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叉口设计与仿真大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毕业设计.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825215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交叉口设计与仿真大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毕业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城市交叉口设计与仿真大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毕业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城市交叉口设计与仿真大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毕业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城市交叉口设计与仿真大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毕业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城市交叉口设计与仿真大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毕业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目录摘要(6)第一章 平面交叉口(7)一.城市道路交叉口概述(7) 二.城市道路交叉口存在的主要问题(7) 三.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优化设计(8)3.1新建道路平面交叉口优化设计(8) 3.1.1平交口立面设计(8) 3.1.2平面线型(8)3.1.3 地形条件(8)3.2城市已建道路交叉口改善(9) 3.2.1设置行人安全岛(9) 3.2.2非机动车停车线前移(9) 3.2.3设置左转弯待驶区(10)3.2.4建设行人立体过街设施(10)3.2.5信号灯相位保证(10)3.2.6公交停靠站(10)3.2.7其他措施(11)四.交叉口设计方案(12)4.1现状分析(12) 4.1.1交叉口概况(

2、12) 4.1.2存在问题(12) 4.2实施对策(12)第二章 道路立交(13) 一.立交概述(13) 二. 立体交叉口方案设计原则(13) 三. 城市立交设计的一般步骤(13)四.立交方案比选(14) 4.1比选方法(14) 4.2影响方案优劣的因素及权重(14) 五. 兰州盘旋路交叉口立交设计实例(15)5.1交叉口概况(15)5.2立交设计方案(16) 5.3方案评价(17)结语(20)参考文献(21)摘要:随着兰州市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交通量迅速发展,原有道路的通行能力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车辆的需求,尤其在一些城市道路的交叉口,交通问题更加突出,交通堵塞、路

3、口延误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的障碍。人们不断受到出行安全、交通拥堵等问题的困扰。因此必须对一些交通问题突出的交叉口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合理布设交通岛、交通标志、地面标线,以引导车流按一定方向或路径行驶,达到减少和控制冲突点的效果。对于不能通过交叉口优化设计改善交通状况的交叉口,可考虑修建立交。本文将选取兰州市的两个交叉口,对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交叉口优化设计方案和立交方案。关键词:城市道路 交叉口 优化设计 立交第一章平面交叉口一城市道路交叉口概述 道路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网络中的节点,各向道路在交叉口相互联接而构成路网,以构成各项交通的需要。交叉口在路网中起着使城市交通由线扩张到面的重要作用,解

4、决各个方向的交通联系,同时,由于相交道路上的车辆和行人均需汇集于交叉口后,才能转向其他道路行驶,这时机动车与机动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机动车与行人之间产生许多汇合点、交织点和交叉点,互相干扰严重,容易造成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及交通污染。道路交叉口即是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交通流分离、交汇的转折点,也是各类管线的集散处,道路景观的结合。道路交叉口在充分满足其交通功能要求的同时,要为各类管线的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要为保护环境和创造道路景观服务,也要注意节省建造、维护和管理费用,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结合的原则。二城市道路交叉口存在的主要问题2.1交叉口面积过大平面交叉口面积过大,车辆和行

5、人通过距离也大,这使得交叉口的信号周期变长,绿灯信号利用率低,降低了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同时行人与自行车的过街时间延长,降低了行人的心理等,待承受力,闯红灯的几率增大。2.2渠化不合理平面交叉口进出口处的车道数与标准路段的车道数一致,致使在进口处的车辆要突然变换车道,从而增加交通安全隐患;直行车道数少于出口处的车道数,造成路口通行能力下降;增加左转专用车道时,仅拓宽道路的右边部分,造成左转车道与出口的直行车道相对应,浪费了出口处的车道空间。2.2路口车道数的划分不合理平面交叉口进出口处的车道数与标准路段的车道数一致,致使在进口处的车辆要突然变换车道,从而增加交通安全隐患;直行车道数少于出口处的车

