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doc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967445 上传时间:2024-03-19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 当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举行的“千年思想家”的网上评选活动,名列榜首的是(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C.达尔文 D.牛顿2. 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 ) A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3.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2、运动D.阶级斗争4. 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5.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自我批判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6.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7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8.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B.十月革命的胜利C.共产党的建立 D.剩余价值论和唯物史观的发现9.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A.认真阅读经典原著 B.深入进行调查研究C.理论联系实际 D.善于独立思考答案:1. A 2. D 3. C 4. A 5. D 6. A 7. C 8. A 9. C二多项选择题 1. 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E辨证唯物主义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的三大工人起义是()A.法国巴黎公社运动 B.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C.1838年在

4、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E1848年的欧洲革命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启蒙思想E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思想4.十九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A.亚当斯密 B.沙尔傅立叶 C.罗伯特欧文 D.托马斯莫尔E昂利圣西门 5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 E认识论答案:1. ABC 2.BCD 3. ABC 4.BCE 5.CD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5、是( )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C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D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 B运动性C物质性 D客观性5“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

6、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6在物质和运动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是( )A设想无物质的运动 B设想无运动的物质 C夸大运动的绝对性 D夸大静止的绝对性7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联系和发展 B物质和运动C物质和意识 D思维和存在8在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和范畴中,其实质和核心是( )A质量互变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C价值规律 D对立统一规律9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在哲学上讲的是()A

7、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特殊性 D矛盾的同一性11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A抛弃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12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形式和状态 B方向和道路 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13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 )A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原理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的原理 D主观和客观关系的原理14时间空间是( )A世界的本质 B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C头脑中的主观形式 D先于物质存在的15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A物质生产实践 B社

8、会政治实践C科学文化实践 D精神生产实践16社会规律是( )A自然界固有的 B不通过人的活动就能表现出来的C人可以左右的 D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17社会历史趋向讲的是( )A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 B社会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C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选择性 D对社会历史规律的选择性18质变体现了( )A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B事物的相对稳定性C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D保持事物稳定性的数量界限19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 A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客观实在性 B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 C社会实践 D必要地物质手段和条件20规律的根本特点是( ) A稳定性 B客观性 C必然性 D本质

9、性单项选择题答案1C 2D 3A 4C 5B 6A 7A 8D9D 10C 11D 12B 13C 14B 15A16D 17B 18A 19C 20B二多项选择题1意识是() A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B人脑的机能C社会的产物 D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是() A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D画饼不能充饥3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C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 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4下列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

10、哲学矛盾观的是() A“一分为二” B“和二为一”C“万物莫不有对” D“九层之台,始于垒土”5辩证的否定观认为( )A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B否定是发展的环节C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D否定是扬弃多项选择题答案1A B C D 2B C 3C D 4A B C 5A B C D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单项选择题1.“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 )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论与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2.实践的主体是( )A.绝对精神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C.人 D.人的意识

11、3.实践的客体是(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B.客观物质世界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D.进人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4.实践的中介是( )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实践是认识发

12、展的动力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7.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8.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B.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C.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9.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C.感性认识是对

13、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10.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A.感觉B.知觉C.表象D.分析11.“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诡辩论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12.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13.“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A.主观唯

14、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14.“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 )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D.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15.“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 )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16.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A.具体性B.客观性C.终极性D.全面性17.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A.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B.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C.革命理

15、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D.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18.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A.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物B.人们获得感性经验至关重要C.人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问题D.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19.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 )A.人的聪明才智无先天区别B.人的聪明才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C.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D.人的聪明才智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20.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 )A.是否

16、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单项选择题答案1.C2.B3.D4.A5.D6.C7.B8.C9.C10. B11.B 12.C13.A14.A15.B16.B17.C18.D19.C20.C二、多项选择题1.实践的中介系统包括( )A.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B.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C.进入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各种物质系统D.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种属性、因素抽取出来的逻辑方法E.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种属性、因素抽取出来的操作系统2.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 )A.确定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B.通

17、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C.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D.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而支配客观世界的运行E.通过改造客观世界而支配主观世界的运行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的可知性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C.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E.认识是否经历一个过程4.能动的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承认客观事物和人的思想是认识的对象B.是否承认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实践C.是否承认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D.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E.是否承认世界是可知的5.对待马克思主义,必

