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邵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文本.pdf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1019137 上传时间:2024-03-23 格式:PDF 页数:182 大小:37.8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邵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文本.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2页
新邵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文本.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2页
新邵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文本.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2页
新邵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文本.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2页
新邵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文本.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文本部分文本部分03 规划总论规划总论 04 一、规划背景07 二、规划性质09 三、规划范围09 四、规划任务09 五、规划目标09 六、规划期限10 七、规划依据10 第一篇第一篇 分析篇分析篇11 第一章第一章 新新邵邵县县域概况分析县县域概况分析12 一、基础概况分析13 二、县域占位分析14 三、上位规划衔接16 第二章第二章 新邵县全域旅游资源分析发掘新邵县全域旅游资源分析发掘21 一、新邵县旅游资源定量及定性评价22 二、全域视角下旅游资源总体评价27 三、全域视角下的旅游资源分析28 四、资源新价值发掘29 第三章第三章 新邵县全域旅游市场分析新邵县全域旅游市

2、场分析30 一、旅游总体现状与趋势分析32 二、新邵县旅游市场现状与结构分析33 三、新邵县旅游供给评价与游客满意度分析34 第四章第四章 新邵县全域旅游发展现状诊断新邵县全域旅游发展现状诊断36 一、核心吸引物开发体系诊断37 二、旅游要素诊断38 三、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诊断40 四、“旅游+”新业态诊断41 第五章第五章 新邵县全域旅游发展展望新邵县全域旅游发展展望42 一、大众旅游消费全面升级带来的历史机遇43 二、大交通网格局升级带来的发展机遇44 三、区域整体旅游升级带来的发展机遇45 四、新邵县经济社会整体转型带来的发展机遇47 第六章第六章 新邵县全域旅游竞合分析新邵县全域旅游竞

3、合分析48 一、在湖南省内的旅游竞合分析49 二、与新邵县周边县市的竞合分析49 三、新邵县全域旅游SWOT分析51 第二篇第二篇 规划篇规划篇52 第七第七章章 新邵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思路新邵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思路53 一、核心资源综述54 二、形象定位55 三、目标定位56 第八章第八章 新邵县全域旅游发展空间格局新邵县全域旅游发展空间格局57 一、空间布局体系58 二、分区项目策划体系59 第九章第九章 新邵县全域旅游特色产品系列新邵县全域旅游特色产品系列117 一、景区旅游产品体系规划118 二、度假旅游产品体系规划119 三、休闲乡镇旅游产品体系119 四、乡村旅游产品体系规划119

4、 五、自驾车旅游产品体系规划120 六、线路旅游产品体系规划121 第十章第十章 新邵县全域旅游基础公共服务体系规划新邵县全域旅游基础公共服务体系规划122 一、旅游综合交通体系建设123 二、全域旅游景区定量创建目标130 三、咨询集散体系建设131 目目 录录 1 四、旅游厕所体系建设133 五、旅游标识体系建设134 六、智慧旅游体系建设135 七、新邵县全域旅游社会主体建设规划135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新邵县全域旅游服务要素体系规划新邵县全域旅游服务要素体系规划136 一、旅游住宿体系建设137 二、旅游餐饮体系建设138 三、旅游购物体系建设139 四、旅游娱乐体系建设140 五、旅

5、游服务体系建设141 六、新业态新要素服务体系建设142 第十二第十二章章 新邵县全域旅游乡镇体系规划新邵县全域旅游乡镇体系规划143 一、旅游城镇空间体系格局144 二、旅游城镇等级体系145 三、做精旅游特色小镇建设147 四、推进美丽乡村旅游建设148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新邵县全域旅游市场营销体系规划新邵县全域旅游市场营销体系规划149 一、构建新邵统一品牌营销体系150 二、构建多样化的市场体系150 三、实施多样化的营销战略151 四、形成全域旅游整合的机制平台153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新邵县全域旅游新邵县全域旅游+五大产业体系规划五大产业体系规划154 一、旅游+大文创155 二、

6、旅游+大生态156 三、旅游+大农业157 四、旅游+大健康158 五、旅游+大体育159 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自然环境综合整治优化自然环境综合整治优化160 一、生态环境保护规划161 二、旅游环境规划162 三、人文资源可持续发展规划163 四、乡土环境可持续发展规划164 五、全域旅游资源保护体系建设164 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新新邵县全域旅游政策支撑体系邵县全域旅游政策支撑体系165 一、加强全域旅游组织保障体系166 二、推进旅游资金保障措施完善166 三、加大全域旅游政策扶持力度168 四、强化目标责任管理和绩效考核168 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新邵县全域旅游乡镇体系规划新邵县全域旅游乡镇

