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厂车间安全评价研究学生论文.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874600 上传时间:2024-03-0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0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炼厂车间安全评价研究学生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炼厂车间安全评价研究学生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炼厂车间安全评价研究学生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炼厂车间安全评价研究学生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炼厂车间安全评价研究学生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大作业 炼厂车间安全评价研究摘要:本文主要针对芳烃炼厂车间的安全进行评价研究,主要是使我们大家对芳烃的炼制及其化工产品的生产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车间的安全管理方面的知识了多学习掌握了一些。在炼厂车间中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化工生产中具有易燃、易中毒、高温、高压、有腐蚀性等特点,具有很高的危险性。但化工生产有一定的特点,石油化工生产的特点是生产过程连续,多工序,有些产品在本企业内部可以互为原料,而有些工序一套设备和装置可以同时生产许多种产品.化工生产中也有一定的事故,它的特征是由使用原料特性、加工工艺方法和生产规模所决定的。为了预防事故,必须了解这些事故的特点。关键词:芳烃生产

2、,车间生产管理,安全措施前言:为了保证生产、生活活动顺利地进行和自身不受伤害,必须努力控制危险源以消除和减少危险。危险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只有努力消除和减少危险.所以,我们要对危险有个评价,危险性评价也称为危险度评价或风险评价,它以实际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工程技术方法,对系统中固有或潜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掌握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从而为制定防治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了尽量减少由于化工厂发生的化学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我们应多掌握一些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知识。第一章 芳烃生产及其化工产品1.1芳烃及其化工产品生产芳烃,尤其是苯、甲苯、二甲苯等轻质芳烃是仅

3、次于烯烃的石油化工重要基础原料。芳烃最初完全来源于煤焦油,现在世界几乎95以上的芳烃都是来自石油,品质优良的石油芳烃已成为芳烃的只要资源。近三十年来,苯、甲苯、二甲苯的应用范围已从原来的炸药,医药,染料,农药等传统化学工业迅速扩大到高分子材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合成洗涤、表面活性剂、涂料等新型工业。图1-1甲苯、二甲苯分离图C9和C10重芳烃是生产石油芳烃过程中数量可观的产品或联产品。经分离后,有些重芳烃,如骗三甲苯,均三甲苯,甲乙苯及均四苯等具有特定的分子结构,已成为精细化工产品的宝贵资源。在生产高温树脂、特种涂料、增塑剂、固化剂等精细化工产品中,充分显示了重芳烃独特的使用性能,广泛应用于

4、医药、染料、合成材料以及国防和宇航工业等尖端科技部门。1.2石油芳烃的生产原油中芳烃的含量随产地而异,通常仅占510。其芳烃成分异常复杂,包括单环和多环芳烃等多达一百余种,但苯、二苯轻质芳烃含量不多。现在技术从处理的饿原油中直接提取轻质芳烃,不仅技术上有许多困难,数量上也难 以满足需要,同时也是不经济的。为了解决这些轻质芳烃的拱需矛盾,在实际生产中一般将原油加工处理,并实现一系列的化学转化过程,使一部分烷烃、环烷烃及重芳烃转化为轻质芳烃。石油芳烃化学转化方法有两种加工工艺。一是石脑油催化重整法,其液体产物重整油原料和重催化剂不同,芳烃含量一般约为5080:二是烃类裂解法,即从乙烯装置的副产裂解

5、汽油中回收芳烃,随裂解原料与裂解深度不同,一般为4080裂解汽油的典型组成。不论是催化重整油或裂解油都是C6C8芳烃与非芳烃的混合物。因此,要满足有机化合合成对单一芳烃的质量要求以及某种芳烃数量要求,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分离和精制以及芳烃间的转化处理,以便得到不同产率的苯、甲苯和二甲苯。显然,这些轻质芳烃的生产是一个联合生产过程。催化重整是石油化工的主要过程之一,重整工艺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把汽油中的环烷烃转化成芳烃,以提高汽油的品位,大量增产高辛烷值汽油,随着石油华工对芳烃需求量的剧增,是使重整成为生产高浓度单环芳烃的重要方法。重整过程可以得到大量富含氢气的副产气体,这些廉价的氢气既可以用于各种石油

