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智能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检测.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841020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33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政务智能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检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电子政务智能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检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电子政务智能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检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电子政务智能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检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电子政务智能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检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目 录电子政务智能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与实现2第一章 绪论21.1项目开发背景及意义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41.3 主要研究内容61.4 论文章节安排6第二章 电子政务系统智能数据平台建设的关键技术介绍72.1确数据平台的结构体系72.2 数据平台建设所要实现的功能82.3电子政务职能数据交换平台设计的关键技术介绍102.3.1WEB SERVICES 技术10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143.1 业务需求分析143.1.1 各行业、各部门信息的有效整合143.1.2 用户的认证和管理153.1.3 统一便捷的管理153.1.4 数据平台能建设更多的服务项目153.1.5 可移动办公技术以及采取的

2、相应的数据保密与安全措施163.1.6电子政务数据平台为使用的人员与管理人员提供了“一站式”服务173.1.7 高可靠是电子政务网的运行法宝173.2 功能需求分析173.2.1 环境方面的需求183.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203.3.1观念转变、职能转变203.3.2业务流程重新组合213.3.3精简机构、管理创新223.4 可行性分析243.4.1技术上的可行性分析243.4. 2系统开发和运行环境的可行性分析243.4. 3经济上的可行性分析25第四章 系统总体设计254.1 软件架构设计254.1.1数据交换平台的前置信息交换节点的设计254.1.2数据交换平台的数据基础信息与资源服务2

3、64.1.3数据交换平台的数据之间的交换服务264.1.4数据交换平台的认证与授权服务274.2 总体功能模块设计274.2.1数据的交换系统274.2.2数据的交换与管理系统284.2.3电子政务中心的数据平台监控系统284.2.4电子政务中心的数据资源系统294.2.5电子政务中心的数据交换与统计系统294.3 数据库设计294.3.1 基于SOA的数据交换平台平设计294.3.2基于 OPC 的客户端/服务器的二级数据交换平台设计模式304.3.3 COM/DCOM技术314.3.4 DA 规范314.3.5实时数据动态交换324.4 本章小结34第五章 电子政务系统智能数据交换平台系统

4、设计与实现355.1 业务逻辑框架模块365.2 综合查询分析模块385.3安全管理模块395.3.1.评估测试425.本章小结43第六章 数据交换平台的系统测试436.1 测试规划436.2测试用例456.2.1 实用性测试456.2.2安全性测试466.3 测试结果476.4 本章小结48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497.1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497.1.1构建高效、易用、可扩展的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平台497.1.2借助平台实现直观、多模式的分析与展现手段497.1.3构建安全、可靠的数据交换与综合应用平台507.2 电子政务数据平台工作展望517.2.1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平台的创新内涵527.2.2电

5、子政务智能数据交换平台需求527.2.3电子政务数据平台的实现价值547.3电子政务数据平台的发展与展望56电子政务智能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第一章 绪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应用领域也得到不断地快打与延伸,在政务系统的应用也得到极大的重视。目前政务系统的应用也得到极大的关注与研究,利用计算机技术,优秀的管理技术,去创造政务系统快捷、高效的电子化水平,提升电子政务系统的效率。然而在政务系统电子化的过程中总有着难以突破的瓶颈,本文将对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的方面进行研究与总结,以达到解决平台数据交换方面存在的问题。1.1项目开发背景及意义为了进一步实现政府与部门之间传递数据的安

6、全、可靠、以及交换与共享,避免数据重复采集,保持各部门基础信息与数据的一致;为实现数据的即时整合,有效分离、提取相关信息并对整个系统的数据进行灵活的多维度、多视角的分析和多样式、多形式的展示,为政府管理层监督与控制、决定与撤销决定提供有效支持。自200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发改高技20082544号文件以来,“加强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以促进国家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为目标的国家政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再次被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成为建设高效、稳定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与目标,在信息化建设项目很多的条件下,国家政务系统实现电子政务智能化被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加强政府职能转变,更好

