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录前言1第1章 数控机床和数控技术21.1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综述21.2 数控机床运动坐标的电气控制5第2章 维修工作的基本条件82.1 人员条件82.2 物质条件92.3 关于预防性维护9第3章 维修与排故技术113.1 常见电气故障分类113.2 故障的调查与分析123.3 电气维修与故障的排除163.4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的故障与维修173.5 维修排故后的总结提高工作22第4章 数控设备的维护保养知识244.1 数控设备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244.2 数控机床的维护保养25参考文献28 前言前言我国从事数控机床电气设计、应用与维修技术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数以万计,然而由于此项技术的复杂
2、性、多样性和多变性以及一些客观环境因素的制约,在数控机床电气维修技术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当今控制理论与自动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数控技术也在同步飞速发展,数控系统结构形式上的PC基、开放化和性能上的多样化、复杂化、高智能化不仅给其应用从观念到实践 带来了巨大变化,也在其维修理论、技术和手段上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因此,一篇讲座形式的文章不可能把已经形成了一门专门学科的数控机床电气维修技术理论完整地表述出来,本文仅是将多年的实践探索及业内众同仁的经验总结加以适当的归纳整理,以求对该学科理论的发展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实践有所裨益.31 第1章
3、数控机床和数控技术第1章 数控机床和数控技术谈到维修,首先必须从总体上了解我们的维修对象.1.1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综述 一台典型的数控机床其全部的电气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 (1)数据输入装置将指令信息和各种应用数据输入数控系统的必要装置.它可以是穿孔带阅读机(已很少使用),3.5in软盘驱动器,CNC键盘(一般输入操作),数控系统配备的硬盘及驱动装置(用于大量数据的存储保护)、磁带机(较少使用)、PC计算机等等.(2)数控系统数控机床的中枢,它将接到的全部功能指令进行解码、运算,然后有序地发出各种需要的运动指令和各种机床功能的控制指令,直至运动和功能结束.数控系统都有很完善的自诊断能力,日
4、常使用中更多地是要注意严格按规定操作,而日常的维护则主要是对硬件使用环境的保护和防止系统软件的破坏.(3)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机床各项功能的逻辑控制中心.它将来自CNC的各种运动及功能指令进行逻辑排序,使它们能够准确地、协调有序地安全运行;同时将来自机床的各种信息及工作状态传送给CNC,使CNC能及时准确地发出进一步的控制指令,如此实现对整个机床的控制.当代PLC多集成于数控系统中,这主要是指控制软件的集成化,而PLC硬件则在规模较大的系统中往往采取分布式结构.PLC与CNC的集成是采取软件接口实现的,一般系统都是将二者间各种通信信息分别指定其固定的存放地址,由系统对所有地址的信息状态进行实时监
5、控,根据各接口信号的现时状态加以分析判断,据此作出进一步的控制命令,完成对运动或功能的控制.不同厂商的PLC有不同的PLC语言和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因此,力求熟悉某一机床PLC程序的前提是先熟悉该机床的PLC语言.(4)主轴驱动系统接受来自CNC的驱动指令,经速度与转矩(功率)调节输出驱动信号驱动主电动机转动,同时接受速度反馈实施速度闭环控制.它还通过PLC将主轴的各种现实工作状态通告CNC用以完成对主轴的各项功能控制.主轴驱动系统自身有许多参数设定,这些参数直接影响主轴的转动特性,其中有些不可丢失或改变的,例如指示电动机规格的参数等,有些是可根据运行状态加以调改的,例 如零漂等.通常CNC中
