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小****库 文档编号:1096579 上传时间:2024-04-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职业病危害的控制,是全体人员的责任。从单位主要负责人到一线基层员工, 每个人均负有职业病防治的责任,每个人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并落实到位。用人单位还需设定年度考核指标,对各级人员的职业病防治职责的落实进行考核。1.主要负责人职业病危害防治职责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是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全面负责。其职责包括:承诺遵守国家有关职业病法规、政策、标准的要求;制定本单位职业健康方针,方针的内容应包含遵守法规和标准、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和职业相关疾病、全员参与等信息;建立健全并落实本单位各级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设

2、置与单位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其他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劳动者超过 100人的,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劳动者在 1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审核批准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量化目标、计划、实施方案、技术措施和长远规划,保障职业健康工作资金投入,不断改善劳动条件;组织建立健全和落实本单位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组织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

3、档案;定期主持召开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会议和开展职业健康检查,了解本单位职业危害状况,开展隐患治理工作;接受政府监管部门的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和考核,组织单位员工的职业健康教育培训与考核工;组织持续改进本单位职业危害防治措施、职业危害防治制度、职业健康操作规程。2.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职业病危害防治职责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在单位职业健康管理机构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其职责包括:贯彻执行国家职业危害防治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参加本单位职业危害防治制度、职业健康操作规程,并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制订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对本单位员工的职业健康培训;负责本单位职业危害防治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推广应用;

4、参加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设计中职业危害防治措施计划和方案的审查,督促实施,并参加竣工验收;组织开展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和评价工作,做好本单位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工作;组织并参加单位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各种违章违纪行为有权制止并责令其改正;对检查中发现的可能导致职业病的隐患,立即上报,并研究立项整改。负责建立和管理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和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3.车间主任职业危害防治职责车间主任是车间职业危害病防治工作第一负责人,对本车间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全面负责。因车间主任直接领导员工,因此是职业病防治的主力军。其职责包括:认真组织车间员工贯彻、落实职业危害防治相关的各项法律

5、、法规、标准和单位规章制度;制订本车间年度职业健康活动计划方案,上报批准后组织落实;开展车间级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和考核工作,提高员工的职业危害防护意识和技能;组织开展车间级定期、不定期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检查,确保职业危害防护设备设施处于完好状态,确保员工按照要求佩戴各种防护用品,确保员工的操作符合职业健康操作规程要求;发现问题及隐患,及时组织整改,车间无力整改的,应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并及时上报职业健康管理机构;组织本车间员工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班组会,传达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目标、计划、措施,了解车间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总结交流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经验等。4.员工职业病危害防治职责严格遵守本单位各

6、项职业病危害防治制度,严格执行职业健康操作规程,劝阻或制止他人的违章作业,拒绝执行违章指挥;参加职业健康活动,接受职业危害宣传教育培训,学习职业危害病防治知识;熟知本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并掌握本岗位设置的职业危害防护设备设施和本岗位配备的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认真维护保养职业危害防护设备设施和个体防护用品,及时上报设备设施和防护用品存在的问题;为改善工作环境提供建议和意见,积极提供技术改造措施实施后的信息反馈;及时反映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危害隐患,发现急性职业病事故立即上报。5.外包任务时用人单位的职责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外包任务十分频繁,工期长短不一,承包商员工流动性大,培训以及施工过程中

7、的监管难度较大,因此风险较大,须加强管理力度。用人单位须做到如下职责但不限于:督促承包商提供足够合格的劳保用品给其作业工人使用;要求承包商购买足额的工伤保险,并核实;要求承包商对其员工开展有关职业病防治方面培训;涉及使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须告知承包商;在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区域是否提供相应急救、更衣、淋浴等设施;定期或不定期对开展职业健康检查;要求承包商开展过职业病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指定人员负责核查承包商员工的职业健康检查,包括岗前、岗中、离岗,甚至应急健康检查;承包合同包含职业病预防的相关条款;建立职业病预防的相关程序文件并书面告知承包商,同时监督承包商把用人单位的要求贯彻到作业过程中

8、;对承包商的职业病预防管理体系进行审查;把所管辖区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情况告知承包商;分析体检报告和职业病危害监测报告,建立基准点;在所管辖区域内对所涉及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标识和警告。二、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用人单位须建立和落实职业病危害的警示与告知制度,将职业病防治及其他相关信息告知劳动者,包括如下:1.合同告知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将其从事岗位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内,因工作岗位或工作内容发生变化,接触原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职业病危害时,单位有关

