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区间接触网平面设计.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827656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69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区间接触网平面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毕业论文--区间接触网平面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毕业论文--区间接触网平面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毕业论文--区间接触网平面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毕业论文--区间接触网平面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名称:区间接触网平面设计院系名称:电气工程系班 级:城轨供电11A2学 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2014 年 03 月-3-论文编号: 长沙供电段娄底供电区间接触网平面设计院系名称:电气工程系班 级:城轨供电11A2学 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2014 年 03 月目 录摘要1 接触网的结构和要求- 1 -1.1 接触网的定义- 1 -1.2 接触网的装置1-1.3 接触网的要求-1-2 平面设计的的要求- 2 -2.1 设计思路- 2 -2.2 设计依据- 2-2.3 设计原则- 2-2.4 设计目的及意义- 2-3 接触网的基本设计-2 -3.1 原始材料-3-3.

2、2 基本设计-3- 3.3 气候条件-3-3.4 设计计算-3-4 区间接触网平面设计 4.1设计概况-4 4.2设计程序-4 4.3放图-4 4.4划分锚段-4 4.5支柱布置-4 4.5确定拉出值-45 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设计- 5-5.1 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5 -6 总结- 6-参考文献- 5 -区间接触网平面设计 摘要:电气化铁路因其运输能力强、运营成本低、能源消耗少和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成为了当今铁路的发展方向。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的重要供电设备,其状态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电气化铁路的运行安全。接触网的设计是电气化铁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合理

3、的接触网设计能够提高接触网系统的可靠性,保证铁路生产的正常运行。接触网平面设计是接触网设计的主要内容。由于各个区间、隧道、车站等线路条件是千变万化的,我们无法用固定、简单的格式来完成接触网的平面设计,因此必须对每个区间、隧道、车站单独进行平面设计。本设计是从接触网设计的特点出发,对接触网平面设计进行了系统介绍。此外还论述了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结构特征和设计流程,并给出了接触网平面设计的技术原则,对其设计过程进行了一定说明。 关键词:接触网,平面设计,高速电气化铁路AbstractWith its advantages of stronger transport capacity, lower

4、 operating costs, less energy consumption, smalle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so on, the electrified railway is universally concerned and has became the railway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The overhead contact system,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s in the electrified railway, its state has be

5、en taking great effects on the safe operating of the electrified railway. Therefore, reasonable design can improve reliability of the system, to ensure that the electrified railway would operate safely.The graphic design of Overhead Catenary System (abbr. OCS) is the maintain content of the design o

6、f OCS. For each interval, tunnel and station have different situations. Its impossible to finish the plan of OCS with simple and formulate.So, with tradition design method, designers should spend plenty of time and vigor to finish the design of OCS.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aphic design

7、of OCS, the paper gives a thorough presentation of the design method of OCS. Besides, this paper also introduce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contrivable process of the OCS of high-speed electrified railway. And the paper proposes the technical principle of the graphic design of OCS, explaining the pr

8、ocess too. Keywords: Overhead Catenary System, graphic design, high-speed electrified railway1 接触网结构和要求1.1 接触网的定义电气化铁路的牵引动力是电力机车,机车本身不带能源,所需能源由电力牵引供电系统提供。牵引供电系统主要是指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两大部分。接触网是向电力机车直接输送电能的设备。沿着铁路线的两旁,架设着一排支柱,上面悬挂着金属线,即为接触网,它也可以被看作是电气化铁路的动脉。1.2 接触网的装置接触网是沿铁路线上空架设的向电力机车供电的特殊形式的输电线路。其由接触悬挂、支持装置、定

