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塘镇总体规划说明书.doc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982925 上传时间:2024-03-19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塘镇总体规划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上塘镇总体规划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上塘镇总体规划说明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上塘镇总体规划说明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上塘镇总体规划说明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丰城市上塘镇总体规划(20102030) 说明书目 录第一章 规划背景1第二章 发展条件分析1第三章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3第四章 规划总则5第五章 镇域镇村体系规划6第六章 镇区性质与规模14第七章 镇区用地现状16第八章 城镇建设限制分区18第九章 城镇用地综合评价及发展方向18第十章 城镇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19第十一章 镇区用地布局20第十二章 道路交通规划21第十三章 绿地景观规划22第十四章 公用工程设施规划25第十五章 环保环卫规划29第十六章 防灾减灾规划31第十七章 “四线”控制规划31第十八章 旧城改造规划32第十九章 近期建设规划32第二十章 规划实施措施3335第一章 规划背

2、景一、上位规划解读丰城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对上塘的定位:随着上塘镇行政管辖区域由丰城矿务局转交至丰城市管辖,此举有利于丰城市从全局出发,充分利用上塘镇工矿企业经济,带动周边发展。故上塘镇在丰城市“一城四区”规划结构中位于河西片区的一区。以煤矿开采为产业依托,集科教、商贸、休闲娱乐多功能为一体的循环经济示范区。在丰城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02030)中:上塘镇在丰城市“一心一带,三区两轴”的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中位于中部城镇密集发展区。是江西省煤炭生产基地,以循环经济、新型材料、商贸物流为主导产业的城镇。二、相关规划解读 1、丰城矿务局发展战略规划(20062020)对上塘镇影响

3、:丰城矿务局在“十一五”期间及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企业的战略定位是:继续把煤炭生产作为支撑企业稳定发展的主导产业,集中生产,扶优扶强,充分发挥主力矿井的综合生产能力,稳住煤炭生产大局;建立以煤炭洗选为基本产业,以电力、建材、煤层气开发、机械制造与维修为支柱产业;以信息、通讯、农林、社区服务为支持产业的产业新体系,逐步形成以煤为本、多业并举的产业格局。通过公司制改革、资本扩张、资产重组、煤炭开发、资源综合利用、区域经济联合、循环经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实现产品和产业结构优化,带动企业组织结构、产权结构、资产及负债结构的调整,到2015年使丰矿发展成为产业集中和多元,主导产品

4、具有较强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这对上塘未来企业的转型和产业发展方向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2、江西省丰城陶瓷产业基地总体规划(20072020)对上塘镇的影响:其规划目标是将丰城市精品陶瓷产业基地建成为能充分体现丰城市的特色产业基地,承担丰源工业城陶瓷等高能耗工业的职能转移,大力发展陶瓷及相关附属产业,打造具有丰城市特色的精品陶瓷产业基地。使之成为国内精品陶瓷生产基地之一。由于上塘镇区与陶瓷产业基地的相邻关系,随着丰城陶瓷产业基地规划建设,将会带动上塘镇其他产业的发展,加速上塘镇城镇化进程。三、上版总体规划解读1、上塘镇城镇性质:江西省煤炭工业生产基

5、地,丰城市域副中心,以煤炭生产为主的现代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城镇。2、人口规模近期8.1万人,远期10.8万人。3、用地规模(现状80.05m2/人) 近期2010年:709.96公顷,人均87.65m2/人远期2020年:1126.70公顷,人均104.32m2/人4、发展方向用地选择主要沿建设大道和欣景大道两侧纵深发展5、功能分区 “一心四区”的布局 四、上轮总体规划实施评述2007版总体规划对上塘镇的城镇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07年以来,上塘镇人民政府依据总体规划要求有序地展开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确定的近期建设任务已逐步实施,城镇建设框架基本拉开,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逐步配套,公共设施日趋

