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轻负优质,从关注学生的“说”谈起 我们班有个调皮的男孩子,上课时有些吊儿郎当,喜欢开小差,有时还会讲空话。这样的一个孩子却在令多数孩子碰壁的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检测中取得了好成绩,这样的现象不禁让我产生了猜想:这个孩子虽然上课不怎么认真,但思维活跃,还特别喜欢发言,难道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不仅与与“思”、“听”、“练”有关,还与“说”有关吗?仔细分析一下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他们的成绩,不难发现凡是上课善于思考并且乐于表达想法的学生,成绩都是比较优秀的,而不善于倾听,不善于思考的人,往往都不善于或不乐于表达的自己的想法,成绩都是平平或比较差的。也就是说,“能说会道”的孩子,大部分课堂学习效率比较高,而“沉
2、默寡言”的孩子往往课堂学习效率比较低下。查阅一些资料,发现很多教育家和科学家都有类似的观点:如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心理学则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只有借助语言表达,才能有助于调节自己的思维过程,使之逐步完善。”看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只注重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认为只要让学生能熟练解题也就达到了教学目的,却忽略学生说的训练,导致部分学生对数学思维“只可意会,不能言传”,长此以往,反过来就会影响他对数学的深入理解。在教学中,我们如果能关注学生准确运用数学语言表达思维过程和结果,就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3、。一、 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想说,敢说班级中的多数学生表达意愿消失,表达能力差,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为了“向35分钟要质量”,教师总是急于让学生了解题目的答案或解题的方法和过程,总是也只能让少数几个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都优秀的学生来表述,或是由教师自己直接来阐述。这样,多数学生在每天35分钟的数学课堂里,很多时候只是倾听的对象,沉默的久了,他们也就逐渐习惯于做一个观望学习活动的观众了。(二)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能力差异是不可忽视的存在着的。有部分学生性格内向、害羞,不愿也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我们班的李婧琳,由于妈妈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出国了,而爸爸则忙于生意,从小就缺失了母爱
4、父爱又孤独的她,讲话时不敢看别人的眼睛,声音总是小小的。还有部分学生思维能力差,在别人有了想法和思路的时候,他还没个头绪,也就没什么可说了。因此,我们首先要改变“以教定学”的教师观、教材观、教学观,形成“以学定教”的新观念,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让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现实状态和思维水平,确定教学起点,展开互动对话交流的过程,善于倾听、捕捉、获取学生的课堂学习信息,不断地鼓励学生,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说话心态,让他们学会倾听,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鼓励学生大胆说,尽量给全体学生说的机会。其
5、次我们要创设愉悦的,有趣味的学习氛围,平且通过鼓励性的评价来激励学生想说的欲望和敢说的勇气。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一般来说,低段学生对有趣、好玩、新奇、卡通等事物比较感兴趣,而高段学生则对有用、有挑战的事物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设计游戏或竞赛或实际操作等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使学生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共同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如:在长方体的认识这个内容的教学中,我创设这样的一个情境:师:现在我们要用一些小棒和接头来搭一个长方体的框架,你们认为,该用多少小棒和接头呢?为什么?生:要用12根小棒和8个接头,因为
6、长方体有12条棱和8个顶点.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很多学生都争着说,抢着说,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能动手搭一个长方体框架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而老师提出的问题,正是对他们的操作有用的,所以,他们的兴趣就被激发起来了,不自觉地就产生了想说的欲望。二、 拓展课堂的空间,让学生有时间说,有机会说。 曾有位教育家这样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这段话使我强烈地觉得,教师不仅要放弃话语的霸权,把课堂时间和话语权尽可能地留给学生,还要努力去拓展课堂的空间,拓展让学生说的深度和广度,让全体学生都有时间说
7、,有机会说。 如何让每个学生都有时间说呢?我们学校的柳凌斐老师经常这样做,在组织学生回答问题前,时常先给他们自己说的时间,并且让他们只动嘴不出声,每个人都独立先独立思考并且组织好语言。我则喜欢在全班讨论交流之前,先让同桌互相说,而且要求让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先想先说,学习能力好的孩子做补充或纠正。反馈的时候,也按这样的程序来做,这样每个孩子都得想、得说、自然而然,每个孩子都有了说的时间。 如何让每个孩子有机会说呢?我想,多组织有效的同桌合作学习或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你一言我一语,使每个学生都有了交流和发言的机会。通过这样的伙伴之间的相互交流,不仅可以彼此取长补短,提高表达水平,深入理解知识,提高课
8、堂的学习效率,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形成团结协作的风气。如在教学“把3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吃,每人吃多少张饼呢?”这一问题时,首先让每个学生进行猜想,说说“每个人吃多少张饼?”然后进行操作验证,在操作验证之前,先让每个学生思考并说说这3张饼可以怎样分,再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小组通过交流确定方案之后,才能进行剪一剪,分一分。这样做,不仅在小组操作的时候,每个小组的操作都有法有序,而且每个学生的思维都调动起来了,他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对过程与结果有了深刻的认识。三、 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关注说的内容,让学生有话说。在学生敢说,想说,有时间说,有机会说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会说、能说。在教学
9、中,我们可以联系生活情境或主题图,动手操作,算理,解题思路和学习所得等内容,训练学生准确运用数学语言表达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一)说图意,说题意教材中在实践应用常有一些图文类的题,要让学生先从图中找出信息,然后和题中的其它信息连在一起,再完整的说出来,通过说的过程,使学生理解题意。如: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先从图中找出一张课桌长米,纺锤树的最粗直径长米这两个信息,然后结合问题组织整理语句后,再完整地表述出题意:课桌长米,纺锤树的最粗直径长米,一张课桌的长度是纺锤树最粗直径的几分之几?(二)说操作的方法和过程从形成知识的顺序和方式来看,至少有层阶梯:第一层是行
