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状、问题及对策》.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827232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状、问题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毕业论文《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状、问题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毕业论文《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状、问题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毕业论文《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状、问题及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毕业论文《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状、问题及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内容提要】土地流转是对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的延续和完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推进农村城镇化、逐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是现行农村各项改革的重要配套措施,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农村生产力得到不断解放和发展的必然。它是一个历史进程,而不是一个阶段性任务。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完善土地流转方面的方针政策,既要积极,更要稳妥。因此,我们应该深刻理解和认真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方针政策,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机制,不断探索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解决途径,只有当农用地、非农建设用地、宅基地等都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合理流转时,才能应对

2、加入WTO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才能促进“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关键词】农地流转 现状 问题 对策Abstract:Land Circulation is to improve the household contract management system. Its the fundamental way to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land resource, to advance the rural urbanization, to transfer the surplus rural labor step by step, to increase Far

3、mers income in the market economic conditions. Its also an important supporting measure of the present rural reforms and an effective mean to speed up the rural modernization. The market of the rights of contracting rural land is the result of the lib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productivity

4、. It is an historical process, but not a periodical mission. It should be not only positive, but also sound to promote the market of the rights of contracting rural land and to improve the principles and policies of land circulation. Therefore, we should thoroughly understand and conscientiously imp

5、lement the principles and policies of Seventeen of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CPC to build the system of transference of the right to use rural land and to explore the approaches to the problem of the rural land circulation. Only when the agricultural land, land for non-agricultural constructi

6、on land, and housing sites can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 of market economy rational circulation, can deal with the impacts and challenges that the WTO brings, can promote the “three rural issues” effectively resolved.Keywords: Land Circulation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 Measure目 录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概述1二、土地承

7、包经营权流转的作用1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2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的问题及成因4(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4(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问题的成因5五、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对策建议7参考文献1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概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指在农村土地承包中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效的前提条件下,在不改变农村土地所有权权属性质和主体种类以及农村土地农业用途的基础上原承包方依法将该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从该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来的部分权能等具体的民事权利转移给他人的行为。坚持依法自

8、愿有偿原则,尊重农民土地流转主体地位,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流转,也不得妨碍自主流转。按照完善管理、加强服务要求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作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伴随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发展出现的客观经济现象,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对于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合理配置农业资源,培育规模经营主体,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1。(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农村剩余的劳动力可以从事其他行业生产,创造好劳务经济。土地的正常化流转,给有志要从事其他行业的劳动力提供了可能和创造了机会,把农村劳动力从土

9、地上解决出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同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利于加快改造传统农业,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现代化生产装备和技术投入少,抗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力弱。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保障流出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利益的前提下,有利于扩大流入方土地承包经营规模,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和应用现代农业机械装备,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有利于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多元化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利于优化

10、农地资源,促进土地合理利用。我国人多地少,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比较大,土地特别是耕地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资源。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有利于防止承包土地粗放经营甚至抛荒,减少土地资源闲置和浪费;有利于科学配置和合理利用农地资源,促进农村生产结构调整和优化。(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有利于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巩固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核心是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必然要求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是谁的,谁有权流转,可以采取什么方式流转,从而有利于加快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落实农民对承包经营权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有利于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赋予农

11、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而推进现有土地承包经营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发展迅速,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模加大,速度加快。近年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土地流转规模不断上升,速度有所加快。2007 年末,全国农地流转总面积达 6372 万亩,比 2006 年增长 14.8% ,占全国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 5.2% 。2008 年以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明显加快,截至 2008 年 8 月底,全国农地流转面积已达到 1.06 亿亩,比 2007 年增长 66% ;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8.