6、馏分油或产品的加氢精制、加氢裂化,又可以用于合成有机产品。重整是以定馏分的师脑油作为原料,在氢气存在下,并在贵重金属铂等催化剂作用下,使石脑油馏分中的碳键结构重新调整脱氢的过程。重整工艺条件 在重整生产芳烃过程中,环烷烃与烷烃繁荣脱氢以及环烷烃的异构脱氢芳构化反应是所希望的反应。这类反应的共同特点是体积大和吸热。工艺条件有:温度(一般控制为480520)、压力、空速、氢油比。重整工艺分为三部分,即原料预处理(包括预脱砷、预分馏、预加氢等)、反应与催化剂再生产及产物分离。原料预处理与产物分离的工艺大体相同。由于催化剂特性、反应器结构和催化剂在生方式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重整工艺。1.3石油芳烃的

7、抽提催化重整油和加氢裂解汽油都是芳烃与非芳烃的混合物,所以存在芳烃分离问题。由于相同碳原子数的烷烃、环烷烃和芳烃间沸点十分相近,芳烃与许多非芳烃又易形成低沸物,所以用一般精馏法难以获得纯芳烃。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主要采用溶剂抽提法,又称液萃法。来自重整装置或裂解汽油加氢装置的芳烃抽提原料油,从抽提塔中下部送入,与贫环丁砜溶剂逆流接触进行液萃抽提。贫溶剂来自溶剂回收塔,由抽提塔顶注入。大部分非芳烃作为抽余油由抽提塔顶去抽余液分馏塔,而溶解在溶剂中的芳烃和少量非芳烃作为抽提液(又称富溶剂)由抽提塔底抽出,送往抽提液提馏塔。为了提高芳烃纯度,在抽提塔进料段下部引入反洗液(轻质非芳烃)以置换溶解在富溶

8、剂中的重质非芳烃。抽余液分馏塔的作用是从塔顶分离出轻质非芳烃,作为反洗液返回抽提塔;塔底的抽余液因含有少量溶剂,送抽余液水洗塔回收。水洗塔利用环丁砜与水互溶性质,将含水溶剂从塔低送入水蒸出塔(或称水汽提塔) 在抽提液提馏塔内,尚有部分贫溶剂液送入,目的是降低烃浓度,改善芳烃与非芳烃的相对发度,并可节能与降低设备负荷,提高芳烃纯度。在该塔富溶剂中轻质非芳烃从塔顶蒸出,并与水蒸出塔顶蒸出的非芳烃蒸气汇合,冷凝后在油水分离器中分离。轻质非芳烃作为反洗液返回抽提塔,水层进入水蒸出塔以回收溶剂。抽提液提馏塔低富溶剂送入溶剂回收塔使芳烃与溶剂分离。为了在高温下避免溶剂分解,溶剂回收塔采用减压操作。溶剂回收

9、塔顶为混合芳烃,经水洗涤除去溶剂等有害杂质后,在油水分离器中分离。水层送往抽余液水洗塔,油层即混合芳烃去进一步分离。溶剂回收塔釜液为贫溶剂,大部分送到前流程中循环使用,一小部分进入溶剂再生塔。由于抽余液进行水洗,并在回收溶剂时采用了汽提回收,所以在装置内有一部分含水溶剂,需要将溶剂再回收。这步分离是在水蒸出塔中进行的,塔顶部导出的水和非芳烃返回前流程的抽水分离器,并使水形成闭路循环:塔釜含溶剂的水返回溶剂回收塔作汽提用。 溶剂在循环使用过程中,环丁砜可分解与聚合生成某些杂质,所以需在塔中进行挥发物与非挥发物的分离,溶剂再生塔顶为再生过的溶剂送至溶剂回收塔,塔釜残渣定期清除。1.4芳烃歧化与烷基

10、转移 尽管从催化重整油和加轻裂解汽油的芳烃抽提中可得到石油芳烃,但随着苯和对二甲苯需求量日益猛增,尚供不应求。在石油芳烃中约占4050%的甲苯、间二甲苯和碳9芳烃还未充分利用而供过于求,造成石油芳烃品种及其数量上供需不平衡。因此,开发了一系列芳烃的转化技术,旨在将芳烃的品种与数量进行调整。这些技术主要有烷基苯脱烷基、甲苯歧化和甲苯与碳9芳烃烷基转移、碳8芳烃异构化以及芳烃的烷基化。芳烃的歧化反应一般是指两个相同芳烃分子在催化剂作用下,一个芳烃分子的侧链烷基转移到另一个芳烃分子上去的过程。而烷基转移反应是指两个不同芳烃分子间发生烷基转移的过程。影响因素主要有:原料组成、反应温度、压力、轻油比、空

