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历史的植物.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858391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54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变历史的植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改变历史的植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改变历史的植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改变历史的植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改变历史的植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章小麦麦芒上的西方文明引 言 在对世界有影响性的植物中,小麦是最重要的一种,从12000年前,它就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粮食。小麦被全球性地种植,被制作为麦饭、面条、面包、蛋糕等人类必需的日常食物与仪式用品。每逢小麦欠收,某个地区或国家总是发生影响局势的动乱。小麦,因为它的精耕细作已成为文明的标志。人类,不过是活在小麦枝头上的脆弱生命而已。一、 苏联的噩梦1932年,苏联在经过连年的丰收之后,上帝不再保佑它:终于轮到小麦欠收了。而在此前,斯大林以大棒加胡萝卜的方式,让农民们把手头的粮食以极低的价格卖给了国家,人民手里不再有任何存粮。 到了1932年1933年的冬天,大严寒与大饥荒接踵而来,它们

2、横扫着苏联广阔的大地,让数以百万计的人因没有面包而饥饿致死。这过程中很少人得到政府的救济,更没有人会得到国际社会的有力援救因为国际社会根本就不知道在苏联发生的饥荒。因为消息被非常严密地封锁起来了,宣传机构和官方人士都在所有场合对饥荒的存在予以否认。 当时访问苏联英国剧作家肖伯纳回来说:“俄国发生饥荒的消息是谣言,我可以证实,俄国的粮食供应在我旅游期间比任何时候都好。”而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沃尔特杜兰蒂也在1933年,就是饥荒最严重时的一篇报道中说:“乌克兰根本未发生饥荒,而且不可能发生。”不久,杜兰蒂又在另一篇报道中写到:“有关乌克兰饥荒的报道实际上被夸大了,是对苏联的恶意宣传。” 杜兰蒂正是由于

3、一系列关于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伟大成就的报道而获得了1932年的普利策新闻奖,更因1929年对斯大林的独家访问而名闻天下。 但是,他在私底下向英国驻莫斯科大使馆的一位外交官承认:“在过去一年中,全苏联很可能有高达1000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饥荒,其中乌克兰有数百万人。” 其实早在1929年之前,因为政府的过度低价征粮,苏联的耕种面积越来越减少,粮食的产量也就越来越严重地下降,收购自然也会越来越困难,于是到了1929年,连莫斯科的面包都出现了短供的情况。这场灾难的后果是什么样的呢? 到了73年之后还有反响,乌克兰在悼念大饥荒73周年时,因为在这场灾难中乌克兰1/3人口饿死,所以总统尤先科促请承认

4、这场浩劫是种族清洗,但承继苏联的俄罗斯却表示强烈反对。二、 小麦壁画 在因为欠收而饿死上千万的苏联人之前,早在12000年前,小麦已经是人类的美味了:尼罗河边有一些坟墓建于公元前5000年,在这些坟墓的壁画上,人们发现了绘有小麦的壁画。最早发明了发酵面包的是古埃及人,而小麦这种植物一直以来都带有宗教色彩,也成为无数宗教仪式的组成部分。有趣的是,希腊人和罗马人都信奉小麦神和面包神,这当然是一种对植物的感恩。 今天美洲的小麦产量在世界上占着重要地位,但在西班牙人第一次登陆美洲以前,小麦不曾在美洲出现。到哥伦布在第二次远征时他才将小麦带到了美洲。400年后的19世纪,堪萨斯来了俄国移民,这些俄国人定

5、居下来并带来了名为“土耳其红麦”的麦种在那个时候这是最优良的品种,所以红麦成为美国换取外国商品的重要资源。 如今小麦仍然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植物,它的播种面积和总产量都远远超过其他粮食植物,并成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略筹码。 在圣经中,上帝曾赐给人类一种小麦状的食物:吗哪!而在人类的食物史上,小麦,不也正是食之不尽而喂养了人类的“吗哪”吗? 对中国长江以北的地区来说,小麦的栽种有着漫长的历史,早在公元前2000年以前,中国就已经栽种了小麦,但直到秦汉时期,小麦在中国所占的地位还比不上粟。 为什么?三、 饮食改变文化 因为当时没有发明石磨,汉代石磨的发明与应用才让小麦的大面积栽培成为现实,从汉代到

6、唐代,小麦在中国是最重要的粮食植物,到了唐代与宋代之后,因为中国南方的开发,水稻方超过了小麦,但是,小麦在中国的粮食结构中一直不比水稻逊色多少。按中国的文献所言,中国大面积推广种植小麦开始于汉代。汉武帝要求全国多种冬小麦,而汉成帝则在十几次下达种植粮食的诏书中,有9次提到小麦。在石磨发明以前,小麦被成粒地煮熟了当作饭,麦饭是当时下层农民们的食物,味道当然不敢让人恭维。石磨出现之后人们就可以将麦子磨成面粉,从粒食改变为面食,这是人类饮食史上的一大进步。汉代是中国石磨普及推广时期,也是小麦由粗食到细食的转变时期。中国学者们认为烧饼、面条、馄饨、水饺、馒头、包子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于是小麦成了深受

