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会计政策选择的企业盈余管理分析【毕业论文 任务书 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824943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会计政策选择的企业盈余管理分析【毕业论文 任务书 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基于会计政策选择的企业盈余管理分析【毕业论文 任务书 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基于会计政策选择的企业盈余管理分析【毕业论文 任务书 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基于会计政策选择的企业盈余管理分析【毕业论文 任务书 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基于会计政策选择的企业盈余管理分析【毕业论文 任务书 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摘 要:新会计准则颁布后引入公允价值,使有些会计政策选择发生了变化,通过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也有相应的改变。本文首先介绍了会计政策选择、盈余管理的概念及其关系。其次,本文分析了通过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的动因。再次,本文分析了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最后,本文分析了盈余管理的后果和对盈余管理治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会计政策;会计政策选择;盈余管理;公允价值 Abstract: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issued by the fair value,so that some of the a

2、ccounting policy choice to make change,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by means of earnings management is also a corresponding change.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hoice of accounting policies,earnings management concep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Secondly,the paper analyzes the choice of accounting policies by

3、 the motivation of earnings management.Third,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of the means of earnings management.Finally,the paper analyzes the consequences of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proposes several recommendations to govern earnings management. Key Words:Accounting policies;Accou

4、nting policy choice;Earnings management;Fair value 目录一、引言1二、会计政策选择及盈余管理的概念及关系1(一)会计政策的概念1(二)会计政策选择及盈余管理的概念和关系1三、通过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的动因分析3(一)内部原因3(二)外部原因5四、通过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5(一)无形资产入账价6(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6(三)资产计价基础的会计政策选择6(四)政府补助准则7(五)利用公允价值7(六)利用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的扩大8五、盈余管理的后果8(一)对企业的影响8(二)对债权人决策的影响9(三)对会计准则和监管规范制订者的政府

5、决策的影响9(四)对股东决策和资源配置的影响9六、规范会计政策选择和治理盈余管理的对策10(一)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10(二)进一步完善会计体系和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制度10(三)完善外部监督制度11参考文献13致谢15一、引言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是迅速的,截止到2010年8月,我国深沪股市共有境内上市公司A、B股3000多家,其中深市1000多家,沪市2000多家。但是我国的证券市场依然是不成熟的,并且在一定程度有较浓的行政色彩,如为国营企业融资、促进国企改革等。许多上市公司与地方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地方保护主义非常严重。 在我国特有的经济环境背景下,由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在缺陷,加上相关

6、法规制度不健全以及与之配套的监管政策不完善,由此产生的盈余管理滥用造成了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很多上市公司为逃避监管、惩罚或谋求其他利益,在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方面大做文章。虽然在新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颁布之后,这种情况有所缓解,但不当盈余管理行为仍刻不容缓。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业务的复杂多样,会计信息质量将更多的与会计政策选择相联系。会计的确认、计量无一不以会计政策选择为前提。会计政策的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着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信息使用者做出的决策,进而影响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影响范围如此之广,重要性如此之高。会计盈余作为公

7、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若公司存在盈余管理将严重影响会计信息对其使用者的价值。有失公允的会计信息将误导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影响资本的合理配置,不利于公允合理的资本市场的形成。因而利用会计政策选择达到盈余管理目的的后果也就十分严重。二、会计政策选择及盈余管理的概念及关系(一)会计政策的概念 国际会计准则将会计政策定义为:在编制会计报告时,管理人员所采用的原则、基础、惯例、法规和程序。但在使用中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选用最能恰当地表明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政策1。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二)会计政

8、策选择及盈余管理的概念和关系 1、会计政策选择的概念 会计政策选择从本意上讲是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当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它既包括某项经济业务事项初次发生时进行的会计政策选择,也包括由于客观环境的改变而对以前选定的会计政策进行调整。因此,会计政策的选择是一种行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贯穿于企业从会计确认到计量、记录、报告诸多环节1。同时,会计准则中的真空地带?即没有规定的一些超前、特殊的经济业务事项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也属于会计政策的选择范围,此时企业拥有完全的选择权1。 2、会计政策选择产生的原因 (1)信息的不对称性。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经营者对公司进行日常管理,所有者对经营

