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150713 上传时间:2024-11-16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7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利用规划知识点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土地利用规划知识点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土地利用规划知识点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土地利用规划知识点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土地利用规划知识点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目 录前 言 II第一篇 土地利用规划总论 2第一章 导 论 3第一节 土地与土地利用 3一、土地的概念 3二、土地的功能 6三、土地的特性 7四、土地利用的历史演化 8五、土地利用的概念 9六、土地利用系统的特征、结构和功能 11第二节 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 13一、规划的概念 13二、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 16三、土地利用规划学的研究对象 18第三节 我国土地资源及其利用 20一、我国土地资源概况 20二、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特点和存在问题 22第四节 土地利用规划任务和内容 25一、土地利用规划任务 25二、土地利用规划内容 26第五节 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和程序 26一、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26二、

2、土地利用规划程序 27第二章 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原则 27第一节 土地利用规划理论 27一、地租和地价理论 27二、土地区位理论 28三、持续利用理论 29四、生态经济理论 31五、人地协调理论 32六、系统工程理论 34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原则 36一、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原则 36二、因地制宜原则 38三、综合效益原则 39四、逐级控制原则 41五、动态平衡原则 42第二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44第三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述 45第一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和特点 45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 45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特点 45第二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和任务 46一、土地利用

3、总体规划的目标 46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 46第三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和程序 47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 47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程序 48第四章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和规划后评价 54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54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目的 54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内容 54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后评价 57一、规划后评价的含义和作用 57二、规划后评价的特性和原则 58三、规划后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59第五章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 62第一节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目标 62第二节 宏观经济分析 63第三节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特性和内容 64一、土地利用战略研究及其特性 64二、土地

4、利用战略研究的内容 65第六章 土地资源质量评价 71第一节 土地质量与土地规划 71第二节 土地质量评价 71一、土地质量评价的概念 71二、土地适宜性评价 72三、土地生产潜力评价 74四、土地的人口承载力 76五、土地生态足迹评价 78第七章 规划基础数据预测 82第一节 预测和预测程序 82一、预测概念 82二、预测程序 82三、预测方法 83第二节 人口预测 83一、人口预测的涵义和内容 83二、人口预测的人口统计分析基础 84三、人口自然增长法 85四、劳动平衡法 85五、职工带眷系数法 86六、综合增长分析法 86七、数学模型法 86第三节 城市化水平预测 87一、城市化的涵义

5、87二、城市化水平的测度 87三、城乡划分标准 88四、城市化发展的S形曲线 90五、城市化水平的预测方法 90六、中国未来人口预测 92第四节 消费水平预测 92一、食物消费水平预测思路 92二、食物消费水平预测 92第五节 农作物单产水平预测 94一、年平均增长率法 94二、趋势外推法 94三、回归预测法 94四、灰色系统预测法 95五、弹性系数法 95第八章 土地供给量预测 96第一节 土地供给概念 96第二节 土地利用潜力分析 97一、土地开发潜力 97二、土地复垦潜力 98三、土地整理潜力 99第三节 不同类型用地利用潜力分析 99一、耕地利用潜力分析 99二、市地利用潜力分析 10

6、1第九章 土地需求量预测 103第一节 土地需求概念 103第二节 粮食需求量预测 104一、粮食需求量预测思路 104二、人均粮食需求量 104三、粮食需求量 105第三节 农业用地需求量预测 105一、耕地需求量 105二、果园用地需求量 108三、副业用地需求量 109四、渔业用地需求量 109五、林地需求量 109第四节 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 110一、居民点用地需求量 110二、水利工程用地需求量 111三、公路工程用地需求量 112第五节 生态用地需求量预测 112一、生态用地需求量测算思路 112二、生态占用面积测算 113第六节 土地需求量定量预测方法 114一、常用预测方法 1

7、14二、土地需求量预测实例 117第七节 土地供需平衡分析 125第十章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127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概念 127第二节 土地利用结构系统及其特征 127一、土地利用结构系统的组成 127二、土地利用结构系统的特性 127第三节 土地利用结构供选方案的拟定 129一、拟定供选方案的原则和依据 129二、供选方案的产生 130第四节 土地利用结构规划方案的编制方法 131第五节 土地利用规划中常用数学模型 136一、常用数学模型 136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实例 139第六节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146一、土地利用分区模式 146二、土地利用分区方法 147三、土地利用分区实例

