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类号 密级 U D C 编号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跨国收购与兼并的利弊分析 系 别 专业名称 国际经济与贸易 年 级 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讲 师 二一二 年 月 日摘要: 加入WTO,改革开放效果也开始逐渐显现,金融危机也基本过去,经济开始回暖,中国企业开始了新一轮更大规模的海外并购,涉及房地产、金融、信息、能源矿产、电器等诸多领域,涉及范围之广、金额之高都创下了新纪录 过去几年,全球发生100多起我国企业对外并购活动,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数量高速增长。一股全球化的力量推动着我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并因此改变着全球市场的产业结构和竞争格局。但实际上,国际上70%的并购
2、案都以失败告终,而我国企业并购的失败率还远高于这个数字。有学者对全球并购行为的研究结果显示并购行为往往不能创造财富。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高风险令人担忧。尽管有学者对全球并购行为的研究结果显示并购实际上不能创造财富,但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仍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分析了推动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主要原因,并对我国企业在内在扩张冲动和外部政策推动下进行跨国并购的利与弊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本文建议我国企业针对个案全面分析跨国并购的收益和风险,采取审慎的态度进行跨国并购。关键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 、跨国收购与兼并的利弊分析、政策建议Abstract:Join WTO, began t
3、o show the effect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financial crisis has been largely in the past, the economy began to pick up, and many Chinese enterprises have started a new round of large-scale oversea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nvolving real estate, finance, information, energy, minerals, electric
4、al the areas involved in the wide range of high amounts hit a new record in the world in more than 100 enterprises in China activity in the past few years, the rapid growth in the number of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f Chinese enterprises. The surge of the forces of globalization to prom
5、ote Chinese enterprises to conduct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nd therefore changing the industry structure and competitive landscape of the global market. In practice, however,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70% of the merger ended in failure, and the failure rate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
6、ons in China is much higher than this figure. Scholars study the behavior of glob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behavior often cannot create wealth. The high risk of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f Chinese enterprises is worrisome. Despite the findings of scholars of global Amergers and acquis
7、itions actually cannot create wealth, but China still showed great enthusiasm in Key words:Chinese enterprises oversea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f the pros and cons of policy recommendations.目 录一、中国企业跨国收购与兼并的现状6(一)收购与兼并的概念与区别6(二) 跨国并购的区域分布6(三) 跨国并购的利与弊及并购时应坚持的
