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前儿童美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育第一章第一章 美美术和儿童美和儿童美术第一节 美术什么是美术?美术与其他艺术的不同之处?贝多芬:第一交响曲、管弦乐七重奏、第二交响曲、第三钢琴协奏曲、第三交响曲(英雄)第四交响曲、科里奥兰序曲、第四钢琴协奏曲、第五交响曲、第六交响曲、合唱幻想曲、第五钢琴协奏曲、第七交响曲、战争交 响曲、第八交响曲、庄严弥撒曲、第九交响曲。阿炳曲集中曾这样介绍:“他在双目失明之后用音乐形象来描绘他想象中旧时曾目睹的美丽风景”。瞎子阿炳:二泉映月、大浪淘沙、梅花三弄等等。艺术:泛指各种手工制作的艺术品和文学、戏剧、音乐、影视等。广义还包括拳术、魔术、医学等。美术:专指视觉艺术,包括绘
2、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美术特征:造型性、静止性、表现媒介的特殊性。一美术的起源和发展美术的种类视觉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一)、美术起源的理论1、模仿说2、游戏说3、巫术说4、表现说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表现说(二)、美术的发生与发展美术的发生和发展与人类历史的发生和发展是同步的。1、原始社会:原始宗教 原始美术 原始语言1、原始美术2、奴隶社会:埃及、希腊、罗马的古典主义艺术已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平。意大利的庞贝古城3、封建社会:拜占庭艺术、基督教艺术(罗马艺术、哥特艺术)逐渐兴起。欧洲文艺复兴出现三杰。17世纪欧洲巴洛克艺术盛行。18世纪欧洲洛可可艺术备受欢迎。哥特建筑凡尔赛宫的洛可可风格
3、镜厅4、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主义、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流派产生。伏尔加河上的纤夫5、20世纪:产生了缤纷缭乱的现代艺术流派。毕加索-公鸡美术的本质是什么?二、美术的本质定义:美术这一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美术与其它如政治、经济、哲学、宗教、文学的内在联系。一、美术具有社会本质二、美术具有认识本质三、美术具有审美本质社会本质认识本质审美本质三、美术的特征一、视觉形象性二、瞬间性和永固性视觉形象性瞬间性和永固性第二节 儿童美术第二节 儿童美术一、儿童美术1、定义:儿童所从事的造型艺术活动。它反映了儿童对其周围世界的认识、情感和思想。2、分类从种类上分:从种类上分:绘画、手工、美术欣赏。从工具材料和表
4、现形式上分:从工具材料和表现形式上分:蜡笔画、油画棒画、彩色铅笔画、粉笔画、水墨画、彩色水笔画、手指画、棉铅画和水粉画。从性质上分:从性质上分:命题画、想像画、故事画、填色画和集体创作画。手工活动手工活动分为纸工和泥工。3、儿童感知世界的方式具有非逻辑的、无固定秩序和固定的操作步骤等特点。儿童感知世界的方式:想象、幻想、直觉、灵感、猜测。二、儿童美术的特点1、成人美术:美术被普遍地认为是最高雅的东西,是人类视觉意像的升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表现的最高形式。优秀的美术作品因为能折射创造了它的社会,往往是价值连城,收到人们的珍视。2、儿童美术、在儿童时代里,一切事物都是互相渗透的自我与外界、
5、梦与清醒、现实与幻想、昨日与明日、概念与迹象、思想与幻觉。、对于儿童,特别是学前儿童,美术首先是其发展的一种表现。、对于儿童,特别是学前儿童,美术还是自我表现的一种方式。、对于儿童,特别是学前儿童,美术还是其探索美术媒介,并使自我得以肯定的一条途径。、对于儿童,特别是学前儿童,美术还是对其实施审美教育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安德烈的画作第三节 儿童美术与儿童心理一、儿童美术与儿童的感知觉1、视觉是人的心灵与外界沟通的重要通道。2、有助于培养儿童感知觉的灵敏度、灵活性,激活儿童对生命特有形式的感受能力,从而强化儿童对事物的感知,培养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3、儿童通过美术活动来获得更多的视觉经验,发挥视觉
6、的感知潜力,并以艺术的眼光去发现世界存在的真谛。二、儿童美术与儿童的想象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概括这世界上的一切。三、儿童美术与儿童的创造力1、儿童最初的创作始于模仿。2、幼儿的创造力贯穿于幼儿绘画发展之中。3、不同的绘画类型对幼儿的创造力也是不同的。物体画:物体画:是在幼儿感知的基础上,围绕某一主题,通过记忆和经验加工而成的。能及其幼儿对同一主题不同内容飞遐想。情节画:情节画: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听过的故事来构思画面,以表达一定的情节。那些鲜明的人物形象、有趣的情节、新颖的内容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开拓他们的思路。装饰画:装饰画:要求幼儿在一定的几何图形或日常生活用
7、品的纸形上用花卉、图案进行对称的、均衡的、有规律的装饰。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的发挥和表现。意愿画:意愿画: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画自己想象出来的或者是喜欢的事物。意愿画能满足幼儿想象的欲望,同时也能使幼儿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四、儿童美术与儿童的情感孩子的绘画作品中,即使是一根非常简单的线条,也表达了他们的情绪和情感。第二章第二章儿童美儿童美术的的发展展第一节 儿童美术的发展过程美国教育家凯洛格归纳了儿童动作到有意义表征的发展过程。(一)基本的涂鸦线:基本的涂鸦线:2岁或2岁以下的幼儿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所画的涂鸦线。无需视觉的参与。(二)样式配置:样式配置:凯洛格将儿童在绘画时注意到的涂鸦线与
