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指南.pptx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1036349 上传时间:2024-03-27 格式:PPTX 页数:151 大小:6.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指南.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51页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指南.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51页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指南.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51页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指南.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51页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指南.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指南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技术指导组2015.1第一章 总则编制目的1.指导高性能混凝土的生产与推广应用,提升混凝土行业技术水平,保证工程质量;2.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降低混凝土工程全寿命周期的综合成本;3.促进资源科学合理化利用和节能减排,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混凝土材料;4.淘汰落后的混凝土生产方式,推动混凝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指导思想针对高性能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的技术需求;借鉴国内外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成果;结合我国有关标准规范的技术要求;通过选用优质常规原材料及其控制技术、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掺用技术、较低水胶比和合理胶凝材料用量等配合比优化技

2、术、预拌和绿色生产方式以及严格的施工措施,制成符合工程要求和本指南控制要求,具有优异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长期和耐久性能的混凝土,从而实现本指南的编制目的。基本要求1.突出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特点;2.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3.与我国有关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相协调;4.具有指导性,可以起到技术普及的作用。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控制、结构设计、原材料控制、配合比设计、生产与施工技术、检验与验收。适用范围主要是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对其它建设行业也有参考应用的价值。主要技术依据指南中列出的标准规范。第二章名词解释高性能混凝土以建设工程设计、施工和使用对混凝土性能特定要求为总体

3、目标,选用优质常规原材料,合理掺加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采用较低水胶比并优化配合比,通过预拌和绿色生产方式以及严格的施工措施,制成具有优异的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和长期性能的混凝土。分以下几个方面做进一步说明:1.高性能混凝土是针对工程具体要求,尤其是针对特定要求而制作的混凝土。例如针对典型腐蚀环境条件须按相应的耐久性能要求而制作的混凝土;又如针对钢筋密集的结构部位须采用免振捣施工的自密实性能要求制作的混凝土等。2.合理选用优质的常规原材料,不仅仅应满足标准的基本要求,还须达到较高的指标要求。比如用于高性能混凝土的粉煤灰为粉煤灰。3.采用“双掺”技术。在混凝土中掺加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推动

4、了混凝土技术的发展,也是高性能混凝土的基础。与常规混凝土有所不同的是,高性能混凝土宜采用高性能减水剂,并强调合理采用矿物掺合料品种和掺量。4.采用较低水胶比,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特点之一。本指南推荐高性能混凝土最大水胶比为0.45,主要考虑:(1)水胶比以满足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技术目标为好,不必要一味追求低水胶比;(2)应涵盖部分施工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含抗裂)、长期性能、经济性等综合情况较好,且应用面较广的混凝土,从而有利于提高混凝土行业整体水平。5.优化配合比,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关键之一。虽然原材料不过水泥、矿物掺合料、骨料、外加剂、水这几项,但针对不同特定目标要求,各个原材料的不同用

5、量的配合比例却变化不同,所谓: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因此,配合比都应进行优化并符合技术规律;6.采用绿色预拌生产方式进行绿色生产。高性能混凝土应采用预拌混凝土生产方式,以确保生产质量控制水平以及产品生产质量。绿色生产内容主要包括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7.采用严格的施工措施,精心施工,严格管理,是实现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手段,也是制作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环节;如果说名词解释难以全面表述高性能混凝土的涵义,则本指南基本可以作为一个详尽的解读。也可以说,符合本指南的技术要求的混凝土可以成为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种类高强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纤维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重混凝土混凝土种类代号HSFLW强度等级

6、代号CCC(合成纤维混凝土)CF(钢纤维混凝土)LCC特制品高性能混凝土特制品高性能混凝土是符合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要求的特制品混凝土。特制品混凝土系指预拌混凝土GB/T 14902中给出的轻骨料混凝土、高强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纤维混凝土和重混凝土。特制品混凝土代号B,其种类及强度等级代号见表2.0.2。特制品混凝土标记方法应符合预拌混凝土GB/T14902的规定。表2.0.2特制品混凝土种类及强度等级代号等级坍落度(mm)S11040S25090S3100150S4160210S5220第三章 性能要求拌合物性能要求表3.1.1-1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等级划分等级F1F2F3F4F5F6表3.

