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教程》郭庆光版__讲义.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877581 上传时间:2024-03-07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版__讲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版__讲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版__讲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版__讲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版__讲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传播学教程讲义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v 本章(节、单元)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v (1)了解传播学的定义v (2)掌握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v (3)初步掌握传播学的学习目的与学习方法。v 本章(节、单元)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v (1)教学重点:传播、传播学的相关概念。v (2)教学难点: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关系。 v 第一节 传播的定义和特点v 第二节 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v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活动理论与传播学第一节 传播的定义和特点v 一、传播的定义v 二、人类社会传播的特点一、传播的定义 1976年美国学者丹斯列举了126种之多,主要代表性观点: 共享说:着眼于

2、传播的内容信息的共享。 传递行为说:要同他人交换思想感情以达到分享的目的,就必须要把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而这个表达行为就是传播。 “影响说”或“劝服说”:传播者有意识地影响他人的劝服行为或过程。 社会互动性说:传播是发生在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交流活动,传播必然使双方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二、传播的特点v 一、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v 二、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v 三、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v 四、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v 五、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第二节 传播学的研究范围

3、及研究对象v 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广泛,主要有三大分支:大众传播学,人际传播学和组织传播学,比重最大是大众传播学。它的前身是新闻学。主要有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跨文化与发展传播,政治传播,教育与传播,卫生保健传播,文献传播,传播哲学,网络传播以及传播新技术,公共关系等。v 研究对象的五大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受众研究,媒介研究,效果研究。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活动理论与传播学v 一、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v 二、马克思交往理论与行为主义传播学的区别v 三、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v 四、我国传播学研究的原则一、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v 尽管马克思没有明确对”交往”的概念进行

4、定义,但是从其相关论述中可以得到:v 1.交往指的是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的交往关系.v 2.交往也指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精神交往关系.v 可以说交往是一个体现人的总体活动之关系性的概括性范畴.v 原句:“生产第一次是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开始的.而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二、马克思交往理论与行为主义传播学的区别1 孤立研究和系统研究2 对精神交往的不同态度3 回避信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三、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v 一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v 1, 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源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活动;

5、2,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3,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关系反映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关系.v 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能动性:v 1,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反过来推动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发展;2,在物质生产达到一定的发展程度之际,精神生产的状态如何将会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3,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具有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不同的特殊规律.四、我国传播学研究的原则 批判与借鉴相结合 注意它与新闻学的区别和联系 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 结合国情和实际,实现本土化或中国化 第二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v 本章重点:v 1.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v 2.人类传播的四大

6、进程及其特点.v 3.哈特的传播媒介分类.v 第一节 动物传播及其局限性v 第二节 人类语言的产生及其能动性与创造性v 第三节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第一节 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v 一、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v 气味。这是一种化学方式的信息传播,一般草食和肉食动物都普遍具有这种能力。v 发光。萤火虫。v 超声波。蝙蝠、海豚。v 动作。灰雁。v 声音。海豚。 v 二、动物传播的局限性v 动物的信息行为是先天本能,而非后天的系统学习;动物传递和接受信息的过程是基于条件反射,而非伴随复杂的精神和思维活动。第二节 人类语言的产生及其能动性与创造性v 一、人类语言的产生v “汪汪”理论 ;呸呸理论 ;哼哼理论

7、;游戏理论 ;劳动创造语言说 。v 二、语言的能动性与创造性v 具有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表述过去,现在和将来;v 具有无限灵活性,具体的,抽象的甚至虚构的内容;v 具有发音的经济性;v 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创造新的词语,科学语言,艺术语言,手语和计算机语言。第三节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一、口语传播;二、文字传播;三、印刷传播;四、电子传播; 五、媒介发展的特点一、口语传播v 一、口语传播的优点v 反馈及时,传播质量高;促进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达 ;口语促成了口述文化的产生;部落文化的产生 。v 二、口语传播的缺点v 人体的能量的限制,只能在很近的距离和范围内交流;信息流传的精确性

8、不够;记录性差,难于保存和积累。v 三、其他传播形式v 占主导地位的口语传播外,也有如岩画,结绳,烽火和甲骨等传播信息的方式。二、文字传播v 一、文字传播的优点v 克服了口语的转瞬即逝性,使信息能长久保存下来;文字突破空间局限;文字使人类文化的传承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v 二、文字的缺点v 读写能力;复制能力。v 三、文字的社会影响v 文字作为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它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 v 它创造了一个新的社会分界线。 v 文字使帝国的创立成为可能。v 文字使发展一套连贯的、持久的法规成为可能。 三、印刷传播v 一、印刷传播的优点:v 便于复制;便

