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设计史随堂笔记.doc

上传人:管** 文档编号:854679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艺术设计史随堂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艺术设计史随堂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艺术设计史随堂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国艺术设计史随堂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国艺术设计史随堂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艺术设计史第一章:导论1、中国艺术设计史是了解中国各个历史时期艺术在风格、技艺、造型、审美等方面发生发展状况,认识艺术设计与环境、宗教、民族、时代之间关系的一门重要课程。第一讲:夏商西周时期的艺术设计一、历史文化背景1、夏、商、西周是指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770年,前后约有1330余年;2、夏:传统上认为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国家制度已见雏形,但缺乏考证;代表为二里头文化;3、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纪年的朝代,统治疆域非常辽阔,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大国,都城几经迁徙,最后定于河南安阳的殷墟;“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礼记表记发达经济以及先进的天文历法,由

2、于对铜的充分认识,创造了中国历史上高度的青铜文化;“商人”的由来;天干地支纪年4、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西周:建都镐京(今西安东南),政治上实行世袭制、分封制和等级制,有明确的国与家的概念;经济上设置了诸多机构分工合作,谓之“百工”,创造出很多令我们惊叹的设计杰作;青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应用于日用器皿和武器的制作中,为当时的统治阶级服务。二、艺术设计方面的成就1、青铜器何谓青铜?红铜加锡产生的一种合金,有时也加适量的铝,颜色灰青。商早期青铜器多仿自陶器造型,体壁较薄,多平底,足为锥柱状;商后期则器体较厚,生产大型器皿(司母戊大方鼎),殷墟为主要的生产中心;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

3、三联甗、偶方彝2、青铜器的制作:陶范法:根据器形用泥土塑造出一个样子称为模,将模子烘干,再用澄滤过的细泥制成泥片,附在胎的外面,使成为器形,称为外范,在外范中心再制一个内范,外范和内范组合在一起中间的空隙就是青铜器的器壁厚度。3、青铜器的分类:A.烹饪器:鼎:煮肉食用的器物,在古代,鼎是贵族身份的代表,典籍载有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的用鼎制度;此外,鼎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左传记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鬲(li):煮粥的器物甗(yan):烹饪器,类似于现在的蒸锅,上甑下鬲B.食器:簋(gui):盛黍稷豆:盛放调味品簠(fu):盛稻梁,西周新创

4、的食器盨(xu):西周新创的食器敦:盛放肉食C.酒器:爵:饮酒和温酒器斝(jia):温酒器角(jue):温酒和饮酒器 觚(gu):饮酒器 觯(zhi):饮酒器 壶:盛放酒浆用 卣(you):盛酒器 罍(lei):盛酒或盛水器 盉(he):温酒和调酒器 尊:盛酒备酌的器皿 彝:鸟兽状的盛酒器D.水器:鉴:水器,容水、盛冰;沐浴、照容盘:盥洗时盛水的器皿匜(yi):注水器,类似于现在的瓢4、青铜器的装饰A.商代流行的装饰纹样单独适合纹样为主饕餮纹:亦称“兽面纹”,青铜器上最常见的装饰纹样之一。纹样象征古代传说中一种贪食的凶兽饕餮的面部,图案又有变化;夔(kui)纹: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图案表现

5、传说中的一种近似龙的动物; 夔:多为一角一足,口张开,尾上卷龙纹:凤纹:回纹:B.西周流行的装饰纹样二方连续的带状纹样为主 窃曲纹:是由两端回钩而成的“S”形的线条构成的扁长图案环带纹:重环纹:垂鳞纹:三、结语商代统治阶级特别迷信鬼神,同时又崇尚武力,因此艺术设计作品往往带有很强的宗教迷信色彩,并具有威严、神秘、慑服的精神力量。第三讲:春秋战国时期的艺术设计一、时间1、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7年2、战国:公元前476年公元前221年二、历史文化背景1、政治上:群雄并起、诸侯争霸,战争成为了这一时期的主题;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战国七雄:齐、楚、燕、赵、韩、魏、

