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内外高等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比较研究 “校企合作”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办学的成功经验之一,这种办学模式经受了历史的考验,被实践证明是一种运转灵活、优势互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最佳模式,体现了学校和企业在文化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上的明确分工、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以及相关资源共享的原则,其实质是通过产学、产教的合作,培养出理论与实践、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并重的企业一线高级技术人才。研究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发展高等教育的特点和成功经验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尤其是促进培养合格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大有稗益。一、发达国家“校止合作”办学的主要形式l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办学形式。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2、是这种校企合作形式的典型代表。这种校企合作形式具有如下特色:一是培养目标十分明确,而且能够坚定不移地贯彻始终。二是无论是教师配备还是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都体现以企业为主的要求。三是办学经费由企业和政府共同承担。2学校主导、企业支持的办学形式。英国的“三明治”教育和美国的“学工交替”教育属于这种形式。这种校企合作形式的特点,一是在培养目标上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二是工作训练成为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学生进行的是有薪的工作,不同于过去学校派学生到企业实习那种只能旁观不能动手的方式。四是政府强化企业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作用。五是学校在给学生安
3、排工作时主动适应企业的需要,尽可能考虑企业的要求,使企业接受学员工作成为其训练职工和选择新职工的人力资源事业的一部分。3企业与学校合股的办学形式。这是发达国家扩大学校自主权以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结果。这种形式有别于其他校企合作办学形式之处在于:一是学校不再隶属地方教育当局,而成为自主办学、独立经营的实体。二是校企合作成为内部事务,不再停留在提供实习场所,接受学生工作等层面上,而是深入到学校管理与发展的各个方面,真正建立起学校与企业互惠互利、荣辱与共的关系。三是学校实行董事会制,基本上按照企业运转模式来运作学校发展。4企业独立创办学校。这是一种完全由企业掌控学校培养目标和学生培养过程的方式。其特点
4、:一是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创办与企业生产、经营基本一致的职业技术学校,主要培养企业需要的各类人才。二是学校是企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过程和学生参加工作的过程融为一体。三是学生进校时同时具有了学校学生和企业徒工的身份,毕业后在企业工作。例如举世闻名的奔驰公司在国内设有多所职业学校,所招学员毕业考试合格才能在企业当专业工人,不合格者可再学习一次。还不合格者则予辞退。二、发达国家“校止合作”办学的重要经验发达国家校企合作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笔者认为其主要经验在于:l坚持立法保障,以法律保障校企合作的顺利完成。美国1962年就制定了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方向;法国1984年颁布高教指
5、导法案,把高等教育更广泛地向企业开放视为一条重要原则。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较早的德国,先后制定了职业教育法、高职教育促进法等一系列法规。所有的这些法律措施,都从根本上保证了各国“校企合作”得以顺利进行。2政府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并引导校企合作。许多国家政府积极为校企合作创造条件,促进合作教育顺利进行。一是制定专门的法规,使校企合作有法可依。二是政府设置专门机构管理校企合作的具体工作。三是政府主导创立协调员制。3发达国家企业特别重视与学校的合作。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以及高职教育的发展模式差异,发达国家企业支持学校发展的方式、内容也呈多样化发展。一是企业界向学校提供资助。二是企业重视与职业学校人员上的双向
6、交流。三是企业积极参与到学校专业定位、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等一系列教学管理中,并为学生提供现场实习、实践机会。四是企业派职工到大学去进修,不断提高素质和水平。五是企业与学校签订供需契约,保障学校毕业生就业。4发达国家为职业教育的发展确立了一整套完备的人事保障机制。这些机制对校企合作的双方都有约束力。如国家推行职业资格制度、严格的职业教育评价标准等。三、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的现状与问题高职教育是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而出现的一个新生事物。大多兴办于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虽然历史短,但经十余年的艰苦努力,不仅为地方经济建设和有关行业培养了一批急需的应用型人才,而且也“结识”了
7、大量的企业,形成了良好的协作关系,进行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合作。(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1建立由学校与行业企业有关领导、专家和教授组成的高职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审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内容和学时的安排等。2以学校与企业合作、公立与民办结合等办学形式和机制开展高职教育,为行业(企业)定向和委托培养、培训,并到本行业(企业)对口实习、顶岗实践。3与行业(企业)的中专、技校、职校共同设置“中高职教学计划”,通过统一考试择优录取文化基础较好、确有专长的三校生,实行中高职贯通,毕业后行业(企业)择优录用。4采取校企一体,产学协作的方
