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技术规程重点内容解读.pptx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1108459 上传时间:2024-07-05 格式:PPTX 页数:165 大小:15.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技术规程重点内容解读.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65页
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技术规程重点内容解读.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65页
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技术规程重点内容解读.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65页
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技术规程重点内容解读.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65页
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技术规程重点内容解读.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行业标准规范勘查设计类贯标培训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行业标准规范勘查设计类贯标培训广州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技术规程(试行)T/CAGHP 0142018重点内容解读重点内容解读罗红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二二一九年十一月一九年十一月目录Contents一修订过程二修订背景和依据三重点内容解读四地质灾害监测技术发展趋势修订背景和依据目录修订过程重点内容解读一、修订背景和依据Contents地质灾害监测技术发展趋势一、修订背景与依据q中国工程地质条件特点l独特的地质构造单元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岩溶地

2、区板块内部地震活动性强地质演化与地质环境的多样化l各个地质时代不同类型地层俱全,构成了种类繁多的岩土介质l宽阔的陆架、漫长的海岸带、典型的边缘海l流经多地貌单元的河流,从高原、高山到丘陵、平原、海洋各类地貌单元十分齐全跨越多种气候带和独特的季风气候造就了复杂多样的地球表生环境l高度的人为活动与悠久的历史记录一、修订背景和依据高陡地形条件高陡地形条件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及断裂体系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及断裂体系多变的岩(土)体结构特征多变的岩(土)体结构特征不均匀的地下水赋存状况不均匀的地下水赋存状况高地应力环境高地应力环境强烈的河谷下切历史强烈的河谷下切历史一、修订背景和依据q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

3、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l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与沉降、地裂缝、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崩塌崩塌滑坡滑坡泥石流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塌陷地裂缝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沉降土壤盐碱化土壤盐碱化地震地震一、修订背景和依据q中国是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严重制约着灾害多发地区的国民经济发展,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q据统计,近年来,除地震以外的各类地质灾害平均每年造成一千多人死亡、经济财产损失上百亿元q已编录的灾害隐患点约23万处,直接威胁人口1359万人一、修订背景和依

4、据年人199819992000200120022003050010001500200015738641179788853743近年来全国突发性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近年来全国突发性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一、修订背景和依据年亿元199819992000200120022003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5024.549.5355148.71998-2003年全国突发性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年全国突发性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修订背景和依据四川陕西湖南贵州山西云南重庆甘肃广东广西湖北西藏河南新疆江西福建辽宁宁夏内蒙古江苏浙江青海02

5、04060801001201401231078269624942383733272214131143221112003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突发性地质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突发性地质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一、修订背景和依据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 11月 12月0%5%10%15%20%25%30%35%1%2%3%4%10%15%29%18%11%6%2%1%2003年我国地质灾害发生时间分布年我国地质灾害发生时间分布一、修订背景和依据q地质灾害: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

6、的灾害。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一、修订背景和依据中国东部丘陵,平原地面变形为主中国北部大兴安岭北段山区和西部青藏高原岩土冻融为主中国北部内陆高原、盆地沙漠化、盐渍化中国中部高原,山地斜坡变形为主一、修订背景和依据中国重大地质灾害点分布中国重大地质灾害点分布一、修订背景和依据西南西南 百分百分比比 西北西北11%11%华北华北 百分百分比比 华东华东 百分百分比比 中南中南 百分百分比比 全 国 大 型 滑 坡 灾 害 分 布 情 况一、修订背景和依据l11月19日上午10时,利川双层金龙卧铺车从上海西站出发,本应于20日下午2时到达利川。l该车于20日上午8:25在巴东八

7、字岭交警检查站进行登记,显示当时车上共有27人,此时该车距318国道1405公里处约7至8公里。8:44分318国道1405公里处发生岩崩。l11月21日晚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报告的失踪客车被证实是在20日宜万铁路高阳寨隧道岩崩滑坡中被填埋,该车实际载有乘客31名。一、修订背景和依据位置位置:重庆华蓥溪口镇日期日期:1989.7.1体积体积:1,000,000m3边坡类型边坡类型:反倾+风化壳诱发因素诱发因素:暴雨损失损失:死221人q溪口滑坡一、修订背景和依据q芦庵沟泥石流l2016年5月8日凌晨5:00许,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开善乡池潭水电厂原办公楼后芦庵沟突发泥石流l泥石流冲毁