11、速等。1.5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苯乙烯系无色至黄色的油状液体,难溶于水,具有高折射性和特殊芳香气味。苯乙烯最大用途是生产聚苯乙烯,也用于生产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聚合物(A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丁苯橡胶弹性体(SBR)、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不饱和聚酯树脂等。此外,苯乙烯还广泛被用于制药、涂料、纺织等工业。目前,工业生产苯乙烯的方法主要是乙苯催化脱氢法,其次为乙苯和丙烯的共氧化法。乙苯在水蒸气存在下催化脱氢生成苯乙烯,是在段间带有蒸汽在再热器的两个串联的绝热径向反应器内进行,反应所需热量由来自蒸汽过热炉的过热蒸汽提供。在蒸汽过热炉中,水蒸气在对流段内预

12、热,然后在辐射段的A组管内过热到880。此过热蒸汽首先与反应混合物换热,将反应混合物加热到反应温度,然后再去蒸汽过热炉辐射段的B管,被加热到815后进入一段脱氢反应器。过热的水蒸气与被加热的乙苯、水蒸气在一段反应器的入口处混合,由中心管沿径向进入催化床层。混合物经反应器段间再热器被加热到631,然后进入二段脱氢反应器。反应器流出物经换热被冷却回收热量,同时分别产生3.1MPa和0.039MPa蒸汽。反应产物经冷凝冷却降温后,不凝气体(主要是氢气和二氧化碳)经压缩去残油洗涤塔用残油进行洗涤,并在残油气提塔中用蒸汽汽提,进一步回收苯乙烯等产物。洗涤后的尾气经变压吸附提取氢气,可作为氢源或燃料。1.

13、6工艺流程及性质用途芳烃抽提是利用某种溶剂对芳烃和非芳烃溶解能力的差异,将芳烃抽提出来的一种工艺。因此,溶剂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抽提效果,如芳烃的收率、纯度,设备容积以及操作费用。芳烃抽提用溶剂的基本性能如下:1) 溶剂对芳烃选择性高,对芳烃的溶解能力大;2) 与抽提原料的密度差大、与抽出物沸点差大;3) 表面张力大;4) 溶剂本身汽化潜热小,热容小;5) 凝点低,毒性小,腐蚀性小,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高;6) 溶剂价廉易得。事实上,不能期望一种溶剂完全具有上述条件,但溶剂应具备最主要的性能,如高选择性和对芳烃溶解能力强等。原料甲苯、碳9芳烃及循环甲苯、循环碳8芳烃和氢气混合后,经换热预热、加热

14、炉加热到反应温度(390500),以3.4兆帕压力和1.14每小时空速(体)进入反应器。加热炉的对流段设有废热锅炉。反应原料在绝热式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歧化和烷基化转移反应,产物经换热冷却或进入产品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产品分离器分出的大部分氢气,经循环氢压缩机压缩返回反映系统,小部分循环器为保持氢气纯度而排放至燃料气系统或议购化装置,并补充新鲜氢气。产品分离器流出的液体去汽提塔脱除轻馏分,塔低物料一部分进入在沸加热炉,从气液混合物返回塔中,另一部分物料经换热后进入白土塔。物料通过白土吸附,在白土塔中除去烯烃后依次进入苯塔、甲苯塔和二甲苯塔。从苯塔和二甲苯塔顶分别馏出目的产品(含量99.8)苯和

15、二甲苯。从甲苯塔顶和二甲苯塔侧线分别得到的甲苯和C9芳烃,循环回反应系统,二甲苯塔底为C10及C10以上重芳烃。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可采用两种不同供热方式的反应器。一种是外加热裂管式等温反应器;另一种是绝热式反应器。国内两种反应器都有应用,目前大型新键生产装置均采用绝热式反应器。乙苯脱氢采用绝热式反应器的工艺流程由乙苯脱氢和苯乙烯精致两部分组成。第二章 车间生产管理方法2.1生产过程的组织和管理 石油化工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材料到生产出产品所经过的各个生产阶级或工序,如准备、加工,以及检验等有规律地依次交替的过程。生产过程同时又是劳动者使用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以引起其性质和形态的变化来获得所需要

16、的产品的劳动过程。故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包括工艺过程和非工艺过程)和自然过程(如冷却、存放等)的总和。石油化工的生产过程,可按其在企业生产任务中的作用分类。1) 基本生产过程 基本生产过程是指直接把原材料、半成品加工成为本企业主要产品的互相关联的过程,在企业中居于首要地位。2) 辅助生产过程 辅助生产过程是指为完成基本生产过程所必须的辅助性工作的过程。3) 附属生产过程 属生产过程虽然在整个生产中不是主要过程,但它是为主要生产过程服务,而且是不可缺少的,如包装材料的制造,废料的加工利用等生产过程。2.2产品质量管理产品质量是指产品的适用性,及产品的使用价值也就是产品适合一定用途,能满足国民经济

