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城市生活适应性研究.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871940 上传时间:2024-02-29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1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民工子女城市生活适应性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农民工子女城市生活适应性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农民工子女城市生活适应性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农民工子女城市生活适应性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农民工子女城市生活适应性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农民工子女城市生活适应性研究摘 要:农民工子女城市适应性是都市社会学的重要议题之一,也是政府政策干预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以城乡结合部为主要研究场域,以各阶层农民工子女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本文从英格尔斯富有洞察力的文章走向现代化入手,试图通过运用现代性与现代化、社会化与再社会化和同心圆理论对农民工子女城市适应现状和动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农民工子女的城市适应是附有条件的适应,他们的适应成为了一种被边缘化的适应。并针对农民工子女的相关政策和被边缘化的适应这一问题,提出了三点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政策措施建议。关键词:农民工子女;城市适应性;城乡结合部;附条件的适应

2、The Research of Adaptation of Immigrate Workers Children Living and Studying in UrbanAbstract:Based on the 2006 survey data of Sichuan and Fujian province,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special adaptation for the children of immigrated laborer in the area which connected city and village. Focus on this ph

3、enomenon, we declared some conception such as special adaptation, urban adaptability, the immigrated laborers children and so on. At the same time, we used some sociology theories (Concentric Zone Model, modernity, self-identity) to analysis this phenomenon and to rise our original assumption. Keywo

4、rds: The immigrated laborers children ;Urban adaptability; The area of connect city and rural; Provisory adaptation目 录第1章 前 言1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问题11.2.1 以往研究的相关理论回顾11.2.2 以往研究回顾21.3本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思路3第2章 研究方法及定性指标的概念阐述42.1 研究方法42.2 定性指标的概念阐释42.2.1 居住地42.2.2 对城市环境的适应程度52.2.3 学校生活情况的测量5第3章 数据统计与分析73.

5、1 数据描述73.1.1 调查对象的构成描述73.1.2 对象的年龄描述83.1.3 客观数据描述103.1.4 主观感受的数据分析123.2 数据分析13第4章 个案访谈资料整理与分析154.1 个案访谈资料整理154.1.1城里的留守姐妹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年龄越小的越容易适应154.1.2关心农民工子女城市适应性是全社会的责任政策的比较164.1.3与城里的孩子一同生活附条件的适应174.2 对个案现象的分析18第5章 基于总体分析上的总结205.1对于孩子们而言,城市生活在价值观上对他们的影响并不是很大205.1.1 不是过去而言的再社会化,而是从根本上对其进行的社会化205.1.2 排

6、外更多的是同一个团体的排外205.2 他们的适应是附有条件的完全适应215.2.1生活区域是城乡结合部,既有城市的特征,又有农村居民的特征215.2.2其适应的是城乡结合部的生活环境,而非城市中心区域的生活环境225.3 他们的成熟程度与年龄往往不成正比225.4 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与主观期望的相互矛盾235.4.1 现象的阐述:他们认为自己是城里人,有同时觉得自己不完全是城里人还有农村人的特征235.4.2 造成此现象的原因23第6章 政策建议256.1政策概述256.2政策的建议256.2.1 通过大学生志愿团体帮助其适应256.2.2针对农民工及其子女的特点如流动性强等,制定相关政策加以妥

7、善处理256.2.3 因地制宜发展农民工子弟学校26结 论27致 谢28参考文献2929第1章 前 言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开始涌入城市,在这当中,户籍管理制度的松动为他们的流动提供了新的契机。于是,他们开始背上厚厚的行囊,从遥远的农村来到城市。城市,对于他们来说是陌生的,但在他们看来同时也是富裕及充满机会的。城市的开放与农村的闭塞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也正是这样一种反差不断刺激着农村人口以更快的速度进入城市,成为城市居民构成的一部分。在这样的客观环境下,一些问题也油然而生。一方面,是农村人口固有的传统意识与现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强烈碰撞所带来的矛盾;而另一

8、方面,在经济增长的后期,一些产业的疲软必然导致工作机会的缩减,因此,生存空间的日益狭小所带来的生存危机,使得城市原有居民与农村流动人口的立场日益尖锐。在这一系列的矛盾下,有效的社会整合成为了避免冲突升级的必要途径。这就不仅要求城市能够接纳这些农民工,更要使其自身能逐步融入城市社会的主流价值核心中。因此,关乎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的调查被逐步提上了议程,同时也为这篇调研论文提供了现实基础。纵观这二十年来,农民工城市适应性问题的课题研究,成为了众多社会学学者追逐的焦点。而随着近年来,农民工进入城市的模式的变化,由原来“单身外出”到现在的“举家迁徙”,对于农民工这一领域的研究也随之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变化。众