8、材料工棚三座、旧办公楼一栋(4层、砖混)及临时宿舍工棚一座,造成35人死亡1人失踪。一、修订背景和依据q地面塌陷灾害l20092009年年8 8月月8 8日,安徽省合肥市长江日,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与徽州大道交叉口发生路面塌中路与徽州大道交叉口发生路面塌陷,一辆蓝色出租车掉入塌陷区中陷,一辆蓝色出租车掉入塌陷区中 一、修订背景和依据安徽淮南采空区塌陷 黑龙江鹤岗煤矿开采70多年来,已塌陷土地41.97km2,搬迁房屋总建筑面积39.7104m2目前山西省各类矿山采空区已达目前山西省各类矿山采空区已达2 2万多平方公里万多平方公里,以全省,以全省15.615.6万平方公里的土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

9、计算,山西有地面积计算,山西有近七分之一的地面已经成为近七分之一的地面已经成为“悬空区悬空区”,大面积土地面临,大面积土地面临塌陷灾害影响。塌陷灾害影响。一、修订背景和依据q地面沉降灾害l到到20032003年地面沉降面积已达到年地面沉降面积已达到93,855km93,855km2 2,形成,形成长三角、华北平原长三角、华北平原和汾渭盆地和汾渭盆地等地面沉降灾害严重区等地面沉降灾害严重区一、修订背景和依据长江三角洲地面沉降现状图20-40mm/a我国发生地面沉我国发生地面沉降现象最早、影降现象最早、影响最大、危害最响最大、危害最严重的城市严重的城市l20世纪90年代末,本区累计沉降超过200m

10、的范围达1/3,面积近10000km2.l成因:地下水开采成因:地下水开采一、修订背景和依据1985年1991年2000年 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面积不断扩大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面积不断扩大一、修订背景和依据q地裂缝灾害l唐山地震后,顺义马家富村,房山北山村、古庄、纸坊、瑞和庄,昌平辛峰,大兴鹿圈村,延庆大柏老村等地出现地裂缝,造成民房、厂房设施开裂一、修订背景和依据q地质灾害防治措施l行政措施行政措施l行政措施主要是采取行政法令和技术法规等手段,规范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活动,避免诱发致灾地质作用的发生,监测预报致灾作用的变化动态,使拟建工程设施或流动性人、物避开地质灾害危险区(主动避让)或将处于灾

11、害危险区中的已有居民设施迁出危险区(被动撤离)等l工程措施工程措施l采取建(构)筑物或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及生物植被工程等,以加固、稳定变形地质体,调整、控制致灾地质作用,从而制止致灾地质作用的发生、发展及其与受灾对象的遭遇一、修订背景和依据q地质灾害预防-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q第十四条 国家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和预警信息系统。l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加强对地质灾害险情的动态监测。l因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建设单位应当加强地质灾害监测。q第十五条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县、乡、村应当加强地质灾害的群测群防工作。在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内

12、,乡镇人民政府、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应当加强地质灾害险情的巡回检查,发现险情及时处理和报告。l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提供地质灾害前兆信息l2015年全国共成功预报地灾452起,避免人员伤亡20465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5亿元。l预警监测是降低地质灾害损失的重要措施,灾害应急是减少损失的有效手段一、修订背景和依据r北川县白什乡滑坡,于2007年1月实施专业监测,2007年7月底下滑。临滑前及时发出了预警,避免了重大损失。I-1I-2IIIII一、修订背景和依据v04年底开始剧烈变形年底开始剧烈变形v05年年1月下旬实施应急月下旬实施应急抢险监测抢险监测v05年年2月实施应急抢险月实施应急抢险工程措施工程

13、措施v05年年3月月5月趋于稳定月趋于稳定丹巴县城建设街后山滑坡监测预警一、修订背景和依据r到到20202020年,全面建成地质灾害年,全面建成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和应急体系治体系和应急体系,基本消除特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威胁,使灾害基本消除特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威胁,使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明显减少。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明显减少。一、修订背景和依据q为满足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对标准规范的需求,受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委托,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与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以下简称经研院)共同组成地质灾害防治标准