6、道数,造成路口通行能力下降;增加左转专用车道时,仅拓宽道路的右边部分,造成左转车道与出口的直行车道相对应,浪费了出口处的车道空间。2.4标线设置不合理车行道的停车线位置不合理,离人行横道标线太靠后,使得绿灯通行距离过长,降低了信号灯的通行效率;人行横道和自行车道地面标线划分不合理,甚至有些地方就没有划标线,缺少行人的二次过街设施,增长了行人绿灯通行时间,降低了信号灯的通行效率,且存在交通安全隐患。2.5.标志牌的设置存在较大问题有些主要路口没有设置标志牌。有些路口的标志牌设置错误或者旧牌作废后也没有及时更换;有些路口的路名牌信息量太大,字体小。2.6很多路口信号灯配时设计不合理黄灯时间过短,造

7、成车辆在交叉口吃红灯,产生与横向交通流发生冲突的隐患;有些相位绿灯时却无车可过,有些相位绿灯时车辆却不能及时过完,形成车辆二次排队。三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优化设计3.1城市新建道路平面交叉口优化设计交叉口位置的选择是确定一个理想和最佳交叉门的首要条件。交叉口的位置一般根据交叉道路的等级、计算行车速度、转向车流的分布和交通量、自然条件和地形条件等因素选定,重点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3.1.1平交口立面设计平交口立面设计是平交口设计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立面设计主要足依据纵断面,道路横坡进行设计;设计时要使平交口路面等高线圆滑,没有菱角;各右转车道还应考虑车道横坡方向及大小。被交路是新建道路时,立面设

8、计时应考虑与规划标高衔接;如被交路是旧路,立面设计时标高与横坡应与旧路接顺。如旧路设有超高,交叉口应在相接处渐变至同一方向大小的超高。设计时还应考虑整个交叉口的排水,排水不畅,形成积水的交叉口是失败的设计,因此排水设计对交叉口非常重要。排水设计时应考虑排水的方向、坡度及收水口位置,一般交叉口路面水应向四个转角方向汇聚,收水口设置在水汇聚的位置。3.1.2平面线型平面线型的选择对交叉口有较大的影响。一般选择在既有路为直线段的位置上最为合适,这对行车安全,减少交叉长度和占地均是较优的。如果必须在曲线上衔接,也应尽量在大半径曲线上(不设超高的曲线),避免和小半径曲线上,因为它对路面平顺衔接,行车安仝

9、和占地都是小利的。衔接要尽量考虑正交或较大角度斜交,最小交角不宜小于45。3.1.3地形条件衔接点应尽量选择地形平坦、视线开阔的地方,避免挖方地段与既有路相接,因其对于行车视线及路基排水均为不利。另外一般在交叉口的竖向布置上要符合行车舒适、排水通畅及视线开阔的要求,要使相交道路在交叉口内有一个平顺的共同面,使路面的水能及时的排泄。但是在与既有道路衔接的交叉,尤其是当既有路的等级较高,行车量较大时,则不能干扰既有路,新建路必须服从于既有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设计能达到舒适、平顺、通畅的要求,是我们在设计中必须解决的问题。3.2城市已建道路交叉口改善 通过合理布设交通岛、交通标志、地面标线,以引

10、导车流按一定方向或路径行驶,也可达到减少和控制冲突点的效果。限制交叉口某些行驶方向。当相交道路等级差别较大,或各向交通流量和重要程度差别较大时,在设计中限制次要道路的交通流向,既保证主要道路的交通不受干扰,又提高交叉口的安全性和通行能力。3.2.1设置行人安全岛在设有行人通道的交叉路口,渠化交通应与行人交通安全结合起来,尤其是设置位置恰当、形状合理的导流岛、中央隔离带,不仅能对渠化交通起到关键作用,而且能对行人的安全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市区道路越建越宽。特别是新区道路,主要道路红线宽都在50m-60m左右。一方面道路宽度的加大,使道路交叉口范围也增大;另一方面,机动车数量在迅速增加,川流不息机