6、也设有主轴相关的机床数据,并且与主轴驱动系统的参数作用相同,因此要注意二者取一,切勿冲突.(5)进给伺服系统接受来自CNC对每个运动坐标轴分别提供的速度指令,经速度与电流(转矩)调节输出驱动信号驱动伺服电机转动,实现机床坐标轴运动,同时接受速度反馈信号实施速度闭环控制.它也通过PLC与CNC通信,通报现时工作状态并接受CNC的控制.进给伺服系统速度调节器的正确调节是最重要的,应该在位置开环的条件下作最佳化调节,既不过冲又要保持一定的硬特性.它受机床坐标轴机械特性的制约,一旦导轨和机械传动链 的状态发生变化,就需重调速度环调节器.(6)电器硬件电路随着PLC功能的不断强大,电器硬件电路主要任务是
7、电源的生成与控制电路、隔离继电器部分及各类执行电器(继电器、接触器),很少还有继电器逻辑电路的存在.但是一些进口机床柜中还有使用自含一定逻辑控制的专用组合型继电器的情况,一旦这类元件出现故障,除了更换之外,还可以将其去除而由PLC逻辑取而代之,但是这不仅需要对该专用电器的工作原理有清楚的了解,还要对机床的PLC语言与程序深入掌握才行.(7)机床(电器部分)包括所有的电动机、电磁阀、制动器、各种开关等.它们是实现机床 各种动作的执行者和机床各种现实状态的报告员.这里可能的主要故障多数属于电器件自身的损坏和连接电线、电缆的脱开或断裂.(8)速度测量通常由集装于主轴和进给电动机中的测速机来完成.它将
8、电动机实际转速匹配成电压值送回伺服驱动系统作为速度反馈信号,与指令速度电压值相比较,从而实现速度的精确控制.这里应注意测速反馈电压的匹配联接,并且不要拆卸测速机.由此引起的速度失控多是由于测速反馈线接反或者断线所致.(9)位置测量较早期的机床使用直线或圆形同步感应器或者旋转变压器,而现代机床多采 用光栅尺和数字脉冲编码器作为位置测量元件.它们对机床坐标轴在运行中的实际位置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测量,将测量值反馈到CNC并与指令位移相比较直至坐标轴到达指令位置,从而实现对位置的精确控制.位置环可能出现的故障多为硬件故障,例如位置测量元件受到污染,导线连接故障等.(10)外部设备一般指PC计算机、打印机
9、等输出设备,多数不属于机床的基本配置.使用中的主要问题与输入装置一样,是匹配问题.1.2 数控机床运动坐标的电气控制 数控机床一个运动坐标的电气控制由电流(转矩)控制环、速度控制环和位置控制环串联组成.其控制框图如图2.(1)电流环是为伺服电机提供转矩的电路.一般情况下它与电动机的匹配调节已由制造者作好了或者指定了相应的匹配参数,其反馈信号也在伺服系统内联接完成,因此不需接线与调整.(2)速度环是控制电动机转速亦即坐标轴运行速度的电路.速度调节器是比例积分(PI)调节器,其P、I调整值完全取决于所驱动坐标轴的负载大小和机械传动系统(导轨、传动机构)的传动刚度与传动间隙等机械特性,一旦这些特性发
10、生明显变化时,首先需要对机械传动系统进行修复工作,然后重新调整速度环PI调节器速度环的最佳调节是在位置环开环的条件下才能完成的,这对于水平运动的坐标轴和转动坐标轴较容易进行,而对于垂向运动坐标轴则位置开环时会自动下落而发生危险,可以采取先摘下电动机空载调整,然后再装好电动机与位置环一起调整或者直接带位置环一起调整,这时需要有一定的经验和细心.速度环的反馈环节见前面“速度测量”一节.(3)位置环是控制各坐标轴按指令位置精确定位的控制环节.位置环将最终影响坐标轴的位置精度及工作精度.这其中有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位置测量元件的精度与CNC系统脉冲当量的匹配问题.测量元件单位移动距离发出的脉 冲数目经过
11、外部倍频电路和/或CNC内部倍频系数的倍频后要与数控系统规定的分辨率相符.例如位置测量元件10脉冲/mm,数控系统分辨率即脉冲当量为0.001mm,则测量元件送出的脉冲必须经过100倍频方可匹配.二是位置环增益系数Kv值的正确设定与调节.通常Kv值是作为机床数据设置的,数控系统中对各个坐标轴分别指定了Kv值的设置地址和数值单位.在速度环最佳化调节后Kv值的设定则成为反映机床性能好坏、影响最终精度的重要因素.Kv值是机床运动坐标自身性能优劣的直接表现而并非可以任意放大.关于Kv值的设置要注意两个问题,首先要满足下列公式:Kv=v/式中v坐标运行速度,m/min跟踪误差,mm注意,不同的数控系统采