7、的为社会公众服务,为公众提供信息,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政治任务和一个高难度的课题摆在公众面前,科研机构与政府都给予充分的重视。开发稳定与高效的电子政务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建设高效政务的前提和基础,对电子政务系统的改进和完善成为十分重要的一项政务工作。各职能部门,政务系统都已经把建设电子政务系统,实现数据的共享,建立实时联系成为当前一个阶段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因此对电子政务系统的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的研究显得更加有必要,对电子政务系统的数据交换平台的建设需要加强研究,希望早日实现平台数据的高效、稳定的数据传输与共享,加强政府工作系统的建设,提高政务工作效率。当前阶段信息与数据的安全事关

8、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稳定和民族文化的进一步发扬与传承,在政务系统的智能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与实现中能否有效地化解数据与信息的信息化带来的风险,能否建立起来完善的国家信息安全机制,已成为各国政治、经济安全有效调节的一项重要保障。由于各级政府、不同机关的安全意识、单位的人才配备与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不匹配,国家政务系统数据信息安全已成为电子政务数据平台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风险。通过数据平台技术建设与创新整合电子政务中的数据资源,以提高数据平台的安全性是政府部门在建设数据交换平台的一项不容忽视的任务。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现在政务系统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世界各国都在计算机技术发展并大规模应用于各领

9、域的基础之上,为了建立高效。快捷的政府工作模式,提高政务工作的效率。树立良好地政府形象,方便人民群众对信息的查阅与了解,更好的为民众服务。自2000年初。在一次联合国的对世界六十个国家的调查中发现,有89%的国家都在努力推进政务的信息化、电子化工程。并且都在新世纪之初列为政府努力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作为国家信息化水平的标准之一的政务电子化系统建设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摆在世界面前,各国均采取了积极的方式进行推进与创新,我国也不例外,也是十分重视国家的政务信息化工作,当然我国目前对政务系统的电子化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推进,由于起步较晚,工作中经验不做,需要进一步向其他国家借鉴和学习,自己也努力刻苦攻

10、关,通过系统推进电子化政务系统,提升政务工作的效率,展现政府形象,提升工作的力度与能力,加强政府工作力度的有效性的提升,作为推进政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的主要手段,加强政府系统的数据的稳定保存、读取与传输成为政务系统工作的一项重点,因此对数据的稳定性和读取与运用的高效性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数据之间的交换,读取与共享成为当前政务系统系统推进的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因此必须系统的研究与推进。切实提升政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提高工作效率。作为信息化社会的一员,每一个平台之间只有实现数据的传输与共享,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数据为社会创造效益,政务系统更好的为社会服务,避免越来越多的信息孤岛的产生,避免数据的重

11、复性和不可共享性,增强信息共享的可能性与可利用性,加强数据之间的可阅读性,可利用性。目前,上到每个国家,下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在加强信息与资源的共享性建设,提升政务职能,以防在信息全球化的过程中,当下的政府不能满足信息化的需求,增强对数据交换平台的建设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对数据平台建设的要求与需求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3 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将研究的问题框定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的数据的交换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环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数据的应用价值,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各个政府部门之间以及上下级政务系统之间的数据的交换,不仅要实现职能部门之间相互的数据交换,还需要不同级别,不同政务系统之间的数据的交换,要

12、实现数据的稳定的交换与传输吗,最容易用的的一个常见的方法就是在各个部门或者政府之间建立一个终结性的数据交换平台,而由于不同的部门之间的数据异构问题成为平台之间难以进行数据共享数据传输的重中之重,加强数据平台的建设,实现数据的传输成为解决数据交换与传输的关键问题,要解决数据的交换就更加重要。1.4 论文章节安排第一章主要给出问题的提出的现实意义及选题的背景介绍,及研究的主要内容做出初步的安排。第二章对点在政务系统数据平台的关键性技术进行介绍和分析,并介绍关键的技术支撑。第三章对问题解决的需求分析来源与很多部分,主要分为业务需求分析、功能需求分析、非功能性需求分析等各个方面展开深入的研究,加强要求

13、条件的研究与学习。第四章对软件的总体设计进行分析,从软件的构架到总体模块设计再到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提升系统的总体功能,加强系统应用性能的提升与完善。第五章对系统的总体功能进行详细的设计与完善,加强系统总体功能与模块间功能的完善与共享,加强数据之间的共享性,提升系统性能。第六章对系统的总体性能进行测试,对系统的各部分性能与生成数据进行比照与研究,提升软硬件系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磨合数据间的关系,提升服务水平与信息的有效性研究。第七章对软件系统的数据交换平台进行系统的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对平台的进一步完善与改进进行考察与评价,提升服务能力与应用水平,以实现系统的综合服务能力。第二章 电子政务系统智能