12、7% ,比 2007 年提高了 3.5 个百分点。2(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渐趋多样,仍以转包和出租为主。全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由早期的农户间的代耕、无偿或倒贴转包等形式,逐步发展到有偿转包、出租、转让、互换、土地股份合作等多种流转方式。但转包和出租仍是农地流转的主要形式,全国 2007 年转包和出租占总流转面积的 78% ,比 2003 年提高了 10.6 个百分点。1其中,转包又是最主要的形式。根据四川报告,截至 2006 年底,四川全省以转包方式流转的耕地面积为 253.22 万亩,占耕地流转总面积的49% ,比例远高于以出租(占耕地流转总面积的 25. 5% )、转让(占耕地流转总

13、面积的 12.6% )、入股(占耕地流转总面积的 1.9% )、互换(占耕地流转总面积的 2. 7% )等方式流转的土地。根据一份对重庆部分市县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报告,自从 2003年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后至今,转包一直是主体的流转方式,涉及转包的农户大约占流转量的 53.16% ;涉及出租的农户约占流转量的 20. 11% ;涉及代耕的农户约占流转量的 19.26% ;涉及互换的农户约占流转量的 6. 42% ;涉及入股的农户约占流转量的 1.05% 3(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途径增多,渠道多样。从以前的转出户与转入户自行协商进行,发展到现在的委托他人或集体组织流转,从自主型流转到自主型和

14、委托型流转并存。如:浙江省 2007 年通过委托村集体或其他服务组织等委托流转的面积 180 万亩,占总流转面积的 33.6% ,涉及流出农户数 100 多万户,占土地流出总农户数的 36.2% 。4(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主体多元化,经营规模化。目前参与土地流转的主体除农民外,很多农业科技人员和拥有资金、管理优势的现代企业参与到土地流转中,还有工商企业、城镇居民、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外资企业以及个人等。据调查,目前全国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农户之间流转的占64% ,受让方为企业等其他主体的已占到 36% 。2一些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采取多种形式集中连片流转土地,扩大生

15、产基地,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经营出现了规模化趋势。江苏省到 2008 年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 2286 万占耕地总面积的 32.7%。5(五)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市场化,管理规范化。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流转双方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供求关系和所经营产业的经济效益,在自愿基础上协商确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签订契约,实现土地等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使得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特别是受国家惠农政策、农民收入增长等因素拉动,近几年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以每年 10% 的速度上涨。正确规范的合同交易方式被普遍采用,2007 年全国签

16、订稳定流转合同份数比上年提高了 28% ,合同签订率达60% 以上2(六)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政策引导、服务和激励措施不断完善。近年来,不少地方积极为土地流转提供多种服务方式,逐步建立了县、乡、村流转服务网络,为流转创造了良好的服务环境。据调查,全国有 86% 的乡镇依托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建立了流转服务组织,主要向农民流转土地提供流转信息、法律政策咨询、价格评估、指导合同签订、协调利益关系和调处流转纠纷等服务。在一些经济发达、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比较活跃的地区,当地政府逐步把支持和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纳入支农项目,发挥了引导作用。据 21 个省(区、市)初步调查统计,目前已有 11% 的县(市)

17、拿出专项资金用于流转土地整理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 5% 的县(市)拿出专项资金对流转双方给予适当补贴。2(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东西部的差异性,且地域性特征明显。从大范围来看,土地流转区域由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向内陆落后地区扩张。2007 年,全国东、中、西部地区流转面积占总承包面积比重分别为 5.9% 、4.8% 和 5.3% ;其中东部地区有一半的省(直辖市)流转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从小范围来看,土地流转的区域由村内扩张到村外,城乡接合部地带的流转频率高,部分偏僻地区流转次数多。四、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问题及成因(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1农村土地产权不清晰产权关

18、系明晰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农地流转的前提和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规定:“农村和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外,属于集体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也规定农村土地属于三级所有,即“乡集体、村集体、村民小组”。这些规定虽然明确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代表,但“农民集体”在法律上的具体内涵很模糊,由谁来代表集体实施其权利与义务却难以确定。目前的土地集体所有对于农民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虚无的。6农民法制意识和文化素质不高,土地集体所有实际上往往成为村长和村委会少数人所有。从实践来看,有的基层政府借土地集体之名,违背农民意愿对土地进行大面积流转;特别是在征地过程中,一些政府部门往往

