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课后习题1.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881195 上传时间:2024-03-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原理课后习题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城市规划原理课后习题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城市规划原理课后习题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城市规划原理课后习题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城市规划原理课后习题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篇 城市与城镇化1.城市与城镇化2.城市规划思想发展3.城乡规划体制4.城市规划价值观1.1城市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城市三要素,包括了产业构成,人口数量,和土地地域等要素。 1.2工业前城市与工业城市各自基本特征是什么?工业前的城市,主要是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第三产业为辅,城市化水平不高;城市的建立多以防御为主,城市有城墙,城市自然景观较好。工业时期的城市,城市的发展多以第二产业为主,工业化后期,第二产业逐渐向第三产业转变,第一产业的工业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逐渐加剧;城市化水平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农村人口,土地快速向城市集中于转变,城市职业构成亦快速转变;工业化初期,城市呈现出圈层装的发展

2、模式;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城市环境问题的加剧。城市主要交通场地对于城市选址带来重大影响,以及城市交通系统出现了重大变化。出现了新城市类型,如港口贸易城市,矿业城市,交通枢纽城市等。1.3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以你的预测,203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多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以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规模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当下中国,各地都在开展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进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成绩巨大,问题也很多。我们没有建设、管理、发展现代化大城市的经验,还在初期阶段,中国城市化面对着多重的挑战。首先,我国城市化进程正遭遇“半城市化”的困扰。“

3、半城市化”概念,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其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在城市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政治权利,不能像市民一样体面地有尊严地生活。“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有问题,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半城市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当前中国的城市化,解决的仅仅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市化,而非人的城市化。其次,我们面对的是城市结构严重失衡。我们今天面对的房价问题,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过去十年进入21世纪后的前十年,我们大城市加速发展和二三线城市中小城镇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的结果

4、。第三,对环境保护的挑战。城市的空气污染和“热岛”效应日益严重。还有,现在各地正在大力推进的城市拆迁运动,政府很少或全然不考虑老建筑或新建筑对环境的协调或破环作用。关于203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的预测:假设2010年以前中国的城市化率平均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2011至2020年平均每年提高1.6个百分点,那么2020年的城市化率将达到67%,很可能更高,例如达到70%。而当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会趋于平衡稳定,甚至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因此,城市化水平不会一味的增长,则至203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会趋于75%左右。 1.4城市化有哪些基本规律?城市化发展与全球气候变暖有那些关系?城市化发展的基本

5、规律:(即特征) 时间上:阶段性城市化规律表现为城乡人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有序变化和呈现出来的阶段性特征。 空间上:地域推进由城市集聚与扩散机制所决定的城市与区域经济运动规律。 质态上:性状与结构变动在城市性状和结构的变动趋势上,它包括城市职能、城市产业结构和城市规模结构的演变。 量态上:数量和规模变化城市人口迁移和流动规律作用下的城市数目和人口规模变化的规律。 即,初级阶段:大城市数量较少,中小城市较多; 中级阶段:大城市数量增多,中小城市较多; 高级阶段:大城市数量稳定,中小城市较多。城市化发展与全球变暖的关系 城市化与全球变暖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论证,即温室气体排放的加剧和碳循环速度的

6、降低。1.城市化带来的人口集中,工业发展,人类对于资源的掠夺加剧,为适应现代城市发展过程,汽车等交通工具的使用普及,工业能源的需求,以及人类出于取暖,发电,炊事等对于含碳化合物的燃烧,进一步加剧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2.城市化的发展,对于地域资源的占用,进一步侵蚀了自然环境及绿化的毁灭,降低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等的循环效率和速度,对于全球变暖同样有影响。2.1中国古代的城市格局反映了哪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思想?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散见于周礼、商君书、管子和墨子等政治、伦理和经史书中。1.其中公元前5世纪左右的周礼考工记记述了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