7、体系规划169 一、优化新邵全域旅游建设体系170 二、加快培养旅游人才队伍171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图件部分图件部分172 一、红线范围图173 二、区位图174 三、交通现状分析图175 四、旅游资源等级分析图176 五、现状资源分析图177 六、旅游市场分析图178 七、空间结构图179 八、项目布点图180 九、区内游线规划图181 十、游客服务设施体系规划图182 2 第一部分 文本部分 3 规划总论 第一节 规划背景 第二节 规划性质 第三节 规划范围 第四节 规划任务 第五节 规划目标 第六节 规划期限 第七节 规划依据 4 市场认可市场认可 城市特色已转化为城市品牌,成功输出

8、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已实现主客共享 实现“游客融入居民,居民悦于游客”实现区域全景化,“景即是城,城即是景”全域旅游概念:全域旅游概念:全域旅游全域旅游是将特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规划布局整体规划布局、综综合统筹管理合统筹管理、一体化营销推广一体化营销推广,促进旅游业全区域促进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产业链发展发展,实现旅游业全域共建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融、全域共享全域共享的发展模式。发展全域旅游,是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适应旅游业发展新形势、遵循旅游业发展内在规律的客观需要,转变旅游发展方式、实现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的内在要求,是优化旅游空间配置、开辟旅游业发展

9、新空间的有效途径。景城一体景城一体 人民满意人民满意 配套完善配套完善 全程保障全程保障 政策利好政策利好 产业嬗变产业嬗变 实现从始至终从进到出一体化保障 实现政策主导,全社会各积极参与旅游建设 实现以旅游业为核心,多产业联动发展 全域全域旅游的提出旅游的提出 5 湖南省全域旅游的发展机遇湖南省全域旅游的发展机遇 2017年2月23日,中国国家旅游局发布“关于全面打响湖南全域旅游新品牌”的战略方针;湖南新版旅游形象宣传片已经通过试播阶段,新的旅游宣传口号“锦绣潇湘 伟人故里湖南如此多娇”正式发布。湖南既是旅游大省,也是旅游强省,旅游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较大。数据显示,2016年,全省接待游

10、客5.65亿人次,同比增长19.47%。实现旅游总收入4707.43亿元,同比增长26.79%;实现旅游创汇10.05亿美元,同比增长17.12%。旅游发展的“红利”正在加速释放,通过发展旅游,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随着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的颁布出台,大众旅游时代已经悄然而至。湖南省委、省政府对此有着清晰的认识和细致的谋略将把握这一政策良机,推进全省旅游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将全域旅游基地作为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重要抓手,建设以“锦绣潇湘”为品牌的全域旅游基地,打造旅游万亿产业。湖南省旅发委发布湖南新版旅游宣传口号,有以下几层积极意义:一是湖南对旅游

11、宣传营销更加器重湖南对旅游宣传营销更加器重。现今,早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优秀的产品、优良的服务更需要通过宣传来扩大影响,发布新版旅游宣传口号,有利于传播湖南旅游产品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二是湖南将串起各地旅游资源湖南将串起各地旅游资源,整体发力整体发力。“湖南如此多娇”,是对湖南旅游的精心提炼、高度形象概括,而宣传片中的张家界、衡山等景区景点,更是湖南旅游资源的品牌和标杆,将这些优秀旅游资源集中推荐,不仅能让中外游人对湖南旅游多一分了解,更有利于形成湖南旅游核心竞争力。三是表明湖南表明湖南在全国旅游竞争中的态度和决心在全国旅游竞争中的态度和决心。湖南旅游虽在全国有一定基础,但是,当前全国

12、旅游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特别是黄山、桂林、九寨沟、海南等为代表的老牌景区,旅游体系健全、旅游品牌响亮,但是,湖南有信心,也有决心与他们竞争,抢占全国旅游市场份额,分得旅游这块大蛋糕。湖南省将湖南省将全面打造以全面打造以“锦绣潇湘锦绣潇湘”为品牌的全域旅游基地为品牌的全域旅游基地,发布新的旅游宣传口号还只是第一步发布新的旅游宣传口号还只是第一步。我们寄望我们寄望,全省各级政府和旅游部门围绕旅游全省各级政府和旅游部门围绕旅游“六要素六要素”,进一步在旅游产品打造进一步在旅游产品打造、旅游设施配套旅游设施配套、旅游服务提质旅游服务提质、旅游品牌建设等方面狠下功夫旅游品牌建设等方面狠下功夫,多措并举