11、动车和非机动车使行人在交叉口穿越人行横道线时缺乏全感,交叉口事故频发,堵车现象时有发生。如何确保行人在穿越道路交叉口时的安全,同时确保交叉口的畅通,成为当时急待解决的热点问题。对此,提出了全面设置行人安全岛的设想。即不但在有中央隔离带的交叉口设置了行人安全岛,而且在每个转角处设置安全岛,因为这些转角一般都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不会行驶到的死角(如下图所示)。安全岛高出路面10cm左右,岛上除了供行人行走的人行道外,还种些花木,美化交叉口环境。这样,人行横道线大大缩短,行人过交叉口增加了安全感,而且使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行驶更加有序。3.2.2非机动车停车线前移一般情况下总有非机动车越过停车线等红灯,当

12、绿灯亮时,汽车就和非机动车“打架”,越线的非机动车挡了路,汽车按喇叭催非机动车向前移,结果大家都走得不顺畅,,你等我,我等你,走走停停,速度极慢,路口的通行能力大打折口,并且容易出现碰擦事故。解决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在路口“打架”这一全国都面临的问题,可以将非机动车停车线适度前移。将自行车停车线往路口前移几米。人行横道线也跟着往前移,而机动车停车线还在原位不动。这样一来,原先有四条人行横道线构成的路口方框小了一圈,自行车和机动车在等候红灯时,变得很有层次。虽然只作了很小的改动,但却可以带来很好的效果。首先充分利用了路口空间。停车线往前移,路口的喇叭形区域就被用上。非机动车等候区域增大,等候通过的非

13、机动车不会排长队。非机动车区域也分成了左转弯、直行和右转弯。其次,非机动车通行能力也增加了。右转弯机动车和直行非机动车冲突减小。自行车停车线前移后,自行车等在前面,机动车等在后面,路口象个阶梯一样,绿灯一亮,自行车笨鸟先飞,先行启动,迅速地通过路口,机动车随后通过,相互干扰少了。自行车越线少了。自行车停车线前移后,自行车已经比机动车停得更前面,再往前就是来往的汽车,非机动车不敢也没必要再越线。第五,行人过街更安全,交警指挥更方便。人行横道线前移后,由人行横线组成的方框缩小,边长也短了,行人过交叉口距离随之缩短。而且机动车停车线与人行横道线之间距离拉大,行人过路口更安全。3.2.3设置左转弯待驶

14、区一般的交叉口,左转弯机动车线与直行、右转弯机动车停车线是同一条直线。对于那些中央隔离带较宽的交叉口,可以充分利用路口中心空闲区域,提高通行能力。经实地考察发现,可以在路口局部空闲区域设置成左转车待驶区。如果在直行绿灯时间启动后,提前让左转车驶入左转待驶区,这样在左转绿灯启动后,在同一个左转绿灯时间内,每个路口可以多通过3-9辆机动车。3.2.4建设行人立体过街设施立体过街没施的设置能彻底地实现人车分流,消除大部分的人车冲突,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减少行人的违规行为,从而问接地减少车辆的不必要延误,增加通行能力,确保行人过街安全。3.2.5信号灯相位保证如果有较多行人穿越,应设置行人过街信号灯,提供

15、安全的通道。对左右转交通较大的路口,应设行人过街专用相位,即单独的与车辆没有冲突的相位,以完全避免与机动车流冲突,确保行人过街安全。3.2.6公交停靠站交叉口附近公交停靠站没置,因为大街为城市主干道,且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道路,所以采用沿人行道设置的港湾式公交停靠站。3.2.7其他措施每一个路口的大小范围是不相同的,其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流量也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根据每一个交叉口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测量计算,不拘一格,做好每一个交叉口的交叉渠化设计。有的路口右转机动车流量很少,却又占着一个车道,浪费了资源。如果路口前有小路让右转弯车辆提前右转,然后绕出去,不增加行车路程,这样就可以将交叉口的

