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概论 全套课件.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863211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PPT 页数:117 大小:8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学概论 全套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新闻学概论 全套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新闻学概论 全套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新闻学概论 全套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新闻学概论 全套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LOGO新闻学概论新闻学概论参考书目参考书目李良荣,李良荣,新闻学概论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童兵,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人民大学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授课内容授课内容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1 第二章第二章 新闻新闻2 第三章第三章 新闻传播新闻传播3 第四章第四章 新闻媒介新闻媒介4授课内容授课内容2 第五章第五章 新闻事业新闻事业5 第六章第六章 新闻受众新闻受众6 第七章第七章 新闻工作者新闻工作者7第八章第八章 新闻自由与新闻法规新闻自由与新闻法规8LOGO第一章第一章 绪绪 论论一、新闻学的定义一、新闻学的定义v新闻学是研究新闻现象的本质和揭

2、示新闻规律的一门独立的社会学科。v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v研究重点研究重点: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v中心议题中心议题:客观社会对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2、新闻学的分类、新闻学的分类v从内容来说,可分为理论、历史、应用三部分。v(1)新闻理论新闻理论:也叫理论新闻传播学,总结、阐明人类新闻活动主要是新闻事业的基本规律。v(2)新闻史新闻史:也叫历史新闻传播学,研究新闻活动的历史,重点是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历史。v(3)新闻业务新闻业务:也叫应用新闻传播学,研究新闻业务知

3、识和新闻工作技能,包括采、写、编、评、媒介经营与管理等。二、主要新闻理论v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自由主义报刊理论v2、社会责任论、社会责任论v3、发展新闻学、发展新闻学v4、党报理论、党报理论三、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v1、指导新闻工作者自觉从事创造性的工作、指导新闻工作者自觉从事创造性的工作v2、指导新闻事业进行正确的新闻改革、指导新闻事业进行正确的新闻改革v3、指导我们科学地对待国外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我们科学地对待国外的理论和实践v4、指导我们正确吸收其它学科的成果。、指导我们正确吸收其它学科的成果。四、学习方法v1、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v2、要全面把握人类社会新闻活

4、动和新闻事、要全面把握人类社会新闻活动和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业发展的历史,“论从史出论从史出”,从历史发,从历史发展中找出新闻活动的规律。展中找出新闻活动的规律。v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v4、提倡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和善于、提倡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和善于质疑的精神。质疑的精神。注意: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区别?v传播学是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表现于人们对于信息的分享。(在西方新闻学专业的词汇里,“新闻理论”一词已很少见到,并不是西方新闻学没有新闻理论,而是原先的新闻理论已经溶入到大众传播理论中去了。)v(1)研究的领域不同。)研究的领域不同。v新闻理论仅

5、研究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媒的新闻、评论两部分,兼带广告和报纸的副刊,对广播、电视的娱乐节目(包括音乐、戏曲、电视剧等)基本不涉及,而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戏曲六大块的全部内容,它对新闻的研究所占的比重并不大注意: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区别?v(2)研究的重点不同)研究的重点不同。v新闻理论研究的重点是新闻媒介内部的运行,包括新闻体制、新闻以及新闻媒介的的特性、功能、新闻工作的原则、新闻工作的技能技巧等。而传播学的研究重点是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的互动,即社会(包括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文化价值观、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对传媒的决定作用,以及传媒对社会、社会变迁的反作用,尤其是传

6、媒的效果研究是传播学始终关注的重点。注意: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区别?v(3)研究的方法不同。)研究的方法不同。v新闻理论的研究基本上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传播学基本上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v(4 4)研究的理论背景不同。)研究的理论背景不同。v鉴于政治对新闻媒介的运作过程的影响,新闻理论具有浓厚的政治学背景。传播学的理论背景极其复杂,包括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经济学等,并且随着各种思潮的影响,西方大众传播学理论的分支众多,学派、流派纷呈。本章课外阅读书籍本章课外阅读书籍v(美)韦尔伯施拉姆等,报刊的四种理论,新华出版社,1980年11月版。v该书出版于1956年,书中把世界不同历史时期的新

7、闻体制及其相应思想归结为四种理论,即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论和苏联共产主义理论。v集权主义理论是指封建专制主义的新闻思想和体制;苏联共产主义理论讲的是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思想和管理体制。LOGO第二章第二章 新新 闻闻一、新闻的起源v1、关于、关于“新闻欲新闻欲”v指人类了解社会或自然界新近变动的一种欲望,这种欲望指人类了解社会或自然界新近变动的一种欲望,这种欲望是人与社会联系的必然产物,是求知欲的组成部分,新问是人与社会联系的必然产物,是求知欲的组成部分,新问题、新情况、新事物等都是它的主要内涵。西方某些新闻题、新情况、新事物等都是它的主要内涵。西方某些新闻学者认为,新闻