9、多的学者以及政府的官员在关注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适应性之余,也开始加大了对农民工子女城市学习生活适应情况的调查。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问题1.2.1 以往研究的相关理论回顾现代城市的发展是造成城市中文化与行为不断更新与适应的过程,城市居民在这之中扮演最多的是个人现代化的角色。因此,在西方传统的社会学研究理论中,适应的过程也就是社会化、现代化的过程。一个具有高度现代性的社会,不仅是从其工业化程度、都市化水平来看,还包括了城市发展的潜力以及城市建设的精神。西方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是这样对现代性进行阐释的:“现代性是现代社会与工业文明的缩略语”。 英安冬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

10、联书店,1998年,第25页。在这里,所谓的现代社会就包含了现代的价值观念与现代文明。 英安冬尼吉登斯:克里斯多弗皮尔森. 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115页。因此,在我们的这篇文章中,现代性的定义更接近于这种解释,它以较快的速度发生于现代城市社会,以高度的工业化与城市的都市化为特征,同时伴随着一系列的价值观念与生活习性的改变。在英格尔斯走向现代化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将现代化定义为:高度工业化与高度的都市化。这两点,在我们今天的城市发展中一样是可以看到的。“与传统相对的现代化,给转型期的社会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它不仅融合了制度的革新,更多的是要求整个城市的文明与核

11、心价值观的融合。” 英格尔斯,走向现代化,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5-35页。这样一个正处在快速发展中的文明城市,它对来自农村的人们有着更多的要求,而这种要求则集中体现为农村流动人口对城市文明的再社会化。如同西方社会学理论描述的那样,农村人口在原有的社会化中所形成的主流价值与行为规范,在进入新的环境时必须重新学习新的价值规范。这就形成了再社会化,也就相应的出现了适应性问题。城市的结构也成为社会化进程的一个必备的条件。城市理论的创始人帕克在他的专著中对城市有着这样的一个论述:城市的高速发展将给城市的格局带来一系列的变化,这中间包含了固态城市区位的划分,也包含了动态群落的形成。

12、 美帕克等著,宋俊岭等译:城市社会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版,“中译本序言”第2页在这里,动态群落指的是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受到城市客观因素的改变而自然的汇集到不同的城市区位中去,这种动态群落之间一般存在着较强的异质性,而群落内部则有着强大的同质性或是说同质化倾向。1.2.2 以往研究回顾中国青少年研究院于2006年12月开展了“北京市外来务工子女城市适应调查”。其调查认为在京务工子女城市适应程度在生活方面有所提高,但是在学习与心理上的适应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农民工子女课题研究组:“农民工子女城市适应性调查报告”,北京:中国青少年研究所,2006年版,第1-15页。大型农民工调查文集看看

13、他们全方位的展示了所调查对象的生活现状,但是由于选取的调查对象均为贫困家庭,忽视了农民工二十年奋斗所产生的分层情况,导致该书得出的结论有一定的片面性,过于强调了经济排斥对于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的影响。周拥平等编著:看看他们:北京100个外来贫困农民家庭,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第7页。1.3本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思路适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可以算作是一个复杂的概念。而适应性更是强化了它在时间这一维度上的特点。这样一个在西方被众多学者研究过的经典论题,到了中国,它却不可避免地带上了“中国特色”。中国的城乡关系,较之西方有着太多地不同,它不仅是地域文化下的产物,更多的是在政治影响力之下被

14、打下了政治的烙印。在现在发展中的中国,没有一个理论意义上完整的农村它有着自己的乡镇企业,以城市的模式对农村进行的管理。没有一个理论意义上完整的城市,它们有着太多处于城市边缘的“城乡结合部”那里的居民以农村人口居多,还有的保留着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往的关于适应性的研究,很多的讨论都是关于是否适应上的讨论,甚少有人考虑到,适应,是一种附条件的适应,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进入城市的人,他们并没有完全的适应与完全的不适应,就如他们大多数生活的城市区域城乡结合部一样,这样的一种适应将其称为“边缘适应”是否更为恰当?对前人观点以及研究结论的总结,让我们发现了研究以及结论中存在的问题。农民工的大规模迁移历时