12、用的单位可能不同,设置时要注意数控系统规定的单位.例如,坐标运行速度的单位是m/min,则Kv值单位为m/(mmmin),若v的单位为mm/s,则Kv的单位应为mm/(mms).其次要满足各联动坐标轴的Kv值必须相同,以保证合成运动时的精度.通常是以Kv值最低的坐标轴为准.位置反馈(参见上节“位置测量”)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没有位置测量元件,为位置开环控制即无位置反馈,步进电机驱动一般即为开环;一种是半闭环控制,即位置测量元件不在坐标轴最终运动部件上,也就是说还有部分传动环节在位置闭环控制之外,这种情况要求环外传动部分应有相当的传动刚度和传动精度,加入反向间隙补偿和螺距误差补偿之后,可以得到很高
13、的位置控制精度;第三种是全闭环控制,即位置测量元件安装在坐标轴的最终运动部件上,理论上这种控制的位置精度情况最好,但是它对整个机械传动系统的要求更高而不是低,如若不然,则会严重影响两坐标的动态精度,而使得机床只能在降低速度环和位置精度的情况下工作.影响全闭环控制精度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测量元件的精确安装问题,千万不可轻视(4)前馈控制与反馈相反,它是将指令值取出部分预加到后面的调节电路,其主要作用是减小跟踪误差以提高动态响应特性从而提高位置控制精度.因为多数机床没有设此功能,故本文不详述,只是要注意,前馈的加入必须是在上述三个控制环均最佳调试完毕后方可进行. 第2章 维修工作的基本条件第2章 维
14、修工作的基本条件数控机床的身价从几十万元到上千万元,一般都是企业中关键产品关键工序的关键设备,一 旦故障停机,其影响和损失往往很大.但是,人们对这样的设备往往更多地是看重其效能,而不仅对合理地使用不够重视,更对其保养及维修工作关注太少,日常不注意对保养与维修工作条件的创造和投入,故障出现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很是普遍.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效益,我们一定要重视维修工作,创造出良好的维修条件.由于数控机床日常出现的多为电气故障,所以电气维修更为重要.2.1 人员条件 数控机床电气维修工作的快速性、优质性关键取决于电气维修人员的素质条件.(1)首先是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2)知识面要广
15、.要学习并基本掌握有关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的各学科知识,如计算机技术、模拟与数字电路技术、自动控制与拖动理论、控制技术、加工工艺以及机械传动技术,当然还包括上节所讲的基本数控知识.(3)应经过良好的技术培训.数控技术基础理论的学习,尤其是针对具体数控机床的技术培训,首先是参加相关的培训班和机床安装现场的实际培训,然后向有经验的维修人员学习,而更重要且更长时间的是自学.(4)勇于实践.要积极投入数控机床的维修与操作的工作中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5)掌握科学的方法.要做好维修工作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总结提高,从中提炼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6)
16、学习并掌握各种电气维修中常用的仪器、仪表和工具.(7)掌握一门外语,特别是英语.起码应做到能看懂技术资料.2.2 物质条件 (1)准备好通用的和某台数控机床专用的电气备件.(3)必要的维修工具、仪器仪表等,最好配有笔记本电脑并装有必要的维修软件. (4)每台数控机床所配有的完整的技术图样和资料.(5)数控机床使用、维修技术档案材料.2.3 关于预防性维护 预防性维护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故障率,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下列几方面的工作.(1)人员安排 为每台数控机床分配专门的操作人员、工艺人员和维修人员,所有人员都要不断地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技术水平.(2)建规建档 针对每台机床的具体性能和加工对象制定操作
17、规章,建立工作与维修档案,管理者要经常检查、总结、改进.(3)日常保养 对每台数控机床都应建立日常维护保养计划,包括保养内容(如坐标轴传动系统的润滑、磨损情况,主轴润滑等,油、水气路,各项温度控制,平衡系统,冷却系统,传动带的松紧,继电器、接触器触头清洁,各插头、接线端是否松动,电气柜通风状况等等)及各功能部件和元气件的保养周期(每日、每月、半年或不定期).(4)提高利用率 数控机床如果较长时间闲置不用,当需要使用时,首先机床的各运动环节会由于油脂凝固、灰尘甚至生锈而影响其静、动态传动性能,降低机床精度,油路系统的 堵塞更是一大烦事;从电气方面来看,由于一台数控机床的整个电气控制系统硬件是由数