16、右转车道改成直行车道,充分利用交叉口车道资源,大大增加交叉口机动车通行量。对于旧城区道路不太宽的交叉口,将每条进口车行道最小宽压缩到3m,千方百计增加一条车道出来。只要一方面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就是;另一方面又不断地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就一定能做好交叉口设计的持续改进工作,以确保行车安全、畅通。四交叉口设计案例4.1现状分析4.1.1交叉口概况该路口为五路交叉口,其中杉板路、二仙桥路、十里店路、崔家店路为两块板,其中二仙桥路双向四车道,杉板路、十里店路、崔家店路双向六车道;相交支路为一块板,双向两车道。此交叉口周围分布着高校等单位,是一个地位十分重要的路口,而且是一个交通条件十分复杂的交叉口。

17、车辆组成以小汽车和自行车为主,行人的交通量也很大;交叉口采用五相位的定时信号控制。现状如图1所示图1 交叉口现状图 4.1.2存在问题(1)交叉口内冲突点多,车到功能不明确,不合理,交通十分混乱,存在严重事故隐患。(2)非机动车流、行人流在交叉口内运行紊乱。(3)人行道设置不合理,交叉口距离较长,行人在一个绿时过街有困难,安全隐患大。(4)信号灯相位设置不合理。4.2实施对策(1)对交叉口进行渠化,设置机动导流线,杉板路、二仙桥路、十里店路、崔家店路设置专门右转车道。交叉口内设置交通岛,方便行人和自行车过街。(2)将人行道部分用作非机动车车道,实现机非分离,减小非机动车对机动车的干扰。(3)将

18、支路设置为单向通道,不容许其他主干路在支路上通行,减小了交叉口冲突点的数量。(4)合理安排相位,原来的五相位优化为四相位,减小了车辆在交叉的等待时间。(5)十里店专用右转车道设置信号灯,方便行人和非机动车的过街。改善方案见图2。图2 交叉口改善图第二部分 道路立交一. 立交概述立体交叉(简称立交)是利用跨线构造物使道路与道路(或铁路)在不同标高相互交叉的连接方式.城市是人口、车辆的密集处,综合考虑城市规划,交通管理要求,尽量提高通行能力,并尽可能方便行人通过立体交叉是城市立体交叉设计考虑的必要条件,一般来说城市立体交叉有以下特点:(1)立体交叉的设置位置必须按照所规定道路的性质、功能和前景要求

19、综合考虑,力求选址合理,恰到其位。(2)立体交叉所占的场地往往受到严格限制。城市人口密集,建筑物多,用地紧张,拆迁困难,路网较密,平行路间距较近,往往影响到立体交叉的形式的选择。(3)立体交叉与其他交通系统有密切关系。在城市里立体交叉应同城市各种交通形式紧密结合。如地下铁路,公共交通系统,人行天桥,停车场等各种公用交通设施。特别注意我国城市交通中自行车多的特点,力求汽车与自行车分行,充分发挥各种交通交通工具的特点。(4)立体交叉的施工条件受到一定的限制,施工占地、中断交通施工材料的运输,机械的进出等都会给城市交通、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立交具有平交无法比拟的优点,它可使各方向车流在不同标高的平面

20、上行驶,消除或减少了冲突点;车流可连续稳定地行驶,提高了车速和道路的通行能力;控制相交道路车辆的出入,车辆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保证了行车安全和畅通,节约了运行时间和燃料消耗。二. 立体交叉口方案设计原则(1)满足交通功能。根据对交通量调查及远期交通量的预测结果确保主要行车方向的交通畅通并兼顾其它方向(2)按照全互通的要求设置四条左转匝道和四条右转匝道(3)对立交区域交通进行统一协调组织,解决好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衔接最大限度发挥立交功能。(4)方案设计应考虑立交的综合效益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减少占地和拆迁尽量降低工程的全寿命成本。三城市立交设计的一般步骤(1) 资料收集阶段。立交地形图