8、纸面的配置关系。要运用眼的控制。(三)偶发的图形:偶发的图形:儿童早2岁3岁能以单线画出和其它图形。在这两者之间,有可能画出偶发图形。偶发图形包括交叉点和十字形以外的图形。二、图形儿童绘画中的图形包括6种,其中5种是具有几何意义的:矩形(含正方形)、椭圆形(含圆形)、三角形、十字形,另外一种就是不定形。三、图形的组合(一)结合体结合体:凯洛格把两个图形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图形。(p21)集合体:凯洛格把吧三个获三个以上的图形结合而成的图形。(p21)四、曼陀罗与太阳(一)曼陀罗曼陀罗在梵语中是“魔圈”的意思。用来指包括圈形主题的符号和结合这直线的圆圈样式。具有圆满、完整无缺、统合的印象,它包含这
9、深思熟虑和无限的冥想。儿童所画的曼陀罗主要是圆形、矩形和正、斜十字形的结合或同心圆、同心正方形。(二)太阳中空的太阳太阳的脸太阳人五、蝌蚪人(p26)六、人以外的其它初期图形(一)“动物”(p29)(二)“植物”(三)其他图形七、儿童美术的国际性全世界各国儿童的早期美术作品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第二节儿童美术的特征和表现方式一、图形的选择和组合代表人物:阿恩海姆、凯洛格、布斯。儿童美术表现的原则和方法:重复、对称、旋转是儿童组织和安排图形的方式;追求图形的组织秩序和平衡,将简单的图形转换成复杂的图形。二、避免图形的重叠三、图形独自的界线四、图形的融合是一种较高级的思维活动,儿童必须对所画的事物的整
10、体结构特征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五、水平垂直关系的处理由于受思维的限制,只能感知事物的某一方面,以局部的垂直关系代替整体的水平垂直关系。六、事物之间关系的处理(p40)七、动态的表现年幼的儿童所画的人,即使是行走或跑步的,也常以正面直立的方式加以表现,将人的下肢位置画得开一点,分得越开,说明人的行走或跑步的速度越快。画动物则以侧面为多。表现人的行走或者跑步动态的一种更高级的方式是人物主轴线的变化。(p43)八、透视10岁以后的儿童才会用透视方法表现构图。多点透视九、色彩色感的确立,女性儿童是7.5岁,男性儿童是8岁。儿童以其与众不同的方式选择和运用色彩,并不太多顾及他们的现实价值,而发展的趋势是
11、越来越向现实靠拢。第三章第三章学前儿童美学前儿童美术能力能力发展的展的阶段与特点段与特点一、学前儿童绘画能力发展阶段理论(一)国外学者的儿童绘画发展理论1、柯思修泰纳的儿童画发展阶段柯思修泰纳是德国的儿童画研究者,用7年的时间,对30多万张儿童画进行研究。把儿童画分成5个时期:涂鸦期涂鸦期 大约24岁,只会画人物的局部,整幅画面无系统、五秩序。图式期图式期开始能画出形状,但所画的东西仅为一种象征性的图式。如用园表示人的脸。线与形式期线与形式期能分出线的长短和形式。平面画期平面画期 能如实地描绘所见物体,但不能表现事物的远近和明暗。立体化期立体化期 能辨别高、深、宽三个维度,能画出远近和明暗关系
12、。2、白特的儿童画发展阶段涂鸦阶段涂鸦阶段23岁,3岁时为巅峰。划线阶段划线阶段4岁视觉控制已达一定程度,常画蝌蚪人。图形的象征阶段图形的象征阶段56岁,人物已画得相当正确,但仍是概略的下象征性图形。图形的写实阶段图形的写实阶段78岁,画他们所知道的,而不是所看到。视觉写实阶段视觉写实阶段910岁,根据自然状态绘画,先画平面,后画立体。印制阶段印制阶段1114岁,偏爱传统的样式。艺术复现阶段艺术复现阶段青少年早期,绘画成了真正的艺术活动。(白特认为,大多数人只能达到印制阶段,而永远达不到艺术的复现阶段)3、赫伯特里德的儿童画发展阶段错画期错画期划线阶段划线阶段 4岁,视觉控制有了进步,喜欢以人
13、为主体。图形的象征阶段图形的象征阶段56岁图形的写实阶段图形的写实阶段78岁视觉写实阶段视觉写实阶段910岁印制阶段印制阶段1114岁艺术的复现艺术的复现15岁以后岁以后二、学前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阶段与特征(一)涂鸦阶段1、无控制涂鸦:孩子们感到的有趣的不仅是一种愉快的机械运动,还有笔在纸上留下的各种痕迹。2、有控制地涂鸦:儿童会有意识地上下或左右地画线。同时逐渐出现波形线、锯齿线、圆形、复线圆圈、涡形线等。3、命名涂鸦儿童把动作与想象经验连结在一起,从单纯的肌肉运动转变到图画的想象思考。儿童开始意识所画的线条与实物或自己经验之间的联系,但对图形的命名往往具有不稳定性,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同。
14、(二)象征阶段1、早期象征阶段能用简单的线条画出象征物体的外部轮廓。由于知觉的不完善并缺乏综合概括能力,因而所画物体仍然缺乏完整性,往往按自己的意愿,任意夸大物象的某一部分。2、中后期象征阶段幼儿已经掌握了较多的基本图形和线的组合。开始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来表现物体。五颜六色是这一时期幼儿作品中色彩典型的特点。(三)图式阶段1、早期图式阶段儿童对色彩的人事越来越精细,能按物择色,并在轮廓线内着色,但不注意颜色的协调。构图上开始有层次感,常用重叠或透明的方式来表现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2、后期图式阶段、能用流畅的线条表现物体的整体形象,并用细节表现物体的特征。如帽子、服饰。能用某种颜色统一画面,形
15、成主色调。如画过新年,大面积使用红色。开始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如用绿色表示感冒的脸。部分儿童尝试从一个固定的角度去表现物体的空间关系,出现遮挡式构图。一、学前儿童手工制作能力发展阶段理论(一)孔起英的学前儿童手工制作发展阶段理论1、无目的活动期(24岁)2、基本形状期(45岁)3、样式化期(57岁)(二)徐德成的儿童泥工发展阶段理论1、探索时期(24岁)特征:分解粘土、自由组合、命名塑造2、直觉式的创作(46岁)特征:平面式的作品、蝌蚪人、不合理的造型表现3、情感与理性的交融(69岁)特征:强调造型的站立、从单一造型发展到具有故事性的空间、装饰性及细部质感的表现二、学前儿童手工制作能力发展的