13、多措并举、软硬兼施软硬兼施,让湖南全域旅游新品牌让湖南全域旅游新品牌叫得更响叫得更响、更亮更亮。6 第一节第一节 规划规划背景背景 一一、全国视野:新常态下的旅游发展观全国视野:新常态下的旅游发展观 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后工业化社会正由产品经济走向服务经济;国家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实现就近的城镇化;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提出树立科学旅游观,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二二、湖南视野:实施创新引领湖南视野: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重要抓手开放崛起战略的重要抓手 湖南旅游业基础好,发展快,旅游综合竞争力排位全国

14、靠前。要加快产业发展,增加有效供给,从单一的抓景点景区建设转向抓全域旅游目的地建设,建成一批高水准的旅游城市。要补齐发展短板,提升公共服务,重点抓好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投资、消费环境和市场开发三个方面。深化体制改革,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旅游综合管理方式,深化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全面打造以“锦绣潇湘”为品牌的全域旅游基地,发布新的旅游宣传口号只是第一步。我们寄望,全省各级政府和旅游部门围绕旅游“六要素”,进一步在旅游产品打造、旅游设施配套、旅游服务提质、旅游品牌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多措并举、软硬兼施,让湖南全域旅游新品牌叫得更响、更亮。三三、邵阳视野:邵阳旅游升级版推进新动能邵阳视野:邵阳旅游升级版

15、推进新动能 邵阳就全域旅游发展框定其战略定位,将原来的景点旅游模式打造升级为全域旅游模式;主要为:(1)立足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擦亮做美景区景点,让游客处处有看头。(2)立足富民强市,大做旅游与扶贫结合文章,让群众时时有赚头。(3)立足产业融合,激活内生动力,让“旅游+”市场主体个个有奔头。综合突出邵阳旅游发展具有自身的特色及优势,推动其旅游升级版全域旅游的打造。四四、新新邵视野:生态体验双核驱动的旅游经济发展新起点邵视野:生态体验双核驱动的旅游经济发展新起点 新邵处于湖南省中部,其是“大美湖南之心”根据地;其自然生态山水景观牵连着“湖南之心”形象的打造;新邵历史遗址遗迹禀赋,文化基底深厚;

16、在其未来的城市发展中,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体验经济及旅游经济成为新邵未来发展的主方向,新邵重点以原生态观光和旅游体验为核心建设生态休闲与体验并重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7 五五、新邵全域旅游发展的必要性新邵全域旅游发展的必要性 新邵是湖南省地理中心县,是名副其实的湖南之心;在新邵县发展的过程中,着重建设“大美湖南之心”,突出加快第一发展要务;在“大美湖南之心”建设的过程中,主要“美”在生态、民生、民风及社会公平正义。在未来的大美湖南之心的建设中在未来的大美湖南之心的建设中,将重点突出三大主攻方向将重点突出三大主攻方向。其中一大主攻方向是发展全县县域旅游全域化其中一大主攻方向是发展全县县域旅游全

17、域化,响应中央及响应中央及省市对旅游发展的重视省市对旅游发展的重视,抓住新邵资源禀赋抓住新邵资源禀赋、交通便利及地域独特山大优势交通便利及地域独特山大优势,将全域旅游发展摆在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将全域旅游发展摆在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作为新邵未来支柱产业作为新邵未来支柱产业,以成功纳入全省沪昆高铁以成功纳入全省沪昆高铁精品旅游线路和争创湘中大梅山文化精品旅游线路精品旅游线路和争创湘中大梅山文化精品旅游线路、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努力建设旅游强县努力建设旅游强县。一是强化全域理念强化全域理念,布局全景蓝图布局全景蓝

18、图。加快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将全域旅游的理念融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把新邵作为一个大景区来布局、规划、建设、管理。二是补齐旅游补齐旅游“短板短板”,夯实产业基础夯实产业基础。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优先抓好白水洞旅游专线公路、雀塘至太芝庙公路、大新河东和河西公路等景区道路建设,推进乡村旅游景点通景公路建设,着力完善景区厕所、接待中心、游步道、停车场、标识标牌,提高景区可接纳性。补齐旅游产品短板,不断丰富和完善旅游产品内涵,打造一批境内精品线路,增强景区可观赏性。补齐旅游产业短板,加快实施“旅游+”产业模式,在抓好“吃、住、行、游、购、娱”等传统业态的同时,大力培育“文、商、养、