7、1.1-2 混凝土拌合物的扩展度等级划分扩展直径(mm)340350 410420 480490 550560 620630项目控制目标值(mm)允许偏差(mm)坍落度40105090201001502016030扩展度50030常规品的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坍落度控制目标值不宜大于180mm,并应满足施工要求,坍落度经时损失不宜大于30mm/h。表3.1.1-3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和扩展度的允许偏差特制品高性能混凝土宜符合以下要求:(1)泵送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坍落度控制目标值宜在S5等级中选用,1 h坍落度应无损失,扩展度不宜小于500mm,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时间宜控制在5s20s;(2)自密实高性能混

8、凝土扩展度不宜小于600mm,1 h扩展度应无损失;扩展时间T500不宜大于8s;坍落度扩展度与J环扩展度差值不宜大于25mm;离析率不宜大于15%;(3)泵送轻骨料高性能混凝土坍落度控制目标值不宜大于210mm,坍落度经时损失不宜大于30mm/h;拌合物中的轻骨料不明显上浮;(4)泵送钢纤维高性能混凝土坍落度控制目标值宜在S4等级中选用,坍落度经时损失不宜大于30mm/h;合成纤维高性能混凝土坍落度控制目标值不宜大于180mm,坍落度经时损失不宜大于30mm/h;纤维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中的纤维应分布均匀,不出现结团现象,钢纤维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中纤维体积率应符合试验要求。环境条件水溶性氯离子

9、最大含量(水泥用量的质量百分比,%)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干燥环境0.300.06潮湿但不含氯离子的环境0.20潮湿而含有氯离子的环境、盐渍土环境0.10除冰盐等侵蚀性物质的腐蚀环境0.06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mm)混凝土含气量(%)205.5255.0404.5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应满足施工要求和混凝土性能要求。表3.1.1-4 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对于无抗冻要求的一般环境条件,掺用引气剂或引气型外加剂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的含气量宜符合表 3.1.1-5 的要求。表3.1.1-5 高性能混凝土含气量注:含气量从运至施工现场的新拌混凝土中取样用含气量测定仪(气压法)测定

10、,允许误差不应大于1.0。力学性能要求1.常规品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等级划分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划分为C30、C35、C40、C45、C50、C55。2.特制品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等级划分(1)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划分为C60、C65、C70、C75、C80、C85、C90、C95、C100。(2)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等级划分与常规品相同。(3)钢纤维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划分为CF35、CF40、CF45、CF50、CF55、CF60、CF65、CF70、CF75、CF80;合成纤维高性能混凝土

11、强度等级划分与常规品相同。(4)轻骨料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划分为LC25、LC30、LC35、LC40、LC45、LC50、LC55、LC60;LC25 轻骨料高性能混凝土密度等级不宜大于1400,其它强度等级轻骨料高性能混凝土密度等级应控制在14001900范围内。3.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评定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执行。4.轻骨料高性能混凝土实行密度等级和强度等级双控,即密度等级制约强度等级,二者应同时满足设计要求。5.高性能混凝土轴压、弹模、抗折、抗拉、抗剪等其它力学性能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耐久性能和长期性能要求一般要求

12、混凝土耐久性能是指混凝土长期抵抗外部环境作用导致其劣化的能力,主要包括抗冻性能、抗渗性能、抗硫酸盐腐蚀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碳化性能等,衡量这些性能的技术指标主要包括抗冻等级、抗渗等级、抗硫酸盐等级、氯离子迁移系数、电通量、碳化深度等。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应根据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所处的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进行确定。同一结构中的不同构件或同一构件中的不同部位在所处的局部环境条件有差异时,耐久性指标应予区别对待。抗冻等级(快冻法)抗冻标号(慢冻法)抗渗等级抗硫酸盐等级F250F350D150P12KS120F300F400D200P12KS150-F400D200KS150等级T-T-T

13、-碳化深度d(mm)10d150.1d10d0.1等级Q-Q-Q-电通量Q(C)s1000Q1500s500Q1000sQ500s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能等级划分表3.3.2-1高性能混凝土抗冻性能、抗水渗透性能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等级划分表3.3.2-2-a高性能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等级划分(RCM法,84d)等级氯离子迁移系数DRCM(10-12m2/s)RCM-2.5DRCM3.0RCM-1.5DRCM2.5RCM-DRCM1.5表3.3.2-2-b高性能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等级划分(电通量法,28d,56d)表3.3.2-3高性能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等级划分环境类别名称腐蚀机理I一般

