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绿色创新的企业环境管理战略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摘要:有关环境的保护和发展逐渐受到社会和民众的高度重视,现在企业的经营再也不能忽视环境保护的问题。企业基于绿色创新,将环保问题纳入企业整体策略的考虑之中,不再视自然环境为外部的影响。企业实行环保创新技术,不仅可减少对环境的冲击与危害,更可降低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及增加企业形象。关键词:绿色创新,企业,环境管理1 引言随着国家环境法规越来越严格,消费者表现出对环保产品越来越多的关注,环保已经成为企业参与社会竞争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实现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将环保任务栏入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中,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必须考虑对环
2、境的影响。从1987年限制臭氧层破坏物质(CFCs)的蒙特娄公约,到1997年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2002年的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宣言,以及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都对企业带来极大的影响,并使企业形成一个良性的发展循环。目前国内企业兴起一波绿色环境管理的趋势。过去国内企业只着重于经济发展,企业的环保工作大多在外部环保压力或是内部自发性环保压力下进行,企业投入环保工作以后才有进一步的绿色创新,因此环保压力对于产业界绿色创新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研究问题。未来企业的生态可持续竞争策略可以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企业可以通过实行低污染预防来降低成本,也可以通过先进的科学管理来取得领
3、先地位,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过去我们一直认为环保压力是经济发展的障碍,但是本文希望通过分析环保压力对于企业产业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进行探讨,从而给予环保压力正确的评价与定位。环保压力对企业而言不一定是一件坏事,也许是鞭策企业向前迈进的动力而产生绿色创新,并进一步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2基于绿色创新的环境管理2.1 绿色管理的发展趋势企业环境管理(corporat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是指利用管理的理念、方法与工具来解决企业运行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并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以完成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1Berry and Rondinelli(1998)认为采取主动
4、积极环境管理策略的企业,是将环保目标与企业各部门的功能相结合,运用创新的环保技术解决环保问题,除了可以免于遭受环保处罚,还可树立和提升企业形象,甚至可开发出新的市场机会。 企业管理者面对环保压力,应对的态度可分为四种,分别是:反应型(reactive)、接受型(receptive)、建设型(constructive)及防范性(proactive)四种类型。其中采取预应策略的企业,则将环境视为企业经营的关键因素,并利用环境管理提升竞争力。2根据企业对环境管理的响应态度,将企业分为四种策略群体,分别是:被动者(defenders)、逃避者(escapists)、不变者(dormant)、主动者(a
5、ctivists)。其中主动者是指企业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进行环境管理。我们把企业环境的发展趋势分为四个时期,每个时期有不同的趋势,分别是:1990年以前的末端处理趋势,1991年1995年的工业减废趋势,1996年2000年的污染预防以及2001年以后的可持续发展趋势。3每个时期所面临的问题、环境政策以及环境目标与执行方案皆不同,详见表1。表1 企业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时代1990年1991年1996年2000年2001年背景以前1995年以后趋势管末处理工业减废污染预防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环保法规要求日益严格环保意识高涨履行国际环保公约的义务;资源保护环保成本高涨国际贸易与环保的关系复杂化水资源与
6、能源更匮乏能源危机环境政策符合国家环保标准使环境影响最小化带动上游产业承担社会责任杜绝环境污染发生环保导向的研究发展强调绿色生产、兼顾环保与企业发展环境目标及执行方案污染物的管理工厂内减少废物排放建立废弃物回收与资源化系统循环利用有限的资源废弃物的处理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能源建立ISO14000环境管理系统化学品的管理生产过程最优化研究产品生命周期,发展清洁技术,研发绿色产品废弃物资源化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已经成为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最终指导原则,而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是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方向,寻求环境、经济与社会共赢的目标,见图1。图1 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2.2企业内外环保压力企业在
7、发展的进程中,不仅能面临着外部政府、民众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同时也面临着企业内部降低能耗、提高企业竞争力、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压力。1、外部环保压力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和公众的环保意识等因素,是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保压力。作为环境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者,政府对企业的环境管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市场压力随着人们对环保产品的需求而逐渐增加,尤其是一些产品需要大量出口的工业企业,要满足国际市场上的产品环保标准,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就必须严格执行相关的环境标准。机构理论(institution theory)学者认为,组织面对外在环境压力时,必须调整组织结构或是采取必要的调整活动,以符合外在环境的要求。没有组织