19、学、闲、情、奇”等新业态,推动旅游产业链条纵深拓展。三是推进文旅融合推进文旅融合,打造特色景区打造特色景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新邵是湖湘梅山文化中心,又是“全国诗词之乡”,龙山的“药王”文化、红色文化,白云岩的宗教文化,坪上的大同文化、养生文化等,都特色鲜明,影响力较大。要把文化融入景区建设和县城开发,实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与自然景观、游客情感的有机结合,提高景区的生命力、吸引力和感召力。第一节第一节 规划规划背景背景 8 第二节第二节 规划规划性质性质 本规划是新邵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是新邵县全域旅游开发、建设和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县域旅游开发、旅

20、游管理促进措施等均应符合本规划的要求。本规划着重解决全域旅游的理念融入,全域旅游是运用多规合一的指导思想,将新邵县旅游产业进行全面的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升级、提质增效,推动新邵旅游的全面发展,举全县之力打造“龙山风水龙山风水湘楚之心湘楚之心”的旅游名片。本规划是基于新邵县旅游产业所作的全域性宏观方向性规划,是一种新型旅游规划模式,将参照城规、土地、交通、经济与社会发展等多元规划体系,并产业、产品、交通、土地等多元要素进行整体整合进而形成统一的规划文件。参照旅游规划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 GB/T189712003)分类,本规划应隶属于县级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范畴。第三第三节节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 规划

21、范围为新邵县行政区划范围,总面积1763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181115,北纬27152738)。规划区含县辖十三镇两乡,包括酿溪镇、严塘镇、雀塘镇、陈家坊镇、潭溪镇、寸石镇、坪上镇、龙溪铺镇、巨口铺镇、新田铺镇、小塘镇、大新镇、太芝庙镇、潭府乡、迎光乡;其中共651个行政村,28个社区(居委会)。第四节第四节 规划规划任务任务 本次规划立足国内大众旅游时代的大背景,基于新邵县现状旅游产业分析,依托外部旅游市场确定发展方向,依托内部资源开发产品,依托核心文脉树立城市形象,从而通过旅游产业撬动和带动一二三产的发展。未来旅游业将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

22、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在全域旅游中,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全域旅游”所追求的,不再停留在旅游人次的增长上,而是旅游质量的提升,追求的是旅游对人们生活品质提升的意义,追求的是旅游在人们新财富革命中的价值。全面梳理新邵旅游资源状况,明确新邵全域旅游发展定位、发展模式、战略路径,规

23、划空间布局和重点建设项目,从旅游产品和游线、旅游城镇体系、旅游交通、景观风貌、产业融合、旅游服务设施、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规划新邵全域旅游发展支撑,并对新邵未来旅游进行营销策划,制定近期全域旅游发展行动方案。第五节第五节 规划规划目标目标 9 2 2、相关行业标准及文件相关行业标准及文件 旅游规划通则(GB/T 18971-2003)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 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

24、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等 3 3、规划衔接及规划衔接及相关相关文件文件 湖南省旅游产业强省建设战略实施纲要(2009年)大湘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52030年)邵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52030年)新邵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岳坪峰森林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2013年修订稿)新邵县“十三五”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中期论证稿)新邵县志新邵县志编纂委员会(1978-2005年)新邵县十三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等其他相关规划及政策文件 新邵县旅游总体规划期限为 2017-2025 年,共9年,分为两期。其中:近期:20172019 年;中远期:2

25、0202025 年。第六节第六节 规划规划期限期限 第七节第七节 规划规划依据依据 1 1、法律法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第二次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02年第二次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务院,1994年9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84年9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89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91年6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6、全国人大常委会,2002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2006年)旅游度假区管理暂行办法,国家旅游局,1993年 旅游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国家旅游局,1999年3月 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国家旅游局,1990年2月等 10 第一篇 分析篇 11 第一章 新邵县县域概况分析 第一节 基础概况分析 第二节 县域占位分析 第三节 上位规划衔接 12 第一节第一节 基础基础概况分析概况分析 一一、基础概况基础概况 新邵县是湖南省地理中心县,位于湖南省雪峰山脉东侧,资江中上游,邵阳盆地和新(化)涟(源)盆地之间。地理坐标为东经111811150,北纬27152738。南抵邵阳市区和邵阳县,西

27、接隆回县,北靠新化县、冷水江市,东北紧连涟源市,东南毗邻邵东县,与7个县、市接壤,县境线长358.94公里。东西68.6公里,南北43.6公里。新邵县总面积1763平方公里。二二、自然概况自然概况 1 1、地质地貌地质地貌 新邵县境内地层主要有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迭系、三迭系、白垩系等。新邵县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面积多,呈北高南低,南向敞开,逐级递降形态。境内资江、湘江两条水系纵贯,地表切割强烈,形成的山地、丘陵、平原、岗地和水面面积比例大致为4.7:2.2:1.5:1.2:0.4。2 2、气候特征气候特征 新邵县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其特征:四季分明,