14、环境保护层混凝土碳化、水渗透等引起钢筋锈蚀冻融环境反复冻融导致混凝土损伤海洋氯化物环境氯盐引起钢筋锈蚀使用除冰盐等其他氯化物环境氯盐引起钢筋锈蚀V化学腐蚀环境硫酸盐等化学物质对混凝土的腐蚀环境类别和作用等级划分表3.3.3-1 环境类别注:一般环境系指无冻融、氯化物和其他化学腐蚀物质作用。表3.3.3-2 环境作用等级环境作用等级环境类别一般环境冻融环境海洋氯化物环境使用除冰盐等其他氯化物环境化学腐蚀环境A轻微I-AB轻度I-BC中度I-C-C-C-CV-CD严重-D-D-DV-DE非常严重-E-E-EV-EF极端严重III-F设计使用年限规定1.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应按建筑物的合理使用年

15、限确定,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的规定,本指南中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年限分别按100年和50年规定混凝土耐久性指标。2.一般环境下的民用建筑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无需大修,其结构构件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与结构整体设计使用年限相同。3.严酷环境作用下的桥梁、隧道等混凝土结构,其部分构件可设计成易于更换的形式,或能够经济合理地进行大修。可更换构件的设计使用年限可低于结构整体的设计使用年限,并应在设计文件中明确规定。环境作用等级环境条件结构构件示例I-A室内干燥环境常年干燥、低湿度环境中的室内构件;所有表面均永久处于水下的构件。长期浸没水中环境I-B非干湿交替的室内潮湿环境中

16、、高湿度环境中的室内构件;非干湿交替的露天环境不接触或偶尔接触雨水的室外构件;长期湿润环境长期稳定与水或湿润土体接触的构件I-C干湿交替环境与冷凝水、露水或与蒸汽频繁接触的室内构件;地下室顶板构件;表面频繁淋雨或频繁与水接触的室外构件;处于水位变动区的构件。环境作用等级控制项目50年100年I-CI-BI-C强度等级C30C35C4028d碳化深度(mm)15105抗渗等级P12P12P12一般环境作用等级及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能要求表3.3.5-1 一般环境对配筋混凝土结构的环境作用等级表3.3.5-2一般环境中的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能要求环境作用等级环境条件结构构件示例II-C微冻地区的无盐环

17、境混凝土高度饱水微冻地区的水位变动区构件和频繁受雨淋的构件水平表面严寒和寒冷地区的无盐环境混凝土中度饱水严寒和寒冷地区受雨淋构件的竖向表面II-D严寒和寒冷地区的无盐环境混凝土高度饱水严寒和寒冷地区的水位变动区构件和频繁受雨淋的构件水平表面微冻地区的有盐环境混凝土高度饱水有盐微冻地区的水位变动区构件和频繁受雨淋的构件水平表面严寒和寒冷地区的有盐环境混凝土中度饱水有盐严寒和寒冷地区受雨淋构件的竖向表面II-E严寒和寒冷地区的有盐环境混凝土高度饱水有盐严寒和寒冷地区的水位变动区构件和频繁受雨淋的构件水平表面注:冻融环境按当地最冷月平均气温划分为微冻地区、寒冷地区和严寒地区,其平均气温分别为:-32

18、5、-8-3和-8以下;中度饱水指冰冻前偶受水或受潮,混凝土内饱水程度不高;高度饱水指冰冻前长期或频繁接触水或湿润土体,混凝土内高度水饱和;无盐或有盐指冻结的水中是否含有盐类,包括氯盐、除冰盐或其他盐类。冻融环境作用等级及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能要求表3.3.6-1 冻融环境对混凝土结构的环境作用等级(1)长期与水直接接触并会发生反复冻融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应考虑冻融环境的作用。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2.5的地区,混凝土结构可不考虑冻融环境作用。(2)表(3)位于冰冻线以上土中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其环境作用等级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经验适当降低。(4)可能偶然遭受冻害的饱水混凝土结构构件,其环境作用等级可按

19、表3.3.6-1的规定降低一级。(5)直接接触积雪的混凝土墙、柱底部,宜适当提高环境作用等级。表3.3.6-2 冻融环境中的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控制环境作用等级控制项目50年100年II-CII-DII-EII-CII-DII-E强度等级抗冻等级Ca30或C60F250Ca35或C60F300Ca40F350Ca35或C60F300Ca40F350Ca45F400注:Ca30表示强度等级为C30的引气混凝土。不小于C60强度等级的非引气混凝土用于无盐冻融环境。环境作用等级环境条件结构构件示例III-C水下区和土中区:周边永久浸没于海水或埋于土中桥墩,基础III-D大气区(轻度盐雾):距平均水位1