6、完善。五、规划动因为抢占新一轮大发展制高点,丰城市积极把握后金融危机时代低碳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主动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国家战略的新要求,坚持以“三个转变”加速低碳丰城建设,推动经济发展走生态、低碳之路。一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经济由高能耗向低能耗转变。二是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经济从“卖煤炭”向“卖碳汇”转变。三是发展生态经济,推动经济从黑色向绿色的转变。文化的繁荣必将促进产业的发展。丰城依托洪州窑品牌效应和“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发展思路,强力打造新兴精品陶瓷产业基地。为发挥境内煤层气及瓷土资源优势,丰城高起点规划布局,把目标瞄准国际国内陶瓷产业领军企业,主动承接陶瓷产业从沿海向内

7、地的转移。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和陶瓷产业基地的规划建设以及未来企业的转型,城镇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城镇性质将有所改变,用地布局将有所调整。基于以上原因,上塘镇政府委托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丰城市上塘镇总体规划,以利于上塘镇健康、持续、高效、快速发展。第二章 发展条件分析一、有利条件1、江西省委、省政府确立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战略决策,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生态优良、经济发达、城乡协调、生活富裕、生态文明和经济文明高度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区,其范围主要包括位于鄱阳湖平原的6个设区市和周边的24个县,丰城市也列于其中。对于该区域的

8、发展,省委、省政府将举全省之力,重点打造,上塘镇必将从中受益,上塘应主动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之中。2、资源得天独厚上塘是江西省煤炭储量最丰富的乡镇,煤种以焦煤为主,兼有瘦煤,是江南最大的主焦煤生产基地。据丰城县志记载,1958年探明上塘镇境内仙姑岭矿区有煤炭储量9818万吨,梅仙岭矿区有煤炭储量2640万吨,两矿区煤炭储量12458万吨,经过坪湖煤矿、建新煤矿、上塘(1987年撤销)、八一煤矿(2001破产关闭)多年开采,到2009年,境内坪湖、建新两大矿井的矿区可采储量尚有1343万吨。 上塘还拥有极为丰富的煤层气资源,探明储量已达52亿立方米(CH4含量达96%)。丰城矿务局坪湖矿、

9、建新矿于1977年即建立了瓦斯抽放系统,坪湖矿瓦斯抽放量为46m3/min,建新矿瓦斯抽放量为60m3/min。瓦斯浓度为3033%,低位发热值约12058KJ/m3(2880kcal/m3)。随着开采深度加深及开采工艺改进,丰城矿区井下瓦斯抽放量将会进一步加大,总计可供应瓦斯气量约为每年2400万m3,能够提供丰富的燃气资源。工业区内集丰焦化厂亦能提供15万m3/月焦炉煤气(低位发热值17556KJ/Nm3)供周边工业企业使用。3、经济规模大2009年上塘煤炭产量250万吨,煤炭总产值16.25亿元,上缴税费突破亿元。随着丰城矿务局经济的快速崛起,上塘镇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至20

10、09年底,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25.39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4900万元。全镇共完成财政收入3909.7万元,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878元,职工人均年收入达到14000元。丰矿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与之相配套的前后相关联产业得到相应发展,如煤矸石发电、矿用机电设备制造与维修、水泥生产、焦化生产等,已形成生产、加工、研究等的综合网络体系。煤矿的发展起着推动整个上塘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4、区位和交通优势上塘镇距南昌市仅60公里,位于南昌市1小时经济圈内,距丰城市区15公里,已被丰城市纳入 “一江两岸”和“一城四区”的总体发展规划中,定位为“一城四区”的循环经济开发示范区。这是上

11、塘镇首次被列入城市建设的发展规划中。随着丰城市剑邑大桥以及丰矿至梅林的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将使得上塘镇与丰城老城区、丰源工业园区连成一片,成为丰城市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塘镇是丰城市域次中心,位于丰樟高组合城市的东北部,是“构筑丰樟高黄金三角中等城市群”的重点城镇,是丰城市和南昌市大都市经济圈进行空间与产业对接布局的桥梁纽带。丰城市已划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范围,将直接对接经济区联动发展。上塘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对外交通主要以公路为主,镇区共有三处主要出入口:西出入口经丰矿大道连接新梅一级公路过梅林上赣粤高速公路,东出入口至曲江镇经赣江龙头山轮渡连接105国道;南出入口经上(塘)尚(庄)公

