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项目全生命周期的 BIM项目全生命周期的 BIM技术应用技术应用计划书编制单位:2目录目录项目全生命周期的 BIM 技术应用.1第一章项目 BIM 应用计划.31.1 概述.31.2 BIM 计划的制定流程.41.3 BIM 计划主要内容.51.4 BIM 应用目标.51.5 BIM 应用流程.71.6 BIM 信息交换内容和格式.9第二章建筑、结构、机电专业设计 BIM 应用.9第三章 绿色建筑设计 BIM 应用.10第四章 多专业 BIM 协同应用.11第五章 施工总承包 BIM 应用.11第六章 土建施工 BIM 应用.126.1 概述.126.2 土建深化设计与专业协调.136.3
2、施工模拟.136.4 土方平衡.14第七章 钢结构施工 BIM 应用.147.1 概述.147.2 BIM 应用流程.157.3 钢结构深化设计 BIM 应用.157.4 钢结构加工 BIM 应用.187.5 钢结构现场安装 BIM 应用.18第八章 机电施工 BIM 应用.18第九章 造价管理 BIM 应用.19第十章 进度管理 BIM 应用.2010.1 概述.2010.2 基于 Revit、Microsoft Excel、Microsoft Project 进行进度计划管理.2010.3 基于 Revit、Microsoft Project、Navisworks 进行进度计划管理.211
3、0.4 基于广联达 BIM 5D 系统的进度计划管理.21第十一章 质量安全管理 BIM 应用.2111.1 概述.2111.2 质量安全管理模型内容.23第十二章 竣工验收阶段 BIM 应用.2412.1 概述.24第十三章 项目运维管理 BIM 应用.263第一章 项目 BIM 应用计划第一章 项目 BIM 应用计划1.1 概述1.1 概述像其他新技术一样,如果应用经验不足,或者应用策略和计划不完善,施工团队应用 BIM可能带来一些额外的项目风险。现实中也确实存在项目组没有规划好 BIM 应用,导致增加建模投入、由于缺失信息而导致工程延误、BIM 应用效益不显著等问题。所以,BIM 成功应
4、用的前提条件是详细规划,并要与工程施工业务过程相结合,才能真正辅助施工团队实现 BIM应用价值。一个详细和全面的工程施工 BIM 应用计划(以下简称。BIM 计划。),能使参与工程施工的各专业分包团队清楚地认识到各自责任和义务。一旦计划制定,项目团队就能据此顺利地将 BIM 整合到施工相关的工作流程中,并正确实施和监控,为工程施工带来效益,如从 BIM模型中自动提取工程量,提高成本预算效率通过模型完成多专业协调,减少错碰和工程返工等等。在工程进入运维阶段后,有价值的 BIM 模型还可用于物业运维,从建筑全生命期提升可控性和效益。通过制定 BIM 计划,施工团队可以实现以下目标:所有的分包团队成
5、员都能清晰地理解 BIM 应用的战略目标;相关专业能够理解各自角色和责任;能够根据各分包团队的业务经验和组织流程,制定切实可行的执行计划;通过计划,描述保证 BIM 成功应用所需的额外资源、培训等其他条件;BIM 计划为未来加入团队的成员,提供一个描述应用过程的标准;营销部门可以据此制定合同条款,体现工程项目的増值服务和竞争优势;在工程施工期内,BIM 计划为度量施工进展提供一个基准。基于工程项目的个性化,并没有一个适用于所有项目的最优方法或计划。每个施工团队必须根据项目需求,有针对性制定一个 BIM 计划。在项目全生命期的各个阶段都可以应用BIM,但必须考虑 BIM 应用的范围和深度时,特别
6、是当前的 BIM 支持程度、施工团队自身的技能水平、相对于效益 BIM 应用的成本等等,这些对 BIM 应用的影响因素都应该在 BIM 计划中体现出来。所以施工团队不应该简单地纠结于是否应用 BIM,而应该定义详细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深4度。施工团队在规划 BIM 应用时,应有选择地确定 BIM 应用领域,并遵循“最大化效益,最小化成本和由此带来的影响这一基本原则来制定详细计划BIM 计划在施工过程的早期制定,并描述整个施工期间直至竣工的 BIM 应用整体构想,以及实现细节。全面的 BIM 计划包括 BIM 应用范围和目标(例如建模、深化设计、专业协同等)、BIM 应用的详细流程、不同参与者之间的