15、以久,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中,他们对城市的适应性是否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举家迁移”模式的普遍化,他们对城市的适应是否已经给他们子女的适应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这些孩子,他们随着父母来到城市,在城市接受教育,他们之中甚至还有一些是在城市出生,仅仅是因为户籍在农村而被归于农民工子女。他们的适应性又有着什么样的特点?他们在城市的发展中又是怎样定位自我的角色的?城市提供给他们的是一个怎样的环境?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较之城里的孩子,他们是否应该更多地被关注?第2章 研究方法及定性指标的概念阐述2.1 研究方法基于这篇文章是一篇实证性的研究论文,为增强其数据的信度与效度,方便文章对于统计数据的引用,我首先

16、将研究的方法以及所涉及到的关于适应性强度的指标做一个概念性的阐述。首先是在研究方法上,根据社会研究方法及社会统计学的基本思路及要求,我们决定了使用问卷调查对就读于城乡结合部的农民工子女做一个总体的调查。并且在此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调查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典型问卷填答者进行个案访谈。以个案访谈的高针对性平衡问卷调查的普遍性,以期二者能够有效地结合并且发现研究所要揭示的本质问题。2.2 定性指标的概念阐释所谓的适应性,在我看来是由一系列的指标与维度所构成的,它代表了一个时间的进程。因此,适应性作为一个核心的概念必须加以解释:适应性首先包含了一个前提,即场域转换的前提。它针对的是一个由原来的生活场域迁

17、移到另一个生活场域的群体。在这个新的场域中,对新场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的接受融入度上进行的一个理论性描述。2.2.1 居住地居住地,从法律的意义上来说,它是指居民在一个地方拥有住房,并且在此连续居住满一年以上的常住地,称为居住地。但是,在本文中,由于受到农民工自身条件的影响,它拥有其更为具体的含义,即指的是农民工从农村来到城市之后所居住的地方。在这个指标中,我们着重考察的是农民工所居住的城市区位对他们融入城市的影响。根据伯杰斯的同心圆理论可以发现,在西方高度发达的城市中,城市的环形结构成为了不同社会阶层的聚集地。中心圈层因为高度的工业化而导致了其对大多数居民吸引力的降低。因此,在这

18、个城市模型中,中心圈层往往成为了城市的商业圈,而居住其中的居民却往往是移民社区。这些社区具有脏乱差等特点,并且暴力事件时有发生。但是在中国,城市的区位分布却正好相反。城市中心圈层拥有的是高档的住宅公寓,到了外层即城乡结合部,居住的多为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家庭,他们的现代化程度与总体的城市发展水平并不能够成正比。这种无形的阻隔是否是阻碍其城市适应性的一个原因呢?因此,我们将居住地定为了适应性程度的测量指标之一。2.2.2 对城市环境的适应程度对城市的喜爱程度一般可以用于反映是否能够接受城市的生活方式,因此,这一点称为其能否从心理的角度适应城市的一个重要考察指标。城市的生活环境较之农村,有着较大的不同

19、。在对这一类问题的测量上,有助于我们了解农民工子女对于城市环境的主观感受。能否从心理上接受这一系列的环境变化,决定了其能否迅速的适应城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是能否克服因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带来的对城市的“高度疏离感”,从而适应城市生活。因此,在问卷调查中,我们设置了一个哥特式量表来具体的对其适应程度进行测量,他们包括:(1)喜欢呆在城市;(2)觉得城市车辆太多,很恐怖;(3)觉得自己将来的生活会和周围城市里的孩子不一致等(此详见附录之调查问卷城市环境适应情况一栏)。2.2.3 学校生活情况的测量学校是农民工子女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最常与他人发生互动联系的场所。在这个场所中,他们要接触除了同样是来自

20、外乡的农民工子女以外,更多接触的是当地城市的小孩,并与之发生互动。通过研究这一系列因学习而产生的互动,我们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农民工子女的日常学习生活情况,了解他们对在城市中学习的适应情况。同时,由于有很大的一部分农民工子女,在进入城市生活的时候年龄还很小,因此就会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对自己身份的认同问题。究竟他们认为自己是城里人,还是认为自己是农村人。在学校中,由于与他们发生互动的人在数量上很大,并且异质性较强,因而对这个问题的认定能够起到较好的解释作用。身份认同,是影响着他们是否能快速的融入城市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第3章 数据统计与分析3.1 数据描述这一部分主要是对统计数据的一个描述与分析