8、欲是新闻媒介产生的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学者认为,新闻欲是新闻媒介产生的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只有人类的社会存在和相互沟通的社会需求,才是认为,只有人类的社会存在和相互沟通的社会需求,才是新闻传播活动产生根本原因。新闻传播活动产生根本原因。v2、“群居说群居说”和和“好奇说好奇说”v认为群居的心理、好奇的心理刺激了新闻传播行为的产生。认为群居的心理、好奇的心理刺激了新闻传播行为的产生。从表面上看有一定的道理。从本质上看新闻起源于人类生从表面上看有一定的道理。从本质上看新闻起源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存和发展的需要。v总之,新闻起源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总之,新闻起源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二、

9、对新闻定义的探讨二、对新闻定义的探讨v1、国外。从理论的角度给新闻下定义。如德国学者道比法特的定义是:“新闻就是把最新的现实的现象在最短的时间内介绍给最广泛的公众。”日本学者小野秀雄在新闻学原理中给出的定义是:“新闻是根据自己的使命对具有现实性的事实的报道和评论,用最短时间、有规律地连续进行广泛传播的经济范畴内的东西。”v从实践的角度给新闻下定义。如:纽约太阳报采访主任约翰B博加特提出了一个经典性的新闻概念:“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纽约先驱论坛报的采编主任斯坦利瓦利克尔说,新闻是建立在三个“W”的基础上:“妇女(Women)、金钱(Wampun)和坏事(Wro

10、ngdoing)”。”v2、国内。国内较早的新闻定义:邵飘萍邵飘萍在新闻学总论中提出:“新闻者,最近时间内所发生的,认识一切关系社会人生的兴味实益之事物现象也。”v国内引用较多的新闻定义之一:徐宝璜徐宝璜在新闻学中提出:“新闻者,乃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范长范长江江在记者工作随想中提出:“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未知的重要事实。”王中王中在论新闻中提出:“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布。”宁树藩宁树藩认为,“新闻是经报道的新近事实的信息。”刘建明刘建明认为,“新闻是新近或正在发生的对公众有知悉意义的事实的陈述。”v我国新闻界认同度最高的新闻定义:陆定一陆定一1943年给新闻下的定义,即

11、: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v3、目前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有事实说、报道目前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有事实说、报道说、信息说、陈述说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说、信息说、陈述说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新闻的定义。面去考虑新闻的定义。v(1)(1)新闻的新鲜性。新闻的新鲜性。v(2)(2)新闻的主客观合一性。新闻的主客观合一性。v(3)(3)新闻的传受双方的互动性。新闻的传受双方的互动性。v(4)(4)事实和关于事实。事实和关于事实。v新闻是为公众关注的关于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新闻是为公众关注的关于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陈述。的陈述。三、新闻的构成三、新闻的构成v1、事实。事实是新闻的本

12、源。、事实。事实是新闻的本源。v2、信息是新闻的内容,是新闻的内在含量。、信息是新闻的内容,是新闻的内在含量。v3、新闻是主体间精神交往的符号。、新闻是主体间精神交往的符号。v4、新闻是对事物的变动与反常的陈述。、新闻是对事物的变动与反常的陈述。四、新闻不是什么v1、新闻不等于事实、新闻不等于事实v新闻必须来源于事实,新闻又不等于事实。新闻必须来源于事实,新闻又不等于事实。v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它不可能自行成为新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它不可能自行成为新闻,也不能自己证明是新闻,要成为新闻,闻,也不能自己证明是新闻,要成为新闻,必须经过人的感知、报道;必须经过人的感知、报道;v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

13、带有一定的主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观色彩。2、新闻不是宣传v有些新闻有宣传的作用,但它们之间有明显区别,不能把有些新闻有宣传的作用,但它们之间有明显区别,不能把它们看成同一种行为。它们的区别在于:它们看成同一种行为。它们的区别在于:v(1)二者的目的不同。)二者的目的不同。v新闻是为了满足人们知的需求;宣传是为了使接受者改变新闻是为了满足人们知的需求;宣传是为了使接受者改变自己的观念,接受宣传者的观点并按他们的意志行动;自己的观念,接受宣传者的观点并按他们的意志行动;v(2)二者的内容不同。)二者的内容不同。v新闻报道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内容具有客观性;宣传传新闻报道的是