21、,红线图的收集,设计要求的收集,以及相关的已设计资料,为立交的设计提供基础资料。(2)现状调查阶段。对立交建址的现状道路、建筑、铁路、河流水系、高压走廊、各类地下管线、铁路、地铁、地势地貌等做现场调查,判别各类因素对立交设计的影响。(3)规划调查阶段。收集城市的路网规划,片区规划,及各类地块规划,已出售地块,地铁等地下构物的规划,并分析各项规划对立交设计的影响。(4)交通量的调查分析及预测。对现有路口改建为立交的情况,调查现状的交通量,结合规划预测出相应年限的交通量;对规划路口建设的立交,可根据道路的等级及通行能力,以及规划片区产生的交通需求,预测出相应年限的交通流量。(5) 根据上述收集到的

22、资料与分析预测结果,根据立交设计的标准,进行立交的总体方案设计。立交的各项设计标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立交等级;相交道路的等级;红线宽度;车道数;设计速度;匝道的设计速度;车道数;匝道宽度;主线与匝道;地面系的净空要求。根据上述立交设计参数,首先进行立交的初步选型,各个方案的倾向性如下:(1)以立交预测的交通流量为主,为交通流量大的转向设置定向.半定向匝道,交通量少的转向设置为环形匝道。(2)以地形为主,控制立交的拆迁规模,立交占地贴合地形,拆迁较少的方案。(3)以控制投资为主,立交的形式较为简易,规模较小的方案。(4)以景观为主,立交造型强调美观的方案。四立交方案比选4.1比选方法立交方案评价

23、比选是多目标决策问题由于多目标同时存在难以判断方案的优劣,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对立交方案各目标进行综合定量分析,可以按以下步骤对立交方案进行评价与比选:(1)采用评分制,将理想立交方案目标值定为100分;(2)确定影响立交方案优劣的几大因素;(3)分析影响因素中分项因素;(4)按各因素重要性确定各因素及分因素的目标分值;(5)计算各方案总体评价分值;(6)按总体分值排序,以分值最高的为推荐方案。4.2 影响方案优劣的因素及权重立交方案的优劣一般要从以下几个因素考量:立交功能30分;立交景观20分;工程投资20分;与各受控因素协调程度10分;施工难易程度10分;施工期间交通组织10分;总分值100

24、分。被评价方案必须是成立的方案,即必须满足规划、控制用地、控制投资额等决定性条件。立交作为交通建筑必须满足交通流量的需求。故在所有因素中交通功能应排在首位,交通功能又含有以下分项因素:交织段个数5分;交织段长度3分;平面55分;纵断面55分;运行能力4分;变速车道15分;分合流口15分;行人与非机动车道4分;交通功能目标总分值30分。一般来说,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立交景观与工程投资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仅次于交通功能对立交方案的影响。立交景观包括立交整体造型、立交布局、结构美观、局部绿化景观和立交与周围环境协调等,其主导作用的是立交整体造型和与周围环境协调两个因素。局部景观指绿化用地布局的合

25、理性和绿化景观设计的先进性。立交景观各分因素的目标分值为:整体造型5分;立交布局3分;结构美观4分;绿化景观3分;立交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度5分;总目标分值20分。立交工程投资主要受各项工程量、征地及拆迁数量控制。在各项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桥梁工程和道路工程工程量。工程投资各分项目标分值如下;征地3分;拆迁建筑物2分;拆迁管线2分;道路工程量5分;桥梁工程量6分;其它工程量2分;工程投资总分值20分。施工难度主要受场地、工期、特殊设备三个方面控制,工期影响略大于场地及特殊设备两方面因素。在于各种关系协调中,以规划部门和建设部门意见最为重要,其它部门关系影响较上述两方面略小,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也是评价立