17、一定需要所具备的特性产品质量受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企业各项工作的综合反应。对产品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综合运用一套质量管理体系、手段和方法而进行的系统管理活动。系统管理活动是组织企业全体职工和有关部门,综合运用现代科学和管理技术成果,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全过程和各因素,为用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人、原材料、设备、方法、环境、检测。提高产品质量需要企业所有人员共同努力,从工厂领导、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到每个工人都要学习、运用科学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提高质量意识。除了树立把质量放在第一位,为用户服务,以预防为主的思想外,还必须掌握运

18、用数理统计方法。按照事物的客观规律,进行质量管理,如“PDCA”循环工作法、因果分析法、分层法等。在石油化工生产中,常用的统计方法有主次分析法、因果分析法、质量分布分析法、工序能力指数计算法、质量波动分析法、相关分析法等。总之,质量管理的统计方法很多,不管采用那种方法,最关键的是需要有针对性地收集必要的数据。要从大量的客观数据中取出一部分近似地能代表总体规律的数据,也就是取样式随机的(不加挑选、没有倾向性),数据是足够的(不是最大量、也不是做小量,但必须是最真实、客观)。2.3成本、物耗与能耗计算管理产品成本是指进行生产产品过程中,有劳动消耗的货币表现,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它是表现企业生产经

19、营活动成果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也是反应企业生产技术、计划工作、生产组织、劳动组织、干部水平、劳动生产率,以及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利用情况等综合性指标。物耗指生产某种产品消耗掉的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的数量。由于它在生产成本中占有主要地位,因此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都规定了物耗定额,作为控制企业合理使用和节约物质的有力工具,作为提高企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工人操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对于车间生产管理,物耗是十分重要的,是必须经常掌握和控制的,是车间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能耗指的是生产某种产品消耗掉的各种能量之和。如燃料、水、电、汽、气等动力消耗。燃料包括动力用燃料,工艺用燃料和取暖用燃料。由于燃料品种不同,物

20、理状态(固体、液体、气体)和发热量也不同。在计算其消耗时,要先以每千克液体燃料发热量、每标准立方米气体燃料产生的热量为准,然后在换算成实际使用的燃料量。由于工业迅速发展对能量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国内外都十分重视接嫩问题,并把能耗高低作为评价生产装置、生产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车间必须经常分析研究产品能耗情况,采用各种办法和措施降低能耗,要把不断降低作为车间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第三章 化工生产的特点与安全措施3.1化工生产与安全 化工生产具有易燃、易中毒、高温、高压、有腐蚀性等特点,具有很高的危险性。石油化学工业所包括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以石油炼厂气、油田伴生气及各种石油馏分为

21、原料,经过裂解、分离、可以生产出稀烃(乙烯、丙烯,丁二烯)、芳烃(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合成的基础原料,然后再有这些原料合成一系列重要的有机产品(醇、醛、酸、酯、苯乙烯等),并进一步生产出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此外,石油化工还扩展到合成洗涤剂、塑料、石油蛋白、燃能够医药、农药、炸药等各方面。在进行化工产品生产时,不仅要考虑到个别工厂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要考虑到整个社会的总体效益。化工企业过去长期被忽视某些问题(如环境污染)正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所以,现代化企业的生产实际上是一个综合工程,其目的是以最小的代价(最低的原料、能源、人力消耗、最少的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来取得最大的社会收益。

22、3.1.1化工生产的特点石油化工生产的特点是生产过程连续,多工序,有些产品在本企业内部可以互为原料,而有些工序一套设备和装置可以同时生产许多种产品。采用大型装置可以明显降低单位产品的建设投资和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能力,减少能耗。统计数字表明,设备投资与生产设备的表面积成正比,而生产能力与生设备的容积成正比。故生产能力越大,其经济指标越好。因此,世界各国都积极发展大型化生产装置。装置的连续化与自动化。从生产方式上讲,化工生产已经从过去落后的坛坛罐罐的手工操作、间断生产转变为高度自动化、连续化生产;生产设备有敞开式变为密闭式;生产装置从室内走向露天;生产操作由分散控制变为集中控制,同时也由人工手

