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二氧化碳消防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834893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9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压二氧化碳消防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压二氧化碳消防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压二氧化碳消防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压二氧化碳消防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压二氧化碳消防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高压二氧化碳消防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关键词】高压二氧化碳性能设计方法应用范围【提 要】本文结合火力发电厂、变电站二氧化碳消防系统的应用与设计特点,全面的论述、介绍了高压二氧化碳消防系统的各种设计方法和应用范围,并为二氧化碳消防系统在电力工程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1 前言二氧化碳消防系统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存在和发展了几十年,技术日趋完善,但由于其灭火效能及灭火药剂浓度和较高的存储压力远不能与卤代烷灭火系统相比,加之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性,因此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卤代烷消防系统一支独秀,无形中限制了二氧化碳消防系统的发展应用,自从发现卤代烷对大气臭氧层巨大的破坏力而被逐步取缔,而同时各种替代系统的研究成果

2、层出不穷的情况下,二氧化碳作为一种洁净的,对环境几乎不构成污染的灭火剂而再一次得到人们的重视,从某种意义讲,二氧化碳作为一种廉价,制取成本低,来源广泛,性能价格比相当高,应用范围广泛,仍然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灭火系统。电力系统600MW火力发电厂参考设计中,将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推荐为首选气体消防系统,就是基于上述优点来考虑的。特别是其经济性与其他种类的灭火系统相比,占有绝对的优势。不能否认,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缺点,灭火浓度高;存储压力高;在有人场所使用的危险性等,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众所周知,对用于替代卤代烷气体灭火系统来讲二氧化碳系统可算是其中之一,其他如INERGEN

3、,七氟丙烷(FM-200)等灭火系统在安全性,灭火浓度,灭火效能等方面均优于二氧化碳系统。但由于其较为高昂的价格,加之目前国内应用经验不足,应用推广还需一段时间的证明。因此,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仍然充当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火力发电厂气体消防系统中会有较广泛的应用。我们有必要充分掌握其设计方法,了解其系统性能。2.系统概述二氧化碳在常温下为气态存在,它的临界温度是31.4C临界压力7.4Mpa(绝对压力),固、液、气三相共存点的温度为-56C,该点的压力是0.52MPa(绝对压力)。在该压力下液相不复存在;在该温度以上固相不复存在。故在三相点与临界点之间存于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是以液气两相共存的,其

4、压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二氧化碳作为灭火剂用于消防系统的二氧化碳药剂通常存储在钢瓶中,分为常温高压储存,和低温低压储存。常温高压储存分为三个级别:0C -40C;0C -49C;0C -60C。低温储存:-20C -18C。由常温储存的钢瓶组成的防护系统称为高压系统,由低温储存的钢瓶组成的防护系统称为低压系统。从系统所针对的保护对象来分,又可分为局部应用系统和全淹没系统。从系统的防护分区来分,又可分为独立运用系统和组合分配系统。从系统的组成形式来分,又可分为有管网系统和无管网系统。上述各种系统时从各种不同角度将二氧化碳系统分类,实际应用中,由于其设备及其技术的成熟和进步,可根据保护对象不同的条

5、件,主要分为两大系统:即局部应用系统和全淹没系统。全淹没系统是指二氧化碳从系统中释放出来,液态的二氧化碳大部分被汽化,大约1kg液态二氧化碳产生0.5M3的二氧化碳气体,在被保护的环境里扩散以至全部充满封闭空间,形成较为均匀的并高于空间内被保护物的灭火浓度,而不论空间内着火部位的灭火系统。该系统保护的是空间内所有物体而不针对具体的物体。局部应用系统与全淹没系统不同,从存储容器释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喷头直接、集中地喷放到被保护对象上。要求喷放的二氧化碳能够穿透火焰,在燃烧物表面达到一定的供给强度,并延续一定的时间。为使二氧化碳穿过火焰而有效灭火,气相喷放效果甚微,只有液态的二氧化碳才具备穿透力

6、和灭火效率。本文不对低压二氧化碳消防系统作讨论。2.1适用范围和设计参数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可用于扑救如下火灾:1) 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如石蜡,沥青)火灾;2) 固体表面火灾及部分固体(如棉花,纸张)深位火灾;3) 气体火灾(指灭火前可切断气源的火灾);4) 电气火灾;5) 用于火灾危险性大的部位及设备的经常性防护。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禁止用于扑救如下火灾:1) 含氧化剂的化学制品,如硝化纤维、火药、过氧化氢等;2) 活泼金属,如钾、钠、镁、钛、锆等;3) 金属氢化物,如氢化钾、氢化钠等。 对于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工程中常采用二氧化碳系统对特殊房间和设备进行消防和保护,在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