14、客观存在的事实,内容具有客观性;宣传传播的是思想观念,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主观色彩;播的是思想观念,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主观色彩;v(3)二者的表现形式不同。)二者的表现形式不同。v新闻以客观报道的方式陈述事实;宣传则以评述、论证为新闻以客观报道的方式陈述事实;宣传则以评述、论证为主要方式陈述观点;主要方式陈述观点;v(4)二者对时间的要求不同。)二者对时间的要求不同。v新闻讲求时效性;宣传讲求时宜性;新闻讲求时效性;宣传讲求时宜性;v(5)对事实的要求不同。)对事实的要求不同。v新闻要求事实具有新闻价值;宣传要求具有宣传价值;新闻要求事实具有新闻价值;宣传要求具有宣传价值;v(6)传

15、播的对象也不完全一样。)传播的对象也不完全一样。v新闻面向整个社会;宣传有时以整个社会为主要对象,有新闻面向整个社会;宣传有时以整个社会为主要对象,有时以特定的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时以特定的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v(7)所受的制约不同。)所受的制约不同。v新闻依据受众需要来报道相关新闻;宣传主要从宣传者主新闻依据受众需要来报道相关新闻;宣传主要从宣传者主观意图出发。观意图出发。3、新闻不是报道(从区别历史和历史记录出发)(从区别历史和历史记录出发)v报道是媒体和记者行为,只是一种新闻手段,是新闻机构发布新闻的社会活动,而新闻是它的对象、内容。v首先,新闻的本质并不是首先,新闻的本质并不是

16、“报道报道”。v“报道”这个词有两种指说。一是指说某种实物,那就是大众传播媒介上的报道文章,即新闻作品。但是新闻作品是新闻的载体,而不是新闻本身。新闻作品中含有新闻内容,也含有非新闻内容,如背景材料、解释评述等。二是指说某种过程,那就是报道工作或报道活动。但这是新闻传播的过程,也不是新闻本身。v其次,报道是新闻的存在方式之一。其次,报道是新闻的存在方式之一。v不论是静态的报道文章还是动态的报道活动,其中都有新闻在流动,所以,报道是新闻的一种存在方式,但它本身不是新闻。v第三,报道是一种具有很强主体倾向的社会行为。第三,报道是一种具有很强主体倾向的社会行为。4、新闻不是一般的信息v新闻传播是从信

17、息传播中衍生出来的,但新闻和信息有区新闻传播是从信息传播中衍生出来的,但新闻和信息有区别:别:v(1)新闻只是信息海洋里具有新闻价值的那部分信息;)新闻只是信息海洋里具有新闻价值的那部分信息;v(2)新闻是一种具有新闻特性的信息,因此,新闻所具)新闻是一种具有新闻特性的信息,因此,新闻所具有的许多特点,是一般信息所没有的。如新闻的真实性。有的许多特点,是一般信息所没有的。如新闻的真实性。信息也许真实,但有时候虚假信息的出现和流通都是必要信息也许真实,但有时候虚假信息的出现和流通都是必要的,如踢球时运动员的假动作、战争中部队运用的伪装;的,如踢球时运动员的假动作、战争中部队运用的伪装;v(3)二

18、者都具有客观性的特征,但存在着差异。信息的)二者都具有客观性的特征,但存在着差异。信息的客观属性是消除人们的不确定性因素;新闻具有传播信息客观属性是消除人们的不确定性因素;新闻具有传播信息和反映舆论的双重功能,即新闻具有客观的属性也带有主和反映舆论的双重功能,即新闻具有客观的属性也带有主观的动机。观的动机。5、新闻与舆论v(1)舆论的定义)舆论的定义v舆论是公众对特定事态的公开评价及其一致性意见。舆论是公众对特定事态的公开评价及其一致性意见。v(2)舆论的构成要素)舆论的构成要素v第一是公众。第一是公众。他是舆论的主体。舆论即公众的意见。公众他是舆论的主体。舆论即公众的意见。公众是舆论的发出者

19、,没有公众就没有舆论。是舆论的发出者,没有公众就没有舆论。v第二是事情。第二是事情。事情是舆论的对象,任何舆论都是公众针对事情是舆论的对象,任何舆论都是公众针对某个问题而发。构成舆论对象的事情需要具备如下条件:某个问题而发。构成舆论对象的事情需要具备如下条件:一是相关性。关系到舆论主体的共同利益;二是广泛性。一是相关性。关系到舆论主体的共同利益;二是广泛性。能在广泛的空间引起舆论主体的关注;三是新鲜性。是正能在广泛的空间引起舆论主体的关注;三是新鲜性。是正在或新近发生的事情。在或新近发生的事情。v第三是意见。第三是意见。它是舆论主体对舆论对象所下的判断。它是舆论主体对舆论对象所下的判断。v(3