14、规范编制工作小组,组织开展编制、修订工作(以下统称“编制”)。协会秘书处和经研院通过调查研究、收集资料、专家咨询、召开会议等多种方式,充分听取各有关方面的意见,对标准规范体系框架的思路进行了充分讨论,并对其必要性、可行性做了论证2012年年11月月形成地质灾害防治系列标准规范制修订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工作方案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科学设置标准体系,协会将工作方案上网公布,征求广大会员单位意见2013年年5月月一、修订背景和依据q在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的基础上,形成了地质灾害防治标准规范体系,涉及综合、调查评价、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监测预警、应急、收费标准、信息系统共10类146项q

15、2013年7月16日,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发布了国土资源部关于编制和修订地质灾害防治行业标准工作的公告,邀请有关单位申领编制任务。一、修订背景和依据q标准规范编制组织实施流程标准规范编制组织实施流程一、修订背景和依据q标准规范编制流程标准规范编制流程一、修订背景和依据q2013年11月5日,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发布了关于地质灾害防治行业标准规范编制单位确定的公告,确定了地质灾害防治行业标准规范编制的主编和参编单位q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委托上海、湖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省(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

16、作指挥部)、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等单位分别牵头负责一个类别标准规范编制的组织协调和部分项目的编制工作一、修订背景和依据q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2013年11月6日发布的“关于地质灾害防治行业标准规范编制单位确定的公告”(2013第3号),确定了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作为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技术规程的主编单位q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抽调多名人员,联合国内从事地质灾害监测工作的单位,成立了规程编制组l主主编编单单位位: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长江岩土工程总公司(武汉)l参参编编单单位位:四川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17、山西天昇测绘工程有限公司、武汉中科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一、修订背景和依据q本规范起草从2014年1月开始,用1年时间完成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规范的编制工作,于2014年12月提交报批稿。一、修订背景和依据q编制原则编制原则l1.全面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l2.编制工作坚持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原则,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l3.以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和可靠的科学研究成果为依据。对需要进行科学测试或验证的项目,一定要认真组织测试或验证,并写出成果报告;对已经鉴定或实践检验的技术上成熟、经济上合理的科研成果,应纳入规范。l4.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纳入规范的新技术、新设

18、备,应当具有完整的技术文件,且经实践检验行之有效。l5.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有关标准相协调一致,避免矛盾。l6.对符合我国国情的国际标准的相关规定应积极采纳。一、修订背景和依据q编制原则编制原则l7.要充分发扬民主,对有争议的技术性问题,应在调查研究、试验验证或专题论证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研究,共同确认或恰如其分的作出结论。l8.编写要求按标准化工作导则(GB/T1),标准化工作指南(GB/T2000)、标准编写规则(GB/T20001)、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等执行。规范由正文、附录、条文说明三部分组成,要求条文严谨明确、文句简练、不得模棱两可和相互矛盾。l9.编写程序按地质灾害防治行业标准规范编制组织

19、实施方案执行。规范编制工作主要程序包括起草、征求意见、审查、报批、出版等阶段。协会、牵头组织单位、主编单位及参编单位需要明确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职责,以确保规范的编制质量。一、修订背景和依据lGB/T12897-2006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lGB/T18314-2009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lGB 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 lJGJ8-2007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lDZ/T0221-2006 滑坡、崩塌、泥石流监测规范二、修订过程修订背景和依据目录修订过程重点内容解读Contents地质监测监测技术发展趋势二、修订过程大纲编制与评审大纲编制与评审资料收集与专题研究资料

20、收集与专题研究编制组工作会议编制组工作会议讨论稿讨论稿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意见广泛征求意见专家咨询会议专家咨询会议送审稿送审稿二、修订过程q2014年1月21日组织召开了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对规范编制工作大纲、规范的内容框架、难点和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最终形成了规范框架草案,明确了各参编单位的分工,制定了规范编制进度计划二、修订过程q2014年2月20日主编单位组织召开了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技术规程编制大纲评审会议。专家组一致认为编制大纲编制原则正确,目标明确,技术路线合理,针对编制大纲中计划的章节设置提出了宝贵建议二、修订过程章节目录和主要内容章节目录和主要内容1.范围范