7、范GB 50229-96中规定了气体灭火系统的使用范围,其中电子设备间;控制室;计算机房;继电器室等原使用卤代烷气体灭火系统的部位,均可使用二氧化碳灭火系统。除规范规定范围外,汽机轴承、磨煤机、煤粉斗、电缆夹层等也可使用或选择使用二氧化碳进行防护。 总之,对于不同的部位或设备采用何种手段,何种系统进行防护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需进行多方位慎重的分析和比较 二氧化碳灭火作用主要在于窒息,其次是冷却。当二氧化碳从容器中释放出来,容器中压力骤然下降,液态的二氧化碳瞬间汽化,由于焓降,吸收大量的热量,温度急剧下降,当其达到-56C以下,一部分气相分子转变成固相颗粒,形成干冰,干冰吸收热量而升华和温度很低

8、的气体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从而起到冷却作用。另外,笼罩在燃烧物周围的二氧化碳气体还能起到隔热作用。上述过程在二氧化碳灭火机理中起次要作用。二氧化碳的主要灭火作用为降低燃烧物周围的氧含量,从而起到窒息作用,当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低于15%时,燃烧不能继续。二氧化碳-空气混合气体中物质维持燃烧的极限氧含量见表1:表1.燃料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庚烷己烷汽油乙烯天然气苯氢一氧化碳甲醇乙醇乙醚二硫化碳极限氧含量(体积%)14.613.414.314.514.414.514.411.714.413.95.95.913.513138已知极限含量,可计算出某物质的二氧化碳灭火浓度:C=(21-O2)/21100 (1

9、)式中:C-二氧化碳灭火浓度,(体积%) O2-二氧化碳空气混合气体中某物质维持燃烧的极限氧含量(体积%) 21-指一般空气中的氧含量,(体积%)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的结果仅为理论上的,与实际测定的结果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对于固体燃烧物,其差别更大。这是因为虽然热产生率与物性有关,但热散失率却与物质的结构有关。因此,最终灭火浓度的确定应针对燃烧对象通过实验进行测定。规范规定“二氧化碳设计浓度不应小于灭火浓度的1.7倍,并不得低于34%”。各可燃物二氧化碳的设计浓度及灭火抑制时间按下表采用:表2.可燃物Kb设计浓度(%)抑制时间(min)丙酮1.0034-乙炔2.5766-航空燃料115#/145

10、#1.0536-粗笨(安息油、偏苏油)苯1.1037-丁二烯1.2641-丁烷1.0034-丁烯-11.1037-二硫化碳3.0372-一氧化碳2.4364-煤气或天然气1.1037-环丙烷1.1037-柴油1.0034-二乙基醚1.2240-二甲醚1.2240-二苯与氧化物的混合物1.4746-乙烷1.2240-乙醇1.3443-乙醚1.4746-乙烯1.6049-二氯乙烯1.0034-环氧乙烷1.8053-汽油1.0034-己烷1.0335-正庚烷1.0335-正辛烷1.0335-氢3.3075-硫化氢1.0636-异丁烷1.0636-异丁烯1.0034-甲酸异丁酯1.0034-航空煤油J

11、P-41.0636-煤油1.0034-甲烷1.0034-醋酸甲酯1.0335-甲醇1.2240-甲基丁烯-11.0636-甲基乙基酮(丁酮)1.2240-甲酸甲酯1.1839-戊烷1.0335-石脑油1.0034-丙烷1.0636-丙烯1.0636-淬火油(灭弧油)、润滑油1.0034-纤维材料2.256220棉花2.005820纸张2.256220塑料(颗粒)2.005820聚苯乙烯1.0034-聚氨基甲酸酯1.0034-电缆间和电缆沟1.504710数据存储间2.256220电子计算机房1.504710电气开关和配电室1.204010带冷却系统的发电机2.0058至停转止油浸变压器2.00

12、58-数据打印设备间2.256220油漆间和干燥设备1.2040-纺织机2.0058-电气绝缘材料1.504710皮毛储存间3.307520吸尘装置3.307520上表中未列出的可燃物,其灭火浓度应通过试验确定。Kb=ln(1-C)/ln(1-0.34) (2)式中:Kb-物质系数 C-某物质的二氧化碳灭火浓度3系统设计上文提到从系统形式上来讲二氧化碳消防系统最终归结为局部应用系统和全淹没系统。3.1 全淹没系统设计3.1.1 全淹没系统适用范围全淹没二氧化碳消防系统系统在电厂和变电所均有应用对象,电厂中的全淹没系统一般将几个分区统一考虑设计为组合分配系统,如集中控制楼或单元控制楼中的电子设备