14、数据平台建设的关键技术介绍2.1确数据平台的结构体系之所以要构建新的电子政务职能数据交换平台,主要目的就是实现不同数据平台之间的信息性数据的共享与交换,以期望达到数据的共享与资源的整合,提升电子政务系统的数据传输与信息共享,整合数据资源,提升政务系统各部门之间以及不同上下级政务系统之间的数据资源的整合与数据资料的共享,以实现不同的数据的集成与资源的共享,因此在平台建设时期加强数据资源的整合之处确立所要建立的电子政务系统的数据平台的结构体系,加强电子政务系统数据平台的结构体系成为数据平台建设初期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必须把平台的结构体系建设作为平台建设的直接基础。在建立数据平台的过程中必须遵循高效

15、、稳定与安全的方针与策略,作为政务系统所建立的电子信息化系统,由于数据的权威性和特殊性,加强数据安全性的保障成为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不能所有的数据都是共享的,共享的范围必须框定,不能是无限制的共享,不能让所有的数据都可以被共享和提取,如果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就很难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实现真正的数据共享,最终可能也难以达到实现数据交换与共享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初衷。目前的电子政务系统的构建正在以有原来的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过去向目前的以数据为中心的书籍交换的方向转变与发展。目前的电子政务系统构建过程中,数据中心被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目前发展的重中之重,成为发展的核心部分。2.2 数据平台建

16、设所要实现的功能为了彻底实现数据的共享与完善,在数据平台建设之初,必须明确平台所要实现的功能,功能明确了,平台的建设就明确了方向,就明确了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首先,数据交换平台的建设目的之一就是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通讯需要,建立智能数据交换平台的首要目的就是实现各种各样的不同交换平台间的不同类型数据之间的信息传输与信息交流,实现不同平台的不同形式的数据之间的整合与综合利用,要实现数据交换平台的异构数据之间的数据共享,必须建立交换信息平台之间的信息接口的对接与交流,对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与提取提供可能。其次,利用数据平台建设,顺利实现数据的而相互转换,对来源于不同系统的相互异构的数据进行相互的

17、转换与调整,最终实现数据的相互通用,利用一种通用的格式实现数据的相互统一,实现资源的充分可比,实现信息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再次,利用数据平台的建设,在充分利用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实现数据的安全性的提高,达到提高数据安全性能的目标,使不同类型的数据共同存放在一个第三方的安全性能比较高的数据管理平台中,按照不同级别的公开性程度,进一步实现数据的有效、安全管理,成为数据平台建设的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最后,利用数据平台建设,加强用户对数据的管理职能,通过加强用户对数据的管理,增强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的保障,以达到实现数据管理的最终目的,实现数据应用性的最大化保障,提升数据的可应用性与可操作性,加强用户对

18、数据的及时更新和管理。 2.3电子政务职能数据交换平台设计的关键技术介绍2.3.1WEB SERVICES 技术 2.3.1.1其基础与结构 Web Services 服务是通过国际化标准的Web协议可以访问一个指定的应用性的程序,其主要目的就是实现在相互异构的各种平台上实现一个通用的,与平台无关,编程所使用的余万无关的技术层面的处理,各个不同类型的平台依据这一技术来实现彼此之间的相互连接与共享,实现不同数据之间的相互集成。同事,Web服务也是一种基于分布式的计算技术,在因特网上或者通过基于XML协议的应用程序和信息格式来发布的不同类型的信息上实现应用性服务,满足在线性的各种服务,为用户服务,

19、实现数据的有效连接,各种客户通过不同的应用程序实现对用XML协议进行数据的传输,用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简称SOAP)来访问服务,正是两项技术的应用能共实现用于Web的一个组件系统结构,2.3.1.2其技术体系实现比较完整的Web服务体系,需要有一系列的协议来规范和职称这一结构,协议内容繁多,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协议规范和协调,才实现了整个完整的Web服务体系的系统稳定,其中,一下迹象相关技术对Web Services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奠定了Web Services的基础:首先,是可扩展语言的应用(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简写为