20、)舆论的特征)舆论的特征v一是公开性。一是公开性。v二是评价性。二是评价性。指具有评价性的意见。舆论的监督、调节、指具有评价性的意见。舆论的监督、调节、咨询等都源于评价性。咨询等都源于评价性。v三是群体性。三是群体性。v四是倾向性。四是倾向性。在阶级社会往往表现为阶级性。在阶级社会往往表现为阶级性。v五是自主性。五是自主性。是舆论主体完全自愿的。是舆论主体完全自愿的。v六是现实性。六是现实性。是针对现实问题的评价。是针对现实问题的评价。v(4)新闻与舆论的关系)新闻与舆论的关系v两者关系密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新闻反映并代两者关系密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新闻反映并代表舆论;二是引发

21、舆论;三是引导舆论。表舆论;二是引发舆论;三是引导舆论。本章课外阅读书籍本章课外阅读书籍v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1993年由开明出版社出版,2002年以第二次印刷的名义再版。2008年7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再版。全书46万字。这本书的目的是:尽可能客观地有系统地再现马恩关于传播的各方面观点,再现他们所处的时代环境。但这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角度,几乎没有参照系,因而一切得从阅读他们的著作开始。LOGO第三章第三章 新闻传播新闻传播一、关于传播vcommunication传播、交往、交流、交际、通讯。它是社会学的一个词汇,首先是社会交往,它是随着传媒的制度化、机构化发展起来的。它是

22、个既抽象又相当模糊的概念,对它的理解大致有15种:v1、符号、言语和讲述:以言语交换思想观念。v2、理解:传播是一种理解他人的过程,也是被他人所理解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动态的、经常变幻的和移动的。v3、互动、关系、反馈:传播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在思想、情感等方面体现的互动。v4、传播意味着在信息层面上不确定性的减少,有效地指引自己的行动,保护或强化自己的需要。v5、过程:传播是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以符号(文字、图片、数字、图表等)传递信息、思想、感情的过程。v6、传输、传递、交换:传播是一种内容的传输,也是一种传输的手段、过程,是信息或内容的交换,思想或情感的交换。v7、联系:传播就是把互不关联

23、的现实世界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的过程。v8、共享:传播就是把独有的变成共有的。v9、信道、载体、线路、手段:把传播物质化、工具化、技术化,对传播的认识过于狭窄,但它可以发展我们的传播手段。v10、复制记忆:传播就是出于复制记忆的目的(操纵他人注意力),这是在心理学层面上的认识。v11、辩识性的反应: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这也是在心理学层面上的认识。v12、刺激:由符号、图象等共同完成刺激。v13、有意识的行动:以明确的意愿,试图通过消息的传递来影响受传者的行为。v14、传播意味着某种时间或状态:传播过程为一个结构的情况总体,一种结构向另一种结构转变,从而带来社会时代性转变。(把社会运动看成传播

24、是对它的泛化)v15、权力:传播是权力赖以行使的机制。(对媒介与权力的研究)二、新闻传播模式v传播模式是指新闻走向公众的方式,是由报道者和受众行为构成的,但主要是受众的选择和反应行为完成的。v一般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观察:v一是新闻如何传播到受众那里,是通过介质还是人际传递;v二是新闻传播是一次完成的还是多次延续实现的。v注意这两个问题,就会发现有三种新闻传播模式:1、媒体的一次性直接传播v即受众从“第一媒介”获得新闻后,新闻不再出现持续性传播,一次完成传播过程。一次性传播的媒介,是指首先采集和报道某条新闻的媒介,和其他媒介相对而言,是新闻的发现者和第一发布者。对受众而言,它是直接媒介,是公

25、众直接从它那里获取新闻的。v这种模式,传播对象固定;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单一;受众不再向他人转述该信息,是由于新闻价值较小造成,从而也造成了传播范围狭窄。2、多次人际传播模式v在接受新闻后,受众多次把信息告诉他人,出现了多次人际传播模式。新闻价值越大,传播范围越广。在这里,受众既是媒介新闻的接受者,又是新闻的发布者,发挥着“二传手”的作用。3、后续媒介的扩充传播模式v当一条新闻由第一媒介报道后,可能有几种其它媒介转载或转播这条新闻,这类新闻媒介称为后续媒介。它扩大了新闻传播的范围。v这类被转载的新闻通常有以下特点:第一、事件重大,涉及人类利益和命运问题;第二、新闻价值突破了某一地域的局限,适应全

26、国或全人类价值观;第三、发生在某一地区的新闻被别的地方的新闻媒体所报道,这一地区要转载;第四、新闻反映政策或工作方面的重要问题,有些地区媒介无法直接采访获取材料,只好转载。v但是它直接带来新闻炒作现象的出现,引起媒体之间的克隆,导致资源浪费。三、新闻传播的内容三、新闻传播的内容v1、用事实说话、用事实说话v新闻传播中所传递的信息,不仅包含着事实变动的客观信息,还传递着报道者的主观信息。在我国的新闻实践中,把这一特殊功能称之为“用事实说话”。v“用事实说话用事实说话”,指在忠实地报道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对,指在忠实地报道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对事实的适当选择与表述,巧妙地表达传播者的立场与观点事实的适