16、阶段与特征(一)玩耍阶段(24岁)(二)直觉表现阶段(45岁)(三)灵活表现阶段(57岁)一、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能力发展理论(一)加德纳的儿童审美感知发展阶段1、婴儿的感知(02岁)2岁以内的婴儿,一般感知和审美感知还没有分化,艺术品的呈现只是作为一般的刺激物,只起到促进儿童一般感知能力的作用。2、符号认识(27岁)所有成形的作品都被理解为真实世界的代表。明显地偏爱明亮色彩的作品和表现孩子喜欢的事物的美术作品。3、“写实主义”的高峰(79岁)儿童用写实的标准来评价作品,否则就是错的。4“写实主义”的高峰衰退和审美感受性的出现(913岁)5、审美专注的危机期(1320岁)由于情感态度出现较大变化,
17、加上青春期过分的批判能力,许多青少年从各种艺术形式中退出来,停止创作,并对他人的成果漠不关心。一、学前儿童手工制作能力发展阶段理论(一)孔起英的学前儿童手工制作发展阶段理论1、无目的活动期(24岁)2、基本形状期(45岁)3、样式化期(57岁)(二)徐德成的儿童泥工发展阶段理论1、探索时期(24岁)特征:分解粘土、自由组合、命名塑造2、直觉式的创作(46岁)特征:平面式的作品、蝌蚪人、不合理的造型表现3、情感与理性的交融(69岁)特征:强调造型的站立、从单一造型发展到具有故事性的空间、装饰性及细部质感的表现(二)帕森斯的儿童审美感知发展阶段(三)瓦伦汀的有关儿童审美偏爱的研究(一)生理性的直接
18、感知阶段(02岁)1、出生2天的婴儿就能注视象面孔一样的刺激物,而不喜欢看没有图形模式的圆盘。对明暗交替的图形或模式非常敏感。2、80%的新生儿,出生8分钟到13天能分辨红和灰,具有了颜色知觉。从4个月起对颜色有分化的反应,能分辨出彩色和非彩色。3、婴儿早期,大脑两半球出现处理不同信息的特异化,并能辨别言语和非言语。特别能注意人的嗓音,尤其是女性的,对自己母亲的更敏感,而且很快就学会经常听到的单词。二、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能力发展的阶段与特征(二)主观的审美感知阶段(27岁)1、强烈地注意颜色凡高星月夜幼儿在感知作品时很在乎画面的色彩。试验研究表明:美术作品色彩的丰富和鲜艳程度与幼儿被试的偏爱的人
19、数成正比。林风眠2、对绘画题材产生自由联想的反应幼儿在感知和理解作品时还不能摆脱认识经验的干扰,总是试图把生活中相似的物品找出来,并对其进行联想,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林风眠秋林风眠3、关注画面的局部特征幼儿的视知觉往往只注意事物的局部,而不注意事物的整体。第四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涵义与发展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一般涵义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具有美术教育的一般含义,但它又具有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具有美术教育的一般含义,但它又具有不同于一般美术教育的一些特征。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也不同于一般美术教育的一些特征。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也可通过美术和教育两方面体现出来。可通过美术和教育两方面体现出来。一、美术取向的
20、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着眼点是美术本身,即由美术本位出发,以教育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着眼点是美术本身,即由美术本位出发,以教育为手段,发展和延续美术文化,也就是借助一定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为手段,发展和延续美术文化,也就是借助一定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横向和纵向传播美术知识和技能,促进文化的发展。横向和纵向传播美术知识和技能,促进文化的发展。一、美术取向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美术取向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旨在延续和发展人类的美术文化而美术取向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旨在延续和发展人类的美术文化而实施的教育的最初环节,这种价值取向将美术本身及其功能视为首要实施的教育的最初环节,这种价值取向将美术本
21、身及其功能视为首要的东西。幼儿阶段是实现这种价值的最初阶段,它为这种价值的完全的东西。幼儿阶段是实现这种价值的最初阶段,它为这种价值的完全实现打下了基础。实现打下了基础。艾斯纳美术的功能一、为人类提供视觉感二、能使人的感觉敏锐,能提供训练人的潜能的题材和媒介。三、能使其他事物变得生动,美术构成了人的视野,捕捉了瞬间。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着眼点在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着眼点在教育教育,即从教育价值的角度,即从教育价值的角度看待美术教育,以美术作为教育的媒介,追求一般教育学看待美术教育,以美术作为教育的媒介,追求一般教育学意义的功效,也就是通过美术教育有目的地培养人的道德意义的功效,也就是通过美术教育有