9、部门应向员工如实告知目前从事的工作岗位、进行的工作内容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并签订职业病危害告知补充合同。2.作业过程中告知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作业岗位、设备、设施,应当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的规定,在醒目位置设置图形、警示线、警示语句等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操作有害物料的作业场所,应提供详细的SDS说明书,便于操作人员查阅;存在或产生高毒物品的作业岗位,

10、应当按照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的规定,在醒目位置设置高毒物品告知卡,告知卡应当载明高毒物品的名称、理化特性、健康危害、防护措施及应急处理等告知内容与警示标识。3.健康检查结果告知单位应如实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发现疑似职业病的应及时告知本人及相关部门。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用人单位应制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确定申报负责人,按照相关要求准确完成申报。包括如下内容:1申报网址:; 2每年申报一次;3.申报的信息有基本信息(单位名称、注册地址、经济类型、法人、员工人数、接害人数、培训情况等)、主要产品、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检测情况、健康监护情况等;4.若

11、发生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法人变更等情况时,须完成变更申报;5.申报完成后,取回回执,存档;6.当本单位终止生产经营活动后,用人单位在规定的时限内向原申报机关报告并办理相关手续。图片四、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培训教育制度,对本单位进行全面的培训需求分析,制定培训计划,根据培训对象、培训周期、培训内容进行分类,再根据相关法规要求和本单位实际的培训需求,制定具体的管理措施,确保培训教育工作落实到位,并进行考核、追踪等。培训的对象是单位的全体员工,包括单位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一线员工、新员工、承包商或临时工等。1.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每年一次的由地方监督管理部门主办的职业

12、卫生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职业病危害防治基础知识,结合行业特点的职业卫生管理要求和措施,常见职业病案例等。培训后经考核合格后, 获发培训证书。2.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参加每年一次的由地方监督管理部门主办的职业卫生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标准,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控措施,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维护与管理,职业卫生管理要求和措施,先进的国外管理经验等。培训后经考核合格后,获发培训证书。3.新员工入职时必须先完成单位级、车间级和岗位级的三级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单位级职业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国家有关职业

13、危害防治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标准;本单位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本单位职业危害基本情况和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情况;典型事故案例教育、职业危害防护的基本知识。车间级职业健康教育内容包括:本车间生产概况和职业危害状况;本车间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及其防护;职业危害防护设备设施、个体防护用品、急性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设备设施的使用方法;职业健康案例教育。班组级职业健康教育内容:本岗位的工艺流程、特点和存在的职业危害; 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及岗位职业危害防范措施,职业危害防护设备设施和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以及维护保养方法;有关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4.车间各级管理人员和接触职业病危害

14、的员工每年进行一次职业卫生培训,培训内容可包括:国家职业病防治法规基本知识,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所从事岗位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防范措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应急响应,案例分享等。5.新工艺、新项目、新设备、新化学品在新工艺、新设备或新设备投入使用前,或使用新化学品,或原化学品用作新用途等,均须进行职业病危害的预分析,然后对涉及的相关员工进行培训,包括可能的危害的来源、扩散方式、相应防护措施和个人防护要点等等。必要时进行实地的操作和演练。6.特殊作业及非常规作业特殊作业如有限空间进入,每次作业前须进行危害预先分析或称快速风险分析,制定工作方案,对相关作业人员(无论是

15、本单位员工或外包的承包商员工) 进行沟通、培训。非常规作业比如设备维护、检修、清洁、空气过滤芯的更换等等,此类作业接触的职业病的程度危害往往更大,因此针对具体的作业实施相应的培训,包括危害的控制措施和个人防护等内容,十分必要。7.外来临时工人应进行针对性的职业健康培训,确保其作业时不受到危害。8.临时性访客临时性的访客,其职业卫生培训或沟通可由本单位相应的接待人员负责,包括进入有害区域时的个人防护、应急响应措施等等内容。所有的培训、教育、考核均应有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培训时间、地点、内容、教师、学员及参会人员的签名。培训资料应设立专项台账,妥善保管。五、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用人单位须建

16、立、健全和落实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检修维护制度。对本单位的所有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进行统计,列明类型、所使用的区域和位置、数量、检维修周期、检校周期及实施情况记录等信息。制度应明确管理的具体步骤、指定的负责人、定期检查回顾等措施。 常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有防尘: 集尘风罩、除尘管道、风机、过滤设备(滤芯)、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湿法除尘器、洒水器等;防毒:隔离栏杆、防护罩、集毒风罩、过滤设备、排风扇(送风通风排毒)、燃烧净化装置、吸收和吸附净化装置、有毒气体报警器、洗眼器、冲淋器等;防噪声、振动:隔音罩、隔音墙、减振器等;防暑降温、防寒、防潮:空调、风扇、暖炉、除湿机;防非电离辐射或非电离辐射:

