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880309 上传时间:2024-03-10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9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ABSTRACT摘 要随着农村经济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迫切要求,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不健全和体制改革滞后,成了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严重羁绊。目前,农村金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农村金融得到发展的同时,现有农村金融服务并未真正、彻底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服务“三农”的重要力量。农村金融的改革探索始终贯穿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为了促进新农村的建立,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的客观需要,针对农村金融体系现存的问题,必须对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进行重构。努力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支持之路。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2、。第一部分:叙述论文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文的基本框架。第二部分:我国现存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构成及现状。第三部分:提出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问题成因方面分析。第四部分: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必要性以及对策建议。第五部分:结论与展望。对本文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作简要概述。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体系,农村经济ABSTRACTAlong with the upgrade of the rural economics industry and pressing for the structural adjustment, the distempered deve

3、lopment of country finance service system and system reform lag become grievous fetters, which cumber the comprehensive, harmoniou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economics. At present, the rural financial has got a certain extent, but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financial at the same time

4、, the existing rural financial services cant satisfy the rural financial needs really or fully.Rural financ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hinas financial system, and it is an important force of supporting agriculture,peasant,village”. Reform of rural finance has always been through the process of e

5、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countryside, and adapt to the objective needs of the new situation of the rural financial system, we must be aimed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rural financial system and promote its reconstruct. We should

6、 take efforts to to explore a sustainable financial support road for the goal of achieving mutural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nd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the background of the topic, 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research

7、ideas and research methods, the basic framework of the thesis. The second part: the structure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existing rural financial service system in china. The third part: analysis of the rural financial system and puts forwar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its causes. The fourth part:

8、to perfect the rural financial service system in China the necessity and countermeasures. The fifth part: conclusion and prospect. The main research work and conclusions of this paper are briefly summarize.IIIKey words:Rural finance ,Finance system ,Rural economic目 录目 录1 绪 论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1 研究背景11

9、.1.2 研究意义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2.1 国外研究现状11.2.2 国内研究现状31.3 研究思路与方法31.3.1 研究思路31.3.2 研究方法41.4 研究基本框架42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52.1 农村正规金融服务体系52.1.1 中国农业银行52.1.2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52.1.3 农村信用合作机构52.1.4 邮政储蓄机构62.1.5 农业保险体系62.2 农村非正规金融服务体系62.2.1 民间自由借贷62.2.2 合会72.2.3 民间集资72.2.4 私人钱庄72.2.5 典当72.2.6 农村合作基金会72.2.7 各种基金会82.2.8 民间票据贴现

10、82.3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82.3.1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机构初步形成82.3.2存、贷款等主要金融业务持续增长92.3.3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93 现有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113.1 存在问题113.1.1支农服务体系不健全113.1.2农村信用社包袱沉重113.1.3金融服务手段单一123.1.4农业保险发展滞后123.1.5农村资金外流严重123.1.6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有待改善133.2 农村金融体系产生问题的原因133.2.1 农村金融抑制状况严重133.2.2 农村金融机构功能不健全133.3.3 农村金融结构单一市场效率低下143.3.4 农业保险严

11、重缺位144 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174.1完善的必要性174.2 对策建议184.2.1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184.2.2 构建多层次和竞争合作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184.2.3 改革拓展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定位184.2.4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194.2.5 支持和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194.2.6 大力发展农业保险20结论与展望23致 谢25参考文献27原文与译文1 绪论1 绪 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 研究背景 “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社会经济的统筹发展。没有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和谐,就没有全社会的和谐。解决中国“三农”(农村、农业和农民)

12、问题是党和政府施政的最大重点和难点。“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村的收入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把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产品上,在减少农村劳动力的同时,提高农业产出效率。保持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的持续发展均需农村金融的支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历史性课题。1.1.2 研究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在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支持和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逐渐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农村发展对资金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资金需求越来越大,农村金融作为资源配置、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由