9、位装置、支柱与基础组成,如图1-1所示 图1-1 接触网结构图1.2.1 接触悬挂接触悬挂包括接触线、吊弦、承力索以及连接零件。接触悬挂通过支持装置架设在支柱上,其功用是将从牵引变电所获得的电能输送给电力机车。1.2.2 支持装置支持装置用以支持接触悬挂,并将其负荷传给支柱或其它建筑物。支持装置包括腕臂、水平拉杆、悬式绝缘子串,棒式绝缘子及其它建筑物的特殊支持设备。根据接触网所在区间、站场和大型建筑物而有所不同。1.2.3 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包括定位管和定位器,其功用是固定接触线的位置,使接触线在受电弓滑板运行轨迹范围内,保证接触线与受电弓不脱离,并将接触线的水平负荷传给支柱。1.2.4 支柱与

10、基础支柱与基础用以承受接触悬挂、支持和定位装置的全部负荷,并将接触悬挂固定在规定的位置和高度上。在中国,接触网主要采用预应力力钢筋混凝土支柱和钢柱,其作用时用来承载支柱负荷,即将支柱固定在用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地下基础上,由基础承受支柱传送给全部负荷,并保证支柱的稳定性。1.3 接触网的要求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的主要供电装置之一,是一种无备用的户外供电装置,经常遭受雨雪风等恶劣天气的影响,一旦损坏,将中断行车,给铁路生产带来损失。接触网架设在铁路线路上空,向电力机车供给电能。接触网额定电压为25kV,最低电压不低于21kV,当行车速度为140km/h时低,应保持23kV。1在各种恶劣环境条件下应能不

11、间断供电,保证电力机车在最大运行速度时能正常取流。2器材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电气强度,要有相应的抗腐蚀能力,零件要尽量标准化、系列化、扩大互换性。3结构合理,方便施工和运营。4接触网发生事故后,通过抢修应能尽快恢复供电。2 接触网的平面设计接触网设计程序和铁路电气化工程的设计阶段相一致1。一般按照三个阶段设计,有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具体步骤为:研究任务书;初步设计;初步设计文件鉴定;技术设计;技术设计文件审批;施工设计;施工配合及处理;参加交接验收。接触网初步设计是根据国家下达的设计任务书,确定接触网建设的技术原则和概算。初步设计阶段完成的主要文件是说明书。说明书中确定的主要技术原

12、则有:线路及车站概况,气象条件,接触网架设范围,悬挂类型,平面布置,支柱设备及支撑装置,附加导线的架设标准,接触网维修组织,防护措施及存在的问题等。并且在初步说明书中应列上主要材料设备表。技术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补充,完善和修改初步设计,或者解决初步设计说明书中提出的各类问题,它是对初步设计的深化和完善,实际上它是接触网设计中的齐,优,新问题,即设计的内容齐全,选择的设备优良,采用的技术先进。技术设计应包括三个方面:技术说明书,附表和附图。施工设计是根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进行,应完成全部施工图纸,经鉴定后作为接触网施工的依据。施工设计完成的文件有:接触网平面图,支柱安装图,锚段关节图,隧道悬

13、挂安装图,附加导线安装图,零件图,安装曲线,全部特殊设计安装图,施工设计说明书等。2.1 设计思路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的重要供电设备,接触网的设计是电气化铁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成果主要以平面布置图和安装图的形式体现,而安装图可选用铁道部通用图,针对各种线路情况,只需进行少量补充,因此,接触网平面设计就成为接触网设计的主要内容。由于各个区间、隧道、车站等线路条件的千变万化,根本无法用固定、简单的格式来完成接触网平面设计,因此必须对每个区间、隧道、车站单独进行平面设计。设计应依据有利于铁路运输生产发展的的运行要求,从经济、可靠的角度出发,按照具体情况确定设计规模与方案。为确保安全运营,还应该

14、对气象条件及负载、悬挂导线的张力与弛度、跨距长度、锚段长度以及安装曲线等进行一系列的计算。这样才能够保证设计方案是可行的。2.2 设计依据区间接触网平面设计主要依据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TB10009-2005,J452-2005,中国铁道出版社)及工务段的线路纵断面图,桥、涵、隧道的图表资料,进行平面布置。具体要求还需参考最新电气化铁道接触网规划设计施工实用全书(中国铁道出版社)、高速电气化铁道接触网(西南交大出版社)、电气化铁道施工手册(中国铁道出版社)、电力工程电气设备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等书籍。2.3 设计原则平面设计的优劣不仅影响到接触网的运行质量、经济合理,还涉及到长期的发展