20、5m高度以上的海上大气区;涨潮岸线以外100300m内的陆上室外环境桥墩,桥梁上部结构构件;靠海的陆上建筑外墙及室外构件III-E大气区(重度盐雾):距平均水位上方15m高度以内的海上大气区;离涨潮岸线100m以内、低于海平面以上15m的陆上室外环境桥梁上部结构构件;靠海的陆上建筑外墙及室外构件潮汐区和浪溅区,非炎热地区桥墩,码头III-F潮汐区和浪溅区,炎热地区桥墩,码头氯化物环境作用等级及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能要求表3.3.7-1-a海洋氯化物环境的作用等级注:近海或海洋环境中的水下区、潮汐区、浪溅区和大气区的划分.按现行行业标准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 275的规定确定;近海

21、或海洋环境的土中区指海底以下或近海的陆区地下,其地下水中的盐类成分与海水相近;海水激流中构件的作用等级宜提高一级;轻度盐雾区与重度盐雾区界限的划分,宜根据当地的具体环境和既有工程调查确定;靠近海岸的陆上建筑物,盐雾对室外混凝土构件的作用尚应考虑风向、地貌等因素;密集建筑群,除直接面海和迎风的建筑物外,其他建筑物可适当降低作用等级 炎热地区指年平均温度高于20的地区;环境作用等级环境条件结构构件示例IV-C受除冰盐盐雾轻度作用离开行车道10m以外接触盐雾的构件四周浸没于含氯化物水中地下水中构件接触较低浓度氯离子水体,且有干湿交替处于水位变动区,或部分暴露于大气、部分在地下水土中的构件IV-D受除

22、冰盐水溶液轻度溅射作用桥梁护墙,立交桥桥墩接触较高浓度氯离子水体,且有干湿交替海水游泳池壁;处于水位变动区,或部分暴露于大气、部分在地下水土中的构件IV-E直接接触除冰盐溶液路面,桥面板,与含盐渗漏水接触的桥梁帽梁、墩柱顶面受除冰盐水溶液重度溅射或重度盐雾作用桥梁护栏、护墙,立交桥桥墩;车道两侧10m以内的构件接触高浓度氯离子水体,有干湿交替处于水位变动区,或部分暴露于大气、部分在地下水土中的构件表3.3.7-1-b 除冰盐等其他氯化物环境的作用等级注:水中氯离子浓度(mg/l)的高低划分为:较低100500;较高5005000;高5000;土中氯离子浓度(mg/kg)的高低划分为:较低150

23、750;较高7507500;高7500;除冰盐环境的作用等级与冬季喷洒除冰盐的具体用量和频度有关;可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调整。设计使用年限环境作用等级控制项目50年100年III-CIV-CIII-DIV-DIII-EIV-EIII-FIII-CIV-CIII-DIV-DIII-EIV-EIII-F强度等级C40C45C50C50C45C50C50C55-84d氯离子迁移系数(10122m/s)3.02.52.01.52.52.01.51.2表3.3.7-2 氯化物环境中的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控制注:当海洋氯化物环境与冻融环境同时作用时,应采用引气混凝土。作用因素环境作用等级水中硫酸根离子浓度SO4

24、2-(mg/L)土中硫酸根离子浓度(水溶值)SO42-(mg/kg)V-C200500300750V-D50020007503000V-E2000500030007500化学腐蚀环境作用等级划分及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能要求表3.3.8-1 水、土中硫酸盐和酸类物质环境作用等级作用因素环境作用等级水中硫酸根离子浓度SO42-(mg/L)土中硫酸根离子浓度(水溶值)SO42-(mg/kg)水中镁离子浓度(mg/L)水中酸碱度(pH值)水中侵蚀性二氧化碳浓度(mg/L)V-CV-DV-E2001000100040004000100003001500150016006000150003001000100

25、0300030006.55.55.54.54.51530306060100注:我国干旱区指干燥度系数大于2.0的地区,高寒地区指海拔3000m以上的地区。注:表中与环境作用等级相应的硫酸根浓度,所对应的环境条件为非干旱高寒地区的干湿交替环境;当无干湿交替(长期浸没于地表或地下水中)时,可按表中作用等级降低一级,但不得低于V-C级;对于干旱、高寒地区的环境条件可按表 3.3.8-2条确定 当混凝土结构构件处于弱透水土体中时,土中硫酸根离子、水中镁离子、水中侵蚀性二氧化碳及水的pH值的作用等级可按相应的等级降低一级,但不低于V-C级;对含有较高浓度氯盐的地下水、土,可不单独考虑硫酸盐的作用;高水压