13、于其服务体系不健全和体制改革滞后,却成了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严重羁绊。因此,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也就显得十分急需和迫切。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 国外研究现状1)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介绍 (1)德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德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主要是政策性和合作性的金融机构。德国政府设立了政策性的农村金融机构,如农村地产抵押银行、地租银行、农业中央银行、土地信用银行、土地抵押信用协会等,它们不以盈利为目的,承担政府辅助发展农业的责任。德国的信用合作体系呈金字塔式,自下而上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层合作银行,直接从事信用合作服务;第二层次是地区性合作银行,它可以向基层合作银行提

14、供资金支持和结算服务以及短期的融资服务,可以开展证券投资业务和国际银行业务;第三层次是德意志中央合作银行,它是全国金融组织的中央协调机关,提供调剂资金融通、为地区合作银行提供全国性的支付和结算服务、开发新的银行产品、证券、保险、租赁、国际业务、为基层行和地区行无力解决的业务提供担保支持等金融服务。另外,合作银行体系还设立了贷款担保基金,由合作银行按风险资产的一定比例存入,对风险进行补偿。 (2)韩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韩国农村的主要金融机构是农业协同组合中央会。农协中央会和基层农协金融机构占农村金融机构总数的比重不大,但却拥有大部分的资金,是农村金融业的主体。农业协同组合中央会的资金通过农协的

15、信贷部门向农民社员提供。这些资金主要是为了满足他们的农业生产所需,利率一般比其他商业性贷款利率低,同时农协还为农业及与农业相关的工程项目融通资金。此外,政府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计划、农产品收购计划和农业技术推广等要靠农协来实施。政府则在组织和资金上给予支持,并提供利率和税收的优惠。 (3)印度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印度农村的金融服务体系主要由合作性质的信贷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农业保险机构等组成。印度的合作性质的信贷机构分为两类:一类是提供短、中期贷款的合作机构,主要是信贷合作社,是向农民提供廉价信贷的来源;另一类是提供长期信贷的合作机构,主要是土地开发银行,主要是为农民购买价值较高的农

16、业设备、改良土壤、偿还国债和为赎回抵押土地提供信贷。政策性金融机构主要是地区农业银行及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是印度当前最高一级的农业金融机构。商业银行部分支农业务由财政直接补贴或间接补贴。除此之外,印度还推出了一系列金融计划,如银行一自助团体联系计划、微额信贷计划、农民收入保险计划等,农村金融机构是这一计划的实施者。2)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经验借鉴 (1)构成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金融机构的多样性。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往往擅长提供某一类的金融服务,因此这些服务往往由不同的金融机构支持。如在印度农村,金融机构可以说多种多样。起初,国有商业银行、合作银行

17、、地区农村银行等作为主体发挥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微型金融机构、私人银行、一些非政府组织等也加入了向农村提供资金支持的行列。 (2)提供金融服务的多样性。根据不同需求主体的多层次需求,以上各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金融服务。如德国的地区性合作银行,向基层合作银行提供资金支持和结算服务与短期的融资服务,并且能够从外部借入资金,开展证券投资业务和国际银行业务;韩国政府的低息政策性贷款大部分由农协转贷给农民,农民以土地和家庭财产为担保。同时,农协为农业及相关项目提供资金融通,并且承担了政策性任务,如农产品收购、农业技术推广等,政府在税收和利率上给农协优惠。 (3)有健全的法律体系做保障。

18、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运行需要健全的法律体系做保障。以上各国在金融机构创立初期就制定了相关法律,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修订和完善,甚至还把农村金融的运作融合到其他的相关法律体系中,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2.2 国内研究现状 经济运行中的金融活动可以分为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以此为基础,我们可以将我国的农村金融具体分为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两类。1979年以来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一直沿着使农村正规金融商业化的目标前进,并在90年代中期后大大加快了商业化改革的速度和步伐,而对我国的非正规金融采取抑制政策。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现在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主要由国有商业银行的农村分支机

19、构、农信社、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地区的非正规金融组成,目前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基本格局如下(见表1-1)表1-1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格局农村金融体系正规金融机构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发展银行 其它 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 非(准)正规金融机构农村合作基金会 小部分当铺其它 合会私人钱庄私人借贷高利贷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3.1 研究思路本文主要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多种研究方法,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对所选论题进行系统分析。研究方法科学合理,技术路线可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对策和建议。1.3

