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864713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7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课程设计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网络课程设计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网络课程设计说明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网络课程设计说明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网络课程设计说明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目录目录21 需求分析41.1学习者41.2教师41.3管理员51.4运行环境分析52课程设计62.1网络课程目标分析62.2网络课程内容的选择62.3网络课程内容的组织62.4计划网络课程中教与学的活动92.4.1实践活动92.4.2小组讨论103教学设计103.1学习者分析103.1.1学习准备的分析103.1.2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分析103.1.3学习者在网络环境的特征113.2应用模式分析113.3教学目标分析113.3.1教学总目标113.3.2单元目标113.3.3知识点层级目标123.4内容设计(依据目标设计内容)131、课程理论知识132、课程活动153.5学习资源设计163.5

2、.1资源类型及内容163.5.2资源的组织形式173.6教学策略设计173.7教学活动设计183.7.1教学活动类型183.7.2教学活动的实施183.8学习评价设计203.9学习支持设计203.10艺术设计214技术开发(计划使用技术)225课程实施(模式选择)226其他补充设计(例如实验设计、wiki)227网站总体结构图238网站中各模块的具体功能描述248.1课程导学248.1.1课程说明248.1.2往届经验248.2课程学习248.3课程测试248.3.1学习测试248.3.2在线作业248.3.3作业评析248.4课程活动248.4.1实践活动248.4.2小组讨论248.5课程

3、资源248.5.1资料下载248.5.2参考书目248.5.3网站链接248.6学习助手248.6.1使用帮助258.6.2通知公告258.6.3工具箱258.6.4休闲乐园258.7个人中心258.7.1个人档案258.7.2记事本258.7.3收藏258.7.4个人成绩258.7.5个人书签258.7.6通知259总结2610参考文献261 需求分析1.1学习者1、学习者概况本课程学员目前为历史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以及对本课程感兴趣的普通大学生。学员以自学为主。这两类学员已初步具备学习本课程的基本知识,但总体看由于是新的课程,教学上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再考虑到将来课程对社会开放的需要,应从教

4、学设计上考虑循序渐进的安排,及顾及学习者已有的实际经验。2、学习者的先前经验网络学习者的先前经验是指学习者在进行网络课程学习之前的准备状态,包括态度和原有知识两个方面。态度指学习者对学习媒体和学习环境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当学习者对学习媒介和学习环境持有积极的认同感和控制力时,才有可能主动应用学习资源和学习策略去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也会增强其付出努力的决心。学习者的原有知识指进行特定网络课程学习之前具有的知识准备状态,包括网络技能知识和原有专业知识两方面。3、学习者对网络课程的学习动机在网络课程中,学习内容多以非线性结构的多媒体形式来呈现,而且由于师生分离,教师的督导作用大大减弱,这就更需要

5、学习者具有较高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动性。在这里主要考虑学习者的内在动机、学业成就动机。学习者具有较高的内在动机,就具有强烈的“我要学”的意愿,会积极、自主地控制整个学习过程,完成各种学习内容和任务,克服学习困难的决心较大。较高的学业成就动机会让学习者在克服苦难和应对挑战中充满信心,尽心尽力,付出更多的心理能量和时间,完成学习任务。4、学习者的元认知能力元认知是指个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即学习者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在基于网络的开放式学习环境中,元认知能使学习者具有较强的网络定位感和反省意识,能根据不同任务、不同情境选用有效的策略,有效地监控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习朝

6、着既定的目标快速地前进。1.2教师在我们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经典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教师讲、学生听,它是一种单向沟通的教学模式。在Internet上实现这种教学方式的最大优点在于它突破了传统课堂中人数及地点的限制。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教师首先要实现自身角色的转换,才能适应网络时代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是教学的主体,而在网络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更像一个教练、指导者,而不是呈现者、表演者。学生自主学习的程度提高了,网络课程给教师协作提供了许多的机会,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1、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学习者通过网络就可便捷快

7、速地获得所需要的各方面的知识,个体的发展水平将越来越取决于不断利用信息、培养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信息化时代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得知识,教师不再是文化知识传播的中介,而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快速高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网络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具有很高的交互性和参与性。这就意味着指导者与学科专家、学生可以共同参与设计、进行教与学的活动。学生将自己的作业通过在线讨论平台发布,以使每个人都能看到或评论各方面的回答和反应。另一个对学生交互性和参与性有影响的因素是教师的参与程度。如果指导者经常在讨论平台发