7、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其代表着一脉相承的儒家思想,维护传统的社会等级和宗教法礼,表现的城市形制中皇权至上的理念,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类城市的代表多为各朝代的都城,如唐长安等。2.(管子)强调的“因天材,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的城市建设思想,代表着打破城市单一的周制布局模式的变革思想,从城市功能出发,理性思维和以自然环境和谐的准则确立起来,对战国及后世城市的建设影响深远。如元代大都城是一个全部按城市规划修建而成的都城,城市布局强调中轴对称,在很多方面体现了周礼考工记上记载的王城空间布局制

8、度但是,同时又结合了当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要求,并反映了元大都选址的地形、地貌特点。3.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整体概念和长远发展,强调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强调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4.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在城市规划思想中也有影响。如天、地、日、月,春、夏、秋、冬四季,天文星象珍禽异兽等。如唐长安十三排坊里象征十二月加闰月,皇城南面四行坊里象征四季。明北京城南面建天坛、北面建地坛,东面有日坛,西面有月坛。5. 古代还有一些规划思想与久已形成的阴阳、风水八卦等观念有关。如主要建筑物要朝南或朝东,不可朝西或朝北。城市北面往往不开城门,以免对“王气”不利,有时在北城中建玄武庙。

9、唐长安城皇城南面四行坊,不开南北门只开东西门。这些理念在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实践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也影响了日本、朝鲜等东亚国家的城市建设实践。2.2你认为哪些古代经典城市的规划案例,对未来的城市发展仍具有重要意义?曹魏邺城规划及影响邺城的规划特点主要有:城市明确的分区,将一般中轴线的对称手法从建筑扩大到了城市布局。开创了城市整齐划一规划的新格局。对未来城市的影响方面,主要是在新城的建设方面,对城市的规划的整齐性,系统性及现代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隋唐长安的规划及影响隋唐长安城市我国严整布局都城的典型,城市布局上,道路突出宫殿,严格里坊制,超尺度的城市规模,道路宽度,里坊面积,以及城市布局

10、的数字概念,都对未来的城市规划建设有着借鉴与反思的作用。如其道路突出宫殿建筑的手法,可以用在某些纪念性城市的规划方面,突出其城市重点及特色,而长安城的超大尺度对于使用的不方便,则对未来城市规模尺度方面有着重要的反思,至于长安城的数字概念,则对于未来城市建设的规整性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宋代平江府(苏州)的建设及影响宋苏州城市建设的突出了我国南方城市建设与北方的不同,其城市布局结合水系,因地制宜;苏州的建设的另一个成就则是苏州园林的建设。其对未来的影响主要也表现在这两个方面,即一,城市建设要与自然条件相适宜,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基础;二,将园林建设的手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打造未来的山水城市与园

11、林城市。 2.3你认为哪些城市规划理论深刻的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同(2.1)2.4联想你所居住的城市所存在的问题,思考这些问题是否与城市规划思想方法有关?西安市城市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出现原因,及解决方案1 文化建设的问题问题的提出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活力的象征。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已经成为城市间的最大区别,也是城市不可复制的独特竞争力。国务院批复的西安市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中, 西安市的定位是/ 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古都、旅游名城0。通过对西安市城市文化的实际观察, 发现西安市城市文化建设存在如下问题。城市文化定位模糊, 城市文化缺乏核心竞争力城市文化载体保护观念不到位, 城市建设损害城市

12、文化形象城市文化处于断裂期, 城市传统民俗艺术缺乏生存空间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滞后, 严重制约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问题出现的原因 城市建设危及文化遗产保护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忽视文化遗产环境保护 城市整体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协调不够 城市建筑风格背离城市文化定位解决方案城市文化建设应成为城市发展的指导纲领毋庸置疑, 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是城市品牌的基础。西安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文物环境被破坏、城市景观风格凌乱与古都风格严重不符等现象, 实际上是因为长期以来城市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城市文化建设被忽视的结果。城市文化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指导纲领, 有助于避免城市文化建设沦为城市经济发展