18、须(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B.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C.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只能坚持不能发展E.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多项选择题答案1.AB2.ABC3.BD4.CD5.ABCE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 (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2提出了“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的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在社会历史观上的观点是( )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可知论 D不可知论3马克思主义认

19、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 ( )A生产力的社会形式 B生产关系的构成要素C发展的决定力量 D经济规律产生的主观条件4马克思主义认为,在意识形态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 A政治法律思想 B道德 C艺术 D宗教 5社会意识是 ( ) 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B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 C人类改造社会的过程 D社会的经济生活过程6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 A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不平衡 C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反作用7生产力概念反映的是( )A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C人与生产工具之间的关系 D人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关系8生产关

20、系范畴反映的是()A人与人之间的自然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9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A产品的分配形式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10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C产品的分配形式 D产品的交换形式11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 )A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物质基础 B生产关系的变化与生产力无关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生产关系不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12经济体制是( )A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B政治上层建筑C生产关系的实现形式 D社会意识

21、形态 13在一个社会中,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属于( )A政治上层建筑 B观念上层建筑 C社会意识形态 D经济基础 14国家就其起源来说,它是( ) A暴力掠夺的产物 B社会契约的产物 C产品分配不公的产物 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15国体表明的是( )A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B民主的发展程度C法制的健全程度 D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16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 B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D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17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对矛盾中()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 B

22、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变革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D上层建筑各部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立即发生变化18阶级是一个() A政治概念 B经济概念 C文化概念 D法律概念19阶级斗争根源于不同阶级之间()A政治态度上的根本对立 B物质利益上的根本对立C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 D社会分工中的不同角色20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在于()A人口过多和资源匮乏的矛盾 B先进生产力和落后生产力的矛盾C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二多项选择题 1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属于( )。A社会意识形式 B观念上层建筑 C社会意识形态 D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2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

23、转化为生产能力的途径有( )。A劳动资料 B劳动对象 C劳动者 D生产的组织管理 3狭义的生产关系包括( )。A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B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C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产品分配关系 4下列社会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A数学 B犯罪心理学 C政治学 D哲学5下列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有( )。 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原动力的原理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C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原理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C 2B 3C 4A 5A 6D 7B 8C 9B 10B 11C 12C 13A 14D 15D

24、16C 17C 18B 19B 20D二多项选择题1ABC 2ABCD 3ACD 4BCD 5ABD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一单项选择题1从本质上看,货币是( )A.特殊的资本B.普通的商品C.一般等价物D.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2.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指( )A.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出现的过剩人口B.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而出现的过剩人口C.人口增长超过生产资料的增长而出现的过剩人口D.人口增长超过资本增长而出现的过剩人口3.用于发放工资的货币执行的是货币的( )A.价值尺度职能B.流通手段职能C.支付手段职能D.贮藏手段职能4.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机构是( )

25、A.法院 B.检察机构 C.议会或国会 D.政府5.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关系是( )A.剩余价值率等于利润率B.剩余价值率大于利润率C.剩余价值率小于利润率D.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成反比6.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是( )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流动资本 D.流通资本7.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将工作日延长所生产出的剩余价值是( )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C.超额剩余价值D.平均剩余价值8.产业资本的循环包括( )A生产、流通和销售阶段B.生产、储存和销售阶段C.购买、生产和销售阶段D.购买、生产和储存阶段9.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 )A二者成正比 B二者成反比C二者

26、总按相同比列变化 D二者总按不同比例变化10.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B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矛盾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D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的矛盾11.产业资本循环采取的职能形式是( )A生产资本、流通资本和银行资本 B生产资本、商业资本和银行资本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 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业资本12.下列各项正确表述商品含义的是( )A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 B具有稀缺性的物品C为自己而生产的有用物品 D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物品13.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所生产的()A全部生产资料的总和 B全部消费资料的总和C全部物质

27、资料的总和 D全部剩余价值的总和1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A市场供求关系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 D企业的劳动生产率15.社会总产品的两大部类是指( ) A生产资料部类和消费资料部类 B劳动资料部类和劳动对象部类 C可变资本部类和不变资本部类 D固定资本部类和流动资本部类16.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率,可表示为( ) Am:v Bv:m Cm:(c+v) D(c+v):m 17.商品交换中价值与价格的关系表现为( ) A价格总是高于价值 B价格总是低于价值 C价格总是等于价值 D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1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A商品按价值量的大小进行等价交