8、布消息或通过E-mail给学生评论,也会增加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 3、教材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学研究者。网络时代教师是课程开发和教学研究的主体,运用现代化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开拓多媒体教学空间;编制教学软件,促进课程发展,实现课程教学综合化和知识的融会贯通;主动投身课程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高网络时代课程教学理论的研究水平。4、学生品德培养者转变为未来生活设计者。网络时代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网络化学习丰富了学生品德发展的内涵,开阔了品德培养的视野。教师要成为学生未来生活的设计者,建构具有前瞻性的道德价值观体系。5、教育教学管理者转变为人际关系艺术家。教学

9、中,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间的情绪相互感染,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良好的教学效果及对学生心理产生的正面效应,是任何形式的电子媒体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切忌整个教学过程都在教师机位置,单纯地操纵机器。教学网络只是你手中的一种教学工具,人的要素是第一位的,教师才是教学活动的主导。1.3管理员管理员直接负责本系统资源的管理,具有最高的权限。其系统用户登录后应该具有以下功能:1、管理员设置 通过管理员设置,可按照管理员的意愿添加或删除其它人或教师为管理员,同时显示管理员登陆日志,方便管理员查看其它管理员活动。2、网站通知设置 通知具有即时性,管理员可在此对滚动通知进行管理,同时发布

10、新的滚动通知。而友情链接是一个网站活的灵魂,管理员在此也可对友情链接进行管理,修改、添加、删除等。3、网络备课、多媒体授课、共享网络课程、组织网络考试、布置作业和练习、管理学生信息、与学生和教师进行信息交流等。1.4运行环境分析1、硬件环境 奔腾 500MHZ,内存128M,多媒体电脑2、软件环境 Windows 98/Me/2000/XP 操作系统IE 5.5以上浏览器Windows Media Player 7.0 及以上Macromedia Flash Player 7 及以上推荐分辨率:10247682课程设计2.1网络课程目标分析本课程是研究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状况、历史发展线索和规律

11、的学科,课程目标旨在帮助学习者通过学习掌握中国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的源流,理解历代重要的教育方针、措施和重要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借鉴历史上有用的制度、措施和思想观念,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培养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意识。帮助学习者了解中国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线索及规律,把握中国教育的国情传统,更好地为实现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及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服务,同时扩充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秦汉是我国封建国家确立与初步发展时期,统治集团在制定适合中央集权的文教政策过程中经历了由秦朝的法制教育向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的德智教育的转变。汉朝教育不仅确立了儒学在中国的独尊地位,同时也在教育制度、设施、内容、形式等各

12、个方面都为后来整个封建时代的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部分要求学习者掌握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内容及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了解学校教育的基本体制构建和有关制度措施。能准确理解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中央官学、地方官学、太学、经学等基本概念,了解独学儒术、对贤良策、五经博士、文翁兴教、鸿都门学。熹平石经、设科射策等概念。掌握秦汉文教政策的确立和演变,及其对封建教育发展的深远影响。掌握这个时期教育家的主要教育观点,如贾谊的教育思想,董仲舒有关奠定封建教育政策的观点,以及王充的教育思想。2.2网络课程内容的选择本课程是研究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状况、历史发展线索和规律的学科,秦汉是我国封建国家确立与初步发展时期,

13、统治集团在制定适合中央集权的文教政策过程中经历了由秦朝的法制教育向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的德智教育的转变。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在汉朝已初步形成,如教育的政治化理论、养士与选士的紧密结合,以及儒学对各学科教育的支配性影响等。在汉朝教育中已初见端倪,有的已得到制度上的保证。汉朝太学、地方官学、私学等相继发展起来,逐步形成一个以儒家经籍为内容的学校教育系统,不仅确立了儒学在中国的独尊地位,同时也在教育制度、设施、内容、形式等各个方面都为后来整个封建时代的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3网络课程内容的组织第一节 秦汉的教育政策及其措施一、统一文字 书同文、行同伦二、严禁私学 严禁私学、焚书坑儒三、吏