17、屏蔽网、罩;警示标识;其他:如职业病危害检测设备、职业健康监护设备等。用人单位应根据防护设施的特点、危害区域的情况等因素确定定期检查的周期,制定每年度的检维修计划。对于需要定期检定校准的设备如报警装置则按照标准规定的周期完成检校。计划可包含费用的预算,上报获批后逐项落实,确保各防护设施正常运行。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不可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因检修需要拆除的, 应做风险分析,采取临时防护措施,检修完毕后及时恢复原状。应建立职业危害防护设备设施档案并妥善保管。档案内容应包括:防护设备设施的技术文件,如设计方案、技术图纸及各种技术参数等。防护设备设施的检测、评价和鉴定资料。防护设备设施的操作规程和

18、管理制度。检查和日常维护、检修及报废记录等。六、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职业病防护用品,也称个体防护用品,是劳动防护的最后一道防线。用人单位须建立并落实管理制度对防护用品的各个环节加以管理,包括购买、选用、配发、培训、使用及保管等。1.购买购买个体防护用品,尤其是特种劳动保护用品,必须购买具有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厂商生产的产品,并且符合相关标准和具有检验合格证。比如防尘口罩,购买前须识别生产商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符合标准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2626),且具有产品检验合格证书和使用说明书。不得购买无证产品或产品信息不全的产品。单位应指定专人对所购买的防护用品进行质量检查、验收。

19、2.选用根据标准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以及作业现场的职业危害类别、空气浓度进行选用,确保选用正确。3.配发单位应对作业人员足量配发个人防护用品,并设定使用的期限。随弃式的按时更换。其他如过滤盒等,单位应根据具体情况设定更换周期,按时更换。若有损坏或污染,及时更换。仓库应设定最低库存量,以避免出现防护用品短缺的情况。4.培训对作业人员实施的职业健康培训中,应包含防护用品的内容,包括防护用品的种类、性能、正确佩戴方法、密合性的自我检查、注意要点、防护用品的清洁维护、保管等知识。5.清洁、维护与保管对于防毒面具、动力送风式呼吸保护器等防护用品,单位应就其清洁、维护保管制定标准操作方

20、法,指导作用人员如何清洁维护、如何存放。若佩戴被污染了的呼吸保护器,所受到的危害更大。6.建立防护用品的档案保存防护用品的有关资料如厂商生产许可证复印件、产品说明书、质量合格证书、质量检测报告、购买进货单或单据等等。七、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用人单位须建立和落实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制定检测计划,确定检测点及检测方式,对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的种类、来源、分布、扩散方式、浓度与强度等进行监测与检测、分析,得出报告,指导单位采取进一步的控制和改善措施。1.监测与检测日常监测:用人单位若需了解生产区域或岗位的职业病危害的浓度或强度,可自行使用检测设备进行检测,或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

21、行检测,得出检测数据以供参考;用人单位也可在需检测的区域设定固定检测设备或仪器进行随时监测, 定期记录数据。定期检测:每年至少一次的定期检测报告,由用人单位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根据物料类别、工艺流程、生产设备、产品及副产品等信息,再依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采样和检测,并给出检测报告。应急检测:当出现或可能出现职业病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现场职业病危害浓度或强度进行检测,出具报告,为事故调查提供依据。2.现状评价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须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其他须进行现状评价的还有如出现了职业病案例、当地监督管理部门要求等情况的用

22、人单位。现状评价是对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接触水平、职业病防护设施及其他职业病防护措施与效果、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影响情况等进行的综合评价。3.数据管理所有的检测、监测与评价的职业病危害的浓度或强度数据,均应向劳动者公布。如果出现超标,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确保其符合职业卫生环境和条件的要求;仍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必须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 方可重新作业。建立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档案并妥善管理。档案内容应包括日常监测结果,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及相关资料。八、建设项

23、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可参考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原安监总局 90 号令)以及当地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具体实施办法进行编制和落实。建立和完善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档案,档案通常包括:建设项目批准文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委托书与预评价报告;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委托书与效果评价报告;建设单位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职业病防护设施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的评审意见;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治法律责任承诺书;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审查、验收批文;全套竣工图纸、验收报告、竣工总结;工程改建、扩建及维

24、修、使用中变更的图纸及有关材料;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登记。九、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用人单位须建立和落实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健康档案管理制度,按要求安排接触职业危害的劳动者完成职业健康检查,妥善管理职业健康档案。1.职业健康监护用人单位须根据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的情况,安排接触危害的人员完成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的职业健康检查,其目的是及早发现职业禁忌证、职业健康损害、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病患者,并作相应安排和处理。接触某些职业病危害,比如矽尘、石棉尘、煤尘等,离岗后可给予定期的医学随访。以上的职业健康检查的具体项目及检查周期,均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执行。在生产活