9、者进行监督,经营者成为企业实际上的控制者。他们控制了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包括会计政策的选择。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存在信息的不对称,公司所有者无法全面了解经营者做出的决策。这种信息不对称可能会导致经营者在会计政策选择上采取机会主义行为,造成会计政策的逆向选择,选择那些对自己有利的会计政策。 (2)会计政策的选择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后果。所谓经济后果是指社会各经济主体通过利用会计信息在他们中间进行财富的非公平性转移而带来的社会性后果2。从本质上讲,经济后果就是指不论有效证券市场理论的含义如何,会计政策的选择都会影响到企业的价值,即使不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也会影响到企业的价值及其股票价格。它会影响企业

10、的经营者,影响了企业的经营者就会影响企业的投资者。这是因为会计政策的改变,会使经营者有可能改变企业的实际经营策略,从而可能影响到企业的价值,就会影响到投资者所做出的决策。 (3)会计准则的不完全性。对具体经济事项处理提供最直接指导的会计准则也会存在一定的弹性空间。而会计准则的弹性空间,就为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提供了可能性,促使管理者选择有利于他的会计准则。在实践中也会出现企业的会计处理“无法可依”的现象,这也为会计政策选择提供了空间。随着企业经营范围、业务种类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其经营自主权也不断扩大。客观环境的这一变化决定了企业必须在会计准则和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在保证会计信息准确与可靠的同时,

11、寻求和选择有利于全面满足会计工作要求且能正确处理企业与各方面经济关系的会计政策。 3、盈余管理的概念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为了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或迫于相关利益集团对其达到预期盈利的压力,在公认会计原则的框架下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或控制应计项目,使得公司的财务报告不能公允的反映公司的实际经营业绩的行为。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都有一定目的,即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行为都是有意而为之的。 4、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盈余管理与会计政策选择之间既有共性又有区别。共性在于进行盈余管理的方式之一就是会计政策选择,而会计政策选择的结果会影响到公司的盈余。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区别,盈余管理除了采用会计方法外,

12、也可采用非会计方法,其主要区别在于管理当局的动机。三、通过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的动因分析(一)内部原因 1、筹资动机 (1)上市动机。公司法对企业上市有着严格的规定:必须在近三年内连续盈利,才能申请上市。有些企业为达到目的,便采用盈余管理,调整利润进行财务包装,已达到具备上市的资格,合法合规地骗取上市资格。经过粉饰的财务报表还有助于企业获得较高的股票定价。 (2)配股动机。中国证监会的相关文件规定:上市公司要配股,2001年改为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为了从资本市场再次获得资金,获得便捷融资渠道,特别是在其连续三年未能实现配股融资时,往往具有

13、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为此上市公司积极利用盈余管理调整净资产收益率。 (3)增发动机。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的定价是由承销商与发行公司协商决定的,这也导致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4)规避退市。其目的只有?个就是要避免出现连续三年亏损而受到退市的处罚。 2、避税动机 阿灵顿市经济学家克里斯?齐莫尔曼证明了财富转移的最直接方式是税收制度13。企业通过避税进行盈余管理动机是十分明显的。“合理避税”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我国的税法体系还不十分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颇多和企业管理者在会计政策选择上具有较高的灵活性。税收的优惠政策会导致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前期,管理者会采用盈余管理调减利润直至为负,以推迟开始获利的年

