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工程学2(地震学基础知识新).pdf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1041674 上传时间:2024-03-29 格式:PDF 页数:64 大小:2.6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工程学2(地震学基础知识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地震工程学2(地震学基础知识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地震工程学2(地震学基础知识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地震工程学2(地震学基础知识新).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地震工程学2(地震学基础知识新).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地震学基础知识地震学基础知识地震学基础知识地震学基础知识翟翟翟翟 永永永永 梅梅梅梅同济大学同济大学同济大学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上上上上 海海海海 防防防防 灾灾灾灾 救救救救 灾灾灾灾 研研研研 究究究究 所所所所地震工程学地震工程学地震工程学地震工程学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2、第二章地震学基础知识?地球内部结构?板块构造运动?地震成因与类型?断层与震源机制?地震波的分类与震相分析?地震观测与震级确定?世界与中国地震带分布特征2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2.1 地球内部结构地球内部结构3?地球形状地球形状?略呈梨形的椭球体?平均半径 6400km?地球分层地球分层?地壳数km至数十km 岩石?地幔上、下地幔,岩石和软流层?地核外核(液态)内核?密度、温度、压力变化密度、温度、压力变化?由外向内显著增加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

3、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2.1 地球内部结构地球内部结构4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板块构造运动的提出板块构造运动的提出?20世纪初,魏格纳明确、系统提出大陆漂移学说?50年代中期形成“板块构造运动”?60年代初美地质学家提出海底扩张学说?理论基础理论基础?全球地壳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澳洲)和南极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

4、洋。?板块间相对运动速度平均为厘米/年级,持续了至少2亿年左右52.2 板块构造运动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62.2 板块构造运动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板块构造运动的证据板块构造运动的证据?大陆地质地形的拼合大陆地质地形的拼合?岩石中古地磁的痕迹(磁极游动曲线)岩石中古地磁的痕迹(磁极游动曲线)?海底微小地震观测的结果海底微小地震观测的结果?海底古地磁研究成

5、果海底古地磁研究成果72.2 板块构造运动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82.2 板块构造运动?板块构造运动的机制板块构造运动的机制1、地幔上部软流层的物质由海岭涌出,推动板块运动2、动力来自地幔物质的对流3、海岭是上升区,海沟是海洋板块的下降区1、地幔上部软流层的物质由海岭涌出,推动板块运动2、动力来自地幔物质的对流3、海岭是上升区,海沟是海洋板块的下降区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

6、vention接近地球表面的岩层中弹性波传播所引起的震动称为地震。按其成因可分为接近地球表面的岩层中弹性波传播所引起的震动称为地震。按其成因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人类工程活动如采矿、水库蓄水、深井注水、地下核爆炸也可诱发地震。人类工程活动如采矿、水库蓄水、深井注水、地下核爆炸也可诱发地震。构造地震构造地震是现代地壳运动所产生、分布最广、数量最多(90)、危害最重的地震。它产生于板块边缘和板块内部的活动构造带。岩石圈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应变能不断积累,一旦达到是现代地壳运动所产生、分布最广、数量最多(90)、危害最重的地震。它产生于板块边缘和板块内部的活动

7、构造带。岩石圈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应变能不断积累,一旦达到岩体强度极限岩体强度极限,就会发生突然的剪切破裂(脆性破坏)或沿已有破裂面产生突然错动(粘滑),积蓄的应变能就会以弹性波的形式突然释放使地壳震动而发生地震。,就会发生突然的剪切破裂(脆性破坏)或沿已有破裂面产生突然错动(粘滑),积蓄的应变能就会以弹性波的形式突然释放使地壳震动而发生地震。2.3 地震成因与类型9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断层错动与地震形成断层错动与地震形成2.3 地震成因与类型10同济大学Tongji Uni

8、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地震的孕育与应力释放地震的孕育与应力释放2.3 地震成因与类型11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全球板块与板块边界全球板块与板块边界2.3 地震成因与类型12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2.3 地震成因与类型13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

9、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2.3 地震成因与类型14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2.3 地震成因与类型15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板块运动与地震活动相关性板块运动与地震活动相关性2.3 地震成因与类型16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10、 of Disaster Prevention2.3 地震成因与类型17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2.3 地震成因与类型18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1999年年9月月21日凌晨日凌晨1时时47分,台湾省南投县集集发生分,台湾省南投县集集发生7.6级大地震,震源深度级大地震,震源深度10km,重灾区在日月潭地区。该区有许多活断层,开始是,重灾区在日月潭地区。该区有许

