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学科教案设计方法研究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856067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 页数:84 大小:1.6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标准下学科教案设计方法研究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新课程标准下学科教案设计方法研究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新课程标准下学科教案设计方法研究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新课程标准下学科教案设计方法研究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新课程标准下学科教案设计方法研究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余映潮先生在教案设计的艺术(之一)一文中指出:我们可以在四个不同的层面理解“教案”二字。第一层面定义层面:教案,简言之,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而策划、而营构的一种教学安排。第二层面技术层面: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而进行的结构完整、目标明确、过程清晰、方法得当、时间分配合理的一种教学策划。第三层面艺术层面:教案,是既有理性色彩又具备诗意手法的教学蓝图,是教师文化底蕴、个人智慧和教学艺术的结晶。第四层面教改层面:教案,是从课堂教学实施方案的角度来表现时代教改意志的一种载体。这四个层面从不同的角度较完整地概括了什么是“教案”。在这四个层面中,技术层面和艺术层面的教案是教师对教学的具体把握,是

2、教师个人教学思路、教学经验、教学风格的综合;教改层面的教案则是教师对教学改革中的新思想、新理念的理解、吸收和容纳。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只有教改新思想、新理念的教师是不能设计出一份扎实、细密、实用性强的教案的,同时一个只有教学经验、教学思路而不能积极地吸收、借鉴新理念的教师也不能设计出一份新颖、有创意、体现教学新发展的教案。因此,两者必须结合起来。关注新理念,同时将新理念融会贯通于自己已有的教学风格中,才能设计出好的教案。传统教参里教案的设计理念是以教师为中心,突出教师在驾驭课堂时的各个步骤,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主要回答的是“教师应该做什么的”问题,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3、,没有回答“学生应该做什么”以及“有可能会发生什么”的问题。从形式上而言,传统教案的项目设计紧扣课本内容,以文字为主,是平面封闭式的,没有体现教师的备课的思维过程。这种教案的优点在于步骤清晰,便于教师掌控,体现了教师的主导角色,没有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以及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模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作为备课、上课、反思重要载体的教案无论从形式还是理念都要做出重大改革。新课标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与积极性,强调教师与学生互动,重视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在这种新形式下一定要改变教学观念,适应时代发展的节奏。作为课堂教学先导的教案,必须要从理念到实施,

4、从内容到形式做出改革。以“双主体,互动式”为理念,研究开发出立体的、开放式的教案包。教案包的形式呈现多样化、个性化,每位教师都可以创造出适合自己,行之有效的“教案包”。其中主要包括资源包和课堂实用案例。资源包:有关某一主题教师所查阅的各种形式的资料,包括flash、video、图片等等。课堂实用案例:通过对资源包内材料的提炼,形成自己的课件,以Powerpoint文件主要形式;文字教案以word文档为主要形式,其中一定要体现教与学的互动过程;课后反思以word文档为主要形式,记录课堂感受、实用有效程度、学生反应等内容。 教案包设计中要“有学生”。教学是师生双主体的活动,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

5、的主体,两者不可偏废。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忽视学生的现象却早已不是一个新问题了。潘涌在语文教案创新与课堂教学价值转型一文中提到指令性教案的三种类型,其中一种就是无“他”教案。即教师在编写教案过程中,心中唯有欲达之教学目标和欲授之教学内容,却很少甚至全不考虑欲待交往的学习主体,更忽视学习群体之间的诸种个性差异,忽视他们在课堂特定时空中特定的知识体验及其动态生成。用这样的教案指导课堂教学必然导致学习主体灵性思维的泯灭。所以,教师应在教案包设计中充分关注学习的主体学生。教案包设计要体现开放性和动态生成性。教案包必须是在对教学进行预设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着很多预设不到的情况。不同的学

6、生对于同一内容的不同理解和感悟是很难预设全面的。所以,在课堂中存在着大量动态生成的因素。俞发亮在在课改中重新认识教案一文中指出: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组矛盾。教学当然课前要备课写教案(祥案、简案),当然得预先设计;但是,当过分强调教案的预设作用时,课堂上师生的活动必然受到极大的限制,师生即兴的发挥、创造无法生成,从而导致僵化,缺少生气和智慧。教学实践证明,往往教案设计越具体详尽,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创造性越少。那么,教师在教案包中应该如何处理这对矛盾呢?在这里的主张是突出教案包的开放性和动态生成性。即教师从备课开始就要自觉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自觉预设师生、生生、生本多边对话而必