20、XML。他的前身是一种很成熟与完善的标记语言,称为标准通用语言(Standard Gereralized Markup Language)简写为SGML,正是因为可扩展语言是在标准通用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语言,所以它既具备了标准语言的通用性,又具有自身的灵活性,同时具备了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简写为HTML)的应用的广泛性,正是库扩展标记语言的广泛应用,使得在网络上以及机器之间、系统之间的信息传输,数据处理成为可能。利用可扩展语言,在具体应用中可表现出入下好处:可扩展语言提供了一些简单的基本的定义与用法,没有确切的标记,所以用户可以依据自

21、身的应用条件与目的进行自行扩充,使语言的可扩展性得到广泛应用。可扩展语言的应用过程中因为它是面向数据的一种语言,因此与使用的平台无关,正是因为与应用平台的无关性,在应用过程中对可扩展语言进行引用与应用不会影响到其他的应用程序的使用与具体应用。编程接口的中性化,因为可扩展语言的程序接口是中性的API,所以大家利用熟知的语言形式,比如Java、C语言、C+、Visual Basic等常用的汇编语言程序都可以实现对可扩展语言的编写与修改,正是由于数据语言的这种特点,保证了它应用的广泛性,提升了其应用领域,为智能数据交换平台的研究与实现提供了可能。其次,简单访问对象协议(Simple Object A

22、ccess Protocol简称SOAP)的应用。正是由于该协议的应用,实现了智能数据交换的一个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标准,对基于web服务的通讯网络的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该协议本身是一个比较松散的,分布式的网络环境中使用了可扩展语言等形式建立的对等的交换,经过了结构化与类型化的信息,为信息系统提供了比个简单的运行机制,在网络的服务领域中简单访问对象消息是进行网络上的服务调用的基本的信息与消息的承载方,协议本身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SOAP 封装:它定义了一个对系统中的信息进行描述的框架 , 该框架将系统的描述消息中的内容是什么,消息应该给谁处理以及它是必须的还是可选的等等,将信息处理的框架进行了

23、初步的构建。 SOAP 编码规则:该规则定义了一种实现数据的序列化的数据运行机制,用于交换应用程序所定义与使用的信息数据的类型的实例。 SOAP 的RPC 表示:它定义了用于表示计算机远程过程的调用与应答的协定。 SOAP 绑定:该内容定义了一种在运行过程中使用底层的传输协议来完成在节点间进行数据交换以及SOAP封装的协议性约定。虽然这四项内容都作为简单对象协议的一部分内容,具有一定的整体性的特征,但是,他们在各自的功能的实现上却是相互独立于相互交叉的,形成了一个网状的结构,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与系统性,所以在简单对象协议的使用过程中显得更加简单与实用。正是因为简单对象协议的应用,是的作为网络服务

24、协议之一的本协议帮助在基于不同的编程语言和不同框架之间建立起的网络在HTTP写一下,在一个相对松散的分布式的环境中相互交流,想互交叉,相互完善。为异构的网络框架中数据的传输成为可能,为电子政务系统智能化的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变为现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再次,Web服务描述性语言(Web Services Description Language,简称WSDL)在运行过程中将基于网络的服务描述定义为一系列服务的访问点,使用者可以通过各自的客户端对这些服务的访问点对其包含的数据信息通过调用与面向过程的调用进行服务性的访问,类似于大家熟知的远程访问、远程控制等。WLSD中各元素的相关关系如图2-

25、1:基于以上的分析与研究,要建设好电子政务系统的智能数据交换平台的建设与完善,其中的关键技术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对相关的协议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才能实现数据平台的维护与创新。提升图2-1数据平台的应用效能与价值,最终达到数据交换平台的数据共享,实现提升电子政务的改革与创新,改变政府职能,提升工作效率,树立高效的电子政务系统服务平台的形象。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3.1 业务需求分析3.1.1 各行业、各部门信息的有效整合从最初的政府机关的网络化办公到“政府上网”工程的日益深入和普及,办公流程得到了有效简化,政府办公的效率明显提高,信息化网络技术有力地促进了政府办公自动化的建设,在加上信息化建

