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土壤污染的防治.ppt

上传人:星星 文档编号:1104706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8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科学土壤污染的防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七年级科学土壤污染的防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七年级科学土壤污染的防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七年级科学土壤污染的防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七年级科学土壤污染的防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土壤中的生物有 、和 三大类,其中对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有重要作用的是 。2.土壤是由 、和 组成的,其中组成土壤的主要成分是 ,根据它的组成成分不同,可以将土壤分成 土壤 土壤 土壤三大类。而其中的 土壤最适宜植物的生长。植物植物 动物动物微生物微生物植物植物矿物质矿物质腐殖质腐殖质空气空气水水矿物质矿物质砂土类砂土类黏土类黏土类壤土类壤土类壤土类壤土类 土壤是陆地植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为各种动物和人类提供了大部分的食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地球表面71%覆盖着海洋陆地面积为29%,而有土壤覆盖的土地更少其中不适宜农其中不适宜农其中不适宜农其中不适宜农业耕种的土地业耕种的土地业耕

2、种的土地业耕种的土地占了占了占了占了9%我国陆地总面积约877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91.39%,耕地、林地、草地只占陆地总面积的50%左右。耕地面积仅为137万平方千米,高产耕地仅29.4万平方千米。耕地面积少的原因:(1)土层太浅 (2)永久冻土(3)含水量过高或过低(4)土壤污染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土壤污染和过度开发一、土壤污染的概念一、土壤污染的概念土壤污染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超过土壤的染物进入土壤并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自净能力,引起土壤质量恶化,并影响到植物的引起土壤质量恶化,并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和质量的现象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和质量的

3、现象.说一说说一说:这些土壤是否被污染?是什么样的污染物?你是否还能举出其他的土壤污染途径和污染物?通过哪些途径进入土壤的呢?工业和生活的固体废弃物直接倾倒在工业和生活的固体废弃物直接倾倒在土壤上使土壤污染土壤上使土壤污染化化肥肥农农药药的的污污染染按照土壤污染来源的途径可以分为五种:1、水体污染型2、大气污染型3、农业污染型4、生物污染型5、固体废物污染型造造成成土土壤壤污污染染的的主主要要途途径径工农业生产排放的污染物,人类生活的废弃物以及大气中的污染物,通过灌溉、施肥和降雨等方式进入土壤,并被土壤吸收。各种生物适应于不同酸碱性的土壤且能正常生长,当外界条件改变土壤酸碱性后将影响植物的正常

4、生长。酸雨就是环境污染对土壤和植物影响的事例 酸雨造成湿润地区土壤酸化和板结,对植物生长的危害极大。我国的能源主要以燃烧煤为主,所以酸雨在我国尤其是东部地区和西南地区都非常严重,危害也很大。酸雨会造成湿润地区土壤酸化和酸雨会造成湿润地区土壤酸化和土壤板结,对植物生长的危害极大。土壤板结,对植物生长的危害极大。1955年1972年,在神通川流域河岸出现了一种怪病,病人症状初始是腰、背、手、脚等各关节疼痛,随后遍及全身,有针刺般痛感;数年后骨骼严重畸形,骨脆易折,甚至轻微活动或咳嗽,都能引起多发性病理骨折。病人最后衰弱疼痛,往往死于其它合并症。经调查分析,是河岸的锌、铅冶炼工厂等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

5、了水体,使稻米含镉。当地居民长期饮用受镉污染的河水,以及食用含镉稻米,致使镉在体内蓄积而中毒致病。此病以其主要症状而得名。含镉废水 水稻 人体塑料地膜在土壤中很难分解,积累在塑料地膜在土壤中很难分解,积累在土壤表层,会影响土壤表层,会影响土壤渗水透气、作土壤渗水透气、作物根系生长和对水肥的吸收物根系生长和对水肥的吸收,影响农,影响农田机械作业。田机械作业。在土壤中难以在土壤中难以分解分解和和转化转化的污染物会的污染物会长期积累在土壤中,从而破坏土壤的长期积累在土壤中,从而破坏土壤的结构结构和和性质性质。进入土壤中的各种污染物质是通过食物链危害生物和人类健康的。这些污染物质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在生

6、物体内,而且越在食物链的上一级积累的污染物质就越多。当土壤中含有的污染物质过高,生物吸收并积累过多时,就会危害生物的生长和健康。所以,我们把这些污染物称为有毒有害物质。湖泊水中 水生浮游生物 鱼贝类 人DDT含量0.02g/L5.1g/L 255倍2500g/L 12.5万倍 例:是一种剧毒农药,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这种农药通过食物链传递,逐渐积累在生物体内。上面这些生物中含最高的是人土壤污染的危害土壤污染的危害地膜地膜(白色污染白色污染)-破坏土壤结构破坏土壤结构 酸雨酸雨-土壤酸化、板结土壤酸化、板结污染物通过污染物通过食物链食物链的的富集富集现象现象-致病、致病、死亡死亡土壤污染是一个漫

