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陈皓洪楠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影像学表现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概述:白血病治疗方法的进展存活率升高,复发、死亡率减低治疗所致并发症及毒副作用增多白血病CNS并发症:指由白血病本身或治疗白血病所致的CNS异常根据发生原因分类:白血病本身所致的CNS并发症治疗(放化疗、骨髓移

中枢神经系统Tag内容描述:

1、外形1、位置:脑干位于颅内,上接间 脑,下接脊髓,后有小脑。
2、分部:自下而上分为:延脑(延髓)、脑桥(桥脑)和中脑三部分。
,神经系统,5,6,神经系统,(一)脑干外形分部,7,简述:脑神经,、嗅神经 、视神经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三叉神经 、外展神经,、面神经 、前诞蜗神经 、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副神经 、舌下神经,脑神经:指与脑相连的神经,共有12对。
,神经系统,8,神经系统,1、腹侧面: (1)延髓:锥体、锥体交叉相连脑N:、 (2)脑桥:基底沟相连脑N:、 、 (3)中脑:大脑脚、脚间窝相连脑N:,(一)脑干外形分部,9,神经系统,2、背侧面: (1)延髓:后正中沟、薄束结节、楔束结节 (2)脑桥:后正中沟 (3)中脑:上丘、下丘相连脑N:,(一)脑干外形分部,10,脑干腹侧面,神经系统,11,脑干背侧面,神经系统,12,(二)脑干内部结构,脑干内部结构: 1、灰质核团: (1)脑神经核 (2)传导中继核 2、白质纤维束 3、脑干网状结构,神经系统,13,神经系统,(1)脑神经核1)中脑:动眼神经核 (躯体运动)。

2、发生于治疗过程中或治疗结束后3月之内 晚期并发症:发生于治疗结束后数月-数年,白血病本身所致的CNS并发症脑血管并发症CNS侵犯 治疗(放化疗、骨髓移植)的副作用脑白质病PRES血管矿化脑萎缩继发肿瘤 免疫抑制所致的CNS并发症感染,一、脑血管并发症,颅内出血 原因: 白血病本身: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DIC,白血病细胞淤滞浸润血管壁等 治疗所致:放疗致血管壁损伤,化疗药物的应用(如激素,L-asp*等) 颅内感染灶出血,颅内出血,影像学表现: 发生部位:脑实质、硬膜下/外、蛛网膜下腔,发生于脑实质者无典型好发部位,脑外出血不及脑内常见 CT表现:高密度 MRI表现:依时期不同,信号有变化,脑出血,M/17,ALL,左侧肢 体无力,感觉消失, 颅内多发出血 (亚急性),脑出血,M/20,ALL,癫痫, 左侧颞叶出血 (急性-亚急性期),DIC,F/25,AML M3,晕厥 皮质下多发小出血灶 合并水肿,硬膜下出血,M/35,CML,走路不稳,双侧颅板下、小脑幕下硬膜下出血,感染灶出血,F/11,ALL,化疗后颅内念珠菌感染 左:右侧基底节区病变多发T1WI高信号(出血) 右:左侧。

3、的情况,4,问题三:病原体是什么?,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其它,5,概述,一、概念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指各种生物性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寄生虫、朊蛋白等)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实质、被膜及血管等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或非炎症性)疾病。
,6,二、分类,(一)根据受累的部位分为三类: 1. 脑炎、脊髓炎、脑脊髓炎:主要侵犯脑和脊髓实质。
2. 脑膜炎、脑脊膜炎:主要侵犯脑膜。
3. 脑膜脑炎:脑实质与脑膜合并受累。
,7,(二)根据病原体分:病毒性、细菌性、真菌性、寄生虫性等。
(三)根据发病情况和病程分:急性、亚急性、慢性。
,8,(四)根据病理特点分:包涵体性、出血性、坏死性、脱髓鞘性等。
(五)按病变位置分:大脑炎、小脑炎、间脑炎、脑干炎、脑脊髓炎、脑膜脑炎等。
(六)根据流行情况分:流行性、散发性等。
,9,三、病原体感染途径,血行感染 直接感染 神经干逆行感染,10,病毒性脑炎临床指南,11,Viral encephalitis: a clinicians guide,Practical Neurology 2007;7:288-305 Univers。