26、交方案优劣的重要因素。施工难度、与各部门协调等因素目标分值为:与规划协调4分;与建设部门协调4分;与其他部门协调2分;场地施工难易程度3分;工期难易程度4分;特殊设备难易程度3分;施工期间交通组织10分;总目标分值30分。五兰州盘旋路交叉口立交设计实例5.1 交叉口概况盘旋路交叉口是兰州市重要交叉口之一,又东西向东岗西路和南北向天水路交织而形成,交通流量大,其中东岗路为双向六车道,设有中央分隔带,设计车速为80km/m。天水路为双向八车道。天水路是兰州市的南北向主干道,东岗路为东西向主干道,中间设有分隔带,设计车速80km/h。盘旋路交叉口是兰州市交通枢纽的重要节点,考虑到远期交通量的急剧增长

27、,现有平面交叉口满足不了其需求,因此将为盘旋路交叉口设计一个远期立交。在此处设置立交,可用土地非常有限,其中第一象限为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第二象限是兰州饭店,第三象限是兰州飞天大酒店,第四象限用地基本可以满足。因此考虑将立交主要匝道设置在第一象限和第四象限。5.2 立交设计方案根据交通量预测资料,南北方向为主要转向交通量方向,向东西方向为次要交通量方向。设计拟定以下两个立交方案:方案一(如图3)本方案优点是征地数量少立交层数较少,且功能齐备,完全实现了两条快速路的互联互通。本方案缺点是东西方向左转跨线距离长。图3 立交方案一方案二(如图4)本方案优点是立交不存在交织点,曲线半径大,适应的

28、车速高。本方案缺点是占地面积大,需建造三层跨线构造物,造价较高,营运费用高。图4 立交方案二5.3方案评价根据前述的目标分值评价和分值确定方法列出二个方案各分项因素的得分如下: 表一 方案比较分项目标分值方案一得分方案二得分交织运行交织段个数510交织段长度32.52.75技术指标平面5.55.54.7纵断面5.55.55.1运行能力434立交进出口变速车道1.51.51.5分合流口1.50.51.5行人与非机动车444交通功能目标总分值3023.523.55立交景观目标分值整体造型54.55立交布局332结构美观43.53.5绿化景观333环境协调度554立交景观总分值201917.5工程经

29、济目标分值征地32.51.5拆迁建筑物221.5管线222工程量道路555桥梁65.55其他21.81.75工程投资总分值2018.815.25与各部门协调目标分值规划部门443.4建设部门443.4其他部门221.4施工难易程度目标分值场地333工期444特殊设备333施工期间交通组织109.49.1总分10090.783.6经过以上的定量评分和定性比较,方案一交通功能好,造价适中,占地面积小,跨线构造物数量少,层次低,造型美观,将其定为推荐方案。结语城市交叉口设计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设计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是一项精细、系统的工程,要考虑到道路等级交通流特征、道路景观、道路断面,通过渠化

30、设计,运用渠化岛导流线等交通设施,理顺各种交通流向,配合信号控制,保证人与车辆安全、顺畅地通过交叉口。对于城市大型跨线桥立交工程应首先做好总体规划设计工作,在前期工作阶段就应认真做好方案的比选,这对工程的顺利实施和缓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做好方案比选后,就应按照桥梁上部结构、下部结构、桥面结构的设计顺序进行整体桥梁的设计。主要参考文献1 沈建武,吴瑞麟.城市道路与交通.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2 吴国雄,李方.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范例.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3 徐岳,胡大琳.道路立交的规划与设计.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4 刘旭吾.互通式立交线形设计与施工.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5 杨少伟.道路立体交叉规划与设计.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6 高速公路丛书编委会.高速公路立交工程.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7 罗霞.高速公路立体交叉规划与设计. 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 19 / 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