25、动过程中,接触危害的作业人员如果发生健康损害并可能与职业危害相关的,用人单位应立即安排健康检查。用人单位应选择符合要求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为接触危害的作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向省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备案,并由省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布,公布内容包括医疗机构名称、地址、检查类别和项目等信息。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备注栏注明检查类别和项目等信息。所有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意见,均需如实记入员工的职业健康档案中,并及时反馈给体检者本人。2.职业健康档案管理用人单位应建立劳动者职业健康档案,一人一档,指定专人管理,保密。档案柜需具有防火、防水功

26、能,档案室应防盗。劳动者有权查阅、复印其本人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劳动者离开单位时, 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单位应当为从业人员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劳动者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及评价报告;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劳动者的职业病诊疗健康资料;与职业健康监护相关的资料,包括:职业健康监护委托书、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和诊断、职业病报告卡、对本单位职业病患者和职业禁忌证者处理和安置的文件。十、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用人

27、单位须建立和落实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以期当事故发生时能反应迅速,处理得当,使突发的职业病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应急救援制度应包括如下内容:1.设立应急小组,设置各相关人员并赋予相应职责,包括领导成员,如总指挥、现场协调员、联络员、急救员、泄漏处理人员等等;2.编制各事故类型或区域的应急处置方案 对所有作业场所进行危害分 析和风险评估,根据各区域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种类、防护设施条件、作业方式、个人保护等,分析可能发生的区域及情况,编制相应的应急处置方案,包括汇报和急救流程;3.准备必要的应急物质,包括现场处置需要的物质及个人应急防护用品;4.对员工实施职业病危害的培训,了解各种职业病危害人体的早

28、期表现, 如各种化学毒物、高温等,以便能早期识别急性职业病事故,及时采取行动;5.编制应急预案,实施演练;总结演练中出现的不足,逐步改进。6.设置应急疏散集合点,并设置风向标;7.与外部医疗机构建立合作,确保伤病员的应急转送的绿色通道,确保救护车路线通畅。8.事后现场处理的相应措施。十一、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用人单位须建立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以降低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的暴露程度。岗位操作规程的编制,必须以工作安全分析或者工作危害分析为依据,也就是说,必须先进行全面的工作安全分析。工作安全分析,主要以工艺流程或工作过程为主线,并包含物料、设备、人员、环境、作业方式等因素,将工作划分为不同的步骤,

29、然后逐步分析,预估风险。只有这样,岗位操作规程才有适用性,才有价值。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不必以单独的形式存在。一般情况每个岗位都有生产的操作规程,以及安全操作规程,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可以与之合并成一个操作规程,这样便于单位的制度管理,减少不必要的过多的文件,也提供培训和工作效率。岗位操作规程可分为常规作业和非常规作业。常规作业的就是正常生产时的操作,如“反应车间反应釜加料操作规程”、“成品车间接料及包装操作规程” 等;非常规作业指的是如设备检维修、故障处理、管道拆卸、设备清洗、滤芯更换等等。非常规作业往往比常规作业接触更高或更强的职业危害,而且往往容易被忽视。比如曾有一家塑胶企业做年度的车间

30、清洁,用大量的“天那水”进行地面和设备的清洗,而且没有做好额外的防护措施,这样的方式就产生了很大的风险:一是车间空气浓度高容易导致急性中毒;二是碰到火源可产生爆炸。该企业正在进行清洗清洁时,其中一员工用拖把拖地,拖把上做固定用的铁丝划到地面产生火花,导致车间发生爆炸。因此非常规作业的操作规程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落实。对于特殊作业,如管路拆装、有限空间进入等,在落实操作规程时,仍需进行现场的快速风险分析评估,制定作业方案及应急措施。十二、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用人单位须建立单位的职业卫生档案,是记录和反映本单位职业病防治情况的重要资料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单位的基本情况;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设置、运转和效果;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强)度监测结果与分析;职业健康检查的组织、检查结果及评价等内容。具体有:1.用人单位基本情况2.生产工艺流程图(有多个生产流程的分别列出)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图(以工艺流程为主线标识)4.原、辅料、中间产品、副产品、产品清单5.有毒有害物质清单6.劳动者名册及作业岗位清单7.历年有毒有害因素动态监测结果汇总8.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汇总表(历年)9.职业病人名单、疑似职业病人名单、职业禁忌证患者名单。10.防护设施清单(包括设置区域、位置、数量、定期维护周期、定期检定校准周期等信息)11.其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规章制度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