8、 148四、土地利用类型模式 151第七节 各类用地的区位选择 151一、农业用地的配置 151二、建设用地的配置 155第三篇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 163第十一章 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 164第一节 基本概念 164一、耕地的概念 164二、基本农田 164三、基本农田保护区 165第二节 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166一、指导思想 166二、规划目标 166三、规划原则 166四、规划要求和依据 167第三节 控制指标与规划程序 167一、控制指标 167二、规划程序 168第四节 主要指标的测定 168一、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测算 168二、重要指标的测定 169第五节 划区定界的方法和步

9、骤 169一、划区定界的方法 169二、划区定界的程序 170三、规划成果 170第十二章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划 171第一节 土地整理规划 171一、土地整理规划的基本概念与特性 171二、土地整理规划的依据和原则 173三、土地整理规划的基本内容 173四、土地整理规划的程序 174五、农用地整理的运作 175第二节 土地复垦规划 179一、土地复垦的概念和意义 179二、土地复垦规划的依据、原则和程序 179三、土地复垦规划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180第三节 土地开发规划 180一、土地开发的概念和意义 180二、土地开发规划的依据和原则 181三、土地开发规划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181第四节

10、 规划效益和规划成果 182一、效益分析 182二、规划成果 183第十三章 土地整治规划 185第一节 水土流失地整治规划 185一、水土流失地现状调查 185二、水土保持生物措施规划 185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规划 187第二节 风沙地整治规划 188一、风沙地生物措施规划 188二、风沙地工程措施规划 189第十四章 旅游地规划 190第一节 旅游地概念 190第二节 旅游地规划的程序 190一、规划准备阶段 190二、规划制订阶段 190三、规划论证阶段 190四、规划实施阶段 190第三节 旅游地规划的内容 191第四节 风景名胜区规划 191一、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内容 191二、土地

11、利用协调规划 192第五节 生态旅游地规划 192一、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 192二、森林公园规划 192三、自然保护区规划 193四、观光农业区规划 193五、旅游度假地规划 193第十五章 居民点用地规划 194第一节 居民点和居民点用地 194一、居民点的形成 194二、居民点的分类 194三、居民点用地 196第二节 城镇化问题 197一、城镇化的概念 197二、世界城市化 198三、我国城镇化 198第三节 城镇体系规划 199一、城镇布局理论 199二、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201第四节 居民点规模 203一、居民点规模的概念 203二、城市的合理规模和规模分布 208三、居民点用地规

12、模的预测 209第五节 居民点布局 211一、居民点布局的形式 211二、居民点布局的原则 212三、居民点布局方案择优 213第六节 居民点用地的总体布局 216一、居民点用地总体布局的任务和内容 216二、居民点用地的功能分区 216三、居民点用地的功能组织 218四、居住区用地规划 219五、生产区用地规划 224第十六章 交通运输用地规划 227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交通运输用地 227一、通运输用地的功能 227二、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 228三、通运输方式和结构 229第二节 远景交通量的预测 230一、远景交通量的预测方法 231二、远景交通量的预测实例 231第三节 公路用地规划

13、233一、公路和公路用地 233二、各级公路的主要技术指标 234三、公路的选线及其方案择优 236四、公路用地面积概算 240第四节 水运用地规划 241一、水运航道规划 241二、港口码头用地规划 242第五节 铁路用地规划 243一、铁路的等级和选线 243二、铁路用地面积概算 244第六节 航空运输用地规划 246一、选线的特点和要求 246二、机场布局 246三、空运地面设施用地面积概算 247第十七章 水利工程用地规划 248第一节 水资源和水利工程用地 248一、世界和我国水资源概况 248二、水利工程用地规划 248三、水利工程用地的类型和等级 249第二节 水资源的类型和开发