7、然出现的“非预设性”的知识与智慧的生成,并事先作出相应的教学安排。在教案包中,要让学生在宽松的学习过程中学会探究、学会创造,要给学生留足自主自由的思维空间,要以“问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思考,要让学生会问、会分析、会创造;要以“放手”的教学方法开辟学生的思维空间,如“主动学习法”、“讨论法”、“谈话法”等,要以“放杖”的教学方法构筑学生展示思维的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实行教师角色的转换,这样才能促使教案包开放性和动态生成性的形成,也是课程与教学走向开放性与生成性的必要条件。教案包设计要展示出教师的个性。教案虽然是教师个人的文化底蕴、个人智慧和教学艺术的结晶,但长期以来,在实际的教案设计中,却

8、始终存在着单纯依赖教参,甚至完全地照抄照搬教参的情况。教师对所教授的内容缺乏个人的理解和感悟。因此,教学木讷、呆板、千篇一律。我们现在提倡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但如果我们的教案是这样的,我们如何去发展学生的个性。所以,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首先我们的教案、我们的课堂就要有个性,而能够使我们的教案、课堂变得有个性的是教师。因此,教师要将个性溶入教案包设计,教案包中不仅要有学生,也要有教师。教师要从自身的特长、生活阅历和知识结构出发,根据自己对教材的感悟,对学生的了解来设计具有自己个性特色的教案包,使教案包设计能够体现出自己的文化底蕴、知识才情以及

9、对教学的理解和把握。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以及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模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作为备课、上课、反思重要载体的教案无论从形式还是理念都要做出重大改革。同时,新课标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与积极性,强调教师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新形式下,一定要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适应新的环境。体现在课堂教学先导的教案中,就要求从理念到实施,从内容到形式都要做出改革。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当中坚持“双主体”为理念,着力研究开发出一套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语文、数学、英语教案制作的策略。教案的形式呈现多样化、个性化,使每位教师都可以创造出适

10、合自己,行之有效的“教案包”。目前,教参上面的参考教案的设计理念是以教师为中心,突出教师在驾驭课堂时的各个步骤,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主要回答的是“教师应该做什么的”问题。同时,它在形式上有些单调,主要以文字为主。这种教案的优点在于步骤清晰,便于教师掌控,体现了教师的主导角色。但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回答“学生应该做什么”以及“有可能会发生什么”的问题。针对这样的状况,我们在理论思考与实践摸索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新型教案模式“教案包”。实施过程1 文献整理搜集a. 搜集三帆中学语文、数学、外语近两年的典型教案,整理分类。b.查一些有关国内外教案的案例或论文的相关资料,作对比

11、分析。c. 对文献进行整理,列出国内外教案设计的不同方式与策略。2 教师教案使用调查a. 制作调查问卷,内容涉及教师教案的使用、整理、形式、需要等等。b. 对三帆中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c. 分析问卷调查信息,得出结论。3 建立“教案包”a. 分别选取语文、数学、外语教师各两名,为这些教师 提供不同的教案形式,让其选择适合自己学科特点的教案形式。b. 帮助教师建立“教案包”c. 将革新教案应用于课堂教学,以一周为一个“疗程” ,教师写出感受。4 教案设计策略a. 让参与实验的教师改变或重新设计自己的“教案包”。b. 对参与教师自己设计的“教师包”进行自我评估与他人评估。c. 总结参与教师在“教师

12、包”建立过程中所需要的策略与技巧。5 总结总结整个研究中的数据信息,得出结论。课题研究的成果呈现形式1、 体现新课标精神指导的三帆中学教案设计模版2、 三帆中学教案使用情况调查表3、 “教案包”实施案例集锦(包括教案包的所有内容,及其具体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录像,刻录成光盘)4、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案设计研究系列论文集锦新课程标准下学科教案设计方法研究工作总结一个人只要肯深入到事物表面以下去探索,哪怕他自己也许看得不对,却为旁人扫清了道路,甚至能使他的错误也终于为真理的事业服务。 博克 理论篇80从学生参与看语文教案的开放性 王秀丽内容摘要:语文教材(尤其是文学文本)的多义性为学生参与提供了可能,