28、春秋短、冬夏长;4、5、6月多大雨,7、8月高温干旱;光热水资源较丰富,但干旱、洪涝、低温等灾害频繁,大风、冰雹、冰冻、雷击灾害也不少见。地形复杂,造成温度、降水、光照的地理差异明显。北部和南部因海拔低而气温偏高,中部因海拔高而气温偏低。降水量年度和季节差异很大,又因地形和海拔不同,差异更显著;近20年来冬季有偏暖趋势,表现在冰冻和严寒期(日平均气温0.0且连续5天)天气很少出现。3 3、土地资源土地资源 新邵县总面积1763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为281.8612平方公里,占新邵县总面积的16.00%;岗地主要集中在县境南部和北端,面积约为198.06平方公里,占新邵县部面积的11.23%;

29、低岗地大部属邵阳盆地范围,占县总面积的5.07%;高岗地散布各地,占县总面积的6.88%;丘陵多分布于南部岗地和中部山地的过渡地带,面积为398.93平方公里,占新邵县面积的22.63%;山地分布在县境东、中、西的偏北地带,面积为871.0256平方公里。4 4、社会经济社会经济 新邵县经济发展稳中有进。2016年,生产总值达到127.2亿元,增长7.4%;财政总收入实现10.9亿元,增长7.5%。三次产业比从上年的24.937.138调整到25.1:36:38.9。工业经济迎难推进工业经济迎难推进。实现工业总产值226.8亿元、增加值39.4亿元,分别增长7.5%和6%;入库工业税收2.07

30、亿元。农业农村蓬勃发展农业农村蓬勃发展。粮食生产、畜牧水产稳步增长,继续保持“全省粮食生产优秀县”称号。完成各类造林3.3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7.7%,建成各类农业产业基地35.16万亩,特色农业初步形成,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稳步发展。第三产业方兴未艾第三产业方兴未艾。全年实现旅游收入19.8亿元;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6亿元,增长12.3%。13 第二节第二节 县县域占位分析域占位分析 1 1、地理区位地理区位 新邵县是湖南省地理中心县,位于湖南省雪峰山脉东侧,资江中上游,邵阳盆地和新(化)涟(源)盆地之间;是湖南省地理中心县,是名副其实的湖南之心;此外,新邵县处于娄邵

31、冷湘中之心的位置,长沙一小时交通范围,同时也是邵阳北大门及后花园。在新邵县未来的旅游发展中,“大美湖南之心”将是未来湖南之心重点打造区域。14 2 2、交通区位交通区位 高速:高速:新邵县是全省交通最为便捷的县域之一。新邵县城与邵阳市区仅3公里,有80余米宽的蔡锷路直接相连,到邵阳市区仅需10分钟;320、207两条国道和217等9条省道贯穿县境。通上瑞高速潭邵段仅需20分钟,至省城长沙只需2个小时。娄新、衡邵、安邵、邵坪等4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并配套建设落地互通7个。铁路:铁路:湘黔铁路跨县北面而过,从县城到洛湛铁路邵阳火车站仅需15分钟。沪昆高铁客运专线在该县坪上镇设邵阳北站。机场:机场:新

32、邵县距长沙机场83.4公里,距离即将通航的武冈机场128.6公里,均在200公里以内,交通十分便利。3 3、旅游区位旅游区位 新邵在地理版图上是湖南省中心县,在其湖南省旅游发展中新邵县占据重要地位,其纳入全省沪昆高铁精品旅游线路和争创湘中大梅山文化精品旅游线路、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对未来邵阳旅游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第二节第二节 县县域占位分析域占位分析 15 第三节第三节 上位上位规划衔接规划衔接 一一、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12-20302030)1 1.规划形成规划形成“一群一区一群一区,一主两次多点一主两次多点”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一群

33、一区:东部培育为城镇群、西部形成城镇点轴发展区。“一主”:加速邵阳市区、新邵县城融城,打造市域主中心。“两次”:将邵东县城打造为市域经济副中心,武冈市区打造成为市域西部副中心。“多点”:包括邵阳县城、隆回县城、高铁新城、洞口县城、绥宁县城、城步县城、新宁县城7个次区域中心。市域发展主轴:依托二广高速公路、沪昆高速公路及320国道形成两条市域城镇发展主轴。市域发展次轴:包括依托东部城镇群环形快速路形成的发展次轴和三条以武冈市区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次级发展轴。规划建设邵阳市规划建设邵阳市“两个龙头旅游集聚区两个龙头旅游集聚区、四个精品度假区四个精品度假区”的旅游发展布局的旅游发展布局 两个龙