7、人们欢迎的粮食。小麦改变了中国人的饮食结构,让中国人的饮食从食粟为主改变为食小麦为主,因为小麦的可加工性非常强,这是粟所不能比拟的。在汉代,小麦大幅度地改变了中国人的饮食,也改变了中国人的体质。同样反过来,当时社会的需要也很大地促进了小麦种植的发展。四、 一碗4000年前的中国面条 因为中国版图过于庞大,所以饮食习惯相差甚远,北方人以面食为主,吃不惯稻米,而南方人以水稻为主,吃不惯小麦。 到了南宋,宋朝迁都临安之后,因为北方人在南方增多,所以临安的小麦制品店遍地皆是。仅蒸制食品就有50多种,其中大包子、荷叶饼、馒头、羊肉馒头、各种馅饼、千层饼、烧饼、春饼等都是典型的北方面食。从这可以看出小麦在

8、这漫长的时间段里,已经成为越来越扩张性的粮食植物。 在中国人的小麦制品饮食中,面条是最常见的,就算吃不惯面食的南方人,一般也不会拒绝面条。 面条究竟起源于何处呢?不在别的国家,就在中国 近年的考古发现中,一碗保存得很好的黄色面条在中国西北部黄河附近的一次考古发掘中被发现,这碗面条的历史长达4000年之久,至此,无可辩驳的证据把关于面条发源地的争论画上了句号。而此前,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都认为他们的祖先曾在2000多年前发明了面条。虽然意大利面条如今世界著名,但面条仍然是中国人的发明,这种戏剧性让意大利人有些难以接受。不过,这一碗考古发现的面条却不是用小麦制作的,它是用中国的特产粟制作的。要等到小

9、麦在中国大量种植与磨成面粉之后这种工艺才会与小麦结合在一起。五、 小麦的艺术:意大利面条 欧洲人之所以体质胜过东方人,除了人种原因之外,饮食也是重要因素,面包加牛肉让欧洲人获得了强悍的身体。所以至今欧洲各国仍然以小麦制品为主食,而中国人也不止一次呼吁在饮食上也要西化。 而提到欧洲的小麦制品,首先当数意大利面条。意大利的象征是什么?游客们的答案非常令人惊讶,既不是让人心动的意大利时装,也不是伟大的艺术家米开朗琪罗,更不是昂贵的法拉利跑车,而是意大利面条!长形、圆形、扁形、螺旋形,用鸡蛋染成黄色、用菠菜染成绿色、用墨鱼染成深红色,里头填上奶酪的 早在19世纪,意大利面条就已经有200多种不同的形状

10、意大利人把所有的艺术想象都用在了面条上,让它在视觉感与营养上都无可挑剔。 对大名鼎鼎的意大利面条的起源,历史学家们一直未能达成一个统一说法。有一种观点认为意大利面条是由旅游家马克波罗从中国带入意大利的。也有观点认为早在公元前7世纪时,居住在意大利北方的埃特鲁斯坎人就已经开始制作面条。在著名的葡萄酒产地托斯卡纳地区,人们发现了公元前4世纪的埃特鲁斯坎遗址,在这个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有用来和面的大张木头桌子以及肯定是用来煮面条的厨房用具。从这些用具推断,当时的埃特鲁斯坎人已经开始制作各种形状的美味面条。六、 面条与阶级 但也有证据表明,在屋大维成为古罗马的统治者以后,罗马的人口已经达到150万,如何

11、让众多公民的粮食供应跟得上,这成为古罗马政府一个严重的问题。于是人们想出了一种保存面粉的新方法:将面粉先和成面团,再用刀将面团切成一根根的面条。这种面条在太阳下晒干后可以保存一年以上晒干的面条就这样在意大利人当中推广开来。只不过,那时以干面条为主食的都是下层平民,贵族和有钱人家里吃现做的面条。时间要推到19世纪,晒干的意大利面条才成为欧洲各国不分贵贱的美食大餐。从面条上我们都可以看出些阶级性。在食用面条方面,公元1000年时西西里岛上已经有意大利面条专用的菜谱。1150年时,西西里的巴勒莫港每周都有上百艘船满载意大利面条驶向世界各国。那不勒斯国王斐迪南二世(14671496年)曾下令用机器代替