8、基本原则 7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存在的问题8(一) 文化和语言差异8(二) 跨国并购整合是收购与兼并成功的关键8(三) 高质量的跨国并购中介机构和人才缺乏8三、企业跨国并购的利弊分析和政策建议9(一)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分析9(二)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政策建议10(三) 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几点建议11四、跨国公司并购管理13(一) 跨国并购的基本类型 13(二) 跨国并购的作用14(三) 跨国并购的目标选择步骤15(四) 跨国并购融资15参考文献17 一、中国企业跨国收购与兼并的现状(一) 收购与兼并的概念与区别一般意义上的企业并购,是兼并与收购的合称(英文缩写为“M&A”)所谓企业兼并(M
9、erger),是指两家或两家以上独立的企业合并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企业吸收一家或更多的企业。关于企业收购(Acquisition),主要强调买方企业对卖方企业的收购行为。 兼并与收购的主要区别在于,兼并的最终结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人合并为一个法人,因此减少了企业数量;而收购的最终结果并不改变企业的数量,而是改变被收购企业的产权归属或经营管理权的归属。 跨国并购是企业国内并购的延伸,是跨越国界的兼并与收购活动。一般而言,跨国并购是指一国企业对另一国企业的一部分或全部股权或资产的购买行为,对后者的经营管理实施实际的或完全的控制行为。由于跨国并购涉及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国家的企业及其在国际间
10、的经济活动,因此,其内涵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与一般的国内企业并购有所不同。 企业并购的含义 “并购”的概念多见于西方的研究论文中,它是企业兼并和收购的简称,由于它们具有相同的动机和逻辑,所以通常把它们并提而简称为“并购”。并购有十分丰富的概念,主要包括:兼并 “兼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兼并仅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通过法定方式重组后 只有一个企业继续保留法人地位的情形,通常一家占优势的企业吸收另 外的一家或几家; 广义的兼并则包括狭义兼并、收购、合并以及接管等几种形式的企业产权变更方式,目标企 业的法人地位可能消失,也可能不消失。收购 又称“控股合并”。收购是指企业用现金、债券或股票购买
11、另一家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 或股权,以获得该企业的控制权,但被收购公司的法人地位仍保留。与 兼并不同,收购着 重于表现这种活动的经济内容。企业可以通过证券市场或场外交易进行收购,可以用现金、 股票债券或其他资产进行购买。(二) 跨国并购的区域分布 从1985年开始,中国企业开始进行跨国并购,25年过去了,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之旅已经从起步时的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角逐渐演变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并举,并购规模和领域也进一步扩大1.地域分布我国的跨国并购主要集中于比我国经济技术水平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也是由我国企业的现有技术水平和国际资本流动的“梯度转移“理论决定的。 2.行业分布我国企业跨国并购
12、涵盖了所有三次产业,但就并购金额来看,第一产业最多,该产业的石油、矿产等资源开发型行业的并购,涉及金额动辄达上亿美元,2008年,在成功完成的海外并购交易中,90%以上均发生在自然资源行业。2009年,尽管自然资源行业仍占海外收购总额的50%,但科技、运输及其他行业在中国海外并购活动中的份额得到较大提升。其次是第二产业,该产业的石油冶炼、化工、电气、网络、汽车制造以及家电等行业都发生过几起较大规模的并购。第三产业最少,该产业并购涉及金融、通讯等行业,著名的有浙江万向收购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三) 跨国并购的利与弊及并购时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利弊 一、有利方面 1.可以为国有企业技术改造提供新的
13、资金来源。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国有企业自身积累不足,缺乏技术改造所需的资金,限制了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国有企业要转换机制、走出困境,一要靠深化 改革,二要靠加大技改投资力度,三要靠减轻负债和社会负担。2.可以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跨国并购可以推动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并通过技术外溢和扩散等途径带动国内同行业企业的技术升级。3.可以促使国有企业转换机制传统的计划体制下,国企产权关系不明晰,投资主体不明确。近十年来,国企不断进行改革,但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企业效率与就业之间、骨干企业与其负担的社会福利团体之间的关系始终不能有效理清。4.可以使国内企业更有效地参与国际分工。根据维农的产品生命周
