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物质的构成复习.ppt

上传人:星星 文档编号:1105009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36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科学物质的构成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七年级科学物质的构成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七年级科学物质的构成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七年级科学物质的构成复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七年级科学物质的构成复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 2、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之间有空隙。一般一般一般一般:(气(气(气(气液液液液固)固)固)固)一、物质的构成1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的分子的体积体积和和质量质量都非常小。都非常小。3 3、分子不断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不断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运动越快。4 4、扩散:由于分子运动而使物质从一处、扩散:由于分子运动而使物质从一处 进入另一处的现象。进入另一处的现象。(气(气液液固)固)温度温度越高,扩散运动越快。越高,扩散运动越快。中考资源网2.2.将将5050毫升水和毫升水和5050亳升酒精混合,混亳升酒精混合,混合液的总体积

2、将(合液的总体积将()100100毫升。毫升。这说明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一定(分子之间存在一定()。)。小于小于间隙间隙1.1.水是由水是由_构成构成,干冰是干冰是_构成构成,构成不同物质的分子是构成不同物质的分子是_的的 水分子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碳分子不同不同中考资源网你你掌握了吗?掌握了吗?1 1氧气变为液态氧主要是因为氧气变为液态氧主要是因为 ()(A A)氧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氧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 (B B)分子运动发生了变化分子运动发生了变化(C C)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 (D D)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2 2、水结冰,体积会、水结冰,体积会 (变大

3、或变小)(变大或变小),这说明分子间的间隔是,这说明分子间的间隔是 (变大或变小)(变大或变小)C变大变大变大变大中考资源网2.寒冷的冬天,室外的自来水管寒冷的冬天,室外的自来水管常会破裂,这是为什么常会破裂,这是为什么?1.1.有人说有人说,气体容易被压缩气体容易被压缩,是由于气是由于气体分子间有空隙体分子间有空隙.固体不容易被压缩固体不容易被压缩,是由于固体分子间没有空隙是由于固体分子间没有空隙?中考资源网1.1.扩散现象说明扩散现象说明_,_,_,_,扩散快慢与扩散快慢与_有有关关分子在不停的运动分子在不停的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隙分子之间有间隙温度温度2.2.下列事实中下列事实中,不能用来说

4、明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分子在不停运动停运动的是的是 ()A A 洒了水的地面变干洒了水的地面变干.B B 炒菜时加点盐炒菜时加点盐,就有了咸味就有了咸味C C 扫地时扫地时,尘土飞扬尘土飞扬.D D 很远就闻到花香很远就闻到花香 E E 糖放入水中,不见了糖放入水中,不见了C中考资源网1.蔗糖在热水中比放在冷水中更容易蔗糖在热水中比放在冷水中更容易泡成糖水,是由于()泡成糖水,是由于()A A 温度高时,分子运动较慢温度高时,分子运动较慢B B 温度低时,分子运动较快温度低时,分子运动较快C C 温度高时,分子运动较快温度高时,分子运动较快D D 在不同温度下,分子运动一样快在不同温度下,分子

5、运动一样快C中考资源网二、二、物质的物质的溶解性溶解性吸热,降温吸热,降温放热,升温放热,升温1.一定条件下,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一定条件下,物质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有限的.2.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溶解能力不同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溶解能力不同.3.同一物质在不同物质中溶解能力不同同一物质在不同物质中溶解能力不同.4.物质的溶解能力会随外界条件(温度)物质的溶解能力会随外界条件(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变化而变化.5.气体也能溶解在液体中,温度升高,溶解气体也能溶解在液体中,温度升高,溶解能力减弱。能力减弱。6.物质溶解过程中会有热量变物质溶解过程中会有热量变化化中考资源网1.1.取少量下列家庭常见物

6、质,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取少量下列家庭常见物质,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完全溶解的是:不能完全溶解的是:(A A)食醋食醋 (B B)蔗糖蔗糖 (C C)金龙鱼食用调和油金龙鱼食用调和油 (D D)食盐食盐2.2.小明和小芳两位同学分别在自己的杯子里倒了相同小明和小芳两位同学分别在自己的杯子里倒了相同体积的白开水,小明用的是热开水,小芳用的是冷开体积的白开水,小明用的是热开水,小芳用的是冷开水,随后,他们很快在自己各自的杯子里溶解食糖,水,随后,他们很快在自己各自的杯子里溶解食糖,两位同学都将食糖溶解到不能再溶解为止。则结果是:两位同学都将食糖溶解到不能再溶解为止。则结果是:()(A A)小明

7、的糖水更甜小明的糖水更甜 (B B)小芳的糖水更甜小芳的糖水更甜 (C C)小明溶解的糖要少一些小明溶解的糖要少一些 (D D)两杯水一样甜两杯水一样甜CA中考资源网3.3.能溶于水的物质能溶于水的物质 ()()(A A)只有固体只有固体 (B B)只有气体只有气体 (C C)只有液体只有液体 (D D)可能是固体、液体和气体可能是固体、液体和气体4.4.下列关于物质的溶解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下列关于物质的溶解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是()(A A)食盐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食盐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 (B B)温度越高,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越强温度越高,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越强 (C C)在