23、动操作变为仪表自动操作,进而发展为计算机编程控制。3.1.2化工生产事故的特征化工生产中事故的特征基本上是由使用原料特性、加工工艺方法和生产规模所决定的。为了预防事故,必须了解这些事故的特点。很多化工原料的易燃性、反应性和毒性本身导致了火灾爆炸事故的平凡发生。反应器、压力容器的爆炸,以及燃烧传播速度超过音速时的爆轰,都会造成破坏力极强的冲击波。当冲击波超压达0。2个大气压时,会使砖木结构建筑物部分倒塌、墙壁崩裂。如果爆炸发生在室内,压力一般会增加七倍,任何坚固的建筑物都承受不了这样的压力。当高压管线破裂或损坏时大量气体或液体在短时间内泄放,会迅速蒸发形成蒸汽云团,并且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区限,随

24、风飘逸。多数化学物品对人体有害,生产中由于设备密封不严,特别是在间歇操作中泄漏的情况很多,容易造成操作人员急性和慢性中毒。化工生产常遇到事故多发的情况,给生产带来严重危害。化工装置中的许多关键设备,特别是高负荷的塔槽、压力容器、反应釜、经常开闭的阀门等,运转一定时间后,常会出现多发事故或集中发生事故的情况,这是因为设备进入到寿命周期的故障频发阶段。对待多发事故必须采用预防措施,加强设备检测和监护措施,并及时更换老化设备。3.2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是为消除生产过程中不安全不卫生因素,防止伤害和执业危害,改善劳动条件和保证安全生产而在工艺、设备、控制等各方面所采取的一些技术上的措施。安全技术措

25、施是提高设备装置本质安全性的主要手段。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在设备、装置和工程的设计时就要予以考虑,并在制造或建设时给与解决和落实,是设备和装置投产后能安全、稳定地运转。不同的生产过程存在的危险因素不完全相同,需要的安全技术措施也有所差异,必须根据各种生产的工艺过程、操作条件、使用物质(含原料、半成品、产品)、设备及其他有关设施,在充分辨识潜在危险和不安全部位的基础上选者使用的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包括预防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两个方面,这些措施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1) 减少潜在危险因素2) 降低键在危险因素的数值3) 连锁控制4) 隔离操作与远距离操作5) 预置薄弱环节6) 加固或加强7)

26、 封闭处理8) 警告牌示和信号装置3.3安全教育措施安全教育是提高各级领导和全体职工搞好安全生产的责任感、提高至性安全法规的自觉性、掌握安全生产的科学知识、提高安全造作技能的重要手段。安教育的内容包括安全思想政治教育、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技能教育,以及安全管理知识教育。“安全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思想教育、劳动纪律以及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法纪教育。“安全管理知识教育”的内容包括安全管理体制、安全组织机构及基本安全管理方法和现代安全管理方法等。“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内容含一般安全技术知识和专业性安全技术知识。对从事特殊工种的作业,如锅炉、压力容器、电器、焊接、化学危险品管理、尘毒作业等有

27、特殊的安全要求,应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安全技术知识教育”。3.4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管理措施主要是为了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而制定的一整套执行制度。为保障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保护设备财产不受损失,国家通过立法程序和行政手段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安全的政策法律。这些法定法规具有强之作用,各单位、各部门、须认真执行。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都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知道思想,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来考虑,建立和健全安全组织工作,结合本车间的具体情况制定和完善各项安全和管理规章制度,编制和实施安全技术措施,组织安全检查和宣传教育等。在传统安全管理基础之上还要大力推

28、广和应用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对生产装置进行预先的危险性分析和安全评价,在分析、评价基础上制定安全防范措施,预防事故发生。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管理三个方面,安全技术措施主要是提高工艺过程、机械设备本身安全可靠程度,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由于人的差错难以控制,所以技术措施是预防事故的根本措施;安全管理措施是保护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从事操作,保证性能正常;安全教育措施是提高人们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的主要手段,没有安全教育就谈不上才全区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所以技术、教育、管理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必须同时进行,缺一不可。第四章 安全分析与评价4.1安全系统工程的概述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任务就是预测、

29、评价和控制危险。其分析过程可概括为:1) 系统安全分析(识别与预测危险);2) 危险性(安全性)评价(包括人、机、物、工艺、环境、组织等);3) 比较;4) 综合评价;5) 最佳化计划的决策。分析过程可看出,系统安全分析和评价是安全系统工程核心,只有分析的准确、评价的周密,才能做出最佳的决策,由此采取的安全崔氏才能得力。系统安全分析是实现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它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使人们识别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性和损失率,并预测其可能性。因此,它是完成系统安全评价的基础。根据不同的情况和要求,可以把分析进行到不同的深度,可以是初步的,也可以是详细的。安全评价以系统安全分析为依据,只有通过分析,掌握了系