26、条件下应提高相应的环境作用等级。表3.3.8-2干旱、高寒地区硫酸盐环境作用等级环境作用等级控制项目50年100年-C-D-E-C-D-E强度等级C40C45C50C45C50C55对于非地下环境,84d氯离子迁移系数-122(10m/s)4.02.52.03.52.01.5对于地下环境,56d电通量(C)20001500100015001000800对于硫酸盐环境,抗硫酸盐等级KS120KS150KS150KS150KS150KS150环境作用等级环境条件结构构件示例V-C汽车或机车废气受废气直射的结构构件,处于封闭空间内受废气作用的车库或隧道构件V-D酸雨(雾、露)pH值4.5遭酸雨频繁作

27、用的构件V-E酸雨pH值4.5遭酸雨频繁作用的构件表3.3.8-3大气污染环境作用等级表3.3.8-4 化学腐蚀环境中的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控制注:表中84d氯离子迁移系数与56d电通量不具有相关性,不可相互替代。预防碱骨料反应要求1.高性能混凝土宜采用非碱活性骨料。2.在盐渍土、海水和受除冰盐作用等含碱环境中,高性能混凝土不得采用碱活性骨料;对于非重要结构时,除应采取抑制骨料碱活性措施外,还应在混凝土表面采用隔离措施。3.当采用快速砂浆棒法检验结果膨胀率不小于0.10%的骨料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技术规范GB/T 50733的规定进行抑制骨料碱-硅酸反应活性有效性试验,并验证

28、有效,然后,采取以下措施:(1)宜采用碱含量不大于0.6%的通用硅酸盐水泥、F类碱含量不宜大于2.5%的级或级粉煤灰、碱含量不大于1.0%的粒化高炉矿渣粉;(2)混凝土碱含量不应大于3.0kg/m3,混凝土碱含量计算应符合以下规定:a 混凝土碱含量应为配合比中各原材料的碱含量之和;b 水泥、外加剂和水的碱含量可用实测值计算;粉煤灰碱含量可用1/6实测值计算,硅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碱含量可用1/2实测值计算。(3)当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时,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掺量宜符合下列规定:a 对于快速砂浆棒法检验结果膨胀率大于0.20%的骨料,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不宜小于30%;当复合掺用粉煤灰和粒化

29、高炉矿渣粉时,粉煤灰掺量不宜小于25%,粒化高炉矿渣粉掺量不宜小于10%;b 对于快速砂浆棒法检验结果膨胀率为0.10%0.20%范围的骨料,宜采用不小于25%的粉煤灰掺量;c 当本条第1、2款规定均不能满足抑制碱硅酸反应活性有效性要求时,可再增加掺用硅灰或用硅灰取代相应掺量的粉煤灰或粒化高炉矿渣粉,硅灰掺量不宜小于5%。收缩高性能混凝土180d干燥收缩率不宜超过0.045%。第五章原材料要求水泥1.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应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规定。2.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比表面积不宜大于350m2/k

30、g;其他通用硅酸盐水泥80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10%或45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30%。3.应用要点(1)宜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通用硅酸盐水泥。(2)同一强度等级和品种的水泥,尽量采用较高胶砂强度的水泥,42.5级水泥的28d 胶砂强度不宜低于48MPa。(3)当地矿物掺合料资源充足时,尽量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当地缺乏矿物掺合料时,可以采用其他通用硅酸盐水泥。(4)水泥品种与强度等级的选用应根据设计、施工要求以及工程所处环境确定。对于一般建筑结构及预制构件的普通混凝土,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高强混凝土和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要

31、求的混凝土工程宜采用碱含量低于0.6%的水泥;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也可使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同时复合使用大掺量的矿物掺合料;有抗硫酸盐侵蚀要求的混凝土,宜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也可使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同时复合使用优质的矿物掺合料。(5)应尽量使用均匀性和稳定性较好的水泥。品种代号组分()熟料+石膏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粉煤灰石灰石硅酸盐水泥PI100-P955-95-5普通硅酸盐水泥PO80且5且20-矿渣硅酸盐水泥PSA50且20且50-PSB30且50且70-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PP60且20且

32、c40-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F60且20且40-复合硅酸盐水泥PC50且20且50表5.1-1 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组分表5.1-2 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化学指标要求品种代号不溶物(质量分数)()烧失量(质量分数)()三氧化硫(质量分数)氧化镁(质量分数)()氯离子(质量分数)()硅酸盐水泥PI0.753.03.55.0a0.06cP1.503.5普通硅酸盐水泥PO-5.0矿渣硅酸盐水泥PSA-4.06.0bPSB-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PP-3.56.0b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PFPC-碱含量:水泥中碱含量按Na2O+0.658K2O计算值表示。若使用活性骨料,用户要求提供低碱水泥时,水泥中的碱含