21、围6.5 监测控制网布设2.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6.6 监测网点布设3.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7.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4.总则总则7.1 一般规定4.1 目的任务目的任务7.2 巡视检查4.2 工作内容工作内容7.3 位移量测4.3 监测工作程序与监测前期准备监测工作程序与监测前期准备7.4 收敛量测4.4 监测设计监测设计7.5 位错量测4.5 其他规定其他规定7.6 倾斜量测5.监测分级监测分级8.监测频率5.1 地质灾害危害等级划分地质灾害危害等级划分8.1 一般规定5.2 崩塌、滑坡地表变形监测级别划分崩塌、滑坡地表变形监测级别划分8.2 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频率5.3 地面塌陷地

22、表变形监测级别划分地面塌陷地表变形监测级别划分8.3 地质灾害防治监测频率5.4 地面沉降监测级别划分地面沉降监测级别划分9.预测预报5.5 地裂缝地表变形监测级别划分地裂缝地表变形监测级别划分9.1 一般规定5.6 地质灾害防治监测级别划分地质灾害防治监测级别划分9.2 预测预报6.监测项目与监测网点监测项目与监测网点10.监测成果6.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10.1 一般规定6.2 监测对象监测对象10.2 监测数据记录与处理6.3 地质灾害巡视检查地质灾害巡视检查10.3 监测报告6.4 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项目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项目附录规规程程框框架架二、修订过程q编写组在经过充分调研与

23、分析,收集、总结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技术方法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规程(初稿),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先后2次召开了规程讨论会议2014.8.4 山西太原山西太原2015.5.22 浙江杭州浙江杭州二、修订过程r规程规程专家调研专家调研二、修订过程q2015年8月13日主编单位组织召开了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技术规程(讨论稿)专家咨询会议,会议邀请了崩塌、滑坡、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方面的地质灾害专家。q2015年8月14日召开了编制组会议,认真讨论专家提出的意见,并进行修改。二、修订过程q专家组认为:规程结构合理,内容完整,条理清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规程的内容修改也提出了具体的

24、意见。二、修订过程q2014年8月29日中国地质灾害防治行业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标准规范编制专家咨询会。q2015年10月27日中国地质灾害防治行业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标准规范编制工作专家咨询会。q2015年11月14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标准规范编制工作讨论会。2014.8.28 北京北京2015.10.27 宜昌宜昌2015.11.14 北京北京二、修订过程2015年年10月月27-28日,宜昌日,宜昌l根根据据专专家家意意见见对对本本规规范范的的编编制制大大纲纲进进行行了了调调整整,解解决决规规范范之之间间的的交交叉叉、重重复复或或可可能能有有冲冲突突的

25、的问问题题,理理清清了了地地质质灾灾害害类类监监测测规规范范之之间间的的关关系系,确确定定了了本本规规范范的的编制重点编制重点2015年年11月月13-15日,北京日,北京l根根针针修修改改后后的的规规程程框框架架进进行行了了专专家家咨咨询询,随随后后对对规规程程大大纲纲进进行行了了修修改改和和完完善善,确确定定了了本本规规程程的框架的框架2016年年1月月-5月月l完完成成了了规规程程,并并开开展展本本规规范范的的内内部部讨讨论论,对对本本规范进行了修改,形成规范进行了修改,形成规程规程初稿初稿l邀邀请请部部分分专专家家对对本本规规范范的的内内容容进进行行了了专专家家咨咨询询,修修改完成改完

26、成规程规程讨论稿讨论稿l根根据据20162016年年标标准准规规范范编编制制工工作作方方案案的的要要求求,编编制完成制完成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技术规程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二、修订过程章节目录和主要内容章节目录和主要内容1.范围范围7.1 一般规定9.4 水平位移观测技术要求2.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7.2 水平角观测10.竖向位移观测3.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7.3 水准测量10.1 一般规定4.总则总则7.4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10.2 竖向位移观测点埋设4.1 目的任务目的任务7.5 GNSS测量10.3 竖向位移观测点精度4.2 工作内容工作内容7.6

27、 裂缝观测10.4 竖向位移观测技术要求4.3 监测工作程序与监测前期准备监测工作程序与监测前期准备7.7 地面倾斜观测11.裂缝观测4.4 监测设计监测设计书书8.监测控制网测量11.1 一般规定4.5 监测基本要求监测基本要求8.1 一般规定11.2 裂缝观测点埋设5.监测分级监测分级8.2 监测控制点埋设11.3 裂缝观测技术要求5.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8.3 平面控制网测量12.地面倾斜观测5.2 地质灾害危害等级划分地质灾害危害等级划分8.4 高程控制网测量12.1 一般规定5.3 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级别划分地表变形监测级别划分8.监测频率12.2 地面倾斜观测点埋设6.监