14、期理论,一种产品的生产依次在创新国、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转移。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时候,跨国公司会考虑已有的分支机构和生产能力。5.可以培养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通过并购,跨国公司可以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带入中国。企业并购后在其中 工作的中方技术和管理人员,将构成未来中国企业的有生力量。 利弊二、不利方面 1.技术方面。技术竞争是企业竞争的核心。前面已经提到,单纯依靠并购由跨国公司引入先进 技术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跨国公司一贯依靠技术垄断来实现其对市场的不同程度的垄断,而且往往对市场垄断程度越高,就越不愿将技术转移给东道国。总的看来,跨国公司对国内厂商创新能力这方面的影响非常复杂,很难
15、估测其净效应。技术扩散是国内厂商研究开发创新动力和能力受影响的另一渠道。2.跨国并购可能会抑制国内企业家要素的积累和成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除了依靠资本、技术等要素的积累和成长外,更重要的是依靠本地企业家要素的积累和成长。企业家要素是当地技术、生产和组织创新的源泉,也是调动当地各种资源,形成当地经济长期发展基础的关键要素。3.会导致本国企业在国际分工中的依赖性。在当代国际分工中,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管理技能和销售技能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优势地位的基础。中国的企业一般还不具备这种能力与技能,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地被跨国公司卷入国际分工活动, 这就造成其在参与国际分工中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技
16、术、管理和销售渠道等方面的依赖。4.可能会导致国民财富的流失。跨国公司在收购兼并国有企业时,倾向于低估国有企业资产,在国有企业处于经营困境时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果并购前没有对国企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合 理评估,往往会在并购中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近年来与外商合资的国内企 业的名牌、商标一个个消失,应在未来并购中引起相关人士的高度重视。 此外,并购后外方的利润汇出也值得关注。目前我国市场机遇空间广阔,外商把 大量利润以再投资的形式追加到三资企业中,但这只是暂时现象。当外商完成规模扩张后,大量利润汇出在所难免。外商垄断了我国的某些行业,使他们不仅可以获得正常利润,而且也能获得超额垄断利润,这是
17、国民财富的巨大流失。 5.可能会削弱国家宏观调控力度。一些公司的子公司已经遍布于我国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并在部分行业形成寡头垄 断和独家垄断的局面。这些行业经营发展战略,已经脱离了国家的行业监督。 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存在的问题(一) 文化和语言差异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异导致中国企业海外经营与国内经营环境的巨大差别。文化差异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宏观层面文化差异和微观层面文化差异。 1.宏观层面文化差异 宏观层面文化差异即国家文化差异,它是指并购企业所在国与东道国之间所存在的国别、民族及地域的文化差异,它反映了双方企业所在国文化内涵及其所决定的企业文化传统、人力资源、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差异。中西文化之间
18、在价值观、道德准则、人生信念、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明显差异加大了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的风险和难度,使得很多海外并购更具有不确定性。由于文化差异,这种做法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在欧美,当企业试图与当地行政部门建立良好关系时,受到了立法部门的质疑,认为中国企业的做法有违反当地企业传统的商业风俗习惯的嫌疑;而这种做法在亚洲、非洲的国家就很适用。 2.微观的企业文化差异我国企业的历史都不长,建国后长时期内又在计划经济模式下从事经营管理,政府对企业的影响很大,因此企业在自身企业文化塑造方面重视不够,大多数企业都没有能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这导致了并购后企业没有一个文化整合的方向和标准,双方企业文化融合也就无从
19、谈起。不仅如此,许多相关调查研究表明中国大部分并购企业甚至在并购前都没有经过跨国文化管理的培训。跨国并购整合是并购成功的关键。(二) 跨国并购整合是收购与兼并成功的关键科尔内顾问公司对1998年1999年全球发生的115项并购交易调查显示:53%的被调查者将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归于整合失败。并购成功与否不仅依靠被并购公司所带来创造价值的能力,而且更大程度上依靠并购公司对目标公司的整合程度。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整合能力有限产生的原因有三:首先中国企业没有海外经 营经验,对于企业文化、营销渠道、人力资源等的整合都需要自己探索;其次海 外被并购企业对中国企业文化的认同度低并希望保持自身的文化;最后中国企业
