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信息生态链构成要素与形成机理.doc

上传人:管** 文档编号:972885 上传时间:2024-03-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博信息生态链构成要素与形成机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微博信息生态链构成要素与形成机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微博信息生态链构成要素与形成机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微博信息生态链构成要素与形成机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微博信息生态链构成要素与形成机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56卷第1纟期2012年9月一大亮点。对于拥有数以百万计粉丝的“微博达人” 来说,微博无异于一个个人一群体传播消息的巨大平 台。微博信息的传播路径有4种:信息生产者一信 息传播者一信息消费者一信息分解者;信息生产 者一信息组织者一信息传播者一信息消费者一信息分 解者;信息生产者一信息分解者;信息生产者一信 息组织者一信息分解者。 2.2.4微博信息生态链结构通过以上分析,结合信 息生态链的结构,可以得出微博信息生态链结构,如图 2所示:在普通网络信息生态链中,信息组织者位于核心 位置(见图1 ),因为没有信息的组织,用户就无法完成 信息检索与获取。微博的主要功能是信息的生产和广 泛传播,因此

2、信息生产和传播是关键,随着微博信息的 高速增加,信息组织的地位会逐步上升。从目前的状 况看,信息生产者和信息传播者居于核心位置,驱动整 个信息生态链的运转,这也是微博信息生态链的特点 所在。图2所示为信息生态链的一个完整循环,信息生 产者和信息传播者之间建立了单向或双向的关注关 系,通过关注和转发传递信息内容;此时信息传播者也 兼具消费者的身份。当没有转发行为发生而只有关注 时,微博用户的身份就是信息消费者,即信息生产者和 信息消费者之间通过关注完成信息推送。信息分解者 通过直接分解活动对信息生产者产生的信息进行净 化,其分解依据之一是信息消费者的分解需求。信息 组织者可以通过信息组织活动,将

3、生产出来的信息在 一定程度上序化后送入传播渠道,如果信息消费者通 过微博信息组织系统搜寻信息,则会自动屏蔽掉一些 无关信息,从这个角度来说,信息组织者即促进了信息 消费,又完成了一定的信息分解作用。信息组织者和 信息分解者在整个信息生态链中起到平衡和净化的作 用,信息生产者自身也能完成信息的自组织和自分解。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消费者之间可以建立关注关系完成 信息传播,而且两者在下一个信息生产和传递过程中, 有可能转变身份成为信息生产者。在整个生态链中, 存在显性和隐性两种信息流,隐性信息流是显性信息 流形成的内在推动力量。3微博信息生态链的形成机理微博信息生态链的形成包括节点的形成和传播路 径及网

4、络的形成。形成机理揭示了信息生态链得以形 成的原因和方式,需要对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因素的作用方式进行解析。3.1微博信息生态链的节点分析节点是微博信息生态链中信息产生和传播的地 点,表现为各种传播路径的交叉点。每个信息人就形 成一个节点。节点是连接微博信息传播网络的支点, 分析节点的形成及其属性,是剖析微博信息生态链形 成机理的前提。3.1.1节点的社会网络属性微博平台的传播不是 像传统网站那样的自上而下、点对面的发布平台,人们 更多地是在某些网络的“节点”中发布信息,这些节点 上信息的扩散,很多时候依赖的是人们的“社会网 络”。在社会学中,社会网络指的是社会行动者及其间 关系的集合。

5、也可以说,一个社会网络是多个节点(社 会行动者)和各节点之间的连线(行动者之间关系)组 成的集合。社会网络形式如图3所示:图3社会网络分析示意每一个社会网络上的个体,都是一个“节点”。任 何节点之间都有可能通过某个路径连接起来。但是, 节点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同等重要的,有“强关系”和 “弱关系”两种。从图3可以看出,有直接的线连接起 来的节点之间具有直接联系,是强关系;没有直接的线 连接起来的节点之间具有间接联系,是弱关系。3.1.2强关系的形成与影响强关系主要由两种方 式形成。第一种是现实中的关系,如将朋友、同事关系 转化为网络联系;第二种是在某种层面上有认同关系 的人,不一定有频繁的交往,如