15、规划。因而,在进行区间接触网平面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原则:1)选择硬横跨或软横跨在站场咽喉以内,一般使用绝缘软横跨,尽量不使用双线路腕臂支柱。对于高速电气化线路应该首选硬横跨。2)支柱布置先从咽喉区开始设计正线上的道岔,道岔定位原则上应尽量采用标准定位。其标准定位最佳位置是两接触线的交点位于两内轨距745mm的中间位置。3)尽量使用最大计算跨距接触网支柱布置,其跨距大小应根据悬挂类型、曲线半径、接触线最大风偏移值和运营经验综合考虑确定。在最大计算风速条件下,接触线距受电弓中心轨迹的最大水平偏移值,一般不得大于450mm2。设计中尽量采用标准跨距。常采用标准跨距为5的整倍数,即40、45、50、55

16、、60m数种,最大允许跨距除在个别大站及特殊情况下,一般不超过67m。4)考虑支柱与信号机的相对位置支柱布置时应考虑不要妨碍信号瞭望。在直线区段,支柱应设置在进站信号机和区间信号机的显示前方,同侧接触网支柱要适当加大其侧面限界值;在曲线区段,支柱应设置在信号机前方5m以外;单线铁路直线区段在地形条件允许时,支柱应设置于信号机的对侧。5)站场上支柱布置应考虑各个站场的特点支柱设置应该尽可能地照顾站场的远期发展,如果将来股道增多,则近期设计的支柱应考虑远期可资利用。对于远期铺设或预留的股道,如果土石方工程已经完成,则软横跨支柱的容量及侧面限界一般应考虑预留。对于股道延长部分,当设立近期支柱时,应以

17、对今后整个支柱布置不产生影响为原则。6)支柱设置要考虑站场美观站场是客货集散地,在技术、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应注意美观。7)尽量减少咽喉区的支柱数量对于较大的站场有时相当复杂,一般应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布置方案进行比较,在保证技术条件合理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支柱的数量,选择最优或较优方案。8)部分特殊跨距值应缩小锚段关节的转换跨距、中心锚结所在的跨距以及其它特殊跨距,应较一般跨距缩减5-10m,或缩减原跨距的10%。支柱布置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技术合理、节省支柱和便于信号瞭望3。2.4 设计目的及意义参考所查阅的资料,根据接触网设计程序,首先完成接触网初步设计,包括确定设计任务区间的气象资料,线路

18、资料,分析比较现行的国内外高速铁路接触网,确定接触网悬挂模式,补偿形式及接触网的相关参数,根据设计时速,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备,进而完成相关的设计计算。分析线路图,进行区间锚段长度的划分和区间支柱的布置,确定锚段关节的类型,完成接触网平面设计。依照接触网平面图图例,绘制区间接触网的平面图。完善设计内容,对接触网设计区间的特殊跨距,支柱容量进行技术校验。通过对区间接触网进行平面设计,本人可以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计中区间的平面设计内容与技术规范,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建立对区间接触网设计的完整概念,加强对区间接触网设计中技术标准的理解,以至达到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能够熟练应用并

19、且指导生产实践。3 接触网的基本设计3.1 原始资料的准备接触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多专业配合的技术工程,与许多学科、工程都密切相关,甚至有些工程数据是接触网设计的依据和先决条件。进行接触网设计应该具备下列主要技术资料:气象资料;线路资料;行车供电资料;桥梁隧道资料;地质资料;信号资料;站场资料;概算资料;其它资料;向相关专业提供的配合资料等。当然,接触网的设计只有上述资料还不够。由于铁道电气化工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技术及系统性的工程,各工种之间的协作与配合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接触网设计的过程中,还应当向有关专业提出本专业的技术要求及相关资料。3.2 基本设计下页图3.1是一种典型的接触网实际方