7、信息交换,以及 BIM 应用的实施基础条件等内容。负责制定计划的团队要有代表性,代表施工团队的主要成员,至少包括项目经理和各专业分包负责人。此外,业主和设计对 BIM 应用的支持非常重要,这也是在工程项目全生命期延续和体现BIM 应用效益,并使之最大化的关键。因此,如果由业主牵头并得到设计方的支持,为整个工程项目制定了一个全生命期 BIM 计划,那么施工团队可以据此制定施工 BIM 计划,并与项目其他方(特别是分包、业主和设计)互相配合。随着施工团队其他参与人员(各分包)的加入,BIM 计划应不断更新、修订。有了详细的BIM 计划,才能确保项目各方都清楚地认识到将 BIM 整合到项目工作中后的
8、责任。一旦创建了 BIM 计划,项目团队可以据此遵循、跟踪 BIM 应用进展,并使项目从 BIM 应用中获得更大受益。1.2 BIM 计划的制定流程1.2 BIM 计划的制定流程项目施工各专业分包的主要人员都应积极参与 BIM 计划的制定过程。工程项目的条件和目标各异,所以施工总包和分包团队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能力,为项目制定一个 BIM 计划。BIM 计划的制定可参考以下过程:明确 BIM 应用为项目带来的价值目标,以及将要应用的 BIM;.以 BIM 应用过程图的形式,表达 BIM 应用流程;定义 BIM 应用过程中的信息交换需求;明确 BIM 应用的基础条件,包括:合同条款、沟通途径以及技术
9、和质量保障等。项目 BIM 计划的制定和执行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要与工程施工的整体计划相结合。BIM 计划的制定也不是由某个人或某个组织独立制定的,而是项目施工各方合作的结果。BIM 计划的制定是一个协作的、技术性很强的过程。在起步阶段,讨论项目的总体目标时,需要各方的通力协作,而在定义文件结构或详细的信息交换时,可以借助 BIM 专家的参与和指导。BIM 计划的制定执行,要重视事前准备和过程协调。本指南参考 building SMART 组织BIM Project Execution Planning Guide.给出 BIM 计划制定的四步骤流程和主要工作内容(见表 2-1)。项目施工团队
10、可以参考这个流程,通过一个规范的过程,制定出详细的、一致的 BIM 计划。BIM 计划的制定过程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协作会议完成,一般每一流程步骤对应一个会议,5需要召开一个启动会和多个计划制定和协调会。施工团队可以根据需求,合并或分阶段完成会议组织,并在会议之间注重工作任务的及时落实。1.3 BIM 计划主要内容1.3 BIM 计划主要内容BIM 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1)BIM 计划概述。阐述 BIM 计划制定的总体情况,以及 BIM 的应用效益目标。(2)项目信息。阐述项目的关键信息,如:项目位置、项目描述、关键的时间节点。(3)关键人员信息。作为 BIM 计划制定的参考信息,应包含关键的工
11、程人员信息。(4)项目目标和 BIM 应用目标。详细阐述应用 BIM 要到达的目标和效益,具体制定步骤和要点可参考 2.4 节。(5)各组织角色和人员配备。项目 BIM 计划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定义项目各阶段 BIM计划的协调过程和人员责任,尤其是在 BIM 计划制定和最初的启动阶段。确定制定计划和执行计划的合适人选,是 BIM 计划成功的关键。(6)BIM 应用流程设计。以流程图的形式清晰展示 BIM 的整个应用过程,具体制定步骤和要点可参考 2.5 节。(7)BIM 信息交换。以信息交换需求的形式,详细描述支持 BIM 应用信息交换过程,模型信息需要达到的细度。具备制定步骤和要点可参考 2.