11、多活断层,开始是“双冬断层双冬断层”发生活动,同时牵动相邻的车笼埔断层的大规模滑动,导致断层沿岸的丰原、大境、务峰、中兴新村、南投和名间、竹川等市县村镇地区的灾难性破坏,大部分地段已被夷为平地。整个灾区死亡发生活动,同时牵动相邻的车笼埔断层的大规模滑动,导致断层沿岸的丰原、大境、务峰、中兴新村、南投和名间、竹川等市县村镇地区的灾难性破坏,大部分地段已被夷为平地。整个灾区死亡2329人,伤人,伤8722人,失踪人,失踪39人,倒塌各种建筑人,倒塌各种建筑9909栋,严重破坏栋,严重破坏7575栋,受灾人口栋,受灾人口250万,灾民万,灾民32万,财产损失万,财产损失92亿美元。亿美元。2.3 地

12、震成因与类型19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石岗大坝全长石岗大坝全长700m,台湾台湾1999.9.21地震中受断层作用北段三跨泄洪道断塌,断裂处南侧拱起约地震中受断层作用北段三跨泄洪道断塌,断裂处南侧拱起约9.8m,北侧约,北侧约2m。蓄水功能全失,上游水库底床露出地表。蓄水功能全失,上游水库底床露出地表。2.3 地震成因与类型20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地震的

13、类型地震的类型?按成因(构造EQ、火山EQ、陷落EQ、诱发EQ)?按发震位置(板边EQ、板内EQ)?按震源深度(浅源EQ、中源EQ、深源EQ)?按地震序列(主震余震型、震群型、单发型)212.3 地震成因与类型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引自闫肖武闫肖武,20062.3 地震成因与类型22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宏观震中:能量释放中心在地表的投影 仪器震中:初始破

14、裂点在地表的投影 仪器震源:初始破裂点 震源深度:从震源到地表的距离 地震矩Mo:断层面(面积为S)上等于剪切模量的应力使断层面两侧错开D时所做的功。Mo=SD单位:N.MS-断层的面积 D-剪切位错 -剪切模量2.3 地震成因与类型23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地震的类型按成因:地震的类型按成因:(1)构造地震:构造地震:由于地壳运动,推挤地壳岩层使其薄弱部位发生断裂而引起的地震。构造地震破坏性大,影响范围广。由于地壳运动,推挤地壳岩层使其薄弱部位发生断裂而引起的地震。构造地

15、震破坏性大,影响范围广。(2)火山地震:火山地震:由于火山爆发,岩浆猛烈冲出地面而引起的地震。这类地震在我国很少见。由于火山爆发,岩浆猛烈冲出地面而引起的地震。这类地震在我国很少见。(3)陷落地震:陷落地震:由于地表或地下岩层突然大规模陷落或崩塌而造成的地震。这类地震的震级很小,造成的破坏也很小。由于地表或地下岩层突然大规模陷落或崩塌而造成的地震。这类地震的震级很小,造成的破坏也很小。(4)诱发地震:诱发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或深井注水等引起的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或深井注水等引起的地震。2.3 地震成因与类型24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

16、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地震序列:地震序列:在一定时间内(一般是几十天至数月)相继发生在相邻地区的一系列大小地震称为地震序列。在一定时间内(一般是几十天至数月)相继发生在相邻地区的一系列大小地震称为地震序列。主震:主震:在某一地震序列中,其中最大的一次地震叫主震。在某一地震序列中,其中最大的一次地震叫主震。前震:前震:在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在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余震:余震:在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在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2.3 地震成因与类型?地震的类型地震的类型25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17、 Disaster Prevention按地震序列:按地震序列:(1)主震型地震:主震型地震:在一个地震序列中,若主震震级很突出,其释放的能量占全序列中的绝大部分的叫主震型。在一个地震序列中,若主震震级很突出,其释放的能量占全序列中的绝大部分的叫主震型。(2)群震型或多发型地震:群震型或多发型地震:在一个地震序列中,若主震震级不突出,主要地震能量是由多个震级相近地震释放出来的叫群震型。在一个地震序列中,若主震震级不突出,主要地震能量是由多个震级相近地震释放出来的叫群震型。(3)孤立型或单发型地震:孤立型或单发型地震:在一个地震序列中,若前震和余震都很少,甚至没有,绝大部分地震能量都是通过主震一