20、 实力有限,而收购的公司差不多都是海外经营不佳的公司。因此,中国企业如何 做好并购后的整合工作,是事先就必须考虑的问题。在所有整合工作中,企业文 化方面的整合相对来说又是其他各项整合工作的根本。通常文化冲突是跨国企业 并购后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因此,跨文化管理是中国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三) 高质量的跨国并购中介机构和人才缺乏中国目前的律师事务所,尤其缺乏通晓外语、精通外国法律的涉外律师,使得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难以顺利进行。同时,缺乏为企业并购咨询服务机构作为专业性的咨询机构,它们可以为企业提供并购信息咨询服务,帮助购者寻找并购对象,设计并购方案以顺利通过东道国的跨国并购审查,并可与跨国
21、银行、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联手,为跨国并购提供资金融通的便利条件。但人才和机构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培养出来,跨国并购中介机构和人才质量偏低是长期影响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主要问题之一。 三、企业跨国并购的利弊分析和政策建议(一)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分析1、全球战略随着我国企业实力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树立了全球化战略目标。对于有这样的目标的我国企业来讲,实现跨国经营的方式有:“绿地投资”、战略联盟方式和并购。“绿地投资”需要大量的前期投资,包括调研东道国政府的相关政策、市场环境、资源状况,解决新办企业所需的诸多手续,进行全新的市场开拓,培养具有一定忠诚度的员工等,因此近年来绿地投资在全球对外投
22、资中的比重明显下降。战略联盟形式对合作双方而言都有较高的灵活度,但是战略联盟在营销渠道等方面对合作伙伴的依赖性很大,不利于公司跨国经营业务的持续发展。而跨国并购可以省略新办企业所必须经历的基础环节,直接依托并购目标企业进入成熟期,尽快获得利润,而且能充分保持独立性。因此,对于具有全球化战略的国内企业来讲,选择跨国并购成本更低、收益更快。 2、开拓市场 随着我国市场在全球市场份额中的比例越来越大,跨国公司把更多的制造和部分研发业务放到我国,国内企业依靠廉价劳动力产生的成本优势日渐削弱,在核心技术、管理能力、资金实力、规模效益等方面的劣势却日益明显。在此情形下,国内企业如果仅仅局限在国内市场,是不
23、足以支撑他们进一步壮大的,也难以进一步抗衡跨国企业。通过并购接管一家跨国公司可以立即利用现成的当地供应商与顾客网络,获得相应的市场份额。 3、先进技术 核心技术不但是一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一个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部分。而核心技术对我国企业而言是软肋。跨国并购被一批我国企业认为是获取核心技术采取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2001年,华立集团收购飞利浦集团的CDMA业务,开启了中国公司跨国并购获取技术的大门。TCL并购阿尔卡特手机业务,上海汽车集团收购罗孚,盛大网络收购韩国Actoz都是出于这一目的。 4、资源战略 由于我国的矿产、能源、木材等战略性的资源总量有限,难以满足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需要,因
24、此通过国际并购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扩大能源通路似乎是一个顺理成章的策略选择。这一因素是中海油、中石油等公司斥巨资收购国外资源企业的重要原因。 5、国家政策 首先,国家开始鼓励国企走出去,并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扶持。例如允许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和法人股,就为国企用股权交换手段进行跨国兼并提供了便利条件。国家发改委、国资委、国家开发银行等部门也在国企跨国兼并中态度积极,一些并购实际上明显体现出国家的战略利益。其次,超过万亿的外汇储备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2006年我国外汇储备突破1万亿美元,高额外汇储备使中国面临美元持续贬值和人民币升值的双重压力,美元资产储备的“缩水”问题成了现实问题,而鼓励
25、、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投资成了缓解这种压力的最佳途径之一。 6、宽松投资环境 一方面各国管制政策松动、投资和贸易体制的自由化、资本的自由流动、活跃的市场中介、新兴的金融工具等为跨国并购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许多国家经济不景气也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提供了机会。比如,我国机床行业的并购行为就是利用目前北美、西欧和日本机床制造成本居高不下、机床制造商经营不景气等机遇,抓住破产、拍卖、重组等机会一举并购成功。 7、管理者过度自信 在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中,企业管理者的推动作用也不可忽视。国家作为国有企业的大股东,刺激企业参与并购与扩张,目的是要解决代理成本问题,代理成本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公司管理层与公司