14、师制度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古今“法”的联系与区别1、区别:古:法与制度相联系 “权利与义务分离” 今:法与民主相联系 “权利与义务统一”2、联系:人治向法治一制度化,规范化 法治社会 法制教育第二节 汉朝的文化教育政策一、各家并存,推重“黄老之学”的汉初文教政策 1、重视知识分子作用 2、允许开办私学 3、废除“挟书律”二、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1、“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2、兴太学以养士 3、重视选举,任贤使能第三节 汉朝的学校教育的发展和经学教育的特点图 汉朝学校系统示意图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1、太学 (1)太学的设置和发展 (2)太学的教师和学生 (3)太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

15、式 (4)太学生的考试以及太学生的出路 2、鸿都门学和宫邸学 3、地方官学 4、私学 (1)书馆 (2)经馆二、今古文经学之争与汉朝经学教育的特点 1、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 2、师法与家法3、经学会议与石经 第四节 贾谊的教育思想一、生平及政治主张 二、论教育的社会作用三、论胎教 1、婚配对象的选择 2、给胎儿一个良好的发育环境四、论早期教育1、幼儿阶段 教育养护相结合,保、教养重2、少年阶段 严格督促、要求,以学业为主3、承认阶段 自动自发五、论品德修养 1、明确“品善之体” 2、积小成大,防微杜渐 3、重视环境影响六、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搭配,教学内容深浅和学生接受能力的关系第五节 董

16、仲舒的教育思想一、生平和著述二、对贤良策和三大文教政策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兴学校以养士,行教化美习俗 3、重选举以选用贤才三、论人性和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四、论道德教育 1、德教是立政之本 2、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内容 3、道德修养的原则与方法(1)确立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2)“以仁安人,以义正我”(3)“必仁且智”五、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教学内容 2、教学方法 (1)强勉努力(2)专心致志(3)精思要旨第六节 王充的教育思想一、生平和思想特征 1、生平 2、思想特征 (1)“天道自然”(2)万物自生、万物一元(3)人死神灭二、论人性和教育的作用 1、人性的改造和教育

17、的关系 2、论教育对改造社会的作用三、培养“文人”和“鸿儒”的教育目标四、“拨通百家”的教育内容五、论学习 1、学知与见闻 2、思考与求是3、“问难”与“距师”本章小结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从建立到逐步完善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封建教育制度逐步建立和发展的时期。封建统治者经历了从“焚书坑儒”到“无为而治”再到“独尊儒术”这样一个历史否定之否定的而艰难曲折的过程。探索到了适合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基础的文教政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指导下,封建教育制度在这个时期也从建立走向完备。建立了官学、私学并举的封建教育制度。汉朝太学、地方官学、私学等相继发展起来,逐步形成一个以儒家经籍为

18、内容的学校教育系统,不仅确立了儒学在中国的独尊地位,同时也在教育制度、设施、内容、形式等各个方面都为后来整个封建时代的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4计划网络课程中教与学的活动2.4.1实践活动1、请选择当地的一处历史古迹,实地游览,写一篇游记心得。2、请选择一部中国经典教育家的教育名著,认真阅读,并写出一篇读书报告。选读的主要教育经典名著:序号中国教育名著1孔子论语2荀子荀子3思孟学派学记4颜之推颜氏家训5朱熹四书集注6杨贤江新教育大纲除了以上名著,其他的教育家的教育名著、名篇(如:孟子、王冲等)也可以选择。2.4.2小组讨论1、小组讨论题目:A.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政策到底对还是不对?B.就汉

19、代文教政策的形成及其影响就一下三个方面展开交流讨论:a.形成过程b.内容:三个方面c.影响:2、将学习者分为两组,命为A、B组。由教师组织竞答讨论,分别由两组出题,并在规定时间内回答问题,教师统计两组答题情况,并计分。3教学设计3.1学习者分析3.1.1学习准备的分析1、预备技能分析:本课程面向的是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大学生。依据本课程的特点,要求学习者对中国历史有大致的了解,熟悉网络学习的要素,对计算机有一定的操作能力。确保课程开设前,学习者已具备相关的技能。2、目标技能分析: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掌握以下技能:(1)掌握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内容及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了解学校教育的基本体制构建和有关