9、于传播。v 二、印刷传播的缺点v 线性思维v 三、印刷传播的社会影响v 促进了本地(日常)语言向欧洲大陆发展;在16世纪席卷欧洲的宗教巨变中发挥了作用;加速了科学研究著作的出版;促进了学术和知识的增长;促进了新闻的发展。 四、电子传播时代v 电子传播媒介可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系统.v 电子传播的特点:v 空间,速度方面的巨大突破,以时间消灭空间;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不仅形象直观,而且具备复制性和记录性.五、媒介发展的特点v 1、依次叠加v 2、加速发展v 3、时空的突破v 4、预言一种新媒介的用途是困难的。第三节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v 一、传播媒介的进化与社会

10、发展v 二、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v 三、迎接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一、传播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v 哈特的媒介分类:v 1、示现的媒介系统v 2、再现的媒介系统v 3、机器媒介系统二、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v 信息社会:指的是这样一种社会形态,信息量以指数函数的速度急剧增加,信息爆炸所产生的的信息洪流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形态。 v 信息社会的特点: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贸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国内,跨国

11、贸易和全球贸易将成为主流。 三、迎接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v 人类的体外化信息系统经历了功能分化和多样化的过程,正在迎来一个重新统合的时代。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v 本章(节、单元)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v (1)信号与象征符的定义及区别v (2)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v (3)传播过程中的意义v (4)象征性社会互动与传播 v 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v (1)教学重点:象征性社会互动。v (2)教学难点:象征性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v 第一节 符号在人类传播过程中的作用v 第二节 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v 第三节 象征性社会互动第一节 符号在人类传播过程中的作用v 一.符号的定义v 二.

12、信号与象征符v 三.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v 四.符号的基本功能一 符号的定义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符号是对事物命名后约定俗成的文化交流规范体系:据说,俄国心理学家维戈斯基曾讲述过一个农民听两位天文学家谈星球的故事。这个农民说:“我可以想象,人借助于工具可以测量从地球到最遥远的星球间的距离,找到它的位置和运动的情况。但是使我不解的是,你们究竟是怎样找到这些星星的名字的?” 符号(SIGN)可以分成两大类,信号(SIGNAL)和象征符(SYMBOL)。信号具有物理性质,象征符具有人类语义性质。二.信号与象征符v 信号的特点:v 1.与其表示的

13、对象事物之间具有自然因果性,一切自然符号都是信号;v 2.与表示的事物一一对应关系。v 象征符的特点:v 1.人工符号;v 2.也可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事物;v 3.后天习得;v 4.与事物关系随意,不具必然联系。如语言。三.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v 语言符号:v 语言符号分为口头语言符号(语音符号)和书面语言符号(文字符号)。v 语音符号中语音是符号的形式,语义是符号的内容。v 文字符号具有字形,字音和字义三方面统一。v 非语言符号可以分为:v 1.物体语言符号v 2.体态语言符号v 3.伴随语言符号v 4.时空语言符号物体语言符号v 指人们运用物体语言符号的行为,包括衣服穿着,化妆打扮和器物

14、使用等。v 麦克卢汉:衣服是皮肤的延伸。v 服饰在我国古代的社会作用:明尊卑,别等级;体现文化修养,个人品性;反映民俗风习,风俗变迁;标识职业身份。v 器物使用如古代手帕传情,鸡毛信等。体态语言符号v 动作,手势,表情,视线,姿势等身体器官的运动变化表达信息的符号。也叫体态语。v 体态动作可分为象征性,说服性,调节性,表现性,适应性和表情性动作。v 信息整体冲击力=0.07*言辞+0.38*声音+0.55*面部表情 (梅拉宾的公式)动作一样,意义不一样动作态势语 汉语意义 英语意义-1跺脚 气愤,悔恨 不耐烦2表演者或讲话人 感谢,表友好 为自己鼓掌,回应观众的掌声 不谦虚3目不转睛的看 好奇