13、中学生的阅读经验和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可能性变为现实,因此教学是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过程,传统意义上对教学起“指导”作用的教案因学生的参与变得“悬而未决”。关键词:多义性 对话 开放性教案,顾名思义,即是教师在授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其内容无外乎教学目的、时间、方法、步骤、检查及教材的组织等。语文学科因其丰富的想象空间和人文内涵,往往使得对某一问题存在多种可能,学生是把可能性变为现实的主动者,因此,学生的参与使得作为教学环节关键点的教案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一)教材的多义性叶圣陶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 叶先生的观点是要从语文课本入手,

14、教会学生阅读各种书,形成阅读的能力。阅读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具有鲜明的个性差异,从而导致对作品或文本主题在理解上的不同,有时甚至是极大的偏差。正因为如此,对于作品或文本主题的理解往往因读者的不同而不同。恩格斯说过:“书有自己的命运。”鲁迅先生更是深刻地指出:看人生因作者不同,看人生又因读者不同;一本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也就是说,对于作品或文本主题的理解往往不能求得答案的统一。课文(尤其是文学文本)的阅读是因阅读主体个性化而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入选中学教材的都是文学史上的名篇佳作,不同时代

15、的人有着不同的见解。比如:藤野先生的主题是什么,大致有四种意见:表现作者的爱国情感、主写作者的爱国情感,次赞藤野先生、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主赞藤野先生,次写作者的爱国情感。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对作品或文本主题的分析不是因循各种各样的参考书就是根据自己过去学习中的积淀对学生作出划一的指导,这在客观上显然无视于阅读主体思维的个性差异,把学生对作品或文本主题的理解导向僵化与人云亦云的模式和误区。(二)中学生作为成熟读者的可能性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对文学作品具备一定的感悟、认识能力,我们应该充分相信他们,并给予他们帮助和支持。而且学生生活的大环境更接近于当今的社会,他们在不远的将来是

16、社会主流文化的创建者,所以他们的理解往往更切合当下的语言环境,他们的理解可能有偏激之处,但不能因此就对之全盘否定。教材的编定者也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所以我们可以接受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对学生异于教学目标和“教参”的观点。教学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时,我首先根据通常的说法把小说的主题概括为表现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和人间的金钱关系。 我通过“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的精巧构思,指导学生讨论了菲利普夫妇的“变”;学生们深刻的认识到,菲利普夫妇之所以变化无常,全是因为“钱”字作怪;小说确确实实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正如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

17、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讲到这里,一个学生认为菲利普夫妇也是很可怜的。 站在菲利普夫妇的立场上看,于勒占用了菲利普夫妇应得的那份家产,菲利普夫妇一家不得不忍受生活的艰辛。因为贫困,菲利普夫妇的女儿出嫁都成了问题,这不能不让做父母的焦急。于勒发财的消息,成了他们摆脱窘迫生活的唯一救命稻草,是他们生活的精神支柱。后来他们遇见了穷困潦倒的于勒,该怎么办呢?认下于勒,等于生活更加穷困,等于扼杀女儿毫不容易得来的婚姻,因此,菲利普夫妇无可奈何,他只能对于勒避而远之,其实他们也是很可怜的。学生分析得入情入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

18、过程。”“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语文教学应该培养有思想、能独立思考、有创新意识及能力的人,而非驯服工具,学生应有质疑、反思、创新的精神。(三)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对话传统的教育理念将教育理解成一种单向传播式、注入式和苛严管束式的培养人才模式。“教师”这个名词有史以来都是暗示着以专家身份将其所知传送给学生,教师是先知先觉者,是知识的传播者。这种教育的本质是知识教育,而不是智能教育,是封闭式的教学,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一种

19、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学生和教师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人,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但两者的关系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传统的教案虽然承认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学生所有的创新都是在教师的预设范围内展开的。如果学生的思考范围跨出了这个圈子,要想方设法的把学生拉回来。教师以教案为规则,课堂教学的每一步都严格按教案进行,以教师的思维模式取代学生的参与,而不去随机应变地捕捉教学过程中闪现的潜在教学资源,特别是学生与众不同的观点,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为完成预先设计好的任务,会排斥教学过程

20、中一些“意外”的问题或答案,否则会影响计划的完成。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室是剧场、剧本是教材、道具是粉笔和黑板,表面上热热闹闹,其实是教师在演一场独幕剧。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其结果自然是限制了学生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改变这种状况,当两者有出入或相矛盾时,理当尊重学生的选择,给他们以充分的自由。关于一个文本或一部作品的主题,我们不能过份执着于求得同一的认可,而是把它作为一个多元的开放性的系统。 (四) 案例支持: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给我们以启示“非指导性”教学的课堂特征是:教学无固定结构。教师和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进行无设计、无安排、无组织,教学完全在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气