6、众多“粉丝”对社会名 人的关注关系。强关系需要付出代价去维护,否则直 接联系的关系会逐渐变弱,连接的链条会渐渐消失。节点拥有的强关系越多,其传播能力越强,影响力 越大。而关注强节点的用户对强节点信息的转发和评 论,有时是出于对信息价值的认可,有时则是出于维护 关系的需要。可以说,人际关系的因素在强关系节点 信息传播方面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3.1.3弱关系的形成与影响“弱关系”节点与信息 发布者的关系不那么紧密,故在信息的初次传播中不 起作用。但是,如果一条信息能够激起很多弱关系节 点的响应,那么,信息传播的效果才会真正得到提高, 如果这些弱关系节点中的“权力中心”或“意见领袖” 能够起作用,即

7、新的拥有众多强关系的节点参与进来, 那么效果会进一步加强。对于弱关系节点来说,是否 转发某一信息,完全是基于对信息本身的判断,而没有 人际关系的因素起作用,因此弱关系节点对于信息 传播的范围起着更重要的作用,是公共热点凸显出来 的关键。3.2微博信息生态链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微博信息生态链的构成要素包括信息人、信息内 容、传播路径。每个信息人都是一个信息节点,5种信 息人角色随时会发生转化。信息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 起主导作用,将信息内容沿不同的传播路径进行传播。 信息生产者被动地受到其他信息人的关注,不能决定 信息将传向何方;信息传播者可以将他人的微博信息 内容定向转发到自己的微博,引人自己的社

8、会网络,因 此可以从个人角度完成定向传播。信息人可以通过加 标签将自己的话题归到相同的话题大类,在信息组织 的同时完成一定的信息定向功能。信息内容在信息人 (即节点)之间传播,即形成传播路径。3.3微博信息生态链形成的影响因素 3.3.1微博信息生态链形成的主观影响因素微博 信息生态链得以形成,施动方是信息人。只有信息人 进行活跃的信息发布、信息转发,才能使整个信息链顺 畅运转。信息人是否施动,直接受到其自身主观因素 的影响。从当前微博信息内容的分析看,新闻、个人工 作生活实录或感言、冷笑话占主要成分。由此透视出 信息人发布和转发信息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观因素: 宣泄情感。当今社会人们生活工作节奏

9、快、压力大,人 们在主观上选择网络微博大量发布情绪感言。维护 地位。经过实名认证的“名人”拥有数量巨大的“粉 丝”,是信息传播的重要节点。“名人”通过发布微博 关注社会热点,提出观点见解,来维持较高的关注度, 维护个人地位。针砭时弊。微博是网民揭露社会不 公、表达不满的一个途径,这种主观意识催生了富含讽 刺意味的段子、冷笑话类信息。社会责任感。大量 微博用户出于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问题,针对突发事 件发布微博并促成大量转发,形成公共热点。如著名 的微博打拐、抵制归真堂上市等微博关注热点的形成。 3.3.2微博信息生态链的客观影响因素微博信息 生态链的客观影响因素和主观因素具有潜在的联系, 可以归

10、纳为以下4点:转型期社会问题的普遍存在。 有学者指出,我国社会正在发生的社会转型是“社会有 机体走向自我和谐的变革,既体现为向逐步明确的目 标逐步逼近的过程,又体现为问题越来越复杂、矛盾越 来越积聚甚至尖锐化的过程11。社会问题的复杂化 使网民心里产生对政府、社会的不信任感、不安全感和 空虚感,促使大量负面信息的发布节点、传播节点和传 播路径的形成。现实社会关系网络的数字化将现实 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在网络中表现出来。数字化的人际 关系推动微群和关注关系的建立,进而促进微博信息 生态链强弱关系节点的形成。微博信息技术的支 撑。信息技术是信息生态链正常运转的基础,微博信 息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和运用对于

11、信息生态链的扩展和 信息量的丰富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信息组织技术 的影响。微博信息组织技术与方法可以促进微博信息 分享、信息挖掘、舆情分析等,对微博信息生态链动态 生成以及生成之后的平衡和净化都具有重要影响。3.4影响因素驱动下的微博信息生态链形成机理 3.4.1微博信息生态链形成的核心环节微博信息 生态链的链状结构,表达了微博信息产生和传播的路 径和形式。这一链状结构的形成,必须依赖三个核心 环节,缺一不可。第一个环节是信息生产者的信息生 产。这是信息产生的源头,没有丰富、高质量的微博信 息,就不可能有微博信息生态链和信息生态系统的形 成。第二个环节是微博关注关系网络的形成。关注关 系建立起