20、.2 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五种: 1)比较研究: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科学由于比较和确定了被比较对象之间的差异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本研究收集和整理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相关资料,借鉴他们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对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问题进行比较研究。 2)文献研究:通过国际互联网和图书馆,搜索国内外有关学术著作、期刊和毕业论文等资料,借鉴他人的研究方法和结论,为本文提供较高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平台。 3)政策研究: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运用制度变迁的分析框架,基于对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4)定量

21、分析: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的解释规律,把我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5)定性分析: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就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1.4 研究基本框架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第二部分:我国现存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第三部分:完善我国金融服务体系的必要性及原则。第四部分:完善我国金融服务体系的对策及建议。第五部分:结尾与展望。272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

22、2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2.1 农村正规金融服务体系 目前,我国农村的正规金融组织主要包括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2.1.1 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是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之一,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行设在北京。在国内,中国农业银行网点遍布城乡,资金实力雄厚,服务功能齐全,不仅为广大客户所信赖,而且与他们一道取得了长足的共同进步,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银行之一。业务领域已由最初的农业信贷、结算业务,发展成为品种齐全,本外币结合,能够办理国际、国内通行的各类金融业务。人民币业务主要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

23、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 买卖外汇;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等。2.1.2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于1994年11月,是承担国家政策性支农金融业务的专业银行,主要任务是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并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包括为农副产品收购,农业基本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等政策性业务提供贷款,支持整个农业开发和农业技术进步。其业务范围包括:(1)办理粮棉油茶糖储备贷款、收购贷款、调销贷款、棉油加工企业贷款和棉花初加工贷款;(2)办理扶贫贴息贷款和农业综合开发贷款;

24、(3)办理小型农、林、牧、水利基本建设贷款和技术改造贷款等,并规定农业发展银行的经营亏损由财政予以弥补。2.1.3 农村信用合作机构 农村信用合作机构是分支机构最多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分支机构遍及几乎所有的乡镇甚至农村,也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主要与农业农户具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支持“三农”的主力军,其业务范围涉及农村生产、消费及商业各环节,金融服务对象为农户、乡镇企业、私企企业等。总的来说,其资产、负债总额、存贷款余额,以及农业贷款均呈上升趋势。 我国农信社从1999年起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联保贷款。2001年全国大范围地推广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办法,在一定程

25、度上解决了种养业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央行数据显示,截止2006年末,全国农信社农户贷款余额达到9196亿元,获得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服务的农户数达7072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31.2%,占有贷款需求、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户的57.6%。2.1.4 邮政储蓄机构 邮政储蓄凭借其优良的国家信誉保障、方便快捷的服务和遍及城乡的网点和网络优势,成为部分群众尤其是外出务工农民的首选。邮政储蓄银行的市场定位是,充分依托和发挥邮政的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以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为主,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与其它商业银行形成互补关系,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邮政储蓄银行发挥了

26、邮政网络优势,通过协议存款、银团存款、小额存款等渠道,引导邮储银行资金回流农村,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1.5 农业保险体系 除银行机构以外,农业保险是承担农村资金配置功能的重要工具之一。我国农业保险的规模尚小,农险保费收入在全部财经保费收入中的比重始终很低,近年来虽有所上升,但仍然低于5%。 我国农险赔付率一般都在60%以上,如果再加上接近保费收入20%的经营费用和其他费用,农业保险赔付率在80%以上。2.2 农村非正规金融服务体系 农村非正规金融更多地表现为农村居民个人之间、个人与民间金融组织之间的货币性贷款融资。非正规金融在发展中国家、接轨经济国家甚至在发达国家都广泛存在

27、,其存在不受体制因素的制约,也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没有直接联系,是与正规金融并存的必要融资方式。 改革开放后活跃在我国农村的非正规金融中介组织主要有民间自由借贷、合会、民间集资、私人钱庄等形式。2.2.1 民间自由借贷 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与非正规金融机构。个人之间的借贷,资金用途可分为生产性借款、生活消费性借款和非正常性借款三种。目前农村民间借贷主要可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农村各经济主体之间互助性无息借款,主要指发生在亲戚、朋友、乡亲和邻里等非常熟悉的人们之间的借贷关系,他们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建立起了互相信任的关系,借贷的数额较小,期限也较短,一般不需要正规的合同,即使制定了合同,其契约的要件也不完备