21、氛中进行。教学无固定内容。教师不向学生提任何要求,课堂上只有学生随心所欲、不着边际的自由漫谈。大家谈的都是自己的想法,既不来自书本,也不来自教师或权威人士的思想。教师不作任何指导。不讲课,不提问,不评定学生,不干预学生的任何活动,只是认真地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以一种既友好、又随便的态度与学生坐在一起。这种教学因过分强调“学生为中心”而走向了另一极端,被认为是“一种空想的教学观”,“一种反教学的教学观”,但他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值得我们思考。教学过程具有不确定性,新课程下教师应利用这一点来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课堂教学的过程应是老师、学生、教材之间的动态生成。 (五)教案如何开放教案包括教与学

22、两个方面,其核心是完成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角色的转变:教师从知识的传输者变为指导者,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案并不因课时的结束而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它永远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具体来说就是教案在内容上没有惟一的“标准”答案,教师在备课时应从不同角度、层面考虑问题,凡是言之有理、得到学界认可、在学生的理解范围之内的,即可以引导学生接受;学生在能自圆其说的前提下发表的见解也是教案的组成部分。与之相通的是形式上不要过于琐碎,结构上不要过于封闭和程式化,而是要体现出内容上的概要性、形式上的模糊性和结构上的不确定性,以便能够适应新情境,为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留有余地。这样的教案能

23、够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之间形成一种特殊的张力,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保持一种宽阔的思路和开放的观念,更容易纳入新的内容,适应新的情境,随时改变原有的设计,实现课堂教学的动态化。学生的参与并没有减轻教师的工作量,而是与之相反。按照我们目前的班级人数计算,每个班有45个学生,虽然他们的生活环境、思维水平大体相同,但即使一个学生有百分之一的不同之处,全班同学集中起来就是对教师知识水平的极大考验。况且,教师需要具备灵活的反应能力对学生的观点作出评判。参考文献: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张奇 :学习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张再林:现代解释学对教育理论的启示,中

24、国教育报,2000年5月邓方:建构主义与语文教育,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1期。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案设计研究 秦改英内容摘要:本文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出发,针对目前语文教案设计的问题,提出语文教案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一、语文教案设计中要“有学生”,包括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 ;二、语文教案设计要增强开放性和动态生成性; 三、语文教案设计要体现出教师的个性。关键词:教案设计 动态生成性 个性余映潮先生在教案设计的艺术(之一)一文中指出:我们可以在四个不同的层面理解“教案”二字。第一层面定义层面:教案,简言之,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而策划、而营构的一种

25、教学安排。第二层面技术层面: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而进行的结构完整、目标明确、过程清晰、方法得当、时间分配合理的一种教学策划。第三层面艺术层面:教案,是既有理性色彩又具备诗意手法的教学蓝图,是教师文化底蕴、个人智慧和教学艺术的结晶。第四层面教改层面:教案,是从课堂教学实施方案的角度来表现时代教改意志的一种载体。这四个层面从不同的角度较完整地概括了什么是“教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案与教学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它是教学正式实施之前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规划,它体现着教学的目标、方法、步骤,体现着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风格、教学艺术,体现着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新成果。因此,可以说教案设计的

26、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成功与否。在这四个层面中,技术层面和艺术层面的教案是教师对教学的具体把握,是教师个人教学思路、教学经验、教学风格的综合;教改层面的教案则是教师对教学改革中的新思想、新理念的理解、吸收和容纳。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只有教改新思想、新理念的教师是不能设计出一份扎实、细密、实用性强的教案的,同时一个只有教学经验、教学思路而不能积极地吸收、借鉴新理念的教师也不能设计出一份新颖、有创意、体现教学新发展的教案。因此,两者必须结合起来。关注新理念,同时将新理念融会贯通于自己已有的教学风格中,才能设计出好的教案。2000年颁布的新课程标准是近年来教学理论发展和教学实践改革中

27、新思想、新理念的综合。它提出了四个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及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包括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点强调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将这四个基本理念与语文教案设计的现状联系在一起,我认为语文教案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一、语文教案设计中要“有学生”教学