12、人的双脚来和面(可见机器发明之前面条里偶尔会有臭脚丫的味道)。1740年,威尼斯建成了第一家意大利面条厂。1800年,意大利人开始在面条中加入西红柿意大利面条的艺术时代开始了。意大利成为艺术国度与面条的影响不无关系,人们在面条上下了艺术功夫,自然也肯把这功夫下到绘画、服装等艺术上去。从饮食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性格与艺术功底,所以在小麦制品上花样百出的意大利,在艺术与时尚方面,怎么会不引领时尚呢?七、 生日蛋糕的秘密小麦制品中还有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生日蛋糕。这种可口的东西是小麦向世界各民族各城市派出的“形象代言人”,就算不以小麦为主食的城市,生日蛋糕也是不可或缺的。人总要过生日,过生日总要准备蛋

13、糕。而生日蛋糕这种西方文明的事物,成了“文化殖民”的先锋。在欧洲历史上,最初是只有国王才有资格拥有蛋糕,但现在不论是大人或小孩,只要你愿意,都可以在生日时买个漂亮而可口的蛋糕,并享受众人给予的祝福。最早的蛋糕只用几样简单的材料就做出来了,用于古老的宗教仪式上。那时的贸易让外国香料由远东向东欧输入,而坚果、枣子与无花果则从中东引进,甘蔗是由东方国家与南方国家进口。在中世纪欧洲的黑暗时代,这些“珍奇”的美味只有僧侣与贵族才能享受,他们自有的糕点只不过是蜂蜜姜饼、扁平硬饼干之类并不好吃的东西。 十字军东征,从征途上返家的士兵和阿富汗商人把香料的运用方法、中东的食谱散播开来。在中欧几个主要的商业重镇,

14、出现了烘焙师傅的行会。到了中世纪末,香料已被欧洲各地的富人们广为使用,这更增进了想像力丰富的糕点烘培技术。等到坚果和糖流行起来时,蛋糕就成了大众化的甜品与生日礼物。 而中古时期的欧洲人相信,生日那一天是灵魂最容易被恶魔入侵的日子,所以在生日当天亲人与朋友都会齐聚身边给予祝福,并且送蛋糕以驱逐恶魔。从生日蛋糕,我们还能看出小麦崇拜留下的痕迹,虽然后来这种崇拜消失了,但用于仪式的美食却留了下来,并且不断地影响整个世界的“生日文化”。这也是小麦的一个“甜美之梦”吧!八、 从远古而来的面包 在欧洲,比面条和蛋糕更普遍的是面包,当听到“面包”这个词的时候,印象中的面包是什么样子呢?香喷喷的呈金黄的颜色吧

15、?这种美味据说已经诞生3000多年了:第一个面包应该是在美索不达米亚流域一带制作出来的,当时人们往加工粗糙的麦子里加水,搅成糊状,再将它摊在烧红的石头上,“嗤嗤”接下来,一个没有发酵过的面包就烤好了。今天一些国家仍然食用这种不经发酵的面包,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这种味道与口感。 也有另一种说法:在10000多年以前,西亚一带的古代民族就已种植小麦。那时聪明的人们用石板将小麦碾压成粉末,加水调和后在烧热的石板上烘培这就是面包的起源。因为这种面包还是未发酵的死面,也许把它叫做烤饼更恰当些。与此同时,北美的古代印第安人也在用橡实和植物的籽实磨粉后松软地制作他们美味的“烤饼”了。 到了公元前3000年

16、,聪明的古埃及人最先掌握了发酵面包的技术。有人这样猜想:最初的发酵方法是偶然发现的将和好的面团在温暖处放久之后,受到空气中酵母菌的侵入,导致发酵、膨胀、变酸,再经烤制便得到了比烤饼更加松软的一种新面食,这便是世界上最早的面包。 当时古埃及的面包师用酸面团来发酵,后来才改为使用经过培养的酵母。 现在能找到的世界上最早的面包坊,出现在公元前2500多年前的古埃及。公元前13世纪时,著名的部族领袖摩西带领希伯来人大迁移,也将面包的制作技术带出了埃及。所以在犹太人的“逾越节”时,仍制作一种那里叫做“马佐(matzo)”的膨胀饼状面包,以纪念“出埃及纪”。到了公元2世纪末期,罗马的面包师行会统一了制作面

17、包的技术和酵母菌种,最后决定选用酿酒的酵母液作为标准酵母。 在欧洲古代漫长的岁月里,白色面包是富人们的奢侈品,下层人民只能以裸麦制作的黑面包为主食。时间要推到19世纪,面粉加工机械普及之后,小麦品种也改良之后,大多数的面包才变成今天这种模样。 如果说面条是中国与意大利的小麦文化,蛋糕是正在膨胀的西方文化,那么面包就是小麦关于自身的最本质言说了,它划分了社会阶层,最终又成为社会阶层相通的标志性食物。九、圣经中的面包在西方文明的源头典籍圣经中,大多数说到“粮食”的地方,在字面上指的是都是面包。为什么呢? 因为面包是世界产麦区包括中东地区在内的基本食物。在圣经中,面包有很多被用以代表所有的食物。除了