14、利用方式 250一、水资源的类型和特点 250二、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 250三、水资源的科学分配和水土资源平衡 254第三节 供水工程用地规划 262一、供水工程用地的类型 262二、供水工程用地的要求 262三、水库用地规划 263四、供水工程用地面积概算 265第四节 灌排工程用地规划 266一、灌排工程用地的类型 266二、灌排工程用地要求 267三、灌排工程用地规划 268四、灌排工程用地面积概算 269第十八章 农业用地规划 274第一节 耕地规划 274一、耕地组织形式 274二、耕作田块配置 275三、田间灌排渠系配置 277四、田间道路配置 281五、农田防护林配置 281六、

15、田间设施综合配置 283第二节 园地规划 285一、果园配置 285二、茶园配置 287第三节 林地规划 288一、林地功能和分类 288二、林地的配置 289三、苗圃用地配置 290第四节 牧草地规划 291一、牧草地规划的内容 291二、季节牧地的划分 291三、放牧地段的配置 291四、轮牧小区的设计 293五、割草地的规划 293第五节 水产用地规划 294一、水产用地的分类 294二、人工养殖场配置 294第四篇 土地利用规划方法和规划实施 298第十九章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299第一节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299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型和内容 300

16、第三节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 301一、系统学理论 301二、环境经济学理论 302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302第四节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体系 302第二十章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304第一节 地理信息系统的产生和应用 304第二节 土地利用信息系统的功能 304一、数据输入和检查 304二、空间数据的处理 306第三节 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 310一、数据库和数据库系统 310二、数据字典 311三、数据库模型 312第四节 土地利用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型 313一、土地利用规划模型 314二、土地适宜性分析模型 317三、土地利用位置选择

17、模型 318第二十一章 土地利用规划的论证方法 322第一节 土地利用规划可行性研究 322一、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原理 322二、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322三、财务评价指标 323四、国民经济评价参数 325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费用/效益分析 327一、费用/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的基本原理 327二、效益评价 329三、费用评价 330四、费用/效益分析 330第三节 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可持续评价 331一、可持续评价的目的和内容 331二、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32三、可持续评价方法 334第四节 土地规划技术设计和现场铺图方法 336一、土地规划技术设计

18、方法 336二、土地规划设计现场铺图方法 340第二十二章 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管理 343第一节 土地利用规划成果资料 343一、土地利用规划成果资料的内容 343二、土地利用规划图的编制 343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实施 346一、现场铺图的准备 346二、规划方案实施计划 346第三节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实施 347一、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内容 347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特点 347三、土地用途管制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 347四、土地用途分类和土地利用区 348五、土地用途管制规则 348第四节 土地利用计划管理 351一、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涵义 351二、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任务 35

19、1三、土地利用计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 351四、土地利用计划体系 351五、土地利用计划的编制程序和方法 352六、土地利用计划的实施 354第五节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356一、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涵义与作用 356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 357三、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内容和指标 357四、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技术方法 359五、耕地动态监测预警系统 361附 录 3631.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1984) 3632. 城镇土地分类(1989) 3633. 全国土地分类(2001) 3644. 全国土地分类(2002)(过渡时期适用) 3645. 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分级(GBJ1

20、37) 3656. 现有城市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GBJ137) 3657. 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GBJ137) 365主要参考文献 366第一篇 土地利用规划总论第一章 导 论第一节 土地与土地利用一、土地的概念什么是土地?学术界众说纷纭。土地的概念应从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角度加以界定。从自然属性角度常视土地为资源,存在着狭义土地和广义土地的概念之别,通常又与平面和立体相交织。为了弄清楚土地的概念,追根溯源要从“土”字和“地”字谈起。我国古书说文解字(公元121年,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著)中对其早有述释:“土者,吐也,即吐生万物之意”,并以图示。把“土”字分解为植物地上部分(茎、

21、叶)、表土层、植物地下部分(根)和底土层四个层次(图11)。关于“土壤”,许慎在书中写道:“壤者,让也,即松柔无块而宜于耕之土”。从汉语构词来讲,“壤”字是在“土”字右旁加上“襄”。 “襄”者助也,指人工培育之意。“壤”是经人工培育熟化而成的“土”,是“土”的质变。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对土和土壤概念的论述。现代土壤学专著中常引用原苏联土壤学家威廉斯(18631939)关于土壤的定义: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前苏联土壤发生学创始人道库恰也夫(18461903)认为,土壤是由岩石、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五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k,o,r,p)t 土壤 (气候、生物、岩石、地