18、次释放出来的叫孤立型。在一个地震序列中,若前震和余震都很少,甚至没有,绝大部分地震能量都是通过主震一次释放出来的叫孤立型。据统计,上述三种类型地震中主震型地震占据统计,上述三种类型地震中主震型地震占60,群震型地震占,群震型地震占30,单发型地震占,单发型地震占10。2.3 地震成因与类型26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第一章第一章绪论绪论按震源的深浅不同:按震源的深浅不同:(1)浅源地震: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在震源深度在 70 km以内,一年中全世界所有地震释放能量的约以内,一年中

19、全世界所有地震释放能量的约85%来自浅源地震。来自浅源地震。(2)中源地震: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震源深度在 70300km,一年中全世界所有地震释放能量的约,一年中全世界所有地震释放能量的约 12%来自中源地震。来自中源地震。(3)深源地震:深源地震:震源深度超过震源深度超过 300km,一年中全世界所有地震释放能量的约,一年中全世界所有地震释放能量的约 3%来自中源地震。来自中源地震。2.3 地震成因与类型27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2.4 断层与震源机制?震源机制的弹性回跳

20、理论震源机制的弹性回跳理论28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断层与蠕动断层断层与蠕动断层2.4 断层与震源机制?走滑断层:当断层面两侧岩层的相对运动以沿地表断裂的走向为主时,称为走(向)滑(动)断层。?倾滑断层:沿断层面向地下倾斜方向滑动为主时,则成为倾(向)滑(动)断层。?正断层:倾滑断层中,断层的上盘块体相对下盘块体向下滑动;正断层:倾滑断层中,断层的上盘块体相对下盘块体向下滑动;?逆断层:倾滑断层中,断层的上盘块体相对下盘块体向上滑动。逆断层:倾滑断层中,断层的上盘块体相对下

21、盘块体向上滑动。?蠕动断层:当断层处有强度极低的软弱夹层时,可发生断层错位而不伴随明显的地震,称为蠕动断层。29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30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地震波地震波地震时震源释放的应变能以弹性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这种弹性被就是地震时震源释放的应变能以弹性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这种弹性被就是地震波地震波。地震波是使建筑物在地震中破坏的原动力、也

22、是研究地震的最主要的信息和研究地球深部构造的有力工具。地震波包括两种在介质内部传播的。地震波是使建筑物在地震中破坏的原动力、也是研究地震的最主要的信息和研究地球深部构造的有力工具。地震波包括两种在介质内部传播的体波和两种限于界面附近传播的面波。体波和两种限于界面附近传播的面波。2.5 地震波的分类与震相分析31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体波包括纵波和横波体波包括纵波和横波纵波纵波是由震源传出的压缩波,质点振动与波前进方向一致,一疏一密向前推进,它周期短、振幅小。是由震源传出的压缩

23、波,质点振动与波前进方向一致,一疏一密向前推进,它周期短、振幅小。横波横波是震源向外传播的剪切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前进方向相垂直,传播时介质体积不变但形状改变,周期较长振幅较大。因为该波是切变波,所以它不能通过对切变没有抵抗能力的液体。是震源向外传播的剪切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前进方向相垂直,传播时介质体积不变但形状改变,周期较长振幅较大。因为该波是切变波,所以它不能通过对切变没有抵抗能力的液体。2.5 地震波的分类与震相分析32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体波体波(1)纵波:纵波:

24、由震源向外传播的疏密波,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一致。特点:周期短,振幅小。由震源向外传播的疏密波,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一致。特点:周期短,振幅小。(2)横波:横波:由震源向外传播的剪切波,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垂直。特点:周期较长,振幅较大。由震源向外传播的剪切波,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垂直。特点:周期较长,振幅较大。2.5 地震波的分类与震相分析33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P-(压缩)波2.5 地震波的分类与震相分析34同济大

25、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S-(剪切)波注注:S-波不能在液体内传播波不能在液体内传播2.5 地震波的分类与震相分析35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纵波速度(Vp)和横波速度(Vs)分别由下式表示:式中:E、G分别为介质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密度和剪切模量。当=0.22时:式中:E、G分别为介质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密度和剪切模量。当=0.22时:纵波比横波速度快,纵波的传播速