20、制度措施。(2)准确理解历史教育基本概念,了解历史教育基本思想。(3)理解和把握秦汉文教政策的演变与确立及其对封建教育发展的深远影响,掌握秦汉时期主要教育家观点。(4)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学习方式,激发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3、学习者态度分析: 本课程作为一门偏理论的学科,注重课程知识的讲授。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应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课程内容。同时,该课程是以网络为学习环境,因此应注意避免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懒惰心理。3.1.2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分析1、生理特点学习者大多数处于18-22岁的年龄。此阶段的学生身高体重迅速增长,精力旺盛,运动能力明显增强;但同时表现出不稳定、易疲劳的现象。2、心理特

21、点学习者是大学生,有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身有一个良好的认识,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善于正确的自我接纳。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但此阶段的学习者,情绪容易冲动,不易控制。3、学习特点学习者思维具有更高的抽象性与理论性,能够辩证理性的对待问题。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更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自我约束力较强。3.1.3学习者在网络环境的特征1、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中的学习特征(1)网络环境中学习者容易个性张扬;(2)学习者在网络中具有一定合作性;(3)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中角色扮演意识强烈。2、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常见学习障碍(1)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容易处于迷茫的境地;(2

22、)网络学习中学习者的惰性;(3)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存在一定的网络焦虑;(4)网络环境下的情感缺失导致学习者的孤独感;(5)网络环境下学习容易出现信息迷航现象。 在网络环境中,学习者有着特殊的学习特征,因此,在网络课程的设计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特点,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3.2应用模式分析教学模式采用以学为主的发现学习模式,以布鲁纳“发现学习”教学模式为主。学习者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进行学习测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中心,自主探究学习内容。而教师作为引导者,为学生提供学习环境,组织教学答疑。学习过程中,学生进行意义建构,有意义学习。3.3教学目标分析3.3.1教学总目标该网络课程内容主要以

23、中国教育史第四章秦汉时期的教育为例。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是:1、掌握秦汉时期的教育,了解秦汉时期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2、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辅助有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与提高小组协作学习意识。3、提高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中的学习效率,最大程度的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3.3.2单元目标1、课程理论知识:(1)掌握秦朝的教育政策及措施。(2)理解并掌握汉朝的文化教育政策,分析汉朝学校教育的发展和经学教育的特点。(3)理解贾谊、董仲舒、王冲的教育思想。2、课程活动(1)实践活动: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及小组协作能力。同时,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转化、延伸,提高学习者实践活动能力。(

24、2)小组讨论:培养学习小组协作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重视学生对网络、图书等学习工具的使用。3.3.3知识点层级目标1、课程理论知识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第一节 秦汉的教育政策及其措施(1)理解秦朝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作用。(2)掌握秦朝在文化教育史上主要采用的措施:统一文字、严禁私学、吏师制度。第二节 汉朝的文化教育政策(1)理解并掌握汉朝文化教育政策涵盖的内容:重视知识分子作用、允许开办私学、废除“挟书律”。(2)了解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的思想及内容:“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兴太学以养士、重视选举,任贤使能。第三节 汉朝的学校教育的发展和经学教育的特点(1)知道汉朝学校教育的

25、发展,包括:太学、鸿都门学和宫邸学、地方官学、私学。 (2)了解今古文经学之争与汉朝经学教育的特点。第四节 贾谊的教育思想(1)了解贾谊生平及政治主张。(2)掌握贾谊的教育思想,分析其教育思想的重要性。 第五节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1) 知道董仲舒生平著述。(2)了解对贤良策和三大文教政策的主要内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学校以养士, 行教化美习俗;重选举以选用贤才 (3) 理解董仲舒思想中论人性和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 第六节 王充的教育思想 (1)知道王冲生平和思想特征。 (2)掌握论人性和教育的作用。 (3)培养“文人”和“鸿儒”的教育目标,了解“拨通百家”的教育内容。2、课程活动(1)实践

26、活动:深化对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加深对秦汉文化的记忆。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及小组协作能力,提高学习者实践活动能力。(2)小组讨论:深化对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加深对秦汉文化的记忆。培养学习者小组协作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重视学生对网络、图书等学习工具的使用。3.4内容设计(依据目标设计内容)1、课程理论知识第一节 秦汉的教育政策及其措施一、统一文字 书同文、行同伦二、严禁私学 严禁私学、焚书坑儒三、吏师制度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古今“法”的联系与区别(1) 区别:古:法与制度相联系 “权利与义务分离” 今:法与民主相联系 “权利与义务统一”(2) 联系:人治向法治一制度化,规范化 法治社会