27、当选择与表述,巧妙地表达传播者的立场与观点的一种报道原则与报道方法。的一种报道原则与报道方法。v“用事实说话”成功的关键,不是通过作者的直接议论,而是让经过精心选择的事实,运用事实的逻辑说服力事实的逻辑说服力,充分含蓄表现作者的倾向与观点。v“用事实说话”,寓情理于事实寓情理于事实,符合人们知的需求和新闻的客观性原则,因而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新闻收受者,且更具说服力。v“用事实说话”不仅要巧妙地展开事实,铺陈事实,而且更需要下力量去发现和捕捉发现和捕捉“会说话会说话”的事实的事实,即内含逻辑说服力的事实。“三分写作七分采”,采访是个关键环节。v善于“用事实说话”,是记者成熟的标志记者成熟的标志。

28、记者的本事不表现在会发议论,而是在需要 表明立场和倾向的时候,能够拿出有说服力的事实、自己会说话的事实。这样的记者,才是最厉害的记者。v当然,这里并不是说,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完全不能发表议论,不能明确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时言论和评论也必不可少。提倡“用事实说话”,不是反对必要的说理和议论。在多数情况下,无形的意见胜似有形的意见,由事实本身表明立场和倾向,比记者的议论要含蓄有力。2、新闻价值v新闻价值是规定事实是否是新闻事实的内在依据、标准;它是新闻选择的首要标准,是对新闻传播质的规定。v(1)新闻价值问题的由来)新闻价值问题的由来 v新闻价值观念来源于商业化运作的结果,它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

29、济的发展而提出来的。v在报纸萌芽时期,就有了对新闻价值的模糊意识。如威尼斯公报、手抄新闻,把新闻当商品出售,在信息的过程中换取报酬。v政党报纸时期(17世纪-19世纪30年代)欧美一些国家由商品报转向政党报,适应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掌权初期的需要,把报纸当作宣传鼓动工具。报纸大多依靠政党或政治团体资助,新闻价值转变为政治价值,报纸的商品观念淡化。v19世纪30年代开始,大众报纸(商业报)诞生,新闻价值概念再次得到关注,把报纸当作企业来办,目的在于赢利,面向普通人,报纸独立,超阶级,超党派。如1833年纽约太阳报,创办人本杰明H戴,报纸的廉价和新闻的趣味性,体现了便士报的商业性,这是这份报纸取

30、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新闻价值理论是大众化报纸的产物。v(2)新闻价值的定义)新闻价值的定义v“素质说素质说”:指一个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或各种素质的总和。(陈韵昭)v“标准说标准说”: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的标准。(郑兴东)v只说明了新闻价值是干什么用的,并没有说明新闻价值是什么。标准的构成内容,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价值本身内容缺乏具体规定性,造成概念的不明确。v“功能说功能说”:新闻价值就是影响读者并通过读者影响社会的功能。v指明新闻价值是有用的,但意义过于含糊;对新闻来源没有规定,过于狭窄;仅局限与读者范围,排斥了人际传播的价值内涵。v(3)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新闻价值的构成

31、要素v时新性时新性。在时间上新近或正在发生;内容上是前所未见的。“报纸时代,新闻只有一天的生命,过了今天,就要加入新的信息”。新闻要“有抢有压”,这是宣传规律,新闻规律只是“抢”,新闻中应避免“最近”“目前”这类词,要精确。v重要性重要性。新闻事实所包含的社会意义或新闻事实与新闻受传者的利害关系称为重要性。事实被人关注的多,越有意义,就越有价值。v显著性显著性。是指新闻事实的知名度或显要度。新闻中涉及的5个W知名度越高,价值就越大。v接近性接近性。新闻事实同接收该事实信息的受传者在地理上和心理上的接近程度。地理上的接近是指事实发生的地点就在接受者周围,易于受众接受;心理上的接近是指某一事实会在

32、相同社会类型的人中间产生共鸣。v一致性。新闻应该和社会所共同认定的社会规范、价值观和态度相一致。那些与记者和受众观点一致的新闻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托伊恩 A.梵 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v趣味性趣味性。表现为三个方面:v一、事实新鲜奇特,不可多见,能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新闻欲;v二、事实充满情趣;v三、富有人情味,调动人们的同情心,爱憎感。v 新闻价值五要素相互联系,一些重大新闻往往同时具备,要素越全,新闻价值越大;时新性是最基本的前提,必须具备,重要性其次,决定新闻价值的大小;五要素又分可变要素和不可变要素,时新性是不可变要素,其他是可变要素。v注意注意:区分新闻价值、新闻的价值、新闻价值观。区