28、测项目与监测网点监测项目与监测网点8.1 一般规定12.3 地面倾斜观测技术要求6.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8.3 地质灾害防治监测频率13.监测数据处理与成果整理6.2 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项目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项目9.水平位移观测13.1 一般规定6.3 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控制网布设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控制网布设9.1 一般规定13.2 监测数据记录与处理6.4 地质灾害地表变形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网布设监测网布设9.2 水平位移观测点埋设13.3 监测报告7.监测方法监测方法9.3 水平位移观测精度附录二、修订过程 20162016年年4 4月月,中中国国地地质质灾灾害害防防治治工工程程

29、行行业业协协会会制制定定了了20162016年年标标准准规规范范编编制制工工作方案,确定作方案,确定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技术规程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技术规程的进度计划的进度计划二、修订过程 20162016年年5 5月月底底,中中国国地地质质灾灾害害防防治治工工程程行行业业协协会会发发布布了了关关于于征征求求地地质质灾灾害地表变形监测技术规程害地表变形监测技术规程意见的函意见的函二、修订过程地质灾害表变形监测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地质灾害表变形监测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函审专家名单函审专家名单序号序号姓名姓名工作单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联系电话E-mail1周平根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2张永双中国地质

30、科学院地质力学所2雷明堂中国地质科学院桂林岩溶所4易庆林三峡大学5季伟峰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探矿工艺所6郑万模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调中心7文宝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8刘传正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9胡瑞林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10孙 毅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11蔡耀军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12方建生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13陈 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二、修订过程二、修订过程r规程规程征求总体意见征求总体意见l规范章节合理,内容较齐全,目的任务明确,引用的附件可用。l该技术规程内容较为全面,章节设置合理,条理清晰,符合技术规程的编写要求,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建议修改

31、后,尽快发布实施。l规范送审稿是在总结国内外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有重要意义。l该规范内容较齐全、写作规范、文字简明、条理清晰,已趋于成熟,经适当修改后可提交主管部门进行会审。l 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技术规程内容全面,表述规范,总体已经符合协会的要求,在局部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可以上报审批。二、修订过程r规程规程征求意见处理汇总表征求意见处理汇总表l共征求214条意见,采纳意见133条 ,不采纳意见81条。l针对不采纳的意见,编制组提出了不采纳的理由。二、修订过程20162016年年9 9月月1818日日-19-19日日中中国国地地质质调调查查水水文文地地质

32、质环环境境地地质质调调查查中中心心在在河河北北保保定定组组织织召召开开标准规范编制进展汇报与专家咨询会标准规范编制进展汇报与专家咨询会二、修订过程专专家家总总体体意意见见:进进一一步步 细细化化地地质质灾灾害害表表变变形形技技术术规规程程 中中单单灾灾种种规规范范中中细细化化不不足足的的内内容容,并并在在编编制制说说明明中中明明确确与与单单灾灾种种规规范范中中技技术术规规定定一一致致和和不一致的内容,注意衔接不一致的内容,注意衔接二、修订过程2016年年10月月24日日-26日日中中国国灾灾害害防防治治工工程程行行业业协协会会在在北北京京组组织织召召开开第第二二批批标标准准规规范范咨询会咨询会

33、二、修订过程2016年年11月月15,根根据据关关于于提提交交第第二二批批地地质质灾灾害害防防治治行行业业标标准准规规范范送送审审稿稿的的通通知知(中中地地灾灾防防协协201664号号)要要求求,编编制制组组按按专专家家意意见见修修改改完完善善后后,提提交交了了地地质质灾灾害害地地表表变变形形监监测测技技术术规规程程(送审稿)(送审稿)二、修订过程r2017年年4月月16日日,中中国国地地质质灾灾害害防防治治工工程程行行业业协协会会组组织织专专家家在在北北京京召召开开第第二二批批地地质质灾灾害害防防治治行行业业标标准准规规范范团团体体标标准准审审查查会会,同同意意地地质质灾灾害害地地表变形监测