13、间、控制室、计算机房、继电器室、电缆夹层,变电站的室内变压器等。电厂的电缆隧道也可考虑使用二氧化碳消防,而且由于其火灾危险性高,灭火难度大,属无人场所,加之,对于电厂电缆隧道的消防一直未能找到有效的方法。常规的方法是采用阻燃电缆,局部封堵,或在隧道中再加上悬挂式卤代烷1211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国家公安部已有明令规定,由于1211为破坏大气臭氧物质,因此在非必要场所已禁止使用。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建议设计者最好不用此类灭火器。根据来自电厂的信息显示,电厂电缆夹层和电缆隧道的火灾发生率是很高的,扑救难度大,尤其是电缆隧道,火灾发生时毒性烟雾很重,很难判定着火点,加之人员无法进入隧道,所以一直

14、是一个消防难题。采用全淹没式高压二氧化碳消防系统,可以对重点隧道段实施有效的针对性防护,从而大大减少火灾损失,是十分有意义的。随着设计观念的不断更新,模块化,分散控制的设计模式已开始引入大型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的设计中,这样有利于节省系统投资,便于管理。这对于高压二氧化碳气体消防系统来讲,相对于低压二氧化碳系统可能更为适用。因为新的设计理念的引入,导致被保护对象的分散,从而增加系统的数量,由于高压二氧化碳系统的日常维护较低压系统简单容易得多。当然由,气体消防系统的投资有可能增加,但对于电厂总体来讲还是节约的。3.1.2 保护区的封闭要求 对于一个封闭空间内的对象进行全面保护时应采用全淹没系统,保

15、护区的开口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开口是灭火剂流失的重要根源,当保护区内的开口总面积超过保护区的总表面积的3%时就不适宜适用全淹没系统而应采用局部应用系统,这样更经济合理。由于常温常压条件下二氧化碳的比重比空气重1.5倍,因此保护区的底部是不允许开口的。对于深位火灾,不允许在灭火过程中出现侧面开口,否则灭火剂会流失。虽然全淹没系统对封闭空间的定义和要求都很严,但在封闭空间内还必须按规定设置泄压口,因为二氧化碳在释放时的压力是很大的。为此,应根据建筑维护结构的允许压强保留或设置适当的开口。其计算公式如下:AX=0.45Q/P1/2 (3)式中:AX-泄压面积(m2)Q-二氧化碳喷放速率(kg/

16、s)P-维护结构的允许压强(Pa)允许压强选取:标准建筑P=2.4kPa;高层建筑和轻型建筑P=1.2kPa;地下建筑P=4.8kPa。3.1.3 全淹没系统二氧化碳的设计用量决定二氧化碳设计用量的主要因素是设计灭火浓度,被保护区的体积及表面积亦会对设计用量产生影响。二氧化碳用量计算公式如下:W=Kb(0.2A+0.7V) (4)A=Av+30Ak (5)V=Vg+Vn (6)式中:W-二氧化碳设计用量(kg);Kb-物质系数(根据表1选取);Av-保护区的总表面积,包括内侧面、底面、顶面(包括开口)的总面积(m2)。Ak-开口的总面积(m2)。Vg-保护区的净容积(m3)。Vn-通风带来的附

17、加体积(m3)。其值的计算,指在二氧化碳喷放时间和灭火必须保持的抑制时间内,通过机械装置从保护区排出或送进的空气量。常数0.2-(单位kg/ m2),考虑流失影响的系数;常数0.7-(单位kg/ m3),作为二氧化碳基本用量的系数;常数30-开口补偿系数。上述公式中V的计算式与规范中的计算略有不同,规范中给出的公式为:V=Vv-Vg (7)该式中:V-保护区的净容积(m3)Vg-保护区内非燃烧体和难燃烧体的总体积(m3)。Vv-保护区总容体积(m3)。比较本手册与规范推荐公式,可以发现,一般情况下,两公式的计算结果没有差别,仅在考虑了通风因素影响下,结果才会有不同。因此本推荐公式考虑较为全面。