22、形)时间。 地是天的对称,是由“土”和“也”两字复合而成。土地中的“地”则是指地球的地,土地的概念应从其自然属性角度加以界定,存在着狭义土地和广义土地的概念之别,通常又与土地平面和立体层面相交织,形成土地平面观和立体观。土地不能离开地球。土地养育了地球上的人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土地资源(Land Resource)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第一资源,是各种资源之首。人们通常把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由泥土与砂石堆成的固体场所称为土地。至于海洋、江河、湖泊、池塘等均不列入土地范畴之内。但“土地在经济学上包括着水”。水流是土地的附属物,“我们也把它作为土地来理解。”从土地经济学角度来讲,水面应

23、当包括在土地范畴之列。现代大陆地质研究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的大陆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都经历过反复的升降运动,时而下沉,为海水所淹没,并接受了巨厚的沉积;时而上升,露出海面,遭受侵蚀,这一切使人们认识到,现代的海洋只不过是因下沉而被海水淹没的大陆,即所谓沧海桑田之变化。综上所述土地的平面不但包括地球上的陆地,也包括地球上的海洋。据统计,海洋每年约生产1 350亿t有机碳,可提供30亿t水产品。还有学者推测,海洋为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等于世界耕地的1 000倍。土地的平面观认为土地指整个地球表面(包括陆地和海洋)。它只有一种计量单位即面积计量单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土地概念由地球表面

24、扩大至地球表层,由平面扩展至立体,形成了土地的立体观。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建立“地球表层学”的主张,把地球表层学作为环境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我国多数地学家和原苏联学者主张地球表层的上界以对流层的顶层为限(极地上空约8km,赤道上空约17km,平均lOkm),下界至岩石圈的上部(陆地上约深56km,海洋下平均深4km)。澳大利亚学者克里斯钦(Chrestin)提出土地综合体观点,并认为“土地是地表上的一个立体垂直剖面,从空中环境到地下的物质层,并包括动植物群体以及过去和现在与土地相联系的人类活动”。这一观点后来被反映到1976年出版的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rta

25、re Organization,FAO)编写的土地评价纲要(Framework for Land Evaluation,FAO,Rome)中,即“土地是比土壤更为广泛的概念,它包括影响土地用途潜力的自然环境,如气候、地貌、土壤、水文与植被,还包括过去和现在的人类活动成果”。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Marshall,18421924)指出:“土地的含义,指的是大自然无偿地资助人类的地上、水中、空中光热等物质与能力。”美国土地经济学家雷利巴洛维(RBarlowe)提出“土地是受控制的附着于地球表面的自然和人工资源的总和。”地球表层嵌于地球外表,面向宇宙空间,既受宇宙因素、行星因素的影响,又受地球内部

26、构造因素的制约。地球表层中存在固、液、气物质三态,来自宇宙、地球内部和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力能在此交锋,地球上的全部生命有机体生活于此。地球表层是不同于地球其他部位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物质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耦合而成的复合生态经济系统。总之,立体的广义的土地概念可近似于环境、资源、国土。从法学观点来讲,法律上的土地并不是地理学上所指的整个陆地表面,而是人们能够利用、控制的土地。人力难以达到、难以控制利用的陆地,还不能成为法律意义上的土地。在财产法上,从横向范围看,它应包括耕地、建筑用地、交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以及林地、山岭、草原、荒地、滩涂及内陆水流用地等地面。人力尚不能利用的沙漠和冰峰

27、雪山,在人们尚未开发之前只能是陆地而不是土地。从纵向范围看,土地应包括地面之上植物、动物生长的一切必要的空间,及地面之下植物根系生长所需的空间、凿井汲水的空间。法律允许的建筑物的高陆和深限,以及建筑物基础工程的稳固性所需的地下空间和建筑物通风透光所需的空间。国土是指一个国家主权管辖的地域空间。在国土经济学中,国土是某个国家的人民赖以生存的场所,又指这个地域范围内的全部国土资源。国土资源一般包含人口和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气候资源、山区资源、自然保护区等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依照国际法的观点,国家领土是指在国家主权管辖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包括领陆、领水、领