28、是师生双主体的活动,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两者不可偏废。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现象却早已不是一个新问题了。在教案设计中更是如此。潘涌在语文教案创新与课堂教学价值转型一文中提到指令性教案的三种类型,其中一种就是无“他”教案。即教师在编写教案过程中,心中唯有欲达之教学目标和欲授之教学内容,却很少甚至全不考虑欲待交往的学习主体,更忽视学习群体之间的诸种个性差异,忽视他们在课堂特定时空中特定的知识体验及其动态生成。用这样的教案指导课堂教学必然导致学习主体灵性思维的泯灭。所以,教师应在教案设计中充分关注学习的主体学生。 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教学的主要对象是一篇篇文质

29、兼美、各具特色的课文。这一点使语文学科的教学根本区别于数理化等学科。语文学科不能像它们一样给学生某一个唯一的标准答案。因为,对于一篇文章,有着不同背景、不同经历和学习基础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欣赏角度,也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就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作为教师,在教案设计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这种独特体验。张琼在语文教案设计的关注点一文中讲道:实实在在地一切以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所遇的障碍为教学起点,以学生在教学过程的内在需要为教学重点。一篇课文从哪儿讲起,重点讲什么,不应该由教师决定,而是取决于学生对文章的“亲密接触”程度。任何离开学生对文

30、章的感知而主观臆断的教学实践,都是对学生的不尊重。他还指出:关注学生主体的“独特体验”不是廉价简单地肯定学生,而是把学生在钻研文本过程中产生的困惑、形成的体验,作为课堂教学的资源;关注学生“独特体验”,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是这个过程在课堂上能否得以落实和突出。 关注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课程标准已经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却很少关注到这一点。语文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屡见不鲜。当然,有些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和深厚文学底蕴的语文教师也常常是滔滔不绝一节课,给学生以信马

31、由缰、贯古通今的享受。但是大部分教师的“满堂灌”则是照本宣科,极其乏味地肢解课文。整个课堂,教师的讲授不仅没有给学生知识,还剥夺了他们自己思考、自己动口说、自己动手写的实践活动。而这种实践活动对于学生形成相应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能力的形成必须经过反复的实践。所以,教师在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同时,在教案设计中还应关注到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要适时适量地设计出适合所学内容、符合学生特点的语文实践活动,使这些活动在发展学生语文能力、扩展学生语文学习空间、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方面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必须指出的是:教师所设计的活动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二、语文教案设计要增强开放性和动态生成性教案是在对

32、教学进行预设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着很多预设不到的情况。特别是语文教学,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篇课文的不同理解和感悟是很难预设全面的。所以,在语文课堂中存在着大量动态生成的因素。俞发亮在在课改中重新认识教案一文中指出: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组矛盾。教学当然课前要备课写教案(祥案、简案),当然得预先设计;但是,当过分强调教案的预设作用时,课堂上师生的活动必然受到极大的限制,师生即兴的发挥、创造无法生成,从而导致僵化,缺少生气和智慧。教学实践证明,往往教案设计越具体详尽,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创造性越少。那么,教师在教案中应该如何处理这对矛盾呢?目前较普遍的主张是增强教

33、案的开放性和动态生成性。即教师从备课开始就要自觉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自觉预设师生、生生、生本多边对话而必然出现的“非预设性”的知识与智慧的生成,并事先作出相应的教学安排。在教案中,要让学生在宽松的学习过程中学会探究、学会创造,要给学生留足自主自由的思维空间,要以“问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思考,要让学生会问、会分析、会创造;要以“放手”的教学方法开辟学生的思维空间,如“主动学习法”、“讨论法”、“谈话法”等,要以“放杖”的教学方法构筑学生展示思维的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实行教师角色的转换,这样才能促使教案的开放性和动态生成性的形成,也是课程与教学走向开放性与生成性的必要条件。三、语文教案设计要

34、体现出教师的个性教案虽然是教师个人的文化底蕴、个人智慧和教学艺术的结晶,但长期以来,在实际的教案设计中,却始终存在着单纯依赖教参,甚至完全地照抄照搬教参的情况。教师对所教授的内容缺乏个人的理解和感悟。因此,教学木讷、呆板、千篇一律。我们现在提倡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但如果我们的教案是这样的,我们如何去发展学生的个性。所以,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首先我们的教案、我们的课堂就要有个性,而能够使我们的教案、课堂变得有个性的是教师。因此,教师要将个性溶入教案设计,教案中不仅要有学生,也要有教师。教师要从自身的特长、生活阅历和知识结构出发,根据自己对教材