18、以 万计的电子元器件组成的,他们的性能和寿命具有很大离散性,从宏观来看分三个阶段:在一年之内基本上处于所谓“磨合”阶段.在该阶段故障率呈下降趋势,如果在这期间不断开动机床则会较快完成“磨合”任务,而且也可充分利用一年的维修期;第二阶段为有效寿命 阶段,也就是充分发挥效能的阶段.在合理使用和良好的日常维护保养的条件下,机床正常运转至少可在五年以上;第三阶段为系统寿命衰老阶段,电器硬件故障会逐渐增多,数控系统的使用寿命平均在810年左右.因此,在没有加工任务的一段时间内,最好较低速度下空运行机床,至少也要经常给数控系统通电,甚至每天都应通电. 第3章 维修与排故技术第3章 维修与排故技术3.1 常
19、见电气故障分类数控机床的电气故障可按故障的性质、表象、原因或后果等分类.(1)以故障发生的部位,分为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硬件故障是指电子、电器件、印制电路板、电线电缆、接插件等的不正常状态甚至损坏,这是需要修理甚至更换才可排除的故障.而软件故障一般是指PLC逻辑控制程序中产生的故障,需要输入或修改某些数据甚至修改PLC程序方可排除的故障.零件加工程序故障也属于软件故障.最严重的软件故障则是数控系统软件的缺损甚至丢失,这就只有与生产厂商或其服务机构联系解决了(2)以故障出现时有无指示,分为有诊断指示故障和无诊断指示故障.当今的数控系统都设计有完美的自诊断程序,时实监控整个系统的软、硬件性能,一旦
20、发现故障则会立即报警或者还有简要文字说明在屏幕上显示出来,结合系统配备的诊断手册不仅可以找到故障发生的原因、部位,而且还有排除的方法提示.机床制造者也会针对具体机床设计有相关的故障指示及诊断说明书.上述这两部分有诊断指示的故障加上各电气装置上的各类指示灯使得绝大多数电气故障的排除较为容易.无诊断指示的故障一部分是上述两种诊断程序的不完整性所致(如开关不闭合、接插松动等).这类故障则要依靠对产生故障前的工作过程和故障现象及后果,并依靠维修人员对机床的熟悉程度和技术水平加以分析、排除.(3)以故障出现时有无破坏性,分为破坏性故障和非破坏性故障.对于破坏性故障,损坏工 件甚至机床的故障,维修时不允许
21、重演,这时只能根据产生故障时的现象进行相应的检查、分析来排除之,技术难度较高且有一定风险.如果可能会损坏工件,则可卸下工件,试着重现故障过程,但应十分小心.(4)以故障出现的或然性,分为系统性故障和随机性故障.系统性故障是指只要满足一定的 条件则一定会产生的确定的故障;而随机性故障是指在相同的条件下偶尔发生的故障,这类故障的分析较为困难,通常多与机床机械结构的局部松动错位、部分电气工件特性漂移或可靠性降低、电气装置内部温度过高有关.此类故障的分析需经反复试验、综合判断才可能排除.(5)以机床的运动品质特性来衡量,则是机床运动特性下降的故障.在这种情况下,机床虽 能正常运转却加工不出合格的工件.
22、例如机床定位精度超差、反向死区过大、坐标运行不平稳等.这类故障必须使用检测仪器确诊产生误差的机、电环节,然后通过对机械传动系统、数控系统和伺服系统的最佳化调整来排除.此处故障的分类是为了便于故障的分析排除,而一种故障的产生往往是多种类型的混合,这 就要求维修人员具体分析,参照上述分类采取相应的分析、排除法3.2 故障的调查与分析 这是排故的第一阶段,是非常关键的阶段,主要应作好下列工作:询问调查在接到机床现场出现故障要求排除的信息时,首先应要求操作者尽量保持现场 故障状态,不做任何处理,这样有利于迅速精确地分析故障原因.同时仔细询问故障指示情况、故障表象及故障产生的背景情况,依此做出初步判断,
23、以便确定现场排故所应携带的工具、仪表、图纸资料、备件等,减少往返时间.现场检查到达现场后,首先要验证操作者提供的各种情况的准确性、完整性,从而核实 初步判断的准确度.由于操作者的水平,对故障状况描述不清甚至完全不准确的情况不乏其例,因此到现场后仍然不要急于动手处理,重新仔细调查各种情况,以免破坏了现场,使排故增加难度.故障分析根据已知的故障状况按上节所述故障分类办法分析故障类型,从而确定排故原 则.由于大多数故障是有指示的,所以一般情况下,对照机床配套的数控系统诊断手册和使 用说明书,可以列出产生该故障的多种可能的原因.确定原因对多种可能的原因进行排查从中找出本次故障的真正原因,这时对维修人员