12、路连接新梅一级公路,北达梅林镇,南至丰城市新区。镇区中部另有浙赣铁路张上支线直达腹地,伸入至建新、坪湖和曲江矿井工业场地,主要运送煤炭及矿用材料等,现无客运。5、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配套完善上塘镇依托有大型国企丰城矿务局,因而城镇的基础设施较为齐全、完备。医疗有二级甲等矿务局总医院一所,变电站有110kV河西变电所一座,给水有日供水4.27万m3的水厂,燃气有15000m3的瓦斯储配站以及二座液化气站。另有服务于居民的3个大型集贸市场以及综合商贸设施。因此,镇区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设置规模较大,并且配置较齐全。二、不利条件1、建设杂乱无序上塘镇自成立以来,城镇建设一直服从于矿区建设,因而

13、导致城镇用地分散,路网不成系统,雨污水就近排放,供水分散配置且可靠度较低,无法形成良好的城镇风貌,同时,不利于经营城镇土地,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用。2、转型过程中的阵痛上塘镇为丰城矿务局驻地,自1972年起,丰城市上塘镇划归丰城矿务局管理,成为该局以农业为主的政企合一性质的下属单位,党政主要领导任免和干部调配、经费开支、党的主要中心工作均由丰矿管理;而水利建设、抗洪抢险任务、民政、税收、征兵、计划生育等均执行丰城市下达的计划和有关规定。37年来,上塘镇为丰矿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而丰矿也对上塘镇的建设与发展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上塘镇的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一级地方政府归属政府

14、和企业双重管理,无论从行政体制还是从国企改革要求来看,都是不利的。前隶属于丰城矿务局,由于体制的原因,原上塘镇政府不具备完全的政府职能,财务税收体制不顺,享受不到其它乡镇同等的财政税收补贴与返还政策,因而没有足够的资金财力投入城镇的建设。为适应新形势,经省政府同意,丰城矿务局与丰城市经协商后决定理顺上塘镇管理体制,将上塘镇移交地方政府管理。2008年11月28日上塘镇人民政府挂牌成立,上塘镇由企业管理向政府管理转型过程中面临机构、职能转换等许多问题。3、经济成份单一,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采矿工业所占比重过高,经济结构单一,专业化程度高,上、下游产业尚未完全充分发展,外资经济发展规模较小,社会经济发

15、展缺乏“新鲜血液”,自身的“造血功能”不足,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受制于城镇建设的投入不足。4、环境污染严重由于镇区内的煤矿开采,以及水泥、焦化等下游企业,均会造成粉尘、水体、空气等的污染,虽然采取了一定措施,实行达标排放,但由于总量巨大,且未有效规划,因而对环境影响仍然十分严重,导致地力下降。第三章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一、社会经济概况1、人口及行政区划2009年上塘镇总人口92413,其中城镇人口为77994(其中镇区:57000人,其他社区20994人),农村人口14419人。全镇辖5个社区,1个居委会,5个行政村,60个自然村。2 、经济总量随着丰城矿务局经济的快速崛起,上塘镇近年来社会经济发

16、展进入了快车道。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民营企业得到长足发展,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达到1676家,从业人员有4967人,总产值达到3921万元,粮食作物总产量稳定在6500吨,至2009年底,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25.39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4900万元。全镇共完成财政收入3909.7万元,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878元。3、 产业结构现状上塘镇经济发展第二产业最为突出,第一产业保持相对稳定,而第三产业则相对滞后。三次产业产值比为2:66:33。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上塘镇的经济发展与丰城矿务局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根据丰城矿务局发展战略规划,到2010年,丰城矿务局年产原煤将达到400万吨