21、,其资料是来自于问卷调查所得到的289份有效问卷。通过对这一部分统计数据的描述与分析,我们将尝试性的对本课题的两个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即(1)农民工子女会随着进入城市的时间越长,适应性会逐步提高。(2)年龄越小,对城市的适应度也越高。3.1.1 调查对象的构成描述本文研究的是农民工子女城市生活的适应性情况,因此,对农民工子女这个概念必须有个明确的认识。在本文中,农民工子女是以其父母为农民工,其本身仍是农村户口的一类孩子。因此,在问卷调查伊始,我们便致力于区分拥有城市户口的孩子与农民工的子女,以便于以后的分类统计。在得出的数据中,经过统计,我们一共发现73.9%的被调查者符合我们对农民工子女的定义

22、。(表3-1)。为了能够进一步有效的说明这些被调查者符合我们定义的农民工子女的条件,我们还对所有被调查者中出生在农村与城市的数量做了一个统计,得出一个符合条件的比例图。在这个条件之下,我们发现,被访者中有144人出生在农村,占总体比例中的50.9%。(表3-2)根据统计结论,我们可以认为这份问卷通过了大比数的验证,在被访者构成上与研究要求符合,具备了初步的可信性。表3-1 父亲的老家表3-2 被访者出生地频 数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统计城市13447.347.747.7农村14450.951.298.9其他31.11.1100.0总和28199.3100.0 缺损值2.7 总计283

23、100.0 3.1.2 对象的年龄描述我们的调查选择的是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城市里的孩子,必须要遵守接受义务教育最高年龄的规定,而这些从外地来的孩子以及他们的家长,是否能有效的遵守这一规定,能够帮助我们从侧面反映家长及孩子对城市生活标准的融入程度。因此,在问卷中,我们也将孩子年龄与其所就读的年级做了一个交互的分析,帮助我们从直观上来观察该现象。首先,我们将所有的孩子根据年龄的不同做了一个统计,以便观察被调查者主要集中在哪个年龄阶段。在统计结果出来之后,我们发现10岁及11岁学生的比重较大,分别占到总人数的28.9%与35.2%,11岁以上的年龄比例占到了21.1%。(如表3-3)其次,在

24、进一步的统计中,我们将学生的年龄与就读的年纪做了一个交互的统计。按照规定的6岁就读小学一年级推定,我们可以认为,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中应该以9岁的孩子居多。以此类推,五年级则是10岁,六年级则是11岁。在我们统计出来的表中(表3-4),我们可以看到,在四年级就读的孩子中,以9岁的孩子居多,占到了总数的70%,而仅有2.5%的学生被归到了11岁以上。以此法观察,小学五年级就读的人数中,6.2%的学生为9岁孩子,10岁与11岁的孩子分别占到了54.6%和35.4%,仅有3.8%的学生为11岁以上。这里需要加以注意的是六年级的学生,在这个统计的表中我们可以发现,六年级的学生比例11岁与11岁以上的比例分

25、别占到了47.7%与49.5%,二者的人数可以说是不相上下的。(个案)从这两张的表格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五、六年级的学生比重较大并且六年级学生的年龄有着较大的差别。因为在调查中我们采取的是以班级为样本单位的整群抽样。因此,出现这种现象,在排除了三、四、五年级学生年龄的误差后,我们大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六年级有着很大比重的转学生,并且这一类的转学生以11岁以上的孩子居多。表3-3 年龄比例表3-4 年龄与年级交互分析图3.1.3 客观数据描述所谓的客观数据描述,指的是排除了被调查者主观感受而纯粹以客观存在的事实所作的数据统计。根据本文是关于农民工子女城市适应性这一主题的研究,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

26、比较农民工子女在学习上与城市学生存在的不同之处,同时尝试从中分析了农民工子女的城市在学习生活适应性。对于学生来说,是否适应周围的学习环境,主要看得就是其能否与周围同学与老师的互动情况。在对学习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的处理办法上,城市里的孩子与农民工子女存在较大比数上的差别。当我们以城市孩子为参照指标的时候,农民工子女的城市适应情况就应该以此为标准,并加以衡量。我们就这个问题给出了四个选项,分别是:问家长、问同学、问老师以及自己想。在问同学的数据统计中我们看到,城市的孩子选择这个选项的占到59.3%,而农民工子女选择这个选项的仅仅占到40%(表3-5)。这之中表现出了处理方法的不同,而更重要的是强调