26、度大约为横波的1.67倍。一般近地表处的岩石中,仪器记录的地震波谱总是振幅小的纵波最先到达,故纵波也叫P波(初波:纵波比横波速度快,纵波的传播速度大约为横波的1.67倍。一般近地表处的岩石中,仪器记录的地震波谱总是振幅小的纵波最先到达,故纵波也叫P波(初波:P Primary wave),横波依次到达,故叫S波(次波:rimary wave),横波依次到达,故叫S波(次波:S Secondary wave)。econdary wave)。()()()2111+=EVp()GEVS=+=12SpVV67.1=2.5 地震波的分类与震相分析36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

27、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面波:面波:只限于在地面附近传播的波,也就是体波经过地层界面多次反射形成的次生波。周期长,振幅大,比体波衰减慢,能传播到很远的地方。只限于在地面附近传播的波,也就是体波经过地层界面多次反射形成的次生波。周期长,振幅大,比体波衰减慢,能传播到很远的地方。面波包括:瑞雷波和洛夫波面波包括:瑞雷波和洛夫波2.5 地震波的分类与震相分析37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这种波又有两种,一种是在地面上动的瑞

28、利波(R),质点在平行于波传播方向的垂直平面内作椭圆运动。长轴垂直于地面,它与波的辐射有关。另一种在地平面上作蛇形运动的勒夫波(Q),质点在水平面垂直于波前进方向作水平振动。面波传播速度比体波慢,瑞利波速(VP)近似为横波波速,勒夫波在层状介质界面传播,其波速在介于上下两层介质 横波速度之间。2.5 地震波的分类与震相分析38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从实际地震时记录到的地震波可以看出,首先达到的是纵波(初波、从实际地震时记录到的地震波可以看出,首先达到的是纵波(初波、P波),接

29、着是横波(次波、波),接着是横波(次波、S波),面波到达的最晚。一般情况下,当横波或面波达到时,振幅增大,地面振动最猛烈,造成的危害也最大。波),面波到达的最晚。一般情况下,当横波或面波达到时,振幅增大,地面振动最猛烈,造成的危害也最大。地震波记录图392.5 地震波的分类与震相分析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一个地震波记录图或地震谱最先记录的总是振幅小,周期短的P波,然后才是S波,P波到与S波到达之间的时间差(走时差),随地震台距震中愈远而愈大,故可用以测定震中距。最后到达的传播

30、最慢、振幅最大、波长周期最长的面波,统称为L波(long wave)典型的地震记录如图5-1所示。波进一步可以区分为先到达的勒夫波(Q)和后到达的瑞利波(R)。深源地震面波往往是很微弱的,一般情况下横波和面波到达时振动最强烈。建筑物破坏通常是由于横波和面波造成的。一个地震波记录图或地震谱最先记录的总是振幅小,周期短的P波,然后才是S波,P波到与S波到达之间的时间差(走时差),随地震台距震中愈远而愈大,故可用以测定震中距。最后到达的传播最慢、振幅最大、波长周期最长的面波,统称为L波(long wave)典型的地震记录如图5-1所示。波进一步可以区分为先到达的勒夫波(Q)和后到达的瑞利波(R)。深

31、源地震面波往往是很微弱的,一般情况下横波和面波到达时振动最强烈。建筑物破坏通常是由于横波和面波造成的。2.5 地震波的分类与震相分析40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2.5 地震波的分类与震相分析41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频散现象:波的传播速度与频率有关的现象。群速度:波群传播速度;相速度:单一频率的波传播的速度。2.5 地震波的分类与震相分析42同济大学Tong

32、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地震波的衰减当地震波在介质中传播时,部分能量转变为热能而损失,使得介质具有阻尼作用。用品质因数表示阻尼的影响。物理衰减:品质因数越大,则能量损失愈小阻尼愈小。2.5 地震波的分类与震相分析43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震相分析从记录中分离出一些特殊的波型.意义:1)确定震源特性;2)研究地壳构造;3)发展地震波理论,如根据P、S波的到时差计算震中矩等。