19、滥用征地权,动用行政手段圈占耕地,暗箱操作、权钱交易,一些地方未批先占、少批多占、越权批地、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的违规用地现象大量存在。农村土地产权不清晰,农民的合法权利得不到保障,极大地妨碍了土地承包权的正常流转。72、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操作程序繁杂、不规苑目前,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还未形成正规市场,转出、转入之间缺乏足够的信息联系,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操作程序既繁杂又不规范,阻碍着土地流转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进行。转包费、租赁费缺乏科学依据,也不是通过市场机制形成,在许多地方都还没有与土地使用权流转相关联的评估、咨询、公证、仲裁等中介机构,监督管理机构更不健全。尽管政策和法规赋予了农业主管部门对

20、农村集体土地的管理职能,但职责并不明确,无法更好地行使监督管理职责。同时,由于土地本身涉及国土、农业、林业、水利等众多职能部门,而这些部门又各有各的法律和政策,使得土地流转部门之间出现法律、政策相互制约、互相掣肘在所难免。土地、荒山、水面、林地等的流转包租,需要哪些部门审批,办理何种手续才具有合法性、权威性,承包者和包租者都不清楚。机制不健全,管理不顺,导致了土地使用权流转实践中的自发性和强制性同时并存。由于工作不到位,指导乏力,致使部分乡政府和村社集体经济组织对土地流转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完全处于一种自发状态,流转主要在农户之间自发地进行。3、不尊重农民意愿,随意改变土地承包关系,搞强制性土

21、地流转有些地方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违背农民意愿,随意变更原土地承包关系,依靠行政命令,强制进行土地流转,严重侵犯了农民的承包经营权8。还有的地方为了降低开发成本,更多地招商引资,便借土地流转之名随意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并强迫农民低价出让土地经营权。这样就否定了农户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使土地家庭经营变成了集体和政府经营。有些地方在推进土地流转的过程中,既没有按照规定实行公开招标,也没有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而是由村干部私下与承租者达成交易,有的甚至与承租者事先串通搞假招标,蒙骗群众。还有少数地方政府不实行村务公开隐瞒或不公开收取的土地流转费及其支出情况,从而严重破坏了土地流转的

22、正常交易秩序。4、土地使用权流转收益增长缺乏长效机制由于多数土地流转属自发性质,即使是政府推动的土地流转,因缺乏经验和市场机制,多数流转合同采取的是几十年不变的收益方式,没有约定土地收益的增长机制,使流转收益不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得到相应的增长,制约了农户的收入增长。5、城乡土地制度不统一 其一,城乡土地制度设置显失公平。农村土地和城市土地实际上处在不平等的交换制度上,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为国有建设用地时补偿较少;农村居民拥有的农村土地(承包地和宅基地)不能自由抵押、买卖,而城市居民拥有的城市土地可以自由抵押、买卖。其二,城乡地政不统一。农村土地未能全部纳入我国目前的土地管理系统的统一监管,实际

23、土地管理中政出多门、各行其是,就连土地详查的数据也难以真实准确,造成法律及政策的制定无真凭实据,还要受利益部门的导向。(二)土地经营权流转存在问题的成因1、农民恋土情结太重当前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中惹人注目的两种现象:一是土地使用权出现了卖方市场;二是大部分农民都迫切要求承包土地,真正自愿放弃承包权的农民几乎没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根本原因还在于土地具有社会保障和就业功熊,农民把它作为命根子来看待,认为有了土地,就有了生活保障,即使外出打工赚不到钱还可以回来种田,心理踏实;也有少数农民对土地私有化抱有幻想,认为承包期长久不变后,土地基本上是自己的了,如果现在不争取承包地,将来可能后悔莫及。

24、这些思想,必然促使相当一部分农民把土地承包经营权看得很重,宁让土地荒芜也不愿流转,主要是不愿放弃土地承包权。2、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强度不够基于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层面上的土地经营制度,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土地对农户来说首先是基本生活保障,从这一制度设计的表象来看,它体现了农民对土地的经营需求及土地对农村社会的稳定功能。然而,土地的本质是实现资本的增值功能,通过发挥土地的资本功能,能够有效地实现土地收益的最大化。目前,部分农村土地资本功能体现得相当乏力,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农村土地使用权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承包经营权主要表现为耕种权。使用权的外延表现为转让、转租、入股、抵押、收益等项权利,而承包