14、度。而在企业开始获利并享受免税优惠政策的两年内,管理者会尽量调增利润,以便在免税优惠期之后的年度内减少会计利润,多享受税收优惠。 3、政治成本动机 政治成本是指某些企业面临着与会计数据明显正相关的严格管制和监控,一旦财务成果高于或低于一定的界限,企业就会招致严厉的政策限制,从而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15。企业面临的政治成本越大,管理者越有可能调整当期报告盈余。我国上市公司特别是战略性产业、特大型企业、垄断性企业仍然是政府宏观调控和重点监督的对象,也是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在这种背景下,为了避免发生政治成本,管理者通常会采用那些将其利润递延至未来的会计政策,以设法降低报告盈余,以避免会计政策的选择造

15、成企业不好的形象,以非暴利的形象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 4、债务契约动机 管理者与债权人之间的契约是出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债权人作为信息劣势者往往会应用审计过的财务报表上的数据来监督债务合同,其目的在于节约代理成本,限制管理人员的行为,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履行合同中有关数据限制的条款,将被视为违约。会计准则给经理人员相当大的自己选择会计政策的权利,企业若不履行债务合同,其代价是惨重的。因此,债务合同中若有以会计利润指标定义违约行为的,企业为了防止违反债务契约条款,企业可能会选择尽可能减少违约可能性的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例如,经理人在即将违反契约协定时往往采取公允价值变动不会影响当

16、期利润的政策进行盈余管理,即选择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作为短期证券投资重分类科目,以减少企业所受到的损失或重新谈判而增加的成本。 5、报酬契约和信息不对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理人市场逐渐形成。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经营者对公司进行日常管理,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监督。由于信息不对称,所有者无法了解经营者的努力程度,为了防止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同经营者签订了一系列的激励契约。我国上市公司经理人员的报酬中绝大部分是以会计盈余为基础的。上市公司开始对经营者试行 “年薪制”这类管理报酬契约。企业管理人员的收入除了领取固定的工资外,很大一部分来自与企业收益额成正比例的奖金

17、,以保证经理人从长远角度去经营企业,防止短期化行为。管理人员能否领取奖金以及奖金的多少取决于企业当年的利润水平。但是这些激励方式有其缺陷,就是评价经理人业绩指标之一的净收益可以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而进行操纵。另?方面,管理人员的奖金不仅取决于会计利润,还取决于会计利润与目标利润的关系。 上述分析表明,由于利益报酬取向,管理人员不仅采用?套可增加利润的会计政策,而且在不同年份可能调整某些会计政策。由于会计不确定事项很多,会计处理取决于管理人员判断,若会计利润未达到目标利润,则可以把以后收入提前实现或不预计?些费用损失;反之,则递延一些收入或预计一些费用和损失。由于信息不对称,这些提前或推迟的事项,

18、审计人员并无绝对尺寸来衡量公允与否。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年末若企业预计本年目标利润可以完成,则往往把年末应计的销售业务,通过递延发票日期的方法来递延一部分收益;若预计目标利润不能完成,则把属于次年的销售提前开出发票,少计或不计一些应计提的费用和损失。(二)外部原因 1、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本身的不完善,为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 为了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会计准则在制定时留有可选择的空间,对于同一类经济业务,管理者可有几种会计处理方法进行选择,如折旧方法中有平均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发出存货计价中有后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产生的结果是不同的。

19、会计多样化必然会影响会计的规范性,从而为盈余管理提供了巨大的操作空间。 2、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为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条件 (1)内部监督机制严重不足,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员控制现象较为严重,董事长和总经理合一,董事会缺乏应有的独立性,董事会难以发挥监督和控制作用。 (2)外部监督机制不完善,资本市场缺乏有效约束经理的条件,经理人具有很大的自主权,投资者无法给经理人施加压力。在我国尚未建立起经理市场,经理市场发育不健全,缺乏对经理人有效的淘汰和激励机制。四、通过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以前出现的盈余管理行为以及其他违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行为进行了规范,在一定程