33、2.5 地震波的分类与震相分析44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根据P、S波的到时差计算震中矩等T=Ts Tp=R(1/Vs-1/Vp)R =T/(1/Vs-1/Vp)2.5 地震波的分类与震相分析45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地震仪2.6 地震观测与震级确定?二类仪器?地震仪:研究震源和传播介质为主地震仪:研究震源和传播介质为主?强震仪:研究地面质点振动规律为主强震

34、仪:研究地面质点振动规律为主?地震仪组成:拾震器、放大器、记录装置?记录的周期分类:?短周期短周期测近、弱震测近、弱震?长周期长周期测远、强震测远、强震46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强震观测记录的作用强震观测记录的作用是地震工程学赖以发展的数据基础是地震工程学赖以发展的数据基础是研究地震动特性的数据基础是研究地震动特性的数据基础是推动地震力理论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推动地震力理论发展的重要因素?几乎每一次关于地震动特性认识的提高和地震力理论的变革其根本原因都可归结为对强震观测记录的深

35、入分析是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输入形式是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输入形式是推动结构抗震理论进入反应谱阶段和向动力阶段过渡的重要因素是推动结构抗震理论进入反应谱阶段和向动力阶段过渡的重要因素2.6 地震观测与震级确定47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地震震级地震震级 含义含义含义 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度量含义 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度量 多种震级定义多种震级定义多种震级定义多种震级定义?里氏震级(1935)ML=logA()()-logA0()()近震式中:为距离,A()为两水平记录最大振幅

36、的算术平均;lgA0()根据当地经验给定。?面波震级(1939)MS=logA()()-logA0()()远震、浅源式中:为距离,A()为20秒周期水平分量面波的最大幅值(两水平分量的矢量和的最大值);lgA0()根据当地经验给定。?体波震级(1945)Mb=log(A/T)max-Q(R,h)远震?短周期体波震级(1963)mb?矩震级(1977)MW=2/3logM0-10.7,(地震矩M0)存在问题及未来方向存在问题及未来方向存在问题及未来方向存在问题及未来方向2.6 地震观测与震级确定48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37、of Disaster Prevention 1、地方震级、地方震级:用短周期(用短周期(0.10.5s)地震分量定义震级)地震分量定义震级(单位:mm)(单位:mm)缺点:不适合远震。缺点:不适合远震。LM)(lg)(lg0=AAML2A)(南北东西AA=2.6 地震观测与震级确定49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2、面波震级:用320秒周期水平分量的面波的最大振幅A(两水平分量的矢量和的最大值)缺点:深远震面波很弱。SM)(lg)(lg0=AAMS2.6 地震观测与震级确定50

38、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3、体波震级:周期、体波震级:周期1秒左右的体波最大地动位移。秒左右的体波最大地动位移。A体波最大地动位移体波最大地动位移 T体波最大地动位移的相应周期;体波最大地动位移的相应周期;Q标定函数;标定函数;S台站标定值。台站标定值。4、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系bMSQTAMb+=max)lg(LMSMbM201.0)1(27.10.459.1LLbSMMMM=2.6 地震观测与震级确定51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

39、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我国:我国:5、其他提法:如矩震级震级误差5、其他提法:如矩震级震级误差0.5左右,有的达左右,有的达1.0。7.10lg320=MMW08.113.1=LSMM2.6 地震观测与震级确定52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全球地震带分布?中国地震带分布2.7 世界与中国地震带分布特征53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40、Prevention?全球地震带分布?(1)环太平洋地震带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地震带,在狭窄条带内震中密度也最大,全世界约80的浅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和几乎全部深源地震集中于此带,释放的能量约为全世界地震释放能量的80。此带的震源深度有自岛弧外线的深海沟向大陆内部逐步加深的规律,为大陆与大洋之间的一条倾向大陆的大断裂面(图514)。2.7 世界与中国地震带分布特征54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汇聚型大陆边缘与地震分布汇聚型大陆边缘与地震分布2.7 世界与中国地震带分布特征55同济大

41、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2)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或欧亚地震带(2)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或欧亚地震带此带震中分布较前者为分散,带的宽度大且有分支。以浅源震为主,中源震在帕米尔、喜马拉雅有所分布,深源震主要分布于印尼岛弧。环太平洋地震带以外的几乎所有深源、中源和大的浅源地震均发生于此带,释放能量约占全球地震能量的15。此带震中分布较前者为分散,带的宽度大且有分支。以浅源震为主,中源震在帕米尔、喜马拉雅有所分布,深源震主要分布于印尼岛弧。环太平洋地震带以外的几乎所有深源、中源和大的浅源地