22、目的地培养人的道德感、审美趣味、意志、智力和创造性等基本素质和能力,感、审美趣味、意志、智力和创造性等基本素质和能力,以及进行心理疏导和艺术治疗等。以及进行心理疏导和艺术治疗等。二、教育取向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鲁迅:美术可以辅翼道德丰子恺:道德与艺术殊途同归。(以美术为媒介的教育中,培养儿童的高尚的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卢梭:着重美术教育的智育功能。(认为美术教育的着眼点不在美术本身,而在与使儿童获得正确的视觉和敏捷的手法,以帮助他们更好的认识和把握周围的一切)罗恩菲尔德:在艺术教育中,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
23、种创造力将使用于何处。福禄贝尔:将美术教育能开发儿童心灵和情操,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立足真善美的和谐统一,要求艺术渗透整个教育,使幼儿能按照其本来面目健康成长,最终成为艺术的、完美的人。美术取向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与教育取向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反应了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两个方向。汲取学前儿童美术这两种取向中的有价值部分,使有机统一起来。三、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涵义怎样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涵义?怎样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涵义?(1)通过美术教育通过美术教育通过美术教育通过美术教通过美术教育通过美术教育通过美术教育通过美术教育,追求一般幼儿教育的价值育,追求一般幼儿教育的价值.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顺应顺应儿
24、童的自然发展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儿童的自然发展,保证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保证儿童身心保证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保证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的健康成长,培养儿童的道德感培养儿童的道德感,审美情趣审美情趣,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意志品意志品质以及创造性质以及创造性.(2)美术取向为主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旨在延续和发展美术取向为主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旨在延续和发展人类的美术文化而实施的教育的最初环节。幼儿阶段是实人类的美术文化而实施的教育的最初环节。幼儿阶段是实施这种价值的最初阶段。施这种价值的最初阶段。康德:美术必须发扬人的精神,而不是对精神进行说教。福禄贝尔:儿童游戏和艺术活动基本是同一件事。艺术是人的内部潜在力
25、量的表现。斯宾塞:艺术是满足爱好与情感的、由内在动机引发的游戏活动。陈鹤琴:游戏是学龄前期儿童发展的主要源泉。从游戏中认识环境、了解事物、强健身体、锻炼身体,是儿童的良师。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打下基础。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取向和定位一、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定位(一)幼儿园美术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二)幼儿园美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三)幼儿园美术教育是一种创造教育(四)幼儿园美术教育是一种艺术素质教育 “美术教育”是通过美术塑造健全人格的教育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意义一、有利于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二、有利于幼儿健康情感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三、有助于幼儿大脑潜能的开发四、有助于幼儿想象、创造
26、能力的发展五、有助于幼儿手、眼、脑的协调 二、外国儿童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发展概述一、外国儿童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发展概述古希腊(不是传授谋生的技艺,旨在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德谟克利特:掌握技能的同时培养思想品德中世纪(掌握技艺,谋取生路)文艺复兴(主张通过美育,全面发展儿童身心)夸美纽斯(推崇美育在教育中的作用)近现代卢梭(发展感官。训练儿童观察的敏锐性和触觉的真实性。)赫尔巴特(开设图画课,目的不是让儿童成为艺术家,而是会欣赏艺术,掌握多种能力。)二、美国现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发展概述美术因实用性而被获准进入学校。富兰克林:主张对美术教学的内容进行选择,选择最有用的内容传授给儿童。史密斯:绘画教学的主