18、支撑人们身体的食物以外,耶稣基督也把他的身体比作面包,如果门徒们要活命并做到精神上不断地圣洁强大,他们就要天天吃面包,意思是人们要按他的教义和榜样生活(约翰福音6:31-35,48-51)。 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那从天上来的粮不是摩西赐给你们的,乃是我父将天上来的真粮赐给你们。”十、文明从面包开始在小麦所到之处,面包成为最重要的问题,喜欢吃稻米的日本也不例外。1869年,日本人木村安兵卫和儿子在东京开了一家面包店,不过日本人不喜欢面包的味道,所以没法普及。就像所有外来文化一定要本土化才能被接受一样,面包终于也“日本化”了木村安兵卫于1874年发明了豆沙面包。 当时日本流行“文明进步

19、七大件”,急于脱亚入欧的日本人希望在所有文化方面都“进步”,所以在饮食文化上,他们非要强迫自己喜欢面包不可,豆沙面包也就成了七大件之一,它与火车、煤气灯等现代事物一样重要,受人们在文化的心理影响下的“欢迎”。面包,也因此成为推动着日本人往现代转型的日常事物。 木村安兵卫当时与明治天皇的侍从过往甚密,他们打算让天皇也尝尝这豆沙面包,于是经过他们的“公关”,皇室便决定在1875年明治天皇去水户欣赏樱花时,让木村送豆沙面包给天皇。要给皇上送面包了,木村动了动脑筋,他在烤面包之前将樱花嵌在面团中再烘培,这面包就被命名为“樱花面包”。这个命名不错,因为樱花是日本的象征,并且季节分明,所以天皇立刻就喜欢上

20、这种面包由此可见人们只是在文化上接受事物,而不是按事物本身来接受它。 此后,樱花面包在日本渐渐流行起来。 到了二战之后,日本人基本变成了西洋人,面包吃多了,思维方式也不是东方那米饭似的零散方式,变成了西洋式的“中心”方式,日本人就从面包进入了西洋文化圈。面包店在日本更多了,樱花面包仍然是重要的面包,种类更多了,有的形状像樱花似的,有的把樱花加入到白色豆馅里以便豆馅成为粉色,所以这种面包只有樱花开的时候才出售。 也许要改变一个民族的文化,首先应该改变它的饮食,樱花面包就说明了这一点。 日本人吃面包吃得愉快,但苏联人吃得就比较痛苦了。在苏联的卫国战争初期,一些军人到了战场上还来不及开枪,就成了德军

21、的俘虏,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陷在饥饿里,无法举起沉重的枪支。十一、“面包会有的” 在列宁格勒那29个月的被围时间里,苏联政府曾要求没有作战任务的平民每天唯一的“任务”就是安静地躺着,因为人只有在躺着的时候消耗的食物最少。而对士兵来说,每人每天200克的黑面包虽然可以保住性命,但怎么可以让人拿起5公斤重的步枪跑步前进呢,更不用说与德军交战了。 当年苏联失去了乌克兰之后,就等于丢失了苏联的粮仓。在粮食非常匮乏的情况下,伟大的苏联人想出了“替代”的办法,中国人在60年代初搞“瓜菜代”,苏联人当年搞的却是“锯末代”黑面包当中掺杂了很多锯末!这些“锯末黑面包”吃到肚子里当然很抗饥饿,但不可能增加热量体能,

22、所以也没什么战斗力。但就算如此,那些口感不佳的俄罗斯黑面包至少保住了40万人的生命,也维持了将近1000万人的战斗力量。 其实对苏联人来说,面包远比上帝更为重要,这个太广阔的国家总是陷入饥饿状态中,早在列宁那个时代,苏联人盼面包比盼解放更望绿了眼睛。电影列宁在1918中有这样的一个画面:因为在战争期间物资非常短缺,列宁的警卫员瓦西里与妻子互让一只面包,这位男子汉坚定地告诉妻子:“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面包成了苏联人奋斗的目标,而“面包会有的”则成了全世界第三世界国家的人们在不满意现状时对自己的打气!十二、“我不像是往日的我” 人类饿怕了,为了更多面包,他们在费尽心思去改良小

23、麦。 美国孟山都公司是法玛西亚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也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农业科技公司,它拥有12000名员工。这个公司在小麦转基因方面一直走在最前列,它研制出的转基因小麦将会是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小麦,这例小麦可以抗除草剂,所以将会使农民的除草更为容易。 在转基因小麦的研究上,孟山都公司曾被迫中止过,后来又被美国政府批准,最后投入商业种植。但至今,世界各国对转基因小麦一片反对,虽然转基因玉米和大豆已经在市场上投入使用,但通常只是作为动物饲料来使用。 而转基因小麦不同,它被用于食品,所以转基因小麦将会在市场上面临更大的质疑和挑战。典型的面制品比如面包和面条,转基因蛋白将不会被去除,因此这些面制品将会打上