28、陆和领水的底层土,以及领陆和领水上面的空气空间。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海洋大国,拥有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面积在500m2以上的海岛6500多个,岛屿岸线14000多千米。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我国享有充分自主权的领海海域面积为38万多km2,可以管辖的海域面积近300万km2。若包含300万km2的海洋“蓝色国土”,我国国土总面积应该是1260万km2。从经济学分析,土地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资产和农业中的主要生产资料。马克思指出“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力和土地”是形成财富的两个原始要素,是“一切财富的源泉”。随着现代商品

29、经济的发展,国家社会、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占用的土地资源作为其财产的权利,称作土地资产(Land Estate)。在取得土地资产时按成本计价,它是资本的物的表现,在其所有权和使用权转让时均是有偿的,并应在经济核算上要把土地资产作为资金占用来反映。也就是说,土地不仅是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可以不断地为人类社会提供产品和活动场所,而且尚能产生巨大财富和增值价值的经济资产或生产性资本。据有关资料表明,美国不动产价值约占其财富的34,日本地产价值占其资产总值的l2以上。据粗略估计,我国城市土地资产总值在18万亿元以上,耕地资产总值约2万亿元。随着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土地资产的增值将成为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30、就土地权利而言,土地属不动产(Real Estate),是指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地球表面,包括土地物质(自然物)、土地改良物(农作改良物、建筑改良物)和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全权利(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他项权利)。土地被作为财富积累和所有权的对象完全由于土地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稀缺性及其能为所有者带来剩余产品的性质所决定。土地属于资源性资产,指特定主体控制的并拥有排他性权益的自然资源。资源性资产的使用往往需要追加劳动,并在其使用权转让中得到补偿。从系统论观点来看,土地系统系由耕地、林地、牧地、水地、市地、工矿地、旅游地和特种用地等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这些土地子系统都是由植物、动物、微生

31、物等生物成分和光照、土壤、空气、温度等非生物成分共同组成的,借助于能量与物质流动转换而形成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土地系统及其子系统以及子系统之间存在复杂的能量与物质的转换关系,它们都属于开放系统,是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只要通过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与能量,在外界条件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可能从原有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在时空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依靠不断耗散外界的物质和能量来加以维持。与此同时,土地系统又是更大系统的非生物环境要素。若用集合论表达为: A=al,a2,a 图1-2 土地系统和环境关系式中:A为土地系统;a1,a2a为耕地、林地、牧地等土地子系统。从景观学角度看,土地即景观(L

32、andsce)。荷兰学者I.S.宗纳维尔将“土地和景观视为同义语”。牛津英语词典(1933年)对景观的几种解释,包括一幅表示内陆自然景色(如草原、林地、山地等)的画面,某一地区的地形组合,在视线内的一片土地或广阔的自然景色。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景观就是地面上生态系统的镶嵌,景观在自然等级系统中是一个比生态系统高一级的层次,景观就是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载体的土地,因此,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又被称为地生态学(Geology)。景观生态学的创始人C特罗尔(CTroll)将景观生态学定义为控制某一地区不同空间单元的土地一生物关系。表11 土地概念土地定义狭义土地广义土地土地资

33、源土地平面观地球上陆地表面(含内陆水域)1.49108,占29.2整个地球表面包括陆地和海洋5.1108,其中海洋3.61108,占70.8土地立体观地球上陆地表面上下组成立体垂直剖面(国土、环境一部分)整个地球表面上下组成立体垂直剖面(地球表层、国土、环境)土地资产土地平面观陆地资产价格陆地所有权价格陆地使用权价格陆地地役权价格等陆地资产价格海洋资产价格 陆地、海洋使用权价格陆地、海洋所有权价格土地立体观不动产(房、地)价格陆地空间权价格陆地地下权价格陆地空间价格海洋空间价格陆地、海洋空间权价格陆地、海洋地下权价格综上所述,如表11所示,可将土地分为侠义土地和广义土地,进一步细分为平面土地和