17、,瓦斯年抽放量6400万立方米,发电装机容量1.8万千瓦,年发电量达14065万千瓦小时,工业总产值达到2025亿元,实现税收2亿元;到2020年,年产原煤稳定在400万吨,工业总产值达40亿元。随着丰矿经济的高速发展,并且上塘镇已纳入丰城市“城乡一体化”规划中,丰矿大道等基础设施的建成及丰城市精品陶瓷产业基地的引进使上塘镇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而上塘自身城镇经济正处于工业化升级发展时期,为适应新世纪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化、区域城市化、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应充分利用域内资源和现状工业基础等方面的优势,加大产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建立以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体系,大力发展以商贸、房地产等为主体的第

18、三产业,高速度、高效益地全面发展国民经济。1、走“工业强镇”道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围绕丰矿煤灰及其伴生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以煤层气、瓦斯等资源为主要原料和能源的循环经济产业。一是以集丰焦化产业嫁接为主攻点,拉长加粗“煤焦化”循环经济产业链。突出抓好集丰焦化投资2亿元的二期工程建设、明华玻璃球厂投资1亿元的玻纤网格布项目建设以及赣丰水泥厂、民生泡花碱厂的增资扩产,着重发展煤化工产业和精细化工产业,最大限度地延伸煤化工产业链,形成煤化工产业集群;鼓励企业对煤气资源进行进一步精深加工,提炼煤焦油、粗苯、二甲醚等精细化工产品,从根本上扭转“焦多化少、只焦不化”的被动局面。二是以煤层气利用产业为强攻点,

19、做强做大“煤气电”循环经济产业链。着力抓好上海斯米克集团投资的建筑陶瓷项目和正在建设的瓦斯发电厂技改工程,使其尽快组织实施和竣工投产;切实抓好丰矿、丰城城区居民生活用瓦斯的新增扩容,最大限度地提高瓦斯利用率;大力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积极探索煤炭地下气化新技术;积极开发与煤层气相关的技术和产品,努力提高煤层气资源的附加值。三是以煤矸石利用产业为突破点,延伸扩展“煤电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大煤炭的洗选力度及现有洗煤厂的技术改造力度;加大丰矿电厂的技术改造力度;尽快引进矸石制砖项目,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吃”掉丰矿现有的13座约1300万立方米的陈年矸石山。四是以矿井水利用、土地复垦为着力点

20、,努力构建清洁、美观、大气的新丰矿。积极新上矿井水环保净化处理设备,使矿井水得以循环利用;在充分利用煤矸石的基础上,加大土地复耕、绿化、美化力度,有效节约土地资源;加快推进矿区沉陷区治理,使丰矿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依托上塘特有的资源和交通优势,大力发展陶瓷工业及其相关产业。大力发展特种陶瓷、国防用瓷和工业陶瓷等一批实用型高科技陶瓷产业;重点扶持传统艺术陶瓷和日用陶瓷企业,提升丰城市精品陶瓷的影响力;吸引更多陶瓷企业入住上塘。培育一批出口型陶瓷企业。鼓励和引进出口型企业,积极引导企业技术革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扩大生产能力,增加市场份额,提升企业竞争力。以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强同国内外

21、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横向联系,加大科技投入,改善投资环境。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持居住环境质量、实现新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产业发展应逐步提高技术含量,严格控制生产项目环保排放标准,严格企业准入,将上塘建设成为生态型科技精品陶瓷开发区。严格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控制生产项目、生活设施。 整治、利用现有河流、山体营造城市生态景观。产业规划要与上塘的空间规划紧密结合。积极争取省政府和国家财政的支持。强化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积极为入园企业服务。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拓宽引资方式,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孵化陶瓷大型集团企业,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业应集约发展,大力提高投入产出效率,禁忌产业发展遍地开花,浪费土地。