12、6 节。(8)协作规程。详细描述项目团队协作的规程,主要包括:模型管理规程(例如:命名规则、模型结构、坐标系统、建模标准,以及文件结构和操作权限等),以及关键的协作会议日程和议程。(9)模型质量控制规程。详细描述为确保 BIM 应用需要达到的质量要求,以及对项目参与者的监控要求。(10)基础技术条件需求。描述保证 BIM 计划实施所需硬件、软件、网络等基础条件。(11)项目交付需求。描述对最终项目模型交付的需求。项目的运作模式(如:DBB 设计-招标建造、EPC 设计-采购施工、DB 设计建造、EP 设计-采购、PC 采购施工、BOT 建造-运营移交、BOOT 建造-拥有运营-移交、TOT 转
13、让-运营移交等)会影响模型交付的策略,所以需要结合项目运作模式描述模型交付需求。项目 BIM 计划文档模板可参考本指南附录 A。1.4 BIM 应用目标1.4 BIM 应用目标BIM 计划制定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步骤,就是确定 BIM 应用的总体目标,以此明确BIM 应用为项目带来的潜在价值。这些目标一般为提升项目施工效益,例如:缩短施工周期、提升工作效率、提升施工质量、减少工程变更等。BIM 应用目标也可以是提升项目团队技能,例如:通过示范项目提升施工各分包之间,以及与设计方之间信息交换的能力。一旦项目团队确定了可评价的目标,从公司和项目的角度,BIM 应用效益就可以评估了。确定 BIM 应
14、用目标后,要筛选将要应用的 BIM,例如:深化设计建模、4D 进度管理、5D 成本管理、专业协调等。在项目的早期确定将要应用的 BIM,具有一定难度。项目团队要综合考虑项目特点、需求、团队能力、技术应用风险。附录 B 给出多项典型 BIM 供参考。一项 BIM 应用是一个独立的任务或流程,通过将它集成进项目,而为项目带来收益。BIM 应6用的范围和深度还在不断扩展,未来会有新的 BIM 出现。工程团队应该选择适合项目实际情况,并对项目工程效益提升有帮助的 BIM。项目团队可以用优先级(高、中、低)的形式标示每个 BIM 应用的价值,可以参考模板表 2-2,完成 BIM 筛选。这个模板表中包括一
15、个供筛选的 BIM 列表,以及对应的应用价值评估、责任方、对责任方的价值、所需能力和资源、所需额外资源,最后是对是否采用进行判定。BIM 筛选可由各专业负责人在项目经理的组织下完成,其一般过程如下:1.罗列备选 BIM 应用点项目团队应认真筛选可能 BIM 应用点,并将其罗列出来,备选 BIM 应用点可参考附录B。在罗列 BIM 应用点时,要注意其与 BIM 应用目标的关系。2.确定每项备选 BIM 应用点的责任方为每项备选 BIM 应用点至少确定一个责任方,主要负责主体放在第一行。3.标示每项目 BIM 应用点各责任方需要具备的条件确定责任方应用 BIM 所需的条件,一般的条件包括:人员、软
16、件、软件培训 11、硬件、IT 支持等。如果已有条件不足,需要额外补充时,应详细说明,例如:需要购买软件、硬件等。确定责任方应用 BIM 所需的能力水平。项目团队需要知道 BIM 应用的细节,及其在特定项目中实施的方法。如果已有能力不足,需要额外培训时,应详细说明。确定责任方是否具备应用 BIM 所需的经验。团队经验对于 BIM 应用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如果已有经验不足,需要额外技术支持时,应详细说明。4.标示每项目 BIM 应用的额外应用点价值和风险施工团队在清楚每项 BIM 应用点价值的同时,也要清楚可能产生的额外项目风险。这些额外应用价值和风险应该在表格的备注中说明。5.决定是否应用 B
17、IM施工团队应该详细讨论每项目 BIM 应用的可能性,确定某项目 M 是否适合项目和团队的特点。这需要施工团队确定潜在价值或效益的同时,均衡考虑需要投人成本。施工团队也需要考虑应用或不应用某项目 M 对应的风险。例如:应用一些 BIM 会显著降低项目总体风险,然而它们也可能将风险从一方转移到另一方;另一方面,应用 BIM 可能会增加个别团队完成本职工作任务的风险。在考虑所有因素之后,施工团队需要做出是否应用各项备选 BIM的决定。当项目团队决定应用某项目 M 时,判断是否应用其他 BIM 就变得很容易,因为施工团队成员可以利用已有的信息。例如,如果决定完成建筑、结构、机电的 BIM 建模,那么
18、实现专业协调就变得简单。在确定将要应用的 BIM 应用点时,要强调模型信息的全生命期应用,也就是 BIM 计划从开始就要为信息模型的潜在用户标示出 BIM 的应用方法。所以,施工团队应首先考虑什么信息对项目的后期施工(也包括竣工和运维)是有价值的,然后逆向(运维、施工、设计、规划)标示下游所需信息应由哪些上游阶段来支持,如图 2-1 所示。通过先识别下游 BIM 应用点,项目团队可以专注于可重用的信息,以及重要的信息交换过程。BIM 成功应用的关键是项目团队成员要清晰认识和理解他们建立的模型信息用途。例如,当建筑师在建筑模型里增加了一堵墙时,这堵墙可以附带有关材料信息、结构性能信息和其7他数据