26、设的推动更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工作时间,减少人力的浪费,这是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积极的方面。但是信息化建设有消极的一面,是不能充分发挥不同系统中的数据的作用,使数据既不能支持领导决策也不能很好的服务老百姓,造成浪费。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政府及各部门之间内部的信息交互程度不断加深,各级政府的组成部门之间的横向、纵向的互联程度也随之加深,这就要求信息化建设应用平台的建设要跨部门、跨地域。因此,未来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要努力实现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业务之间的受控互访和隔离,保证了公众的各方需求。通过现在一个统一的基础网络平台来实现承载,将零散的各政府机关部门、各行业的业务基础部件有机的整合

27、在一起。3.1.2 用户的认证和管理信息安全、网络安全是电子政务网的运行之本,网络安全却是电子政务网的保障。服务仍提供给某些特定系统的特定用户,并且出于安全需要,每个系统都要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和对其用户所访问的系统功能进行授权,应用系统在用户管理上基本上都自成体系,以保证合法用户的权益。为了保证整网用户的管理安全,实现对全网用户的统一管理,需要统一的政务网用户接入平台和电子政务认证中心。针对合法用户、不合法用户的认证和管理是保证电子政务网安全的基本之一。3.1.3 统一便捷的管理为了确保政务信息网全网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行、设备维护,更需要建立统一的网络管理平台,保证整网可靠运行。提供了基于浏览

28、器的多级管理面板,不仅让管理员仅通过一个界面就可以轻松完成政府所有网站的统一管理工作,同时还第三章 政府电子政务系统需求分析为各部门提供了自助管理界面。全网统一方便的管理是电子政务网络稳定运行的基本保障。3.1.4 数据平台能建设更多的服务项目在电子政务系统的智能数据服务平台上,实现网络对多媒体业务的良好支持,尽最大限度的利用电脑与网络技术,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政务系统投资的重复性建设,同时由于服务的网络化,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办公经费,达到无纸化办公地需求,实现数据的共享机制。而基于网络系统的信息处理器处理技术设计与开发出来的路由器,作为一种崭新的产品,无论在在支持 MPLS、可控组播还是在支持

29、VPN等相关性技术与相关协议,可以最大限度的为电子政务系统数据平台的建设节约资金。电子政务系统数据交换网络平台能够最有效的解决电子政务系统智能数据服务平台的投资于建设过程中资金投入太大、建设初期,由于应用不够广泛,使用率不够高,以致建设成效不明面等各种问题的有效处理手段。3.1.5 可移动办公技术以及采取的相应的数据保密与安全措施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移动业务处理的发展。随着当前移动办公的实践与需求的日益增多,对于出差工作、人员的流动、跨地域数据操作、远程指挥与办公和远程指导办公室以及政府部门人员,需利用 L2TP 或 IP SEC 等方式以方便实现移动用户的接入,

30、远程用户需要及、方便的,随时随地访问Intranet 以及 Extranet。为了满足政务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实现访问政务信息网及管理内部资源的需要,而通道与加密、用户验证、数据的检查与验真和数据加密、防火墙设置与阻挡攻击、数据的检测则提供了安全的保证。移动办公以及相应的数据安全措施是保证电子政务广泛应用的补充方式。3.1.6电子政务数据平台为使用的人员与管理人员提供了“一站式”服务为进一步提高政府为民服务水平和日常办公效率,政府需要建设统一对外发布公共信息的平台,在网上为公众及社会单位提供便捷的 一站式 服务。3.1.7 高可靠是电子政务网的运行法宝网络安全和网络系统的稳定可靠是应用系统正常运

31、行的关键保证,网络稳定可实现数据的良好交互。另外可通过第三方提供全系列具有可靠性能比较高的相关的产品,结合目前的数据备份等相关技术技术、RPR 环网保护技术、APS 倒换与备份技术、IP/MPLS 快速重路由等各种冗余的数据备份与数据重组机制,依据高可靠性的数据备份技术,配合高效与高速度的网络化得信息架构支撑,为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平台额建设提供强大的故障抵御与信息数据共享能力,最大限度地支持各个政府网络与数据平台的稳定与正常的高速运行。 3.2 功能需求分析网络环境及软、硬件环境已经部署完毕,各其他的相关业务系统也已经逐步投入使用,各级政务部门,业务数据对其他相关机构与系统也有很好较高的使用价值

