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993331 上传时间:2024-03-2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4.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三 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和中共的成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理解五四运动和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明白中共二大在党的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掌握国共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探讨国共合作对国民大革命的影响,归纳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3结合中国土地革命时政治、经济和军事斗争的形势,剖析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道路的正确性 4掌握红军长征的背景,理解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由此探究党的革命路线正确与否对革命的重要性 5掌握解放战争的军事进程,探究国共两党军队一胜一败的历史原因;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

2、义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历史材料解读历史。在研习本课提供的较多历史材料(包括图片)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并懂得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原始材料。2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历史的不同之处,并从中找出原因。3通过问题情景教学法使学生对历史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五四运动中学生的先锋作用,培养一种“五四”精神;2了解共产党28年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培养一种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3培养从历史的角度深刻认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熟历程。 难点:中国共产

3、党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材料解读法过程教学素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路引 入 新 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有些人说它是一次失败的革命,也有些人说他是一次成功的革命。那么如何看待这次革命呢?关键在于革命的目标是否实现。从辛亥革命的结果来看,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导致了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平均地权这一目标并没有实现;中国社会的性质也没有改变。从这个角度看,辛亥革命没有取得成功。但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统治,使人民获得了一些基本的民主权利,为之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和条件。下来,就让我们来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课。联系上节课所学,对上节课的探究题做

4、一个评价,之后引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课。进 行 新 课我们将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划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那么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对,是领导阶级的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谁领导的呢?新民主主义革命又是由谁领导的呢?很好,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国的民主革命从1919年开始进入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其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看课本回答。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很好,是五四运动,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首先知道什么是五四运动,以及五四运动有何意义。请同学们根据材料分析

5、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是什么呢?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回答学生看课本后指出是五四运动从领导阶级入手,使学生明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最大的不同是领导阶级。之后开始进入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过程教学素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路进 行 新 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逐条的分析材料,并将背景逐条的概括出来,最后展示课件,五四运动的国际国内背景。国际 (1)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 (2)十月革命的影响 国内 (1)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2)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3)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除过以上的这些背景,导致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什么呢?很好,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代表团外交的失败直接导致了国内五四运动的爆

6、发。五四运动的经过是怎么样的呢,请同学们看课本第一目的第二段。学生看完后让学生简单的介绍一下,之后教师通过课件对其进行总结,首先是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呢?口号是中心是结果是 学生看材料思考学生回答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学生看课本学生回答学会分析和概括材料,从材料中答案。过程教学素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路进 行 新 课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五四运动,那么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呢?教师逐条展示课件。我们现在了解了五四运动,那么哪位同学能够回答一下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标着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呢?教师进行总结,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强调因为在五四运动的过程中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并且成

7、为革命的主力和领导力量,因此我们说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我们说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同时它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在这样的情况下,共产党的成立也就成了一个必然的趋势。请同学们看材料回答问题。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毛泽东这段话的目的是想做什么呢?对,是想建立一个革命党。那这个革命党的目的是什么?对,是要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那我们现在来解决这两个问题,毛泽东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呢?教师在此对学生可以做进一步的引导,首先说明了工人阶级迫切需要有一个自己的政党,其次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时代的必然要求。那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条件下诞生的呢?请同

8、学们根据材料概括一下。学生回答学生思考并回答学生看材料回答学生思考回答学生概括材料回答以往同学们只知道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却不理解为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因此在了解五四运动后进行提问。过程教学素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路进 行 新 课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逐条展示条件也即中共成立的背景:(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2)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3)组织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活动(4)国际援助:共产国际的帮助正是基于此,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之后之后中国共产党又于1922年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9、展示课件,首先我们看下中共一大,其时间是内容是中心任务是任务是,中共一大标志着什么呢?中共二大指定的最高纲领是最低纲领是其标志着同时教师在此强调中共二大制定的最低纲领也即民主革命纲领,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好,这边有两段材料,请同学们看一下,之后回答下面的两个问题。教师引导,首先分析两段材料所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之后要求学生回答底下的问题。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第一则材料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第二则材料是首先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变化的依据是共产党对当时国情的认识和分析的结果。学生补充回答学生思考回答通过材料对比,使学生进一步认

10、识到一大和二大所指定的纲领的区别,并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过程教学素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路进 行 新 课共产党并没有放弃材料一的主张,而是将中国的革命任务分为两步走,首先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其次就是完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革命。那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什么意义呢,也即其影响是什么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课件展示。那么如何理解“焕然一新”呢,也就是说这个“新”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教师进行引导,逐步的揭示出其其主要体现在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中国革命开始有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中国革命有了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前途(社会主义