27、要问题不在于训练教师,而在于提供一套系统的练习。齐塞克(奥地利)鼓励儿童用视觉形式,表达对生活中的反应。杜威:利用美术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应将美术与其他科目合为一体。近些年,注重创造性表现的美术教育思想正在接受来自不同立场的学者们的批评。美国儿童幼儿教育具有相当强的独立自主性,每个机构可以自由选择适合各自需要的课程。三、德国现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发展概述德国现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发展大致分为:认知教育理论模仿和练习审美教育 柯思修泰纳:任凭儿童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想法画画,而不要过早地教导儿童线、行、几何图的画法。格罗比乌思:构成教育近些年,实施源于艺术的教育,以及面对艺术的教育。德国的美术教育也主张在
28、浪漫表现倾向和科学理性倾向的两种潮流中取得平行。(不应过分夸大的评价儿童自发性表现,这样容易使使儿童失去自我表现的机会。)四、日本现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发展概述日本现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发展大致分为:铅笔画时期和毛笔画时期明治初期日本美术教育重视实用功利性,目的在于培养产业后备军。1902年日本成立图画教育委员会1904年发表的报告书:提出了美术教育的作用和目的,科学地区分了美术教育在怡情养性及实用方面的不同目标,主张在培养欣赏能力的基础上重视训练儿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1919年山本鼎发起自由绘画运动,摒弃临摹,朝自然写生。1952年久保贞次郎创办“创造美育协会”鼓励及培养儿童的创造天赋。中国
29、古代儿童美术教育有哪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重一种倾向是重“艺”的美术教育。主要浮泛于上层社会和文化人中,作为一种提升道德,陶冶性情的精神文化活动而存在,基本的学习内容是绘画和书法,主要的教学方式是师徒授受式。另一种倾向是重另一种倾向是重“技”的美术教育。主要沉落于社会中属于“匠”的一类人身上,此类教育以实用性为特征,包括画,塑,剪,刻,雕,磨,贴等,技艺特色浓郁。中国近代儿童美术教育王国维:中国近代美育的开创者,学贯中西,为我国近代美育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蔡元培:“提出对于教育方针的意见”,把美育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陶行知:他把创造真善美的人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他认为教育中“真、善、美合一”首先
30、要创造艺术环境。陈鹤琴:绘画是语言的先导,表现美好的量器,要知儿童的心理,不可不研究儿童的绘画。教育实践中临摹和记忆是最常用的方法,缺乏对幼儿创造性和自我表现价值的强调。第五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的论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及目的根本目的:一切指导、设计、活动都是为了促进儿童健康发展。一、美术技法论美术技法:这种教育以师带徒的传授方式使美术技法代代相传,其注重的只是美术技法的掌握和发展,别无美术技法以为的追求。美术技法论优势:以美术技法的学习为本位,培养了儿童的美术技能和技巧。另外教师指导为主,能快速学习前人留下的美术知识。局限性:儿童不能自由表现潜能,自由创造也难以实现。没有更高的社会性目的和个体
31、性目的。二、感官教育论感官教育论:幼儿园的感官教育就是使幼儿了解各个感官的作用,学习使用和保护感官的方法,发展感知能力,从而能比较完整地、准确地感知事物。感官教育的内容包括视觉教育、触觉教育、味觉教育、听觉教育及嗅觉教育。感官教育论优势:以训练儿童的各种感官为主,能调动幼儿各种感官,对幼儿准确地感知事物是十分有益,能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和首演协调能力。局限性:没有涉及儿童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仅注重感官训练。蒙台梭利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幼儿园的感官教育就是使幼儿了解各个感官的作用,学习使用和保护感官的方法,发展感知能力,从而能比较完整地、准确地感知事物。三、工具论工具论:美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美
32、术活动促进儿童个性的健全发展,强调美术活动的教育功能,把美术视为对儿童实施教育的手段,借以达到培养人的教育目的,用艺术影响人的行为和人格,陶冶性情,净化心灵,使人的精神进入高尚的境界,从而造就健康和谐的人。罗恩菲尔德的美术教育思想 “工具论”的代表,他提出儿童早期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受教育者的个人成长,认为美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美术活动促进儿童个性的健全发展。代表作创造力与心智的成长工具论工具论优势:以儿童为本位,儿童美术发展应顺优势:以儿童为本位,儿童美术发展应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通过自发、自由的自应儿童的自然发展,通过自发、自由的自我表现和创造来认识世界。我表现和创造来认识世界。局限性:儿