19、信息,建筑师应该知道这些信息将来是否会用到,如果用会怎么用。未来这些信息的使用方式会影响(或决定)当前的建模方法,会影响依赖这些信息的工程任务的工作质量和准确性。需要注意的是,BIM 应用目标与 BIM 应用之间没有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例如:如某项目采用混凝土预制构件提升项目现场的生产效率、缩短工期,应用 BIM 多专业协调技术,在施工前解决构件尺寸冲突问题。有些时候,BIM 应用目标与 BIM 之间关联密切。例如:为提升项目效益,采用深化设计建模、4D 建模等 BIM 应用。表 2-3 为某项目最终确定的BIM 应用目标和技术,并基于项目实际情况给出了优先级。1.5 BIM 应用流程1.5
20、BIM 应用流程施工团队确定 BIM 应用目标和技术后,要设计 BIM 应用流程。应该从 BIM 应用的总体流程设计开始,定义 BIM 应用的总体顺序和信息交换过程全貌,如图 2-2 所示。一般的流程图符号参考本指南附录 C。这能使团队的所有成员清晰地了解 BIM 应用的整体情况,以及相互之间的配合关系。总体流程确定后,各专业分包团队就可以设计二级(详细)流程了。例如,总体流程图显示的是深化设计建模、成本估算和 4D 建模等 BIM 应用的总体顺序和关联,而细化的 BIM应用流程图显示的是某一专业分包团队(或几个专业分包团队)完成某一 BIM 应用(如深化设计建模)所需要完成的各项任务的流程图
21、,如图 2-3 所示。详细的流程图也要确定每项任务的责任方,引用的信息内容,将创建的模型,以及与其他任务共享的信息。通过二级流程图制作,项目团队不仅可以快速完成流程设计,也可作为识别其他重要的BIM 应用信息,包括:合同结构、BIM 交付需求和信息技术基础架构等。2.5.1 流程总图的设计过程BIM 应用流程总图的设计可参考如下过程:1.将所有应用的 BIM 加入总图一旦项目组确认了将要应用的 BIM 应用点(过程参见 2.4 节),项目组就应该开始设计 BIM 应用流程总图,将每项选定的 BIM 加人总图。如果某项目 M 在项目的全生命期多8个阶段应用,则每处应用点都要表达。2.根据项目进度
22、调整 BIM 应用顺序项目团队建立了 BIM 应用总图后,应按照项目实施顺序调整 BIM 应用顺序。建立总图的目的之一就是标示项目每个阶段(施工深化、施工管理、竣工验收)应用的 BIM,使项目团队成员清晰每个阶段 BIM 应用的重点。总图上,也应该简单地标示出 BIM 模型和成果交付的计划。3.确认各项目 M 应用任务的责任方为每项目 M 应用任务确认一个责任方。对某些 BIM 应用,责任方很明确;对某些 BIM 应用,责任方并不容易判定。不管在哪种情况下,都应该考虑用最胜任的团队来完成相关任务。另外,有些任务可能需要多个团队配合完成,那么确认的责任方负责协调各方工作,明确完成 BIM 应用所
23、需信息,以及 BIM 的成果。BIM 应用总图中的流程图形符号和信息格式参考本指南附录 C。4.确定支持 BIM 应用的信息交换BIM 计划总图应包含的关键信息交流信息,这些信息交换有时是针对某项目 M 应用内部的特定过程,有时是 BIM 应用之间不同责任方的信息共享。总的来说,将所有从一方传递给另一方的信息都标示出来非常重要。在当前的技术环境下,虽然也有共享数据库的方式,但更多还是靠传递数据文件完成。有关信息交换的定义过程可参考 2.6 节。从流程节点指向信息交换节点是某项目 M 应用内部信息交换;指向流程节点输入连接线或从流程节点输出连接线导出的信息交换,是支持两项或多项目 M 应用的信息
24、交换。如图 2-4 所示,流程节点进行专业协调的信息交换,施工图设计的模型虽然在流程节点内部使用,但因为来自不同团队也应该在流程图中表示。2.5.2 流程详图的设计过程BIM 应用流程总图创建后,应该为每项目 M 应用创建二级流程图(流程详图),清晰地定义完成 BIM 应用的任务顺序。企业环境和项目环境的不同,导致具体实现每项目 M 应用的方法不同,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和企业的目标定制流程详图。流程详图涉及三类信息,即参考信息、BIM 应用任务、信息交换,在流程图中用横向泳道的形式将对应的信息包含在各自范围内。参考信息:来自企业内部或外部的结构化信息资源,支持工程任务的开展和 BIM 应用。流
25、程任务:完成某项目 M 应用的多项流程任务,按照逻辑顺序展开。信息交换:BIM 应用的成果,作为资源支持后续 BIM 应用。BIM 应用流程详图的制作可参考如下过程:1.以实际工程任务为基础将 BIM 应用逐项分解成多个流程任务根据工程任务的实际需求,将 BIM 应用分解成若干核心任务,按照相应顺序用矩形节点表达。2.定义各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通过连线和箭头,表达各项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表明各项任务的前置任务和后置任务有些时候一项任务有多个前置任务或后置任务。3.补充其他信息将支持 BIM 应用的信息资源作为参考信息加人流程图,例如:造价定额库、气象数据、产品目录数据等;补充所有的信息交换(外部
