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活着》的人生哲理.doc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978020 上传时间:2024-03-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活着》的人生哲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活着》的人生哲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活着》的人生哲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活着》的人生哲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活着》的人生哲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论活着的人生哲理摘要余华是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其早期作品蕴含了一种冷漠的风格。马原淡出后,余华的作品风格发生了变化,作品由冷漠转向了温情。活着这部作品是余华创作风格转变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中作品塑造了福贵等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主人公福贵在偶然的苦难中温情受难,他积极的面对苦难的人生,对生活充满希望,从不放弃。他在苦难中淡然、坚韧、乐观和活在当下的生存态度给了我们无限生命的启示!关键字:活着 福贵 人生哲理长篇小说活着是余华20世纪90年代的一大力作,是余华创作改变风格之作。这部小说反映福贵这一人物在建国前至70年代末三十年的时代浪潮中命运跌宕沉浮,通过主人公一生告诉活着的意义。“活着作为现实

2、主义小说,富贵不仅具有生动具体的形象和性格特征,也是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作者余华在文本中让我们看到了对传统的人生价值和道德信念的坚守和坚持。一、在无奈中承受生命的沉重余华通过这部作品想告诉读者:活着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困难,在绝望中活下来,但是活着不仅是一种状态,它与苟活有着本质的不同。“苟活者只要保证生命还在苟延残喘即可,而活着是敢于在经历磨难、面对着困难有着反抗、不屈不饶的精神,有着最顽强的精神力量。”小说中的主人公福贵是当地有名的纨绔子弟,他好赌成性,最后终于把家族产业给输掉了。面对生活他不得不低头,他开始担着货物去县城的集市上换钱为生计。输掉了产业,主人公没有了富家纨绔子弟的娇生

3、惯养的性子,也没有在输掉产业之后的气馁,而是在每一次面对困难时那不屈不饶的精神。从此,福贵终日劳作在田间,但仍然改变不了生活的窘迫。对于他还是公子哥时对家的冷漠在输掉产业之后福贵在面对死亡时每时每刻都想着他生命重要的两个女人他母亲和待产的妻子,他有了家的意识。比如小说中福贵外出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在硝烟弥漫、血肉横飞的战场上受尽煎熬和折磨,等到福贵终于回到家时,发现家中老母亲思儿病亡、女儿生病不得救治而哑。建国后一家终于安稳下来,不幸的事却又发生在有庆身上,有庆死了。他成了政治祭台上的牺牲品。这部作品对生命不是抽象的一种思考,而是采用一种以死来写生的方式对生命进行阐释,小说中写到:父亲被自己气死

4、、母亲病死、儿子成为政治上的牺牲品、女儿难产死、妻子过度劳累而死、女婿意外而死、外孙撑死,最后剩下他一人。福贵经历了这么多的人生磨难之后却依然坚强的活着。经历了由富贵变贫穷、由有家变为无家经历这些人生悲剧后,福贵认识到:“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性命”,于是他“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正如作者所言,活着表现了人对苦难承受能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在富贵看来,活着就是与死亡相伴,他的一生经历了多次丧亲之痛,面对这些,他没有对生活丧失信心,而是选择活下去而且是坚强的活下去。命运已成了绝对的存在,它总以一只无形的手操控着一切,总是幸福到来后以一种

5、无情的方式打破这种美。而在这之后主人公还是坚强的活着。小说中福贵对生活的态度也有着阿Q精神,对困难总是勇面对。余华笔下的福贵虽然能够在灾难中幸免于死亡,可是在他的生命中死亡总是如影随行。在命运的安排下亲人相继而去,可见生与死总是在一瞬间。福贵虽然经历了人生中的种种不幸,但也正是有了这些经历面对生活他才有了深刻的觉悟。二、用坚韧来书写生命的哲学痛苦是生命存在的不可缺少的因素,痛苦是与生俱来的,并一直走向生命的尽头。痛苦对于福贵而言,就像空气一样,时时的包围着他,让他不停的呼吸着,生存者。当这些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却没有击垮这个人,这个人依然活着,这样坚韧精神足以让人震惊生命的价值意义和生命的伟大。这

6、种直面困难的博大精神与勇气,余华说:“作为一部作品,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动的友情与此同时,活着还阐释了人如何去面对并且承受苦难,这是20世纪中国苦难史下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痛苦和挣扎。”福贵是余华艺术世界中出现的第一抹曙光。这股对生命的坚忍,痛苦让福贵得以成长,而在这种痛苦中阐释着生命,热爱着生命,是关于生命不息的哲学书写。三、以活着来追问生命的本真在福贵生命的最后,他没有一个亲人,只剩一头老牛。在小说中福贵叫牛以他的亲人的名字来使唤,这正是一种对亲人的思念,对于福贵而言他们都不曾离开。他的活着是对灾难的嘲笑和最有力的回击,他依然好好的活着。生命是什么?就是对灾难的不屈

