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探讨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977409 上传时间:2024-03-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花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探讨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兰花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探讨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兰花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探讨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兰花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探讨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兰花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探讨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职业学院毕 业 论 文 兰花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探讨 学 院: 江西枫林涉外经贸职业学院 姓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目录摘 要IAbstractII1 简介11.1 形态特征11.2 生长习性21.3 物种分布21.4 兰花价值31.4.1 药用价值31.4.2 经济价值31.4.3 食用价值31.5 兰花的园林应用41.5.1 地被栽植41.5.2 盆栽装饰41.5.3 趣味附植42 我国兰花栽培历史52.1 形态描述和零星栽植阶段52.2 国兰栽培体系的建立和兰文化发展的启蒙阶段52.3国兰栽培技术的成熟和兰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52.4西方科技在兰花栽培上应用与发展阶段62.5商品兰

2、生产和开发利用阶段63 我国兰花面临现状63.1品种单一63.2 野生资源破坏严重63.3 科研及生产严重滞后于市场73.4 植物进出口审批制度不健全,造成大量野生兰花资源外流74 我国兰花生产前景8参考文献9致谢10摘 要 对兰花进行概要介绍,并分析了我国兰花栽培的历史。指出了我国现阶段兰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我国兰花栽培的前景,并针对我国兰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关键词: 兰花 栽培历史 存在的问题 生产前景兰科是植物界最大的家族之一!是有花植物中最为庞大而且进化水平极高的类群之一!是种Abstract%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Orchid, an

3、d analyzes the history of orchid cultivation.Pointed out that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production of orchids, looking to the prospects of orchid cultivation in China, and against our discussion on the # problems in the production of orchids.% 种左右! 广泛分布Key words: Orchid; history, problems of produ

4、ction ,prospects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1 简介 兰花(学名:Orchidaceae),属兰科,是单子叶、多年生草本植物,亦叫胡姬花。由于地生兰大部分品种原产中国,因此兰花又称中国兰。根长筒状,叶自茎部簇生,线状披针形, 23片成一束。兰的根、叶、花朵、果、种子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兰花是一种以香著称的花卉,具高洁、清雅的特点。古今名人对它评价极高,被喻为花中君子。在古代文人中常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把良友喻为“兰客”。兰花与梅、竹、菊并称“花中四君子”。兰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人见人爱,它有宜人的香气,“路旁草簇有兰花,不露英姿不显华;待到幽香熏

5、肺腑,始知卉苑隐奇葩 ”。这种散发幽香的兰花历来为人们所青睐。(图1) 图1 兰花 兰花那撩人而带神秘感的幽香,是世界上任何一种花卉的香气不能比拟的。不论蕙兰的清香,春兰的浓香,某些建兰的木樨香,还有某些报岁兰的檀香味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清而幽。 兰花多用于茶,兰花茶色泽碧绿,银毫显露,汤色清明,滋味清醇,闻之兰香怡人,饮之回味甘甜,可与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名茶并驾齐驱。1.1 形态特征 兰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质肥大,无根毛,有共生菌。具有假鳞茎,俗称芦头,外包有叶鞘,常常与多个假鳞茎连在一起,成排同时存在。叶线形或剑形,革质,直立或下垂,花单生或成总状花序,花梗上着生多数苞片

6、。花两性,具芳香。花冠由3枚萼片与3枚花瓣及蕊柱组成。萼片中间1枚称主瓣。下2枚为副瓣,副瓣伸展情况称户。上2枚花瓣直立,肉质较厚,先端向内卷曲,俗称捧。左右对称、花粉块和合蕊柱是兰科植物的基本特征:花粉成块的特征却有些例外,除拟亚兰科和杓兰亚科没有,其他大部分兰科植物还有花粉块柄。古人以“一茎一花者为兰”,一茎多花者为蕙。1.2 生长习性 兰性喜阴,怕阳光直射,喜湿润,忌干燥,喜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质、宜空气流通的环境,因此栽培基质要求:通气、松软、漏水性好,呈微酸性。室外栽培最常用的是泥花土。各地的气候、环境、都能影响兰花的生长,所以选择植料的方式不同。例如福建闽南一带,四季天气较暖和,不会