28、换 B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C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D劳动力成为商品19.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社会总产品的构成问题 B.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问题C.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比例关系问题 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20.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B.价值和交换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D.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单项选择题答案1.D 2.A 3.C 4.C 5.B 6.A 7.A 8.C 9.B 10.A 11.C 12.D 13.C 14. B 15. A 16. A 17.D 18.D 19.D 20.C 二、多

29、项选择题1.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经历的阶段有()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C运输阶段 D销售阶段2.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有( )A自发地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B促进合理利用资源实现生态平衡C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3.资本主义三权分立中的“三权”是指( )A财政权 B行政权 C司法权 D立法权 4.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所需要的基本经济条件有( )A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B劳动者有人身自由C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D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5.下列各项正确表述可变资本含义的有( )A.可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B.可变资本是以劳动力

30、形式存在的资本C.可变资本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价值增殖的那部分资本D.可变资本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价值转移的那部分资本多项选择题答案1.ABD 2.ACD 3.BCD 4.AC 5.BC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一、单项选择题1. 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A.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B.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C.银行资本代替工业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D.国家垄断代替私人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2生产和集中是()A.垄断发展的结果B.大企业所占比重不断增加的结果C.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结果D.越来越多的资本

31、为少数大资本家所支配的结果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的实质是()A.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B.维护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增长C.消除或防止经济危机爆发D.提高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4. 垄断利润是( )A资本家获得的超额利润 B垄断组织获得的平均利润C垄断组织获得的一般利润 D垄断组织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5.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 )A.银行资本家 B.工业资本家C.金融寡头 D.商业资本家6. 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出售商品时多采取( )A.垄断高价 B.垄断低价C.自由价格 D.市场价格7.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资

32、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联系的主要方式是( )A.资本输出 B.商品输出C.对外经济援助 D.技术输出8. 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是( )A.垄断资本主义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生产社会化 D.经营管理社会化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国际垄断组织( )A.跨国公司 B.国际卡特尔C.国际辛迪加 D.国际托拉斯10. 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A参与制 B个人联合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 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11. 金融寡头经济上统治的“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 )A.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B.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C.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

33、层层控制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D.通过购买所属公司全部股票直接掌管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12. 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有许多,但不包括( )A.原有的体制、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面临冲击B.在国际贸易中剩余价值大量流失C.环境恶化和金融风险加大D.经济发展机会大大减少13.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的推动力量是()A.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B.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权益的斗争C.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的影响D.改良主义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影响14.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决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只能( )A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首先

34、取得胜利 B在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 C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 D在所有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15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根本原因在于(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B.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激烈化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答案:1-5 ACADC 6-10 ABBAB 11-15 CDACC二、多项选择题1. 垄断是()A.在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B.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C.资本主义大企业或企业联合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产和市场D.帝国主义最基本的经济特征E.以追求高额垄断利润为目的2. 垄断价

35、格是( )A.资本家可以获得超额利润的价格B.垄断组织凭其垄断地位规定的一种市场价格C.有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D.保证垄断利润的主要手段E.由成本价格和平均利润两部分组成3. 垄断时期竞争的特点主要是( )A.目的是获得垄断高额利润 B.手段更加多样化C.范围涉及政治领域 D.程度更加激烈E.造成社会劳动的浪费和引起帝国主义战争4.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 )A.避免了经济危机B.在一定程度上削平经济高涨时的尖峰,垫起经济萧条时的低谷C.减弱了经济周期的震荡D.仅仅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E.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经济周期中各种内在的、深刻的矛盾5. 从资本输出的主体来划分,资本输出的形

36、式有( )A.借贷资本输出 B.生产资本输出 C.商品资本输出D.私人资本输出 E.国家资本输出6.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是由于(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具有复杂性和曲折性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容纳生产力继续发展C资本主义已经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丰富的统治经验D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E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完善需要一个历史过程答案:ABCDE 2. BCD 3. ABCD 4. BCD 5. DE 6. ABCDE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一、单选题1.无产阶级革命主要的基本形式是 ( B )A.人民民主专政 B.暴力革命 C.和平过渡 D.局部战争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由于( B )A.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精神文明B. 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决定的C. 它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D.社会主义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 > 施工组织方案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