34、立体土地,最终归结为土地资源和土地资产。二、土地的功能土地本身是自然产物,当土地被投入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之后,就成为任何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所必需的物质条件。马克思历来把土地看做广义的劳动手段,指出:“它们不直接加入劳动过程,但是没有它们,劳动过程就不能进行,或者只能不完全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生产、任何产业都不能离开土地。土地具有下列功能:(一)养育功能万物土中生,具有肥力的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作物吸取营养的主要源泉,是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供应者与调节者。土地既是劳动对象,同时“土地本身也是一种劳动手段”,“土地自身在

35、农业上面是当做生产工具来发生作用”,直接参与农产品的形成。植物依赖土地才能生长,动物也要靠土地提供饲料,所以在农业生产中土地则是不可缺少且无法替代的主要生产资料。土地的养育功能充分体现于第一性和第二性生产之中,为人类生存提供必需的农畜产品。(二)承载功能 土地在非农业部门,如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工业等作为地基、场地和操作基础发生作用,是人类修建一切建筑物(住宅、厂房等)和构筑物(交通设施、工程管道等)的载体,为人类提供居住、休息、娱乐、工业生产的场所。居民点及交通、水利用地为土地承载功能的具体体现。 (三)仓储功能 矿产资源主要来自地壳,是地壳中具有开采价值的物质,如铜、铁、石油、煤、天然气等

36、。这些矿产资源均蕴藏在地下,视土地为其仓库。富含矿产资源的土地即工矿地不仅为矿产资源提供仓储场所,而且也为矿产资源的开采、加工和运输以及矿产资源开采完毕以后的复垦利用建立特殊的土地利用方式。 (四)景观功能 景观意义上的土地是一种环境资源,风景旅游地就是土地景观功能得以发挥的土地利用方式,既没有在物质上利用土地,也没有在消耗意义上利用土地。具有景观功能的土地价值在于舒适性和美学价值。 总之,土地功能集中表现为土地的有用性,农地和林地有用是因为它们生产了人类所需要的物质产品和生态产品,市地和娱乐地有用是因为它们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空间。生态意义上人类可在同一块土地上年复一年地收获产品,实现持续利用,

37、无限期地生产流动性产品,土地就好像水力、风能和太阳能一样的资源,属于可持续利用资源。空间意义上人类可利用的地球表面和空间是有限的,用掉一点就少一点,随着空间被利用,可利用空间将愈来愈少。这就是土地有用性的差异,作为流动资源的“生态土地”和作为储备资源的“空间土地”的功能特点。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环境规划署1999年提出了土地的十大功能:储存个人、群体或社会财富;生产人类食肠、纤维、燃料或其他生物物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栖息场所;全球能量平衡和水循环的决定者之一,提供资源和沉淀温室气体;规定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储存和流动;人类使用的矿物和原料的储存场所;化学污染物的缓冲器、过滤器或调节器;提供聚集、

38、工业和娱乐空间;保存历史或史前纪录(化石、过去的气候证据、人类遗迹等);提供或制约动物、植物和人类的迁徙。三、土地的特性 (一)土地物质的自然性 土地区别于其他物品在于土地不是前人的劳动成果,而是自然产物。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已经存在。据有关资料表明,人类居住的地球至今已有46亿年的历史,而人类历史仅有300万年。据考证,东非猿人出现于200万300万年前,北京猿人出现于50万年前,人类开始从事农业生产大约在6 0007 000年前。由此看来,人类是地球上的后来者,土地的产生和存在是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劳动可以影响土地利用,但人类却绝对不能创造出新的土地。古今中外,沧海桑田,水陆变迁,

39、仅是土地形态和利用方式的改变,并非新土地的创造。 (二)土地数量(面积)的有限性 土地数量(面积)为地球大小所决定。地球表面的总面积为51亿km2,其中海洋的面积为361亿km2,占地球总面积的708,陆地的面积为149亿km2,占地球总面积的292(海洋:陆地=2.4 :1)。这里所指海洋和陆地以及地球表面的面积均系其在大地水准面上水平投影面积。上述面积数字自地球形成之日就是如此,虽然历经多次地质变化(如火山、地震、造山运动、风雨侵蚀和人为搬动等)而改变了土地的形态,但其总面积始终未变。正如著名的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早就指出,土地面积是土地的最基本的和永恒的财