7、太冷,兰花生长速度快,适合用小鹅卵石种植,第一、节省资源。第二、鹅卵石利于通风、不积水。兰花在空气相对湿度60-70%时生长良好,过干或过湿都易引发兰病兰花喜欢清淡,施肥宁淡勿浓。控制水分是养好兰花的最根本条件。1.3 物种分布 兰花是世界名花,国兰有一万五千多个品种,亚洲中国兰是蕙兰(图2),大洋洲、非洲多为凤兰,新加坡万带兰,芬兰铃兰,南斯拉夫铃兰,赛舌尔凤尾 惠兰(图2)兰,南美洲国家的定为国兰:巴西卡特兰,哥斯达黎加卡特兰。厄瓜多尔、危地马拉都是丽卡特兰,哥伦比亚卡特兰,厄瓜多尔白兰花。由于地生兰大部分份品种原产中国,因此:地生兰又称中国兰,并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中国除了华北、东北

8、、和西北的宁夏、青海、新疆之外,各个省区都有不同种类的兰属植物。一般来说,地生兰多生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如江苏、安徽等;附生兰多生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如广东、福建、台湾等。中国兰花主要为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春剑、莲瓣兰七大类,有上千种园艺品种。1.4 兰花价值 1.4.1 药用价值 据记载,兰的根、叶、花、果、种子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根可治肺结核、肺脓肿及扭伤,也可接骨;建兰根煎汤服,据说为催生胜药。叶治百日咳,果能止呕吐,种子治目翳。蕙兰全草能治妇女病,春兰全草治神经衰弱、蛔虫和痔疮等病。建兰叶可治虚人肺气(一作肝气)。兰花花梗可治恶癣。素心兰花瓣可以催生。蕙兰的素心花瓣阴干亦能催

9、生。中国的传统兰花是姿态优美,芳香馥郁(王者之香)的珍贵花卉。但历代医家对它的药用价值总结甚少。兰花全草均可入药。其性平,味辛、甘、无毒。有养阴润肺,利水渗湿,清热解毒等功效。可应用于临床内、妇科诸症1。1.4.2 经济价值兰花是我国传统名花,在国际上也亦显名贵。兰花高雅的气质、怡人的幽香、花叶俱赏的特点特别适合装点居室、庭院,对于爱兰、惜兰、养兰之人的意义与价值更是不言而喻。兰花的消费群体众多、市场潜力也极大。兰花最大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其观赏性上,作盆栽和切花,一株兰花少则数元,多则有数千万元的天价,全国各地兰花市场都很活跃,可见兰花有着极大的市场潜力和巨大的经济价值。1.4.3 食用价值

10、 兰花的食用也有载可寻,屈原 九歌中有 “蕙肴蒸兮兰籍”;枚乘 七发中有“兰英之酒,酌以涤口”;陈陶 种兰中有 “幽人饥如何,采兰充餱粮。幽人渴如何,酝兰为酒浆”。还有 “以盐梅干醉取汁名日梅油,用浸鲜花,以作香料 的记载。兰 “花可助茶,膏可代饮”,香气清烈、醇正,用来熏茶,品质最高。日本京都的 “兰花茶”是将春兰花朵采下后晒成半干,再用盐渍存放在小土瓶里,饮时取几多开水冲上即可,即美丽且香气,风味非凡。在福建省也有用建兰花蜜渍的。兰花可作菜肴,川菜中的名菜有 “兰花肚丝”、“兰花肉丝 等,“兰花包子 也其味无穷。清淡的吃法有“兰花芙蓉鸡羹”、“兰花蒸肉饼”,“兰花丸子”等。兰花的花还可以做