27、 法制教育第二节 汉朝的文化教育政策一、各家并存,推重“黄老之学”的汉初文教政策 1、重视知识分子作用 2、允许开办私学 3、废除“挟书律”二、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1、“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2、兴太学以养士 3、重视选举,任贤使能第三节 汉朝的学校教育的发展和经学教育的特点图 汉朝学校系统示意图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1、太学 (1)太学的设置和发展 (2)太学的教师和学生 (3)太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4)太学生的考试以及太学生的出路 2、鸿都门学和宫邸学 3、地方官学 4、私学 (1)书馆 (2)经馆二、今古文经学之争与汉朝经学教育的特点 1、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 2、师法与家法

28、 3、经学会议与石经 第四节 贾谊的教育思想一、生平及政治主张 二、论教育的社会作用三、论胎教 1、婚配对象的选择 2、给胎儿一个良好的发育环境四、论早期教育1、幼儿阶段 教育养护相结合,保、教养重2、少年阶段 严格督促、要求,以学业为主3、承认阶段 自动自发五、论品德修养 1、明确“品善之体” 2、积小成大,防微杜渐 3、重视环境影响六、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搭配,教学内容深浅和学生接受能力的关系第五节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一、生平和著述二、对贤良策和三大文教政策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兴学校以养士,行教化美习俗 3、重选举以选用贤才三、论人性和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四、论道德教育 1、

29、德教是立政之本 2、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内容 3、道德修养的原则与方法 (1)确立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2)“以仁安人,以义正我”(3)“必仁且智”五、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教学内容 2、教学方法 (1)强勉努力(2)专心致志(3)精思要旨第六节 王充的教育思想一、生平和思想特征 1、生平 2、思想特征 (1)“天道自然”(2)万物自生、万物一元(3)人死神灭二、论人性和教育的作用 1、人性的改造和教育的关系 2、论教育对改造社会的作用三、培养“文人”和“鸿儒”的教育目标四、“拨通百家”的教育内容五、论学习 1、学知与见闻 2、思考与求是 3、“问难”与“距师”2、课程活动(1)实

30、践活动请选择当地的一处历史古迹,实地游览,写一篇游记心得。请选择一部中国经典教育家的教育名著,认真阅读,并写出一篇读书报告。选读的主要教育经典名著:序号中国教育名著1孔子论语2荀子荀子3思孟学派学记4颜之推颜氏家训5朱熹四书集注6杨贤江新教育大纲除了以上名著,其他的教育家的教育名著、名篇(如:孟子、王冲等)也可以选择。(2)小组讨论小组讨论题目: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政策到底对还是不对?秦汉教育思想与政策对现代教育有何社会影响?将学习者分为两组,命为A、B组。由教师组织竞答讨论,分别由两组出题,并在规定时间内回答问题,教师统计两组答题情况,并计分。3.5学习资源设计3.5.1资源类型及内容1、课

31、程视频及PPT课件课程视频是有老师讲授的课程内容,PPT及课程讲授时所搭配使用的课件。2、参考书目(1)中国教育史大纲王凤喈编著:最早的中国教育史研究方面的专著。全书将中国教育分为三个时期:虞夏商周为上古时期,秦汉至清咸丰末年为中古时期,清同治元年至20世纪60年代为近代时期。全书内容按三个时期的历史顺序进行叙述,分为四编十四章,附加一个附录,贯穿了整个中国教育的源起和发展的历史、体系完整。(2)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编著:面向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主要教材。教育史学科工作者应该与时俱进,为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教育传统作出自己的奉献,努力促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的创新。近年来学

32、术界涌现一些新的研究成果,作者对一些历史问题也有新的体会,教学工作中又积累了新的经验,所以现在综合吸纳这些新东西,对中国教育史教材再作一次修订。(3)中国教育史纲王建军编著:一本应试的读物。本书将中国教育史分解成一个个小知识点,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来阐述中国教育史的主要问题,内容涉及中国不同时期的教育制度、教育家的教育实践、教育理论、教育思潮等。(4)中国教育史,黄仁贤编著:本书从教育萌芽论述始,至20世纪末中国当代教育的最新状况,大凡各个朝代、各个历史时期教育制度的沿革、重要的文教政策、学校办学体制的演变,以及重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等都作了详尽的描述或评述。3、网站链接(1)123国学网,网址:本