20、度上规范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但是在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政府补助、和借款费用资本化等方面新准则也为企业的盈余管理提供了新的空间,特别是引入了公允价值这一概念。针对此情况,本文对通过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的几种主要手段进行了分析。(一)无形资产入账价 新会计准则将企业的研发项目支出划分成两个阶段,对于不同阶段的支出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于还处在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还处在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条件的资本化,不符合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但这些条件中对于开发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具有可行性;是否具有完成该无形资

21、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是否能证明开发的新产品存在市场和在内部使用是否具有有用性;是否有足够的技术和财务资源的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是否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是否能可靠计量该无形资产在开发阶段的支出,这些问题的确定都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而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这为盈余管理提供了很大的操作空间。比如企业想降低当期利润,可把更多的支出纳入研究阶段,从而直接计入当期费用,降低当期利润;反之,企业把开发阶段的支出尽量资本化,确认为无形资产,从而达到增加当期利润的目的。(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占企业的总资产中比重较大,且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比较长,因此固定资产折旧政策

22、的确定与变更能极大影响企业的利润。所以,正确计算固定资产的折旧额是正确核算企业利润的基础。特别是制造业的固定资产占的比重较大,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具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如折旧年限、净残值的确定都会影响企业当期以及未来期间的会计利润。目前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为了方便采用年限平均法,很少使用加速折旧法,折旧期限的确定也需要人为估计。这就导致变更固定资产折旧政策成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之一。(三)资产计价基础的会计政策选择 旧会计准则规定上市公司所披露的资产计价基础主要是以历史成本为主。新会计准则出台后引入了公允价值,一些企业才开始使用可变现净值或现值等进行反映。公允价值运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体现了我

23、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与国际趋同步伐的加快。但是由于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公允价值不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难以满足会计信息可靠性的需求,特别是现金流量和折现率的确认等,可能会发生人为操纵计量结果,也成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之一。(四)政府补助准则 新会计准则将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在旧政府补助准则下,政府补助全部按成本计价,但在新会计准则中,接受政府的非现金补助,要按照公允价值计价,无公允价值时按照名义金额计价。但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确定难度较大,可靠性被消弱等问题。这又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提供可操作的空间。(五)利用公允价值 新会计准则在债务重组、非

24、货币性交易、投资性房地产、金融工具和企业合并等方面均引用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提高了财务报告信息的相关性,有助于利益相关者做出正确的决策。然而,在现有的市场条件下,多数行业缺乏相关的活跃市场,外部公允价值参数获取仍不透明,公允价值计量确定难度较大,这就削弱了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同时也将会导致财务数据可操作性加大,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条件。 1、新会计准则为上市公司通过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新空间 新会计准则对债务重组进行了规定:将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被豁免或缩减的负债计入营业外收入,作为当期收益。这项规定为上市公司通过债务重组调节利润打开方便之门,使那些亏损较重、负债较多、无力偿还债务的

25、企业,一旦获得债务全部豁免或部分减免,就将其收益直接反映到当期利润中,导致其调节利润的空间变大,使得公司的账面业绩发生改变。 2、非货币性交易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增加公司盈余管理的可能性 新会计准则中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有明确的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同时满足交换具有商业性质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这两个条件时,应以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虽然会计准则对于商业性质的界定给出了明确的标准,但对商业性质的判断确存在着一定的会计弹性,商业性质的划定界限也很模糊。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会导致发生的交换不具有商业性质,难以监管。企业可以通过以优质资产换劣质资产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来提高

26、当期利润。由于判断公允价值考虑的因素较多,无法准确计量,使得企业为通过买通评估机构,评出对自己有利的价格来达到操控利润的目的。 3、新增的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辟出新径 投资性房地产在初始确认中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量,但在后续计量中新准则在保留现行成本模式的情况下又引入了公允价值模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不用对其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而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将变动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投资性房地产的应用,又给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开辟了新径。公允价值相较于历史成本要高,所以企业会选择公允价值来调整利润,从而利用价格上的变化进行盈余管