24、是 一种对该机床熟悉程度、知识水平、实践经验和分析判断能力的综合考验.排故准备有的故障的排除方法可能很简单,有些故障则往往较复杂,需要做一系列的准 备工作,例如工具仪表的准备、局部的拆卸、零部件的修理,元器件的采购甚至排故计划步骤的制定等等.数控机床电气系统故障的调查、分析与诊断的过程也就是故障的排除过程,一旦查明了原因 ,故障也就几乎等于排除了.因此故障分析诊断的方法也就变得十分重要了.下面把电气故障的常用诊断方法综列于下.(1)直观检查法 这是故障分析之初必用的方法,就是利用感官的检查.询问 向故障现场人员仔细询问故障产生的过程、故障表象及故障后果,并且在整个分析 判断过程中可能要多次询问
25、.目视总体查看机床各部分工作状态是否处于正常状态(例如各坐标轴位置、主轴状态、 刀库、机械手位置等),各电控装置(如数控系统、温控装置、润滑装置等)有无报警指示,局部查看有无保险烧煅,元器件烧焦、开裂、电线电缆脱落,各操作元件位置正确与否等等 触摸在整机断电条件下可以通过触摸各主要电路板的安装状况、各插头座的插接状况、 各功率及信号导线(如伺服与电机接触器接线)的联接状况等来发现可能出现故障的原因. 通电这是指为了检查有无冒烟、打火、有无异常声音、气味以及触摸有无过热电动机和元件存在而通电,一旦发现立即断电分析.(2)仪器检查法 使用常规电工仪表,对各组交、直流电源电压,对相关直流及脉冲信号等
26、 进行测量,从中找寻可能的故障.例如用万用表检查各电源情况,及对某些电路板上设置的 相关信号状态测量点的测量,用示波器观察相关的脉动信号的幅值、相位甚至有无,用PLC 编程器查找PLC程序中的故障部位及原因等.(3)信号与报警指示分析法硬件报警指示这是指包括数控系统、伺服系统在内的各电子、电器装置上的各种状态和故障指示灯,结合指示灯状态和相应的功能说明便可获知指示内容及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 软件报警指示如前所述的系统软件、PLC程序与加工程序中的故障通常都设有报警显示,依据显示的报警号对照相应的诊断说明手册便可获知可能的故障原因及故障排除方法.(4)接口状态检查法现代数控系统多将PLC集成于其
27、中,而CNC与PLC之间则以一系列接口信号形式相互通讯联接.有些故障是与接口信号错误或丢失相关的,这些接口信号有的可以在相应的接口板和输入/输出板上有指示灯显示,有的可以通过简单操作在CRT屏幕上显示,而所有的接口信号都可以用PLC编程器调出.这种检查方法要求维修人员既要熟悉本机床的接口信号,又要熟悉PLC编程器的应用.(5)参数调整法数控系统、PLC及伺服驱动系统都设置许多可修改的参数以适应不同机床、 不同工作状态的要求.这些参数不仅能使各电气系统与具体机床相匹配,而且更是使机床各项功能达到最佳化所必需的.因此,任何参数的变化(尤其是模拟量参数)甚至丢失都是不允许的;而随机床的长期运行所引起
28、的机械或电气性能的变化会打破最初的匹配状态和最佳化状态.此类故障多指故障分类一节中后一类故障,需要重新调整相关的一个或多个参数方可排除.这种方法对维修人员的要求是很高的,不仅要对具体系统主要参数十分了解,既知晓其地址熟悉其作用,而且要有较丰富的电气调试经验(6)备件置换法当故障分析结果集中于某一印制电路板上时,由于电路集成度的不断扩大而要把故障落实于其上某一区域乃至某一元件是十分困难的,为了缩短停机时间,在有相同备件的条件下可以先将备件换上,然后再去检查修复故障板.备件板的更换要注意以下问题.更换任何备件都必须在断电情况下进行.许多印制电路板上都有一些开关或短路棒的设定以匹配实际需要,因此在更
29、换备件板上一 定要记录下原有的开关位置和设定状态,并将新板作好同样的设定,否则会产生报警而不能工作.某些印制电路板的更换还需在更换后进行某些特定操作以完成其中软件与参数的建立.这 一点需要仔细阅读相应电路板的使用说明.有些印制电路板是不能轻易拔出的,例如含有工作存储器的板,或者备用电池板,它会丢 失有用的参数或者程序.必须更换时也必须遵照有关说明操作.鉴于以上条件,在拔出旧板更换新板之前一定要先仔细阅读相关资料,弄懂要求和操作步骤 之后再动手,以免造成更大的故障.(7)交叉换位法当发现故障板或者不能确定是否故障板而又没有备件的情况下,可以将系统中相同或相兼容的两个板互换检查,例如两个坐标的指令
30、板或伺服板的交换从中判断故障板或故障部位.这种交叉换位法应特别注意,不仅硬件接线的正确交换,还要将一系列相应的参数交换,否则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产生新的故障造成思维的混乱,一定要事先考虑周全,设计好软、硬件交换方案,准确无误再行交换检查.(8)特殊处理法当今的数控系统已进入PC基、开放化的发展阶段,其中软件含量越来越丰富,有系统软件、机床制造者软件、甚至还有使用者自己的软件,由于软件逻辑的设计中不可避免的一些问题,会使得有些故障状态无从分析,例如死机现象.对于这种故障现象则可以采取特殊手段来处理,比如整机断电,稍作停顿后再开机,有时则可能将故障消除.维修人员可以在自己的长期实践中摸索其规律或