20、案,即各个支柱都沿钢轨两侧架设。这是所有额定电压下铁路干线交通优选的设计方案,同时也适用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图中标出了接触线、腕臂、支柱、供电线、回流线、钢轨电连线等构件。图3.1 采用混凝土支柱的架空接触网1-支柱;2-腕臂;3-力索;4-接触线;5-缘子;6-电线;7-支柱至钢轨接地线;8-钢轨电连接线;9-上下行钢轨电连接线;10-支柱标识牌:11-回流线;12-弹性吊性;13-吊弦3.3 确定计算气象条件接触网是置于铁路沿线的供电装置,它要经受一切自然条件的影响,主要有:风吹、日晒、雨淋和覆冰等。计算气象条件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接触网建设的经济性与运营的安全可靠性。若选择数值过大,以偶

21、尔出现的极不利条件作为设计依据,必然将造成各种强度的增大、数量的增加,从而增加了投资;若选择的数值偏小,对于一些频繁出现的恶劣情况没有考虑到,则会导致支柱等设备相应的强度降低,数量减少,显然其安全可靠性就大打折扣了。因此,在确定计算气象条件时,应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详细收集气象资料,认真分析、研究,正确合理地确定采用的计算气象条件。我国疆域辽阔,地形条件多变。漫长的铁道线,有的贯穿草原,有的则横穿山谷,气象变化剧烈且复杂,在具体确定接触网计算气象条件时,要力求准确,但又不宜过于繁琐,在相应量的取值上,应该尽量标准化、规格化、系列化,这样才能够方便设计和应用。接触网设计中气象条件的取值原则为

22、:各种温度应取5的整数倍;覆冰厚度取为零值或5mm的倍数;最大风速取20、22、25、27、30m/s等数值。3.3.1 气象条件的内容及用途尽管说接触网计算气象条件多达十余项,但是起控制作用的只有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最大风速及覆冰厚度。因此,决定某一条线路的计算气象条件,往往是在广泛调查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这四项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并参考典型气象区确定的。有些计算气象条件是由上述四项基本条件所导出的,而有些则是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大量统计结果取用的经验值。接触网设计中用到的气象资料包括有: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最大风速及其出现时的温度、最大覆冰厚度及其出现时的温度、接触线无弛度时的温

23、度、吊弦及定位器处于正常位置时的温度、最大覆冰时的风速,此外还有雷电日和线路横跨河滩及山谷时的最大风速等,各项资料的用途如表3.13。表3.1接触网气象条件序号项目主要用途1最高温度1.计算导线最大正弛度,确定支柱高度及限界尺寸;2.确定接触线无弛度时的温度及吊弦、定位器处于正常位置时的温度。2最低温度1.计算导线最大负弛度;2.确定计算起始条件;3.确定接触线无弛度时的温度及吊弦、定位器处于正常位置时的温度;4.计算支柱容量。3最大风速1.计算跨距;2.计算支柱容量;3.检查最大风速时的空气绝缘间隙。4最大风速时温度1.确定最大风速时导线张力;2.计算支柱容量。5覆冰厚度1.计算最大附加负载

24、;2.确定起始条件;3.计算支柱容量等。6覆冰时温度1.确定计算起始条件;2.确定最大附加负载时导线张力;3.计算支柱容量7覆冰时相应风速1.计算最大附加负载;2.确定起始条件;3.计算支柱容量。8接触线无弛度时温度计算安装曲线。9吊弦及定位器正常位置时温度计算安装曲线。10雷电日(或小时)防雷设计。3.3.2 确定气象条件气象条件的确定是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沿线气象台站的资料不足时,还应吸取电力、电信部门的设计经验和技术数据,同时参考国家电力部门制定的典型气象区,进行综合研究后确定。下面简述一下相应气象条件的选择与确定方法。(一) 最大风速接触网设计用最大风速值,采用距地面10m