34、技术规程表变形监测技术规程进入报批发布程序进入报批发布程序。r2017年年11月月20日日,中中国国地地质质灾灾害害防防治治工工程程行行业业协协会会已已委委托托中中国国地地质质大大学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技术规程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技术规程二、修订过程r2016年年12月月,中中国国地地质质灾灾害害防防治治工工程程行行业业协协会会委委托托中中国国科科学学院院武武汉汉岩岩土土力力学学研研究究所所开开展展地地质质灾灾害害地地表表变形监测技术规程专题研究工作变形监测技术规程专题研究工作r全全面面、系系统统总总结结地地质质灾灾害害变变形形监监测测技技术术、工工作作经

35、经验验与与教教训训,将将成成熟熟的的技技术术、成成功功的的经经验验纳纳入入到到规规范范,解解决决地地质质灾灾害害变变形形监监测测各各规规范范编编制制的的共共性性技技术术问问题题和和各各规规范范之之间间的的协协调调问问题题,为为地地质质灾灾害害变变形形监监测测类类规规范范的的编编制制提提供供依依据据,提提高高规规范范的的编编制制水水平平,使使规规范范更更加加具具有有普普遍遍的的适适用用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二、修订过程1 1国内外关于地质灾害监测的管理规定及技术标准的调研国内外关于地质灾害监测的管理规定及技术标准的调研2 2地质灾害监测类规范编制范围及编制重点地质灾害监测类规范编制

36、范围及编制重点3 3地质灾害特征、监测分级与监测项目分析地质灾害特征、监测分级与监测项目分析4 4地质灾害变形监测方法和监测仪器调研地质灾害变形监测方法和监测仪器调研5 5地质灾害变形监测频率研究地质灾害变形监测频率研究6 6地质灾害变形预测分析方法与趋势判断地质灾害变形预测分析方法与趋势判断r专题研究专题研究内容内容二、修订过程r2017年6月14日,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在武汉组织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技术规程专题研究报告验收会r验收专家组认为专题报告较好地解决了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级别划分、监测项目设置、监测方法、监测频率、监测变形预测与趋势判断等问题的技术问题,指导了规范的编制工作

37、三、重点内容解读修订背景和依据目录修订过程重点内容解读Contents地质监测监测技术发展趋势三、重点内容解读r3.1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监测目的与意义监测目的与意义r3.2地质灾害监测原则与思路地质灾害监测原则与思路r3.3地质灾害监测内容与方法地质灾害监测内容与方法r3.4地质灾害监测类规范体系地质灾害监测类规范体系r3.5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适用范围与分级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适用范围与分级r3.6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项目与方法及布设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项目与方法及布设r3.7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频率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频率r3.8地质灾害预测预警地质灾害预测预警三、重点内容解读r3.1地质灾

38、害地质灾害监测目的与意义监测目的与意义r3.2地质灾害监测原则与思路地质灾害监测原则与思路r3.3地质灾害监测内容与方法地质灾害监测内容与方法r3.4地质灾害监测类规范体系地质灾害监测类规范体系r3.5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适用范围与分级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适用范围与分级r3.6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项目与方法及布设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项目与方法及布设r3.7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频率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频率r3.8地质灾害预测预警地质灾害预测预警三、重点内容解读q监测目的l掌握地质灾害体的变形特征和演变规律以及它的边界条件、变形主方向和失稳方式等,为地质灾害评价与预测预报提供信息,同时为防治工程决

39、策和设计施工提供依据和资料。q监测基本原理l采用专门的仪器设备(观测手段)对各类地质灾害要素或影响因素,如变形、地下水等进行定期观测,了解其发展变化趋势,为地质灾害评价和预测预报等提供依据l可分为短期监测和长期监测两大类r3.1地质灾害监测目的与意义三、重点内容解读q监测的意义l监测是地质灾害综合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地质灾害往往采用地质、工程地质、数值模拟及监测等各种方法与手段进行综合研究l监测数据是地质灾害数学建模和计算的必备资料l监测数据可直接用于地质灾害预警、预报l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监测结果可用于检验工程效果,并指导进一步工作l监测数据是信息化施工的必备资料l利用监测数据可以进行