33、童自由表现潜能时,往往容易局限性:儿童自由表现潜能时,往往容易陷入缺乏指导的境地,自由创造也难以实陷入缺乏指导的境地,自由创造也难以实现。现。卢梭:提倡自然教育。(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认识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里德: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以艺术 为基础的统合教育。教育的目的是在发展独特性的同时,也发展个体的社会意识。(个人的独特性与社会的统一性的协调。)四、本质论本质论:强调以学科为中心,主张实现美本质论:强调以学科为中心,主张实现美术学科的自身价值。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术学科的自身价值。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儿童了解美术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帮助儿童了解美术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发展
34、他们的审美判断能力,使其创造具有发展他们的审美判断能力,使其创造具有美感的表现性的美术作品。美感的表现性的美术作品。二、艾斯纳的美术教育思想 “本质论”的代表,他强调以学科为中心,主张实现美术学科的自身价值。认为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儿童了解美术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发展他们的审美判断力,使其创造具有美感和表现性的美术作品。本质论:本质论:优势:儿童美术的学习并非成长的自然结优势:儿童美术的学习并非成长的自然结果,不应剥夺儿童能够从美术中得到的东果,不应剥夺儿童能够从美术中得到的东西。西。局限:过分强调美术教育的系统性,势必局限:过分强调美术教育的系统性,势必限制了美术活动中儿童在创造力和自由个限
35、制了美术活动中儿童在创造力和自由个性表现方面的发展。性表现方面的发展。工具论和本质论相统一的取向 取两者之长,为我所用:在幼儿早期美术教育活动中,适度借鉴工具论的主要思想,当技能技巧确实开始阻碍儿童的艺术表达,限制儿童艺术能力的提升时,可借鉴本质论的一些有价值的思想。五、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论: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社会本位论: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主张主张:(1)教育目的不应从个人本位出发,而应该从社会需要出教育目的不应从个人本位出发,而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发,根据社会需要决定根据社会需要决定.(2)个人只是教育的加工原料个人只是教育的加工原料,发展必需服从社会需要发展必需
36、服从社会需要.(3)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个人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个人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使受教育者社会化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和延续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和延续(4)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发展依赖于社会。个人发展依赖于社会。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及目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人身心施加影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人身心施加影响并促进人向社会要求的发展的一种社会响并促进人向社会要求的发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社会性功能与目的1、激发幼儿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幼儿的精神文明。2、通过美术教育对整个社会文化环境产生间接的
37、、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以影响和改变人类的生存环境。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个体性功能与目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个体性目的包括创造、欣赏和评鉴视觉艺术。1、创造视觉艺术的目的增长使用和掌握美术材料的技能,理解运用美术材料的过程。学习运用创造性的方式使用美术材料;有强烈的动机参与到美术创造活动。通过艺术组织和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能力。2、欣赏视觉艺术的目的认同和尊重自己的和他人的视觉艺术工作。理解和接受视觉艺术创作的不同目的和表现手法。通过活动熟悉视觉艺术的基本内容,如线、形状、色彩质地、平衡等。培养在生活中追求能唤起良好视觉意象的事物的动机。3、评价视觉艺术的目的主要通过教学让幼儿习
38、得评价艺术的能力。探索和初步理解人们创造美术作品的立场和角度。命名和探讨视觉艺术的基本内容。感悟美学原理,发展初步的审美意识。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有两种情况1.对单纯的、自然的美术活动进行认识、指导,使之成为能够促进学前儿童健康和谐发展的活动。案例:孩子们在画草地的时候,虽然有感性认识,也有一些想法,但是往往不知道怎么画才好,这时老师就指导孩子装饰草地,把大块的白纸用彩笔一笔一笔地画上草,少留空白,画满小草。2.从学前儿童教育需要出发,以美术为平台、手段,促进学前儿童健康和谐发展的活动。案例:为了让小朋友学会盖被子,老师设计了“我给娃娃盖被子”的主题美术活动。活动的开始是老师利用毛绒玩具小鸭引出的