25、高处,五年一遇的自记10分钟平均最大值。最大风速的计算方法有:平均法、变通法、数理统计法。平均法在资料占有的年代数较少时,其计算结果往往会有偏差。数理统计法的精度和可信度虽然较高,但计算过程比较繁琐。因此,在资料占有年代数较少时,接触网的设计一般常用变通法。变通法:设有n年的资料,按年份次序排列,每5年为一组,每组顺序相隔1年。如,1-5年为第一组,2-6年为第二组,以此类推,取出每组中的最大值,然后再取各组最大值的平均值,即 (3.3.1)式中第i组中最大风速值(m/s);占有资料的年份数;划分的组数。在气象资料中,最大风速是指离地面10m高处、自记10分钟平均值。由于我国风速仪高度不全为1

26、0m,自动记录的也较少,以往大都是每天定时记录4次2分钟平均风速。因此,在求最大风速保证率以前,所收集和记录的风速资料必须经过风速仪高度、观测次数、观测时距离的修正和换算。具体的换算方法在相关技术手册中可以方便地查到。(二) 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应根据线路通过地区的实际极限温度并参考典型气象区确定。为了便于计算,在数值上宜取与极限温度接近的5的整倍数值。(三) 最大风速出现时的温度最大风速出现时的温度,根据各地区而异。即使是同一地区,也会出现有时高,有时低的现象的,故不易选出合适数值,一般是选取风速大而出现次数多的月份的温度平均值。根据我国气候特点,南北方有所不同。南方多出现台

27、风,宜取用夏、秋季节某个月的平均气温;北方则多出现寒流风,宜取用冬、春季节某个月的平均气温。至于长江中下游及中原地区,受上述两种影响都较严重,则应视其具体情况而定。接触网的设计总是要根据当地气象资料并参考典型气象区的取值确定。(四) 接触线无弛度时温度接触线无弛度时温度,是选取接触线处于水平状态时的温度,这个温度可以根据接触悬挂的实际运营状态确定。由于简单链形悬挂和弹性链形悬挂在温度变化相同时,其接触线弛度变化不同,故取值就不相同。分别为:简单链形悬挂 (3.3.2)弹性链形悬挂 (3.3.3)接触线无弛度时温度的取值,一般比平均温度偏低,这样可以减小负弛度,增加正弛度,有利于改善接触悬挂的运

28、营情况。(五) 吊弦及定位器处于正常位置时的温度吊弦及定位器处于正常位置时的温度是取全年保持时间最长的温度,目前在设计中取该地区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平均值,即 (2.4.4)(六) 覆冰厚度接触线和承力索的覆冰厚度,是指圆筒形的冰壳厚度。然而,事实上覆冰断面可能成为各种不规则的形状。在覆冰季节,可用单位长度导线覆冰后的重量,换算出覆冰的平均厚度,即 (2.4.5)式中,单位长度导线覆冰后的总重力负载(kN/m);无冰时单位长度导线重力负载(kN/m);导线半径(mm);覆冰的密度(900kg/m3)。接触线的覆冰厚度取承力索覆冰厚度的50%,不考虑吊弦及线夹上的覆冰荷载。(七) 线索覆冰时的风

29、速在无观测资料时,设计中覆冰时的风速取,但在沿海及草原地区风速要大一些,此时可以取。(八) 雷电日(或雷电小时)雷电日在一天24小时内发生了雷电现象,不管雷击次数为多少,都算作一个雷电日。雷电小时在一个小时内发生了雷电现象,不管雷击次数为多少,不管雷电活动持续一个小时还是几分钟,都算作一个雷电小时。雷电日或雷电小时是表示一个地区雷电活动强弱程度的参数,一般用雷电小时比较精确。设计中应向有关气象台、站收集该地区的实际年平均雷电日或雷电小时,作为接触网在大气过电压时防护设计的依据。(九) 隧道内气温我国是一个地形复杂的国家,铁路长大隧道及隧道群地段较多,有关隧道内大气温度的确定是一个特殊的问题。根