24、转基因标签。 人们对转基因小麦的负面反应看上去要比玉米和大豆强烈得多:亚洲一些国家、欧盟和其它部分国家都表示,美国生产转基因小麦,它们将会禁止美国小麦进入当地市场。由于小麦是世界上贸易量最大的粮食品种,美国小麦生产者一直对转基因小麦既爱又怕,而美国的小麦出口也因为转基因而一直受到困扰。 孟山都公司说他们有科学根据,可以证明转基因小麦对人体无害。即使如此信誓旦旦,但绿色和平人士和其它的社会活动家却认为,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短期内难以改变。 但这一切都没有结束,世界是否接受转基因小麦不仅是公众习惯,还关涉到人类的健康问题,更关涉到美国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小麦只是作为一种粮食植物,它曾影响了上万年的人类

25、食物史和文化,以后也还将继续影响下去,只不过,人类对它的影响也越来越强,它成了一种科技风向标、政治风向标,甚至成了它自己也陌生的对象。“我不像是往日的我,而你却依然是你!”小麦已经成了小麦之外的橡皮泥,而人类,却仍然是不断刺激小麦生殖欲望的人类。第三章水稻灿烂东方的黄金引言 对西方世界来说小麦最为重要,而对东方世界来说,最重要的则是水稻,东方人对水稻的管理,造就了东方类型的文明,而东方人口的一再增长,也与水稻极高的增产可能性有关系。水稻所含的营养价值不低于小麦,它滋养了东方智慧型的人们,并将从东南亚到中国、日本联系为“糯稻文化圈”,这些地带中的东方文明实质上就是水稻培养起来的文明。在这种文明中

26、的中国人对水稻尤其有感情,这种感情到了极端便是曾虚构出亩产13万斤的政治神话。但一直要到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出现,中国的水稻方大幅度地增加产量,从此解决了中国这个人口数量过于庞大的农业国家的吃饭问题。一 、水稻登上历史的舞台 中国是世界农业的主要起源地之一,而水稻则是中国最主要的本土起源的农业植物。这种植物在近万年的时间长河里,在东方人的饮食与文化中占有越来越多的比重。似乎整个东方的文化就建立在水稻这种植物的栽培与传播上。“水稻文化”这个词指向的便是地球上这块东方土地的文化。 据资料显示,中国古代主要栽培的植物共有236种,在这些植物中,中国北方最古老的粮食作物是黍和粟,南方历史悠久的粮食则是

27、水稻。粟、麦、稻在古代一直是中国南北三大主要粮食植物。植物发展历程如下:时 间植物重要性新石器时代商周粟、麦、稻秦汉麦、稻三国南北朝稻与粟麦同样被重视唐宋(713世纪)以后稻取代粟、麦而居首宋朝之后黍、菰衰退这一切,都因为古老的水稻全面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主演了中国饮食文明的庞大“诗剧”。二、水稻管理的艺术 稻作遗存显示,稻作农业在公元前5000前3000多年间有着明显的发展。覆盖面达到中国第三阶地南方地区的主要区域,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南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四川盆地和广大的丘陵地区,而江西和湖南两省水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80%以上。 水稻种植的规模在逐渐扩大,品种也在逐渐地优化,

28、产量也提高了。有田埂、配有灌溉设施的稻田的发现,说明这时期的水稻种植进入了小田块管理阶段,人类把对水稻的栽培当作了一门技术。 小田块管理应是原始水稻种植业初步发展阶段的一项重要特征,水稻在这时给人类带来了“管理”的概念。“秧好一半稻”,说明培育壮秧,必须从精选谷种、催好芽开始,抓好精整秧板、适期播种、适量匀播,精细管理等各个环节严抓 。 水稻种植业成熟发展的说明:1、手工业的兴盛2、酿酒业的出现3、家畜的饲养4、最突出的表现:是建立在原始农业基础之上的社会形态的发展。或者说水稻造就了这些社会形态与文化。5、结果: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迈进。水稻,它奠定了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基础。三、两湖熟,天下足

29、在古代,水稻对人口数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中国从汉至唐宋时代,每次战争都会引起北方人口向南方迁移,这也就加快了南方的开发。其中主要的有晋朝的永嘉之乱、唐朝的安史之乱、北宋灭亡带来的三次北方人口大南移。宋朝至元之间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转移到了南方。元、明、清以及现代的政治重心才又回到北方,但经济和文化重心还是在南方。北人南下与南人杂居通婚,既增加了人口数量也改善了人口的素质,客观上说促进了文化和文明的繁荣。 大量的北人南下,又加上南方当地人口的增长,引发了新的人口压力,这种现象便对长江流域粮食生产构成了巨大压力。历史上对付的方法首先是扩大耕地面积,在山区兴筑梯田这些措施可以很快增加水稻产量。