15、,惊讶 不礼貌4嘘声 反对,责骂 要求安静5拍别人脑袋 疼爱,侮辱人 安慰,鼓励 意义相同,动作有异意义 中国的态势语 美国的态势语-1过来 手心向下, 手心向上, 手指弯曲 食指弯曲2丢人 食指在脸部划动 两食指移动 手心向下3吃饱了 手拍肚子 一只手放喉 头,手心放下伴随语言符号v 人类传播活动中伴随言语行为而发出的具有一定语言功能的符号,包括类语言和副语言。v 类语言是表现一定身心状态的功能发声,如笑声,哭泣或叹息等;v 副语言是词汇读音之外的“声音因素”,如音调,音色,轻重,节奏,停顿等。时空语言符号v 也称位置语言。时间的利用表达出行为主体自身方面的信息,空间的利用显示传授双方彼此之

16、间的交流关系。v 霍尔的沉默的语言,交流的距离划分为:亲密距离(45厘米),个人距离(45-120厘米),社交距离(120-360厘米),公众距离(360厘米以上)v 1970年巴克斯特研究的距离排序(从远至近)英裔美国人,黑人,墨裔美国人。四.符号的基本功能v 1.表述和理解功能v 2.传达功能v 3.思考功能第二节 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v 一.意义及符号意义的分类v 二.传播过程中的意义一、意义及符号意义的分类v 意义(meaning ):人类对事物的认识及赋予含义并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v 符号意义分类:明示性意义与暗示意义;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指示意义和区别性意义.v 语言符

17、号的暧昧性: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暧昧性;语言符号的多义性.二.传播过程中的意义v 传播过程中的意义:v 传播者的意义:不一定正确表达;v 受传者的意义:诠释差异,文化误读;v 情境意义:制约意义的生成与传唤.v 传播情境: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如时间,地点,广义还包括社会文化环境.v 符号本身之外为何还有意义:v 1.不能以明确的符号形式表达出来的意义不是清晰的意义,只能说是模糊的意义或意义的萌芽.v 2.符号与意义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式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与丰富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意义具有多变性.v 3.人类整体驾驭符号表述意义的能力是无限的,而作

18、为个人这种能力是有限的.v 4.情境意义,可以说是由一系列情境符号及其相互组合所形成的意义.第三节 象征性社会互动v 一.人类的象征行为v 二.象征性社会互动与传播v 三.象征性文化与现代社会一.人类的象征行为v 象征行为: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v 象征符是具有双层意义的符号,第一层是符号的字面意思,第二层是符号的类比或联想意义.象征行为的特点,就是使象征符的第一层意义向第二层意义发生转化,这种转化取决于两者之间的类比关系,即它们之间必须要有某种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并不是直接的和绝对的,而是基于社会生活的联想和想象.象征行为具有智慧性,社会性和约定性,也具有价值性,动机性

19、和行为取向性.v 象征性互动理论:米德提出,布鲁默集大成.该理论把人看作是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类的象征活动看作是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过程,是人类创造出广泛的文化的一种活力,认为研究象征行为不仅对揭示人的本质,而且对理解现实的社会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v 该理论的三个前提:人是根据”意义”来从事行动的;意义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二.象征性社会互动与传播v 象征性社会互动: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又称符号互动,意义互动.v 象征性社会互动,首先是一个互动双方通过象征符来交流或交换意义的活动.v 意义的交换有一个前提,即交

20、换的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v 意义交换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三.象征性文化与现代社会v 文化的定义:人类为了传达关于生活的知识和态度,使之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使用的,以象征符形式来表现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v 文化象征体系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独立性后,能够反作用于社会,通过文化秩序反过来制约社会生活和人的行为.v 当代生活空间成为符号空间或意义空间.v 鲍德里亚:消费的符号化和象征化.v 象征符快速更新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v 本章(节、单元)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v (1)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v (2)拉斯韦尔模式、数学模式、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德弗勒模式、施拉姆

21、的大众传播模式v (3)赖利夫妇模式、马来兹克模式v (4)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 v 本章(节、单元)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v (1)教学重点:传播的基本过程。v (2)教学难点:传播直线模式、循环模式、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 v 第一节 传播的基本过程v 第二节 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v 一.传播过程研究与传播系统研究v 二.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v 三.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第一节 传播的基本过程v 一.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v 二.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v 三.传播过程的特点一.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v 传播者,又称信源,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v 受传者,又称