22、产业发展应形成社会化服务配套。建设中遵循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协调发展的原则。建设发展策略应当同产业升级相配合。产业空间分布从南向北逐渐次升级,并保留拓展空间。随着上塘煤炭资源枯竭,丰矿企业要转型发展,本规划借鉴外地经验:案例分析:山西晋城市煤炭产业转型 昔日的山西晋城市,依靠丰富的煤炭资源,在经济建设中实现数次跨越,县域经济发展、小康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经验叫响全国;转型发展中的晋城市,立足“四转”,变煤炭单一产业结构为煤炭、煤化工、精密铸造、旅游业等多元经济结构,构建符合当地实际和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接续替代产业,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小转大煤炭是晋城的优势,稳住了煤炭产业就稳住了全市经济的主体。晋

23、城市坚持“关小、改中、建大”,煤矿由1400多座压缩到385座,又压缩到129座,矿井生产规模由几万吨、十几万吨达到90万吨/年,所有煤矿实现采掘机械化和综合采煤机械化。随着一批500万吨和千万吨现代化煤矿的建成,以晋煤、兰花等几大煤炭集团为主体,晋城正在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无烟煤生产基地。重转轻目前,晋城市尿素生产能力已达到358万吨,甲醇达到81万吨,二甲醚达10万吨,预计到2015年,将建成全国最大的煤化工基地。依托煤层气储量占全国近1/4的优势,晋城已建成世界最大的寺河煤层气电厂和全国最大的港华煤层气液化项目,“十一五”末将建成全国最大的煤层气液化基地。与此同时,随着阳城电厂三期、华能阳

24、电煤电一体化等项目建设的加快,2015年,晋城将建成全国重要的大型坑口火力发电基地。粗转精“钢铁冶炼、球墨铸管、镁合金、汽车零部件和整机配套、精密铸件”五大系列产品已成为晋城新的支柱产业。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废渣等为原料的新型水泥和新型墙体材料为重点的新型材料产业、特色食品产业及丝麻纺织产业也迅速崛起。“富士康”、“环球利特”、“富基”、“南非汉斯”等13家高新技术产业落户晋城,已成为晋城新型产业的排头兵。晋城正在成为世界精密模具培训、制造中心和全球重要的精密机电产品生产基地。黑转绿依托煤炭产业的积累来反哺旅游业的发展,晋城市一批有实力的煤炭生产、流通企业积极投入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成为“由地

25、下转地上,黑色变绿色”的绝美演绎。晋煤集团、兰花集团、市煤运公司等企业先后拿出25.9亿元投资景区建设和星级饭店建设。去年,晋城市仅接待国内游客就达7769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5613亿元,“煤炭大市”正向“旅游大市”迈进。 随着多元化产业格局的形成,晋城市一煤独大的格局开始打破,以煤炭、化工、电力、冶炼“四大基地”和煤炭、电力、煤化工、冶铸、建材、煤层气、高新技术、旅游等“八大产业”为主导的新型工业体系已经形成。随着对高能耗、高污染、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摒弃,晋城市正在逐步步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本文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 2008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527.5亿元,同比增长10.1,财

26、政收入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13亿元,同比增长17.2,在全省排名由2007年的第五名跃居第二位。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8.7%,非煤产业增加值占到全部工业增加值的38%。今年上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全省经济形势的情况下,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86.8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全省第二。借鉴山西晋城市煤炭产业转型的经验,规划建议上塘镇产业应转型发展(1)、小转大-就是以资源整合兼并重组为重点,大力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坚持“关小、改中,建大”,所有煤矿实现采掘机械化、综合采煤机械化。(2)、重转轻-就是以延伸产业链为重点,发展现代煤化工、煤电一体化和煤层气产业。加快煤转肥、煤转电、煤制油、煤