34、头观光体验区:西部神奇崀山观光旅游区、隆回花瑶民俗文化旅游区。四个精品度假区:城步南山避暑度假旅游区、绥宁黄桑生态康体度假区、洞口罗溪生态休闲度假区、新邵休闲保健游憩度假区。指导意义:指导意义: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提出“一群一区,一主两次多点,轴线拓展”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将新邵县城融入邵阳市区,打造邵阳市市域主中心。此外,对于邵阳市旅游业发展,规划构建“两个龙头旅游集聚区、四个精品度假区”空间体系,其中对新邵县旅游发展指导为建设新邵县保健游憩度假区。为新邵县全域旅游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对本规划的进行提供支持与方向。16 二二、邵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邵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1

35、 1.空间空间格局格局 在空间分布上,新宁崀山作为邵阳旅游龙头和旅游中心,带动南部的城步南山、绥宁黄桑;以武冈云山为重要节点,联络北部旅游版块的隆回魏源湖旅游区和花瑶景区、新邵白水洞和邵阳、邵东休闲旅游景区。通过主要旅游交通道路的联系,形成邵阳市重要景区之间相互联系的旅游线路。放在全市范围的更大尺度空间来看,新宁、城步和绥宁共同组建南部旅游版块;隆回、邵阳市区、新邵和邵东共同构成了北部旅游版块;武冈、洞口和邵阳县组成中部旅游走廊;在总体上形成南北两大旅游版块相互呼应,中部旅游走廊传承过渡的“哑铃状”大空间格局。在重要旅游点、旅游线、旅游面(版块)的基础上,将全市各个景点进行有机整合,共同打造邵

36、阳旅游网络。在邵阳旅游网络中,以新宁崀山为旅游龙头和旅游中心,邵阳市区作为旅游空间组织中心、旅游集散地和重要旅游接待中心,全市区县之间实行内部区域旅游联合开发,外部施行与广西桂林大旅游区和湘西旅游大区的区域合作,努力融进桂林旅游圈和大湘西旅游圈发展。2 2.分区格局分区格局 根据邵阳市地形地貌特点、旅游资源分布状况、行政区划范围、历史沿革、文化特色、经济水平、城镇分布、交通格局等综合因素,将邵阳市分为10大旅游区、27个主要景点。其中十大旅游区及27个主要景区为新宁崀山旅游区(崀山风景区、舜皇山风景区、黄金牧场风景区)、城步南山旅游区(南山风景区、白云湖风景区)、武冈山旅游区(云山风景区、古城

37、风景区)、绥宁黄桑旅游区(黄桑风景区、花园阁风景区、洛口山风景区)、隆回旅游区(魏源湖风景区、高州温泉风景区、虎形山花瑶风景区、民俗游乐风景区)、洞口旅游区(洞口塘风景区、罗溪瑶族风景区、蔡锷故里风景区)、邵阳市区休闲旅游区(双清风景区岩头山娱乐区、松坡公园景区)、新邵旅游区(白水洞综合风景区、龙山风景区)、扶夷古国旅游区(九公桥度假旅游区、白仓旅游文化休闲区、天子山度假旅游区、五峰铺旅游区)。指导意义:指导意义:邵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对于新邵县全域旅游规划的指导意义在于,区别周边县市旅游类型,立足新邵自身资源特色,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业,为邵阳市旅游发展提供支撑。第三节第三节 上位上位规

38、划衔接规划衔接 17 三三、新邵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新邵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72007-20202020)1 1.规划目标规划目标 将新邵县建成咀邵阳市娄底市为主要客源市场,以度假休闲、消遣娱乐、保健疗养为特色的休闲旅游目的地,成为湖南旅游线路的重要结点,邵阳市的“后花园”。2 2.旅游总体布局和功能分区旅游总体布局和功能分区 根据新邵县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资源类型、资源等级和发展方向,全县的旅游开发拟做“一四一”的布局结构,即“一个中心”:将新邵县城及近城区域建成全县的旅游集散中心、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和旅游区域管理中心,并以邵阳市为主要服务区域形成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的休闲娱乐中心。“四

39、大片区”:根据地理区位、资源组合和交通网络等条件,将全县旅游资源进行组合,划分为四个旅游区,即:田心温泉度假休闲区、白水洞山水旅游区、白云岩人文旅游区和龙山森林游憩区。“一条风光带”:资江水域风光带。资江是新邵的母亲河,干流由南向北贯穿全境,途经新邵县城区及县城驻地酿溪,以及新田铺、严塘、大新、坪上等共5个镇乡,沿岸自然、人文景观丰富。同时,也可作为连接白水洞山水旅游区和白云岩宗教旅游区的水上平台。新邵县旅游区域分布一览表新邵县旅游区域分布一览表 序号序号 景区名称景区名称 范围范围 主要功能主要功能 一中心 新邵中心旅游城镇 酿溪镇(县城)、雀塘镇 旅游集散、旅游组织、休闲娱乐 四区 田心温