35、的感悟,对学生的了解来设计具有自己个性特色的教案,使教案设计能够体现出自己的文化底蕴、文学才情以及对教学的理解和把握。参考文献:余映潮:教案设计的艺术(之一),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年第10期潘涌:语文教案创新与课堂教学价值转型,学科教育2004年第1期张琼:语文教案设计的关注点,湖北教育(教学版)2004年第6期俞发亮:在课改中重新认识教案,语文建设2002年11期辛朋涛、魏雪莉:什么样的教案是好教案,教学与管理2002年7月1日杨旭:语文教案设计五因素,教学与管理2002年9月1日姜世扬:浅谈个性化教案的设计,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第1期戴正兴:教案:共同面对的话题今年来关于教案问题的讨

36、论动态综述,辽宁教育2004年第1期新课改理念下政治课教案的转变浅谈活动卡在政治活动课中的应用 蔡强内容摘要: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活动更多地成为政治教学的主要形式。合作学习主要是以师生间、同学间互动的形式完成学习目的,实现教学目标。师生间、学生间的活动,成为合作学习的一个突出标志。如何更为有效地把握课堂活动,如何使课堂活动有序、合理地进行,是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能否成功应用的重要前提。因此,一个标准、明确、细致的活动设计,是课堂活动能否成功的前提。在新的课改大潮中,政治能否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政治教师能否抓住新课改的机遇,是我们每一个政治教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关键词:合作学习 活动 活动设计

37、活动卡在本学期,我开了一门名为“全方位的美国”的活动课。这门活动课面向初一、初二所有学生,共14次,每节课都有自己的主题和围绕主题的活动。这门活动课的目的是通过学生自己的参与,使学生在活动中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国际观、发展观,并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其中一节课,主题为“寻找生活中的美国”。在这节课中,我试着用合作学习的理念中进行教学设计,收到了较好的活动效果和教学效果。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 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是一种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为主体,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

38、机制,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为奖励依据的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1。能否有效地在此次活动课中开展合作学习,其关键在于是否能科学地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把握它的精神实质。在对国内外对合作学习已做研究的基础上,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整理后发现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 互动观。在合作学习的诸多理念中,最令人瞩目的当属互动观。这种互动观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与传统的教学观有所不同,它不再局限于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多的表现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2 目标观。合作学习和传统教学相比,其目标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学习,还包括合作技能和社会交往技能等非认知品质的培养。3 师生观。在合

39、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2,旨在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使学生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4 形式观。与传统教学不同,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的一种教学活动,我国的合作学习基本流程可归纳为:合作设计目标呈现一集体讲授小组合作活动测验反馈与补救3。另外,典型意义上的合作学习小组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异质小组通常是由性别、学业成绩、能力倾向、民族等方面不同的成员构成,成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而组间同质又为保证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5 评价观。合作学习的评价观与传统教学也有很大不同。传统的教学评价强调

40、的是常模参照评价,关注个体在整体中的位置,热衷于分数排队,比较强弱胜负。这种竞争性的评价是有局限性的,而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将常模参照改为标准参照评价,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在合作学习的要素及其基本理念基础上,我对这次主题为“寻找生活中的美国”的活动课进行了设计。首先,我对选这门课共有21名同学进行了一些考查,有5位同学的亲人在美国生活过

41、或正在美国生活。因此,这5名同学对美国的认识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在平时的课堂上,我对剩余的同学的课堂表现也进行了分析比较,做到对每位同学都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在课前准备活动比较顺利的情况下,我应用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对此次活动课做了以下设计:“寻找生活中的美国”活动设计活动目的:1、通过小组合作,对生活中的美国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2、通过合作交流,初步培养学生的国际观和思辨能力。 3、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会交往技能。活动用具:PPT演示文稿、投影仪活动步骤:1、 课前进行分组。分为3个小组,每组68人。提示:在分组时,遵循合作学习“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5名对美国

42、有独特认识的学生穿插在每个小组中,保证每个小组至少有一名。其余同学根据以往的课堂发言积极性、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因素分成三组,保证每个小组间的实力相当。2、 教师分配任务。提示:首先,用PPT演示文稿向全班学生展示这节课的主要任务:从衣、食、住、行、娱乐、体育、等各方面寻找有关美国的足迹。第二,每个小组进行1520分钟的讨论。讨论时,小组的每位成员至少说出一种有关美国的事物,由每个小组的记录员进行记录,接着,每个小组从中挑出自己认为具有代表性的2个事物进行讨论,讨论它们对我们目前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影响和冲击。3、 小组讨论。 提示:保证每个小组的个人责任明确。每个小组指派检验员、计时员、记录员、噪