30、另一方面,当时也努力挖掘自然条件的潜力以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从而提高复种指数。 宋朝之后,在同样的和平时期里,北方人口为何赶不上南方? 重要的原因与粮食作物的生产力有关。人口增长的压力首先压在粮食生产的肩上,如果粮食之盾不能成功地对付人口增长的长矛,人口增长也就无从谈起。北方以小麦为主食,南方视稻米为生命,小麦和稻米都能很好地应付人口压力。但是稻米的生产潜力似乎无穷无尽稻米的单产唐以前低于其他粮食作物,唐以后却明显超过其他粮食的单产。四、水稻影响人口素质 除了对人口数量影响之外,水稻对人口素质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有营养学家认为:从中国北方和南方的主食来看,北方的小麦和南方的稻米都是很好的主粮

31、。从营养角度来说,糙米与全麦所含的热量、纤维素、矿物质都不相上下,稻米约淀粉70%,脂肪1%,在蛋白质含量上,小麦为11-12%,水稻为8%,但是稻米蛋白质的质量高于小麦:小麦的蛋白质中不含或少含赖氨酸,稻米蛋白质中含较多的赖氨酸。 再从消化吸收来说,米饭最易消化吸收,尤其是米粥,这种水多米少的饮食是小儿、老弱和病后康复的极好食物。在中国历史上,婴孩和儿童都是靠母乳再辅之以米粥、米糕等食物喂养大,他们的身体素质不在西方小孩之下,这当然是稻米的魔力所致。另外,在我国广大的水稻种植区中,还分布着一些稻米中的精品紫米和黑米,其营养价值极高,有滋补功效,还可酿制黑米酒等保健饮品。五、糯稻文化圈 日本学

32、者渡部忠世在印度东北、泰、缅、老挝等北部、东北部地区调查考察,探索亚洲稻作的起源和传播问题时,指出这一带加上中国云南和广西的部分地区,都是以栽培糯稻为主食的地带,所以他在稻米之路一书中,提出这一带可称之为“糯稻栽培圈”。 “糯稻栽培圈”在历史上的范围是东亚从西南向东北横跨长江黄河两河流域,直至日本九州,要远比现在为大。这是就农业生产的角度命名的,若从饮食文化的角度看,称之为“糯稻文化圈”更为贴切。 而在文化影响上,水稻对亚洲及全球的影响又是什么模样? 有研究者认为,中国长江流域发展起来的水稻文化对东南亚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这些国家对水稻神的崇敬祭祀,到异彩纷呈的水稻文化节、

33、丰收节以及形态多样的水稻秸秆手工艺品,都体现了水稻文化在亚洲国家间的神奇纽带作用。东方的人们就在这条“魔带”上成为大地上的亲兄弟。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皮特克莫恩曾说过:“水稻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本身的营养价值,而且在于它是众多亚洲国家传统宗教和社会仪式的一部分。” 除了水稻生发起的龙文化之外,“糯稻文化圈”一直是关于水稻研究的热点。 糯稻文化圈当然以糯米的食用方式为主,这些围绕糯稻而发展起来的文化,影响着文化圈内的人。比如古老的舂糯米年糕,这种风俗从中国西南横跨长江流域直至日本,至今仍然存在着。而用糯米制作的糕点也一直存在着。糯米除去供主食、副食及酿酒之外,还有许多别的用处。 在糯稻文化圈内,古代

34、人不但生前食用和消耗糯米,死后还要使用糯米。为了不让尸体腐败,在棺和椁的里里外外都用糯米调和石灰加红楠树汁捣烂以后,包涂于棺椁的四周上下,顶部还要特地加厚,这种“混凝土”的硬度不亚于水泥。 糯稻在食用之外的多种用途,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多已消失,此外,糯米从主食退居副食的地位,它的栽培面积也在不断减少。虽然如此,糯稻文化却在很长的时间内一直保持着,毕竟,一种植物带来的文化不会像植物那样快速消失。 水稻这种植物是有形的,但它衍生的文化却是无形而长久的!水稻用它的肉体滋养了东方,又以它的精神指引着东方它可以说是东方的“造物主”。六、日本的政治水稻 水稻的种植在公元前3世纪传入日本,当时是日本的绳文时

35、代(亦弥生时代中期)。有关资料认为水稻及相关耕种技术传入日本的路径如下:一、中国大陆朝鲜半岛九州北部日本各地;二、中国大陆台湾、琉球半岛九州南部遍布日本。 水稻可以说对日本的历史与社会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弥生文化当中的水稻经济导致日本的贫富分级开始,也使农村成为政治集团的种子,随之衍生出日本的信仰和礼俗。因此水稻在日本历史中是举足轻重的。 在日本,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0%,稻米被当作“国米”。稻米在日本,除了是食物之外,也被附加上了许多的外界意义,比如稻米被称为“政治米”。 在二战期间,因为资源十分紧缺,所以日本把稻米视为是战略物资。在大多数人看来吃国产米是爱国的表现,进口大米不