28、。二是有息甚至高息的农村民间借贷,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利贷”。2.2.2 合会 合会是一种基于人缘、血缘、地缘关系的带有互助、合作性质的自发融资形式。一般由发起人出于某种目的组织起有限数量的人员,每人每期拿出约定数额的会钱,每期有一个人能得到集中在一起的全部当期会钱,并分期支付相应的利息。谁在哪一期收到会钱,由抽签或者对利息进行投标等方式来确定。合会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标会、;轮会、排会、摇会、抬会、日日会、月月会、楼梯会等等。在我国,合会广泛分布在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沿海省份以及台湾、香港等地区。2.2.3 民间集资 集资是资金的需求者以各种方式直接从金融市场上筹集资金的金融活动。改革开放初

29、期的集资五花八门,有经过中国人民银行或地方政府批准,也有未经过任何批准私自进行的。集资利率有无息、低息和高息,集资的用途有生产性的也有公益性的。具体形式有以劳带资、入股投资、专项投资、联营集资等等。2.2.4 私人钱庄 钱庄也称前埔、钱店、银号等,各地称号不一。资本来源于独资或合伙,对存款等负债负无限责任,经营局限于一丁的范围,带有较浓厚的人情特征,房款方式多为信用放款。钱庄始于明清,起初经营货币汇兑业务,逐步开展起存贷业务,也就是指民间个人和少数人城里的为借贷双方提供担保的组织。2.2.5 典当 指典当人将其拥有所有权的物品作抵押,从当铺取得一定的当金,并在一定期限内连本带息赎还原物的一种融

30、资方式,是一种抵押贷款形式的融资活动。目前国家承认典当业的合法性,它是可以合法经营的。2.2.6 农村合作基金会 农村合作基金会是社区性合作制集体经济组织。其资金来源于社区内部社员股金、集体资金、储蓄存款以及有关方面的扶持资金等,资金运用局限于对社区内集体经济组织、乡镇企业、各种类型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承包户、专业户和农户等提供贷款,在经营上自负盈亏。2.2.7 各种基金会 互助会、储金会是在群众自愿集资入股基础上建立的一种自治、自享的互助经济组织,其宗旨是救灾备荒、治穷致富、扶贫扶优。如民政部门办的农村互助储金会,供销社部门办的股金服务部等。互助会、储金会基本类似于农村合作基金会,只是不像基金

31、会那样经过官方认可。2.2.8 民间票据贴现民间票据贴现是指民间私人把企业持有的未到期商业票据以折现的方式买入,到期后由票据持有人向付款人收款。民间票据市场早期主要存在票据市场不发达的地区,如山东、山西等地,现在发展势头甚旺的浙江、江苏、福建、广东等省市。2.3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在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一般是指在县及县以下地区提供的包括存款、贷款、汇兑、保险、期货、证券等在内的各种金融服务。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已初步形成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金融服务已覆盖了大部分农村地区。尤其是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金融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改善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当前

32、农村金融改革已经取得初步成就,农村存贷款持续增加、金融产品创新出现良好势头、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能力增强,较好地促进了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2.3.1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机构初步形成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或网点主要分为银行类金融机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和其他形式。银行类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大型商业银行在县域内的分支网点,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县域内的分支网点,以及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在农村地区提供服务的政策性保险公

33、司、商业性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等。其他形式主要包括小额贷款公司、小额信贷组织、典当行等。截止2011年末,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法人机构数为5275家,从业人员数为687789人。其中农村信用社法人机构数为4965家,从业人员583767人;农村商业银行法人机构数为22家,从业人员38526人;农村合作银行法人机构数为163家,从业人员63770人;村镇银行法人机构数为91家,从业人员1629人;贷款公司法人机构数为6家,从业人员45人;农村资金互助社法人机构数为10家,从业人员52人。2.3.2存、贷款等主要金融业务持续增长表2-1 全国农村金融机构存款比例表年份全国农村金融机构存款余