33、网站是一个以网络和现实互动为主的公益性国学传承网站。网站为中国老百姓国学网、中国公益国学网,关百姓之日用,系百姓之生活,解百姓之困苦,释百姓之迷惑,引百姓之追求,导百姓之幸福。(2)中华国学网,网址:(3)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网址:本所成立于1956年10月,现有重点学科“上海城市史研究”及院特色学科“经学与文献研究”。目前设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上海史、思想文化史、城市史室六个研究室。经过五十余年的积累和数代研究者的不懈努力,已经在许多领域取得了极为丰硕的成果。今后,将以学科建设为重点,继续扩大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4)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址:4、趣味阅读(1)过秦论:贾谊政

34、论散文的代表作。全文着重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经验,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 这是一组见解深刻而又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文章。(2)秦汉文明故事:从古代名著、诗词,中国历史、地理,世界历史、地理等多个角度出发,精心编辑优秀的作品,使读者对秦汉文化有深入的了解,激发对国家文化的热爱。 5、精选视频(1)源远流长的中国教育专题片:本片摄制了大量文物古迹、历史图片和第一手文献资料,配以教师的讲解和提要,带领学习者到中国教育的历史长河中去遨游一番。本片寓知识传授于休闲欣赏之中,起到弘扬历史文化的作用。(2) 中国书院纪录片:本片用探索的眼光审视一座座跨越千年的疏远,是

35、一部全面系统的论述中国书院的历史和文化的纪录片,以书院的发展历程作为主线,阐述书院发展历程。(3)百家讲坛人文科教栏目:栏目一贯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栏目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从而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3.5.2资源的组织形式在中国教育史网络课程中,资源主要包括:课程视频及PPT课件、参考书目、网站链接、趣味阅读、精选视频。课程视频与PPT课件在课程内容模块以三分屏的方式出现,将视频与PPT课件相结合的方式,从视觉、听觉方面,促进学习者学习,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参考书目及网站链接在课程资料中出现。参考书目提供书目的题目、

36、作者及出版社,以及书目的大概内容,方便学习者选择;网站链接提供网站的网址,介绍网站的主要内容,并能提供相应的有效链接热区。趣味阅读及精选视频在休闲娱乐模块。趣味阅读以文本的方式呈现,精选视频以视频的方式呈现,并提供相应的播放器下载工具,方便学习者学习。3.6教学策略设计1、行为目标学科中心网络课程中的教学策略(1)教授策略能保证学生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知识,便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讲授策略的应用,我们采用异步式讲授教学,即教学活动不是在同一时间进行,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以不同进度随时,方便的接受教师的讲解,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特别适合于自主学习,但是它不

37、能很好地实现学生与老师面对面的实时交互。我们采用三分屏流媒体形式的网络课程。页面的左上方是流媒体区,是课程教师讲解知识内容的视频。左下方是课程内容的目录结构,学习者可以选择任意一个小节或章节开始学习。右边是网络课程的交互媒体区,和视频讲授的内容同步,包含相应的教师讲稿、动画演示等。(2)先行组织者策略在学习过程中,提供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神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够帮助学习者在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之间建立清晰的关联。呈现先行组织者可以为学习者在已有知识和新的学习内容之间架设一道知识之桥,帮助学习者更有效的学习新内容。我们采用(一个概念的

38、定义,新材料和已知例子的类以及一个概括)2、生成性目标问题中心网络课程中的教学策略(1)抛锚策略指包含某种问题,任务的真实情境。抛锚策略的主要目的是使学习者在一个真实,完整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需要,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者和教师的嵌入式教学以及学习小组中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者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抛锚策略的目的之一就是创设有助于合作学习的环境。在抛锚是式教学中,任何一个问题都存在着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多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往往产生于学习者之间的深入讨论,情境中描述的问题往往十分复杂,只凭单个学习者的力量是不可能完全解决的,所以,合作学习必不可少。我们在第四章秦