33、分新闻价值、新闻的价值、新闻价值观。v新闻价值是客观的,是人们选择、衡量新闻事实的依据。v新闻的价值是多元的,新闻一般除了新闻价值外,还有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等。v新闻价值观也是多元的,每个人的价值观念不同,新闻价值观也不同。(4)新闻价值的评价体系v一条新闻是否有价值,一个事实能否满足受众的某种需要,首先要记者作出判断,这一过程称作新闻价值评价。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v从人的需要来考察从人的需要来考察:v首先必须有认知价值,消除人的不确定性,满足人的认知需要;v第二、生活指引需要(或教育需要);v第三、娱乐需要。娱乐需要的满足是个关节点。人的天性和性情要求享乐,人们寻求信息是为了精神享受,但完

34、全的娱乐化会导致新闻的堕落、娱乐新闻的变异。v第四、服务需要。人们信息服务的需要。v从社会的需要来考察从社会的需要来考察(特定的政治环境下):v第一、民主政治需要。把公民看成政治公民;v第二、经济需要。了解社会物流情况、市场变化信息;v第三、特定的文化传承需要。如在节日报道中。3、新闻选择v新闻选择,指在特定传播环境下,根据一定的价新闻选择,指在特定传播环境下,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新闻事实的衡量与取舍。在新闻选择过值取向对新闻事实的衡量与取舍。在新闻选择过程中,传受双方都对新闻事实进行着选择。程中,传受双方都对新闻事实进行着选择。v新闻选择的重要主体是传播者,对传播者来说,选择即把关,因此传播

35、者也就成了把关人。v把关人又叫守门人,是美国传播学者库尔特把关人又叫守门人,是美国传播学者库尔特卢因卢因提出的概念,用以说明传播者在新闻传播中的控提出的概念,用以说明传播者在新闻传播中的控制作用。在新闻传播中,传播者控制着信息的流制作用。在新闻传播中,传播者控制着信息的流量与流向,直接影响着受传者对信息的接受和理量与流向,直接影响着受传者对信息的接受和理解。解。v对受众来说,选择即满足。受众只选择自己关注、与己有关的信息加以消费。v新闻选择的标准主要有三个方面:v(1)要有新闻价值,能为受众关注;v(2)符合新闻法规,因而允许传播;v(3)有宣传价值,因而有必要传播。四、新闻传播的要求v1、真

36、实、真实新闻传播的根本要求新闻传播的根本要求v从新闻的本源和起源两方面可以看出。v(1)新闻传播的真实性,指新闻报道与所反映的新闻传播的真实性,指新闻报道与所反映的客观现实的相符程度。客观现实的相符程度。v新闻传播必须真实,是由于:v传受双方都要求新闻传播的全过程实事求是;v只有真实的新闻报道,才能实现新闻传播的使命;v这是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v(2)新闻传播真实性的科学含义)新闻传播真实性的科学含义v第一、单篇新闻报道做到准确,即事实真实。第一、单篇新闻报道做到准确,即事实真实。v新闻事件中的主要新闻要素5个W和一个H要引之有据,确凿可靠;对这些要素的细节描绘,也要有根有据;报道中

37、引用的一切资料,如信件、笔录、日记等,必要时要有明确的交代。v第二、要求整个新闻报道做到全面的反映,能成第二、要求整个新闻报道做到全面的反映,能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录,即总体真实。为一个时代的记录,即总体真实。v这两种真实,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把前者成为狭义真实,即单篇新闻报道的真实;后者称为广义真实,即整个新闻报道达到的真实。所有单篇新闻报道真实,并不等于做到了广义真实。仅有事实的准确还不够,因为它可能是片面的,而不能给人们展示整个社会的真实画面。v第三、要求能够通过事实的报道揭示该事实发生发第三、要求能够通过事实的报道揭示该事实发生发展的原因及其本质。展的原因及其本质。v二战后,人们对新闻

38、的基本要素有所增加,不仅要求提供5个W,还要求说明H(How),即揭示该事实出现的原因。v1957年以后,我国有新闻学者把这个要求称为“本质真实”。1979年以后人们开始批判“本质真实”论,他们认为对本质的认识只有正确与否,无所谓真实与否;如果每个新闻报道都揭示本质,会延误新闻的及时发表等;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必每件事都揭示本质,这既不可能,也无必要。这些意见,不无道理。(3)新闻真实与文学真实v新闻与文学都以社会生活为反映对象,都要求作出真实的反映。但二者真实的含义是不一样的。v首先,从反映的方式上看从反映的方式上看,新闻是准确全面地再现社会生活;文学反映社会生活是建立在作家对生活的认识和