34、额(万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的比重20075.7514.8%20086.7617.4%20098.0020.5%20109.1123.4%201110.1226.2%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1年报由表2-1可得,2011年末,全国农村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0.12万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的比重为26.2%,比2004、2005、 2006和2007年末分别增加4.37万亿、3.36万亿、2.12万亿和1.01万亿元。分地区看,西南、中部地区县域存款增长较快,2008年西南和中部地区农村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同比分别增长16.8%和15

35、.6%。2012年末,全国农合机构涉农贷款余额30918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65.8%,比上年增加6386亿元,增幅26%。其中农户贷款16416亿元,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1166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3081亿元和1406亿元。(具体分布情况见表2-2)表2-2 农合机构涉农贷款的分布情况(2012年末)名称余额(亿元)比重(%)根据不同用途划分农林牧渔业贷款760624.6其他涉农贷款2331275.4按照承贷主体划分农户贷款1641653.1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1166137.7其他贷款28419.2数据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2.3.3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20

36、11年末,全国三大农村金融机构(即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税后利润总额为395.9亿元,比2010年增长105.2亿元,增加了36.2%。(见表2-3)表2-3 三大农村金融机构税后利润表(2011年末)2010年(亿元)2011年(亿元)农村商业银行42.873.2农村合作银行54.5103.6农村信用社193.4219.1数据来源: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1年报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调查,由表2-4可看出,2011年末,全国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比2008、2009和2010年分别下降了9.0、6.2和3.2个百分点。其中,农业银行县域分支机构不良贷款率比2008

37、、2009和2010年分别下降了3.7、2.6和0.4个百分点;农业发展银行县域分支机构不良贷款率分别下降了27.9、25.9和17.9个百分点;县域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分别下降了12.1、3.4和1.4个百分点。表2-4 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全国县域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22.419.616.613.4其中:农业银行县域分支机构不良贷款率34.032.930.730.3农业发展银行县域分支机构不良贷款率55.753.745.727.8县域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24.816.114.112.7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3

38、现有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3 现有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随着1996年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我国农村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合作性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正规金融体系。但是,农业资金投入短缺、农户和农村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问题仍比较突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还未跟上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的节奏。农村金融服务仍然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在发展我国金融服务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3.1 存在问题3.1.1支农服务体系不健全目前,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入,逐步收缩乡镇营业网点,本来“重农”的农业银行将竞争视角从农村转向到城市,农村网点大

39、量撤并,人员锐减,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上的投入相对较少。加之部分乡镇机构撤并,服务于某些地区的部分农村信用社从自身利益出发也从这些地区退出,金融网点出现了空白,从而出现了“零金融机构乡镇”,广大农村和农户持续发展的金融需求很难满足,导致这部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严重缺位。网点少,使当地农民办理金融业务很不方便,农民存款难、办贷难的问题比较突出,极大影响了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度。3.1.2农村信用社包袱沉重农村信用社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信用社是官办色彩较浓的集体金融组织,1996年从农业银行脱钩以来,期望恢复成为一级法人合作性质和“三性”原则,但经过几年努力,并无实际性的进展,表现在

40、产权关系没有理顺,历年积累的亏损找不到承担主体,群众基础薄弱,为社会服务的范围狭窄,资金流向非农部门较多。农户贷款难问题突出,以及“三会”制度形同虚设等方面。因此资本规模偏小,筹资难度大,不能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现代农业所需资金的要求;管理滞后,不适应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要求;传统的服务手段、功能、品种、设施不适应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要求;员工素质不高,不适应未来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要求。由于农村信用社多年积累的历史问题较多,又受到资金规模、硬件设施、业务品种、结算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普遍存在资产质量不高、经济效益欠佳和人员素质欠缺等问题,肩负的职责与自身的能力不相匹配,致使农村信用社在支持“三