27、建材、煤气化等产业延伸步伐(3)、粗转精-就是以培育新兴产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发展。实现由“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培育出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精品陶瓷配套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机械电子、新型能源、汽车零部件和整机配套、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废渣等为原料的新型水泥和新型墙体材料为重点的新型材料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4)、黑转绿-就是以旅游文化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托煤炭产业的积累来反哺旅游业的发展,一批有实力的煤炭生产、流通企业积极投入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梅仙岭石龙、岭背牌楼、张启明牌楼、圆通庵等)实现“由地下转地上,黑色变绿色”的演绎。三、社会经

28、济发展目标随着上塘镇政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内外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投入的增加,产业结构继续调整和优化,集体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第三产业的兴起,使上塘镇步入稳定发展阶段,社会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是完全有可能的。综合分析上塘镇的社会经济基础以及近年来的发展状况,对规划期内上塘镇主要经济指标进行预测。上塘镇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指标2009年年均增长率(%)2015年年均增长率(%)2020年年均增长率(%)2030年地区生产总值(亿元)25.39 2595.8151931259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2727423929541417680011492561工业总产值(亿元)16.5725

29、62.7815127.510337农业总产值(亿元)0.49161.19101.9284.15第三产业总产值(亿元)8.332531.781563.9115258三次产业比例2:65:331:65:331:58:411:51:48财政收入(万元)3910201167515234831272935人均财政收入(元/人)423181142142162116027农民人均纯收入(元)4878108640812700827400总人口(人)924131.71022001.21086001.1121000镇区人口(人)570004.0720003.6860002.9115000人口自然增长率(%)888

30、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859899100高中入学率(%)869598100城镇绿化覆盖率(%)15424345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0.972.9579.53耕地保有量(亩)15124151241512415124第四章 规划总则一、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城乡用地评定标准(CJJ132-2009)4、镇规划标准 (GB50188-2007)5、江西省重点镇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6、江西省城乡规划条例7、丰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8 、丰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9、丰城矿务局发展战略规划(20062020)10 、

31、江西省丰城陶瓷产业基地总体规划(20072020)11、上塘镇“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12、江西省丰城矿务局上塘镇总体规划(20062020)二、指导思想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2、从宏观背景入手,研究上塘镇的区域功能定位,把握城镇发展的优势条件,合理确定城镇的产业发展方向,壮大上塘镇综合实力。3、树立超前规划意识,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要求,合理安排城镇用地布局,创造富有个性的山、水、城、绿相融合的城镇空间。4、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为居民提供高效优质、舒适优越的工

32、作和生活环境。5、科学规划镇域镇村体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培育重点村,合理安排村庄布点,积极引导农民进城务工。6、切实保护基本农田和生态环境,合理确定城镇及村庄建设用地总量。三、规划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树立科学发展观,合理确定城镇发展战略和目标,注重近、中、远期结合,统筹安排城镇建设的各项用地,并考虑一定的发展弹性,使规划具备前瞻性和适应性。2、产业集聚原则。集中安排城镇的商贸、工业用地,发挥规模效益,节约用地,减少基础设施投入。3、以人为本原则。合理组织城镇社区,配套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强化生态环境的保护,营造和谐社会。四、规划目标现代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鄱阳湖

33、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五、规划期限近期:20102015年中期 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六、规划重点合理的确定城镇规模,明确发展方向, 重新确定城镇性质, 优化道路网,空间布局及功能配套,均衡布置各类用地,最大限度地保持水体空间,设计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绿化系统,改善生态环境。七、规划区范围上塘镇的规划区范围为:考虑到上塘镇区位和丰矿的特殊性,以及未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上塘镇辖区52平方公里为规划区范围。第五章 镇域镇村体系规划一、镇村体系现状上塘镇域镇村体系由镇区、行政村二级结构组成。2009年末全镇拥有5个社区(机关、上塘、建新、坪湖、八一),1个居委会,6个村委会(

