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效整合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的核心环节。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因而,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总量和各学段的阅读要求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个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深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由此
2、可见,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目前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看,相当多的学生存在着缺乏阅读兴趣,阅读量少;盲目择书,阅读内容单一;不重积累,阅读方法不当,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问题。而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扩大信息量,不能把全部精力仅仅寄托在课堂上,而要开放课堂,要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使课内外和谐衔接;要使学生既从生活中、课外阅读中学语文,又把课内所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运用到课外阅读和生活中去,学以致用,为生活服务。为此,我们提出:“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效整合策略研究”,希望通
3、过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整合,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课外阅读针对性、目的性不强的弊病,从教材出发,抓住教材与课外读物中存在的联系,辐射开去,使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起来,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深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课标中,还对各学段课外阅
4、读总量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定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语文课程标准是这一研究的纲领性文件。2、“相似论”认为,学生头脑中贮存的信息越多,就越有利于选择、匹配、激活阅读材料中的相似信息,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感悟也才越深刻。学记中的“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说的是教育得抓住时机,适时施教,错过时机以后再去学习,就会事倍功半,得法于课内,及时进行同步拓展,就会事半功倍。3、传统语文教学重视博览、诵读、精思、背诵,让学生接受丰富的滋养,进而具备扎实的语文功底。“滋养说”是教学研究的理论支撑点之一。三、课题研究目标1、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
5、。2、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增强语言修养,提高语文能力。3、课内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让学生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拓展生活空间,“以课外促课内”使之相得益彰。4、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为契机,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四、课题研究内容 学生的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条基本规律。学生课内阅读是阅读能力的主体,课外阅读是补充:课内阅读是基础,课外阅读是继续;课内阅读教方法,课外阅读重应用。课内和课外缺一不可。从大语文教育观来看,如果只注重课内,忽略、放弃课外,便是不完整的阅读教学。本课题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1、有利于培养课外阅读能力的课堂教
6、学。(1)课前注重预习,广泛搜集资料。根据课文的特点、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灵活运用预习方法,通过搜集资料,增加知识储备,为课堂教学作好铺垫。(2)课堂反复阅读,掌握阅读方法。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浏览等多种阅读方法;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结合课文渗透与之相关的课外内容。(3)课后适当延伸,巩固阅读方法。以单元课文编排主题为核心,展开课内和课外的链接阅读;以历史的长河为范本,多读优秀史籍;以教材中某一篇课文为基点,向同类文章扩展或向相关联的内容延伸;以节选课文为基点,向整个作品延伸;以某一作家的作品为基点,向这位作家的传记性故事扩展;以各个单元的综合性训练活动为契机和
7、阵地,引导和鼓励学生课外多翻资料,多查阅一些有用的书籍,多接触一些名人大家的经典著作,以扩大知识面,增长阅历,养成爱学习的良好习惯。2、专门安排课外阅读时间。为了确保学生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并使教师有时间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要求老师每天都安排课外阅读时间。这段时间,有时安排学生开展自由的课外阅读,或让学生自己推荐优秀课外阅读材料;有时在教师指导下对教师选定的有关课外阅读材料进行阅读理解。 3、想方设法,有效利用已有书籍资源,积极拓宽可阅读书籍资源。通过调查,发现学生的藏数量极为有限,如何有效利用学生已有的书籍资源,使可阅读书籍资源发挥更多、更广的作用呢?我们做了以下工作:(1)打破局限,
8、全校每学期举办一次“换书”活动,使学生手中已有的好书有机会被更多人阅读,达到资源共享。(2)学生每人捐献若干本书,建立班级图书角,加强同学间的知识交流。4、适时地开展读书活动,如5分钟演讲、成语典故、名著导读、读书心得交流、读书笔记展览、创编儿歌、寓言、故事、古诗擂台、美文点评、中外名人介绍等等。5、积极创设阅读氛围,竭力打造书香校园。(1)学校每周二下午第三节为校本课程,组织学生诵读弟子规,让学生品读经典文学。(2)学校上课铃声改为古诗铃声,每周两首古诗,要求学生背诵,这样学生一学期至少就掌握了40首古诗。(3)学校图书馆每天中午都向学生开放,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6、加强评价激励积极的评价
9、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定期展示学生的摘抄笔记,对做得好的学生颁发学习图标。五、课题研究的方法和策略1、方法。主要运用课堂实践法、调查法、反思法、交流总结等方法。力求在真实的特定教学环境中进行研究,保持研究的真实性,注意课堂教学的实践,反思、再实践,总结,以不断改进研究方法,取得研究成效。 2、策略(1)以课题研究为载体,转变教师以教材为本的观念,提高教师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的认识。(2)以课堂教学为课题研究的切入点,教给学生正确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3)采取措施,扎扎实实开展小学生课外阅读实践活动。 A、扎实有效地抓好课堂阅读教学。B、制订详尽的读书指导计划。C、营造良好的读书
10、氛围。D、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E、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F、家校配合,提高实效。六、课题研究步骤 1、研究时间:2010年8月到2011年9月。2、具体步骤: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年8月到2010年9月)(1)课题组成立。(2)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学习。(3)制定课题研究方案。(4)学校领导对课题进行论证,进一步修正、补充、完善。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0年10月到2011年6月)(1)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做有心人。善于捕捉课题实验过程中各类有价值的信息,并及时记录存档。(2)通过调查、座谈、观察等形式,定期了解学生、家长对课题研究的反应,评价。(3)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教研组成
11、员进行听课,交流。)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1年7月到2011年9月)(1)对实施操作过程中积累的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分类,并做好资料的补充完善工作。(2)撰写课题结题报告,通过校方的最终审核。七、预期研究效果 1、学生发展(1)阅读课外读物的兴趣更加浓厚。(2)阅读能力明显增强。 2、教师发展(1)课堂教学效益有所提高。(2)组织课外阅读的能力有所增强。(3)学校校园形成浓浓的书香氛围。 八、预期研究成果 1、教师总结、论文、案例集 2、学生阅读成果:读后感、摘抄笔记、习作集九、课题组成员:组长:林珍梅副组长:黄燕清成员:颜曼怡、柯真真、李景霞、陈冬苹、陈冬梅、陈晓萍、许保全、李丽娜、许悦、李明玉、李美珊、陈金禀、黄贤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