27、了与同学关于学习的互动中,农民工子女较之城市子女差。同时在另一张表中,我们看到这样的一种现象。遇到不懂的问题,选择问家长的孩子,出生于城市的比重占到了60.2%,而农村孩子仅有39.8%。(表3-6)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样一个问题,农民工的子女在面对不懂的问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问家长。我们可以这样假设,多数的农民工并不具备有能够为子女学业问题解惑的水平,又或者是城市生活压力使得其没有过多的时间花在督促指导孩子的日常学习上。表3-5 遇到不懂问题城市与农村子女选择的差别3-6 选择问家长的城市与农民工子女的交互分析表3.1.4 主观感受的数据分析长在城市抑或着生在城市的孩子,即便是外来的农民

28、工子女,对城市都有着一股浓厚的感情。喜欢城市,是因为城市给他们带来了新鲜感。可是对城市的感觉在他们那里总也是掺杂了其他的许多的东西,喜欢却又不是纯粹的喜欢,这里面就存在一个适应的问题。对于城市的适应,源自于用城市的思维方式,用城市的行为方式与周围环境进行有效的互动。但是从心理的层面上分析会发现,一种心理上的排斥极有可能导致行为上的怪异。因此,从主观感受上分析他们是否融入到了城市的基本规范中是测量的重要指标。在调查中,我们针对农民工子女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在回答“你们是否喜欢城市”这一问题的时候,仅有7.8%的学生回答了不同意或是不喜欢,而绝大多数的学生选择了喜欢或是非常喜欢。(表3-7)在排除

29、了城市的学生,仅仅由从外地转学过来的学生做的一组题中,他们一样对这一类问题做出了自我的感觉。孩子的适应力原本就比较强,即便是在转学之后,他们在同周围学生的互动中,一样能够迅速找到互动的平衡点。下面的一组表格,便能够很直观的观察到这种现象。(表3-8、表3-9、表3-10)表3-7 你喜欢待在城市里表3-8 每次转学后,是否能迅速的与当地的同学成为好朋友表3-9 在课间你主要是与本地的同学玩,还是与外地的表3-10 在与本地同学玩的时候,是否觉得他们在排斥你从这一组图中,我们发现能在转学之后,迅速与当地的同学成为朋友的占到了所有农民工就读子女数的82%(表3-8),而在课间,主要与本地的同学玩的

30、学生比数达到73.3%(表3-9)。同时,在与同学玩的过程中,只有14.3%的农民工子女觉得周围的同学在排斥自己。3.2 数据分析以上的部分,是对统计得出的数据的基本情况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而更为重要的部分是对这些数据的分析,通过这些数据反映出来的结论来验证我们最初的假设。首先,通过问卷,我们可以看出,在学生与与同龄人的交往中,他们的适应性不算差。他们并没有过多的觉得城里的孩子歧视他们,也没有被人当面嘲笑的经历,甚至于他们觉得与当地的孩子交朋友是很容易的事,并且觉得同学之间互相起绰号是一种亲昵的行为。比如在我们的调查中,感觉同学之间互相起绰号挺好的农民工子女比例达到了35.7%,同时65.2%

31、的学生没有被当面嘲笑的经历。然而,在另一个问题上,农民工子女更多的偏向选择不愿谈论自己的父母;35%的学生选择了“如果同学不问就不想说”这一个选项。从中,我们可以尝试性的认为,在与同龄人交往的过程中,农民工的子女还是潜移默化的受到了再社会化这样一种社会功能的影响。同龄群体之间有着他们特殊的交往规则。如果这个群体普遍以父母亲的高收入、高社会地位为荣,那么作为低收入、低社会声望的农民工子女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有刻意隐瞒的倾向,也是正常的心理现象。这样可能导致两种结果,一种是认为这种社会评判标准是对他们的一种歧视,更多的觉得自己卑微,被自卑的情绪笼罩。而另一种则开始逐渐适应这种社会评价标准,以高收入、