22、信宿,即讯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可以通过反馈影响传者.v 讯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它是传者与受者之间社会互动的介质.v 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v 反馈,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的反作用.是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的重要机制,其速度和质量依媒介渠道的性质而有不同.二.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模式:科学研究中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一种方法。.科学的模式常常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构造功能;解释功能;启发功能;预测功能.传播模式,即直观而简化地再现人类传播活动的理论描述方式。 .对传播的基本结构模式

23、的探索从孤立到系统,从单向线性向循环性及螺旋性,由静态向动态,由要素性到结构性,由表象到抽象,二.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v 拉斯韦尔模式:WHO,SAYS WHAT,IN WHICH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ACTv 特点:直线,孤立。v 引出了五个研究领域,即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拉斯韦尔模式评价:v 该模式显示了早期传播模式的典型特性:它或多或少想当然地认为传播者具有某种打算影响接受者的意图,因此应该把传播主要看作是一种劝服性过程。v 这一模式还假定任何讯息总是有效果的。这种类型的模式无疑助长了过高估计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效果

24、的倾向。这个公式对于分析政治宣传确实是十分适用的。 数学模式v 数学模式评价:v 这个模式导入了噪音的概念,表明了传播不是在封闭的真空中进行的,过程内外的各种障碍因素会形成对讯息的干扰,这对于社会传播过程来说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v 香农韦弗模式描述的是电子通信过程,而且是一个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的环节,如果把这个模式完全应用于人类的社会传播是不行的。 v 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的特点:v 该模式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的授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v 该模式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参加传播过程的

25、每一方在不同阶段依次扮演着译码者,解释者和编码者的角色,并相互交替着这些角色.v 缺陷:传播双方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这是理想化的.3、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v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评价:v 该模式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v 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v 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v 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这些个人又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v 施拉姆的这个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相互联结和交织性,已经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 1

26、、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v 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评析:v 克服了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 v 拓展了噪音的概念 。v 该模式没有超出从过程本身或从过程内部来说明过程的范畴。 三、传播过程的特点v 1、传播过程具有动态性v 2、传播过程具有序列性v 3、传播过程具有结构性一、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特点:v 1.从事传播的双方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个体系统,各有自己的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v 2.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v 3.个体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v 4.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

27、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运行,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保持着相互作用的关系.v 该模式包括微观,中观,宏观的系统,每个系统既相对独立,又与其他系统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二、马莱兹克关于大众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v 1.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v 2.影响和制约受传者的因素.v 3.影响和制约媒介与讯息的因素.一方面是传者对讯息内容的选择和加工;另一方面是受者对媒介内容的结出选择.三.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v (一) 传播总过程研究-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v 该模式从马恩的”交往”概念出发,把人类的交往分为三种类型:v 与人的体能有关的“能量交往”;v 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

28、相联系的“物质交往”;v 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符号交往”.v 符号交往建立在前两者基础之上,与社会的生产力,科学技术,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保持着联系.另一方面划分了传播主体作为个人的人际传播和传播主体作为企业的大众传播.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v (二)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v 1.信息传播属于与人类的精神生产相对应的精神交往的范畴.v 2.要考察信息传播,就不能不考察社会的精神生产.v 3.精神生产既然是一种生产,也必然会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v 4.考察传播必须把具体的信息交流与宏观的社会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以便揭示这种关系的实质.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29、v 本章(节、单元)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v (1)作为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的人内传播v (2)人际传播的特点和社会功能v (3)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 v 本章(节、单元)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v (1)教学重点:人际传播的特点和功能。v (2)教学难点: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 v 第一节 人内传播v 第二节 人际传播第一节 人内传播v 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它是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v 一、人内传播的过程与结构v 二、作为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的人内传播v 三、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一、人内传播的过程与结构v 作为信息

30、传播系统的人体:v 信息输入和输出;(筋腱运动层)感觉层,(符号化层)知觉层,(信息表现层)再认层,(信息创成层)理解层,(意志层)意志层;v 物理媒介,一次生理媒介,二次生理媒介,信息表现媒介,信息理解媒介。二.作为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的人内传播人内传播过程的主要环节或要素:v 感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v 知觉:感觉的集合;v 表象:记忆中保存的感觉和知觉信息在头脑中的在现;v 概念:对同类事物的共同的,一般属性的认识;v 判断: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关系进行定性思维活动;v 推理:从已知属性和关系中推导出未知的属性和关系的思维活动。v 理解人内传播:v 1.人内传播虽然是人体内部的信息