7、长的土壤污染是一个漫长的积累积累过过程,一旦污染,很难治理程,一旦污染,很难治理“预防为主预防为主”,控制和,控制和消除消除土壤污染源土壤污染源具体措施包括:(1)控制和消除工业“三废”的排放(2)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3)科学合理使用化学肥料(4)加强污水灌溉区的监测与管理一旦土壤被污染,如何处理?一旦土壤被污染,如何处理?1、植物提取;、植物提取;2、植物降解;、植物降解;3、植物固定。、植物固定。利用植物缓解和净化被污染的土壤请请大家告大家告诉诉大家大家停止砍伐原始林停止砍伐原始林保保护护生生态态系系统统减减少汽少汽车车污染污染环环境境检举环检举环境污染境污染制制造者造者谨谨慎慎处处理理医

8、医院院废弃废弃物物你我都可以做的你我都可以做的关关心心环环保,人人有責保,人人有責1、保护土壤上的植被 2、使土壤免受污染:(1)加强对工业三废的管理,减少工业三废的排放,并且要经过无害化处理后,才能排放。(2)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提倡使用有机肥,对病虫害实现综合防治,提倡以虫治虫。(3)通过生物降解净化土壤,如蚯蚓能降解农药重金属;蜈蚣草能吸收大量磷,也能吸收含砷的有毒化合物,研制转基因烟草等。沙漠边缘的防风林带沙漠边缘的防风林带三北防护林三北防护林蜈蚣草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在我国以塑料为原料的农用土膜的广泛使用,会破坏 ;土壤结构土壤结构.进入土壤中的各种污染物是通过危害生物和人类健康。

9、.土壤污染的植物修复方式主要有三种:()()().为保护土壤,我国西部地区尤其要重视食物链食物链植物提取植物提取植物降解植物降解植物固定植物固定植树造林退耕还草退耕还草.在使用大量农药,使用化学肥料,乱丢生活垃圾,任意排放工业废水,地下核反应泄漏,任意堆放工业废渣中,可能改变土壤结构的有 ;可能导致土壤生物性污染的有 。4.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来自和下列不会引起土壤污染的是()A、塑料膜使用后不注意回收 B、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C、大量工业废渣排放在土壤里 D、大量植物的枯植败叶烂在田里土壤污染土壤污染 过度开发过度开发D5、文字材料一、文字材料一、来自世界各地的地球环境报告表明:在

10、来自世界各地的地球环境报告表明: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形成都自然力的作用下,形成都1厘米厚的土壤需要厘米厚的土壤需要100400年年的漫长岁月。因此,世界每年损失土壤的量已超过新土的漫长岁月。因此,世界每年损失土壤的量已超过新土壤形成量。据统计,全球土壤流失量现已增加到每年壤形成量。据统计,全球土壤流失量现已增加到每年254亿吨,其中印度为亿吨,其中印度为47亿吨,中国为亿吨,中国为43亿吨,前苏联亿吨,前苏联为为25亿吨,美国为亿吨,美国为17亿吨。仅这四国土壤的流失量已达亿吨。仅这四国土壤的流失量已达132亿吨,超过世界总量的二分之一。亿吨,超过世界总量的二分之一。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造成土壤

11、流失的主要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造成土壤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原因是什么?请提出一些保护土壤不被流失的措施。请提出一些保护土壤不被流失的措施。据科学资料得知,一个地区的森林覆盖面积达30以上,那么这个地区农牧业生产就比较稳定,试从植物蒸腾作用的角度分析其中道理。解析:土壤中的水分由根毛进入根内,然后通过解析:土壤中的水分由根毛进入根内,然后通过根、茎、叶的导管输送到叶肉细胞。这些水分,根、茎、叶的导管输送到叶肉细胞。这些水分,除了很小一部分参加植物体内各项生命活动外,除了很小一部分参加植物体内各项生命活动外,绝大部分变成水蒸气,通过气孔散发到大气中。绝大部分变成水蒸气,通过气孔散发到大气中。所以,森林可以增加大气湿度,使天空的云量增所以,森林可以增加大气湿度,使天空的云量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因此,大规模地植树造林多,从而增加降水量。因此,大规模地植树造林是减轻干旱、调节气候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国确是减轻干旱、调节气候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国确定每年的定每年的3月月12日为植树节。(答:植物的蒸腾作日为植树节。(答:植物的蒸腾作用能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降低空气温度。用能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降低空气温度。森林覆盖面积大,可调节气候,减少干旱,农牧森林覆盖面积大,可调节气候,减少干旱,农牧业生产就会比较稳定。)业生产就会比较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案课件 > 初中(七年级)课件教案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