8、相同条件下,食盐和蔗糖的溶解能力是不同在相同条件下,食盐和蔗糖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的 (D D)油污不易溶于水中油污不易溶于水中DB中考资源网练一练5.5.烧菜汤时,往汤里放麻油和盐,搅拌后看到烧菜汤时,往汤里放麻油和盐,搅拌后看到麻油漂在上面,而盐粒却看不见了,这说明麻油漂在上面,而盐粒却看不见了,这说明_6.6.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冷水加热,发现有气泡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冷水加热,发现有气泡从水中逸出,这说明从水中逸出,这说明 ()A.A.温度升高,固体的溶解能力增强温度升高,固体的溶解能力增强B.B.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能力增强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能力增强C.C.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能力减小温

9、度升高,气体的溶解能力减小D.D.水分蒸发,固体从液体中析出水分蒸发,固体从液体中析出油不易溶解于水中,而盐能溶解于水中。油不易溶解于水中,而盐能溶解于水中。C C中考资源网1、在闷热的夏天,池塘里的鱼大多浮在水面上,、在闷热的夏天,池塘里的鱼大多浮在水面上,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是()A、夏天的鱼特别喜欢在水面夏天的鱼特别喜欢在水面B、夏天水温高,鱼到水面上可以凉快一些夏天水温高,鱼到水面上可以凉快一些C、夏天水温高,水中溶解的氧气少,鱼就浮在水夏天水温高,水中溶解的氧气少,鱼就浮在水面面 上上D、夏天,水面上营养特别丰富,鱼就游到水面上夏天,水面上营养特别丰富,鱼

10、就游到水面上C中考资源网4、你可能听说过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的故事,其实、你可能听说过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的故事,其实林则徐并不是用火去焚烧,而是把鸦片放入水中,林则徐并不是用火去焚烧,而是把鸦片放入水中,然后在水中投入大量生石灰,把鸦片给煮熟了。然后在水中投入大量生石灰,把鸦片给煮熟了。这说明生石灰溶解于水时要(这说明生石灰溶解于水时要()热量。)热量。放出放出5、衣服上沾了油污,用水不易洗去,而在油污、衣服上沾了油污,用水不易洗去,而在油污上滴几滴汽油,就容易洗净了。这说明什么?上滴几滴汽油,就容易洗净了。这说明什么?油污不易溶于水,但易溶于汽油。油污不易溶于水,但易溶于汽油。中考资源网5.烧菜汤

11、时,往汤里放麻油和盐,搅拌后看到烧菜汤时,往汤里放麻油和盐,搅拌后看到麻油漂在上面,而盐粒却看不见了,这说明麻油漂在上面,而盐粒却看不见了,这说明_6.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冷水加热,发现有气泡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冷水加热,发现有气泡从水中逸出,这说明从水中逸出,这说明 ()A.温度升高,固体的溶解能力增强温度升高,固体的溶解能力增强B.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能力增强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能力增强C.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能力减小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能力减小D.水分蒸发,固体从液体中析出水分蒸发,固体从液体中析出油不易溶解于水中,而盐能溶解于水中。油不易溶解于水中,而盐能溶解于水中。C中考资源网课后探究课

12、后探究中考资源网三、物质的酸碱性三、物质的酸碱性1 1、酸性物质:酸性物质:2 2、碱性物质:碱性物质:3 3、中性物质:中性物质:盐酸、硫酸、硝酸、盐酸、硫酸、硝酸、醋、桔子、蕃茄酱、苹果、汽水、醋、桔子、蕃茄酱、苹果、汽水、菠萝、葡萄、天然降水。菠萝、葡萄、天然降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洗洁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洗洁精、肥皂、氨水、苏打(碳酸钠)、小苏打、洗发水。肥皂、氨水、苏打(碳酸钠)、小苏打、洗发水。纯水、蔗糖、食盐、酒精纯水、蔗糖、食盐、酒精4、物质的酸碱性有强有弱物质的酸碱性有强有弱,是由于物质不同或浓度不同是由于物质不同或浓度不同中考资

13、源网5、物质酸碱性的测定、物质酸碱性的测定使用使用紫色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遇酸性溶液变红红色色遇碱性溶液变遇碱性溶液变蓝蓝色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中考资源网()、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是是使用使用pHpH试纸试纸()、测定的方法: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测定的方法: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试的溶液,滴在试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看与哪种颜色最接近,从而确标准比色卡对照,看与哪种颜色最接近,从而确定被测溶液的定被测溶液的pH6、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测定、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测定(3 3)、)、pHpH范围:之间

14、范围:之间(4 4)、)、pH7pH7pH7碱性碱性,数值越高,碱性越强;数值越高,碱性越强;pH=7pH=7呈中性。呈中性。中考资源网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 1、物理变化:、物理变化:2 2、化学变化:、化学变化:3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表现出来的性质。表现出来的性质。4 4、化学性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化学性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现出来的性质。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可燃性、腐蚀性、酸碱性。可燃性、腐蚀性、酸碱性。中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案课件 > 初中(七年级)课件教案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