31、处理过程,但它的两端都与外部保持联系.v 2.人内传播在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v 3.人内传播不是对外部世界的消极,被动的反应,而是积极能动的反映.v 4.人内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三.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类传播v (一)米德的”住我与客我”理论v 米德认为自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联系,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一方是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I),它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出来;另一方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Me),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v 米德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就是在这种“主我”和“客我”的辩证互动的过

32、程中形成,发展和变化的.“主我”是形式(由行为反应表现出来),“客我”是内容(体现了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的影响).”客我”可以促使“主我”发生新的变化,而“主我”反过来也可以改变“客我”,两者的互动不断形成新的自我.v (二)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v 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自我互动.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本身作为认识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能够对自己采取行动.v 自我传播具有社会性.v (三)内省式思考-人内传播的一种形式v 内省是人对自己的一种反思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人内传播形式.分为两种,

33、一种是日常的,长期的自我反思活动,它以完善个人的品德和行为为目的,具有明显的长期目标性和连贯性.另一种是短期的,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称为“内省式思考”.第二节 人际传播v 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信息传播系统,它是一种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也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v 一、人际传播的动机v 二、人际传播的特点和社会功能v 三、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一、人际传播的动机v 1.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v 2.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v 3.个人要与他人建立有效的社会协作关系;v 4.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二.人际传播的特点

34、和社会功能v 特点:v 1.人际传播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v 2.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v 3.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v 4.与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v 功能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人际传播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二是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三.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v (一)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v 语言是核心媒体,体姿,表情,眼神,身体接触以及服装,发型等等,都是自我表达的重要媒体.v (二)姿态的传播功能v 强调语言;补充语言;代替语言;控制语言;表达超语言的意义.v (三)外观形象与自我表达v

35、外观形象是自我表达的重要手段,它所传达的信息形成人际传播中的第一印象.v (四)自我表达与社会价值规范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v 本章(节、单元)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v (1)群体传播及其内部机制v (2)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v (3)组织内传播的过程与机制 v (4)组织外传播及其形态 v 本章(节、单元)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v (1)教学重点:群体传播。v (2)教学难点: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 第一节 群体传播v 一、群体的特征及其社会功能v 二、群体传播及其内部机制v 三、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v 第二节 组织传播v 一、组织与组织传播v 二、组织内传播的过程与机制v 三、组织外传播

36、及其形态一、群体的特征及其社会功能v 1、概念:v 指的是“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v 2、分类:v 初级与次级群体;v 组织与非组织群体.v 3、社会功能和意义:二.群体传播及其内部机制v 1、群体传播与群体意识v 群体传播:就是群体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是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条基本的生命线。 v 群体意识:就是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包括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群体感情;群体归属意识.v 群体传播与群体意识的形成:群体传播形成群体意识,这种意识一旦形成,也会对群体传播产生重要的影响.v 2、群体规范及其功能:v 定义:

37、指的是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在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群体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 v 功能:v A、排除偏离性的意见, 以保证群体决策和群体活动的效率.v B、对来自群体外的信息或宣传活动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v 相关实验及其结论v 1、童子军实验:v 成员的群体归属意识越强,对群体的忠诚度就会越高,因而对与群体规范不相容的宣传也就越能表现出较强的抵制程度.v 2、宗教实验:v 在说服的观点与群体规范一致的场合,群体规范可以推动成员对观点的接受,起到加强和扩大说服效果的作用;v 在说服的观点与群体规范不相容的场合,后者则阻碍成员接受对立观点,使说服效果发生衰减.v 在归属意

38、识较强的成员身上会唤起“自卫”行为,出现逆反效果.v 3、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v 群体压力:即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在面临群体压力的情况下,个人和少数意见一般会对多数意见采取服从态度.v 信息压力: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其正确性概率要大于少数人,基于这种信念,个人对多数意见会持较信任的态度.v 趋同心理:个人希望与群体中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制裁的心理.三、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v 1、概念: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会造成对正常的社会秩序的干扰和破坏.v 2、集合现象的