31、者其他有效的方法.3.3 电气维修与故障的排除这是排故的第二阶段,是实施阶段.如前所述,电气故障的分析过程也就是故障的排除过程,因此电气故障的一些常用排除方法 在上一节的分析方法中已综合介绍过了,本节则列举几个常见电气故障做一简要介绍,供维修者参考(1)电源电源是维修系统乃至整个机床正常工作的能量来源,它的失效或者故障轻者会丢 失数据、造成停机.重者会毁坏系统局部甚至全部.西方国家由于电力充足,电网质量高,因此其电气系统的电源设计考虑较少,这对于我国有较大波动和高次谐波的电力供电网来说就略显不足,再加上某些人为的因素,难免出现由电源而引起的故障.我们在设计数控机床的供电系统时应尽量做到:提供独
32、立的配电箱而不与其他设备串用.电网供电质量较差的地区应配备三相交流稳压装置.电源始端有良好的接地.进入数控机床的三相电源应采用三相五线制,中线(N)与接地(PE)严格分开.电柜内电器件的布局和交、直流电线的敷设要相互隔离.(2)数控系统位置环故障位置环报警.可能是位置测量回路开路;测量元件损坏;位置控制建立的接口信号不存在等.坐标轴在没有指令的情况下产生运动.可能是漂移过大;位置环或速度环接成正反馈;反馈接线开路;测量元件损坏.(3)机床坐标找不到零点.可能是零方向在远离零点;编码器损坏或接线开路;光栅零点标 记移位;回零减速开关失灵.(4)机床动态特性变差,工件加工质量下降,甚至在一定速度下
33、机床发生振动.这其中有很 大一种可能是机械传动系统间隙过大甚至磨损严重或者导轨润滑不充分甚至磨损造成的;对于电气控制系统来说则可能是速度环、位置环和相关参数已不在最佳匹配状态,应在机械故障基本排除后重新进行最佳化调整.(5)偶发性停机故障.这里有两种可能的情况:一种情况是如前所述的相关软件设计中的问 题造成在某些特定的操作与功能运行组合下的停机故障,一般情况下机床断电后重新通电便会消失;另一种情况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如强力干扰(电网或周边设备)、温度过高、湿度过大等.这种环境因素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例如南方地区将机床置于普通厂房甚至靠近敞开 的大门附近,电柜长时间开门运行,附近有大量产生粉尘、金
34、属屑或水雾的设备等等.这些因素不仅会造成故障,严重的还会损坏系统与机床,务必注意改善.3.4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的故障与维修数控伺服系统作为数控装置和机床的联系环节,是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控机床的精度和速度等技术指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伺服系统的性能优劣.因此,对高性能伺服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一直是现代数控机床的关键技术之一.伺服系统在数控机床设备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高性能的伺服系统可以提供灵活、方便、准确、快速的驱动.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整个工业的不断发展,伺服驱动技术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伺服系统已进入全数字化和交流化的时代.3.4.1 伺服系统的发展过程 (一)直流伺服技术 伺服系统的发展经历了由液
35、压到电气的过程.电气伺服系统根据所驱动的电机类型分为直流伺服系统和交流伺服系统.50年代,无刷电机和直流电机实现了产品化,并在计算机外围设备和机械设备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70年代则是直流伺服电机的应用最为广泛的时代. (二)交流伺服技术 从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期,随着微处理器技术、大功率高性能半导体功率器件技术和电机永磁材料制造工艺的发展及其性能价格比的日益提高,交流伺服技术交流伺服电机和交流伺服控制系统逐渐成为主导产品.交流伺服驱动技术已经成为工业领域实现自动化的基础技术之一,并将逐渐取代直流伺服系统. (三)交直流伺服技术的比较 直流伺服驱动技术受电机本身缺陷的影响,其发展受到了限制.