13、附庸的地位,使西安市古都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城市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应树立起城市文化建设的科学理念城市文化的特性决定了城市文化建设的目标并非是单一的, 而是多元的。首先, 树立城市文化建设的科学理念, 要求城市文化建设应理清城市文化的核心内容其次, 树立城市文化建设的科学理念, 要求城市文化建设应秉持传统, 立足优势, 着眼未来。第三, 树立城市文化建设的科学理念, 要求提高城市公共产品供给中的文化产品份额。城市文化建设应以社会和谐为本, 注重社会公平在西安市, 不少城市建筑照搬外国风格, 此类建筑往往是体现了一种现代西方社会对物质财富的极端崇拜, 没有体现我国独特的东方儒家文化及社会平等思

14、想, 不是城市文化精神的象征。这些建筑对周边的普通人群没有丝毫的亲和力, 反倒造成群众的心理压抑及反感, 加剧了他们的心理不平衡。城市文化在制度建设上要以社会公平为核心, 对社会思潮加以引导。城市文化建设要求城市行政管理体系的创新随着西安市城市的不断发展, 现有的城市行政管理体系已不能满足新时期城市文化建设的要求。建立基于城市文化建设的行政管理体制, 是提升城市文化建设水平的必然要求。第一, 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城市文化保护的新机构。第二, 要建立人民群众在城市文化建设上的意见表达、规划参与、执行监督的机制, 建立完善的科学的决策体系。第三, 要建立完善对城市文化现象进行监管的新机制。城市文化建

15、设要加大对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城市文化产业既是城市文明的体现, 又是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作为城市软实力有着重要地位。西安并不缺历史传说, 作为我国著名古都, 弘扬传统文化是西安市义不容辞的责任, 把传统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产业的推动力, 更是扩大传统文化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2.旅游发展问题问题的提出以西安为中心的陕西陕西曾经是中国历史上的政治中心。陕西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和时代最长的省份,13个王朝先后在陕西建都,时间长达1100多年。为陕西,特别是西安市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原因有:景区压倒城市,成为城市的代表与标致旅游系统结构不完善,体系不完整景区安于现

16、状,没有推陈出新,新开发景区较少出现原因秦兵马俑博物馆及秦始皇陵是西安乃至陕西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是西安乃至陕西旅游发展的领头军特级景区充分享受各种支持,发展越来越好。而其他景区受特级景区的屏蔽过分严重,发展会越来越落后特级景区充分享受各种支持,发展越来越好。而其他景区受特级景区的屏蔽过分严重,发展会越来越落后。西安周边不同类型的二级旅游目的地离西安城市中心的空间距离有差异,交通系统的不完善,导致部分景区的可达性不够,进一步导致景区发展不平衡。解决方案在对全市旅游景区的资源赋存、区位条件、历史文化、规划情况、建设现状等基础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统一规划西安城市旅游营销活动。宣传对象需要跳出景区这一

17、狭隘的区域,对西安城市旅游进行整体营销。即将西安市作为营销内容,对其旅游资源进行包装、组合,通过旅游社、旅游虚拟社区等营销渠道进行营销,积极打造西安这一城市旅游形象。西安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各种历史文化交融于此,秦兵马俑是西安历史的一个典型代表,但绝不是全部。重视景区的发展,但绝不能仅仅依靠景区的发展。如果仅仅依靠少量的非常有影响力的景点来吸引游客,很难将名城的整体文化风貌以合适的组织方式展现给游客。因此可以将散落在城区内的旅游景点通过各种不同主题的游览线路串联起来,将其纳入到区内的旅游产品体系中,改变单一景点旅游的格局,从而上升到城市旅游的层面。3.交通问题3.1城市规划的系统组成。3.