40、泉度假休闲区 龙溪铺镇 温泉疗养、休闲度假、滨水游憩 白水洞山水旅游区 严塘镇、大新镇 森林游憩、观光游览、漂流探险 白云岩人文旅游区 巨口铺镇、新田铺镇 宗教朝拜、历史文化旅游、怀古 龙山森林游憩区 太芝庙镇、潭府乡、潭溪镇 森林游憩、登山运动、观光游览 一带 资江水域风光带 资江沿岸 水上观光、休闲游憩 指导意义:指导意义:新邵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7-2020)对新邵县旅游发展方向提出了具体蓝图设想:构建新邵县“一四一”旅游空间布局,将新邵县建设为湖南旅游线路重要节点,邵阳市后花园。对于新邵县全域旅游规划而言,其具有十分重要参考借鉴意义,为新邵县全域旅游规划提供具体思路。第三节第三节

41、 上位上位规划衔接规划衔接 18 四四、新新邵县邵县2017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新邵县县政府工作报告明确2017年工作任务为“坚持以全域旅游为重点,加快推进第三产业发展”。在新邵县旅游发展中将深入推进全域旅游,加快构建“一核一环三线四区多点”旅游格局。“一核一核”即县城即县城;“一环一环”即打通连接县内主要旅游景点的大环线即打通连接县内主要旅游景点的大环线;“三线三线”即即G G207207、S S217217、S S244244(渔龙公路渔龙公路)三条旅游景观带三条旅游景观带;“四区四区”即白水洞国家风景名胜区即白水洞国家风景名胜区、岳坪峰国家森林公园岳坪峰国家

42、森林公园、筱溪国家湿地公园筱溪国家湿地公园、坪上高铁新城四大重点景区坪上高铁新城四大重点景区;“多点多点”即每个乡镇布局建设即每个乡镇布局建设3 3-5 5个特色乡村旅游示范点个特色乡村旅游示范点。突出抓好白水洞国家风景名胜区、岳坪峰国家森林公园、坪上高铁新城三大重点。加快白水洞景区综合开发步伐,扎实推进白水洞旅游专线公路建设,尽快完成棠溪河风光带、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坪、景区游步道、旅游公厕等建设,力争白水洞景区创建3A成功。加快岳坪峰景区、坪上高铁新城游客接待中心及路网建设,开工建设岳坪峰药王大广场。着力打响坪上清水长寿村品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确保全年新增乡村旅游服务区5

43、星级的1处、4星级的6处、美丽乡村示范区10处,每个乡镇打造1-2个旅游特色村,力争推出白云岩、生态潭府、玫瑰大新等5条特色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指导意义:指导意义: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新邵县全域旅游发展中提出“一核一环三线四区多点”的发展格局,并全面推进深入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在本案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构建提供目标及发展方向,并对各村庄的“一村一品”的打造提供具体的思考路径,对本案全域旅游发展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第三节第三节 上位上位规划衔接规划衔接 19 五五、岳坪峰国家森林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岳坪峰国家森林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 1 1.功能分区:功能分区:一核三区多节点 岳坪峰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约

44、41 平方公里,东西走向,根据各组团自身资源特征和景点分布,规划总体分为 2 2.一核三区多节点一核三区多节点 一核:一核:依托岳坪峰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在入口设置的游客服务中心,集旅游咨询、车辆租赁、票务服务、购物、住宿、娱乐等功能于一体。三区:三区:打造三个不同主题景区,西面劳底石景区为运动休闲主题,包括樱花越秀、驴友之家等旅游项目;中部岳坪峰景区为以祈福揽胜主题的旅游区,包括游客服务中心、龙山度假村、雅居坑、龙山红叶、云顶杜鹃、摩崖石刻、龙山晚钟、孙思邈养生文化中心、岳坪云顶等旅游项目;东面烟竹坑景区主打康体养生乡村旅游主题,包括谭家岭康养基地、百草园、中草药街、星级农家乐、烟竹人家、竹海