6、秦2、经济上:各国采取措施提高生产力水平; A.农业生产的发展: 铁制工具的进一步推广 畜力耕田的推广 耕作技术的进步 粮食作物种类与分布 农业方面的提高 B.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手工业的发展 商业的发展 城市的兴起 货币关系的活跃3、礼崩乐坏 A.商西周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礼乐制度 B.到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制度不断被诸侯所破坏,诸侯以及卿大夫成了精美器物的主要占有者4、住自白剂各立其说,社会思想空前的活跃自由,出现了多种与工艺有关的艺术观点: A.孔子:要求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主张“文质兼备” B.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墨子:“先质而后文” “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

7、然后求乐” 要求实用第一性D.老子:道法自然E.庄子:无为而治 庄子以浪漫不羁的形象想象,热烈奔放的情感抒发,独特个性的追求表达,以内容到形式不断给中国艺术发展提供新鲜动力;庄子在他的文章中曾多次形象地描绘了技艺价值创造的自由境界,如庖丁解牛的故事,任何技艺包括设计,只要达到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熟练统一,便是美的创造;设计原则之一,忘适之适三、成就1、兵器:戈、矛、戟、弓箭等剑:蚩龙吴越春秋干将、莫邪2、青铜器 鼎:礼器,大鼎、开鼎 日用鼎:汤鼎、匜鼎、多有盖,还有些附有鼎钩等附件 壶:酒器或水器,造型多样,有圆壶、方壶,装饰精美 造型装饰特点: A.模印法制范促成蟠螭纹,蟠虬纹等精美复杂纹样的流

8、行: 模印法制范:即在铸造铜器的光素陶范未干透时,以雕刻精细的小花模反复印出连续的花纹,春秋战国时期这种做法应用广泛 失蜡法:使用调入油脂的蜂蜡制成内模,在内模上敷泥浆等,预留孔洞,制成外范,将外范干燥,高温焙烧,内模溶化成液体,由孔洞排出,外范内形成和内模一样的空腔,再从孔洞注入青铜液,冷却后,剥去外范,即得到与内模相同的铸件B.错金银,嵌异色金属和玉石琉璃技术盛行: 金银错:又称为错金银,是在铜器上用金银丝或者金银片镶嵌成各种图案花纹,用错石在打磨平得到的一种装饰技法,是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工艺装饰的一种新的创造 鎏金:将金箔剪成碎片,放入锅内加热,然后以1:7的比例加入水银,即溶化为液体,混

9、合物称为金泥,将金泥蘸以盐、矾等涂抹在铜器表面,经炭火温烤,使水银蒸发,金泥则固着在铜器上,这种方法称为鎏金或者火镀金C.生活用品服饰:染织工艺发展迅速,最著名的数齐鲁地区,“齐纨”、“鲁缟”闻名天下,其中,齐国的染织产量也很大,有“冠带衣履天下”之称胡服:短衣、长裤、靴子、衣袖紧窄,活动便利,便于骑射活动带钩:长条形、琵琶形铜镜: 历史:源于新石器石器晚期的齐家文化,商周时期有所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制作技术有很大提高,镜面平整光滑,映像清晰准确 生产:出国是主要产地 特点:薄胎、卷边、川字纽、双层纹装饰纹样:四山纹、羽状纹、蟠螭纹、狩猎纹等D.漆器: 始于商周以前 商周时期曾对漆林收缴重税 战

10、国时漆器获得重大发展,以南方的出国最为发达战国漆器的三大出土地:河南洛阳、湖南长沙和湖北江陵装饰: 色彩:墨色、红色彩绘为主 体裁:以动物纹居多 技法:金箔贴花、雕刻、针刻、金银彩绘、银扣、铜饰配件等 特点:色泽光滑稳定、器物轻盈、制作简便E.陶瓷:彩绘陶是在烧成了的陶丕上画花,因而花纹易于脱落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得到发展,一直延续到两汉时期,主要是作为陪葬器用战国两汉时期厚葬之风盛行,是彩绘陶兴盛的主要原因F.金银器及玉器: 四、设计思想及文献1、周易也称为易经,是先秦文化的总纲,它探讨了道和器之间的关系,对中国古代设计文化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2、考工记,载于周礼冬官,是春秋战国时期艺术设计制