39、情感的基础上;v其次,从人们对二者真实的要求看从人们对二者真实的要求看,人们要求新闻报道必须真实可靠;要求文学真实可信;v第三,从二者力求达到真实的高度看从二者力求达到真实的高度看,新闻报道要达到生活的真实;文学要达到艺术的真实,只要合情合理就行。v 了解二者的联系和区别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新闻真实的含义。同时,可以使我们避免因为以文学的表现方式来报道新闻而造成新闻失实。(4)新闻真实给我们的启示v变变“结论式结论式”报道为报道为“连续式连续式”报道报道v一些重大的新闻事件常处在变化发展的状态中,“连续式”的报道,使每篇新闻在达到具体真实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力求把这一事件发展的来龙去脉揭示出来

40、。“结论式”的报道往往是等到事情有了结果才进行报道,或者是忽视前因后果,随意截取一段事实加以孤立报道,容易给人留下片面、零乱的印象。v变变“封闭式封闭式”报道为报道为“公开式公开式”报道报道v要达到新闻总体真实,还要改变过去“封闭式”报道模式。主要是在政治新闻方面。近些年,开始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公开性。v变变“转播式转播式”报道为报道为“直播式直播式”报道报道v主要针对广播、电视、网络来说。v运用直播的方式,能增强观众的参与感。v运用直播的方式,能增强观众的信任感。党和国家重大会议的直播,能使人们直接了解党务政务,增加决策的透明度;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的直播,能让人们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增强先进人

41、物与群众的双向交流;灾害性事故的直播,能让人们了解事情的真相,小道消息和谣言就没有了市场。v运用直播的方式,更重要的是能增强新闻的真实性。(5)新闻失实的表现及防治v根据我们对新闻报道真实性含义的界定,新闻报道失实分整体失实和单篇失实。我们重点分析的是单篇新闻报道的失实。根据报道失实的出发点的不同,可以分为故意失实和非故意失实两类。v 故意失实是明知所报道的内容是虚假的,出于某种主观故意失实是明知所报道的内容是虚假的,出于某种主观需要,故意把假的事实作为真实的事实加以报道。需要,故意把假的事实作为真实的事实加以报道。它有以下几种表现:vA、虚构杜撰虚构杜撰。如网上有些新闻,考研分数线的划定。v

42、B、捕风捉影捕风捉影。将事实夸大。如娱乐新闻。vC、移花接木移花接木。vD、歪曲因果关系歪曲因果关系。如美联社报道北平市民欢迎解放军进城的例子。v非故意失实是由工作作风不细致或工作环节存在漏洞而造成非故意失实是由工作作风不细致或工作环节存在漏洞而造成的报道失实。的报道失实。它有以下几种表现:vA、知识不足,道听途说知识不足,道听途说。如1984年4月8日,某记者听信别人的反映,把被人扔进校园的一块人造冰当成天上掉下来的陨冰,使新华社长沙分社发布了一条假报道天外来客陨冰。vB、语言含混语言含混。vC、编辑草率编辑草率。如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曾访问西安,参观文物古迹,抚今追昔,特意编写“温古知新”四

43、字以述怀。新华社记者写稿发到总社,编辑以为“温古知新”的“古”字是笔误,在没有询问的情况下,就想当然地把它改成“故”字,变成“温故知新”。vD、“预制件预制件”失实失实。有些新闻单位为了抢时效,有造“新闻预制件”做法。记者事先写好稿子,只等事件发生的时间到了就马上见报。1983年9月16日,第五届全运会在沪开幕的消息充斥报纸头条,但事实是原定日子因大雨改到两天后才进行。v防治:防治:v第一、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路线,整顿党风以改进文风。v第二、健全新闻的社会规范体系。主要针对一些单位以发稿量、上稿率作为评职晋级一个重要指标,导致记者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甚至出现“有偿新闻”和“新闻寻租”等不良现象。

44、v第三、提高新闻工作者素质,培养优良的工作作风。主要针对新闻工作者思想认识上的错误而言,如合理想象。v合理想象,它是指记者从已知的事实去推测没有采访到而合理想象,它是指记者从已知的事实去推测没有采访到而可能发生的可能发生的“事实事实”,并将其作为事实来报道。,并将其作为事实来报道。合理想象的观点是在讨论1952年12月21日的人民日报通讯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时提出的。通讯在写到黄继光用胸膛堵枪眼时,描写了一段黄继光的内心活动。主张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记者不可能对事件和人物的细节都采访到,写稿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些细节进行合理想象,并认为这种做法是合理的。但是由合理想象导致的失实经常可