12、来之后,才有自动的类似信息推送形式的微 博信息传播,微博用户会自动收到感兴趣的信息生产 者生产的信息。这种自动信息推送形式,极大地提高 了微博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覆盖面。微博关注关系的网 状结构,是微博信息生态链的基础。第三个环节是评 论与转发的发生。评论与转发是建立了关注的用户以 类似“接力”的形式,主动完成信息的二次传播。只有 具备了这三个基本条件,微博信息生态链才能够基本 成型。3.4.2影响因素对微博信息生态链形成的驱动形式 探究微博信息生态链的形成机理,关键是研究三个 核心条件形成的环境和方式。显然,微博信息生态链 的主客观影响因素是促成三个核心条件形成的关键, 它们均可以起到直接的促进

13、作用;同时,部分客观因素 可以激发主观因素,起到间接的促进作用。首先,主观因素中的四大方面宣泄情感、维护 地位、针砭时弊、社会责任感,是信息生产者生产信息 的动机来源,即直接促成了第一个关键环节的产生。 客观因素中的“转型期社会问题的普遍存在”可以激 发主观因素中宣泄情感、针砭时弊行为的产生,间接促 进第一个关键环节的产生。其次,客观因素中的“现实社会关系网络的数字 化”,直接激发第二个关键环节微博关注关系网络 的形成。现实社会关系已经成为网络社会中网民关系 中的重要部分,而且具有紧密性、信任性等特点,属于 高质量的网络关系,是微博用户建立关注关系的基础。再者,主观因素中的针砭时弊、社会责任感

14、和宣泄 情感,在激发评论和转发行为方面起主要作用。客观 因素中的“现实社会关系网络的数字化”促进了信息 生态链中强节点的生成,足够的强节点保证了微博信 息得到充分阅读与转发,形成丰富的传播路径。最后,客观因素中的“微博信息技术的支撑”和 “信息组织技术”为微博信息生态链提供了基础和支 撑,使三个关键环节在技术上得以实现和正常运行。 目前微博信息技术支持网页、手机客户端、第三方软件 等多种形式参与微博互动,我国的大部分用户习惯于 使用网页来发布微博(超过80%),而从国外的情况 看,大部分用户可惯使用辅助工具来发布微博,如超过 一半(5% )的Twitter用户使用工具发布信息12。 3.4.3

15、微博信息生态链形成机理结构图根据上文 分析,可以描绘出微博信息生态链形成机理(见图4)。为了清晰阐明微博信息生态链的形成机理,首先 将微博信息生态链(见图2)的简化形式变换一个角度 展示出来,即图4中心由信息生产者、信息组织者、信 息传播者、信息消费者、信息分解者共同构成的菱形部 分。这个简化形式表达的是嵌套、交叉的生态链中一 个完整的微博信息生产、传播、分解单元。多个单元连 接起来,就由链而网,形成微博信息生态系统。由于每个微博用户的首要身份是信息生产者,所 以主观因素对每一个信息人的信息发布、信息转发和评论都产生内在的、决定性的影响,即主观因素激发信 息生产和传播。主观因素虽然由客观因素中

16、的社会问 题因素催生,但形成的内在原因是信息人自身社会地 位、自我满足感、自我价值实现等心理要求的自我满 足。此外,主观因素也作用于信息传播者,促进微博信 息的大量转发。社会关系数字化促使信息人之间建立 关注关系,在不同的信息流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图 4表达了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激发和形成三个关键环 节,促使微博信息生态链中一个完整单元形成的作用 模式。节点1、节点2、节点3是生态链形成的关键节 点,它们之间的实线代表着显性信息流,虚线代表隐性 信息流,表达出信息人之间的角色转换;粗箭头代表着 影响因素驱动信息生态链形成的方式,揭示了微博信 息生态链的形成机理。从节点3指向节点n的虚实线 表达了

17、由当前单元到下一个微博信息生态链单元的信 息流动和信息人角色的转换。多个单元之间联系的建 立,促进了完整、动态、立体网状微博信息生态链的 形成。4结语微博是近两年来蓬勃发展的网络应用,其影响力 不容小觑。本文对微博信息生态链的构成要素与形成 机理进行了揭示,以期发现规律,为进一步发挥微博的 社会效用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目前微博信息生态链 运行中潜在的问题正在逐步显现,如信息冗余、信息批 量发布与转发、负面信息、谣言生成与快速传播等。令 人欣慰的是,微博信息生态链亦显示出一定的自净功 能,如负面消息的核实、谣言的快速粉碎等。作为一种 新鲜的、被社会广为接受的网络信息生产和传播模式, 微博的信息生