39、小鸭子这几天没有到幼儿园来,是因为没有盖好被子着凉了、发烧了,为了早日来幼儿园,想让小朋友教它怎样盖被子。老师想知道我们班所有的小朋友是不是都会自己盖被子,但是没有那么多的玩具,怎么办?引导孩子们想办法,孩子们想出自己画小娃娃,剪下来,并用带来的小手绢当被子给小娃娃盖上。三、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任务(一)使学前儿童喜爱美术活动,保持对美术活动的兴趣。1.幼儿是否喜欢美术活动的标志:是否愿意参加各种美术活动。2.孩子对什么样的美术活动感兴趣?3.如何保持对美术的兴趣如何激发兴趣是一个很重要也很困难的课题,不要仅仅着眼于每一次艺术活动的开始阶段,应贯穿始终。给大家一个参考建议:开始阶段鼓起积极性和自
40、信心。进行过程激活思路触发创新活动。结束阶段自我欣赏和获得满足。对新奇的美术活动工具、材料、表现手法充满好奇;孩子喜欢按自己的意愿望去操作、表达,即幼儿希望对工具材料有比较自由的操作空间。美术活动生活化、游戏化。美术活动的设计要满足幼儿好奇、好动、好玩、好自主的特点。(二)丰富学前儿童美术实践经验,建立初步的审美意识。美术实践活动:让孩子参与和接触尽量多的美术类型,欣赏古今中外美术作品,开阔儿童的审美视野。注重孩子对各种造型元素的认识,尝试各种媒介物的不同性能。(即形状、物体和材料的视觉探索,各种色彩的视觉探索;手写、复写、印制、绘制、着色、拼贴等操作探索)(三)发挥美术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学前
41、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允许学前儿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美术表现活动 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创造性的美术活动 给他们提供各种美术活动的工具与材料,任儿童自己去选择与运用 总之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宽松、舒适、自由、开放的环境,让儿童去创造、表现、想象、探索、发挥,从而实现情感调节,进而促进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第二节第二节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指导原则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指导原则一、恰当适度的处理操作因素与艺术因素的关系在儿童绘画过程中,如果只鼓励自由表现,而没有表现方法的学习,儿童在美术创作时就会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严重影响他们创作的自信和表现质量。事实上孩子在进行美术创作时内心都会产生需要他人帮助的愿望
42、,学习一些基本的简单操作技能为幼儿自由的创作奠定基础。二、突出游戏因素和生活因素的地位 把生活与游戏融入到美术活动中美术教育活动的效果会更好。案例:设计漱口杯三、强调创造因素的作用儿童对世界有着独特的认识与理解,由于他们少有传统和经验的限制,所以在美术活动中运用自己的符号系统来反映生活印象,表达思想认识,宣泄情感体验。这种符号系统或者说事物的结构特征,是儿童自己的发明创造,是自己想象的结果。创造是美术活动中最具有教育价值的因素。第五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的论根本目的:一切指导、设计、活动都是为了促进儿童健康发展。一、美术技法论美术技法:这种教育以师带徒的传授方式使美术技法代代相传,其注重的只是美
43、术技法的掌握和发展,别无美术技法以为的追求。美术技法论优势:以美术技法的学习为本位,培养了儿童的美术技能和技巧。另外教师指导为主,能快速学习前人留下的美术知识。局限性:儿童不能自由表现潜能,自由创造也难以实现。没有更高的社会性目的和个体性目的。二、感官教育论感官教育论:幼儿园的感官教育就是使幼儿了解各个感官的作用,学习使用和保护感官的方法,发展感知能力,从而能比较完整地、准确地感知事物。感官教育的内容包括视觉教育、触觉教育、味觉教育、听觉教育及嗅觉教育。感官教育论优势:以训练儿童的各种感官为主,能调动幼儿各种感官,对幼儿准确地感知事物是十分有益,能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和首演协调能力。局限性:没有
44、涉及儿童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仅注重感官训练。蒙台梭利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幼儿园的感官教育就是使幼儿了解各个感官的作用,学习使用和保护感官的方法,发展感知能力,从而能比较完整地、准确地感知事物。三、工具论工具论:美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美术活动促进儿童个性的健全发展,强调美术活动的教育功能,把美术视为对儿童实施教育的手段,借以达到培养人的教育目的,用艺术影响人的行为和人格,陶冶性情,净化心灵,使人的精神进入高尚的境界,从而造就健康和谐的人。罗恩菲尔德的美术教育思想 “工具论”的代表,他提出儿童早期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受教育者的个人成长,认为美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美术活动促进儿童个性的健全发展。代
45、表作创造力与心智的成长工具论工具论优势:以儿童为本位,儿童美术发展应顺优势:以儿童为本位,儿童美术发展应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通过自发、自由的自应儿童的自然发展,通过自发、自由的自我表现和创造来认识世界。我表现和创造来认识世界。局限性:儿童自由表现潜能时,往往容易局限性:儿童自由表现潜能时,往往容易陷入缺乏指导的境地,自由创造也难以实陷入缺乏指导的境地,自由创造也难以实现。现。卢梭:提倡自然教育。(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认识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里德: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以艺术 为基础的统合教育。教育的目的是在发展独特性的同时,也发展个体的社会意识。(个人的独特性与社会的统一性的协