30、据多年的观测与试验,在隧道中部的气温变化幅度明显要比隧道外小得多。不管是日气温或年气温,其温差都要小。通常设计中按以下数据处理:隧道内最高温度较隧道外低10,隧道内最低温度较隧道外高5,而且不考虑隧道内覆冰及风偏影响。3.4 设计计算3.4.1 概述计算负载分为垂直负载和水平负载两种:(1) 垂直负载对于简单悬挂,包括本身重量和接触线的覆冰重量等,链形悬挂包括本身的重量,即承力索、接触线、吊弦及线夹的重量,接触线及承力索的覆冰重量等。(2) 水平负载包括风负载和由吊弦偏斜所造成的负载,后者在设计中一般不予考虑。另外还有承力索、接触线由于之字力和曲线力(由于曲线关系形成的垂直于线路的水平分力)以

31、及下锚力的作用,对支柱和支持装置所形成的水平分力。3.4.2 计算负载(1) 自重负载接触线自重负载:kN/m承力索自重负载:kN/m吊弦及线夹重力负载:kN/m(2) 悬挂自重(无冰无风时的合成负载)(3) 线索冰负载当天气发生变化,如气温突然下降、下雾或者下了冷雨之后,就会在接触网和架空线路的导线与构件上形成覆冰。计算冰负载时,冰壳计算厚度b应不小于实际观测到的5年至少出现一次的最大覆冰厚度,但是,因接触线与受电弓相互有摩擦,放在计算时将其厚度折算为承力索冰厚度的一半。承力索的覆冰厚度认为是圆筒形的,且全线覆冰厚度相等,冰负载乃是冰的重力负载,其方向垂直向下。 承力索上的冰负载 接触线上的

32、冰负载(4) 线索的风负载风负载就是风作用到线索上的力。接触网悬挂线索的风负载由下式计算 接触线风负载 承力索风负载 承力索覆冰时单位长度的风负载 接触线覆冰时单位长度的风负载上式中风速不均匀系数和风负载体型系数K见表3-2和表3-3。表3-2风速不均匀系数计算风速(m/s)20以下2030313535以上1.000.850.750.7表3-3风负载体型系数受风件特征系数K圆形钢筋混凝土支柱0.60矩形钢筋混凝土支柱1.40四边形角钢支柱1.4(1+)链形悬挂1.25一般悬挂d17mm1.20一般悬挂d17mm1.10(5) 合成负载在线索同时承受垂直负载(重力负载)和水平负载(风压载)时,合

33、成负载是它们的几何和。在计算链形悬挂的合成负载时(是对承力索而言的),其接触线上所承受的水平风负载,被认为是传给了定位器而予以忽略不计。 最大风速时的合成负载 覆冰时的合成负载 无冰无风时的合成负载链形悬挂在无冰、无风时,即水平负载为零,覆冰负载也为零,此时的合成负载为,即是链形悬挂的自重力负载。3.4.3 最大允许跨距的确定任何架空导线在风的作用下都要偏离其起始位置,在情况严重时可能会破坏线路的工作条件。如在电力传输线路上,导线的偏移以及由此产生的振动,和导致不同相的导线之间的混线,从而造成短路,并常因此而烧伤导线。在电气化铁路接触悬挂上,导线偏离起始位置会导致钻弓事故,刮坏受电弓或拉断导线

34、,这种运行故障会中断或影响行车,这是接触网最严重的事故之一。因此应经常对接触悬挂导线的偏移给予极大的注意。可惜的是,精确计算偏移值会碰到很多困难,目前采用的是近似法。所谓困难,一方面是评定风对导线的作用比较复杂,另一方面是在风的作用下导线的运动状态比较复杂4。根据受电弓滑板的最大工作宽度,铁路工程技术规范规定,在最大计算风速条件下,接触线对受电弓中心的最大水平偏移值不应超过500mm,在曲线区段不应超过450mm。在接触网设计中,仍按此规定处理。链形悬挂的接触线受风偏移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主要取决于悬挂结构形式,线材参数,接触线及承力索受力状态,风负载,拉出值等。(1) 直线区段上在本设计中,