8、可以免于外在环境压力,面对外在压力的组织若无法适当自适应的话,将会危及组织的生存。因此为了响应外部环保压力,企业不得不进行环保工作。企业如果不重视环境保护的话,可能面对居民、顾客以及政府等外部环保压力4。 2、内部环保压力企业自发性参与环保活动的动机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希望获得政府的优惠补助以及税收优惠、避免引进环境税或是更严格的环保标准;第二、企业负责人、员工具有强烈地承担社会责任的使命感;第三、企业环境管理策略转变为主动积极的预应策略(proactive),可以使企业免于环保的制裁,并可提升企业形象。2.3绿色创新与竞争优势的关系绿色创新定义为:以产品生命周期为基础,来解决环保问题的产品
9、或生产工艺创新,并将绿色创新分成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与回收创新三种。5绿色创新包含着一下四个因素:(1)硬件;(2)工艺方法;(3)生产技术;(4)管理导向,这四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下可以产生绿色创新,能够使企业防治污染并节省能源,使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具有绿色创新精神的企业,其具体的环境管理表现就是积极地以可持续的观点来进行整体性环保创新。企业以主动积极态度进行环境管理,进行绿色创新,不但可以在市场上取得领先地位,更能在未来的环保趋势中占得先机,并获得竞争优势。1、污染是资源使用无效率的具体表现,企业可以透过绿色创新增加资源生产力,而且首先进行绿色创新投入的企业将具有先发优势,可对绿
10、色产品收取较高价格,提高企业形象,甚至转让其环保技术,并可开发新市场,获取竞争优势。2、企业进行环境管理可以为企业带来许多的经济利益,如提高生产效率、节省原材料、降低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3、企业可以通过绿色创新管理,将绿色环保概念融入产品设计与产品包装中,以提升产品的差异化优势,与此同时可以提升企业形象等。6企业应该主动积极进行环境管理,以善尽其社会责任,并实行全面环境质量管理与生态可持续竞争的经营模式与管理观念,以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精神。2.4结论过去企业一直将环保视为会对企业竞争优势带来负面影响。实际上环保压力可以由绿色创新而对企业竞争优势产生正面的影响。因此,企业在面对环保压力时,不
11、应该一味地加以抗拒与逃避,这是鞭策厂商向前迈进的原动力。企业面对环保压力的时候,不仅会迫使企业进行绿色创新,而且会进一步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因此厂商可凭借绿色创新这种途径来化解对立关系,并藉此提升竞争优势,以创造双赢的局面。 1、由于行业的不同,企业采取的环境管理策略也有差异。对于污染严重的行业来讲,环保压力是较高的。因此属于该行业的企业,节约资源就能带来大幅度的成本节约、建立新的竞争障碍(如行业范围的技术标准)。在污染严重的行业,环境管理同企业的经营决策、经营业绩的关系密切。 2、随着企业的自身发展及其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环境、资源存量、国家的环境污染程度、公民的环境意识等)的变化,企业环境管
12、理的态度也是动态的。在不同的时期,企业在环境策略中分别扮演着“初学者”、“救火员”、“参加者”和“倡导者”等不同的角色。 3、对于拥有不同资源能力的企业,在制定环境管理战略的时候,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符合本企业能力的环境管理策略。在没有资源约束的情况下,要采取积极的环境策略。3 结论 环境管理正在成为企业经营战略和管理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方面。面向绿色创新的环境管理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对于国内的企业而言,必须通过绿色战略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可以通过绿色战略来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可持续发展观的建立是随着企业对环保工作的不断深化认识和实践,逐步发展建立起来的。企业将绿色战略
13、融入自我的发展战略,是逐步由被动转向主动,由不自觉转向自觉,向更深的层次、更高的要求发展。其核心内容,一是企业的发展目标,由单纯追求效益的取向,转变为追求企业的全面发展,将自身的发展融入区域经济的发展之中,谋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统一。二是企业竞争力的内涵,不仅体现在产品的价格、质量和服务上,还要体现在为改善社会环境作贡献上;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欧美的产业界欲以环保标准来主导全球产业竞争的态势,也就是说利用环保标准的制定来达成的目的。环保标准对于产业竞争态势会带来哪些影响,以及产业界该如何因应,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4、参考文献1 徐木兰, 安宝仪. 食品业环境管理之初探-从环行面论衡J.科技管理学刊,2002,(4)1:147-174.2 Winsemius, P,U. Guntram. Responding to the environmental challengeJ. Business Horizons, 1999,(35)2:12-20. 3 Hart, S. L. Beyond greening: strategies for a sustainable world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3,(75)1:71. 4 Hutchinson, C. Corporate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J. Long Rang Planning.2003, (25)4:9-21.5 温肇东. 企业的环境管理:与生态共荣的企业绿化研究M.台北:远流出版社,1999.6 Shrivastava, P. Castrated environment: greening organizational studiesJ. Organization Studies, 2004,(15)5:705-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