27、理。其次,可以将投资性房地产与固定资产相互转换进行盈余管理。企业可以通过从关联企业低价购入土地使用权等房地产资产,然后利用价值重估增值的方式进行盈余管理,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六)利用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的扩大 新会计准则中对借款费用的规定,扩大了借款费用可以资本化的范围。借款费用,是指企业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及其他相关成本。借款费用包括借款利息、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等。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如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

28、其他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允许资本化:资产支出已经发生;借款费用已经发生;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如果相关资产的购建或生产占用了专项借款之外的一般借款的,被占用的一般借款的利息费用也允许资本化。如果企业想提升业绩,则可以采用一定的手段使一般借款的利息支出符合资本化的要求,减少财务费用的支出,从而达到增加当期利润的目的。五、盈余管理的后果(一)对企业的影响 盈余管理影响到了利润的质量,增大了企业发展的风险性。从表面上看,盈余管理在短期内可能给企业带来一些好处,从而帮助企业渡过财务危机,吸引到更

29、多的投资者,但如果长期沉浸在盈余管理中而不自拔,就无法根本扭转企业的颓势,这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利益。如果不加强对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督和制约,企业管理层就会养成不良行为习惯,不会努力创新从而加速企业的发展,而是通过盈余管理来获取高额利润,这严重损害了股东的利益。如果不对这种现象严加控制,就有可能泛滥成灾,致使证券市场和借贷市场不再有效,这反过来阻碍了管理层目标的实现,最终还是会影响到企业的盈利。(二)对债权人决策的影响 盈余管理使会计报表上的会计信息失去准确性和可靠性,将会误导债权人决策。盈余信息对于债权人来说是评价公司未来现金流量和公司价值的重要指标,失去准确性和可靠性的盈余信息不能够帮助债

30、权人评价公司的机会和风险,就会做出错误的决策,给债权人造成经济损失。虽然债权人是获得固定利率计算的利息,但公司提供给债权人不可靠的信息,就会给债权人带来损失。如在公司经营不善或市场情况逆转、公司财务困难、丧失部分或者全部偿债能力时,这时债权人借出的资金就很难收回。所以债权人在签订借款合同时,要考虑盈余管理的存在,以便防备企业通过盈余管理以掩盖真实偿债能力。(三)对会计准则和监管规范制订者的政府决策的影响 公用事业企业或具有垄断利润的企业往往通过降低盈利数字的盈余管理,以减少政府对现有价格的不利干预或减少政府的关注。这无疑对政府在制订行业价格标准时提供了指导13。(四)对股东决策和资源配置的影响

31、 有效资本市场的假设下,盈余管理一般并不会导致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化,因而盈余管理不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不会影响资源配置。但完全有效的资本市场并不存在,相对成熟和发达的美国资本市场尚为弱势市场,何况我国的资本市场的有效性程度相对较低,因而,盈余管理在未被识别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对股东的决策产生实际影响17。盈余管理导致财务报告不再准确可靠。由于会计信息是经过改造和加工的,所以报表体现的业绩跟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不相一致,可能歪曲企业的真实业绩,使得投资者决策失误,造成“逆向选择”的不良后果,影响了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最终损害的是社会整体的效率。六、规范会计政策选择和治理盈余管理的对策 在强大的利益驱动下,

32、尤其是当经营业绩直接决定管理者的前途和报酬时,会出现过度的盈余管理,这种盈余管理给国家、投资者和企业本身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必须加以控制,限制其在一个适度的可容忍的范围内。(一)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导致了企业通过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要使我国会计政策选择日趋合理化,满足利益各方的信息需求,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环境。因此,当务之急是采取措施改善我国的公司治理环境。 1、改善公司内部激励机制 改善公司内部激励机制,使企业的绩效考核不仅仅侧重于利润指标, 制定较长期的经理人经营绩效评价标准,进一步探索与企业业绩相挂钩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使管理人的目标函数和所有者的