32、高声望为奋斗导向。其次,在数据中反映出这么一种问题,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农民工子女能够很好的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能够在交往中获得作为一个城市孩子的自我感觉。但是,在处理学习问题时,他们往往无法向城市的孩子一般,积极的与他人探讨课业上的问题。这中间,我们只能这么认为,在学习上他们存在着固有的缺陷,尤其是转学到城里读书的农民工子女。他们在转学之前学习的课业内容与城里的孩子并不一样,但是又担心太差的成绩会招来其他孩子的嘲笑。同时,由于父母工作繁忙,或是自身文化水平有限,他们没有条件像其他的城市孩子一样,在父母的帮助或是有效监督下完成课业上的任务。第三,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并不需要太过担心适应性的问题。

33、那些在他们父母身上出现的一系列不适应城市的现象,并没有太多的出现在他们身上。来到城市之后,他们很快的能够融入到城市之中,被周围环境的基本价值观念同化,从而接受这种固有的价值观念。因此,被我们作为验证假设之一的论述:“年龄越小的农民工子女,城市适应性越高。”称为这一部分分析的结论。第4章 个案访谈资料整理与分析4.1 个案访谈资料整理个案访谈的资料是建立在对数据资料统计的基础上的。在统计分析完数据之后,我们从中选择了几个较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了个案访谈。通过个案访谈,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农民工子女的城市适应情况。4.1.1城里的留守姐妹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年龄越小的越容易适应苗苗和雪雪两姐妹是我们选择做

34、的个案访问的两个小对象。苗苗是姐姐,今年13岁;雪雪是妹妹,今年11岁。他们都是三年前随着父母来到成都的,在成都建机厂边的一个民工大院里租了房子住下,姐妹俩就在附近的庙子口民办小学读书。选择他们作为访谈的对象,是因为他们具有一般外来务工子女所不具备的特殊性。他们的父母在厂里工作,因为路途遥远,只能一个星期回来一次,因此,他们是地地道道“城市里的留守儿童”。因此他们更多的是自己照顾自己,买米买菜,安排作息学习时间。对学习,她们有着城里孩子少有的自觉,放学回来先做作业,只有周末才看电视,两姐妹总是互相监督着。在她们眼里,电视不仅要耗费高昂的电费,还有可能影响学习,“好好学习,不让城里的孩子看不起”

35、是他们执著追求的目标。根据她们的叙述,在苗苗与雪雪两姐妹的班上,多数都是农村来的孩子,可以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虽然也有一些成都的学生,但在这个集体中,当地的孩子很显然的成为了“弱势群体”。雪雪在对待这些城里孩子的态度上与班上其他的孩子是一致的,就是选择了不理他们,可是在姐姐苗苗那里,她更多的是感受到城里孩子的歧视。“我觉得他们还是有点瞧不起我们。” “因为看我们的表面样子像是没什么文化。”家庭经济的困难给她们带来的是巨大且无形的心理压力。外来务工子女要缴纳高额的借读费,这笔费用,两姐妹都觉得太高了,一个人一年要1000多,两个人就是2000多元。苗苗说,这么高的费用,家里有点

36、难以承受。苗苗的学习目标是希望自己的未来更好,让那些把希望都放在自己这儿的亲人感到自豪,不让他们失望。她以后想成为一个导游,但又觉得不太容易实现。谈到学校,苗苗说有点想转学,因为这里学的课本和家里的很不相同,而且班上的老师有点瞧不起流动儿童。但是,我们问他们是否想转回老家的学校时,她们又不想,在她们开来在成都能够学得更好,这里可以学英语、计算机,家乡却不行。苗苗很认真地告诉我们,在二十一世纪不会英语和计算机就是聋子、瞎子,她们想学好了留在成都工作,但不是像父母一样在工厂里,而是像电视里的哥哥、姐姐们一样坐办公室。雪雪还告诉我们,她想去哈佛读大学,她知道哈佛在美国,是个很好很漂亮的大学,但是要花

37、很多钱,她很羡慕有钱人家的孩子,不过她说爱在哈佛里的那个姐姐家里也很穷都在哈佛读书了,自己一定也可以。4.1.2关心农民工子女城市适应性是全社会的责任政策的比较在这一个案中,我们选择的是临江路小学的校长作为我们的访谈对象,这是一所公立小学,兼收有农民工子女。根据校长的描述,农民工子女在学校中大致占到全校学生的15%,但是这一比例到六年级的时候会相应的增加,达到30%左右。六年级比例上升是因为许多家长考虑到六年级面临选择初中的问题,而较好的小学升上优秀中学的希望较大,即便是交高昂的借读费,他们也不会犹豫。因此,他们有很多选择了从偏远的农村来到城市,仅仅为了能够有一个机会在城里上学。当然,这之中能