26、、内部)内容;补充责任方信息,为每项任务指定负责人。4.添加关键的验证节点验证节点用于控制 BIM 应用的工作质量,是质量保障体系的一部分。基于判定,指引9流程的流转。验证节点也是项目团队决策的关键点。5.检查、精炼流程图,以便其他项目使用BIM 应用流程详图今后可以用于其他项目,所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该不断检查、修改、精炼和对比分析,以便其他项目使用。1.6 BIM 信息交换内容和格式1.6 BIM 信息交换内容和格式BIM 应用流程设计完成后,应详细定义项目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交换。让团队成员(特别是信息创建方和信息接收方)了解信息交换内容,这对于 BIM 应用至关重要。应采用规范的方式,在
27、项目的初期定义信息交换的内容和细度要求。下游 BIM 应用受上游 BIM 应用产生信息的影响,如果下游需要的信息在上游没有创建,则必须在本阶段补充。所以,项目组要分清责任;但没有必要在每次信息交换过程中包含全部的项目元素,应该根据需要定义支持 BIM 应用的必要模型信息。每个项目可以定义一张总的信息交换定义表,也可以根据需求按照责任方或分项 BIM拆分成若干个,但应该保证各项信息交换需求的完整性、准确性。第二章 建筑、结构、机电专业设计 BIM 应用第二章 建筑、结构、机电专业设计 BIM 应用对于设计阶段的 BIM 技术的应用成果大致包括以下内容1、BIM 模型在设计的不同阶段,提供满足各阶
28、段模型细度要求的方案设计模型、初步设计模型和施工图设计模型。2、可视化成果(1)三维视图从 BIM 模型中生成的项目重点部位的三维透视图、轴测图,剖切图等展示图片,可用于验证和表现建筑设计理念。(2)效果图从 BIM 模型中直接生成的渲染效果图,或将 BIM 模型导入到专业的可视化软件中处理得到的渲染效果图。(3)漫游动画从 BIM 模型中直接生成的漫游动画,或将 BIM 模型导人到专业的可视化软件制作的高度逼真的动画效果。通过整合 BIM 模型和虚拟现实技术,对设计方案进行虚拟现实展示,用于项目重点位置的空间效果评估。103、建筑性能分析成果将 BIM 模型导人到性能分析软件的分析模型,用于
29、通风分析、光环境分析、声环境分析、热环境分析、能耗分析等各项建筑性能分析,确保项目数据的统一性,避免反复建模。4、二维图纸对于现阶段 BIM 技术下,模型生成的二维视图不能完全符合现有的二维制图标准,但应根据 BIM 技术的优势和特点,确定合理的 BIM 模型二维视图成果交付要求。BIM 模型生成二维视图的重点,应放在二维绘制难度较大的立面图、剖面图等方面,以便更准确地表达设计意图,有效解决二维设计模式下存在的问题,体现 BIM 技术的价值。随着 B1M 设计工具的不断完善,BIM 模型与二维制图标准将实现有效对接,最终交付的二维视图均可以在 BIM 环境中完成。在设计完成后,结构专业需要交付
30、 BIM 模型和一维设计图纸,其中由模型生成的二维视图包括结构平面布置图及其立面图、剖面图等。根据 BIM 模型的不同用途以及每种用途对模型的不同要求,可以建立各种不同类型的BIM 模型,一般机电专业设计可包括设计模型、可视化模型、专业协调模型等。其中,设计模型是整个 BIM 应用的重要基础。对设计模型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可用于创建可视化、专业协调模型;对设计模型进行必要的深化,并加人所需的必要信息,就可以创建生成施工模型和设施管理模型。第三章 绿色建筑设计 BIM 应用第三章 绿色建筑设计 BIM 应用BIM 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参数模型整合各种项目的相关信息
31、,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做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梳理,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各条文与 BIM 应用的关联性,可以把绿色建筑与BIM 应用的要求分为两类第一类 BIM 核心模型增加信息,在 BIM 模型搭建完成后,通过统计功能判定是否达到绿色建筑评价相应条文的要求第二类是必须借助第三方模拟分析软件,进行相应计算分析,根据模拟分析的结果判定是否满足绿色建筑相关条文的要求。简而言之,第一类为绿色建筑对 BIM 核心模型
32、的信息要求,第二类为第三方11模拟软件共享 BIM 核心模型,通过在核心模型中提取几何等信息,进行专项计算分析。第四章 多专业 BIM 协同应用第四章 多专业 BIM 协同应用基于 BIM 的设计协同(简称 BIM 协同)是通过一定的软件工具和环境,以 BIM 数据交换为核心的设计协作方式,其目标是让 BIM 数据信息在设计不同阶段、不同专业之间尽可能完整准确地传递与交互,从而更好地达到设计效果,提高设计质量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把设计企业的协同工作分为基于数据的设计协同和基于流程的管理协同两个层面。本文基于 BIM 的设计协同方法,只涉及基于数据的设计协同,不涉及基于流程的管理协同。另外,与 B
