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留守儿童”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研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背井离乡外出务工,许多的孩子便留在家中随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成了“留守儿童”。由于过早脱离了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其生活、学习和心理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的不适应,感到孤独无助,有的缺少家长的督促、教导,养成懒惰、任性的习惯。学习成绩、行为习惯都比较差。如何帮助这些“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笔者认为: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养成自觉阅读习惯。培根曾经说过:“读书可以铲除一切心理上的障碍,正如适当的运动能够矫治身体某些疾病一般。”让孩子在自由阅读中增长知识,懂得道理,培养良好的品格,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基
2、础。如何帮助“留守儿童”养成课外阅读习惯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建设班级文化,让书香熏浸孩子。班级文化是一种隐性的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渗透于一切活动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心理动力场”。班级文化影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引导、平衡、充实和提高的作用,这种教育功能不同于课堂教育,它虽是无形的,但又是无所不在的,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塑造着学生的灵魂。建设班级文化,增强文化的育人功能,我在班级与学生一道亲自动手布置,尽量做到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让学生喜闻乐见。班级文化布置要做到让班级中的每一幅图画、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篇文章都能鼓舞
3、孩子。孩子们生活在浓浓文化气息的班集体中,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开辟的“名人天地”栏目,在上面展示名人成长的故事,名人名言,小小的一块“名人天地”,它成为激发学习热情,增强读书的自觉性的主阵地;“加油站”(班级图书角),要让阅读变成学生休闲、放松活动,因此图书角上面陈设了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好书,像杨红樱的系列小说,曹文轩的纯美小说等等。一本本散发书香的文学作品,吸引着孩子们在课间驻足翻阅;在后面黑板报上开辟一块专栏,用于展示同学的读书收获,以此激励同学爱读书,读好书浓浓的书香班级文化如炉火一般,熏陶、影响着孩子,产生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让孩子一走进班级就情不自禁喜爱读书,愿于书本交朋友。徜徉书香
4、使孩子快乐,让孩子得到满足。二、发挥榜样作用,让榜样影响孩子。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是最富有模仿性的生物,人的大部分行为是模仿行为,而榜样则是模仿行为发生的关键。榜样内在的感染、激励、号召、启迪、警醒等功能,榜样发挥着重要的示范激励作用。要帮助那些留守儿童养成读书习惯,老师除了做好监督外,更要以自身的榜样影响着孩子。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读书习惯的培养。早晨晨读,老师走进教室与学生一道高声朗读;午休时间,老师手捧儿童读物,与学生一道默读;平时要与那些“留守儿童”学生交流,多谈的是书中的一些人物,书中的一些情节,读书的一些收获,在那,老师成为“留守
5、儿童”的学习伙伴,他们的大朋友。孩子们为了能与老师有“共同语言”,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认真读书。这样读书的热情、读书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发挥同学榜样示范作用,促进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对于那些“留守儿童”的阅读情况,老师密切关注。那些表现好的、读书积极性高的同学,老师要抓住一切机会大加表扬。开展每周之星评比活动,对推选的“读书之星”进行张榜比表扬,将他的读书事迹,读书成果张贴在班级外面的白板上,供同学们学习。让名人读书的故事陪“留守儿童”一块成长。我经常利用读书指导课、班会课向学生介绍名人读书故事,像“匡衡的凿壁借光”、 “孙敬苏秦的悬梁刺股”、“ 鲁迅嚼辣椒驱寒”这些催人上进的故事,孩
6、子们听后心灵得到震撼,极大的激发读书热情。“不用扬鞭自奋蹄!”让自觉阅读成为可能。孩子们的读书欲望被点燃,便会自由轻松的阅读,徜徉书海,与名人交流,启迪智慧,净化心灵,养成良好习惯。三、电话传递亲情,让亲情温暖孩子。由于父母远离孩子,孩子缺乏亲情的温暖,并且有长时间缺乏父母的监督,任性、懒惰一些坏的习惯便油然而生。虽然孩子在校每天都接受教育影响,但放学回家又不能坚持。要养成阅读习惯,就需要经历长久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为了帮助孩子养成习惯,我利用现代化的通信手段,与家长沟通,教给他们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下班回家后用电话与孩子交流,检查作业,交流读书情况,解决一些困难,让孩子感到即使回到家老师任
7、然在身边。电话传递情感,电话架起老师与学生心灵的桥梁。(1)家长给予关心 利用电话与“留守儿童家长”联系,让他们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问题。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共同努力,并且形成合力。家长每天抽出时间通过打电话的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了解孩子近期的心理想法,帮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通过努力让孩子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同时“留守儿童家长”经常与孩子的班主任、监护人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和学习情况,共同商讨教育的策略与办法。电话交流,让自己的孩子感受到父母在关注着他,心中惦记着他。交流中间家长要多表扬激励孩子,平时多买一些有益的适合孩子阅读的课外书寄给孩子,多询问读书的
8、情况。家长通过种种的努力,虽在遥远的地方,仍然可以督促孩子读书,关心孩子,用亲情的力量帮助孩子养成习惯。(2)老师真情帮助老师要承担起“留守儿童”代理家长的责任,经常通过电话与“留守儿童”交流,关心他们的生活,检查他的作业和在家的表现,特别是检查孩子阅读情况。“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培养习惯必须要持之以恒。我经常利用电话询问读书情况,交流读书的收获。通过电话让孩子感到老师在关注着他,老师就在他身边。四、关注孩子的进步,让表扬伴随孩子。“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是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感受。研究表明,自我效能对
9、学生的学业成绩、心理健康等各方面都有影响。而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则有行为信息、言语劝说、情感唤起等。恰当的表扬,对学生形成和发展良好的自我效能感有着积极的作用。(1)积极开展“五星少年”评比活动。在班级开展“五星少年”评比活动,让每一个孩子感受到成功的体验,同时开展“五星少年”评比更能激励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进一步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使每个学生更加热爱自己,悦纳自己,超越自我。每周的“五星少年”我都倾向于那些表现好的“留守儿童”,让那些平时读书认真,收获大的同学争得“智育之星”;在家、在校爱劳动的同学争得“劳动之星”;尊敬长辈、乐于助人的同学争
10、得“德育之星”“五星少年”评比活动成为孩子体验成功,激励奋进的平台,以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2)实行班委轮换制。在班级内实行“班干部轮换制”,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实行班委轮换制,我不看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关注孩子的参与热情和信心。通过实施班委轮换制,增强了学生的信心,约束他们一些坏习惯。同时,实行班委轮换更能改变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不是很好的学生,让他们看到了上进的希望,教师的关心,学生的鼓励。总之,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学校、老师责无旁贷。作为老师,让“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学生在自读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教育,培养良好品质,以此提高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增长知识,提高学习成绩,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