32、。在技术层面上,当前我国国内市场已经涌现很多可以实现数据的交换的平台式设计产品,形成了比较先进的信息交换和数据的共享服务的技术成型的体系,能为电子政务系统的数据交换平台的建立提供很好的技术基础与硬件的架构。通过电子政务系统的智能数据交换平台的建立与完善,可以打破当前的“信息孤岛”与“信息孤立”现象,建立起来适应不同业务系统的都可以数据共享的电子政务智能数据共享平台,形成政府综合政务信息的数据信息库。同时,通过统一的电子政务智能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各不同级别,不同业务系统之间数据的相互使用与相互交换的单一的,安全的信息与数据通道,在实现信息与数据资源的共享的基础上也进一步更加确保了各自数据信息的相对

33、独立与安全。3.2.1 环境方面的需求3.2.1.1硬件环境需求根据我国目前我国的具体的电子政务智能数据平台建设的总设想,以及由2009年得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公开提出的数据建模模型。电子政务智能数据平台呈现出了比较稳定的框架式结构,管理与数据信息饿安全是它的管理核心,硬件平台是它的基础,硬件平台也就是网络化的数据平台。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把电子政务数据服务平台直接进行划分,分为内网和外网,内网是由国家副省级及省级以上部门的数据平台构成,外网由副省级以下政府的数据平台构成,内网与外网进行了外物的物理性隔离。社会公众与企业、组织等通过互联网与政府联系,进行数据的查阅与备份,参考与对比,外网与互联网进行了

34、逻辑性隔离,以保障数据的安全与分类。3.2.1.2软件环境需求电子政务智能数据平台首先是实现政府内部的信息化,然后,下一步才是考虑通过互联网,借助数据平台向一般的社会公众提供相应的服务。与此相对应,电子政务智能数据平台的应用软件范围也相应的分为两大块,一块是政府内部实现办公自动化(OA)所需进行数据管理的平台数据的支撑层和数据录入与管理的应用层的功能,如支撑层的数据交换、数据录入、数据使用控制,应用层的数据管理、数据处理等;另一块是面向所有用户的终端(社会公众)所使用的平台与口令等,即政府门户网站的数据查询系统,这是社会公众进一步向政府查询信息的平台,在这里实现数据的对比与互换,政府搞电子政务

35、数据平台建设到底有没有实际使用效果,有多少应用价值,政务系统的数据信息是否向公众公开了、是否定期、及时的更新了,政府的管理与审批程序是否得到简化了、使用是否更加便捷了,从这个智能数据交换平台上完全可以看得出来。这个平台的应用并不复杂,技术性要求不能太高,简洁的系统才是可以接受的系统,才是有更大使用价值的系统,才能反映了电子政务的本质。电子政务智能数据交换平台的建设是因为社会的需求,社会的对数据的需求,对问题的理解与了解的强度与广度深刻的影响着政务系统的信息决策与信息资源的相互利用,因此应该在各个系统之间,努力形成可以相互利用与相互参照的标准与数据资源的相互信任。只有既有广泛的认可度的数据平台的

36、建立,才能为数据平台的正常使用建立正确的,正常的数据信息与资源的共享机制。 3.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3.3.1观念转变、职能转变政府的工作本质与实质从理论上讲有两个,即:有效的推行政令;更好的为社会服务。更好的实现为人民服务也是推行政令的根本目的所在。一直以来,我国政府只注重了政府的管理职能,忽视了政府的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服务职能,使服务变成了喊口号,泯灭了政府的服务意识,这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所部允许的。推进发展电子政务平台,就是想要要转变政府这长期以来形成的只注重管理的“官本位”的思想观念,进一步增强政府部门的公仆意识、服务意识,更好地实现为社会服务,为纳税人服务。正是在政府的这一理念的认识下通

37、过进一步推行电子政务,政府的职能在电子政务数据平台建设的过程中也进行了相应的转变,即变只注重管理职能为注重服务职能或注重管理与服务的职能,树立起新型政府的榜样。正是有了这个前提条件,政府就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借助电子政务数据平台及时了解民意,关心社情,及时改进,推进与完善政府工作的作风,优化政府服务流程,避免信息传递速度慢、决策与执行过程严重脱节等情况的发生;政府还可以通过进一步发展电子政务智能数据交换平台实行最大限度的实行政务公开,提高执政的透明度,杜绝“暗箱操作”事件的发生。提升公众的监督水平,防止以权谋私,促进廉政建设。政府的观念转变、职能转变是实施电子政务数据服务平台的要求与最终目的,也