11、)、中国革命的群众基础更为广泛(如工人运动、农民运动)、中国的革命力量开始建立革命联盟(如国共合作),等等。二、国民革命1923年,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其主要内容是决定国共合作,确定合作方针。那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想要同国民党合作呢,国民党是否也愿意合作呢?教师进行总结,首先从共产党方面来看,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什么呢?对,是领导工人运动。在中共的领导下,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次高潮,但是由于北洋军阀的残酷镇压,使中共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弱小,必须联合其他力量;而国民党在之前的革命中屡次遭受失败,也急需革命力量的联合。此外就是孙中山个人因素的影响,五四运动使孙中山认识到工人

12、力量的重要性,同时使得孙中山看到了列强的本性,开始接近俄罗斯,这些都是国共合作的背景。学生回答学生思考回答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回答通过中共三大的召开及内容引申出为什么要召开这次会议,也即由结果导背景。最终分析出国共合作的背景。过程教学素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路进 行 新 课课件展示:教师提问国共合作的方式是什么?课件展示国共实现合作的标志是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国民党一大的中心议题是主要成果是在此教师提问这边的新三民主义是什么呢?教师提示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这是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那旧三民主义是什么呢?这次大会的召开有什么意义呢?学生回答完后展示课件。大会的意义: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

13、的建立;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从国共合作的意义上来看,国共合作也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始。那么国民运动是怎么一回事,首先我们根据材料分析一下其目的和对象。展示课件学生回答:党内合作。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回答学生根据材料回答过程教学素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路进 行 新 课教师逐条展示课件,首先是目的:主要对象战果如何呢?有什么影响但是,正当国民革命运动如火如荼发展的时候,革命却出现了危机,最终导致了国民大革命的失败。课件展示:失败标志:“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其导致了国共合作的破裂。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客观上: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主观上:中共年幼 共产国际错误指示

14、 右倾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总结:国民大革命后期,由于国民党右派的排挤和大屠杀,中国共产党面临着生存危机,此后的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应对这一危机的,我们将在下一课来探讨这个问题。学生补充回答过程教学素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路进 行 新 课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通过前面的学习,请同学们回答一下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教师进行总结,国民革命的失败客观上是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主观上则是由于中共年幼与共产国际错误指示,尤其是犯了右倾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处于一个生死存亡的危机,那么中共产党是如何应对这一危机的?教师进行总结,指出

15、是发动了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等革命活动,以武装暴动对抗国民党的反动镇压,同时还召开了一次关键性的会议,也即八七会议。教师展示课件:我们先看下南昌起义,南昌起义由谁领导的,有什么意义呢?教师总结和补充,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这也就是八一建军节的由来。南昌起义不久,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秘密会议,也即“八七会议”。这次会议的内容是什么呢?教师总结和补充。对,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此外会议还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这次会议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

16、献。学生回答学生思考回答学生补充回答学生回答承接前面所学,自然过渡到这一节内容,使学生学会看课本,并从中提炼出关键知识。过程教学素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路进 行 新 课1927年9月,根据八七会议的精神,毛泽东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那么秋收起义的情况是什么呢?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起义军分三路攻打长沙,但是由于敌人势力强大,起义军损失惨重。那么同学们注意一下这两次起义的一个共同点是什么呢?教师总结,最主要的都是发生在中心城市,但是由于中国大城市敌人力量的强大,无论以前的领导工人运动还是现在的中心城市武装起义,都遭到了失败,这使得中国共产党深刻的认识到在中国城市暴动是很难取得成功的,那么中国共

17、产党该怎么做呢?教师总结,是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和农村进军,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个决定是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失败后行至文家市后确定的,这也是中共建党后的第一次工作重心转移,即将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之后他选择向敌人力量薄弱的井冈山地区进军,当行至三湾时,对军队进行了改编,确定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地位。10月,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好,请同学们观察一下革命根据地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呢?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很好,主要是分布在南方和省与省的交界处。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呢?教师引导学生进

18、行分析,之所以主要分布在南方,主要是由于南方资本主义比较发达,同时也是革命发展比较早的地方,人民觉醒程度高。之所以分布在省与省的交界处这是由当时中国的的国情决定的。当时中国军阀割据,在相互交界的地方形成了三不管的地带,为革命根据地的创立提供了条件。学生回答学生思考回答学生思考回答学生思考回答,揭示出首先是分布在南方。其次是分布在省与省的交界处。 学生思考回答使学生在比较中看出异同,并对其进行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让学生学会观察细节,并进行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过程教学素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路进 行 新 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各革命根据地纷纷建立,随着各个革命根据地建立,1931年11