11、汤,花色新,汤味鲜美。 1.5 兰花的园林应用 兰花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早在年的英国,就有着兰花苗圃及兰园。在我国,广州兰圃就是一块以栽培兰花为主的专类性公园,本为植物标本园,后改建为兰圃,圃内兰花有两百多品种,其种植分为栅,一、三栅以地兰花为主,花淡而清香,第二栅以寄生兰为主,花艳而少香2。园内环境清幽,景物交错,步移景异,似闹市中的一处香洲宁静而惬意,深受人们的喜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和武汉植物园设有兰花植物专类园,种植形式有地植、盆栽、悬植,品种繁多、色香俱全,不仅供游客玩赏游憩,还起到科普宣传的作用。现在园林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1.5.1 地被栽植 在园林中地被植物不仅能覆盖裸露的地表保

12、持水土,还可以美化环境,更具有众多的的生态功能。地生兰中一些低矮、覆盖力强、较耐寒的品种可以作地被植物栽培,具有花叶俱赏的观赏性。根据兰花的生长特性及对生境的要求,种植形式也会有所变化。一些耐旱耐瘠薄的品种,如长叶兰、碧玉兰可片植于林下或缀于岩石一角,能很好地增加园内的空间感和植物景观的层次感;喜土壤肥沃和阴湿环境的品种如虾脊兰可植于湖池溪畔3。1.5.2 盆栽装饰 盆栽的兰花不仅布置起来方式各异,装饰美化效果也各不相同。一般在兰花处于花期时进行配置装饰,用于装点硬质空间,如室内、台阶、园门两侧,在古典园林中常见,如梁园的余荫山房4,摆放于室内,置于高墙等;如今则更为巧妙,盆栽的容器不仅更加多

13、变,用于观赏的兰花品种亦更加丰富,如此便更加巧妙、精致、生动。1.5.3 趣味附植 兰科植物中的附生及石生兰附着树干、树枝、枯木或岩石表面生长,主产于热带,少数产于亚热带,适于热带雨林的气候。常见栽培的有指甲兰属、蜘蛛兰属、石斛属、万代兰属、焰兰属等5。如果将这种自然景观应用于园林中,岂不是更富有野趣更亲近自然?华南植物园的温室就应用了这种方式,在温室入口两侧的树干上种植了各种附生兰,不仅花色艳丽美丽动人趣味十足,更呼应了温室所营造的热带雨林景致6。2 我国兰花栽培历史 我国古籍对兰蕙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孔子时代(公元前551479年),孔子多次提到兰,如“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

14、之俱化”;“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7等。以后又有屈原、白居易、李白等对兰花描写的更多,但是经考证,在唐代以前关于兰花的记载都不是今天所指兰花,而是菊科泽兰和唇形花科的地笋。从真正描写和记述兰花到今天发展商品兰花生产,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个阶段。2.1 形态描述和零星栽植阶段 我国最早的描述真正兰花的文献是唐颜谦的咏兰。这首诗是其公元860880年间在陕西汉中和四川做官时所写7。而唐末的另外一篇文献则是公元880890年杨夔写的植兰说,是我国对兰花栽培方法最早的记述8。这一阶段文献主要是各种兰花形态的描述而且文献不多,如北宋黄庭坚的幽芳葶、南宋的尔雅翼7。2.2 国兰栽培体系的建立和兰文

15、化发展的启蒙阶段 南宋末年,我国的兰花栽培已有了很大发展,相继出现了2本专着,即赵时庚的金漳兰谱(1233年)和王贵学的兰谱(1247年)8,这两本书详细地评述了兰花的品种、栽培、施肥、灌溉、移植、分株、生长与土质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标志着国兰栽培体系已经建立起来。兰花在我国栽培之所以源远流长,深受喜爱,与我国特有的兰文化现象是分不开的,而兰文化的启蒙也正是在这一时期。2.3国兰栽培技术的成熟和兰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元代以后,养兰进入鼎盛时期,尤其是明清两代出版了大量的兰花栽培方面的书籍,仅兰花方面的专著就有20多本。成书于1591年(明代)高濂写的遵生八笺收录了许多民间养兰经验,如“种兰奥法”