4、概述,狂犬病 脊髓灰质炎 神经系统慢性病毒感染 真菌性脑膜炎 原发性阿米巴脑膜炎 脑型疟疾 钩端螺旋体病脑膜炎型 弓形虫性脑膜脑炎 莱姆病性脑膜炎,3,病原体,细菌:脑膜炎球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沙门菌属、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结核杆菌 病毒:乙型脑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埃可病毒及柯萨奇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疱疹病毒、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腺病毒及狂犬病毒 螺旋体:梅毒螺旋体、伯氏包柔螺旋体、钩端螺旋体属立克次体、立氏立克次体、康氏立克次体、普氏立克次体 原虫及蠕虫:疟原虫、阿米巴原虫、耐格里原虫、广州管圆线虫、粪类圆线虫 真菌:新型隐球菌、念珠菌、曲霉,4,分类,根据感染的部位可分为 脑炎、脊髓炎或脑脊髓炎:主要侵犯脑和(或)脊髓实质意识障碍 、抽搐、病理反射及定位体征多见,后遗症多 脑膜炎、脊膜炎或脑脊髓膜炎:主要侵犯脑和(或)脊髓软膜脑膜刺激征明显,昏迷发生晚,后遗症少 脑膜脑炎:脑实质与脑膜合并受累 根据发病情况及病程可分为 急性:4周,5,基本临床表现,发热 意识障碍 脑膜刺激征:头痛、呕吐、颈强直 局限性神经损害。

5、保护轴索,传导冲动,绝缘作用,髓鞘组成&生理功能,髓鞘的生理功能,视神经,脱髓鞘疾病(demyelinative diseases):一组脑&脊髓髓鞘破坏或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脱髓鞘是特征性病理表现,神经纤维髓鞘破坏, 病灶呈多发性播散性 分布于CNS白质, 沿小静脉周围炎症细胞浸润 神经细胞轴突&支持组织保持相对完整,病理 特点,脱髓鞘疾病概念,神经脱髓鞘示意图,神经脱髓鞘示意图,正常髓鞘 的脱髓鞘病,原发性,继发性,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同心圆硬化播散性脑脊髓炎,缺血性卒中CO中毒脑桥髓鞘中央溶解症其他因素(脑外伤肿瘤等),髓鞘形成 障碍性疾病,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免疫介导的 炎细胞浸润,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分类,第一节 多发性硬化 Multiple Sclerosis, MS,视神经脊髓炎 Neuromyelitis optica, NMO,发病率较高呈慢性病程倾向于年轻人罹患估计全球年轻MS患者约100万,MS主要临床特点,MS是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CNS)脱髓鞘疾病,病因尚不明确,可。

6、感染中毒症状;脑实质损害 (出现意识障碍、运动障碍、精神症状、认知功能损害及癫痫);脑膜损害出现脑膜刺激症状;颅高压症状。
,脑炎、脑膜炎、脑脓肿、感染性动脉瘤、髓鞘脱失、脑水肿、肉芽肿和囊肿等。
,定义,病理损害,临床表现,诊断方法,1、CSF外观及压力、常规生化、细胞学、病原菌及免疫学检查;2、PCR是检测病原菌的只有方法;3、CSF培养;4、EEG;5、影像学检查。
,4,邻近器官直接扩散,血液源性侵入,CNS感染的侵入途径,神经干逆行感染,5,中枢神经感染的分类,按受累部位:脑和/或脊膜炎;脑炎;脑膜脑炎;脑脊髓炎,目前尚无统一分类标准,多采用ICD-10分类方法,按病原体:病毒性;细菌性;真菌性;寄生虫性等(ICD-10),按病理特点:包涵体性;出血性;坏死性和脱髓鞘性等,按起病及病程: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等,按流行情况:流行性及散发性,6,研究现状与挑战(1),2008年9月10-13日法国巴黎会议“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发病机制与世界性影响”现状与挑战(1),7,Infectious diseases of the nervous system:Pathogenesis an。

7、头部,神经管扩大成数个脑泡。
最靠头端的脑泡将来发育成前脑(红色和黄色),后方的几个脑泡发育成脑干(蓝色)。
与此同时,神经管形成两个弯曲:顶曲parietal flexure和颈曲cervical flexure。
尽管这时的脑干还是一个均匀一致的结构,但已能够辨认出将来的中脑mesencephalon 、脑桥pons 、延髓medulla oblongata和小脑cerebellum 的部位。
,一、脑发育概况,脑干的发育比前脑快,在胚胎发育的第2个月,当端脑还是一个薄壁的脑泡时,脑干内的神经细胞己经开始进行分化(脑神经的出现)。
视泡由间脑发育而成。
端脑泡位于间脑前方,最初是单个的脑泡(奇端脑),但不久即向两侧扩展形成两个大脑半球。
,一、脑发育概况,前脑在胚胎发育第3个月时增大。
端脑和间脑借端间脑沟telodiencephalic sulcus分开。
嗅球的原基来自两半球的脑泡 垂体的原基和乳头隆起来自间脑底。
脑桥曲在小脑原基和延髓之间形成一条横向的深沟。
小脑的下面紧贴于延髓背面膜状的薄壁上。
,一、脑发育概况,在胚胎发育第4个月,大脑半球的生长超过脑的其他部分,此时端脑的发育速。

【中枢神经系统】相关PPT文档
第12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ppt
解剖学中枢神经系统笔记大全.ppt
标签 > 中枢神经系统[编号:42280]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