36、直流伺服电机存在机械结构复杂、维护工作量大等缺点,在运行过程中转子容易发热,影响了与其连接的其他机械设备的精度,难以应用到高速及大容量的场合,机械换向器则成为直流伺服驱动技术发展的瓶颈. 交流伺服电机克服了直流伺服电机存在的电刷、换向器等机械部件所带来的各种缺点,特别是交流伺服电机的过负荷特性和低惯性更体现出交流伺服系统的优越性.所以交流伺服系统在工厂自动化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从伺服驱动产品当前的应用来看,直流伺服产品正逐渐减少,交流伺服产品则日渐增加,市场占有率逐步扩大.在实际应用中,精度更高、速度更快、使用更方便的交流伺服产品已经成为主流产品. 3.4.2 伺服系统的应用 随着市
37、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用户对所需产品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和更合理的性能价格比.伺服系统以其出色的性能满足了各种产品制造厂家近乎苛刻的要求,从而能够对产品的加工过程、加工工艺和综合性能进行改造.在机电一体化设备上伺服系统的使用更加广泛,几乎工业生产的所有领域都成为伺服系统的应用对象.3.4.3 伺服系统故障与维修(一) 主轴驱动系统的故障与维修 1主轴转速与进给不匹配当进行螺纹切削或用每转进给切削时,会出现停止进给,主轴仍然运转的故障.主轴有一个每转一个的脉冲的反馈信号,一般为主轴编码器有问题.2转速偏移指令值3主轴异常噪声及振动 电气驱动(在减速过程中发生、振动周期与转速无关) 主轴机械(恒转速自
38、由停车、振动周期与转速有关)4主轴电动机不转:CNC是否有速度信号输出;使能信号是否接通、CTR观察I/O状态、分析PLC梯形图以确定主轴的启动条件(润滑、冷却)主轴驱动故障:主轴电机故障.(二) 进给伺服系统的故障与维修1超程当进给运动超过由软件设定的软限位或由限位开关设定的硬限位时,就会发生超程报警,一般会在CRT上显示报警内容,根据数控系统说明书,即可排除故障,解除报警.2过载当进给运动的负载过大,频繁正、反向运动以及传动链润滑状态不良时,均会引起过载报警.一般会在CRT上显示伺服电动机过载、过热或过流等报警信息.同时,在强电柜中的进给驱动单元上、指示灯或数码管会提示驱动单元过载、过电流
39、等信息.3窜动 在进给时出现窜动现象:测速信号不稳定,如测速装置故障、测速反馈信号干扰等;速度控制信号不稳定或受到干扰;接线端子接触不良,如螺钉松动等.当窜动发生在由正方向运动与反向运动的换向瞬间时,一般是由于进给传动链的反向间隙或伺服系统增益过大所致.4爬行发生在起动加速段或低速进给时,一般是由于进给传动链的润滑状态不良、伺服系统增益低及外加负载过大等因素所致.尤其要注意的是:伺服电动机和滚珠丝杠联接用的联轴器,由于联接松动或联轴器本身的缺陷,如裂纹等,造成滚珠丝杠转动与伺服电动机的转动不同步,从而使进给运动忽快忽慢,产生爬行现象.5振动机床以高速运行时,可能产生振动,这时就会出现过流报警.
40、机床振动问题一般属于速度问题,所以就应去查找速度环;而机床速度的整个调节过程是由速度调节器来完成的,即凡是与速度有关的问题,应该去查找速度调节器,因此振动问题应查找速度调节器.主要从给定信号、反馈信号及速度调节器本身这三方面去查找故障.6伺服电动机不转数控系统至进给驱动单元除了速度控制信号外,还有使能控制信号,一般为DC+24V继电器线圈电压.伺服电动机不转,常用诊断方法有:检查数控系统是否有速度控制信号输出;检查使能信号是否接通.通过CRT观察I/O状态,分析机床PLC梯形图(或流程图),以确定进给轴的起动条件,如润滑、冷却等是否满足;对带电磁制动的伺服电动机,应检查电磁制动是否释放;进给驱
41、动单元故障;伺服电动机故障.7位置误差当伺服轴运动超过位置允差范围时,数控系统就会产生位置误差过大的报警,包括跟随误差、轮廓误差和定位误差等.主要原因有:系统设定的允差范围小;伺服系统增益设置不当;位置检测装置有污染;进给传动链累积误差过大;主轴箱垂直运动时平衡装置(如平衡液压缸等)不稳.8漂移 当指令值为零时,坐标轴仍移动,从而造成位置误差.通过误差补偿和驱动单元的零速调整来消除.9回参考点故障有找不到和找不准参考点两种故障.前者主要是回参考点减速开关产生的信号或零标志脉冲信号失效所导致,可以用示波器检测信号;后者是参考点开关挡块位置设置不当引起,只要重新调整即可.(三) 数控机床坐标轴的移
42、动定位是由位置伺服系统来完成的.位置伺服系 统一般采用闭环或半闭环控制.(半)闭环控制的特点就是任一环节发生故障都可能导致系统 定位不准确、不稳定或失效.诊断定位故障环节就成为维修的关键.根据伺服系统的控制原 理和系统接口的特性,对系统进行分解判断,已成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主要介绍了位置环和速度环诊断方法. 1 位置环故障诊断 如果位置伺服系统的位置反馈和速度反馈各自采用一个反馈器件 ,可以断开位置环的控制作用,让速度环单独运行,以便判断故障出自位置环还是速度环. 断开位置环的控制作用,可以采用两种方法: 1)机械断开,即断开位置反馈编码器与伺 服电动机之间的传动连接. 2)电气断开,即断开
