便采取相应加强措施。(六)
28、委托的第三方监测应严格按规范执行,监理方应进行旁站,确保监测数据真实有效,遇有特殊情况,如连降暴雨、地下水管破裂等,应加密监控量测频率,必要时增加量测内容。(七)基坑开挖及施工期间施工方应每天巡视,监视裂缝的形成与发展情况,并形成巡视报告及时上报监理、业主和设计单位,使基坑处于受控状态,并做好施工紧急预案。(八)基坑监测的内容应按周报、月报的方式提交给业主、监理、设计和施工各方,其内容应包含时程变位曲线、工程评价等。(九)监控量测是信息化施工的必要手段,在施工组织管理上应有必要的措施,使信息化施工真正落到实处,确保施工安全。六、构筑物六、构筑物(1)混凝土检查井要求混凝土面浇筑平整,不再抹面。
29、也可采用预制装配式钢筋砼或砼模块式检查井,做法见国标图集20S515。位于车行道下的检查井井周100cm范围内采用5%水稳加强,自井底至加强井圈下。井室周围的回填,应与管道沟槽的回填同时进行;当不便同时进行时,应留台阶形接茬;井室周围回填压实时应沿井室中心对称进行,且不得漏夯;回填材料压实后应与井壁紧贴。当井内有支管接入管顶与管顶的落差h1.2m时应设竖槽式跌水井,采用06MS201-3国标图集。当井内有支管接入管顶与管顶的落差0.5h1.2m时可用C30混凝土垫层加固,厚20cm,以防冲刷。(2)所有排水检查井需安装防坠网,具体详见防坠网大样图。(3)本次设计位于行车道内的检查井井盖采用球墨
30、铸铁五防检查井井盖,相关要求如下:位于道路车行道下的井盖井座,应采用新型“五防”球墨铸铁材料,井圈和井盖应有防盗、防坠落、防位移、防噪音、防跳和易开启装置,车行道承载等级采用 D400(符合DB510100/T203要求);井盖球化率应不小于80%,球化等级不低于三级;防震胶条应采用氯丁胶含量40%以上的硫化氯丁橡胶条,硬度上的,达到邵氏A级;采用倒梯形嵌入式安装槽;井盖采用隐藏式铰链进行防盗,铰链采用的是一次性装配,链部采用弹性销轴设计,能将销钉牢牢的顶在销轴孔内,使铰链整体不松动,保证机动车碾过时无震动响声发出;铰链轴和销采用新牌号为06Cr19Ni10的不锈钢,直径不小于14mm;弹簧臂
31、结构应使检查井盖具有较高的防盗、防冲击响、防跳等功能。检验弹簧的标准为:开启和闭合井盖,连续5次,是否可以在关闭状态不用专用撬棍无法打开,在闭合过程中又可以顺利用外力合上井盖。弹簧臂开关5次不变形,卡住位置达到3mm;井盖应标示建设单位名称、管线类型、承载等级、生产厂家名称、生产日期、采用标准、管线规格(仅给排水及再生水管标示,当上、下游管径变化时,标示上游管径)等;井框与井盖的接触面上,井框和井盖应采用机械加工,保证平整、光滑,井盖与井座的高度5差不得大于1.5mm;井盖与井座总间隙:D600mm时不大于3mm,其余不大于6mm;井盖开启角度应不小于120启,井盖用于容易产生易燃、易爆气体管
32、线时应设置透气孔;检查井盖的成套重量应符合四川省地方标准球墨铸铁可调式防沉降检查井盖(DB510100/T203)相关要求;(4)本次设计位于绿化带内的检查井井盖采用高分子检查井井盖,相关要求如下:禁止机动车驶入且上部无植草需求的绿地,井盖承载等级采用B125(符合DB51/T5057要求),检查井盖的面板厚度不应小于15mm;隐形井盖下方,井盖承载等级采用C250(符合DB51/T5057要求),井盖的面板厚度不应小于15mm;井盖表面应平整、光洁、无破损、无裂缝、色泽一致,表面应有凸起的防滑花纹,凸起高度应为3-5mm,标识应清晰;不饱和聚酯树脂应符合GB/T8237的规定,不饱和聚酯树脂
33、的使用重量不小于模塑料总重量的12%;玻璃纤维应符合JC/T896的规定,其使用重量不小于树脂重量的80%;原材料中不得使用砂或石粉等作为填充增强材料,不得使用再生料;绿化带及边坡范围检查井露出地面高度不大于5cm,井盖标示建设单位名称、管线类型、承载等级、生产厂家名称、生产日期、采用标准、管线规格(仅给排水及再生水管标示,当上、下游管径变化时,以上游管径为准)等,具体做法详见附图一、附图二;井盖用于容易产生易燃、易爆气体管线时,应设置透气孔;除上述规定外,其他要求应首先执行四川省地方标准四川省高分子复合材料检查井盖、水箅技术规程(DB51/T5057)相关要求,上述规范未明确之处,按聚合物基
34、复合材料检查井盖(CJ/T211)、国标 检查井盖(GB/T 23858)、国标图集 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相关要求执行。(5)设于车行道下的检查井井盖顶面与路面齐平,位于人行道下的井盖应预留安装外层井盖的空间,确保外层井盖安装后人行道面平整。设于绿化带下的检查井井盖顶面应高于地面0.20m。(6)本次设计的雨水排入现状的清水河,现状清水河为自然边坡,本次设计雨水下河口采用门字式管道出水口(浆砌块石或混凝土)。(7)本次设计的检查井预留了雨水联络管接入口,雨水口有效井深H1.0m。雨水口底部至雨水支管管底净距H=0.3m,雨水联络管的坡度为1%,施工时按照规划道路断面宽度