38、支付其费用的也往往仅限于富裕的家庭,而较为贫困的农民工子女则无法享受到这样的优待。借读费是我们这个个案访谈的焦点,根据以前的户籍管理政策,户籍不在居住地的子女上学必须缴纳借读费,而这笔借读费往往每学年高达1000余元,这样的制度给很多外来务工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困难。而在去年下半年,一份新的政策出台,其中明确了外来务工人员只需办理三证即暂住证、用工合同证、原籍户口证明证后,子女入学可免交借读费。可是,在我们走访的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家庭之后,他们仍然反映高昂的借读费问题。于是,在与临江路小学校长的访谈中,我们着重了解了这个问题。根据林校长的解释,06年新的政策的确是有免交借读费这一项,他首先要求申

39、请人向市教育局提交三证的复印件,再由市教育局统一安排这些孩子就读的学校,在这一部分学校中就读的学生按政策免交借读费。但这样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即教育局安排的学校,往往存在学生家长不满意或是离家太远等一系列因主观与客观等问题。如果他们选择自由择校,那么就必须另外缴纳借读费。4.1.3与城里的孩子一同生活附条件的适应我们选择的几个在小学就读的学生,以类似座谈会的性质,了解了他们的一些情况。他们大多数都不是在城市里出生,而是多由在城市打工的父母带往城市学习生活的。在这四个孩子中,有三个是来自生活较为艰苦的四川边远农村,另外的那一个相比之下生活条件要好许多,他是来自省会城市的临市,因为户口问题,同样被我

40、们划分成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我们跟他们主要是闲聊,从他们的“生活史”入手,虽然这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较长的生活经历,但仍然有对童年生活的家乡的概念。因此,从他们的童年入手,在我们看来是较为恰当的一个方式。三个孩子都喜欢城市,他们都是随着父母举家来到城市的,现在在班上也都属于插班生,可是他们觉得跟同学相处的很融洽,觉得城里的同学多,朋友也多。在访谈中,一个孩子说到,我们以前乡下一个班都只有30多个人,可是现在都有50多个人,放了学,大家都一起出去玩,感觉很好。他们玩的东西很多,大多数时间是大家一起去打电子,这跟在老家不同,老家没有这么多好玩的东西,只能是自己做的弹弓,大家一起去掏鸟蛋,或是下水

41、摸鱼。我们访问的地方是其中一个孩子的家,来到城市几年时间,他与父母一直都住在这个租的房子里。租在这个地方,他父母主要考虑的是价格便宜,而且有很多一个地方的老乡,大家可以在各个方面相互照应。他的母亲,也就是刘阿姨是从贵州遵义来到的福州,在福州做过很多的工作,超市里的收银员,保姆,食堂里的伙食员,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她在别人家里当保姆的时候,很受主人的喜爱,因为做得一手好菜。但是后来,刘阿姨觉得给人当保姆总是低人一等,就辞了这份工作。现在自己有一个小小的店面,集中了别人收来的废品去卖,一个月也能有百来块近千元的收入。但是,面对高额的借读费,刘阿姨还是感到束手无策,问到知不知道可以用“三证”免孩子的

42、借读费的时候,她一脸的茫然,同时也说,像用工合同证这样的证明自己肯定是拿不出来的。4.2 对个案现象的分析个案访谈在很大程度上给我们弥补了数据研究的诸多缺陷,更好的反映了适应,这样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孩子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的不断变化过程。本文摘录的四个个案,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说明了我们想要阐述的问题。首先,农民工子女有着与自身年龄不相符合的成熟。在第一个个案中,两个姐妹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物都能很好的把握。跟着父母从农村来到城市,感受到城市的发达与先进,但也看到了父母为了生活辛苦的煎熬。她们觉得只有学习好才能够回报父母,可是又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疑惑。“觉得自己是城里人,但又不完