38、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3.3.2业务流程重新组合政务系统的流程重新组合是在当前的政治环境下,对政务系统的服务于工作流程进行审视与思考,通过当前信息化的发展与电子政务系统的相关应用,对原有的工作流程进行相应的清理、简化与整合,以实现在工作过程总政务系统工作效率的显著提高。流程重新组合需要摈弃传统工作过程中的根据职能部门设计子系统及系统功能与分工的原则,采用根据实际的业务处理与办理流程来设计子系统与实际功能分工的新分工原则,即要建设一个服务业务流程的政务信息系统。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政务状况,要完全按照以上的理论来进行操作,有相当大的难度,很难在实践中操作。所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上,可以具体

39、的分为两步进行推进,第一步实现对政务系统内部部门工作流程的重新划分与组合,对于某些权力很重的部门,通过实施这一行政改革可以实现节约社会劳动成本,为纳税人带来更多的实惠。如,某地交通管理部门的汽车年审工作,车主在第一道检查口,要出示身份证、行车证、保险单,在第二道、第三道和最后一道手续,即领取年审合格证时,需再次递交以上所有证件,每道检查口都要对车主进行重复的四次检查,显然是没有必要的,也造成了人员的浪费,正确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在第一道检查口检查所有的证件,将检查信息输入网络管理系统,车主就只需直接将车开上检测线就可以了,这中间所有的过程均可以省掉,实现了人员的节约与系统的充分利用。第二步实现

40、部门之间的信息数据的互通,互用,使纳税人,政务工作者都可以实现在网上办事。如某地一事业单位欲启用一项事业收费许可申请,需首先向市级财政局递交申请,通过市局审批以后,还要经过省一级财政厅的审查与批准,这其中还需要经过市级的物价局以及省级物价厅的信息审查与复核,如果这四个政府工作部门不能实现相互之间审批信息的互通与互用,这个审批工作就需要提出申请者派上相关工作人员在四个单位之间来回跑,至少15天,如果这四个政府部门能在实现电子政务平台的信息互通,数据共享,申请者只需在网上向市财政局提出申请,然后等待相关部门的审核结果即可,时间大约只需要5天,这期间还可以随时查询进展情况,随时进行材料的补充与完善。

41、这就是政务系统流程重新组合的巨大魅力所在,经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平台的建设,必将实现电子政务的媒介与共享作用,为提升政务系统的工作效率,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奠定良好的基础。3.3.3精简机构、管理创新在中国发展电子政务智能数据交换平台的最大障碍是什么,是各级政府的管理体制问题。而要突破现行的政府管理体制问题,仅仅指望通过电子政务数据平台的建设工作出现很大的转折这也是不现实的,因为是由于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决定了目前政府管理体制。不能进行根本的突破,不等于说不能产生变化。实施电子政务需要各级政府政务部门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新组合与分工,政务的流程重新组合必然导致各级政府机构和政务管理方面的变化,在政务方面进

42、行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工作内容的调整,在政务的管理和管理的机制层面进行一定的政务改革是完全行得通的。传统上,目前我国的政府部门之间的权力交叉现象比较严重,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至今,政府通过机构改革对自身进行了多次政治体制改革,但直到现在,政府机构之中权力交叉的现象依然大面积存在,这在电子政务部门各自提供的数据平台上往往具体体现为:有利的事情,不止一个部门管,而且还要有行政收费,直接导致办事的周期拉长,耗费增多;无利可图的事情都往外推,甚至导致某些领域秩序混乱。前者是表现为在政务工作中乱作为,后者是在政务工作中的不作为。两种情况都与电子政务所要真正实现的目标需求相距甚远。所以,精简政务机构,努力减少直