46、调。)四、本质论本质论:强调以学科为中心,主张实现美本质论:强调以学科为中心,主张实现美术学科的自身价值。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术学科的自身价值。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儿童了解美术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帮助儿童了解美术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发展他们的审美判断能力,使其创造具有发展他们的审美判断能力,使其创造具有美感的表现性的美术作品。美感的表现性的美术作品。二、艾斯纳的美术教育思想 “本质论”的代表,他强调以学科为中心,主张实现美术学科的自身价值。认为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儿童了解美术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发展他们的审美判断力,使其创造具有美感和表现性的美术作品。本质论:本质论:优势:儿童美术的学习并非成
47、长的自然结优势:儿童美术的学习并非成长的自然结果,不应剥夺儿童能够从美术中得到的东果,不应剥夺儿童能够从美术中得到的东西。西。局限:过分强调美术教育的系统性,势必局限:过分强调美术教育的系统性,势必限制了美术活动中儿童在创造力和自由个限制了美术活动中儿童在创造力和自由个性表现方面的发展。性表现方面的发展。工具论和本质论相统一的取向 取两者之长,为我所用:在幼儿早期美术教育活动中,适度借鉴工具论的主要思想,当技能技巧确实开始阻碍儿童的艺术表达,限制儿童艺术能力的提升时,可借鉴本质论的一些有价值的思想。五、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论: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社会本位论: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
48、本价值.主张主张:(1)教育目的不应从个人本位出发,而应该从社会需要出教育目的不应从个人本位出发,而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发,根据社会需要决定根据社会需要决定.(2)个人只是教育的加工原料个人只是教育的加工原料,发展必需服从社会需要发展必需服从社会需要.(3)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个人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个人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使受教育者社会化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和延续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和延续(4)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发展依赖于社会。个人发展依赖于社会。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及目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人身心施加影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
49、对人身心施加影响并促进人向社会要求的发展的一种社会响并促进人向社会要求的发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社会性功能与目的1、激发幼儿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幼儿的精神文明。2、通过美术教育对整个社会文化环境产生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以影响和改变人类的生存环境。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个体性功能与目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个体性目的包括创造、欣赏和评鉴视觉艺术。1、创造视觉艺术的目的增长使用和掌握美术材料的技能,理解运用美术材料的过程。学习运用创造性的方式使用美术材料;有强烈的动机参与到美术创造活动。通过艺术组织和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能力。2、欣赏视觉艺术的目
50、的认同和尊重自己的和他人的视觉艺术工作。理解和接受视觉艺术创作的不同目的和表现手法。通过活动熟悉视觉艺术的基本内容,如线、形状、色彩质地、平衡等。培养在生活中追求能唤起良好视觉意象的事物的动机。3、评价视觉艺术的目的主要通过教学让幼儿习得评价艺术的能力。探索和初步理解人们创造美术作品的立场和角度。命名和探讨视觉艺术的基本内容。感悟美学原理,发展初步的审美意识。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有两种情况1.对单纯的、自然的美术活动进行认识、指导,使之成为能够促进学前儿童健康和谐发展的活动。案例:孩子们在画草地的时候,虽然有感性认识,也有一些想法,但是往往不知道怎么画才好,这时老师就指导孩子装饰草地,把大块的白纸