10、为把握,这是依靠动用手足去把握对象;第二层是图像把握,这是以印象的方式去把握对象;第三层是符号把握,这是以语言形式或数量形式去把握对象的高级阶段。所以,让学生把操作过程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是发展学生抽象思维的高级阶段。学生在进行操作活动时,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口述的过程中,把方法和结果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如:“在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中,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首先,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从这张之中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由于学生有折纸的经验,所以很快就折出了一个最
11、大的正方形,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了什么?学生在经过观察讨论后,得出了:一个长方形中的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宽。接着,让学生用手把正方形的周长“描”了一遍,最后,让学生一起说了几遍: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就是长方形的宽。这样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语言描述,把想与说,看与说、做与说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达到了抽象化,头脑里形成了深刻的表象。(三)说算理,说解题思路计算教学要求学生能正确、迅速、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如何培养这种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重点就在于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法则。学生对于一种算理听听似乎明白,真正理解与否,要看他能否清楚地表达出来。教学时,让学生
12、充分口述算理和计算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掌握算理和过程,并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教学“9加几”时,就要引导孩子能完整地,熟练地口述算理凑十法。例如9+3,想:把3分成1和2,1和9凑成10,10加2等于12,所以9+3=12。.我们现用的人教版虽然取消了解决问题独立单元的设置,把解决问题分散到计算教学中,但是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探求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还是解决问题教学的着重点。能否引导学生能有条理地、有根据地表达解题思路,是优质教学的重要体现。在引导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过程中,精练的数学语言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应用题的结构,便于分析数量关系,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然而,有不少学生会解题,却不
13、会用语言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有计划,有意识地从低年级开始就进行训练。例如,五年级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一内容,解题思路比较抽象和复杂。我在小组合作探究测算土豆的体积实验之前,先给学生铺设语言阶梯,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估一估,这颗土豆的体积约是多少?你们组采用了什么测量工具?是怎样测量的?测量时出现了什么情况?最后发现了什么?各组学生根据问题边交流边观察,在交流中不断实验,在交流中不断修改自己的发现。当实验结束反馈时,学生们根据老师提供的几个问题,一一完整地表述自己组实验前的预测、操作步骤、实验现象、解释现象,就不难概括出实验结论,“水和物体的总体积减去水的体积就等于物体的体积
14、”或“容器的底面积乘水面上升的高度等于物体的体积”。四、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关注说的格式与方法,让学生说得有质量。数学语言不是简单的书面语言,它准确、简洁、严谨,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而小学阶段学生的对事物的认识还比较片面,理解也往往不是很准确,语言的组织能力相对比较弱,语言表达往往不够严密,缺乏逻辑性、完整性,这样就阻碍了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正确表达,数学思维得不到正常反映。但是他们又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里的角色是不容低估的,是学生由生活语言向数学语言过渡的导师,是学生发展数学语言表达的航标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在教学中,我们要有目的
15、地为学生提供准确的语言模式,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有条理、规范地、准确地说。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的准确性,首先教师得规范自己的语言,提高课堂教学语言的准确性,给学生做出榜样。小学数学中有些概念、定义是不完全描述或者没有描述,但教师要对这些概念进行透彻的了解,确保自己在描述数学知识时的正确,对于一些疑惑的地方要多推敲,和同事多交流,尽量做到课堂语言“零错误”,。如:“除”和“除以”不能混淆;长方体的“棱”不能说成长方体的“边”;再如“长方形的周长等于长加宽乘以2”,“任何整数都可以化为分母为自然数的假分数”等等,这些不科学、不规范的语言,都会给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交给学生
16、一些常用的句式和口诀。如新教材四年级的“解决问题”比较难,如果学生不能有序的去分析问题,必定会造成思路的混乱。所以在每节课中,我都会按照这样的句式引导学生从两个角度去分析并表述自己的解题思路。其一:“请先读题,再思考,问题求的是什么?”“要解答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什么哪两个条件?”“哪个条件是已知的,哪个条件是未知的?”所以中间问题是什么?怎么求?”其二,“先读题,题中有哪几个条件,根据那几个条件可以求出什么,再根据哪几个条件可以求出什么?”按照这样的句式进行分析和表述,学生的回答条理清晰,语句完整,反复地多说几次,就内化了他们自己的一种解题方法,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再比如,在学习小数乘法后,编个口诀,“小数乘法整数算,不同之处积中看。看好因数小数位,小数点儿积中看。小数末尾如有0,根据性质把0删,”让学生读一读,背一背,在计算的时候就可以运用了,能有效减少计算的错误。古人云:“言为心声,言乃说,心乃思。”语言是思想的载体,而数学语言就是数学思维的载体。 通过以上多种形式不断地锻炼学生去“说”,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对数学的认识,加深对数学的理解,进而有效地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中去,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下功夫,加强学生“说”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