11、作标准的书籍。纤细的记录和说明了木器、兵器、皮革、钟鼓、玉器、染织、建筑、制陶等百工的设计技术,对后世的手工业生产管理制度有很大的影响。3、墨子是春秋时期一部关于设计技术和职业道德的典籍,包含职业与道德、兼爱和非攻、技术和器具等诸多文化内环。第四讲:秦汉时期的艺术设计一、时间断代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公元9年公元23年公元220年 秦 西汉 新莽 东汉二、历史文化背景1、政治上:秦朝统治15年,广设郡县,统一文字、法律、度量衡、货币、车轨等。汉承秦制,国家的统一、军事上的强悍、经济上的发展,令汉朝的疆域不断扩展,国力鼎盛,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则使各地的艺术设计面貌趋于整一。2、从汉武帝开

12、始,文化上推行儒家学说,谶纬迷信思想盛行,浪漫瑰奇的楚文化对于艺术设计风格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三、艺术设计的生产格局及主要成就1、生产格局此时,黄河中下游地区仍然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今日的河南、山东与河北、山西两省的南部工艺生产及其兴盛。都城内官府作坊最集中,因此,如西汉长安、东汉洛阳成为高档制作最为重要的地点。官府机构主要有:尚方:主上手工,作铸刀剑诸好器物。织室:织造丝绸。东园:主作陵内器物。2、主要成就青铜器:汉代铜器多为生活日用器皿,在制作特点上以素器为主(少商周时期的花纹装饰),多造型优美,富有浪漫主义气息。官办机构尚方令、考工令,以蜀郡、广汉郡制作最为精美。铜器品类繁多,

13、利器很少,多为生活日用品,以灯、炉、奁、壶、洗、镜等产量最多,制作也最为精美。铜灯:汉代铜灯应用已经非常普遍,是铜灯制作的鼎盛时期。“长安巧工丁缓,作恒满灯,九龙五凤,杂以芙蓉莲藕之奇。”西京杂记汉代铜灯造型丰富多彩,形态优美,既实用又符合科学要求,即可作灯又可作为室内陈设品,是实用与审美的统一。铜炉:熏香炉:中国古代使用的香料主要是草本植物或树脂,靠“烧取其烟以为香”,熏炉即是以此设计的器具。龙涎香;豆形炉;鎏金铜炉(江苏铜山出土)博山炉:炉体呈豆形,盖高而尖,雕镂成山形,象征海上的仙山。东海的“仙山”:方丈、瀛洲、博山错金云纹博山炉(1968河北满城刘胜墓出土)鎏银骑兽人物博山炉(1968

14、年河北满城刘胜墓出土)凤鸟博山炉:底下有只乌龟的形象,来源于传说鎏金银竹节高柄铜香炉(1981年陕西兴平县茂陵旁出土)温手炉:取暖用,炉体侧壁和上部有镂空,以散出气,有柄可持。提链高足铜炉(1981年陕西茂陵出土)温酒炉:多作长圆形,上可置耳杯以温酒,炉体上部有孔,有的还雕有四神或其他动物纹样。秦提链铜炉(陕西咸阳出土)四神温酒炉(还出现过玄武被骆驼所代替)铜镜:官方制镜:政府设专管(尚方令)管理铜镜的制作,式样丰富,制作精巧,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装饰性。私家制镜:上多有字铭。特点:体薄、平边、圆纽、圆形、柿蒂纹(四叶纹)组座,装饰花纹程式化。早期:螭形镜、草叶镜、星云镜;中期:规矩镜、又称为T

15、LV镜,古代六博的棋格。流行时间最长的一种;后期:双夔纹镜、云雷镜、阶段式镜,透光镜(见日之光)。雕塑:此外汉代还产生了一批优秀的青铜雕塑品。马踏飞燕铜奔马(1969年甘肃威雷台东汉墓出土),体态优美,富于浓郁的浪漫主义意匠,已被作为现代旅游的标志。漆器:在战国时期生产的基础上有很大发展,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蜀郡、广汉郡为当时主要生产中心。制胎:主要有旋、石斤卷三种做法。夹纻胎:即后世的脱胎,纻即麻布。做法是以木或泥做为内胎,再以涂漆灰的麻布等裱糊若干层,干实后,去掉内胎,最后在麻布壳上髹漆。这种轻巧的胎体初见于战国,两汉中期以后逐渐流行,成为最普及的制胎方法。竹胎:较少。造型:秦汉漆器种类丰