19、月,中华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大会宣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中华苏维埃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政权呢?教师进行引导,指出它是一个代表工人、农民的民主政权。意义:它在实践上为尝试建设全国政权积累了经验,促进了根据地的发展。根据地建立后,如何巩固根据地呢?对,是进行了土地革命。那么什么是土地革命?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补充,首先我们看革命的对象是什么呢?对,是土地。这个时候土地主要由谁占有呢?很好,是由地主所有。那么同学们根据土地革命的解释总结下土地革命的内容是什么?很好,是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土地革命的意义是什么呢?教师总结:使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了土地,生活

20、上有了保障。还有就是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他们积极参军作战,努力发展生产,这也就从另一方面巩固了革命根据地的存在。由于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大为震惊。从1930年到1933年,国民党连续发动了五次“围剿”。前四次均被红军粉碎。到了第五次反围剿的时候,由于博古、李德等人执行王明的“左”的教条主义路线,致使红军损失惨重。在此情况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那么这边的“战略转移”指的什么呢?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回答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学生回答过程教学素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路进 行 新 课教师总结:这边的战略转移指的是战略地区的转移,即将革命地区由南方转移到

21、北方。好,我们看一下长征路线图。从图片上我们可以看出这次长征是当时各个革命根据地的纷纷长征,主要的有红一军、红二军、红四军,其中最主要的是红一军。红一军从苏维埃共和国的首府江西瑞金开始,穿越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损失惨重,最后在毛泽东的提议下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地区前进。1935年1月,中央红军到达遵义,在此召开了一次关键性的会议,也即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请同学们看课本进行总结。教师基于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内容是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意义是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

22、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这次会议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围剿计划,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之后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1935年6月中旬,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合,决定北上建立陕甘根据地。之后过草地,夺取腊子口,翻越六盘山,于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先期结束长征。1936年10月,在红一方面军的接应下,红二、红四方面军先后到达了甘肃会宁地区,实现了三军会师。三军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那么红军长征有什么意义呢?教师总结:红军长征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也

23、为中国革命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学生回答学生思考回答过程教学素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路进 行 新 课长征胜利后,毛泽东曾写了一首关于长征的诗词,请同学们根据毛泽东的诗词总结一下你们所认为的长征精神是什么呢?教师进行提示和讲解:一个“等闲”、“更喜”反映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还有他们将长征的艰辛比作一件快乐的事情也反映了红军的大无畏精神。还有,他们一路虽历经艰难万险,却没有退却,反映了他们的革命英雄精神。如果没有这种精神,他们是不可能长征的。还有就是求实创新精神,求实就是说红军在面对反“围剿”失利的情况下,并没有坚持继续留在原先的革命根据地进行抵抗,而是实行战略大转移,还有就是在长征的过程中主动向敌

24、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地区前进。创新是他们创造了一种新的革命方式,虽然中共暂时没有了自己的革命根据地,但他们却通过另一种方式来宣传革命,将革命的火种撒在长征过程中所经过的每一个地方,使更多的人们对红军有了了解,为以后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红军长征的过程中,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剧,民族危机达到了高潮,为此,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国共合作,实行全民族抗战。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倡导,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建立。经过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中华民族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那么抗战有着怎么样的历史地位呢?教师基于学生的回答补充和完善:中华民族取得近代以来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还有,

25、就是壮大了人民力量,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回答对长征路线的讲述及分析毛泽东的诗词,使学生了解到什么是长征精神,由此对学生进行一种潜意识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教育。过程教学素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路进 行 新 课抗战胜利以后,饱受战乱蹂躏的中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是蒋介石坚持内战和独裁的方针,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妄图消灭中国共产党,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那么共产党是如何应对的?教师总结: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战争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是战略防御。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那么毛泽东为什么说反动派是纸老虎呢

26、?教师提示和总结:请同学们看课本58页左边的反内战漫画,其表现了人们的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对,是渴望和平。但是此时国民党反动派却违背人民的意愿,发动内战,丧失了人心。因此毛泽东才会说反动派是纸老虎。可是反动派真的是纸老虎吗?请同学们看解放战争前夕国共双方均力对比。很好,反动派并不是纸老虎。那毛泽东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它体现了毛泽东怎么样的战略思想呢?他的意思并不是说反动派是软弱无力的,其目的最主要的是在一种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鼓舞共产党军队的士气。它体现了毛泽东的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思想。也就是说,我们要藐视敌人,但是在具体的某一个问题、某一个局部上,我们要重视敌人。学生思考回

27、答学生思考回答通过对历史细节的分析,使学生看出其背后的历史现象和所反映的实质内容。过程教学素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路进 行 新 课在中共正确方针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战略防御阶段的胜利。之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战略反攻,拉开了解放全中国的序幕。好,请同学们看一下战略反攻的局势,当时,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突破了国民党的中原防御体系。与陈、谢和陈、粟大军形成倒品字形的战略形势,严重威胁着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对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是人民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点。从1948年开始,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决战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主要进行了三大战役,即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以及渡江战役。