25、经营权却只有耕种权、产品收益权以及流转收益权等,缺少抵押权能。不能抵押的原因在于土地的所有权不属于农民,而是集体所有,由此也造成了农村土地金融市场不活跃的结果。另外,两权分离的制度设计是基于国家意志和意识形态的偏好,不是建立在市场主体平等的层面上,所有权主体与使用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行政隶属关系。而且,农户承包经营权体现在承包合同签订上,是约定的权利,而不是法定的权利,这使得承包经营权不能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3、部分基层干部缺乏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意识征地过程中所出现的大量农民权益受到侵害问题,相当程度上也与部分地方干部缺乏保护农民权益的意识有关。首先,一些地方领导干部缺乏尊重公民财产权的意识。土

26、地权利是农民最为基本的权利,是其生存的保障。然而,相当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以牺牲农民权益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的观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其次,干部考核机制不合理,畸形的政绩观仍在作怪。当前,以经济指标为主的干部政绩考核机制在客观上不利于调动各级干部维护农民权益和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对市、县以下政府领导的政绩考核主要看经济增长速度、城市发展状况、招商引资成果,而在保护耕地、保护农民权益方面缺乏相应的考核内容和具体指标。这就难免造成地方干部重经济发展,轻耕地保护;重政府创收,轻农民权益;重自身升迁,轻农民的生计。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不健全当前,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土地承包经营

27、权流转市场,流转中介组织较少,缺乏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评估机构。有些地方尽管建立了流转中介组织,但流转信息渠道不畅,真正按市场规则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不多。这就导致有意转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承包户,却找不到合适的受让方;需要土地的人又找不到中意的土地出让者,影响和制约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一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由于地域的差异,各地土地承包经营权价格差异较大。而在流转过程中,由于缺乏土地流转价格评估机构,在流转过程中,往往没有考虑地域差异,也没有顾及土地升值和物价上涨等因素,容易产生纠纷。除此,在产生土地流转纠纷时,由于缺乏农村土地流转纠纷调解仲裁机制,农民往往寻求的是诉讼途径。这既增加

28、了农民的负担(诉讼费用相对较高,且审理的时间也较长),也不符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容易将村民与村民或村民与村集体之间的矛盾扩大化。9五、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对策建议1、充分尊重农民的自觉意愿要搞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必须严格遵循农民自愿的原则。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委员会不能以土地使用权流转为理由强制收回农户承包地;不得用行政手段指定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对象、数量、期限和租金;无正当理由不能强制终止转包合同,不得附加收取“转包费”或“转包手续费”等。对于国家所进行的工程建设,相信农民也会牺牲个人利益而顾全大局。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系统工程,这是因为流转的是土地,是农业

29、和农村经济的基础,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命根子,农民担心失去土地。因此,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中谨慎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和自觉意愿。2、核心是引入农民定价权2008年10月21日新京报发表叶檀的观点指出,鉴于以往土地流转权的定价权主要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因此,土地流转的核心是引入农民定价权,根据市场定价。另外,目前我国还没有土地市场化定价,小部分自发流转的农村土地,由于不受法律保护,从而存在风险折价,农民所获得的收益极低。如果没有明确的法律保障,土地流转大幅折价现象就不会消失。所以,法律保障是最重要的,不仅要保护农民的土地流转权,也应该保障收购农村土地者的使用权,出价者如果得不到保障,他们就会把风险折

30、入价格中,要求农民以较低的价格转让土地。更重要的是,日后将出现大量法律纠纷,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升值,农民将要求补偿地租收益,或者要求收回土地。我国土地现在缺少市场定价要素,以往征地主要由地方政府定价。要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制订详尽的规则,引入现代农业的建设者和大量资金进入土地流转市场,这样,才能达到建设现代农业的目标,不至于出现“圈地”运动。3、建立健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土地使用权流通市场,一方面发挥着中介作用,为转让方和受让方牵线搭桥,促成交易;另一方面又发挥着市场监督作用,防止发生土地投机等非法交易的行为。从理论上进一步分析,农用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具有以下功能:第一,优化农用地资源