18、2我国现行的城乡规划法规体系由哪几部分够成?你认为我国城市规划法律体系下一步应重点补充哪方面的法规?1.法规体系构成2.应完善与补充的方面针对城市区域化发展的趋势,加强针对区域规划与城市区域间协作的条款。针对低碳城市,可持续城市的概念的提出,对城市规划的主干法律中对环境,资源保护加以强调。完善规划行政程序目前有关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的内容诸如规划的编制、规划的监督检查等都是以技术性规范为主,程序性规范相当薄弱。因此,完全有必要针对城市规划的运作制定规范性程序,即形成从规划的编制、审批到规划的执行、监督等全过程有一套严密的程序规范,有关部门严格按照程序操作。努力推进城市规划决策科学化 提高城市规划

19、决策的科学性,应当尊重科学、尊重专家、尊重规律、尊重群众。加强群众参与性。完善城市规划法律体系的上诉制度。无论法制多么完备,监督体制多么严密,行政主体在实施管理时不能完全避免不当或违法的出现。或者,为避免管理者出现渎职行为,给管理对象的合法权益造成侵 害,应当受理城市规划建设中利益受到损害的团体、个人的申诉,并给予适当的补偿,而且要对负责规划管理的部门或个人实施一定的惩罚。3.3结合你所了解的城乡建设中的事件,思考城乡规划体制在其中的做用。城市规划实务,案例及分析4.1城乡规划的根本目标是什么?城乡规划学科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城乡空间中的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保障”城乡规划的基本价值观永续发展(城乡

20、规划的底线纲领)城乡规划的理想目标和谐城市(城乡规划的高线纲领)城市总体规划规划的一般目标(利维)健康,即入地使用要有助于保证公共健康公共安全,即在城市的各个层面全方位的保障居民的安全交通,即为社区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公共设施的提供,即为社区提供诸如公园,学校,议员等公共设施财政健康,即城市开发要考虑社区的财政状况经济目标,即促进经济增长或维持现有经济水平环境保护,即限制城市开发和城市土地使用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再分配目标,即将城市规划作为再分配的工具4.2永续发展的概念是什么?为什么说永续发展是城市发展的生存底线?概念底线原因永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人类不求发展,不求进步,人类就不可能获得完美的生活

21、。要从全局,长远的观点去认识发展,达到永续的发展,这正是最本质的战略目标。如果只顾眼前的短期局部效益出发,从长远全局看就可能得不偿失,这种发展智能是饮鸩止渴,最终与发展目标相违背,因此,永续发展才成为人类城市发展的基本价值观。永续发展提出的初衷是应对危机,其核心是诉求人类的生存,只有坚持永续发展的这个底线,才能去追求更美好更有意义的生存方式,因此说永续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底线。4.3和谐城市的概念是什么?如何理解“和谐城市”柱锥模型?和谐城市的概念 和谐城市是是给予东方思想体系,提出的一种人类对于更美好,更有意义的生存方式的追求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不仅基本生存与发展的条件能够得到满足

22、,人类还可以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得到更大的满足。和谐城市包括了人鱼自然的环境和谐,人与人的社会和谐与历史与未来的发展和谐。和谐城市柱锥模型在永续发展三角形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永续城市与和谐城市的高线与低线关系可以建构起和谐城市的“柱锥模型”。在模型中社会、环境和经济构成了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的三条边代表了不同利益诉求直接的冲突永续的状态就来于冲突之间的平衡。这种平衡构成了和谐城“柱锥模型”的基本面,也就是能够维持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依然任何一方面的冲突使得城市脱离这一基本面造成无法容忍的社会动荡,环境破坏,经济衰退状况是,城市将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当个方面的冲突最小化到一定程度,这样的城市可以称之为永续城市。永续城市构成了和谐城市的基本面,也就是社会、环境和经济各自发展,不相冲突,当三大要素的关系从不冲突上升到相互协同,实现“人与人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历史与未来发展和谐”这样就可以城市为和谐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其他教案课件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