16、富,以各种饮食器依然是其制作的主流。如鼎、壶、钫、耳杯、盘、盒、奁等,造型多样,设计极富巧思。其中,具杯盒和多子妆奁最著名。装饰:云气纹最常见、最具代表性,多纤小、飘逸,且布置满密、线条流畅。砖瓦:汉代厚葬风气的盛行对神仙世界的渴望和向往,对现实世界的肯定和迷恋中国传统的忠孝节义观隋唐以前人才选拔采用举荐制,子袭父爵 “汉武帝时居杜陵南山下,有成瓦窑数千处”后汉书应用:建筑居室、墓室分类:画像砖、生产劳动、车骑马行、社会风俗、神话传说等装饰体裁瓦当:战国使用半圆瓦当,秦代发展为圆形,汉代主要流行圆形瓦当 装饰:卷云纹、动物纹、文字、四神纹等 四神纹样与汉代的方位观众以及天象的认识有关,又与辟邪

17、求福有关五行作用颜色方位季节象征水水克火黑北冬玄武、鬼蛇合体火火克金朱南夏鸟、凤凰金金克木白西秋虎木木克土青东春龙土土克水黄中织绣印染: 丝织:汉代由于劝讲农桑,丝绸产量大大提高,其中,高档丝织品制作主要在都城,如秦代咸阳、西汉长安、东汉洛阳、另有齐郡的临淄(号称冠带衣履天下),陈留郡的襄邑织锦(今河南东部雎县)以及蜀地的织锦例图:玉舞人:西汉后期,高5.5cm,1975年北京大葆台2号出土四、总结汉代艺术的主要物证:辽阔的现实图景,悠久的历史传统,神话幻想的结合,在一个琳琅满目、五彩斑斓的形象系列中,强有力的表现了人堆物质世界和自然对象的征服问题,在具体形象、图景和意境上,表现出的是力量、运

18、动和速度,构成了对汉代艺术的气势和古拙的基本美学风格。第五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设计一、概述1、历史断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从曹魏建立政权的公园220年到北周灭之的公元381年,共361年。三国:公元220年265年两晋:公元265年316年十六国:公元304年439年东晋:公元317年420年南朝:公元420年589年北朝:公元386年581年2、历史文化背景: 政治上:是一个长期混战的时代,社会经济、文化方面均遭受到严重的摧残和破坏; 经济上:由于北方的连年战乱,频繁的朝代更迭,而南方相对平和,大量的人口和工艺技术力量不断地向南方转移,而工艺美术生产的重心也开始从北方向南方转移;思想文

19、化上:出现了以何晏、王弼、嵇康为代表的玄学,另一方面,长期的战乱和流徙,使得人们迫切需要精神上的寄托,二而佛教的传入刚好迎合了人们的这种需要。3、魏晋风度仪表服饰:或过分化妆、或放浪形象饮酒服药:麻醉、刺激、逃避现实山林隐逸:洁身自好、与世无争对儒家名教、伦理道德、传统风俗习惯的叛逆二、艺术设计的主要成就1、陶瓷 从六朝开始中国的艺术设计开始进入瓷器时代,原因是什么? 瓷与陶的区别:原料不同 烧制温度不同 物理特性不同A.青瓷最早的瓷器是青瓷,六朝时期青瓷的产地主要以浙江地区为中心;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系统:曹娥江地区的越窑; 东部瓯江地区的瓯窑; 西部金、衢地区的婺窑; 北部东苕溪地区的佳清窑

20、六朝时期瓷器在造型上已经多种多样,开始取代铜器和漆器的地位 主要品种有:壶、尊、罐、碗、盘、杯、盒、瓶 鸡头壶:又称天鹅壶,是具有时代特色的一种壶式; 莲花尊是具有较高艺术性的造型在装饰上,主要运用压印、刻花、堆贴、塑饰、雕镂、釉彩等方法B.北方地区还烧制白瓷 为什么说白瓷的出现时陶瓷烧制技术的一大提高?C.画像砖2、染织 三国两晋时期,丝织品仍以四川的蜀锦最著名,马钧; 南朝时,设有专门的染织管理机构,除蜀锦外,荆州和扬州也是产量最大的地区; 装饰纹样上更加样式化,多为规则的波状骨架,形成几何分割线。第六讲:隋唐五代时期的艺术设计一、历史分期唐:初唐618年683年盛唐683年755年安史之