30、统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和薄弱环节、发生事故的概率和可能的严重程度等,才能正确的进行安全评价。安全评价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定性分析的结果用于定性评价,而定量分析的结果用于定量评价。任何定量方法总是在定性的基础上进行的。但是定性评价只能够知道系统中的危险性的大致情况,如危险性因素的多少和严重程度等。安全措施是根据安全评价的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对系统进行调整,对危险点或薄弱环节加以改进。安全措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即在事故发生之前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排除危险因素,避免事故发生;二是控制事故损失扩大的措施(应急措施),即在事故发生之后采取补救措施,避免事故继续扩大,使损失最小。从

31、上述介绍可以看出,安全系统工程在解决安全问题上与传统的方法不同,它改变了以往凭直觉经验核实后处理的被动局面,因而形成了它本身的一些优点:1) 预测和预防事故的发生,是现代安全管理的中心任务。2) 现代工业的特点是大规模化、连续化、和自动化,其生产关系日趋复杂, 各个环节和工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3) 对安全进行定量分析、评价和优化,为安全管理、事故预测提供了科学 依据,根据分析可以选择出最佳方案,是个子系统之间能达到最佳配合,用最少投资达到最佳安全效果,从而可以大幅度减少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坏事故。4) 安全系统工程要做出定性和定量的安全评价,就需要有各项标准和数据。5) 通过安全系统工程的开

32、发和利用,可以迅速提高安全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系统分析能力,同时为培养新人提供了一整套的参考资料。4.2“人-机-环境”系统安全与与生产之中,不安全不卫生的诸因素是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大量事故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导致事故的原因是由于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和不良环境所引起的。具体说,就是人的因素、物的因素和环境条件是三个要素。从系统工程观点来说,这三个要素构成一个“人-机-环境”系统。为了确保系统安全和最佳状态,就必须重和考虑三个要素,消除导致事故的原因,使系统达到最佳安全状态。生产设备是靠人来操纵的,把“人-机”这两个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即构成“人-机系统”。这种系统普

33、遍存在于制造业和使用固定机器的企业部门以及汽车、火车、船舶和飞机等交通运输部门。从安全观点出发,不知是考虑“人-机系统”的关系,还应考虑“人-机(物)-环境系统”的关系。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不能独立的研究人;机;环境这三个要素,而要从系统的总体高度上将他们看成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系统,并运用系统工程方法,是系统处于最佳安全状态和最佳工作状态。要实现“人-机-环境”系统最优组合,核心问题是以这三个要素的各子特性为基础,认真进行总体分析。从安全角度来说,在“人-机-环境”系统中作为主体工作的人,理所当然处在首位,这是安全系统工程与其他工程系统存在的显著差异之处。为了确保安全,不及要研究彩圣不

34、安全的伊苏,并采取预防措施,而且要寻找不安全的潜在隐患,力争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我们建立这个系统的目的,并不单纯为了安全,更重要的实时系统能高效率稳定的进行工作,这是生产系统的最根本的要求,否则,就失去了一个系统存在的意义。4.3危险性预先分析 危险性预先分析是一种定性分析评价系统内危险因素和危险程度的方法。他实在没项工程活动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类型、来源、出现条件、导致事故的后果以及有关措施等,做概略分析。目的是防止早作人员直接接触对人体有害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和生产废弃物,防止使用危险性工艺、装置、工具和采用不安全的技术路线。如果必须使用时也应从工艺上或设备上采取安全措施,以保证这

35、些危险因素不至发展成为事故。 根据安全系统工程的分析方法,生产系统的安全必须从“人-机-环境”系统进行分析,而且在进行危险性预先分析适应持这种观点:对偶然事件、不可避免事件、不可知事件等进行剖析,尽可能地把它变为必要事件、可避免事件、可知事件,并通过分析评价,控制事故发生。危险性分析的一般程序:1) 确定系统。明确所分析系统的功能及分析范围。2) 调查、收集资料。调查生产目的、工艺过程、操作条件和周围环境。收集设计说明书、本单位的生产经验、国内外事故情报及有关标准、范围、规程等资料。3) 系统功能分解。一个系统是由若干个功能不同的子系统组成的。为了便于分析,按系统工程的原理,将系统进行功能分解