18、规范归定:当保护区的环境温度超过100C时,其设计用量应在公式计算的基础上每超过5C增加2%的用量;当保护区环境温度低于-20C时,其设计用量应在公式计算的基础上每降低1C增加2%的用量。电厂和变电站二氧化碳系统设计中,基本不会遇到上述极端情况。3.1.4 全淹没系统二氧化碳的存储量二氧化碳的存储量为设计用量和剩余量之和,剩余量按设计用量的8%考虑。3.1.5 全淹没系统释放二氧化碳的时间一般情况下,由于采用较为先的探测报警系统,二氧化碳消防系统为全自动形式,被保护对象在起火初期即可得到保护,此时火灾还未仅为表面火灾,其持续释放时间规定为60s;深位火灾总的持续时间可取7min,但必须在2mi

19、n内释放W/Kb的量,或不少于30%的设计用量。3.1.6 全淹没系统设计中有关组合分配系统中备用量火力发电厂的气体消防系统的常设计成组合分配系统,与其他气体消防系统不同的是当保护区分区超过5个时,就必须考虑系统备用量,其备用量不应小于系统设计所需储存量。3.2 局部应用系统的设计3.2.1 局部应用系统的适用范围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工程中局部应用系统的适用范围也是很广的,如磨煤机,煤粉斗,汽机轴承以及独立的重要设备等均可考虑采用局部应用系统。变电所的变压器消防当采用二氧化碳作为灭火剂时,也可根据情况采用局部应用系统。当变压器处于室内时,应考虑其开口面积不超过总表面积的3%,否则应采用局部应用系

20、统。3.2.2 局部应用系统的设计局部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根据被保护对象的火灾燃烧方式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当被保护对象的火灾限制在平面时,采用面积法设计,其他采用体积法设计。电厂和变点站中可归于平面类的火灾甚少,基本都应归于体积法设计的范畴。3.2.2.1 面积法设计首先确定所需保护面积。要注意将火灾的临界部位充分考虑进去,必要时还应考虑火灾的蔓延部位。其次,选择喷头和计算喷头数量,所选的喷头应具备以试验为依据的设计数据,即按物质系数Kb=1,提供出一系列不同安装高度(喷头距燃烧表面的距离)的额定保护面积与设计喷射速率。设计者根据保护区的面积、喷头可能的安装高度及尽可能少的喷头数量的原则选取相

21、适应的喷头。计算喷头数量,需利用每只喷头在安装高度下的额定保护面积(正方形),采取边界相接,全面覆盖被保护区域的原则确定。当所保护的对象物质系数Kb大于1,只需将单只喷头的额定保护面积除以Kb,其所得的正方形面积进行覆盖排列。3.2.2.2 体积法设计首先,围绕保护对象设定一个假象的封闭罩。假象封闭罩应该有实际的底,如果被保护对象四周及顶部没有实际的维护结构(墙,天花板等),则假象的墙和顶盖都应距被保护物不小于0.6m的距离,这个假想的保护罩的体积就是体积法的计算体积。试验结果表明,体积法中应采用的二氧化碳喷射强度与被保护对象周围的实际围封有很大的关系。当保护对象物质系数为1,全部侧面有实际围

22、封的,喷射强度为4kg/(min.m3);完全无围封的,喷射强度为16kg/(min.m3);部分有侧面实际围封的,其喷射强度介于两者之间,可用侧面实际围封面积与假想的侧面围封总面积之比值Ks进行计算,其公式为:q=4+(1-Ks)(16-4),kg/(min.m3) (8)由此可得出针对围封程度与物质系数的体积法二氧化碳设计喷射强度的通用公式:q=4 Kb(4-3Ks),kg/(min.m3) (9)3.2.2.3 释放二氧化碳的持续时间 对大多数局部应用方式保护的对象,二氧化碳持续释放时间可取30s;但当被保护对象是需要充分冷却才能防止复燃的物质,以及燃点温度低于沸点温度的物质(食用油,石

23、蜡等)它们的释放持续时间必须至少为90s。3.2.2.4二氧化碳的设计用量和设置用量面积法设计的二氧化碳用量按下式计算:W=Gnt (10)式中:W-二氧化碳设计用量(kg);G-喷放速率(kg/min);n-喷头个数;t-释放持续时间(min)体积法设计的二氧化碳用量按下式计算:W=qVt (11)式中:W-二氧化碳设计用量(kg);q-释放强度(kg/min.m3);V-设定封闭空间的体积(m3);t-释放持续时间(min)对于局部应用系统,其储存系统中二氧化碳的设置用量不等于设计用量,因为局部应用系统的设计必须去除气相释放量的缘故。对于高压系统,其设置用量应以设计用量的1.4倍计算;低压