28、我们先看下辽沈战役,辽沈战役的局势是当时共产党先占领锦州,封锁了国民党南撤的退路,之后开始消灭关内的国民党。这种战略也即“关门打狗”。从1948年9月到1948年11月,辽沈战役历时52天,林彪、罗荣桓指挥的东北人民解放军共歼敌47万多人,国共双方的力量发生了转折:人民解放军 不仅在质量上超过了国民党军队,而且第一次在数量上超过了国民党军队。平津战役则是先打两头,封锁了敌人通过海上和向西撤退的路线,之后才开始解放北平。从1948年11月29日到1949年1月31日,在64天的时间里 华北人民解放军和东北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敌军52万 人,基本解放了华北全境。过程教学素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

29、路进 行 新 课淮海战役的特点是则围而不歼,其目的主要是为了稳定北平的国民党军队,防止北平的国民党军队南下支援。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此时蒋介石则妄图划江而治,在长江沿线布设了坚固的防线,蒋介石当时宣称长江防线固若金汤,料共产党是很难打过来的。从1949年4月开始,解放战争开始了渡江作战。在从江阴到湖口的千里长江防线上,解放军分三路大军共百万军队开始了解放长江以南地区的战役。解放军以摧枯拉朽的态势迅速的攻破了蒋介石号称“固若金汤”的长江防线,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迅速的解放了江南的广大地区。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覆灭。过程教学素

30、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路进 行 新 课 随着解放战争的顺利进展,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了建立政权的准备。1949年9月政协第一次会议的召开及10月1日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 那么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有什么意义呢?课件展示: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都有哪些经验呢?教师补充完善:经验主要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有一支坚持武装斗争的人民军队;组成一个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我们如何理解课本最后一句话,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

31、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呢?教师总结: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首先将其分解成两个小问题,一个是为什么说中国革命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再一个就是为什么中国革命要走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的道路。先说第一个问题。首先,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属性决定的。农民阶级具有落后性和保守性,提不出科学的革命纲领;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提不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不敢发动人民群众,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学生思考回答 对课本最后一句话学生知道是什么,但是却不能理解为什么,因此教师可做讲解,使学生真正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过程教学素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路进 行 新 课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中国

32、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革命性最彻底,组织性最强能够担负起中国革命领导的重任。无产阶级的领导是通过其先锋队即中国共产党来实现的。其次,这是由历史经验证明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取得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前赴后继,但要么失败,要么没有取得完全成功。而在中共的领导下取得了完全彻底的成功。再说另一个问题: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的结果,意味着农民阶级绝对平均理想的破产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不可行,表明这些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无法实现,因此,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然而,由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因此,中国创造性地提出最

33、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提出了个名分两步走的伟大战略,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课 堂 总 结最后请同学们比较一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数千年来,中国的历史是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近百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又凭借坚船利炮,把中国一步步拖入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人民为了自由、民主、独立和统一整整奋斗了一个世纪,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从此,劳动人民成了新中国的主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今天让我们铭记这一段历史,继承先烈们传承下来的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21世纪的复兴而努力。学生回答学完整堂课

34、后对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做一比较,使学生认识到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同时在对全文的总结中进行一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过程教学素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反思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课由于内容量大,时间跨度长,知识点比较多,因此分为两课时讲授。首先是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国民革命,第二课时讲的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处理这一课的时候,我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一目分为两块内容,即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一目的知识点主要有五四运动的导火索、经过及意义,同时要理解问什么五四运动是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共成立的背景、一大和二大的召开及内容和

35、标志、中共成立的意义;其次是国民革命,这一目主要分为国共合作和国民大革命两块。主要的知识点有国共合作的背景、国共合作的标志、方式及政治基础、国民革命的目的、经过和意义,国民革命失败得原因。再次就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这一目分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和中国共产党的长征。主要知识点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开辟的背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红军长征以及遵义会议。最后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这一目将其分为解放战争的进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意义。主要的知识点有解放战争的三个阶段以及国民党政府推翻的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及意义。可以说这两节课在知识点上的讲授基本上做到了,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是知识体系的连贯性不够,如在讲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即由城市转向农村没有联系以前的史实,即中共领导工人运动以及国民革命失败后的起义都是在大城市,结果都失败了,迫不得已只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其次是对有些知识点没有落实,如课本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即为什么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这些也是这节课中最主要的的几个问题,也是以后所要注意的,即对知识体系的连贯性一定要处理好,还有对知识点的理解把握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 > 建筑节能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