33、量应不大于0.60%或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凝结时间: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小于45min,终凝不大于390min;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小于45min,终凝不大于600min。安定性:沸煮法合格。品种强度等级抗压强度(MPa)抗折强度(MPa)3d28d3d28d硅酸盐水泥42.517.042.53.56.552.523.052.54.07.062.528.062.55.08.0普通硅酸盐水泥42.517.042.53.56.552.523.052.54.07.0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42.515.042.53

34、.56.552.521.052.54.07.0表5.1-3 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度要求矿物掺合料配制高性能混凝土,应采用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矿物掺合料,主要包括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硅灰、钢渣粉、磷渣粉、石灰石粉、天然火山灰等;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矿物掺合料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矿物掺合料相关的现行国家标准和现行行业标准有: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1003、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 1804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钢渣粉GB/T 20491、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电炉磷渣粉GB/T 26751、砂浆和混凝土中用硅灰GB/

35、T 27690、石灰石粉混凝土GB/T 30190、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用天然火山灰质材料JG/T 315。项目技术指标F类粉煤灰磨细粉煤灰级别细度45m方孔筛筛余(%)12.025.02比表面积(m/kg)600400需水量比(%)9510595105烧失量(%)5.08.05.08.0含水量(%)1.0三氧化硫(%)3.0游离氧化钙(%)1.0放射性合格氯离子含量(%)0.02粉煤灰1.粉煤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和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规范GB/T 51003的规定。2.采用级或级灰。粉煤灰和磨细粉煤灰的技术要求注:1.C类粉煤灰除符合表4.1.1F类粉煤

36、灰的规定外,尚应满足以下要求:游离氧化钙不大于4%;安定性:应采用标准法,沸煮后雷氏夹增加距离不大于5mm。2.磨细粉煤灰活性指数应满足如下要求:7d活性指数不小于75,28d活性指数不小于85。3.应用要点(1)粉煤灰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细度、需水量比、烧失量和三氧化硫含量,C类粉煤灰的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游离氧化钙含量和安定性。(2)尽量采用需水量比小、烧失量小的粉煤灰。(3)使用C类粉煤灰应注意其安定性,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25%。(4)掺用粉煤灰有利于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尤其对于改善混凝土泵送性能非常重要。(5)掺加粉煤灰有利于提高抗渗透性能,也有利于混凝土抗化学侵蚀性能。

37、(6)应尽量采用与矿渣粉等其他掺合料复合使用,充分发挥多种掺合料的叠加效应,最大程度实现混凝土的高性能化。(7)掺用粉煤灰会对混凝土早期强度产生影响,对混凝土早期强度及其增长率要求不降低的情况,应控制掺量或采用矿渣粉部分取代,必要时可采用早强剂,预应力混凝土除外。(8)粉煤灰掺量较大时,尤其使用大掺量粉煤灰时,会对混凝土抗冻、抗碳化、耐磨等性能产生影响,可采用适当降低水胶比,掺加引气剂等专用外加剂等技术措施。项目技术指标3密度(g/cm)2.82比表面积(m/kg)400活性系数(%)7d7528d95流动度比(%)95含水量(质量分数)(%)1.0三氧化硫(质量分数)(%)4.0氯离子(质量

38、分数)(%)0.06烧失量(质量分数)(%)3.0玻璃体含量(质量分数)(%)85放射性合格矿渣粉1.矿渣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 18046的规定。2.采用不低于S95级的矿渣粉。表5.2.2 高性能混凝土用矿渣粉技术要求3.应用要点(1)矿渣粉的比表面积、活性指数和流动度比是矿渣粉应用中重要的技术指标;应尽量采用活性指数大、流动度比大的矿渣粉。(2)矿渣粉作为矿物掺合料,活性高于除硅粉外的一般矿物掺合料,在大掺量范围内,仍有良好的强度性能,这是矿渣粉的重要特点。(3)掺加矿渣粉有利于提高抗渗透性能和抗化学侵蚀性能,矿渣粉还具有较小的电通量,加之具有良好