24、系统应以设计用量的1.1倍计算。由于低压系统难于满足局部应用系统喷头所要求的释放压力(1.4MPa以上)而很少应用于局部系统。3.3 系统管道计算二氧化碳系统管路计算内容为:已知流量、管道布置和总长,规定总水头、限制总压降从而确定管径;最后按计算得出管路终端压力,以流量算出喷头等效孔口面积,选定喷头规格。从管路设计计算来讲,二氧化碳系统管路计算来讲,管径与阻力损失均为未知数,需用叠代法进行反复逼近计算直到管径修正后计算的阻力损失满足设计要求为止。3.3.1系统管道布置要求为节省管路计算工作量,管路设计应尽量布置成均衡系统,即选用同一规格喷头,给定每只喷头的设计流量相等,计算结果应满足下式的条件

25、:(hmax-hmin)/hmax0.1 (12)式中: hmax-最不利点喷头的全程损失,hmin-最利点喷头全程损失。当设计时的管路布置不满足上式要求,或设定的喷头流量不等,就必须按非均衡系统逐一算出每个喷头的入口点压力。另外,为使设计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在管路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分流时不采用四通2) 三通分流出口应保持水平3) 三通两侧分流比例不小于4:64) 三通直、侧分流比例,直流部分不小于60%3.3.2管径初选计算的第一步骤为初选管径,初选管径的合理于否,直接关系到计算的工作量大小,推荐公式为:D=(22.5)Q1/2 (13)D-管道内径(mm)Q-管道设计流量(

26、kg/min)3.3.3二氧化碳管流阻力损失计算方法 二氧化碳在管道中的状态为气液两相流,这是管道阻力计算的基本出发点,根据气液两相流的运动方程,可最终导出如下公式:Q2=(0.870510-5DY)/(0.044D1.25Z+L) (14)式中:Q-流量(kg/min);D-管径(mm);Y-压力系数(10-1MPa.kg/m3)Z-密度系数;L-管段计算长度(m)ISO/DIS6183给出的计算公式类似于上式:Q2=(0.872510-5D5.25Y)/(0.04319D1.25Z+L) (15)上式仍旧难于使用,经变换为下式:Y2=Y1+A.L.Q2+B(Z2-Z1)Q2 (16)其中,

27、A=1/(0.872510-5D5.25) (16a) B=4950/D4 (16b)式中: Y1-计算管段始端Y值; Y2-计算管段终端Y值; Z1-计算管段终端Z值; Z2-计算管段终端Z值。Y,Z值与系统中压力点的对应关系见下表;表4. 高压储存系统各压力点的Y,Z值压力10-1MPaY值10-1MPa.kg/m3Z 值51.70051.05540.003550.59720.0650.013250.082547.530370.2145.046160.3342.561290.42740.072560.5737.582830.735.092770.8332.5100500.9530.0108

28、231.08627.5115071.2425.0121931.4322.5125021.6220.0128551.8417.5131872.1414.013.4082.59实际应用中,由于计算系统的初始起点的压力和密度是已知的,所以管路起点的Y1值和Z1值就可代入(16)式中计算,在乎略Z2值的情况下计算出初始的Y2值,然后根据初始的Y2值查表4得出相应的Z2值,再将Z2值代入(16)式中求出精确的Y2值,根据该Y2值查表4得出相应的压力点的压力值,依此方法依次计算出各计算管段的起末端压力,直至喷头处为止。需指出的是:1) 喷头处的计算压力值不应小于1.4MPa;2) 各管段的计算长度为管段的

29、实际长度加上该计算管段上管件折合出的当量长度;表5. 管道附件的当量长度管道公称直径(mm)螺纹连接焊接90弯头(m)三通的直通部分(m)三通的侧通部分(m)90弯头(m)三通的直通部分(m)三通的侧通部分(m)150.520.31.040.240.210.64200.670.431.370.330.270.85250.850.551.740.430.341.07321.130.72.290.550.461.40401.310.822.650.640.521.65501.681.073.420.850.672.10652.011.254.091.010.822.50802.501.565.06