41、农”经济发展过程中力不从心。3.1.3金融服务手段单一以农村信用社为例,目前,农村信用社经营的贷款业务主要包括短期农户贷款、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普遍存在期限短、金额小的特点,难以满足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调查表明,当前农村有五个方面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一是大额农户贷款。对于农业大户来说,其资金需求少则数万元、多则数十万元,而信用社往往因受贷款额度限制,难以满足他们生产经营的资金需要。二是涉农业企业贷款。处于创业阶段的一些涉农企业由于缺乏足额的抵押财产,其信用等级难以达到银行的贷款支持要求,银行机构对此类贷款的发放十分谨慎,使一些农业企业贷款满足率偏低。三是小城镇建设资金。小城镇建设是社

42、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一方面由于政府部门配套的建设资金不足,另一方面银行机构只是试探性地涉足,信贷投入力度较弱,使小城镇建设信贷资金需求难以满足。四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目前,农业生产所依赖的水库、塘坝、渠道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已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而依靠目前的农村经济组织,这些项目贷款很难落实造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匮乏。五是助学贷款助学贷款作为一种贷款方式在农村很受欢迎,但由于目前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尚不完善,银行机构开展这项业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业务发展缓慢,农村助学贷款的供求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3.1.4农业保险发展滞后农业是高风险的产业,我国又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

43、严重的国家之一,但当前我国农村保险业发展滞后,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对风险控制的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农业保险有效供给不足。由于农业保险的“高风险、高成本、高赔付”特征,加上不可预测因素多,预期收益低,与保险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相左,各保险公司不愿涉足农业领域,积极性低。二是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农民普遍对农业保险认识不够,保险意识淡薄,参保积极性不高,而且由于保费高,农民虽有一定保险需求却也无力购买。三是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最需要农业保险保障的农业大县,往往是财力“捉襟见肘”的贫困县,在缺乏上级财政资助的情况下,完全依靠自身财力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可能性和可行性都不大。3

44、.1.5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农村资金大量外流的渠道主要是邮政储蓄和商业性金融机构。首先,由于政策和体制的原因,邮政储蓄“只存不贷”,一直是农村资金的抽水机,吸收的农村资金绝大部分流出农村,使农业经济和农民本身的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从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应有的资金“反哺”支持。其次,随着商业性金融机构在县及县以下基层机构的撤并和职能调整,使其在农村地区基本上退化为“存款银行”,其吸储的资金少部分用于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大部分资金上存,转移到城市或发达地区或非农部门,导致农村资金大量缺失。3.1.6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有待改善一是农村信用环境不佳,信用意识淡薄,少部分农户把扶贫贷款、小额农贷视同政府救济,躲债、逃

45、债、赖债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农村法制建设滞后,规范和保护农村金融的法律法规很不完善,给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带来危机。三是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缓慢,贷款信息不对称,而诚信环境的缺失所导致的道德风险由于不可预见性和对后续贷款行为的有力影响,将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造成不利的冲击。四是农村行政力量的介入较为普遍,金融市场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不能为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市场的准确引导,交易环境较差。3.2 农村金融体系产生问题的原因3.2.1 农村金融抑制状况严重第一,政府主导下的农村金融机构普遍经营业绩差,效率低下。我国农村金融机构长期以来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其发展很难突破政府的种种干预,这一弊端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

46、村金融体制的健康发展,农村合作基金会发展到扰乱金融秩序产生大量不良资产,以及农村信用社异化成“二财政”无不与地方政府的过度干预有重要关系,而中国农业银行以及农业发展银行大量不良贷款也都存在政府干预的影子;第二,政府对农村金融管制的另一表现就是长期的低利率政策不能反映金融资本的供求状况,导致高利贷等民间金融盛行。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还要接受政府统一管理,要在政府规定的低利率水平下运行,因此,金融部门只能在政府控制下以配给方式提供信贷。一方面低利率借贷因为有租可寻,所以不可避免地产生腐败;另一方面贷款不按商业原则运作,不讲效益,不仅浪费了有限的金融资源,而且也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形成农村金融供给与农村经济发展互相抑制的恶性循环。3.2.2 农村金融机构功能不健全 我国虽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但这几个金融机构都是由政府主导建立的,其功能定位不清又存在重叠,加之政府在许多方面又管得太严、太死,导致了现行金融体系根本无法满足农村金融市场的需要,甚至制约了农村金融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外文翻译(毕业设计)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