40、富。尽管土地的肥沃的表土层可能被侵蚀,亚表土层也可能被侵蚀,土壤的矿物质会被耗竭,土地中对人类有益的有机体会被杀死,但破坏土地园有的表面积则是完全不可能的。 (三)土地质量的差异性 由于组成土地的各种因素不同量的不同组合,形成相互区别各具特色的土地,其差异性表现为土地质量的不同等级。土地质量及其利用方式取决于土地的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不同质量的土地使投入资本的生产率产生差别,是形成土地级差地租的重要条件。 (四)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 土地在其合理利用的过程中,其肥力不仅不会减退而且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只要处理得当,土地就会不断改良。”人类祖先使用过的土地至今仍在

41、周而复始地使用,这一事实充分证明了土地利用具有可持续性。但必须指出只有处理好用地和养地之间的关系,保持土地中各种生态因子之间的动态平衡,才能使土地生产力得以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才能不断更新。 (五)土地位置的空间性 每块土地都具有特定的三维(长、宽、高)空间,不能丝毫移动,属于不动产,它只能在其所处地域内加以利用,致使土地的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土地等级和土地级差收入存在着很大的空间差异,最终导致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土地位置直接影响交通运输费用,位置有利的土地可以提供与它所节省的交通运输费用相等的超额利润即级差地租工。 (六)土地属性的两重性 土地属性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性质,既是生产力要

42、素,又是生产关系即土地关系的客体;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又是巨大的社会资产;既是土地物质,又是土地资本。任何一种土地利用方式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形式,土地利用反映着一定的土地关系。四、土地利用的历史演化经过漫长的历史年代之后,大约在46亿年以前,人类栖居其上的星球地球诞生在茫茫的银河系中,至今大约300万年以前,地球上终于产生了人类。土地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自然物质,也是人类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之后最先接触的客观对象。土地是在人类头脑中的一种抽象概括和概念上的反映,是随着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提高而演化更新的。当追溯历史时,我们就会发现,在远古时代,人类只有最基本的两种经济形

43、式采集和狩猎,他们共同构成远古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正如一篇最古老的苏美尔文章所追忆的那样:“人类在她刚出现时,既不知道粮食,也不知道布,用四肢行走,像动物那样吃青草,饮流水。”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只有极少的地方出现了“人”,如距今180万年前的非洲“能人”,距今170万年前的中国“元谟人”,人类的出现打破了自然界旧有的秩序,自然土地系统产生了原始人类群落。原始人类源地分布在温湿条件适宜,没有被冰雪覆盖的森林地区,如南欧、地中海、非洲南部和亚洲东部与南部等。人类作为一个食物的采集者,艰难地被动地顺应着产生和供养他们的土地。据有关资料估计,当时每平方英里(1英里1.609344km)只能养活12名食

44、物采集者,在气候寒冷的地方,养活一名食物采集者需要有2030平方英里的地盘。在渔猎时期,原始人活动范围仅限于源地附近的地区,由于各群落之间较远,相互没有接触或很少接触,客观地域结构处于完全混沌状态。之后,由于新的人类源地的产生,人类群落人口的增多,原活动区域内的食物量已不能满足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从而出现了近郊扩散和跃迁扩散,其结果各活动区域的组合形成了有序的地域结构。直到10000年前新石器时代出现了原始农业,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革命,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把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1人,较以前(0.04人)提高了25倍。人类利用土地方式则从顺应土地的自然再生产而有目的地干预利用

45、土地再生产过程,使人类逐渐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转化。在农业社会中种植业替代了游牧渔猎,守田定居替代了漫游迁徙,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了。由于生产工具的改善大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使耕地面积和农作物产量都得以大幅度的增长。农业的出现使人类与土地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原始人类不仅感知土地是其生存的场地与环境,而且还对土地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至关重要的新特性(食物的生产能力),留下了至深的认识和印象,这些可从世界各民族原始神话中普遍对土地的崇拜,视土地为抚育,产生万物的母亲的说法得以证实。农业的发展对社会生产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农业是基于土地的生产部门且生产周期长,定居生活就成为一种需要和可能。原始农业阶段中人类利用土地的原始肥力,一旦消失后就向周围寻找新的土地并加以开垦,致使人类的生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 > 施工组织方案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