36、,并绘出功能框图,表示他们之间的输入、输出关系。4) 分析、识别危险性。确定危险类型、危险来源、初始伤害及造成的危险性,对潜在的危险点要仔细判定。5) 确定危险等级。在确认每项危险之后,都要按其效果分类。6) 制定措施。根据危险等级,从软件(系统分析、人机工程、管理、规章制度等)、硬件(设备、工具、操作方法等)两方面制定相应的消除危险性的措施和防止伤害的办法。 生产现场包含着来自人、机(物)和环境三方面的多种隐患,为确保安全生产,就必须分析和查找隐患,并及早消除,将事故消灭在发生之前,做到预防为主。因此,识别危险性是首要问题。造成事故后果必须有两个因素,一是又引起伤害的能量,二是又遭受伤害的对

37、象(人或物),二者缺一不可。而且这两个因素必须相距很近,上海能量能够达到,才能造成事故后果。潜在的危险性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展成为事故。为了迅速找出危险源(点),除需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知识外,还可以从能量的转换等级个方面入手。 在危险性查出之后,应对其划分等级,排列除危险因素的先后次序和重点,以便分别处理。由于危险因素发展成为事故的起因和条件不同,因此在危险性预先分析中仅能作为定性评价,其等级如下:1级:安全的-不发生危险。2.级:临界的-处于是故形成的边缘状态,暂时还不会造成人员伤害和系统损坏,但以予以排除和控制。3级: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破坏,应立即采取措施排除。4级:破坏

38、性的-会造成灾难性事故。危险性识别和等级划分后,就可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它发展成为事故。4.4安全预测预测是研究未来的一门学科。预测这个概念随意十分古老,但真正成为一门学科,却只有几十年的历史。预测科学的功能是使人们能够掌握对决策具有重要作用的未来的不确定因素或未知事件,向人们提供数据和信息,为形成可行性方案和最终的决策和规划服务。安全预测或称危险性预测是系统未来的安全状况进行预测,预测有哪些危险及危险程度,以便做到事故进行预报和预防。通过预测可以掌握一个企业或部门伤亡事故的变化趋势、协助人们认识客观规律,制定政策、发展规划与技术方案。因而可以说,安全预测是现代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39、安全预测就其预测对象来讲,可分为宏观预测和微观预测。前者是研究一个企业或部门未来一个时期伤亡事故的变化趋势;后者是具体研究某厂或某矿的某种危险源能否导致事故,事故发生概率及危险度。围观预测可以综合应用各种安全系统分析法,参照安全评价的某些方法,只能将表明基本时间状态的变量由现在的改为未来可能发生的,就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安所应用的原理,预测可分为以下几种:1.白色理论预测。用于预测的问题与所受影响因素十分清楚的情况。 2.灰色理论预测。也称灰色系统,是指既含有已知信息由含有未知信息的系统。 3.黑色理论预测。也称黑箱系统或黑色系统预测。这种预测系统中所含的信息多为未知的。在进行预测时,多借助以

40、下几项原则:1) 惯性原则;2) 类推原则;3) 相关原则;4) 概率推断原则。4.5危险性评价的方法人类为了保证生产、生活活动顺利地进行和自身不受伤害,必须努力控制危险源以消除和减少危险。然而,危险的存在是绝对的,人们不懈的努力消除和减少危险,而为此付出的代价却越来越昂贵。于是,人们需要进行安全评价,判断所承受的危险是否可以接受,是否值得花费高昂的代价去消除或减少危险。危险性评价也称为危险度评价或风险评价,它以实际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工程技术方法,对系统中固有或潜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掌握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从而为制定防治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危

41、险性评价包括确认危险兴和评价危险程度两个方面的问题。前者在于辨识危险源,定量来自危险源的危险性;后者在于控制危险源,评价采取控制措施后仍然存在的危险源的危险性是否可以被接受,在实际安全评价过程中,这些工作不是截然分开、孤立进行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重叠进行的。危险性预评价是在系统开发、设计阶段,即在系统建造前进行的危险性评价。安全工作最关心的是事故发生之前预测到发生事故、造成伤害或损失的危险性。系统安全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够在系统开发、设计阶段根除或减少危险源,使系统的危险性最小。进行危险性预评价时需要预测系统中的危险源及其导致的事故。危险性评价方法又有定性评价方法和定量评价方法之分。从本质上说,