36、仅是对日本文化的入侵,更会危机国家安全。日本城市居民们乐意高价购米,以支持稻米产业保存代表日本文化的传统日本农场。政府也在宣传教育国民继承传统的饮食文化,更多地消费大米而不是西式的小麦制品,提高食品的自给率。保证大米自给曾经是日本政府一直努力实现的重要目标。 1999年日本实行关税制,形式上可以由政府和民间进口稻米,但是由于高关税,进口稻米没有价格竞争优势,进口商无利可图,大米进口事实上还是由政府控制。而政府只进口不与本国相冲突的中、长粒米以供加工使用。尽管日本政府一直在稻米采购上宣称招标是“全球招标”,但在招标中将大部分数量的品种都限定为中粒米。而中粒米只有美国生产,美国大米虽然价格居高不下

37、,但每年在招标中仍占了绝大多数份额,余下的部分在澳大利亚等日本的盟国中分配,亚洲稻米出口国不可能中标。正因为这些附在稻米身上的“阴魂”,因此,稻米在日本国内便有着浓重的政治色彩,也正因为稻米在日本的特殊地位,决定了日本稻米政策的非同寻常。受到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国际形势中成了政治筹码。七、吃大米是“经济犯” 同在“糯稻文化圈内”,大米是日本人的主食,也是中国人的主食。在“九一八”事件之后,中国的东北沦陷到日本人手中,日本人便不允许中国人吃大米。 当年日军侵占东北期间明确规定,中国人不准吃大米,大米只能留给他们这些“高等民族”的人吃,吃大米的中国人是“经济犯”,会受到惩罚,

38、手段极其残忍,轻则掌嘴、罚跪,最严重的会被当街用刺刀挑开肚子。“大米禁忌”成了日本侵略中国时制造出来的一个荒诞剧。八、“亩产13万斤” 中国人对水稻是非常有感情的,而这种感情在20世纪50年代末达到了高潮:成了全民制造神话的心理基础。所制造出来的神话最有名的就是“亩产13万斤”。 据当事人之一在1958年广西环江县水稻“亩产13万斤”回忆了当时这个政治神话的产生过程。正是这样对水稻的不断“放卫星”,再加上自然灾害,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经历了一场大饥荒。九、 袁隆平的东方魔稻 水稻在中国起源,时光的长河流过一万年之后,在中国又重新“起源”了一次,这就是“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选

39、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西方世界把杂交水稻称为“东方魔稻”。这种魔稻的发明人就是著名的科学家袁隆平。袁隆平的成果不仅大幅度地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也被认为是解决21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水晶能量球。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杂交水稻的研究过程:1964年偶然发现天然杂交水稻设想用“三系”配套方案来生产杂交种子1966年发表水稻雄性不孕性1970发现“野败”1972年“三系”培育成功1973年“南优2号”获得成功。“南优2号”达到62

40、3公斤/亩,增产20%左右。这个饥饿的世界从此快步地迈向了温饱的大门。袁隆平,也成了一个用稻谷作为文字去谱写了最伟大诗篇的“诗人”。 有些数据可以比较:1950年中国水稻平均亩产141公斤,1998年达到450公斤,增长了3.2倍。中国此后有一半的水稻种植面积和60%的水稻产量,属于袁隆平和其助手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 所以国际水稻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博士评价袁隆平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他认为,袁隆平一旦解决了远缘杂交水稻优势的利用,就有希望解决整个世界的饥饿问题。 其实,世界的饥饿问题不仅仅是水稻问题,而

41、且是政治问题,左右人们生活的食物的,往往不是食物本身,而是分配食物的机制:政治。如今世界粮食产量早已超过地球人口的需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饥荒国家与地区的存在。 东方魔稻从物质上解决了抑制饥荒的可能性,但最终能否让人间都温饱,那就是与袁隆平与东方魔稻所无能为力的了。上帝保佑吃饱了饭的人们,但吃饱了饭的人们并不一定愿意所有饥饿的人都能吃得上饭。十、 眺望水稻的来生 水稻从“野稻”经过“一年生野稻”,成为“栽培稻”,再经过“杂交稻”,将会向历史的哪一条路而去呢?水稻的可塑性是如何的强,可以不断地满足人类的要求,有时候很难分清楚,究竟是人在利用水稻呢,还是水稻在利用人类而扩散。人有欲望,植物何尝又