21、乱打破旧格局,确立新风范中唐757年826年晚唐826年907年二、时代与艺术设计1、安史之乱对唐代艺术设计风格的影响安史之乱前:(1)唐帝国繁荣富强、昌明发达。有绝域来贡、万邦入朝的盛况。西北有丝绸之路沟通中外,东南有海道联络东西,使团相望于途,来往于唐朝的商队络绎不绝,中西交流空前频繁。此时西方的文明大国有萨珊波斯(今伊朗)、大食、拂菻(今拜占庭),地绕珍异,俗尚工巧,制作精丽;在中亚,由粟特人建立的康国(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不仅工艺制作繁盛发达,还因地处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地,在东西方文化艺术交流的过程中起了中介的作用。(推荐书目:唐代的外来文化 )(2)胡风弥漫,影响工艺品的风格特征

22、。唐朝疆域内,胡人几乎随时可见,他们在中国的能量很大,不仅可以奉使朝贡、传教布道、坐贾行商,为官做宦,机巧制作也是他们的特长。人们普遍认为胡人怀异能、雄资财、通机巧、识奇宝,他们及其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服饰器用等成为史官文士等描绘歌咏的对象,当时人们慕胡俗、施胡妆、着胡服、用胡器、进胡食、好胡乐、喜胡舞、迷胡戏。艺术设计的风格特征:胡风弥漫,如织锦、金银器、玉石器、玻璃器等带有浓郁的西方色彩,但往往被改造。(信息人物:何稠 唐太宗:赏赐胡瓶)例图:花卉纹蓝色琉璃盘 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博物馆连珠野猪头文锦 日本奈良正仓院盘口细首淡黄色琉璃瓶 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博物馆枫叶纹描金蓝色琉璃鎏金狮纹银盘

23、中国历史博物馆银胡瓶 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安史之乱及其后(1)唐朝内耗纠结缠绕、强敌环伺,侵扰不断,唐朝政府无力西顾,与西方交往骤减,唐朝由盛而衰。吐蕃进占河陇后,丝绸之路中断。对外贸易交流主动权操控在西方手中,来华使团数量骤减。特点:中唐胡风虽依旧盛行,但已较少新内容。晚唐则中国风格越发明朗,日益自觉。例图:卷草凤纹锦局部 日本奈良正仓院花鸟纹锦 1968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381号目 出土778年文书(2)安史之乱导致产区的变化唐朝前期,除益州、扬州及周边地区外,北方的生产力水平明显高于南方,著名产品多出自两京和河北、河南两道;安史之乱之后,北方战乱频繁,经济遭受严重摧残,而南方相对较为稳定

24、,吸引了包括工匠在内的大批北方民众南迁,推动了当地工艺美术的房展。南方秀美,北方雄强,自然环境及风俗的不同,导致了艺术设计风格的南北差异。(3)生产格局官府作坊少府监:管理工艺美术生产最重要的中央官署。统辖中尚、左尚、右尚、染织、掌冶五署。制造帝王后妃、宗亲贵戚、内外臣工的舆服器用及各类玩好将作监:同工艺美术关系紧密的中央官署。营造皇家和中央政府的土木建筑、陵墓。(4)著名工艺家窦师纶:字希言,扶风平陵人。生性巧艳,设计出的瑞锦、宫绫图案章彩奇丽,称“陵阳公样”王 定:祖籍琅琊临沂人,南朝梁、陈衣冠子弟。对唐代艺术设计的贡献侧重在金银器、玉石器、漆木器等。例图:联珠对马纹锦(陵阳公样)新疆维吾

25、尔自治区博物馆(天马造型说明了西方人认为飞翔需要外在的翅膀等,不同于中国的“气”的理念)三、艺术设计的主要成就1、织绣印染业例图:簪花仕女图 ;捣练图 (1)主要产地:长安、洛阳:作坊云集,名工巧匠芸萃,丝织水平最高;益州:供奉朝廷锦绣器玩,以蜀锦最出名;“十样锦”;扬州:绫、锦兼长,而锦多带有浓郁的异域情调;定州:绫,河北河南;吴越地区:缭绫、线毯,唐后期崛起并繁荣。(2)著名的丝绸品种:纱、罗:均为轻薄、纤丽的丝织物,易于裁造下服和内衣;锦:由两种以上的彩色丝线显花的织物,品格最高,多为帝王占有,也用来赏赐;绫:由两种色彩的丝线织成,数量最多,均为丝织品中的高档织物。(3)丝织装饰纹样:联