45、见,如写一个劳动模范,他一定是共产党员;写运动员努力拼搏,他肯定会想着为国争光;写知识分子著书立说,明明没有生病,却写成“忍着巨痛,豆大的汗珠往下掉”;写人长寿,也大抵离不开不抽烟、不喝酒、不吃肉等。2、客观v新闻传播的客观性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v就内容而言,新闻传播的事实,必须是客观存在或客观上正在发生发展的事实。在新闻实践中,为了显示所报道事实的客观性,常常采用交代新闻来源、说明陈述事实的出处、提供多种第一手材料等方法;v就形式而言,新闻的客观性要求通过新闻事实的客观叙述等手段,运用事实的自身逻辑力量显现新闻传播的倾向性,即用事实来说出作者的立场和观点。v3、公正、公正v指新闻媒介为争

46、议双方提供平等利用媒介的机会,也叫“公平原则”或“平等原则”;它还包括传播者对新闻事实持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v4、全面、全面v要求向公众提供全面的、整体的、正确的事实、情况和意见。(典型报道与综合报道)v5、快捷、快捷v“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慢三拍”(决策慢、采制慢、刊播慢)。时效性是指新闻事实发生与其被报道的时间差(时距),同新闻面世以后激起的社会效果的相关量,即新闻产生应有社会效果的时距限度。本章课外阅读书籍本章课外阅读书籍v(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 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v当代社会科学的一个特点是研究成果的模式化,从而对事物的内在机制和相互联

47、系作出直观而简洁的描述。传播学素以图象模式见长,堪与经济学的数学模式相媲美。当代传播学新流派“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倡导人丹尼斯麦奎尔,和他的助手斯文温德尔,在本书中精心选取了四十八种最具代表性的模式,逐一介绍其涵义,演变过程和主要优缺点,明晰如画地描绘了五十年来传播学发展的轮廓,使庞大的传播学理论体系在人们面前一目了然。LOGO第四章第四章 新闻媒介新闻媒介一、大众媒介v媒介media,交流各方之间的中介。它可以是技术性的材料(如竹简、图片等),也可以是一种途径(如声音)。媒介就是用以构成、负载、传递和转换信息的物理的技术性的材料或途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广义的媒介。(媒介的世界就是文化的世界)v

48、媒介可以细分为三个方面:v1、呈现性媒介:声音、面部表情、身体,是交流者自身的呈现,它受到地域性和时间的限制,是一种即时性的面对面的呈现。它是交流本身。v2、再现性媒介:书籍、绘画、照片、建筑等,有可创造性和再现性,传受双方可遵循一定的审美原则和文化惯例来创造不同的文体,是对人类现实生活的创造性反映,它以人为中心。v3、技术性媒介:电话、电报、无线电广播、电视、电影等,凭借技术性力量,是前两类媒介的传输器。与第二类同为再现性媒介,区别在于后者采用的技术含量高,易受技术的干扰(如断电、噪音)导致交流中断。v 在媒介形态上又可分为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两种。二、新闻媒介的特点v(一)报纸:是以刊载新闻

49、和评论为主的面向公报纸:是以刊载新闻和评论为主的面向公众定期连续发行的出版物。众定期连续发行的出版物。v有社会学家称“报纸推翻了国王”,是指报纸推翻了专制,建立了全国性的传播范围。报纸从17世纪开始就左右了我们的谈话内容,使内容成为了全国统一。现在又成了现代人生活的必需品。v16-18世纪,报纸的产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v(1)手抄新闻v(2)新闻书v(3)周刊和日报v报纸的特点如下:报纸的特点如下:v1 1、阅读上的可选择性。、阅读上的可选择性。v2 2、伸缩性。、伸缩性。v3 3、细节性。、细节性。强调事件的细节描绘v4 4、解析性。、解析性。v5 5、内容上的多样性。、内容上的多样性。综

50、合化,大众化v弱点在于它的现场感不足,图文并茂也达不到理想效果;信息的快速反应方面难以与电子媒体抗衡。v(二)(二)杂志杂志:比报纸的历史还长,最早是1709年的评论,介于报纸和杂志之间。现代杂志朝着专门化的方向发展,培养自己特有的读者群。v1 1、群体性。、群体性。它是生活群体的精神家园,表现为兴趣的趋同和专业的趋同。v2 2、伸缩性。、伸缩性。也讲求信息的伸缩和灵活多样。v3 3、连续性。、连续性。对某个专业领域问题的连续追踪报道,讲求连载。v弱点在于时效性差,杂志所拥有的专业特性限定了它的空间和选择性。v(三)广播: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广大地区传送声音广播: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广大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PPT综合课件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