35、可以根据以往经验取直线段最大跨距为65m,即lmax65m,可带入下式中进行验算。其中:m为当量系数,可取m=0.85,为接触线之字值,在直线区段上取300mm;=20mm;则受风偏移为:则bjmax500mm,所以,所取最大跨距满足条件。(2) 在曲线区段上,最大跨距计算公式如下:(3.4.1)其中可令bjbjmax450mm,j可忽略,其余参数和直线部分相同,则:当R=6000时,a=150mm,最后还应指出两点;其一,按照最大风偏移值决定跨距,在某些风压较小的地区或线路区段,其计算跨距可能大于70m,但当跨距值过大时,特别是在接触线许用张力偏小的情况下,沿跨距内的弹性将出现较大的差异,故

36、造成跨距中的磨耗加剧,使之维修工作量增加,并缩短了接触线的使用寿命,效果是不好的,因而目前我国最大跨距用65m;其二,在风压相同的地区或线路区段,当遇有最大曲线半径的时候,由于R较大,其结果计算出的跨距值大于直线区段上的跨距值,在这种情况时最大跨距亦不应超过直线区段上的值,一般就取直线区段上的最大值。所以,根据计算,本设计中跨距的选定如表3-4所示。表3-4 线路跨距线路直线曲线(R6000m)跨距(m)60553.4.4 锚段长度的确定在区间或站场上,为满足供电方面和机械方面的要求,将接触网分成若干一定长度且相互独立的分段,这种独立的分段称为锚段。划分锚段的目的主要是:加补偿器;缩小机械事故

37、范围;使吊弦的偏移不致超过许可值以及改善接触线的受力情况等。划分锚段的主要依据是在气象条件发生变化时,使接触线内所产生的张力增量不超过规定值。锚段长度的决定和跨距长度一样,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计算。锚段长度主要是由接触线和承力索从中心锚结到补偿器之间的张力差决定的5。张力增量是指当温度变化且在补偿器工作的条件下,吊弦和定位器都发生偏转和移动,使接触线在吊弦和定位器固定点处的张力产生差别。目前在设计中,规定在计算极限温度下,中心锚结和补偿器间的张力差T不许超过15Tj。Tj代表接触线在补偿器处的张力。(1) 吊弦造成的张力增量Tjd在直线区段上,接触线由于温度变化而伸长(或缩短),因吊弦偏移而造成接

38、触线内的张力变化。由下式进行计算:(3.4.2)式中 Tjd只考虑温度变化时,吊弦所引起的张力增量(kN);L由中心锚结至补偿器问的距离(m);线胀系数(K-1);c吊弦长度,取平均值(m)。上式的应用条件是在直线区段上,只考虑吊弦所造成的张力变化和只考虑温度引起的伸长。(2) 定位器形成的张力增量Tjw定位器在温度变化时也因接触线产生伸长(或缩短)而沿接触线发生偏转。在直线区段上,由于定位器对接触线张力变化影响小(一般对于1500m长的锚段,其定位器产生的张力增量只有几十牛顿),可以忽略。因此,对于定位器产生的张力增量,只考虑曲线上的情况。因而,由于定位器的偏移使接触线引起的张力增量为:(3

39、.4.3)上式的应用条件为在曲线区段,且只考虑温度伸长和定位器偏移所引起的张力变化。如果引入弹性变形的影响,接触线因吊弦和定位器共同作用所产生的总张力增量可由下式求得:(3.4.4)在直线区段上,因定位器正反定位的影响,其张力差忽略不计,若同时考虑接触线弹性伸长,其张力差为:(3.4.5)对于全补偿链形悬挂来说,除了考虑接触线的张力增量以外,还要考虑承力索因温度变化使承力索的伸长或缩短引起的张力增量。在直线区段上,承力索沿线路中心布置,在温度变化时,承力索虽有转动,仍可认为承力索不产生张力增量。只考虑接触线产生的张力增量。在曲线区段上,承力索产生曲线水平力。当温度发生变化,腕臂发生偏转时,因腕