39、的强度性能,因此,适用于海洋环境、盐渍土环境等工程的防腐蚀时较大量掺加。(4)低水胶比时,矿渣粉掺量较大时,混凝土粘度较大,会影响混凝土施工性能,因此,与粉煤灰复合使用,可以发挥各自的特点,并且可以充分发挥其叠加效应,最大程度实现混凝土的高性能化。(5)高性能混凝土使用矿渣时应注意比表面积大的矿渣粉会增大混凝土水化放热问题。(6)应注意避免采用掺加石粉的矿渣粉,可采用检验玻璃体含量或者烧失量的手段预防。(7)掺加较多矿渣粉时,应注意混凝土的泌水问题。2比表面积(m/kg)4003密度(g/cm)2.8含水量()1.0游离氧化钙含量(质量分数)()3.0三氧化硫含量(质量分数)()4.0碱度系数

40、1.8活性指数()7d6528d80流动度比()90安定性沸煮法合格压蒸法当钢渣中MgO含量大于13%时应检验合格放射性合格钢渣粉1.钢渣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钢渣粉GB/T 20491的规定。2.采用一级钢渣粉。表5.2.3 高性能混凝土用钢渣粉技术要求3.应用要点(1)活性指数、流动度比和安定性是钢渣粉应用中需要关注的重要指标。(2)钢渣粉活性较低,磨得越细越有利于活性。(3)注意钢渣粉中游离CaO和MgO引起混凝土有害膨胀的问题,应通过检验验证无害方可应用。使用硅酸盐水泥时钢渣粉的掺量不宜大于30%,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时,钢渣粉的掺量不宜大于20%。(4)应考虑钢渣粉的

41、均匀性和稳定性,避免使用受潮和混入杂物的钢渣粉。(5)应尽量考虑与其他掺合料复合使用,有利于激发钢渣粉活性,弱化钢渣粉的弱点,同时充分发挥多种掺合料的叠加效应。项目技术指标总碱量(%)1.5SiO含量(%)2902比表面积(BET法)(m/g)15氯离子含量(%)0.1含水率(粉料)(%)3.0烧失量(%)4.0需水量比(%)125活性指数(7d快速法)(%)105放射性合格硅灰1.硅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砂浆和混凝土中用硅灰GB/T 27690的规定。2.SiO2含量不低于90%。表5.2.5 高性能混凝土用硅灰的技术要求3.应用要点(1)硅灰的比表面积和二氧化硅含量是硅灰应用中需要关注的重要

42、指标,应尽量选择比表面积大,二氧化硅含量高的硅灰。(2)硅灰用于高性能混凝土中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强度等级不低于C80的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一般会掺用适量硅灰。(3)硅灰用于高性能混凝土能够显著提高抗渗透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用于海洋环境,能显著提高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当掺用矿渣粉不能达到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指标要求时,掺用适量硅灰即可奏效;用于盐渍土等环境,具有显著的抗化学侵蚀作用,并且在降低电通量方面也较矿渣粉会有显效。(4)硅灰用于高性能混凝土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的耐磨性能,尤其适用于桥面混凝土等耐磨混凝土工程。(5)由于硅灰比表面积大,应配合高效减水剂等外加剂共同使用。(6)掺加硅灰增加混凝土收

43、缩开裂的风险,因此,硅灰在高性能混凝土的掺量一般控制在胶凝材料的10%以内。(7)高性能混凝土应用中应尽量考虑与其他掺合料复合使用,充分发挥多种掺合料的叠加效应。(8)硅灰价格较高,使用时应考虑经济性。项目技术指标质量系数1.102比表面积(m/kg)350活性指数(%)7d6028d85流动度比(%)95含水量(%)1.0五氧化二磷含量(%)3.5三氧化硫含量(%)3.5氯离子含量(%)0.06碱含量(%)1.0烧失量(%)3.0安定性(沸煮法)合格放射性合格磷渣粉1.磷渣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电炉磷渣粉GB/T 26751的规定。2.采用不低于L85级的磷渣粉。表5.

44、2.4 高性能混凝土用磷渣粉的技术要求3.应用要点(1)磷渣粉的作用与矿渣粉接近,应用要点可参考矿渣粉,但其活性低于矿渣粉;磷渣粉的细度、活性指数、流动度比、五氧化二磷含量是磷渣粉应用中需要关注的重要指标。(2)由于磷渣粉中五氧化二磷的作用,因此应重点注意磷渣粉对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影响;磷渣粉比较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3)应尽量考虑磷渣粉与其他掺合料复合使用,可弱化磷渣粉的弱点,并充分发挥多种掺合料的叠加效应。(4)应注意检验磷渣粉的放射性。项目技术指标碳酸钙含量(%)80细度(45m方孔筛筛余,%)15活性指数(%)7d6528d65流动度比(%)100含水量(%)1.0亚甲蓝值(g/kg)1