26、珠纹锦:主要是作为一种辅纹,由连续的圆珠构成,与主纹共同构成图案。在萨珊波斯,联珠纹锦制造最早最风行,唐代联珠纹锦直接或间接的受其影响。主纹装饰往往很“洋”,多为高大的翼马、鸾鸟、野猪头、鹿、鸭等形象。例图:联珠对龙纹锦1972年新疆阿斯塔纳墓群宝相花纹锦:早期为荷花,以后为牡丹;写实性花鸟纹锦:八世纪后期比较流行,如牡丹纹;3、印染唐人染色技艺很高,燃料多从植物中提取。色彩绚烂,花样繁多。绞缬:即扎染。有缝绞法、夹板法、打结法、绑扎法。花纹多抽象简练,具有奇特的晕色效果。例图:菱纹绞缬罗局部1972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群夹缬:用两块图案相同的花版夹住坯料,而后印染。图案精美,色彩多样。蜡缬

27、:后来被判定为灰缬。用蜡液或碱剂(草木灰或石灰)为防染剂,在坯料上绘画、点染,或借助镂空花版防染。例图: 花树对鸟纹灰缬纱局部。1、引言分布:冀到粤,苏到川,窑址数百,豫、浙居多。类型:南青北白、黑、黄、花、三彩。装饰:堆贴、模印、捏塑、刻划、彩绘、釉下彩。技术:胎细坚、釉莹纯(匣钵)、形周正。影响:造型、装饰、钴料均受西方影响,远销东南亚。2、邢窑与白瓷窑址:在今河北内丘一带。历史:始于北朝,中唐开元、贞元时期遍布全国,晚唐衰落。品种:素面白瓷为主,釉质细腻透明,釉色纯白光亮,茶经:类银似雪。3、越窑与青瓷窑址:今绍兴宁波一带,以慈溪上林湖、上虞窑寺前为中心,是我国青瓷的主要产地,被称之为“

28、诸窑之冠”历史:盛唐发展,晚唐五代繁盛。品种:青瓷为主,茶经:类玉、类冰。造型:轻薄、多变化、或仿花形。装饰方法:刻花、划花、印花、堆贴等秘色瓷:供应给朝廷的瓷器。4、巩义(县)窑与绞胎窑址:河南巩县。历史:始于初唐,盛唐兴旺,后渐衰。绞胎:唐代陶瓷中的新品种,以白、褐或白黑两种不同颜色的瓷土先分别制成泥条,然后拧到一起备用,有时直接以之拉坯成型。窑址有巩县窑、黄堡窑等。5、长沙窑与彩绘瓷窑址在今天长沙市望城县铜官镇至石渚湖一带,又称铜官窑、石渚窑,属青瓷系统,属民间窑场。盛于晚唐,衰于五代,因丰富精妙的彩绘而独步一时。6、三彩瓷三彩为泛称,实为多彩。是一种特殊的低温多色釉瓷器,系二次成型。即

29、以高岭土为胎高温素烧,再用低温烧制而成,多色彩丰富斑斓,以黄绿褐色为多,流行于盛唐时期,至晚唐衰落,故称唐三彩。用途:多为明器,少为生活用品。胡风弥漫。器具、雕塑两大类。产地:两京与外地。影响:宋、辽、东北亚及波斯。7、花瓷窑址主要集中在河南,属唐人的创造,以河南鲁山的腰鼓最著名。(三)金银器例图:赤金走龙 长4厘米,高2.8厘米。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唐代是中国金银器艺术发展的最高峰。用途:宫廷自用,赏赐功臣,馈赠外邦。重要出土:发现地时代出土物性质西安何家村窖藏8世纪中期270件,多器皿达官显贵或政府扶风法门寺地宫874年封闭121件(组),多器皿主要为皇家献纳江苏丹徒丁卯桥窖藏9