39、产生条件:v A、结构性压力;v B、触发性事件;v C、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v 3、群体暗示v 集合行为中的传播分为信息本身的传播和与此相伴随的情绪或感情的传播,这两种传播都摆脱不了暗示与感染机制的支配.v 暗示不是通过直接的说服或强制,而是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v 催眠暗示:集合行为的参加者通常处于昂奋,激动地精神状态,这种状态使他对周围的信息失去理智的分析判断能力,表现为一味的盲信和盲从.v 4、群体感染:v 群体感染指的是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v 群体感染传播的速度快,主要原因还

40、是由于在现场昂奋的氛围中,成员失去理性的自控能力,而对来自外部的刺激表现出一种本能的反应.如一人大哭,全场大哭.v 集合行为中的信息和情绪的传播,主要受到暗示和感染机制的制约.v 5、群体模仿与“匿名性”v 模仿分为无意识模仿和有意识模仿,前者是个人在不自觉状态下对他人行为的反射性仿效,而后者则是基于一定动机或目的的自觉仿效.v 集合行为中的模仿行为更多地表现为无意识的,条件反射性的模仿.这种失去理性的相互模仿所带来的结果可能是最不安全的.v “匿名性”v 集合行为使个人淹没在人群中,没有人能够知道他的姓名和身份,处于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中,这种状态使他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

41、,在一种“法不责众”心理的支配下,做出种种宣泄原始的本能冲动的行为.v 6、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v R=ia(流言流通量=问题的重要性证据的暧昧性)v 公式指出了流言发生的两个特点:流言通常是围绕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涉及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发生的;来自正式渠道的有证据的信息不足、状况的暧昧性增加,会推动人们去通过流言渠道寻求信息。v 流言:一种信源不明,无法得到确认的消息或言论,通常发生在社会环境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而正规的传播渠道不畅通或功能减弱的时期.v 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v 流言分为非紧急事态下的流言和紧急事态下的流言,集合行为中的流言属于后者,具有以下特点:v 流言信息的快速增值v 流言

42、信息的奇异回流现象v 流言中伴随着大量的谣言 G阿尔波特曾提出三个概念描述讹传的原因:v 一是磨尖,即传播者对于传播给他的信息断章取义,使之具有吸引力,增加进一步传播的可能;v 二是削平,即把传播给他的消息中的某些情节重新安排,使之故事性加强,易于向别人转述;v 三是同化,即传播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得到的信息加墨润色,使之更加符合他的人格特点。 v 流言产生的原因:v 流言能满足某些私欲;流言能提供某些表现情绪的机会;流言能使人得到某些自我安慰;流言是缺乏信息和信息不清的必然产物。v 流言的消除:改善人际关系,形成感情融洽、彼此信任、互相关心、协调致的群体气氛和社会环境;加强民主建设;保证正常

43、信息传播渠道的畅通,完善信息联系的网络,多传播群众关心的信息;注重流言控制。第二节 组织传播v 一、组织与组织传播v 二、组织内传播的过程与机制v 三、组织外传播及其形态一、组织与组织传播v (一)组织的概念与结构特点v 定义:人们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分工,在统一的意志之下从事协作行为的持续性体系。v 特点:专业化的部门分工;职务分工和岗位责任制;组织系统的阶层制或等级制.v (二)组织传播及其功能v 定义: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包括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两部分.v 功能: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形成共识.二、组织内传播的过程与机制v (一)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v 下

44、行传播;上行传播;横向传播.v (二)组织内传播的非正式渠道v 分类:组织内的人际传播;非正式的小群体传播.v 特点:交流的信息广泛;交流的双向平等性;本意交流和感情交流的成分多.v 正式渠道中的传播体现了组织成员作为“组织人”的特点,而非正式渠道中的传播则体现了作为“社会人”的特点.v (三)组织内传播的媒体形式v 书面媒体;v 会议;v 电话;v 组织内公共媒体;v 计算机通信系统.v 无论媒体多么发达,仍然取代不了面对面的人际传播的作用.三、组织外传播及其形态v (一)组织的信息输入活动v DDS(决策支援系统),MIS(战略信息系统),POS(销售数据系统).v (二)组织的信息输出活动v 公关宣传;广告宣传;企业标识系统宣传.第七章 大众传播v 本章(节、单元)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v (1)大众传播的定义及特点v (2)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v (3)电视媒介与当代大众传播的发展v (4)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v (5)大众传播、信息环境与人的行为 v 本章(节、单元)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v (1)教学重点:信息环境的环境化趋势。v (2)教学难点:信息环境、拟态环境。 v 第一节 大众传播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其他教案课件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