8、式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模拟仿真企业生产现场环境开展实践训练与技术培训,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工程师、技术、管理专家等为兼职教师,把他们在生产第一线掌握的新技术、新规范充实到实践教学中去。5加强与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积极建立新的、独特的和稳定的校外基地,聘请有专长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师、高级技工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向学生传授实践技能。6依托行业(企业)的职业技能鉴定与培训中心,为高职学生参加职业技术资格考核创造条件。7通过建立实习基地、实习点或实习网等途径,为高职学生毕业实习或毕业论文(设计)提供实践场地,使高职学生能够深入企业结合实际课题,真刀真枪地进行顶岗技术培训,并通过专业职业技术考核。(二
9、)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问题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耍。这点,从政府到高校已达成共识。然而母庸讳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形式至今仍基本上处于中浅层次阶段,与深层次的合作阶段相距甚远。究其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对“校企合作”的客观性、必然性、必要性的认识与实践,无论是政府、行业(企业)、还是学校本身,都还处于“叶公好龙阶段。政府缺乏有力的财政和政策支持,企业的短期行为,学校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使校企合作机制还停留在浅层次的运行中。2在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大多都是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主动向
10、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主动来寻求与学校合作办学的企业少而又少。真正的校企合作应是双方自愿、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从这点上看,离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实现办学的整体效益还相距甚远。3在市场经济瞬息万变的今天,我国的行业和企业仍处于改制和转型之中,要想寻求一个长期的、稳定的、能全面满足教学需要的企业很难,几乎是不可能的。如何既保持教学的完整性、系统性,又能与企业合作,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和实践方式,适应市场和企业发展的变化,是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4企业追求的是生产和经营的利润,学校追求的是培养人才的质量。市场经济给企业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带来了盲目性和风险性。如何避免市场经济的诱惑给学校造
11、成的消极影响,防止急功近利的人才培养观,保证学校的教育质量,也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和矛盾。5“面向社会、着眼未来、服务经济”是高职教育的办学宗旨。教育产品的长周期性决定了教育应有预见性。在专业设置方面,如何把市场的短周期性和教育及人才培养的长远性有效地结合起来,如何加强地方政府宏观预测的指导性,使校企合作不仅满足企业当前的需要,还要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这是解决毕业生出路、满足社会需求变化的不可忽视的大问题。6高职院校自身的科研能力较弱,无论是在校企合作方面还是在校办产业(实业)方面都难以达到高水平。因此,如何提高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提高校企合作的层次等方面都须寻求新的出路和
12、突破口。7校企合作不仅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实践的合作,也是一种科技与经济的合作行为,应有相应的政策法规来调节、规范和推动,并提供必需的资金保障。健全有关政策与法规,寻求资金投入的保障,并得到政府的重视、支持,这也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四、借鉴国外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校企合作”模式,推动我国高职教育健康发展通过以上对国外“校企合作”经验的介绍和对我国“校企合作”现状的分析,使我们找到了我国职业教育与国外职业教育的差异所在。国外的经验虽好,但由于国情不同、经济基础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我们不能照抄照搬。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出符合我国实际的“校企合作”模式,以此推动我国高职教
13、育的健康发展。1要牢固树立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的观念。发达国家校企合作促进职业教育发展获得成功的经验表明,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能使职业教育解决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高等职业教育本身能否健康成长,能否有生命力,关键还在于高等职业教育本身能否办出特色,学校能否找到和企业紧密结合的路子。2国家要制定配套的法规体系保障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完备的法律和制度的保障,是发达国家高职教育得以顺利发展的一个前提。在这个问题上,一要形成完备的职教法规体系。二要修订相关法律。三要制定专门的校企合作法规,对校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规定。一定要通过法规的不断完善确保有法可依。3政府要
14、出台鼓励措施,吸引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事业。当前许多学校己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学校对合作兴趣较浓。而企业则不尽然,因此往往难以合拍。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当然在于学校培养的人才要能适应企业的需要,吸引企业的注意力。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来看,政府制定并实施鼓励企业参与高职教育事业的优惠政策的作用不可低估。4要大力推行职业资格制度。职业资格制度必须全面落实,否则不仅校企合作可能变成一句空话,而且职业教育本身亦难逃厄运。作为职业教育护身符的职业资格制度重在执行,必要时要强制执行。5要选择好校企合作的切入点,寻求共同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互惠互利、相互支持与推动是校企合作教育的成功基础,选择好切入点是建立紧密联系的关键。要通过上述措施,形成一种法律有规定、政府有措施、学校、企业、学生有要求,既有动力又有压力,更有吸引力的办学模式,从而促进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健康有序发展。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I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