26、股东二者的利益不一致。对于国有企业,国家占有企业绝大部分的股权,使得管理层偏向于依靠扩张来增强自己与股东之间博弈的力量。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推动我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因素,既有企业内在冲动又有外在环境推动,这些推动力对企业进行跨国并购来讲,有利有弊。(二)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政策建议推动跨国并购的动因对并购结果的影响有利有弊,那么在目前的情况下,我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应该更多地看到各种推动因素后面所隐含的风险,认真分析跨国并购行为对企业的好处和弊端,采取谨慎的政策:首先,要分析并购的成本和收益。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在于低成本劳动力; 其次,企业文化的冲突不可忽视。我国企业为获得跨国市场或先进技
27、术所选择的并购对象都是一些老牌企业,这些企业往往具有深厚的企业文化,整合企业文化的成本很高,要想获得并购的协同效益十分困难,这也是国际上许多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再次,正确看待外在宏观形势。目前全球经济发展放缓的确使许多企业的股价下跌,但选择出售自己的企业往往是在发展前景上不容乐观,因此低成本绝不能成为选择并购对象的主导因素。最后,要注意设立并购止损线。虽然所有的海外并购都开始于美好的预期,但当并购成本超出预期或预期目标不能实现,止损出局无疑是最佳选择。(三) 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几点建议 并购是中国企业大规模海外扩张的必要策略,但同样重要的是,应当高度注意和认真研究这种跨国并购隐藏的巨大风险。实际
28、上,跨国并购的目的不仅是生产、市场和资本的扩张,还是利润的扩张,这方面客观存在着复杂的风险。寻求买家的这些企业往往有一个共同点,即准备出售的部门都是亏损或者不盈利且正在走下坡路的非前沿领域业务,某种程度上是急于甩掉的包袱。因此,在决定收购前,必须对整个亏损风险进行精确的计算和前景估计,并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同时,应以科学态度评价中国企业对世界跨国公司部分业务的收购,不要简单地赞扬收购了世界级公司。从根本上讲,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工作的重点是并购后的整合运作。这里包括产品、技术、市场战略的整合,管理的整合,文化的整合。结合中国企业的具体情况,当前中国企业为了控制海外并购风险可以采用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
29、主要环节:、制定明确的收购计划在决定海外并购之前,中国企业首先要明确:并购并不是企业发展的惟一方式,也不一定是最佳方式,内部发展、联盟与并购各有短长。因此,企业决策者必须首先在海外并购和其他外部发展方式之间进行战略抉择,以确保企业正确的发展方向。如果全球市场与境外资源对于企业的发展的确举足轻重,则需要制定一个明确的海外收购计划,包括战略上的评估和业务上的整合,交易结构、支付手段、支付节奏和风险防范的设计,以及并购后的经营方针、整合策略等等。、熟悉法律环境当前中国企业的低成本优势明显,有的企业也初步具备了海外并购的资金实力,但对于一起成功的并购来说,仅有资金和低成本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被并购企业国
30、家的反垄断法和政府对资本市场的管制,均可能制约并购行为,尤其是当地劳工法的限制。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失败主要就是因为财美国的法律文化环境知之不深而导致了被动的局面的出现,最终导致收购的失败。、组建高效的收购团队由于中国企业缺乏海外并购经验,通常会将交易的前期沟通交由中介机构全权办理,从达成并购交易这?点来说,如此操作当然是一条捷径,但其中蕴含了巨大的风险。海外并购风险通常是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结果,通常源于并购交易前的阶段,参与交易的双方为了使交易能顺利进行,往往把复杂性或不确定性的问题搁置一边,结果解决这些复杂问题便成了整合实施队伍的任务,而他们往往又因为并没有参与初期的谈判而不愿意承担或面对这些
31、风险。、切实做好并购后的整合工作相对于国外企业,中国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整体上处于劣势,这让中国企业在并购之后常认为是否要改变目标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而大费踌躇。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形象通常与低价格的产品和低效率的企业联系在一起,被并购企业所在国的员工、媒体、投资者甚至是工会仍然对中国企业持一种怀疑的态度和偏见,由此带来双方在业务及组织上的整合都受到阻碍,整合的难度将大幅度增加。同时应当看到,并购完成以后人员的整合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新近引进的职业经理人通常需要一个过渡期,这无疑会给整合带来更多变数,因此放弃并购显然是最好的选择。、做好并购失败的各项准备几乎所有的海外并购企业都抱有美好的愿望,
32、但如果目标不能迅速实现,当并购成本超出预期,那么及时停止并购无疑是最佳选择。目前有实力进行海外并购的中国企业大多是国有企业,其并购往往会被赋予很多非市场化的因素,即使并购之后整合未成,为了支撑那些非市场化因素的门面,常会打肿脸充胖子,最终给企业种下难咽的苦果。从这一点来说,做好并购失败的各项准备是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进行海外并购之前必做的功课,在这个方面,中海油及时停止对优尼科的收购活动无疑具有十分明显的借鉴意义。四、跨国公司并购管理(一)跨国并购的基本类型1、根据跨国并购的不同功能,或根据跨国并购涉及的产业组织特征,可以将其分为三种基本类型:横向跨国并购、纵向跨国并购和混合跨国并购。 (1