30、世纪晚期约千件,器皿67件作坊遗址造型:前期流行西域风格的高足杯、把杯、八曲长杯、胡瓶等例图:双鱼纹羽觞 高2.7厘米、口径11.6厘米 1958年陕西耀县柳林背阴村出土 乐工八棱金把杯 高4.6厘米、口径7.2厘米 陕西历史博物馆 鎏金飞廉纹银盘 高1.2厘米、口径15.3厘米 陕西历史博物馆后期中国化的迹象明显例图:鹦鹉纹提梁银罐 高24.2厘米、口径12.4厘米、足径14.3厘米 1970年西安市何家村出土花鸟纹金执杯 高21.3厘米、口径6.6厘米 咸阳博物馆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直径4.6、重36克 西安何家村窖藏装饰技法锤揲例图:舞马衔杯纹银壶 银质鎏金 高18.5厘米、口径2.3厘米

31、 1970年西安市何家村出土 双狐纹金花双桃银装饰技法錾刻例图:狩猎纹高足银杯 饮酒具 高7、口径5.9、足径3.4厘米 1970年西安市何家村出土装饰技法鎏金鎏金戏婴纹银壶 高7、口径3.8、腹径6.6、重86克 1982年江苏丹徒丁卯桥唐代窖藏出土银鎏金凤纹大盒 晚唐 上海博物馆 1982年江苏丹徒丁卯桥唐代窖藏出土装饰技法镂空、编结装饰技法掐丝、内嵌珠宝艺术水平:前期高于后期装饰手法:金银平脱 做法:是把厚度一般不超过半毫米的金银箔纹片粘贴在器物上,然后用色漆髹涂数道,再经打磨,使纹片和漆面齐平、以显示出色漆地上的金印图案装饰手法:金背银背做法:将整块的金片或银片嵌在铜镜背面,片下图案随

32、镜铸出,图案通过金银片显现(四)玉石器及其它螺钿第八讲:元朝时期的艺术设计一、历史分期1206年创建蒙古国;1218年起经营西域,相继征服了中亚、西亚及欧洲的部分地区;1227年灭西夏、1279年灭宋、1234年灭金;1271年启用元;1368年被明朝所灭。二、时代与工艺美术1、蒙古族在征服欧亚大陆的过程中对经济的破坏很大,只是生产凋敝;2、手工业生产最初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但是为了满足自身统治及生活的需要,非常重视对工匠的搜刮;3、元朝统治下的地域广大,民族众多,要求其“各依本俗”,蒙古族文化、伊斯兰文化、汉族文化、藏传佛教文化、欧洲基督教文化、高丽文化等多种文化并存,工艺美术的发展就是多种

33、文化交流碰撞的结晶。1、蒙古族文化:是统治集团本身的民族文化,蒙古族入主中原后非常珍重传统,注意保存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影响了艺术设计的制作和风格。漠北高原天寒风急的自然环境及蒙古族游牧的生产习惯,使得以羊毛为主要原料的毡业制作空前繁盛,便于携带的四系瓶、壶流行一时。苍狼白鹿的祖先传说,使得蒙古族人对青、白两色宠爱有加,出现了大量的青白瓷器及织物。蒙古族对7、9两个数字的独特感受,影响到艺术设计品的装饰。由于蒙古族手工业生产比较落后,文化对于艺术设计的影响主要借助于抽象的生活形态、思想观念,很少直接表现在器形及纹样上。相反,由于汉族和伊斯兰民族有着更悠久的历史和更好的手工技艺,使得蒙古族更仰仗于

34、穆斯林和汉族工匠来体现自己的好尚。2、伊斯兰文化:禁绝偶像崇拜,以植物花草文字图案装饰为主,装饰繁缛,风格精美绚丽,对绿色情有独钟。蒙古族较早接触伊斯兰文化,对于伊斯兰艺术品精美华丽的外观也宝爱有加。至元代,伊斯兰工匠成为政府作坊里基本技术人才。因此,很大程度上蒙古族对艺术的审美判断是由伊斯兰文化培养起来的,它对元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如元代器物装饰繁密的风格与伊斯兰繁缛精密的装饰风格相近,与洗练简约的宋代风格差异较大。青花瓷装饰风格的繁缛精美、花草题材的选择都受到伊斯兰风格的巨大影响。3、汉族传统文化:虽然元朝艺术品蒙古族及伊斯兰风格浓郁,但由于汉族工匠在官府作坊里的数量众多,因此宋