42、震均发生于此带,释放能量约占全球地震能量的15。(3)大洋海岭地震带(3)大洋海岭地震带主要呈线状分布于各大洋的接近中部。这一带的所有地震均产生于岩石圈内,震源深度小于30km,震级除少数例外均不超过5级。主要呈线状分布于各大洋的接近中部。这一带的所有地震均产生于岩石圈内,震源深度小于30km,震级除少数例外均不超过5级。2.7 世界与中国地震带分布特征56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2.7 世界与中国地震带分布特征57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

43、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我国地震地质的基本特征我国地震地质的基本特征我国强震空间分布及地震区带划分我国强震空间分布及地震区带划分我国大于6级的强震的空间分布极不均匀,大致以东经105为界。西部地震广泛分布,东部地震相对稀少,震级均未达到8级。在上述两地震区域内强震分布也是极不均匀的,东部域分布于华北及东南沿海一带,而西部分布面积大,但塔里木、准噶尔和鄂尔多斯盆地等则地震分布较为零星。我国大于6级的强震的空间分布极不均匀,大致以东经105为界。西部地震广泛分布,东部地震相对稀少,震级均未达到8级。在上述两地震区域内强震分布也是极不均匀的,

44、东部域分布于华北及东南沿海一带,而西部分布面积大,但塔里木、准噶尔和鄂尔多斯盆地等则地震分布较为零星。2.7 世界与中国地震带分布特征?我国地震带分布58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2.7 世界与中国地震带分布特征59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我国大陆板内现代运动特征我国大陆板内现代运动特征我国大陆处于欧亚大陆的东部,是一个被周围板块挤压围限的区域,影响板内变形和运

45、动状况的边界动力环境十分复杂:(1)有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在喜马拉雅一带的碰撞及向亚洲内部的继续挤压;(2)西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的俯冲与挤压;(3)菲律宾板块向西的俯冲和在台湾一带的汇聚;(4)日本海、东海东部冲绳海槽及南海盆地的弧后局部扩张。我国大陆处于欧亚大陆的东部,是一个被周围板块挤压围限的区域,影响板内变形和运动状况的边界动力环境十分复杂:(1)有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在喜马拉雅一带的碰撞及向亚洲内部的继续挤压;(2)西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的俯冲与挤压;(3)菲律宾板块向西的俯冲和在台湾一带的汇聚;(4)日本海、东海东部冲绳海槽及南海盆地的弧后局部扩张。2.7 世界与中国地震带分布特征?我

46、国地震带分布60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在周边板块碰撞或俯冲的推动下,板块之间就产生了不同形式、不同规模和速率的相互错动。大体上又可分为西部板内聚敛为主的挤压区,东部东北、华北的拉张裂陷区和东南部处于西部挤压与北部围限下整体稳定滑移区。(1)西部挤压区(2)东南部滑移区(3)东及东北部张裂区在周边板块碰撞或俯冲的推动下,板块之间就产生了不同形式、不同规模和速率的相互错动。大体上又可分为西部板内聚敛为主的挤压区,东部东北、华北的拉张裂陷区和东南部处于西部挤压与北部围限下整体稳定滑

47、移区。(1)西部挤压区(2)东南部滑移区(3)东及东北部张裂区2.7 世界与中国地震带分布特征?我国地震带分布61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中国的地震区与地震带地震活动和地质构造有密切关系,我们将地震活动和新构造活动有明显相关的地区和地带,分别称之为地震区和地震带。中国有7个地震区和27个地震带。地震区是根据大区域地震活动和地质构造的特点划分,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地震活动强度和频度上的差异划分地震带。?我国地震带分布2.7 世界与中国地震带分布特征62同济大学Tongji Univ

48、ersity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七个地震区为:东北、华北、新疆、青藏高原、华南、台湾和南海:东北、华北、新疆、青藏高原、华南、台湾和南海台湾、南海、华南地震区中的东南沿海地震带属环太平洋地震带,由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接触引起的。青藏高原、新疆地震区与印度板块由南向北俯冲入欧亚板块的运动密切相关。华北地震区是典型的板块内部地震区。2.7 世界与中国地震带分布特征?我国地震带分布6320112011-5 5-26266464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 > 施工组织方案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