7、服,不妥协,要斗争到底。生命的本真就是活着,而且是乐观的活着。四、为活着而活着作者余华笔下的福贵的生存方式揭示了某种中国式的生存方式,深刻的体现中国老百姓的生存方式,表现出一种悲天怜人的情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老百姓生存哲学。在福贵经历磨难后,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宁静、忍受、温情的受难。他在困境中对付磨难,与困境作斗争。小说中,福贵总是在生活有了希望,有了温情,这样的幸福生活总是会被无情的毁灭。这样的窘况就这样重复着,面对这些他总是能挺过去。这样的窘境重复他已经没有任何东西能让命运毁灭了,他的生活似乎要宁静些,最后陪伴他的只有那头老牛。 著名学者张梦阳先生认为,“福贵继承并凸显阿Q精神,说明人是怎样

8、忍受着种种苦难,坚忍的活着的,这是这种精神,阿Q坚强的活着,福贵坚强的活着”这些表述与余华写出了“活生生的中国人”的说法,余华所说的“中国人”应该是指“没有自己名字”的底层群体,而不是官、绅、士等各种握有政治、经济、话语权的人。此外,“忍受”,是富贵生存方式最关键的一种生存“方法”。默默的忍受这常人无法人忍受的生存方式活着。有学者认为“在福贵的这种活着的背后洋溢着一颗对生命的感恩,也折射出对命运的自然承受,包含着某种宽广无边的生存意味,也体现了生命的坚韧,具有非凡的潜在力量“。“活着”一个简单的词汇,以一种平凡的方式表达,展现了生命中最深厚最顽强的精神力量,它的包容性很强,足以覆盖任何一种生命

9、的生存方式。五、回忆-消解苦难的良药福贵的一生有痛苦,也有幸福,他不仅以及大的毅力忍受着痛苦同时他也享受着上天赐予他的幸福。痛苦与幸福的分量,我们很难去判断。因为这些都将会过去成为一种回忆。在小说中,作者通过民间裁缝这对福贵人生回忆倾听展开故事,回忆的口吻和第一人称叙述所产生的温情气氛,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苦难,突出了幸福,回忆成了消解苦难的良药。小说中福贵回忆,一遍一遍的重复他的人生,在不断的回忆中,锥心的苦痛被冲淡,被时间蒙上了灰色的色彩,而幸福的片段却在脑海里日渐鲜明:“家珍一回来,这个家就全了,我干活时也有了帮手,我开始心疼自己的女人了,家珍脱掉了旗袍,也和我一样穿上粗布衣服,她整天累的

10、喘不过气来,还总是笑盈盈的。“”我和家珍看来看去,两个人就笑了。我们马上有外孙了“。福贵认定,只要一家在一起那就是幸福。福贵回忆过去,他这种看自己过去的方式,是回忆变得模糊,对待过去比较淡然。小说呈现的是一个普通农民的一生,因而会归自然这种方法是为那些本身就接近自然状态的人们寻到的。对生存苦难的思索本身就是对苦难的主动承受,其过程是痛苦的。活着只是余华对人生苦难思考的阶段。通过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如果能得到内心的平静,那么他不应该是个小说家,而应该是哲学家。结论活着用朴素的语言塑造出了真实、典型的福贵等人物形象,同时为我们形象的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首先福贵等人对活着的忍耐的同时用实际行动来超越的

11、深层哲理,放逐但又绝望的活着。其次,福贵等人以大爱和大美的活着,展现出他们对生命的阐释产使者人生的终极意义;展现了一种对人生信念的坚持。注释:余华:活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5月第二版张梦阳:有人认为细侯杀子是违背道德伦理的,虎毒不食子。她的行为不被接受,但细侯不仅仅是作为一位母亲,她还是一位游侠、女性。细侯杀子,作为一位母亲,她的离开是孩子少了母爱,这务必会成了细侯的念想,她要断了这念想,故杀子断念想。从作为女性的细侯来看其杀子情节,与其说是女性复仇,不如说是其为了挽救与满生的爱情所作的抉择、挣扎与回归,只是 这样的方式过于极端。的确, 杀死了这个孩子,客观上是报复了富商对她与满生爱情的

12、扼杀,但主观上也是对她与以前生活的一刀两断,是对心中眷恋之情的割舍。唯有此,她才能保全她与满 生最初的 “同心之爱”的纯洁性。依照这样的思路,细侯杀子的情节从女性觉醒的角度看,似乎具有了某些象征性的意义。细侯杀子这一行为表示说明她与过往的断绝。作为侠的细侯, 历来很多人都将细侯杀子情节看作侠女复仇的表现,但明伦 在评价细侯杀了自己儿子,带着自己的东西找满生,虽然蒲松龄没有将细侯塑造为像贾人妻、崔慎思中那样的侠女,而将她设定为妓女,但是从细侯复仇态度的果决与复仇手段的残忍两方面看,这已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女子所能为之的范畴,从这一点上说,细侯的作为,是侠女的行为。将细侯视作女侠,其杀子归满的行为,是弃暗投明之义举。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将其杀子看做是杀仇家子,是义举,甚至连官府的官员在面对这一残忍的杀子血案 时, 都置之不问。可见,将细侯看做女侠,将其杀子归满看做弃暗投明,从而将其残忍的行为看做是保全了对满生的贞与义, 以这样极端的复仇保全对满生的情义来消解我们对其杀子残忍行为本身的关注,并且为了全文惩恶扬善的主题,对其杀子行为给予了极大的理解与宽容。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 > 建筑节能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