30、1.251.013.111001.651.344.091252.041.685.121502.472.016.16上表数据摘自规范中所列的数据,由于目前国内生产厂家较多,各厂家采用的数据与上表可能有出入,建议设计者在进行设计时,以采用厂家提供数据为宜。3) 由于管路布置在高程上会发生变化,因此,计算压力点的实际压力值还应考虑该处点与初始点由于高度变化而引起的管路内静压力变化的影响,不同压力点压力下的二氧化碳静压力不同见表6.表6. 高压储存(51.710-1MPa)系统各压力下的静压力管段平均压力10-1MPa51.748.344.841.437.934.531.027.624.120.717

31、.214.0静压头10-1Pa/m0.07960.06790.05770.04860.040.03390.02830.02380.01920.01580.01240.0102综上所述为二氧化碳管流阻力损失计算方法中较为精确的一种方法,另外一种计算方法为图解法,较为简洁,但精度较差。图解法是将(15)式做出如下变换:L/D1.25=(0.872510-5Y)/(Q/D2)2-0.04319Z (17)以Y为纵坐标,L/D1.25为横坐标组成坐标系,依上式关系作出Q/D2的曲线簇,据此就可采用图解法求阻力损失。使用时,首先计算出各计算管段的L/D1.25值和Q/D2值,通过已知的原始条件,从曲线簇

32、上可找出第一计算管段终端压力作为第二管段的始端压力,依次类推直到推至喷头处。关于图解法有关资料介绍较多,这里不再赘述。3.3.4喷头压力、等效孔口喷射率及喷头孔口尺寸的计算 喷头入口压力即为管系最末端或支管终端压力。在高压二氧化碳系统中,一般喷头处压力不低于2010-1MPa,规范规定不低于1.410-1MPa。 喷头的等效孔口喷射率是以流量系数0.98的标准孔口进行测算的,它是储存系统储存容器内压的函数。对于高压储存系统的等效孔口喷射率测算数据如表7。表7. 高压储存系统等效孔口的喷射率喷头入口压力(10-1MPa)喷射率kg/(min.mm2)51.73.25550.02.70348.32

33、.40146.52.17244.81.99343.11.83941.41.70539.61.58937.91.48736.21.39634.51.30832.81.22331.01.13929.31.06227.60.984325.90.907024.10.829622.40.759320.70.689017.20.548414.00.4833上表所列数据为储存压力51.710-1MPa的高压系统。喷头孔口尺寸是通过等效孔口喷射率求出的,计算公式如下:F=Q/q (17)式中:F-等效孔口面积(mm) Q-喷头流量(kg/min) q-等效孔口喷射率(kg/min.mm2) 4. 系统组件4.

34、1钢瓶钢瓶是高压二氧化碳消防系统中储存二氧化碳气体的耐高压容器容器,是系统重要的组件之一。常见的钢瓶容积为20,40,70升三种规格,耐压强度22.5MPa,最大工作压力15 MPa,充装量分别为13.4;26.8;47kg。鉴于二氧化碳药剂用量较大,设计中以选择大容积钢瓶为宜,以节约占地面积,减少储存空间。4.2启动钢瓶启动钢瓶用于启动系统,内充氮气,最大工作压力15MPA,容积4升,适用环境温度为-2050C。在一种电动启动二氧化碳系统中,电启动信号直接启动瓶头阀上的电磁阀,打开瓶头阀实施消防。4.3止回阀止回阀用于启动管路上,不锈钢材料,控制气体流向,避免发生误动作。4.4选择阀该阀用在

35、组合分配系统中,控制二氧化碳灭火剂流向被保护区。安装在汇集管与压力反馈装置之间。4.5反馈装置黄铜制成,内设活塞及微动开关,安装在选择阀之后的管路上将压力信号反馈给总控制盘。4.6称重装置该装置每个灭火剂储瓶设置一套,用于检测二氧化碳泄露量,当泄露量超标时,泄露报警开关给泄露声光报警盒发出信号,以便及时补充灭火剂。4.7喷头 喷头种类较多,有架空型,槽边型,径向导罩喷头,径向喷头等。设计者在采用时,应根据所选择的设备厂家提供的喷头资料合理选择。参考文献:1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93-932高层建筑消防设计手册3西安卫士消防设备制造厂系统说明及产品样本4南京消防设备制造厂系统说明及产品样本5西安新竹防灾救生设备有限公司系统说明及产品样本6上海东安消防工程公司系统说明及产品样本【作者简介】: 曹佑群,中南电力设计院助理工程师,曾主持和参加过许多大型火电厂和变电所的设计工作,做过大型火电厂的现场设计代表和监理工作,有较丰富的工程设计经验。写稿日期:2001年9月联系电话:027-87811172-25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设计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