45、水韵、竹艺工坊等旅游项目。多节点:多节点:主要是四个次要服务中心,劳底石景区服务中心在劳底石景区西侧“驴友之家”,岳坪峰景区服务中心主要在岳坪峰顶和山脚孙思邈文化园附近,以及110V 升压站附近。东面烟竹坑景区服务中心在谭家岭康养基地和烟竹坑田函里。第三节第三节 上位上位规划衔接规划衔接 指导意义:指导意义:岳坪峰国家森林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对龙山重要节点岳坪峰进行详细设计,对本案的新邵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重要节点设计的方向,对龙山国家森林公园这一节点的规划设计提供具体可参考性资料,具有实际地借鉴意义。20 第二章 新邵县全域旅游资源分析发掘 第一节 新邵县旅游资源定量及定性评价 第二节 全域视角

46、下旅游资源总体评价 第三节 全域视角下的旅游资源分析 第四节 资源新价值发掘 21 第一节第一节 新新邵县旅游资源定量及定性评价邵县旅游资源定量及定性评价 一一、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分类分类 根据国标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资料,规划组对新邵县县域旅游资源调查所获取的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地整理、分类、统计,发现具有一定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单体共162个,分别属于地文景观(A)、水域风光、生物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等7大资源主类,21个亚类,50个基本类型。区内山峰、峡谷、水系、森林、瀑布等自然资源与古建、农庄、宗庙等人文资源相

47、互映衬,形成全域旅游开发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旅游资源体系。如下表2-1所示:新邵县旅游资源分类新邵县旅游资源分类表表 主类主类 亚类亚类 基本类型基本类型 资源单体资源单体 亚类单体数量亚类单体数量 主类单体数量主类单体数量 A地文景观 AA综合自然旅游地 AAA山丘型旅游地 天龙山景区、白云岩景区、龙山国家森林公园、金龙山、龙山 10 22 AAB谷地型旅游地 翠英村风景区、凤凰谷景区 AAD滩地型旅游地 喜鹊水库、筱溪国家湿地公园 AAF自然标志地 大美湖南之心 AB沉积与构造 ABE钙华与泉华 溶洞、白龙洞、白水十景 4 AC地质地貌过程形迹 ACB独峰 龙山岳坪峰 8 ACD石(土

48、)林 护江石林 ACE奇特与象形石山 狮子山、石门献翠、将军石 ACG峡谷段落 龙溪铺峡谷 ACL岩石洞与岩穴 狮子洞景区、山岩洞 B水域风光 BA河段 BAA观光游憩河段 资江、石马江、石马江支流、白云岩沿溪景观带、小涟河、沿溪风光带、6 14 BA天然湖泊与池沼 BBA观光游憩湖区 下源水库、美菱水库、枫树坑水库 3 BC瀑布 BCA悬瀑 梅岭瀑布、白水瀑布、狮子山瀑布、牛头冲瀑布、直线瀑布 5 C生物景观 CA树木 CAA林地 万亩竹海、小塘竹林、山林 3 4 CC花卉地 CCA草场花卉地 十重大界万亩牡丹花海 1 CD野生动物栖息地 CDC鸟类栖息地 千年鸟道 1 E遗址遗迹 EA史前

49、人类活动场所 EAA人类活动遗址 濂溪第遗址、斋公坳古茶亭遗址 3 7 EAC文化散落地 娘娘洞 EB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场所 EBA历史事件发生地 大朝门(抗日战争旧址)4 EBB军事遗迹与古战场 军工厂遗址、第一地下党支部遗址、EBE交通遗迹 茶马古道 表2-1:新邵县县域旅游资源谱系表 22 新邵县旅游资源分类表新邵县旅游资源分类表 主类主类 亚类亚类 基本类型基本类型 资源单体资源单体 亚类单体数量亚类单体数量 主类单体数量主类单体数量 F建筑与设施 FA综合人文旅游地 FAB康体游乐休闲度假 白水洞旅游专线、水上乐园及娱乐基地、富高农庄、康杰生态农庄、养老院、碧水源农庄、油茶基地、团山庙

50、梯田、葡萄园基地(两处)、花海生态园、苗木花卉基地、辉耀生态园、罗汉果基地、鸡血藤基地、牛头冲桃花林、玉辉猕猴桃基地、谭府玫瑰园、明珠葡萄种植基地(包括梨园、桃园、葡萄园)、4000亩油茶基地 40 71 FAC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 天龙禅寺、释印寺、大明禅院、文仙观、新文仙观、华逸庵、水月庵、灵应庵堂、南嶽殿、望嶽禅寺、观音宝殿、FAD园林游憩区 园艺墙、荷花塘(3处)FAE文化活动场所 赛双清公园、娘娘殿、农耕博物馆、FAK景物观赏点 石马江观景平台、仙人台 FBD体育健身场馆 拓展训练场、小梁山户外拓展基地、FC 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 FCK建筑小品 天龙山观景亭 2 FCI广场 同心广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 > 施工组织方案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