16、、“培养四戒”、“雅尚斋重订逐月护兰诗诀”等。成书于1865年的兰蕙同心录就记载品种57个,并全部绘了外形图8。这一切都标志着这一时期我国的国兰栽培技术已经日趋成熟。但是这一时期我国栽培的兰花仍仅限于兰属植物。2.4西方科技在兰花栽培上应用与发展阶段20世纪30年代,唐进和汪发赞写的东亚兰科之研究资料9,比较系统地整理了包括兰属在内的东亚兰科植物,为我国应用西方科技开展兰花研究奠定了基础。在这一时期,我国各地科研机构、园林管理机构根据现代西方科学技术的表述体系,结合我国各地传统的栽兰实际编写了大量的兰花科技书籍和专著10,如姚毓缪等的兰花11、严楚江的厦门兰谱12以及四川的兰蕙13、邓承康的养

17、兰14等等。2.5商品兰生产和开发利用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我国对外交流的日益广泛,国外的花卉生产对我国传统的兰花栽培影响很大。到了80年代后期,国内兰花生产已经有了一定规模,在栽培种类、面积、经营者身份、人数等方面出现较大的变化。由原来的栽培兰花为自己观赏发展到栽培为出售的商品化生产时代,栽培什么、栽培多少、均以栽培者对市场的了解为基础。3 我国兰花面临现状 3.1品种单一我国栽培兰花虽有悠久的历史,但一直延续传统的家庭方式种植,大规模进入商品化生产,比欧洲要晚近一个世纪。欧洲早在19世纪中后期就已经有相当多的兰花杂种与品种出售15,而我国长期以来一直以春兰、蕙兰、寒兰、建兰、墨兰等

18、5大国兰品种为主,市场热销的杂种兰,热带兰等大花种类,近几年引入栽培,至今尚未形成大规模的商业化生产及销售体系。 3.2 野生资源破坏严重我国兰花野生资源在近几十年来遭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破坏,以惊人的速度日益减少。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造成兰花生存环境的改变,使许多种类在一些地区消失。所以靠森林提供生存环境的兰花,随着森林的破坏而消失。 2许多山区群众虐夺式的采挖,造成野生兰花资源大量减少,甚至使许多地区原随处可见的兰花,现在已经绝迹。例如,6070年代的成都市,市郊兰花分布很普遍,每当春节前后,每天上市的野生兰花,至少有5万kg ,然而现在成都市郊已毫无兰花踪迹。3保护区

19、及森林旅游开发热潮迭起,吸引大量游客进入山中,致使许多盛产兰花的名山胜地,野生兰花资源遭到毁灭性的破坏。4国外兰花经营企业抢占种质资源,造成我国野生资源遭到破坏。近年来我国只要有新的兰花品种在刊物上发表,就会招来许多外商到国内收购该品种。野生兰花是历代传统名贵品种的主要来源,野生种质资源是选种育种的物质基础。种质资源一旦消失,将对我国科研和兰花生产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保护兰花野生资源是我国兰花生产不可忽视的工作。3.3 科研及生产严重滞后于市场 我国科研工作者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所搞的科研项目与市场严重脱节。在兰花栽培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一方面是科研投入的严重不足,造成现在搞兰花