35、金传统器形、图案工艺方法等仍然在沿用,知识融入了新元素、采用新组合、走上新道路、发展新面貌。三、生产格局1、生产特点:政府驱役着大批的工匠,垄断精良的生产资料,在各地设置大批的官府作坊,进行规模空前的生产。2、官府作坊的分布以大都(今北京)和上都(内蒙古正蓝旗)最为密集。3、管理官府作坊的主要机构有工部、将作院(最高级机构,为帝后服务)、储政院(专门为太子服务)。四、主要艺术设计成就1、染织工艺丝绸著名丝绸品种:织金锦:使用金线显花的丝绸,中国织造最早的是隋代的何稠(祖籍中亚的何国),中国大批生产要晚在中唐,是元代最重要的丝绸品种,又可分为纳石失和金段子两种。例图:缠枝宝相花纹织金锦纳石失:品

36、格最高,生产主要在官府作坊。使用者主要是帝后宗室,此外还用来赏赐以及制作喇嘛教物品。此外,还缝缀于衣缘作为装饰或覆盖车马、棺木。大多图案装饰华丽,色彩绚烂,装饰性强。做法:片金锦:将金箔黏附于薄皮再切割成极窄的长片作为显花的纬线。捻金锦:将片刻 丝:采用通经断纬的方法制作的精美彩色织物。元代刻丝主要以服用品为主流用途,后期盛行欣赏性的御扇扇面,多生产在嘉兴民间,官府作坊并不生产。 例图:刻丝牡丹图团扇面 刻丝东方朔偷桃图 刻丝八仙图轴织御容:专为皇家织造的,所织纹样为已故的帝、后以及王、妃肖像用以供奉祭祀,是元代特有的精美丝织物。已知最早的制作人是尼泊尔人阿尼哥。织物要求形象逼真传神,用色多为

37、贵族喜欢的白色、蓝色及当时的贵色红色。刺 绣:元代官府刺绣制作发达,规模较大,非常注重图案的吉祥寓意,如牡丹寓意吉祥、梅花比喻高洁、鸳鸯象征夫妇和美等,题材非常广泛,比较著名的是满池娇。 满池娇:主题为池塘小景,本为文宗皇帝的御衣图案,亦多用于权贵的服用中。 例图:刺绣罗夹衫 装饰纹样代表:八吉祥:始于元代,流行于明清时期。八吉祥图案为: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结。它们(或称八宝)是佛家常用的象征吉祥的八件器物。多为瓷器装饰。2、陶瓷景德镇瓷器源于唐,兴起于宋元,1278年元朝政府在此设立“浮梁磁局”,并从各地征集制瓷高手于此以御烧瓷器,使景德镇瓷器获得了很大发展,出现了

38、青花、釉里红、卵白釉等新品种,装饰手法有印花、画花、雕花等.青花瓷:利用氧化钴为呈色剂在素胎上绘制图案,再涂以透明釉,经1200度左右高温烧成,瓷器呈现白地蓝花或蓝地白花的釉下彩纹饰。深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多装饰繁密。釉里红:以氧化铜为呈色剂的釉下彩绘瓷器,是元代景德镇民间瓷窑的创造,属商品瓷。卵白釉:是元代中后期风靡天下的景德镇瓷器,往往带有印花图案,釉质乳浊失透,色泽白而微青,有如鹅卵,故而得名卵白釉,又称“枢府瓷”3、漆器 雕 漆:在器胎上髹以数道以至上百道色漆,然后在漆地上雕刻图案,元代主要分为剔红和剔犀两种。元代后期为发展顶峰,代表人物是嘉兴人张成和杨茂。戗金银:在红或黑色的漆地上,用针或刀尖镂画出纤细的花纹,再粘以金箔或银箔,以显示出漆地上的金色或者银色花纹。代表人物是嘉兴人彭君宝。4、金银器及玉器代表人物的朱碧山,作品银挫杯玉 器:渎山大玉海:元代最著名的大型玉器,盛酒器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习题试卷试题 > 大学教育试题试卷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