31、的配置,即运用价格的机制来引导农用地的供给与需求;第二,沟通农村土地经济关系,评价土地价值;第三,传导经济信息,沟通供需,促成交易,活跃经济;第四,协调土地收益分配与平衡供求的矛盾。这就要求做到:一是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化的土地管理体制。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土地的宏观管理,建立健全土地向规模经营发展的引导机制,严格控制农村土地“农转非”,有效防止土地碎化,稳定农地数量,提高土地质量,实现农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二是健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中介服务组织。要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信息、咨询、预测等服务系统,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快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经营公司。同时,进一步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

32、能,支持和关心农地承包经营大户的成长,为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三是推行农村土地使用权证券化,加速土地流转的进程。4、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首先,要建立个人出资、财政补助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对务农的农民,可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收益换社保的新型农村养老生活保障开展试点;对务工的农民,可实行务工农民、务工单位和地方财政三方相结合,共同筹措养老保险资金,消除农民流转土地的后顾之忧。 其次,制定转移就业的政策措施,落实进城落户农民的市民待遇。 进城农民一旦具备长期稳定的生存条件,就应在制度上使其真正转变为市民,用城市制度平等解决他们的住房、社保、就业、子女就学等问题。 对进城农民在

33、农村的承包土地、房屋、宅基地,要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完善资产处置办法,帮助其完成进城落户的资产积累。 最后,积极发展农业灾害保险事业,形成涵盖整个农村的灾害补偿体系,提高经营者抗御风险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经营者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农户具有再生产和再经营的能力。105、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能有效集中人力、物力,提高生产效率,加速经济发展。要注意,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虽然能有效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但不能为了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而发展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形成本末倒置的错误。发展规模经营不是为了贪大求全,应根据农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来确定,不能形成一窝

34、蜂,不搞一刀切。还要力求扬长避短,充分利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在实践中处理好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的关系。6、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要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必须严格保护农村土地。不能认为城乡一体化后农村土地就必然减少。相反,农民人住小城镇既可提高居住水平,又能将原来因定居所占用的土地节约并流转出来,对土地规模经营有利;同时,农民向城镇集中,就业的天地更宽,也会减少对土地的直接依赖。7、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农用地流转的监管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时,要认真执行现行土地制度,确保政策上的合法性;要坚持自愿、有偿的原则,不得以任何理由强制农户流转;要做到确保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国家

35、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要在政策上给予鼓励和支持,同时要对流转的办法、程序、合同关系的变更等都做出明确的规定,制定鼓励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或务工经商政策,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促进农村分工、分业的发展。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一定要保持农村土地的农业用途,要杜绝借流转之机,改变耕地性质的现象,确保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要高度重视农地流转的调查研究工作,对流转产生的原因、内在福利的唯一依靠,在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实施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同时,必须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弱化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和政治稳定功能,还土地以正常的生产要素性质,最大

36、限度发挥土地的经济功能。采取“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形式多样、农民自愿”的原则,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地兴办养老、医疗、生育、伤残等社会保险。对于外出打工的农民,应制定统一的、非歧视的劳动就业制度,把农民逐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为最后建立统一的城乡规律、客观环境进行深入分析,积极探索和建立科学的流转管理的方式、方法,规范流转市场服务行为。参照国有土地流转市场管理的法规和办法,开展执法监管工作,引导农村土地市场健康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机制会更加完善,但与此同时,还会伴随出现一些新的问题。比如说,农村土地实现大规模经营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问题,大批农

37、村劳动力资源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农村市场的培育问题,寻找区域经济的增长点及配套的法律法规等问题。参考文献1如何看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理论热点面对面:人民出版社.2009.72陈晓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切实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 .中国农经信息网, 2009-1-7.2李军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分析及其法律思考J.河北法学,2009(,8).3孙景淼.浙江省农业厅厅长孙景淼在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浙江农业信息网, 2009-1-15.4李小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破解保障保护两难.中国农经信息网, 2009-11-5.5高清.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难点及对策.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6杨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探究.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8张新瑞、薛兴利.浅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农民的利益保护.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18期7原玉廷、张改枝.新中国土地制度建设60年回顾与思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49张辉、刘志坚.对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深度思考.老区建设.2010.410赵美玲、杨秀萍、王素斋.农村土地储备经营权流转:现状、问题与对策.长白学刊2010年第6期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