42、没有欲望?水稻的欲望与人类的欲望合为一体,于是在上万年的缓慢行程之后,在新的历史河段中,水稻得到了更为先进的发展,就像一个打开的魔盒 在中国,广受世人关注的转基因水稻研究已经从实验室走向了田野,进入了大田释放阶段,接下来就是商品化生产。1996年,中国水稻研究所在世界上首次研究出了抗除草剂的转基因杂交稻。可以让魔盒里的天使或者魔鬼最终呼啸而出的,则是新世纪初由美国孟山都公司向全球发布一条消息。这条消息震惊了世界,被称为“亚洲生命科学界的一场大地震”。该消息称“孟山都公司已在破译水稻遗传基因密码的研究工作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并决定将此成果无偿与各国科学家共享。”该消息引起巨大反响的原因主要是:1、

43、它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破译粮食作物的遗传基因密码,而此前被人类成功破译的高等生物仅有一个草本类植物。2、孟山都公司秘密地仅用1年零8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包括日本、中国、泰国等十个亚洲国家在内、共花费了将近十年时间所做的同一项目的研究。3、水稻一直是亚洲许多国家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因此未来围绕水稻展开的生物技术竞争会更强烈。4、人类将快速从初级的“绘制基因草图”转变对人类未来影响深远的基因开发和争夺大战中去。水稻,生命科学的战争由它点燃了导火线! 孟山都公司说:“我们首先选择了水稻作为基因组研究的原因,是因为它在所有的粮食作物中具有最简单的基因组结构如果要继续研究其它的粮食作物,比如玉米、小麦,我们就必

44、须从最简单的水稻入手,这样就等于拿到了研究其它粮食作物基因组的一把钥匙。也是因为水稻是亚洲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所以我们才决定把拿到的水稻基因组图谱向全世界公开,这是我们和世界上其它科学家共享的原因。水稻的DNA结构大约由5亿个化学字母排列”十一、水稻战争 在水稻基因测序方面,一个跨国公司与亚洲国家之间发生了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持久战争。这也意味着某一个国家可以用某种技术控制另一个国家,而人类却未必从中获益。本来是公有财产的水稻,突然间会变成一些商业机构的私有资产:因为你要买它的技术与水稻种子。富有的人们越来越富,饥饿的人们越来越饥饿西方的马太效应在亚洲一样起作用。据国际水稻研究所估计,到2020年左

45、右,亚洲将增加10亿水稻消费者。届时将有40亿,也就是超过全球半数的人口依赖水稻而生存。 世界上有90%的水稻产自亚洲。水稻生产状况,尤其是亚洲国家,将直接影响到亚洲及全球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安定,所以水稻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必将对21世纪人们的生存和生活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至于这个影响是好是坏,力量并不掌握在水稻这种植物手中,而是掌握在政治与商业的手中。 水稻,与幸福与温饱的距离渐去渐远我国利用野生稻资源提高水稻生产水平第四章葡萄沉醉世界的酒香引言 小麦与水稻解决了人类最基本的食物问题,但人类不是一种知足的动物,所以,除了吃还要有喝,葡萄因此需要而成为酿酒原料。葡萄酒从波斯与高加索起源,传到欧洲

46、的希腊、高卢、德国等,葡萄酒影响了希腊文化,并从体制上改变了罗马人,让罗马帝国因此而衰落,就算在圣经中,葡萄也是非常重要的植物,诺亚饮醉了葡萄酒而导致他的后代分为不同的种族。甚至有人认为改变了欧洲历史的滑铁卢战役,也与葡萄酒有关系。葡萄,不仅是一种水果,也是从精神上改变人类文明与进程的“神之果实”。葡萄酒的传奇 传说古代波斯王国的某位国王是个超级葡萄爱好者,为了防止别人偷吃他的美味葡萄,他像土气的小财主一样将葡萄保藏在一个大陶罐之中,并很卡通地在罐子上标着“有毒”二字,心想这回可以把身边的人镇住而不再偷吃自己的水果。但国王有事忙活,把这罐葡萄给忘记了。许多天以后,他的后宫佳丽中有一个妃子却觉得活着真没意思,在厌世的冲动之下,她打开“有毒”的陶罐,饮了一杯罐中因为葡萄发酵而成的汁水。与她的愿望相反的是这种“有毒”的饮料味道很美,不但没有把自己的生命了结,反而让她兴奋异常,对生活又生发出美好的信心。 国王忙完他的事情,回宫了,这“尝到甜头”的妃子倒了一杯“毒液”给国王送去,国王一饮之下感觉味道非常美好,让他消除疲倦并非常快乐。 问清楚了这种饮料的来历之后,国王赦免了妃子偷吃自己东西的罪行,并让人专门采摘成熟的上好葡萄,压紧后放在罐子里发酵,便得到了美味的“葡萄酒”。 与波斯隔着里海遥遥相望的是高加索,这两个地方,都是葡萄酒的原产地。一、7000年前的葡萄酒 葡萄酒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历史教案课件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