40、反分析,即通过反分析原理确定地质灾害的边界条件和力学参数r3.1地质灾害监测目的与意义三、重点内容解读r3.1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监测目的与意义监测目的与意义r3.2地质灾害监测原则与思路地质灾害监测原则与思路r3.3地质灾害监测内容与方法地质灾害监测内容与方法r3.4地质灾害监测类规范体系地质灾害监测类规范体系r3.5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适用范围与分级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适用范围与分级r3.6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项目与方法及布设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项目与方法及布设r3.7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频率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频率r3.8地质灾害预测预警地质灾害预测预警三、重点内容解读l分分清清主主次次,突

41、突出出重重点点,即对一些规模大、危害大的重点地质灾害体,应进行重点监测。并尽可能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综合监测综合监测l监监测测方方法法的的确确定定,既要考虑地质灾害体的变形动态和实际情况,又要考虑观测简便,节约投资,即必须针对具体的地质条件、地理条件以及变形破坏方式选择正确合理的监测方法正确合理的监测方法l监测仪器设备的选择监测仪器设备的选择,要考虑如下几点:l.可靠性和长期稳定性好;l.有与监测对象相适合的足够的量程和精度;l.长期监测仪器须具有防风、防雨、防潮、防震、防雷、防腐等与环境相适应的性能;l.仪器设备安装使用前,必须经过校验标定。l监监测测网网点点的的布布设设与与方方法法选选择

42、择必必须须目目的的明明确确、便便于于观观测测,监测网至少由一个主剖面和若干辅助剖面组成;l监测应与宏观调查及群防群测相结合,使监测既可靠又经济实用监测应与宏观调查及群防群测相结合,使监测既可靠又经济实用。r3.2地质灾害监测原则与思路三、重点内容解读区域地质条件分析区域地质条件分析监测对象确定及其监测方案制定监测对象确定及其监测方案制定监测网点布设及方法选择监测网点布设及方法选择监测监测数据汇总、分析数据汇总、分析预测、预报预测、预报r3.2地质灾害监测原则与思路三、重点内容解读r3.1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监测目的与意义监测目的与意义r3.2地质灾害监测原则与思路地质灾害监测原则与思路r3.3地质

43、灾害监测内容与方法地质灾害监测内容与方法r3.4地质灾害监测类规范体系地质灾害监测类规范体系r3.5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适用范围与分级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适用范围与分级r3.6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项目与方法及布设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项目与方法及布设r3.7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频率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频率r3.8地质灾害预测预警地质灾害预测预警三、重点内容解读监测内容地表变形监测地表位移裂缝张开度地表倾斜环境因素监测孔隙水压力地下水位土体含水率降雨量地表水位温度深部变形监测内部倾斜内部相对位移支护结构监测钢筋应力应变混凝土应力应变接触压力锚索(杆)应力应变r3.3地质灾害监测内容与方法三、重点内

44、容解读l地表变形监测:主要有简易监测(皮尺、钢尺等)、仪器仪表监测(绝对位移监测、裂缝相对位移监测、地面倾斜监测等)几种形式。传统大地测量法传统大地测量法 GPS法法近景摄影测量近景摄影测量INSAR(合成孔径干涉雷达合成孔径干涉雷达)BOTDR(分布式光纤)(分布式光纤)大量程位移监测、裂缝监测、表面倾斜监测大量程位移监测、裂缝监测、表面倾斜监测全站仪全站仪水准仪水准仪经纬仪经纬仪测量机器人测量机器人光电测距仪光电测距仪地表变形监测方法地表变形监测方法r3.3地质灾害监测内容与方法三、重点内容解读全站仪、测量机器人水准仪、经纬仪l大地测量法:通过测量测点的坐标,来确定不同时段测点的相对位移和

45、速率l优点:优点:技术较成熟,简单易行l缺点:缺点:对地形通视条件要求高,另受天气影响r3.3地质灾害监测内容与方法三、重点内容解读lGPS法:通过测量不同时段观测点的空间坐标,以确定观测点的相对位移,进而确定所监测的地质灾害体的空间位移场和速率l主要仪器:瑞士徕卡(Leica)GPS测量系统、瑞士威特(Wild)200GPS测量系统、美国阿士泰克(Ashtech)GPS测量系统、美国天宝(Trimble)GPS测量系统。r3.3地质灾害监测内容与方法三、重点内容解读l优点优点l精度较高,测程在10km时,其相对精度可达10-510-6;l监测不受天气条件限制,可全天候监测;l测点之间不须通视