33、)横向跨国并购是跨国范围内发生在同一行业的竞争性企业之间的并购。横向跨国并购的基本特征就是企业在国际范围内的横向一体化。 (2)纵向跨国并购是跨国范围内发生在同一产业的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并购。纵向跨国并购企业之间不是直接的竞争关系,而是供应商和需求商之间的关系。因此,纵向跨国并购的基本特征是企业在国际范围内的纵向一体化。 (3)混合跨国并购是跨国范围内发生的不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并购。从理论上看,混合跨国并购的基本目的在于分散风险以及寻求范围经济。 2、根据并购是否经过第三方,可以将跨国并购分为直接跨国并购和间接跨国并购。所谓直接跨国并购,就是由跨国并购方直接向东道国的目标企业提出资产或所有权购买要
34、求,双方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磋商,共同完成收购的各项要求,在协议的条件下完成收购。间接跨国并购是指跨国并购方是通过设立一个全资子公司或控股子公司,由这个子公司对目标企业进行并购。因而又被称为三角并购。在此条件下,跨国收购者(母公司)将不是被并购企业的直接股东,其负责收购的子公司是被并购企业的直接股东,因此,该子公司对被并购企业资产和负债承担责任。由于跨国并购涉及到十分复杂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条件,跨国并购中使用间接并购情况也不少。 (二) 跨国并购的作用1、跨国并购是了解目标公司所在国(东道国)投资环境的窗口,是进一步向东道国大量投资的试点。 2、跨国并购是一国企业向另一国市场渗透的快捷方法。 3
35、、跨国并购是相对便宜的一种进入另一国市场的途径。 当然,跨国并购也不是万能的良方,也存在一些固有的弱点,如短期成效不明显,受到东道国政府及社会的限制,容易引起国际性生产和销售的集中和垄断,从而引起激烈反对,如果构成跨国敌意收购则失败风险较大等。(三) 跨国并购的目标选择步骤跨国并购的一般程序: 1、由公司决策机构确定本企业跨国并购目标和规划,并成立一个由企业主要管理人员参加的专门工作小组,具体负责跨国并购有关事宜; 2、选择中介服务机构如投资咨询服务公司作企业的委托人,为企业的并购活动提供各种帮助一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了解企业的公开和内幕的信息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筛选,通过谈判就并购的有关问题如
36、收购方式、支付安排等达成一致,双方签订并购意向书; 3、根据意向书和谈判中商定的并购条件,与被购企业股东签订收购合同,并经公证部门公证; 4、在公证部门公证下,根据合同规定,双方进行被购企业的各项交付和接管过程,收购企业完成跨国并购。需要指出的一点是为了便于资金的跨国境调度和方便操作,企业进行跨国并购时在目标企业所在国设立一个注册子公司也是很有必要的。 (四) 跨国并购融资所谓融资,是指筹集特定用途的资金。所谓企业跨国并购融资,是指筹集企业跨国并购所需资金的经济行为。企业跨国并购融资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并购交易本身能否顺利完成,而且会影响并购效率。 融资准则1、成本最小化:是指尽可能减少融资的
37、代价与费用。 确定股权融资和负债融资比例。 负债能力取决于企业的信用状况、可抵押和可变现资金的多少和预期收益的高低。上述因素是有限的,所以负债能力不可能是无限的。 负债融资会产生财务风险。过度负债会无法偿还到期债务本息,会导致被迫破产清算。 风险控制上来看,负债融资应该在合理的范围内。 确定成本最小化的融资结构 确定企业合理负债的临界点(测算企业最优负债规模) 选择成本最小化的负债融资方式和股权融资方式。 负债融资方式:发行债券,长期借款,买方信用(应付票据或者账款)等组合 股权融资方式:利用企业留存收益、直接吸收股权投资和公开发行股票等 2、风险最小化:是指并购融资可能造成的不确定性损失。
38、融资风险能力:企业无法筹集到足够资金导致企业购并价款支付困难的可能性(导致购并中断) 原因: 企业信誉不高,偿债能力不强,预期收益有限,导致负债融资、吸收直接投资和股票发行能力薄弱。 购并规模过大超过企业的融资或者支付能力。 融资财务风险:企业过度负债导致无法偿付到期债务本息的可能性(导致破产清算)原因:过度负债融资,超过了企业的偿债能力。 根据这个原则决策: 充分估计企业可能采取的融资方式、每种方式可能筹集到的资金数量,以及企业在购并款价支付期限内可能筹集到的资金总量 测算企业负债融资的风险临界值。设成本最小化融资规模即企业最优负债额。企业最优负债规模大于风险临界值则根据风险临界值确定融资规
39、模;企业最优负债小于风险临界值则根据最优负债值确定融资规模 3灵活性损失和股权稀释最小化:灵活性损失是指企业跨国并购负债融资给企业投资、收入分配、以及再融资活动所带来的限制。 股权稀释包括单位股利摊薄和企业控制权分散。前者导致股权内在价值或企业整体价值的缩水;后者改变企业的治理格局,导致企业管理层更替和变动,造成企业经营生产活动的波动参考文献: 1、李实、赵人伟: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M中国经济财政出版社1999 2、陈宗胜: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M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3、陈端计: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城镇贫困问题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 社19994、卢嘉瑞:中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5、周振华:中国经济分析2001-2002收入分配,上海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