45、.4放射性合格安定性合格石灰石粉1.石灰石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灰石粉混凝土GB/T 30190和现行行业标准石灰石粉在混凝土中应用技术规程JGJ/T 318的规定。2.碳酸钙含量要求不低于80%,活性指数为65%,分别高于标准中75%和 60%的要求。表5.2.6 高性能混凝土用石灰石粉技术要求3.应用要点(1)碳酸钙含量、流动度比、亚甲蓝值是石灰石粉的重要指标,应优先选用碳酸钙含量高、细度适宜、流动度比大、亚甲蓝值小的石灰石粉。(2)石灰石粉适用于自密实混凝土,能提高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3)一般来说,石灰石粉属于惰性矿物掺合料,掺用石灰石的混凝土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并应尽

46、量考虑与其他掺合料复合使用。(4)掺加较多的石灰石粉,会明显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和长期性能,比如抗冻性能和收缩性能等,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准,石灰石粉掺量不宜超过20%。(5)应考虑石灰石粉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避免使用掺加其他石粉或含土较多的石灰石粉,可以通过检验碳酸钙含量控制掺加其他石粉,检验亚甲蓝值控制土的含量。(6)石灰石粉的应用还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石灰石粉在混凝土中应用技术规程JGJ/T 318的其他有关规定。项目技术指标细度(45m方孔筛筛余)(%)20流动度比(%)90含水量(%)1.0烧失量(%)8.028d活性指数(%)65三氧化硫(%)3.5氯离子含量(%)0.06火山灰性合格放

47、射性符合GB6566规定天然火山灰质材料1.天然火山灰质材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用天然火山灰质材料JG/T 315的规定。2.流动度比不应小于90%。表5.2.7 高性能混凝土用天然火山灰质材料的技术要求3.应用要点(1)磨细火山渣较适用于高性能混凝土。(2)天然火山灰碱含量比较高,应用时需进行根据碱-骨料反应测试。(3)应考虑天然火山灰质材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避免使用受潮和混入杂物的天然火山灰质材料。(4)应尽量考虑与其他掺合料复合使用,充分发挥多种掺合料的叠加效应。(5)天然火山灰质材料流动度比较小,宜与高性能减水剂共同使用。项目技术指标2比表面积(m/kg)400细度(0.

48、045mm方孔筛筛余)(%)10活性指数(%)7d7028d90流动度比(%)100含水量(%)1.0三氧化硫含量(%)3.0氯离子含量(%)0.02安定性合格放射性合格复合掺合料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矿物原料,单独粉磨至规定的细度后再按一定的比例复合、或者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矿物原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粉磨。本指南活性指数大于90%,高于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规范的75%;解释含碳量问题(活性指数和流动性比指标控制,考虑石灰石粉的使用)表5.2.9 高性能混凝土用复合掺合料技术要求3.应用要点(1)比表面积、流动度比和活性指数是复合掺合料的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比表面积大、流动度比大、活性指数高

49、的复合掺合料。(2)使用复合掺合料时,应结合高性能混凝土工程的使用目的、使用环境、使用时间等因素,科学制定复合掺合料使用配比。(3)使用复合掺合料的高性能混凝土应注意外加剂和胶凝材料的相容性问题。(4)使用复合掺合料的高性能混凝土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当使用其它种类水泥时应适当降低复合掺合料掺量。(5)应考虑复合掺合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避免使用受潮和混入杂物的复合掺合料。(6)高性能混凝土采用的复合掺合料及其掺量的应通过试验确定。项目名称技术指标石粉含量()10.0MB值1.2泥块含量()1.0坚固性指标()8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按SO计)()30.5单级最大压碎指标()25碱活性

50、检验经碱骨料反应试验后,试件无裂缝、酥裂、胶体外溢等现象,在规定的试验龄期膨胀率应小于0.10放射性符合GB6566的规定细骨料人工砂1.人工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设用砂GB/T 14684和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的规定。2.人工砂的颗粒级配应符合表5.3.1-1的要求;细度模数宜控制在2.53.3范围内;石粉含量不大于10%且亚甲蓝值不大于1.2,略高于建设用砂GB/T14684中第类技术要求。表5.3.1-2 人工砂的质量要求3.应用要点(1)人工砂的颗粒级配、细度模数和石粉含量是人工砂应用的重要指标,用于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人工砂应尽量选用区中砂,且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 > 施工组织方案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