33、目标函数趋于一致,避免管理层经营短视,提高会计政策选择的公允性。 2、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主要是为了防止“内部人”控制。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上市公司董事会可以按照股东大会的有关决议设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成员全部由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应占多数并担任召集人,并且至少应有一名独立董事是会计专业人士6。提高公司内部治理效率,促进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使企业选择的会计政策所产生的会计影响受到独立董事会的监督并有权让管理人对其采用的会计政策做出解释或予以调整。 3、改变股权结构 改变我国现有的“一股独大”的特征,形成相互制衡的股权结构,多增加能发挥积极致力效用的股东类型,才能使盈余管理现象

34、得到很好的治理。主要措施是进行国有股减持,改变股权结构严重失衡的局面。(二)进一步完善会计体系和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制度 首先,建立有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准则制定体系,强调准则制定的民主化,制定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尽量消除对于同一会计事项具有不同会计政策选择的不确定性。其次,缩小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控制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剩余选择权,在统一性的高度上充分把握好灵活性的度。 加大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督和惩处力度,增加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透明度,将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在一定程度上防范管理当局的道德风险。(三)完善外部监督制度 证券监管部门及注册会计师监督不力也导致了

35、盈余管理的盛行。因此,证券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会计政策选择权的监管力度,抑制上市公司披露会计政策的选择对利润的影响程度。对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严厉处罚。证券监督管理部门还应尽快建立民事赔偿制度,高层管理人员的处罚,应明确责任归属。对高层管理人员惩罚决不能仅仅依靠行政处罚,要从根本上触动高层管理人员的切身利益,而不能由广大股民来承担损失。同时加大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稽查力度和稽查面,大幅度提高不当盈余管理的成本,使不当盈余管理无利可图。另外,监管机构还应加强正确引导,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的格式与内容,充分披露除财务信息外的其他决策所需信息,尽可能传达出上市公司的真实价值与风险,使企业的

36、经营管理者建立起公允、合法、一贯地进行会计盈余报告的理念。充分、准确的信息公开可以有效抑制管理当局为了个人利益利用会计政策操纵企业利润,损害其他各方的利益。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作用是企业合理选择会计政策的外在保证,但在实际操作中审计费主要是由被审计单位支付,就导致注册会计师出于自身的利益而出具有失公允的审计报告,影响投资者作出决策。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我们可以在企业成立的时候建立一笔基金交由股东大会使用,用这笔钱来聘请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同时,还要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开展诚信教育,检测执业质量,并加大违规成本,要切实把惩处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盈余管理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损害会计信息可靠

37、性和真实性,因此,应该加强对其监管、促进其不断规范。尽管新企业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尚不健全,某些出于国际趋同或者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规定反而又为盈余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在分析中发现,很大一部分盈余管理的发生都与公允价值计价有关,因此在实务中要尽快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配套制度、建立公允价值的市场信息平台、完善公允价值监管体系。另外,盈余管理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政策选择,因此应该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职业操守。盈余管理的问题不可能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所以才应该加强对它的研究以不断加以规范。 参考文献1

38、刘建中,李婧丹.论会计准则体系下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7:13-15.2 宋在科,王柱.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J.会计研究,2008,6:39-45.3 陈姣.浅谈新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J.价值工程,2010,295: 22-23.4 刘鹤.浅谈盈余管理J.商场现代化,2010,6:33.5 张晴,贾丹丹,王青.浅析盈余管理J.商场现代化,2010,7:26.6 姜辉,刘彩云.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缺陷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10,229:55-56.7 丁红.新准则下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2

39、:229-230.8 叶建芳,周兰,李丹蒙,郭琳.管理层动机、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09,3:25-30.9 高慧.基于会计政策选择的企业盈余管理浅析J.新疆财经,2010,1: 52-55.10 孙妮娜,王福胜.利益相关者参与会计政策选择的进化博弈分析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9,3012:1451-1457.11 赵海宁.会计政策选择与相关利益主体的关系J.科技创新导报,2010,10:198.12 罗芳兰.论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J.经济视角,2010,4:72-74.13 赵欣,任庆玲.新会计准则下公司盈余管理探析J.商业经济,2010,10:46-47.14 张莉