35、做好联络管接入的孔洞预留。七、海绵城市七、海绵城市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 号)文件,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扩大公共产品 有效投资,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本项目道路红线内的非机动车道设计体现了海绵城市的理念。结构层采用透水性混凝土+级配碎石。八八、施工验收、施工验收1.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及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1-2008)作施工验收。2.除雨水进水管外,雨水和污水管道要求带井作闭水试验。3.施工中各分项、分部及单项工
36、程均应采用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及时检查验收。上道工序、分部工程未按有关标准验收合格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或相关分部工程的施工。九九、施工注意事项、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放线本工程排水管道放线均按检查井坐标表严格放线,检查井坐标点为主线管道轴线投影与检查井横轴线交点。2.施工1)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本施工设计图及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等有关国家现行的施工规范进行施工。2)所有的材料、产品均应有出厂检验合格证书,进场应按相关程序进行进场检验。3)施工中发现问题,或设计资料之间、设计与现场情况之间有不符之处,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以会
37、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质监等部门共同研究处理,以确保工程质量。4)排水管道施工顺序应按先下游后上游原则进行,管道承口朝向施工前进方向。若因其它原因需要分段施工时,应加强内业工作,严格控制管底高程及管道设计坡度。5)若道路纵坡有变动,出现排水管道管顶覆土小于 1.0m 的情况,必须及时通知设计人员,进行处理。6)检查井面标高应根据实际路面标高合理调整,保证与完成后的路面齐平。当井面实际标高与设计标高有较大出入时,应及时通知设计人员进行复核。预留管管端用砖封堵,应做好隐蔽记录,以利支路接入。7)沟漕开挖中,应对适宜回填的土方分别堆放并采取保护措施,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借土回填。8)本工程上下游管线必须
38、顺接。设计要求在施工放线时首先复核上下游污水管道的各种参数(如:具体位置、管径、坡度、高程断面尺寸等等),若与设计不一致,应尽快与设计联系,共同协商处理。杜绝水排不出去的事故发生。9)施工每一道工序完毕后,须经现场监理、项目监理认定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施工中做好施工记录和资料整理,资料必须满足业主要求及国家规定。10)检查井收口方向为:向人行道方向收口。11)施工前应了解、探测清楚地下(地上)管线并准确落实拟建管网位置及高程,做好相应保护措施,避免施工时对其他既有管线产生破坏,并做好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工作。12)各种管道相交时,若垂直距离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管道需进行局部加强处理。
39、若本次设计管道与其余管线有交叉时应及时通知设计人员予以处理,一般管线交叉避让原则:6压力管让自流管;小管径管道让大管径管道;易弯管道让不易弯管道;临时管道让永久管道;工程量小的管道让工程量大的管道;新建管道让已建管道;检修量小、维修次数少的管道让检修量大、维修次数多的管道。13)管(渠)中心线应严格按标准横断面管位排列图放线定位。为避免截断管材,检查井井位可沿道路纵向移动不超过 1.0m。14)下管方式应根据管径大小、沟槽形式和施工机具装备情况确定人工或机械将管材放入沟槽。下管时必须采用可靠吊具,平稳下沟,不得与沟壁、槽底碰撞,吊装时应设两个吊点,严禁穿心吊装。15)施工降水:本工程明挖段较浅