43、至最终消除权力部门间权力的交叉应成为下一个阶段机制改革的重点领域,这是电子政务智能数据平台有效与有序的后台保障性条件之一。整合调整政务机构的职能,精简政府机构的规模,提高行政执法的效率,是现阶段电子政务发展的需求,也是社会有序发展的必然趋势。这需要政府在以后的操作中进行管理的创新,需要有政治家的魄力。机构创新需要投入成本,投入也会伴随产生风险,政府管理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在政府在维护自身利益、保障社会公众利益、放眼国家的长远发展三者之间努力找到一个平衡点。毋庸置疑,电子政务智能数据平台的发展需要政府在进一步在管理上实现创新加快发展的步伐,电子政务数据平台的建设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步伐的加快

44、。3.4 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着重研究以计算机系统代替现行管理系统时,在技术、经济和运行组织的可能性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新系统实施后可能产生的效果。3.4.1技术上的可行性分析对开发新的电子政务系统智能数据交换平台时采用的技术能否实现建议方案中提出的新目标进行进行可行性分析,同时对新的数据管理系统中预计要采用的技术是否已经成熟,是否已经经过实践的验证与考验和分析,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相关协议与平台的诞生与研究,目前已经具备开发与发展电子政务智能数据交换平台的时机与条件,目前的技术水平下的技术革新已经能够满足目前的各项需求,在实践中可以应对点知政务智能数据交换平台所需要的各项任务与要求,可

45、以在实践中应用。3.4. 2系统开发和运行环境的可行性分析电子政务系统智能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是一件复杂的工程,平台的研发与开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在现实条件中是否可行,需认真考虑。系统的开发和运行能否在现场的环境中顺利地进行,是衡量方案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3.4. 3经济上的可行性分析在电子政务系统的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与推广过程中,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时间上,投入必将是非常巨大的,但是经济上的压力不能成为政府数据交换平台建设的障碍,长远看进行这项投资必将是值得的,通过平台的建设与实现,必将最大限度的实现数据资源的最充分的利用,实现数据资源的可利用性的最有效的方法必将是平台的建设与

46、正常使用。第四章 系统总体设计4.1 软件架构设计4.1.1数据交换平台的前置信息交换节点的设计数据交换平台的前置信息交换节点在操作中直接参与数据的发布、数据之间的交换、数据的查阅与订阅的所有操作过程,其主要功能是查找数据平台内部数据之间的相互交换事件,在数据交换世间发生时通过平台即时消息与智能数据的相互交换使得平台的数据之间进行有用数据的交换与利用,在发生数据交换的过程中控制交换数据通过电子政务智能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正确的数据传输,保证电子政务智能数据交换平台内部数据交换事件的所有流程都能够充分完全的正确完成,以便实现前置性数据交换的数据节点之间的共享与整合功能。在电子政务智能数据交换的平台所

47、提供的目录服务从目标的实现的内容上划分主要包括数据资源的编目、数据目录的报送、数据目录的管理、数据目录的发布和数据目录的查阅等。4.1.2数据交换平台的数据基础信息与资源服务电子政务系统的数据信息与资源之间的交换与共享是通过政府相关部门产生并有效存储在不同的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数据信息的实时交换与资源的共享。通过电子政务系统的信息之间实现交换、信息数据资源的有效整合过程中形成真实的、权威的、内容全面的数据信息资源的共享与数据的管理体系,以此平台为基础展开对数据信息之间的信息比对、材料挖掘、以实现辅助决策分析和应用开发等工作。4.1.3数据交换平台的数据之间的交换服务数据交换技术指的主要是基于消息

48、的传递机制的消息型中间文件,运用过程中采用数据交换技术构建与数据平台无关的数据之间的交换与共享机制,实现电子化的政的信息与数据交换的平台,采用面向用户与面向消息的实时通讯机制对政府或部门的同级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应用系统进行松耦合,形成跨越多跨平台的应用性集成。一般意义上,数据交换平台指的是为客户提供接入端的软件服务。并部署在每个用户应用系统的前置机之上的,能够帮助实现数据之间的交换与共享的和各信息系统之间形成有机的结合,并能够在客户的接入端顺利实现大量异构数据的自动化提取与及时的转换,并能够同时支持数据的手工录入与提供数据的审核与修正服务的平台。数据交换平台是一个为不同数据库、不同数据格式之间,进行数据交换而提供服务的平台。它要解决企业、政府机构在不同信息库间信息数据无法自由转换的问题。4.1.4数据交换平台的认证与授权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设计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