42、危险性评价是对系统的危险性评价。即回答系统的危险性是可接受的还是不可接受的,系统是安全的还是危险的。如果系统是安全的,则不必采取下一步控制危险源的措施;否则,必须采取改进措施,以实现系统安全。这里所谓的定性评价、定量评价,是指在实施危险性评价时是否要把危险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化工生产危险性评价 根据化工企业进行危险性评价的经验,可采取如下的危险性评价方法。1) 划分评价单元;2) 按有关的规范、标准审查。3) 单元危险性排序。4) 事故设想。5) 事故后果仿真。6) 详细危险性分析。7) 整改建议。 一般所说的评价是指“按照明确目标测定对象的属性,并把它变主管效用的行为,即明确价值的过程”。在对

43、系统进行评价时,要从明确评价目标开始,通过目标来规定评价对象,并对其功能、特性和效果等属性进行科学的测定,最后由测定者根据给定的评价标准和主观判断,把测定结果变成价值,作为决策的参考。第五章 车间安全评价分析5.1评价的目的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确保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管理提供指导和参考。 通过定性、定量的评价和分析,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工艺、设备、管理等方面进行安全评价,查找事故隐患和存在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企业建立、健全危险化学

44、品的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实行安全监察提供参考和依据。 按照突出重点、兼顾其它的原则,辨识在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以及构成的重大危险源,辨识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产生危险、危害后果的主要条件,并对其控制手段进行评价,同时预测其安全等级并估算重大火灾、爆炸或泄漏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影响范围。 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国家、地方及主管部门的有关法律、法规等和GB50160-92(1999年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等国家有关标准以及企业提供的相关资料.5.2

45、评价依据 根据该厂生产工艺及所涉及物料的特点,结合国内外评价方法,选择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采用的主要评价方法为:1) 运用预先危险分析方法分析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2)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及石油化工行业相关标准编制安全检 查表,采用安全检查表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安全评价。3) 针对原料、中间产品或成品具有火灾爆炸、有毒有害等特点,选用美国道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第七版)对装置进行危险度评价。 生产装置及储运设施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一旦泄漏释放出易燃、易爆物料,遇点火源极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火灾的热辐射及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等都将对人员

46、、财产、建筑物及大气环境产生一定影响;有毒物料的泄漏扩散将对人员造成伤害。为了正确分析泄漏扩散过程,预测火灾、爆炸、中毒危害区域,以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为管理部门在制定事故预案和事故应急处理方面提供一定的依据。 5.3评价程序 评价过程包括准备阶段、危害辨识、安全评价、风险控制以及评价阶段。图5-1安全评价工作程序图根据该厂生产、管理特点分为区域规划及总图布置、工艺生产过程、设备、电气、仪表、消防、储运、安全管理等8个单元编制安全检查表进行评价。从检查的结果可以看出: 1) 该厂区域规划、总图布置、道路、防火间距、建构筑物以及工艺、 仪表、电气、设备、消防、储运基本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工艺

47、技术方案合 理可行,生产运行正常;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及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 制定了各类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以及应急预案,基本齐全完善,具 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和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日常的安全生产管理 到位。2) 共发现180项隐患,其中紧迫程度“高”的18项,需立即整改,紧迫程度“中”146项,需做出计划在近期逐步整改;紧迫程度“低”的16项,在今后改建、扩4.5重大事故后果仿真评价。依据该厂生产中所涉及物料的特性,生产特点以及气象、地形等条件,选取5个火灾、爆炸和1个中毒假设事故形态进行事故仿真。假设事故形态为:常减压蒸馏装置电脱盐罐出口管线发生泄漏、加氢裂化装置氢气压缩机

48、出口管线泄漏、制氢装置甲烷转化炉出口管线破裂、液化气球罐入口管线破裂、石脑油罐出口管线破裂,物料泄漏后遇点火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硫磺回收装置汽提塔顶分液罐出口管线破裂,硫化氢泄漏扩散,造成人员中毒事故。5.4评价结果目前基本上贯彻执行国家、地方及有关部门相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基本满足了实施办法规定的各项安全生产条件,在今后的生产中还应认真落实本次评价针对发现的隐患提出的各项安全对策略措施,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程及制度,确保安全生产。建时整改。结 论近三十年来,苯、甲苯、二甲苯的应用范围已从原来的炸药,医药,染料,农药等传统化学工业迅速扩大到高分子材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合成洗涤剂、表面活性剂、涂料等新型工业。尤其是苯、甲苯、二甲苯等轻质芳烃是仅次于烯烃的石油化工重要基础原料。芳烃最初完全来源于煤焦油,现在世界几乎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