18、态问题需要更多的关注。(下转第81页)77免iii私,作第56卷第8期2012年9月文献编号文献集合样本量(篇)均值是否显著W13354.7714否/354.5143W/3354.6000是/353.1429W33354.0571否/353.7714W43352.7143否/352.9143W53354.6857否/354.1714W63354.4000是/353.4857W73353.3714否/353.6000W83352.8000否/353.3429W93354.0286否/353.5143W103352.4857否/353.0857表5目标文献在文献集合3和文献集合2中均值差异显著性检

19、验4研究结论由以上实验结果可得两点结论:高校学生在信 息选择行为中存在次序效应。由研究结果可知,用户 在信息选择行为的核心环节相关性判断中受到了 首因效应的影响,即可认为用户在信息选择行为中存 在次序效应。信息选择行为中首因效应较近因效应更为普遍。研究结果显示,在对信息选择行为的次序 效应研究中,发现了首因效应,而未检测到近因效应, 因此可认为在信息选择行为中首因效应较近因效应更 为普遍。以上两点结论都与上述研究指出的“文献相 关性判断受文献呈现次序的影响”和“在文献相关性 判断中,近因效应不如首因效应明显和普遍”相一致。本文通过实施实验,采用另一种测量方式研究了 信息选择行为中相关性判断环节

20、存在的次序效应。尽 管本次实验研究可能存在着样本代表性、样本量等干 扰因素的影响,但它对信息用户的研究应具有一定的 借鉴意义。参考文献:1 Cuadra C , Katter R. Opening the black box of “ relevance ” J .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1967 ,23(4) : 291 -303. Saracevic T. Relevance: A review of and a framework for the think-ing on the notion in information science J . Journ

21、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1975 ,26(6) : 321 -343.胡秀梅,邓小昭.文献呈现次序对用户相关性判断的影响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4) :32 -35.4 Xu Yunjie,Wang Dong. Order effect in relevance judgment J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59 ( 8) :1264 -1275.5 Anderso

22、n N,Hubert S. Effects of concomitant verbal recall on order effects in personality impression formation J .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 1963 ,2(5 -6) :379 -391.81作者简介胡秀梅,女,181年生,助理馆员,发表论文7篇。(上接第7页)参考文献: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 统计报告ROL 2012 - 02 - 15 . 忽略:/忽略此处. cnnic. net. c

23、n/dtygg/dtgg/201201/t20120116_23667. html.2 李冲.微博虚假繁荣,12块钱买千次转发5/0.2012- 02 - 25 . 忽略 :/scitech. people, com. c/H/012/0223/c227887- 754454711. html .3 翟杉.微博患上“坏消息综合症” J.新闻实践,2011 (12):- 74 冷晓彦,马捷.网络信息生态环境评价与优化研究J情报理 论与实践,2011,34(5):10-14.5 蒋录全.信息生态与社会可持续发展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 版社,2003:140.6 娄策群,周承聪.信息生态链概念本质和

24、类型J.图书情报工 作,2007,51 (9) :9 -32.7 马捷,靖继鹏,张向先.信息生态系统的信息组织模式研究 J.图书情报工作,2010, 54(10) :15 -19.8 夏雨禾.微博互动的结构与机制基于对新浪微博的实证研 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4) :0-69.9 胡运清.信息生态环境问题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 :8 -51.0彭兰.微博客的信息传播机制分析/0.2012-01- 06. 忽略 :/blog. sina. com. cn/s/blog_4a6a28460100mb7i. html.11 李庆钧.霍布斯的秩序解说与转型期社会秩序的构建J.江海 学刊,2003(6) :108 -114.2王晓光.微博客用户行为特征与关系特征实证分析以新浪 微博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4) :6 -70.作者简介马捷,女,1973年生,副教授,博士,发表论文20篇;孙梦瑶,女,1987年生,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2 篇;尹爽,女,185年生,博士研究生,发表论文3篇;韩朝,男,1988年生,硕士研究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资料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