40、处采用明排法进行基坑降水,较深处采用管井降水,降水须降至沟槽底 50cm 以下,顶管段处工作井采用管井法进行降水。具体降水方案请施工单位根据自身的设备和施工方案确定。并严格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作好施工排水。16)基坑应分层并从低处开始逐层回填压实。基坑边坡与主体结构之间狭窄之处应采用人工回填。地下管线处应从两侧用细土均匀回填。特殊部位处理后再用机械进行大面积回填。回填过程中,按规定进行密实度检查,合格后方可回填上层土。17)采用锚杆或支撑的支护结构,在未达到设计规定的拆除条件时,严禁拆除锚杆或支撑。18)基坑周边施工材料、设施或车辆荷载严禁超过设计要求
41、的地面荷载限值。19)每节管道施工安装后应及时清理施工残留物,以防管道投入使用后造成堵塞。20)污水管道、合流管道与生活给水管道相交时,应敷设在生活给水管道的下面。21)施工单位的相关人员在工程实施前,必须认真阅读施工图设计文件,认真领会设计意图,并全面校核设计文件,对发现设计文件中的错、漏、缺等及时告知设计单位,以便及时更正或修改。22)施工前应对道路路起点段和终点段的现状管道的高程做调查,保证管道能顺利接入和排走。23)本说明中的施工要点只就设计认为的重点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但并不意味施工单位可以不执行相应施工规范中的其它规定,其他未尽事宜,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
42、-2008)及国标图集 06MS201 之总说明执行。施工中如发现现场情况与设计不符,应立即通知业主及设计单位及时处理。十十、危大工程相关要求危大工程相关要求危大工程的现场安全管理和监督管理应按以下要求: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393 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第四章 施工单位的安全责任”执行。严格按住建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令第 37 号)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 号)要求,编制上述危大分部分项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措施以及安全防护措施,保证危大工程施工安全。专项施
43、工方案需经专家论证会通过后方可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随时接受相关机构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本段工程涉及的危大分项工程主要为基坑工程:本工程明挖段排水管沟槽从道路清标底至沟槽底,部分基坑开挖深度 3m5m,部分基坑开挖深度5m。基坑开挖深度大于 3m 但小于 5m,属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基坑开挖深度5m 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明挖段主要采取自然放坡开挖方式,安全措施: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基坑周围环境条件及施工布置图等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审查通过后方可进行施工。基坑顶设置截水沟,同时严禁堆载。十十一一、常用图例、常用图例十十二二、井号的编制、井号的编制Y雨水检查井十十三三、运营管理注意事项、运营管理注意事项工程竣工验收后交由相关部门运行管理,应按照 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 CJJ6-2009及当地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对管线进行定期巡查、清掏等,以保证污、雨水排放顺畅。180d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