33、IM 相关的软件工具很多,本文无法全部覆盖,未在本文提及的软件可参照本部分介绍的方法。对于设计企业而言,由于项目的 BIM 应用时期不同,参与专业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协同要求和协同方法。基于 BIM 的设计协同工作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设计阶段不同时期的 BIM 协同同一时期不同专业的 BIM 协同同一时期同一专业的 BIM 协同基于 BIM 的设计协同需要在一定的网络环境下实现项目参与者对设计文件(BIM 模型、CAD 文件等)的实时或定时操作。由于 BIM 模型文件比较大,对网络要求较高,一般建议是千兆局域网环境,对于需要借助互联网进行异地协同的情况,鉴于目前互联网的带宽所限,暂时还难以实
34、现实时协同的操作,建议采用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同步异地中央数据服务器的数据,实现定时节点式的设计协同。第五章 施工总承包 BIM 应用第五章 施工总承包 BIM 应用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超大型建设项目,在组织施工时,建设方为了便于管理,往往会选择施工总承包的方式进行发包。总承包商就肩负起保障工程质量、工期、成本、安全文明施工等全方位的施工管理责任,面对错综复杂、千头万绪的工作,如何做好施工总承包管理,成为总承包商必须面对的问题。施工总承包管理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和难点1.施工参与方众多,对管理手段要求高施工总承包管理涉及土建结构、机电设备安装、玻璃幕墙、钢结构制作与安装、外环12
35、境道路等众多专业施工单位的施工协调,包括进度、质量、安全、工期、投资等控制及施工平面布置协调,需要全方位配备相应各专业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和采取先进高效的管理手段,才能满足总承包管理的需要。2.现场复杂多变,对协调能力要求高现场不同专业的众多施工单位交叉作业,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各个不同的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均需调整变化,施工总承包单位必须按不断变化的现场条件全盘策划施工安排,及时协调好众多施工单位之间的复杂经济、行政、法律关系,精心组织,科学管理。3.统筹策划难度大,对统一组织能力要求高针对不同施工阶段的具体施工内容对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全面统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工期计划、技术、质量、成本
36、、安全、资料等管理,统一策划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统一制定质量计划和保证措施,统一管理施工进度,统一完成竣工资料的编制与移交,对总承包管理的统一策划、组织、协调水平提出了高标准一要求。4.专业工艺多种多样,对总体施工计划要求高将整个项目不同阶段、不同专业的施工过程变成一个有机的、相互协调的整体,需要根据不同专业的自身特点以及施工环节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管理协调,按照不同专业的施工工艺要求和内在规律制定合理的总体施工计划。综上所述,实施总承包管理要求总承包商具备高索质的管理团队、科学的管理、组织协调能力、而要发挥出团队的协作水平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和及时正确的组织协调,需要有一个先进高效的管理手段。
37、BIM 是工程项目在设计、分析、建造和运维过程中的数字化表达。通过在空间几何模型基础上叠加时间、数量和成本、建造与管理等信息,实现从 3D 到 4D.5D 等的多维表达,以BIM 为驱动的项目全生命期高效管理和潜在效益正在不断被认识。BIM 具有可视化、参数化、标准化的特点,具有信息共享、协同工作的核心价值,在施工总承包管理中,应用 BIM 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工作质量。第六章 土建施工 BIM 应用第六章 土建施工 BIM 应用6.1 概述6.1 概述在土建施工中,BIM 技术的应用点有基于 BIM 的设计可视化展示、基于 BIM 的工程深化13设计、基于 BIM 的专业协调与施工模拟、基于
38、BIM 的工程算量与造价管理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中常用的基于 BIM 的土方平衡计算等。土建施工最常用的 BIM 应用是可视化。传统技术手段无法直观展现建筑全景,而以 BIM模型为基础,在虚拟的空间进行模型漫游,可以直观展示任意位置。这样可以比较全面地评估任意位置景观可视度,从而为项目的整体评估提供全面、科学的依据。目前土建施工 BIM 应用最能体现价值的是专业协调。专业协调越早,对项目成本和计划的潜在影响越大。在开始施工之前,能够看到建筑构件之间的关系,允许更早准备材料采购、设备车间加工,以及每个专业工作位置,避免与其他专业冲突,从而节约成本、缩短工期。施工模拟也是 BIM 技术在土建施工中应用