34、上塘、建新、坪湖、金家、田西),60个自然村。上塘全镇总户数为22539户,总人口为92413人,其中镇区常住人口为5.7万人。镇域村(居)委会情况一览表(2009年)村(居)委会名称面积(平方公里)总户数(户)总人口(人)自然村个数(个)劳动力总数(人)耕地面积(亩)人均耕地面积(亩/人)机关社区8282/上塘社区21498/建新社区20648/坪湖社区13910/八一社区6656/上塘(居)10389上塘(村)13.347852279017162922440.77建新(村)6.23840815681094516250.70坪湖(村)14.3461045404114244864200.45金

35、家(村)8.48355523507140025430.98田西(村)9.730831367012217537551.42合计52.1445544892413608597165870.54注:含寄住人口2009年上塘镇总人口92413,其中城镇人口为77994(其中镇区:57000人,其他社区20994人),在省内小城镇中十分罕见,但符合工矿地区人口的集聚与地区经济规模呈现相关规律;1、现状特点 、村镇主要沿张上铁路分布。铁路两侧为镇域内重要的村镇发展轴,沿线有金家、上塘、建新、坪湖等村委会。 、上塘地处平原地区,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仅有0.54亩,人口密度却高达1772人/平方公里,远高于全省2

36、62人/平方公里的平均水平。 、经济较为发达。2009年上塘地方生产总值为25.39亿元,经济密度为4900万元/平方公里。、主导产业突出。煤炭开采、循环经济、精品陶瓷已成为上塘的特色支柱产业,尤其是循环经济已成为上塘工业发展的新亮点。2、存在问题、镇村体系不完善现状镇域镇村体系为镇区行政村的二级结构,虽然镇区发展较快,但村庄发展缓慢,各自为政,产业雷同,缺乏特色,没有着力培育重点行政村,致使村庄发展缺乏向心力,产业分工不明确。、基础设施不健全乡村道路等级偏低,境内除丰矿大道达到一级公路标准外,其余均为56米的四级公路,且与周边乡镇联系不畅;自来水水源为地下水,硬度高,水质差;排水设施缺乏;二

37、、镇域人口预测1、现状人口分析全镇户籍人口数及其变动情况统计表年份年末人口数(人)全年人口变动(人)备注总户数(户)总人口在总人口中净增(减)人数综合增长率(%)合计男女非农业人口200530343770824071336369631122006310807871441573371416449416322.1220073200976265400013626462233-1849-2.35200831333772424080036442636433770.4920093114977197407583643963037-450.052、镇域总人口预测、根据丰城矿区总体规划:生产矿井总定员全年实际生

38、产能力(万吨)4050人/万吨;矿区五年规划职工总数年份项目20062007200820092010计划产量275288304364400职工总数1700018000210002300023000到2009年丰矿实际产煤为296万吨,规划将来丰矿原煤产量可稳定在400万吨/年,职工总数将稳定下来。、根据丰城市精品陶瓷产业基地总体规划:丰城市精品陶瓷产业基地将成为能充分体现丰城市的特色产业,承担丰源工业城陶瓷生产等高能耗工业的生产职能,大力发展陶瓷及相关附属产业,打造具有丰城市特色的精品陶瓷产业上塘。使之成为国内精品陶瓷产业基地之一。 丰城市精品陶瓷产业基地用地规模:目前丰城市精品陶瓷产业基地占

39、用了梅林镇及上塘镇的用地,规划梅林镇开发用地为759公顷,上塘镇开发用地为915公顷,总用地规模为1674公顷。其中工业用地规模为1078公顷,规划丰城市精品陶瓷产业基地投产160条生产线。丰城市精品陶瓷产业基地人口规模初步预测:规划丰城市精品陶瓷产业基地投产160条生产线,现状每条建筑陶瓷生产线大约400名职工,随着建筑陶瓷工艺的不断改进和生产设备的更新,规划取每条建筑陶瓷生产线员工250人,则建筑陶瓷生产线总共需要产业工人为4万人。按照广东、山东等比较成熟陶瓷产业区的人口配备比例,大约需要配套企业产业工人0.6万人,销售、行政、培训、技术研发等服务人员约0.8万人,由此得出,丰城市精品陶瓷