20、研究的单位和个人很少,兰花生产者直到现在还延用传统的栽培方式生产兰花;另一方面,科研经费支持的项目与市场脱节。3.4 植物进出口审批制度不健全,造成大量野生兰花资源外流 在兰花市场发展的初期,一般都是从采集野生种和销售野生种开始。欧洲人自19世纪中后期已开始大规摸发展兰花市场,千方百计地从全世界热带地区搜集野生兰品种。如今国际上流行的许多名兰,如卡特兰、文心兰、石斛等都是那时引入欧洲。我国台湾被占期间,许多品种廉价流入日本。据报道30年代台湾养兰“始祖”陈天音就是靠采集野生兰花,卖给日本人发家的,当时他卖给日本人的兰价仅几个日元,而日本人拿回日本要卖几十万日元。大陆野生兰花流失最严重的时期是8

21、0年代,大多数野生名兰被低价买走或作为礼物送走。例如,轰动国际兰花市场的硬叶兜兰、杏黄兜兰、麻栗坡兜兰以及许多国兰类的珍品都是这样廉价而无知的外流了。4 我国兰花生产前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壮大,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国内兰花消费水平将会持续高涨。我国人民自古崇尚兰花的品格,具有广泛的兰文化背景1,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兰花将会更多地进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兰花自古就是人们身份的象征,一直与平民百姓无缘的兰花,在大家生活水平改善之后,人们都有一种拥有兰花,以兰寄情的愿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兰花生产、包装、贮运等各个方面,兰花生产的成本会逐渐降低,兰花进入平常百姓家庭的门槛

22、降低。 国外能够生产大量兰花供出口,主要靠的是持续不断的推出新品种。他们依靠开发高科技、高质量的新产品取胜,如靠杂交、种子繁殖、组织培养等大量生产市场需求的品种,从新颖性和数量取胜。随消费者对兰花新奇品种需求,年年更新,目前全世界每月增加的兰花新杂种达到250300种16。而我国农业育种在国际上并不落后,特别是在利用原生质体融合,克服杂交不亲和性,创造体细胞杂种,分离鉴定目的基因导入定向培育新品种方面。花卉育种已经起步,只要各级政府重视,在培育新品种的工作上提供必要的经费及便利条件国的兰花生产一定能够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开辟新的国际市场。我国有着丰富的野生兰花资源和丰富的国兰栽培品种资源,为我国

23、兰花繁育新品种提供了性状繁多的基因库。加之我国具有适应各类兰花生产和繁育的气候条件,廉价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我们相信,我国兰花生产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将会很快到来。参考文献 1 陈心启.中国植物志 (第十八卷)M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2 列淦文广州兰圃的造园理法及其文化功能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3):61-62 3 李洁适用于园林地被的兰科植物J草原与草坪,2002,(4):41-42. 4 谢晓蓉,董丽浅谈岭南晚清四大古典庭园植物景观J中国园林,2004,(10):67-74 5 包满珠花卉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6 李素文,黄向力,翁殊斐华南植物园主温室趣味

24、植物展示区景观营造的初探J广东园林,2011,33(4): 7 陈心启.中国兰史考辩春秋至宋朝J.武汉植物学研究,1988,6(1):79-83. 8吴应祥.中国兰花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1-6. 9唐进,汪发攒.东亚兰科植物之研究J植物分类学报,1951,1(1):23-102. 10Chen S C, Tang T. A general review of the orchid flora ofChinaM. Ithaca &London: Cornell Univ. Press, 1982. 11姚毓缪,诸友兰.兰花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6. 12严楚江.厦门兰

25、谱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64. 13成都市园林局.四川的兰蕙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63. 14邓承康.养兰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64. 15麦奋.垂花蕙兰及我国兰花育种J中国花卉盆景,1998,(1):16-17. 致 谢 本论文在写作过程中过程中得到连芳清老师和曹芳凤老师的悉心指导。两位老师多次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两位老师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求实的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给以终生受益无穷之道。对两位老师的感激之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在此,我要向诸位老师深深地鞠上一躬。感谢我的所有同学、朋友三年来对我学习、生活的关心和帮助。 最后,向我的父亲、母亲、致谢,感谢他们对我的理解与支持。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 > 施工组织方案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