39、较多的应用点。用三维建模软件创建模型,之后编制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制定出施工方案,按照已制定的施工进度计划,再结合 BIM仿真优化工具来实现施工过程三维模拟。通过对施工全过程或关键过程进行模拟,以验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以便指导施工和制定出最佳的施工方案,从而加强可控性管理,提高工程质量、保证施工安全。土方平衡计算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中 BIM 常用的应用点。土方平衡就是通过土方平衡图计算出场内高处需要挖出的土方量和低处需要填进的土方量,就知道计划外运进、出的土方量。在计划基础开挖施工时,尽量减少外运进、出的土方量的工作,不仅关系土方费用,而且对现场平面布置有很大的影响。传统基于 AutoCAD 的
40、土方挖方量和填方量计算操作繁琐,计算准确度不高,而利用 BIM 技术结合三维扫描和 GIS 模型,可精确计算挖出和填进的土方量,而且效率大幅度提高。随着 BIM 技术的不断发展,BIM 应用软件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应用点将被挖掘。6.2 土建深化设计与专业协调6.2 土建深化设计与专业协调基于 BIM 的土建深化设计和专业协调,可以进一步优化施工图设计,减少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错误损失和避免返工,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建造成本。6.3 施工模拟6.3 施工模拟土建施工模拟主要是通过运用 BIM 技术,将二维图纸转变成三维模型,在模型中确定施工方案。通过对施工全过程或关键过程进行模拟,以验证施工方案
41、的可行性,以便指导施工和制定出最佳的施工方案,从而加强可控性管理,提高工程质量、保证施工安全。通过在实际工程施工之前把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在计算机上进行三维仿真演示,一方面,预先的模拟施工能形象地表达出目前的施工状态和施工方法,有利于现场技术人员对整个工14序的把握;另一方面,在模拟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也有利于在现场施工前对施工方法进行及时的调整。通过施工模拟优化施工方案,有助于提升施工质量和交流效率,减少施工返工。建筑工程项目中应用虚拟施工技术,将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包括了建筑三维建模、搭建虚拟施工环境、定义建筑构件先后顺序、对施工过程进行虚拟仿真、管线综合碰撞检测以及最优方案的判定等不
42、同阶段,同时也涉及不同专业和人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建筑施工过程模拟是否真实、细致、高效和全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构件之间的施工顺序、运动轨迹、施工组织设计是否优化合理,建筑构件之间碰撞干涉问题能否及时发现并解决等内容。只有把上述问题把握好,才能通过 BIM 模型得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第七章 钢结构施工 BIM 应用第七章 钢结构施工 BIM 应用7.1 概述7.1 概述钢结构施工全过程管理包括深化设计、材料采购、构件制造和现场安装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划分为若干个工序。钢结构施工中 BIM 技术应用会涉及深化设计部门、项目成本管理部门、项目生产管理部门、项目物资管理部门、项目技术管
43、理部门、项目质量管理部门、项目物流管理部门、制作车间等。传统钢结构施工过程中信息交换不及时、不准确的问题造成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部分企业和项目已经引入了信息技术,对钢结构施工进行辅助管理,但由于各辅助软件之间无法实现数据的及时共享,导致信息共享出现脱节,重复建模工作量也很大,影响了项目各参与方、各专业之间的协作效率和质量。钢结构 BIM 技术应用的核心价值之一就是要解决施工各阶段工程信息的共享问题。不同岗位的工程人员可以从 BIM 模型中获取、更新与本岗位相关的信息,既能指导实际工作,又能将相应工作的成果更新到模型中,使工程人员对钢结构施工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共享,起到了提升钢结构