39、汉时期的教育中设计的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情境是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探索在各种文化制度等的影响下我国教育的必然的发展趋势。(2)教练策略当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系统通过诊断,适时地给与适当的指导、建议、暗示和反馈。我们的网络课程在网页中一直有一个在线咨询的对话框,可以为学习者随时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我们的网络课程设计的比较详细和周全,在学习者的学习中心有一个成绩模块,主要是记录学习者每次的学习时间和在一个网页中停留的时间及在网络课程的学习中各个测试的成绩,系统综合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观察、分析学生的操作记录提供相应的反馈,分析学生的行为和成绩对他们的进一步学习提

40、出中肯的建议,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激励学习者坚持学习。3、表现性目标活动中心网络课程中的教学策略反思策略:是学习者反省自己的学习过程的策略。通过课后的测试和章节测试是学习者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以促进下一阶段的学习。另一方面,学习者可以通过个人中心的记事本对自己学习的过程做一个总结。3.7教学活动设计3.7.1教学活动类型1、学习前的导学活动2、学习进行中的辅导活动3、学习结束后的评价活动4、网络学习中得使用帮助3.7.2教学活动的实施1、学习发生前的导学活动:按导学实施的时间分(1)开篇导学:课程说明:主要介绍课程学习的具体要求和整个课程的知识体系大纲课程学习方法,是以老师的角度向学生

41、介绍的学习方法,供学生参考教师介绍:对课程的组织和建设做出贡献的教师资料简介,以方便学生了解教师。经验方法:是已经学习过或正在学习的学习者在论坛、调查问卷或通过E-mail反馈的一些学习方法的介绍。是网络课程的管理者通过对资料整理,呈现的学习精华。(2)阶段导学:引导短片:我们在教学单元开始之前,有课程导引短片,通过一段视频或是一个简单的flash动画来介绍此单元的重点和难点,以使学生了解每个单元内容的整体框架、重点、难点,也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文字表述:以文字的方式呈现章节的重点,难点及章节的内容介绍和章节学习目标。(3)日常辅导阶段的导学:在线咨询: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惑的时候

42、,可以通过咨询值班老师,指导自己的学习。2、学习进行中的辅导活动(1)自主学习:学习者通过学前测试后进入学习,通过三分屏流媒体形式进行自主学习。结合课程教师讲解知识内容的视频,课程内容的目录结构和视频讲授的内容同步的教师讲稿或动画演示等进行学习。 (2)小组学习:通过注册时间将学习者分组,一方面学习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并开展讨论活动,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通过网络阐述各自的观点,使思想火花互相碰撞,实现有效的交流。另一方面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成绩与小组中表现最优异的学生进行比较,激发自己的学习动力。(3)引导反思:在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反思和质疑,然后师生共同评

43、价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提出改进意见,明确努力方向。(4)教师答疑:同步答疑,利用在线咨询可以直接向老师提出问题。异步答疑,电子邮件答疑,利用邮件这种方式答疑针对性强,师生交流密切,教师可以给学生具体明确的个别化指导,及时准确的信息反馈将会极大地鼓舞学习者进行网络学习的积极性;论坛答疑,学习者主动参与到答疑的过程中,在讨论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也可以不断深化和修正自己的观点。3、学习结束后的评价活动(1)课后测试:属于行为目标导向的网络课程的学习评价,测试的方式评价最终的学习效果。我们给出测试的正确答案的解析和需要重点学习的部分的错题分析,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是否将错题或自认为比

44、较重要的题目加入收藏,并填写收藏原因。(2)实践活动:该课程中实践活动是学习者经过自主学习后的课程活动,该类活动存在着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多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往往产生于学习者之间的深入讨论,只凭单个学习者的力量是不可能完全解决的,因此,需要学习者的合作学习。 (3)小组讨论:经过学习进行中得小组合作学习后,小组成员之间对彼此学习表现进行评价,提出改进的方面。(4)成绩报告:学习中心中得成绩不仅包括平时作业和测试的答题情况曲线图,还包括所在小组中表现最优异的学生的成绩曲线图,通过与优秀的学生比较,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斗志。 另外,成绩报告有教师的指导意见,评语和改进方案等。4、网络课程的使用帮助指导学习者如何使用网络课程进行学习。(1)使用说明:当学习者首次进入网页时,弹出使用帮助对话框,进而选择是否选用使用帮助。使用帮助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使用指导说明,另一种是以视频的方式讲解如何使用网络课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课程设计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