40、臂改变方向,在承力索上产生纵向分力,这个纵向分力,就是承力索产生张力增量的主要原因。当支柱位于曲线外侧,且锚段位于同一曲线半径的曲线上时,可由下式决定承力索的张力增量值。(3.4.6)式中 水平拉杆长度(m);曲线半径(m);承力索在补偿器处的张力(kN)。全补偿链形悬挂中,接触线张力增量值直接用式(3.4.3)和(3.4.4)求得。只是在应用时,要考虑全补偿的特殊性。对于全补偿链形悬挂,接触线和承力索在补偿器的作用下,由于温度的变化,它们往往是向同方向移动的。如果承力索的胀系数和接触线的线胀系数的量值相等,则吊弦总是成铅垂状态的,这时吊弦无论是对接触线,还是对承力索都不会产生张力增量。而对接

41、触线起作用的是定位器对承力索起作用的是腕臂的拉杆。如果承力索的线涨系数与接触线的不相等,则吊弦对接触线产生一定的张力增量影响,此时,在式(3.4.3)和式(3.4.4)中的用(c-j)代替,即可求得接触线的张力增量。同时,在全补偿链形悬挂中,接触线弛度的变化更小,因温度变化而耗损于弛度变化方向的纵向位移也更小。故在计算中就忽略不计了,即令0。按接触线张力增量不超过15%Tc,承力索张力增量步超过10%Tcmax,得接触线额定张力为27kN,承力索额定张力为21kN,所以,接触线张力增量不应超过4kN,承力索张力增量不应超过2.1kN。在直线区段,当温度变化时,可以认为承力索不产生张力增量,并且

42、在直线区段,定位器交替受拉和受压,定位器对接触线张力变化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此时,仅考虑吊弦作用和弹性变形对接触线的张力差。其张力差按式(3.4.5)计算。相关参数的确定下:(1) 取锚段长度为1600m,则L=800m,l取65m。(2) 在全补偿链形悬挂中,接触线驰度变化很小,切温度变化耗损于驰度方向的纵向位移较小,因此,0。(3) t的确定(吊弦处于正常时的温度与极限温度之差)(4) 由表中得,接触线线胀系数。(5) 接触线无驰度时相应跨距下的承力索驰度(6) 吊弦长度C(7) 接触线弹性系数E124000kPa当锚段长度为1600m时,接触线张力差为1.34kN15%Tj=4kN

43、,符合设计要求。4区间平面设计4.1 高速接触网平面设计概述接触网的平面设计(平面布置)是接触网设计的重要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11,是施工工程的重要依据。接触网平面设计包括下述内容:确定接触悬挂类型;支柱的位置、类型及数量;锚段的划分及走向;拉出值的大小及方向;支柱的侧面限界;支持装置类型及安装图号;地质条件、基础及横卧板的设置情况;道岔群区的放大图;桥隧内的设置及布置;回流线、吸回线、正馈线及其他附加导线的设置及架设状态;接触线高度;供电与分段的情况;吸流变压器(或自耦变压器)、隔离开关及避雷器等设备安装图及所在位置;接地及防护;特殊设计及工程数量统计。接触网平面设计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室内设计

44、、现场勘测及调整整理。室内设计是根据站场平面图及详细线路纵断面图,初步确定支柱位置、划分锚段长度、确定锚段关节位置与中心锚结位置以及其他相关技术设计,同时提出现场勘测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场勘测是根据第一阶段完成的设计图,进一步核对与现场的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合。因为接触网沿铁路线架设,现场会有许多建筑物的坐标与图纸数据不符,甚至还有相当数量建筑物没有坐标位置,因此进行现场的实际勘测是非常必要的。调整整理是在原先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实测资料,对原设计进行必要的补充、修改、调整,并最后完成全部接触网平面图的设计。接触网平面设计是一项十分复杂、细致而又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下述主要技术原则:(1) 接触网平面设计,应结合近、远期发展目标,综合考虑;(2) 接触网设计应符合铁路技术规范及电气化铁路设计规范的技术要求;(3) 接触网设计中要考虑各个专业之问的配合;(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设计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