44、施工管理水平的作用。在钢结构施工过程中采用 BIM 模型替代传统图纸,建立新型管理模式,已成为钢结构施工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钢结构 BIM 应用应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模型信息共享、资源集约化管理、工程可视化管理等。1.模型信息共享通过将深化设计模型、工程进度、工程造价等信息的整合,形成 BIM 模型,实现钢结构工程在设计、采购、制作、安装业务上的信息共享和可视化管控。其中深化设计模型应包含零件信息、构件信息、结构信息及材料信息等内容。152.资源集约化管理钢结构施工中的资源需求、材料库存等信息,通过 BIM 模型的归集,按材质、类型等进行筛分、汇总,实现施工过程中的资源需求分析、订单下达、资
45、源接收、存量分析等集约化管理,并进一步实现施工资源的有效调度。3.工程可视化管理采用 BIM 模型替代传统图纸,实现工程可视化管理,包括工程进度可视化管理和工程造价可视化管理等。在工程进度百日见化管理方面,以深化设计模型为基础,进行工程进度信息的导人与转化应用现代数据采集手段,实时更新工程的建造状态,实现可视化工期预警和过程纠偏等。在工程造价可视化管理方面,以精细化的工程量清单为基础,结合 BIM 模型更新工程施工的成本信息,进行工程造价可视化管理,实现方便快捷地查询造价信息。7.2 BIM 应用流程7.2 BIM 应用流程7.3 钢结构深化设计 BIM 应用7.3 钢结构深化设计 BIM 应
46、用8.3.1 钢结构深化设计建模要求钢结构深化设计应按下列技术文件进行模型创建和更新:最终版设计施工图及相关设计变更文件;钢结构材料采购、加工制作及预拼装、现场安装和运输等工艺技术要求;其他相关专业配合技术要求;国家、地方现行相关规范、标准、图集等。钢结构 BIM 模型的编码规则需要根据每个工程的特点,制定专用编号规则。制定的原则是要区分构件、状态、区域等基本信息,以便于施工管理。深化设计建模时,根据编号规则将干构件编码输入到构件属性信息中。当应用 Tekla Structures 作为深化软件时,对软件应用和模型数据有一下几点要求:1.统一平台软件同一工程的钢结构深化设计应采用统一的软件及版
47、本号,设计过程中不得更改。同一工程宜在同一设计模型中完成,若模型过大需要进行模型分割,分割数量不宜过多,同事需注意模型分割处的信息处理。模型分割面一般位于某轴线或某标高处,轴线、标高两侧的构件信息分别在梁分割模型中建立,模型分割完成后,须仔细核查分割面处构件的定位信息,避免出现无法对接的情况。2.人员协同管理钢结构深化设计多人协同作业时,应明确职责分工,注意避免模型碰撞冲突。同时,需设置好稳定的软件联机网络环境,保证每个深化人员的深化设计软件运行顺畅。3.软件基础数据设置软件应用前需设置好基础数据,如:设定软件自动保存时间,以及同意的软件系统字体、字体转换文件、系统符号文件、报表和图纸模板等。
48、164.模型构建唯一性在钢结构深化设计模型里,零构件号与零构件要一一对应。当零构件的尺寸、重量、材质、切割类型等发生变化时,需赋予零构件新的编号,以避免零构件的模型信息冲突报错。5.零件的截面类型匹配在 Tekla 中,深化设计模型中每一种截面的材料都会指定唯一的截面类型与之对应,保证材料在软件内名称的唯一性。例如一根高 500mm,宽 200mm 的 H 型钢,它可以有多种命名方式:H500 x200、HN500 x200 等。在深化设计建模时,需对 Tekla 模型截面库进行更新、补充和完善。8.3.2 钢结构深化设计成果1.三维可视化深化设计模型在钢结构深化设计阶段,可通过深化设计模型直
49、观地展示钢结构整体、局部等的结构信息,便于施工人员查看,如图 5-6 和图 5-7 所示。图 5-6 整体深化设计模型图2.钢结构深化设计图深化设计软件可将已建立好的深化设计模型转换成二维深化设计图,供钢结构制作、安装单位使用,如图 5-8 所示。17图 5-7 局部深化设计模型图图 5-8 深化设计图转换3.清单报表深化设计软件可根据已建立好的深化设计模型导出零构件详细清单、材料(钢材、螺栓、栓钉等)清单等,如图 5-9 和图 5-10 所示。18图 5-9 报表清单导出图 1图 5-10 报表清单导出图 27.4 钢结构加工 BIM 应用7.4 钢结构加工 BIM 应用7.5 钢结构现场安
50、装 BIM 应用7.5 钢结构现场安装 BIM 应用第八章 机电施工 BIM 应用第八章 机电施工 BIM 应用从 BIM 技术的发端至现阶段国内较大范围提倡应用 BIM 技术,短短几年时间 BIM 技术的应用已经在部分领域初显成效。这项新型技术正在对整个建筑工程行业注人全新的血液,这19既是机遇同样也是挑战。面对全新的 BIM 技术,从方案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诸多领域都在投人更多的资源,期望提高管理品质,提升企业价值,打造企业品牌。从近年的机电安装 BIM 应用来看,部分应用解决了一些难点,如可视化碰撞协调检查、形象进度演示等。而在施工阶段的具体应用上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如 BIM 应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