46、;l测点的三维空间坐标可以同时测定;l可进行自动监测。l缺点缺点l它的精度受测点所接收到的卫星的颗数限制它的精度受测点所接收到的卫星的颗数限制,一般需要接收8颗卫星时,才能保证精度,但在一些高山峡谷区和密林深处,往往难以做到,因此,精度受到限制。lGPSGPS监测水平位移一般精度较高,但垂直位移精度较低监测水平位移一般精度较高,但垂直位移精度较低。r3.3地质灾害监测内容与方法三、重点内容解读三向测缝计三向测缝计单向测缝计单向测缝计l测缝计r3.3地质灾害监测内容与方法三、重点内容解读l大量程位移计 r3.3地质灾害监测内容与方法三、重点内容解读l简易观测l用盒尺、皮尺、直尺和卡尺等测量工具人

47、工巡视巡测为主,对滑坡崩塌地表裂缝和建筑物裂缝进行观测r3.3地质灾害监测内容与方法埋钉法埋钉法贴片法贴片法刷漆法刷漆法埋桩法埋桩法三、重点内容解读深部变形监测深部变形监测深部倾斜监测深部倾斜监测活动式测斜仪活动式测斜仪固定式测斜仪固定式测斜仪内部相对位移监测内部相对位移监测BOTDR(BOTDR(分布式光纤分布式光纤)深层沉降监测深层沉降监测多点位移计多点位移计土体位移计土体位移计电磁沉降仪电磁沉降仪沉降仪沉降仪r3.3地质灾害监测内容与方法三、重点内容解读探头蓝牙读数仪测斜导管电缆l活动式钻孔测斜仪活动式钻孔测斜仪l优点:优点:l可以测到观测点,从地表到深部的位移分布l可以确定滑面的深度l

48、缺点:缺点:l位移大小可以测出,但位移的主方向不明显l位移不能太大,特别是差异位移不能太大,否则将把测管剪断,使测点失效r3.3地质灾害监测内容与方法三、重点内容解读l活动式测斜仪观测及工作原理活动式测斜仪观测及工作原理测斜导管灌浆钻孔读数仪探头电缆r3.3地质灾害监测内容与方法三、重点内容解读l土体内部相对位移土体内部相对位移在土体中埋设土体位移计测量填土、公路路基、堤坝的土体位移变形r3.3地质灾害监测内容与方法三、重点内容解读l深层沉降监测深层沉降监测沉沉降降仪仪电电磁磁沉沉降降仪仪r3.3地质灾害监测内容与方法三、重点内容解读r3.3地质灾害监测内容与方法环境因素环境因素监测监测地下水

49、位监测地下水位监测土壤含水量监测土壤含水量监测孔隙水压力监测孔隙水压力监测降雨量监测降雨量监测三、重点内容解读l孔隙水压力监测孔隙水压力监测水水位位计计r3.3地质灾害监测内容与方法三、重点内容解读土壤含水率仪土壤含水率仪moisture contenttime雨量计雨量计r3.3地质灾害监测内容与方法三、重点内容解读结构应力应变结构应力应变监监测测土压力计、岩体应力计锚索测力计钢筋混凝土应力、应变计锚杆应力计混凝土应变计钢筋应变计钢筋应力计BOTR(分布式光纤)钢结构应力计、应变计r3.3地质灾害监测内容与方法三、重点内容解读l岩体应力计岩体应力计r3.3地质灾害监测内容与方法三、重点内容解

50、读钢钢板板计计应应变变计计应应力力计计r3.3地质灾害监测内容与方法三、重点内容解读土压力计、压力盒土压力计、压力盒预应力锚索测力计预应力锚索测力计r3.3地质灾害监测内容与方法三、重点内容解读q典型治理工程结构监测测斜仪锚索测力计钢筋计土压力计l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深层水平位移监测l土压力监测土压力监测l钢筋应力监测钢筋应力监测l锚索预应力监测锚索预应力监测q通通过过支支护护结结构构应应力力应应变变监监测测可可了了解解治治理理工工程程结结构构运运行行情情况况,及及地质灾害的治理效果地质灾害的治理效果三、重点内容解读q滑坡地质灾害监测内容l滑坡的特点是:滑体与滑床界线明滑坡的特点是:滑体与滑床界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 > 施工组织方案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