43、音控制员、鼓励员、发言人至少各一名。其各种角色的作用如下:检验员:确保每个人都能理解进行中的工作;计时员:让小组专注于任务并监视时间;记录员:记录小组每位成员的发言;噪音控制员:有效控制小组讨论的声音,维持课堂纪律;发言人:将小组的所有观点综合起来,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小组的观点;鼓励员:给组员提供支持,使他们对参与更热衷。若小组中剩余12位同学没有明确的角色,给需要帮助的同学以及时的帮助。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始终关注学生的讨论,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帮助。4、 每个小组发言人进行发言。提示:讨论结束,教师及时击掌为信号,全班同学停止讨论。每个小组的发言人对讨论结果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每位发言人发言

44、时间不超过5分钟。5、 教师点评。提示:发言结束后,教师对每个小组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进行点评。活动评价:评价观是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理念。合作学习最终的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发言人的发言或是小组中某一位学生的表现,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在整个合作过程中的参与,个人责任是否明确、是否进行积极交互等各方面的因素。因此,在这节活动课的评价体系上,我采用了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各个小组为自己的小组打分,总分100分,占最终评价的20;接着,每个小组为其余两个小组打分,总分100分,占最终评价的30;最后,教师为每个小组打分,总分100分,占最终评价的50。这种评价方式,我认为不仅体

45、现处生生间的互动,也体现出教师在合作学习中作为合作者的师生互动,促进了整个合作学习过程的发展。活动说明: 此次活动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小组中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共享,同时也学习其他成员的思想。通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让学生的思想从简单的美国事物上升到思考它们是怎样的在影响我们,初步的培养学生的国际观和看待问题的思辨能力。对本次活动课的总结和反思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美国”这次活动课,我感触颇多。在这节课上,学生学习的兴趣高涨,个人责任明确,真正的作为主体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合作学习的形式,让每位同学都有机会从同伴身上学到不同的思维方法,做到了思维的求

46、异,并在合作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技能和社会交往技能。与传统教学相比,合作学习的课堂显得更为开放,每个小组都在讨论中探索美国究竟在怎样的冲击我们现在的生活,并让全班同学都能分享到他们的思想。正是在这种开放的氛围下,学生们由刚开始想到的麦当劳、肯德基上升到了快餐文化;由耐克鞋、NBA想到体育精神;由美国汽车在中国的大量销售想到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这在传统的课堂中,仅靠教师个人的力量或少数学生的配合是不可能达到此种效果的。本次活动课基于“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对政治课的教学组织形式作出了一些大胆的尝试。新课程改革赋予了政治课新的使命,如何在政治课堂上做到“主体参与”;如何使政治课的德育作用

47、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如何使政治课真正成为学生联系实际,发挥才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互动平台,是每一个政治教师所必须关心和思考的问题。当然,在这次活动课上,由于是首次对合作学习的尝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对噪音源的控制、对学生合作技能形成的帮助都显得比较欠缺,但是,“问题是创新的开始”,通过一次次的改进,才能让合作学习在政治课堂中越走越好,真正的展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活动的本质。参考文献:1 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年2 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3 王坦合作教学的基本理念J中国教育报,19951229在新教改理念下浅议教案设计王芊内容

48、摘要:新课改对于教师的成长、学生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传统的文字教案已经明显滞后于当前的教改实践。因而,笔者尝试打破旧教案的固有模式,借助电脑、网络及其他信息传播渠道,构建教案的新体系教案包。这一不成熟的探索,试图将教案包定位为一个过程性的存在,在教学的准备阶段和教学的反思阶段,教师随时能对教案包的内容进行大幅度的增补、删减、调整,使教案真正起到促进教师成长、学生发展的目的。关键词:教案 教案包谈到教案,在我脑海中最初的印象是一叠叠发黄的纸页及上面密密匝匝的字迹。带着这样一个模糊的古老记忆,我步入教师工作岗位,参与到轰轰烈烈的新教改实际中。新教改春风化雨式地改变着整个基础教育的状况,同时也对我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传统意义上的教案显然已与当前的教改理念存在相当大的分歧与冲突。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课程设计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