43、全像是一个城里人。”姐姐的疑惑其实在很多农民工子女身上都可以看出来,她们对自我身份的认同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以至于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身份的转化常常令他们无所适从。但是,我们也同样看到了,在相同的环境中,妹妹的适应性明显的要比姐姐来的好。她没有很多身份上的困扰,也没有姐姐那么重的心理压力。因此,正如我们假设中最先提到的:年龄越小的农民工子女,其在城市中的适应性越高。其次,农民工子女的入学年龄已经与城市孩子的入学年龄逐步接近。在与校长的访谈中,校长告诉我们,虽然根据教育局的规定,学校限制了农民工子女的人数,但是,这一人数比例在六年级中将很难被维持下去。因为不管怎样,六年级农民工子

44、女的比数都将大幅度上升,并且这一部分转学的学生中,年龄的差距很大。有些相对小一些,但也有一些已经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六年级学生的年纪。校长的描述与我们在数据统计中得出的结论出乎意料的相似,因此,我们可以认定,这个客观现象是符合其真实性的。六年级人数的上升,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在这个年级中有大量的农民工子女转入。他们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留在城里,希望他们通过在城里的考试,能够上一所好的学校。因此,六年级成为了转学生数量最大的一个年级。而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在统计数据的柱状图中六年级的人数年龄与低年级学生不成正比的原因。第三,农民工子女会因为在城市生活的时间越长,而逐步适应城市的生活。在第四个个案的访谈中,

45、我们的访谈对象是一群生活在城里的孩子。从与他们的交谈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城市的生活有着较高的适应性。但是,同时我们也观察到,一个刚刚从农村来到城市仅一年的孩子,在交谈中则表现出强烈的想念家乡的心理倾向。因为来到城市的时间还非常的短暂,他觉得不能够接受城里的生活,在城里的学校达不到老师的要求。这是否仅仅是一个特殊的现象我们并不是很清楚,但是,在案例三中,那个老校长也曾提到这么一件事:学校有两个来自重庆的孩子,在周末的时候离家出走,想要顺着铁轨回去重庆。我们不能忽视这样的例子的存在,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时间越长越能够在新环境中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网,通过加强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从而适

46、应新的环境。这样的情况同样适合于来自外乡的农民工子女。第5章 基于总体分析上的总结5.1对孩子们而言,城市生活在价值观上对他们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如果问到他们,有没有觉得城市里的很多东西跟在家乡的时候不太一样,他们往往是很茫然的望着你,然后再摇摇头。城市生活的价值观,或者说是他们居住的那个区域的文化价值取向早已在他们身上根深蒂固了,随着长年累月互动的加深,他们对于周围的很多现象都已经是司空见惯了。而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我觉得有以下两个方面。5.1.1 不是过去而言的再社会化,而是从根本上对其进行的社会化这是我们在对所有的数据及个案的分析中得出的结论。他们来到城市的年龄相对较小,而早先在农村也没有形

47、成完整的对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从很大程度上来说,他们是来到了城市,直接接受了城市对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是一种逐步建立价值取向的过程,因而不存在重新接受社会化的再社会化过程,这一点从个案中的很多地方可以看出来。正如他们说的,能够很快的与当地的孩子成为好朋友,周末结伴出去玩等等。但是,我们同样也不能忽视这样的一种现象,在孩子们的描述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字眼或是词句:“他们是城里的小孩,我们不要与他们玩。”“我们班上都是跟我一样来自外地的,当地的小孩只有3、5个,我们都不理他。”等等,可见,他们从意识中还是有着明显的排外意识,只不过这种排外,有着客观环境作为支撑,即现有生活区域为他们的排外提供了便利。5

48、.1.2 排外更多的是同一个团体的排外在我们调查的个案中,我们问到农民工的孩子会不会觉得受到城里的小孩的歧视的时候,他们总是很开心地说:“不会啊,没有啊。”而原因则是孩子们接下去说的:“我们班上只有十几个同学是城里的,我们都不要理他们。”原来所谓的不排斥,是因为班上所形成的小团体根本就是以农民工子女为核心的。班上基本没有当地的孩子,或是说当地孩子非常的少。虽然说政策要求公立学校必须招收农民工,但似乎在另一方面却带来了反效果,大量城市的孩子转学。“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家长们留下的是又一所完全民工化了的公立学校。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中,应该来说群体内部的同质性本就很强,在适应的难度上则就大大降低了。但同时,他们是否真正适应了城市生活,却让我们产生了更深的疑惑。5.2 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设计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