40、.浅析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盈余管理的问题J.企业文化下半月,2010,3:114-115.15 巩鑫,王大庆.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J.管理科学文摘,2008,3:224-225.16 曹倩倩.公允价值会计政策选择的盈佘管理动因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5:328.17 杨扬.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2008,224:31-32.18 姚玉梅.公允价值应用的盈余管理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1,271: 52-53.19 Maureen F. McNichols,Stephen R. Stubben.Does Earnings Management Affect Firms

41、Investment Decisions?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8,836:1571-1603.20 Garen Markarian,Lorenzo Pozza,Annalisa Prencipe.Capitalization of R&D cost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 Evidence from Italian listed companies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2008,433:246-267.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题 目: 基于会计政策选择的企业盈余管理分析 专

42、 业: 会计学 一、主要任务与目标: 在学院规定的毕业论文撰写期间内,根据师生共同商定的毕业论文选题基于会计政策选择的企业盈余管理分析,综合运用本科阶段所学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撰写一篇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篇幅不少于8000字的毕业论文。希望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能够对基于会计政策选择的企业盈余管理的问题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本文在对会计政策选择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进行会计政策选择,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提出了若干建议。二、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课题研究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会计政策、会计政策选择及盈余管理的概念;(2)通过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的动

43、因分析;(3)通过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4)关于会计政策选择的几点建议。(二)基本要求 根据毕业论文设计参考选题及老师所提供的主要中英文参考书目(文献),检索相关中文文献的数量要求不得少于20篇,外文文献不得少于2篇;严格按照毕业论文撰写进度和计划,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外文翻译以及毕业论文撰写等项工作。文献综述应较全面地反映与该课题直接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特别是近年来的最新发展成果与研究动态,并应指出该课题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力求层次清晰、格式规范;开题报告在主要说明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均势的基础上,明确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研究方法及措

44、施等;外文翻译的文献应与毕业论文选题密切相关,要求翻译每篇2000单词以上的外文翻译二篇,应忠实原文、语言流畅。毕业论文应结构完整、观点鲜明、论证充分、思维严密、内容充实、格式规范,力求有所创新。三、计划进度: 2010.11.05?2010.11.22 完成毕业论文选题 2010.11.23?2011.01.10 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及外文翻译 2011.02.21?2011.03.11 完成毕业论文初稿,确定实习单位 2011.03.12?2011.05.03 毕业实习,修改论文 2011.05.04?2011.05.12 毕业论文定稿 2011.05.23?2011.06.03 毕业论

45、文答辩推荐参考文献:1 罗芳兰.论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J.经济视角,2010,4:72-742 高慧.基于会计政策选择的企业盈余管理浅析J.新疆财经,2010,1:52-553 陈姣.浅谈新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J.价值工程,2010,295:22-234 刘鹤.浅谈盈余管理J.商场现代化,2010,6335 姜辉,刘彩云.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缺陷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9:55-566 丁红.新准则下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2:229-2307 叶建芳,周兰,李丹蒙,郭琳.管理层动机、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09,3

46、:25-308 宋在科,王柱.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J.会计研究,2008,6:39-459 Maureen F. McNichols,Stephen R. Stubben.Does Earnings Management Affect Firms Investment Decisions?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8,836:1571-160310 Garen Markarian,Lorenzo Pozza,Annalisa Prencipe.Capitalization of R&D cost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 Evidence from Italian listed companies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2008,433:246-267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题 目: 基于会计政策选择的企业盈余管理分析 专 业: 会计学 一、前言部分(一)目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失真问题也是屡现不止,比如琼民源事件、重庆红光的虚假上市,银广厦、麦科特、美尔雅、东方电子粉饰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文学论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