40、产业基地共需要配备产业和服务人员5.4万人。案例:广东省建筑陶瓷企业现有职工抽样调查情况表人力资源配置情况中高层管理人员技术研发人员生产人员销售人员一般行政人员合计数量(人)14267608119900所占比例1.56%2.89%84.44%9%2.11%100山东省建筑陶瓷企业现有职工抽样调查情况表人力资源配置情况中高层管理人员技术研发人员生产人员销售人员一般行政人员合计数量(人)1124285105335所占比例3.28%7.16%85.08%2.99%1.49%100丰城市精品陶瓷产业基地就业岗位表人力资源配置陶瓷企业生产人员配套企业生产人员销售、行政、培训、技术研发等人员合计数量(万)

41、40.60.85.4所占比例74%11%15%100%具以上分析得出,丰城市精品陶瓷产业基地就业人口为5.4万人,其中4万人在梅林镇居住,规划在上塘镇内居住人口为1.4万人。、镇域总人口预测2009年底上塘镇总人口为92413人。近年来的人口自然增长情况,自然增长率近期取8,远期取7。随着上塘经济步入快速发展期,其丰矿循环经济区和精品陶瓷产业的集聚效应必将进一步增强,镇区的功能将进一步完善,其对周边的吸引能力将充分体现,参照丰城市总体规划,预测上塘镇近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10.8,人数为6000,中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6.5,人数为9000,远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5,人数为14000,这部分增加人口

42、主要进入镇区从事二、三产业。镇域总人口为行政地域的常住人口,包括户籍人口和寄住人口,镇域总人口预测公式如下:Q=Q。(1+K)n +P式中:Q总人口预测数(人) Q。总人口现状数(人) K规划期内人口的综合增长率() P规划期内人口的机械增长数(人) n规划期限(年)。近期2015年 Q1=92413(1+8)5+6000=96169+6000=102200中期2020年 Q2=96169(1+7)5+9000=99582+9000=108600远期2030年 Q3=99582(1+7)10+14000=107000+14000=121000则近、中、远期镇域总人口分别约为10.2万人、10.

43、9万人和12.1万人。三、城镇化水平预测2009年上塘镇总人口92413,其中城镇人口为77994(其中镇区:57000人,其他社区20994人),城镇化水平达到了84.4%,2015年城镇人口为93000人(其中镇区72000人,其他社区18000人),2020年98000人(其中镇区84000人,其他社区14000人),2030年115000 (主要是镇区115000人,2020年后企业转型,其他社区人口逐步向镇区聚集。)则近、中、远期城镇化水平分别为88%,90%,95%。四、镇村体系规划1、镇域空间结构规划充分考虑上塘镇域现状交通条件、产业布局、村庄分布等特点,规划采用镇村点轴发展战略

44、,突出重点,串珠成轴,以轴促片,形成中心突出、等级分明、分工有序的镇村体系网络。规划上塘镇形成“一心一轴”的村镇发展布局形态。“一心”指上塘镇区。上塘作为河西的一个中心城镇,镇区的经济和人口都具有相当的规模,是全镇的核心,发展的重点。“一轴”是指沿丰矿大道、建设大道,形成镇域村庄发展的重要轴带。2、镇村等级、规模结构规划本次镇村体系规划分为三个等级:级:镇域主中心上塘镇区(含上塘、建新)级:镇域副中心丰城市精品陶瓷产业(含金家村) 级:基层村坪湖、田西,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控制为6080m2/人。结合镇村发展条件评价,分析各个镇村发展潜力,调整原有村庄人口,合理确定各级镇村的人口规模及人均用地指标。 镇村人口及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规划表(2030年)名称现状人口(人)规划人口(人)人均建设用地标准(平方米)上塘镇区6068811500080100坪湖17951300090100金家3448100090100田西1032620007080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 > 建筑节能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