43、位置反馈编码器与系统的连接. 在位置开环状态下 进行维修测试时,不允许给被测试轴任何方式的移动指令,否则将引起伺服电动机失控. 如果位置反馈和速度反馈由一只反馈元件完成,位置反馈信号经 转换电路变为速度控制信号,则要根据系统硬件具体特性和故障信息作出灵活判断.2 速度环故障诊断 在速度开环的方式下,对速度控制单元进 行测试.该方法需要对系统硬件较熟悉,以避免误操作损坏部件.3电流环是指输出信号速度环的输出信号和经电流互感器得到的电流信号. 在三环系统中,位置环的输出是速度环的输入;速度环的输出是电流环的输入,电流环的输出直接控制功率变换单元的反馈信号.综上所述,数控机床伺服系统诊断定位与故障环
44、节是数控机床维修的关键,高性能的伺服系统能使数控机床更有效更灵活的生产零件.3.5 维修排故后的总结提高工作对数控机床电气故障进行维修和分析排除后的总结与提高工作是排故的第三阶段,也是十分重要的阶段,应引起足够重视.总结提高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详细记录从故障的发生、分析判断到排除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的各种措施,涉 及到的相关电路图、相关参数和相关软件,其间错误分析和排故方法也应记录并记录其无效的原因.除填入维修档案外,内容较多者还要另文详细书写.有条件的维修人员应该从较典型的故障排除实践中找出常有普遍意义的内容作为研究课题 进行理论性探讨,写出论文,从而达到提高的目的.特别是在有些故障
45、的排除中并未经由认真系统地分析判断而是带有一定地偶然性排除了故障,这种情况下的事后总结研究就更加必要.总结故障排除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类图样、文字资料,若有不足应事后想办法补济,而且在 随后的日子里研读,以备将来之需.从排故过程中发现自己欠缺的知识,制定学习计划,力争尽快补课.找出工具、仪表、备件之不足,条件允许时补齐.总结提高工作的好处是:迅速提高维修者的理论水平和维修能力. 提高重复性故障的维修速度.利于分析设备的故障率及可维修性,改进操作规程,提高机床寿命和利用率.可改进机床电气原设计之不足.资源共享.总结资料可作为其他维修人员的参数资料、学习培训教材. 第4章 数控设备的维护保养知识第4章
46、 数控设备的维护保养知识数控设备是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结构较复杂的先进加工设备,是企业的重点、关键设备.要发挥数控设备的高效益,就必须正确的操作和精心的维护,才能保证设备的利用率.正确的操作使用能够防止机床非正常磨损,避免突发故障;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可使设备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延缓劣化进程,及时发现和消灭故障隐患,从而保证安全运行.4.1 数控设备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4.1.1数控设备的使用环境为提高数控设备的使用寿命,一般要求要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和其他热辐射,要避免太潮湿、粉尘过多或有腐蚀气体的场所.腐蚀气体易使电子元件受到腐蚀变质,造成接触不良或元件间短路,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精密数控设备要远离振动大的设备,如冲床、锻压设备等.4.1.2电源要求为了避免电源波动幅度大(大于10%)和可能的瞬间干扰信号等影响,数控设备一般采用专线供电(如从低压配电室分一路单独供数控机床使用)或增设稳压装置等,都可减少供电质量的影响和电气干扰.4.1.3操作规程操作规程是保证数控机床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操作者一定要按操作规程操作.机床发生故障时,操作者要注意保留现场,并向维修人员如实说明出现故障前后的情况,以利于分析、诊断出故障的原因,及时排除.另外,数控机床不宜长期封存不用,购买数控机床以后要充分利用,尤其是投入使用的第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